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唐遗玉-三月果(1-4卷)-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往上元节时,一家人在门前挂灯笼的场景,脸上浮起一丝忧伤,只是在抬头望了一眼明月朗照、几点星辰的夜空后,又牵了牵唇角。

  就算他们一家人不在一处,两地分隔亦或是天人永隔,可是过去的美好记忆,却始终印在心上,她要让自己一天天好起来,在缅怀过去的时候,不能忘记要一直向前看。

  “夕儿,选好了吗?”李恪递了一支葫芦样式的灯笼给自己的未婚妃子徐映蓝,问着正在拿着两只灯笼来回比较的长孙夕。

  “呃一一就这只吧。”长孙夕挑了一只四角的福楼彩灯,朝李恪示意了一下,便笑嘻嘻地转身对着李泰道:“瞧,这像不像缩小的风伫阁。”

  闻言,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回头瞅了瞅那灯笼,果然,但凡去过文学馆的,都对李泰那不许外人随便入内的阁楼深有印象。

  “呀,真像,那我也再挑一个好了。”李恪的侧妃徐映蓝是个性子活泼的,当下便丢了手里的灯笼,又去选起福楼灯笼来,李恪在边上陪着,李承乾则左右望着来往的人群,眯着邪气的眼睛,不知在搜寻什么。

  而另外两名女子,李承乾的侧妃刘雪让,则是挽起看着长孙夕和李泰两人,笑得有些勉强的东方明珠走向下一摊去。

  “妹妹别不高兴,我听我们家殿下说过,三小姐向来就同魏王亲近,就是亲兄妹都比不得呢。”

  东方明珠听着刘雪让的细语,揪了揪腰带上的垂穗,轻声回道:“我知道,可是在宫里不方便,难得有机会和他出来,却又隔得老远,姐姐你帮我瞧瞧,王爷他是不是不大待见我,要不然怎么一路都不同我讲半句话。”

  刘雪让捂嘴一笑,扯了扯她的衣袖,示意她住后边看,但见长孙夕像是只小鸟般围在李泰跟前举着灯笼说话,可他却是自顾地翻看着眼前的灯笼。

  “别说是你了,你可见他同三小姐多说半句呵呵,魏王爷啊,性子就是这样的,你且担待些,姐姐我是过来人,告诉你些明白话,等到你们完婚,那便是不同了。你啊,就该学学三小姐那样子,他是个闷葫芦,你就凑过去便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还能骂了你不成?”

  明灯映着,东方明珠眼神闪烁,冲她点点头,果真就同长孙夕一样,瞅准了李泰右手边的空当,凑了过去,也捡起摊位上的灯笼,嘴里念叨些趣事。

  “四哥,你瞧这只灯笼上画的鱼儿,转一转灯绳,好像是会游呢。”

  出门在外,当然不便再殿下殿下地叫,她一声称呼便拉近了距离,可另一边的长孙夕听了,却有些别扭地嘟了嘟水润的小嘴,不甘示弱地提起另一只灯笼,道:“四哥,你瞧这个……”

  遗玉站在他们身后,本来吧,看着李泰被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围着,是有些不是滋味,可听她们一口一个“四哥”就像是小孩子在抢糖吃似的,就是忍住不住低头闷笑。

  不过李泰也没跟她们俩耗多久,挑好了东西,放了一块银子在摊头,转身递给遗玉,便继续朝前走去。

  因被长孙夕和东方明珠盯着,遗玉没敢细看手里的灯笼,只是不动声色地扫了几眼,先是好笑,随即便泛起一丝甜意。

  不大不小的圆肚皮灯笼,浅黄色,绢制,上头除了一棵桂树外,仅用丝线绣了一只拳头大小的兔子,这只兔子却同旁的兔子不一样,怀里搂着药钵,一手握着药杵——乃是正儿八经一只月宫捣药兔。

  就说这灯笼不是特意挑给她的,她都不信。

  长孙和东方两人见李泰递了灯笼给小厮,也未有生疑,好奇地看了几眼遗玉手中的灯笼,便同时将手里的鱼灯和福楼递给她。

  “小心提着,可不要碰坏了。”

  遗玉无语地看看手上的三只灯笼,暗暗摇头,正要抬脚跟上,却听远处突然一阵叮叮咣咣的锣响,随着几声高嗓子的吆喝,人群就突然变得拥挤起来,人头攒动,眨眼前面的人便不见了踪影。

  “铛!铛!”

  遗玉踮起脚尖也看不见前头发生了什么事儿,不过边上儿的人也都在好奇地张望,听着从前头传来的信儿,似是说前头有家酒楼开了灯谜宴,整晚猜得最多的客人,不但送一桌水酒,且这一整年到店里去都可免吃免喝。

  猜灯谜不稀罕,不过彩头这么大的还是少见,遗玉这会儿却没功夫凑这热闹,不见了李泰人影,这可叫她着急起来。

  “让一让,谢谢,借过!”虽她最近个把月个头长了些,可在人堆里却还是个小不叮,在随着人流朝前挤的时候,还要护着手里的三只灯笼,着实不易,一个不小心,便被旁边心急的行人猛地挤了个踞咧,手里的灯笼被碰掉了两个,若不是从身后伸出一双手来险险地扶住了她的肩膀,一旦跌在这地上,指不定会被人群当垫子踩过去。

  “小心。”

  “多谢你。”

  遗玉万幸地看了一眼手中完好无损的兔子灯笼,扭头感激地道了一声谢,却在灯火通明中看清身后之人,眼中泄露出一丝讶异,差点儿就叫了一声“杜先生”出来。

  四周人声喧杂,杜若瑾只大概听到眼前这差点跌倒的小厮是在道谢,摇了摇头,便松开已经站稳的她,朝路边走去。

  遗玉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又被人往前头挤了两丈远,方才恍然大悟,原是他那张脸上缺了一直挂着的笑。

  可是最近遇上什么麻烦了?

  这么想着,她便退到路边上,爬上一家店铺门外摆花用的高台上,居高临下地搜寻着李泰的人影,这样子,便很是轻松地看见了那鹤立鸡群,一身淡蓝的男子,就在离自己三五丈远的街对面,她方才想要出声喊他,正不知该怎么叫才好,就见侧对自己的李泰半转了身子,露出怀中小心护着的粉衫少女。

  四面堵塞,人群是逮着空便朝里挤,他就站在那里,一只手臂从长孙夕的肩背环过,把她圈在了怀中,任凭周遭的搪塞,身形却只是微微晃动,他低着头,不知在对她说些什么,但那模样却像是正在共慰怀中受到惊吓的少女。

  遗玉喉咙一噎,就像是咽下了一粒桃胡般,又冷眼瞧了一眼街对面那“亲亲我我”的两人,正要从台阶蹦下来,手腕却被人从旁擒住,低头便见站在台阶下,半疑半喜地望着她的杜若瑾。

  “小玉?”

  遗玉真不知他是怎么认出来的,讷讷地压低了声音道:“你认错人了。”

  闻声,杜若瑾脸上疑色顿消,攒着她的手腕更紧,“小玉,不用装了,我知道是你。”说不是他对声音生来就敏感,方才回响那模糊的一声“谢谢”有些耳熟,险些要错过她去。

  “杜、杜先生。”

  见她承认,杜若瑾先是松了一口气,而后便伸出另一只手,道:“来,先下来,我找你好久了,咱们寻个地方聊聊,我有重要的事告诉你,是有关你大哥的……”

  这头遗玉被偶遇的杜若瑾认了出来,那头李泰却是已经渐被长孙夕磨光了耐性,最后一遍问道:“你真的看见人了?”

  “我看见了呀,刚刚被冲散的时候,我好像看见他往那边去了……”一连被问了三遍,长孙夕虽奇怪李泰怎么这么关心一个小厮的去向,但察觉到他有些不悦,于是磨蹭了半晌,还是随手指了一个方向。

  李泰顺着她的手指看去,仅是一眼,眸中便酝起了寒色,街对面,一排黄色的竹制吊灯下头,站在花台上身形小巧的灰衣小厮,被台下一名男子托着手臂搀扶了下来,随后两人便结伴没入了一旁的小巷中。

  “又是你……”

  “啊?四哥,你说什么?”长孙夕听见他不明所以的一声低语,仰头不解地问道,却被他曲起手臂,轻轻一拨就推离了身侧,不等她再抓住他的衣袖,几个闪身,便消失在眼前花花绿绿的人群当中。

  “四……四哥!”长孙夕一跺脚,急忙冲着他消失的方向大喊了一声,只是还未传开便没入了四周的喧哗。

  第418章 大可以再纵容她一些

  坐在一间茶楼的雅间,从敞开的窗外能听到街上的喧嚣,侧头便能看见夜幕中楼下一条长长的五彩街道,比身处其中更有几分滋味,怎奈遗玉此刻,却无心欣赏。

  “你说,”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的杜若谨,声音干涩又带些不敢置信地问道:“我大哥留了书信给我?”

  杜若谨点点头,道:“是,你被国子监休学的第三天,有个陌生的男人找上了我,交了这封书信给我,说是要我转交给你,我去国公府找过你,还去了龙泉镇上,都没能打听到你的下落——”

  遗玉此刻已经顾不上听他多说什么,有些急迫地打断了他的话:“信呢?”

  他安抚地冲她道:“你别急,因为怕是交待什么重要的事情,我没敢放在别处,一直随身带着,”说着他便从怀中摸索出一封驼色漆皮的信笺递过去。

  遗玉强作镇定地接了过来,那信封有些发皱,封口用火漆打着,没有被拆看过的痕迹,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口,从中掏出了三张薄薄的信纸来,只是头两个字,便让她确认,这是她大哥卢智亲笔所书。

  她手指不免有些发抖,抬眼看了一下对面礼貌地侧头看向窗外的杜若谨,方才仔仔细细地看起信来。

  小玉,明早咱们就要搬出国公府,方才你进来帮我收拾衣裳,突然有感而发,想了想,还是起床书信一封为妥。

  大哥不知这封信是否是多余的,但为了以防万一,倘若你有一日从旁人手上拿到了这封信,不管接下来大哥要告诉你些什么,你都要保证,你会冷静,不要让情绪左右你,记得,多用脑子,不要学那些蠢人。

  大哥很少向你谈什么心事,但想来你清楚的很,自我来到长安后,心中念念不忘的一件事,便是报仇。有时候,我也会想,这样做究竟值得吗?尤其是在惩戒了房乔之后,我发现自己并不如想象中的快活。

  然而,大哥的执念,是儿时便在心中扎根,它已经变成了我的一部分,没有了它,卢智便不再是卢智。

  告诉你一个秘密:房乔和丽娘的儿子,那个房遗爱,他十年前便死了,现在待在房乔身边的母子,都是韩厉曾经精心养着的。韩厉临走还留了这么一手,他以为大哥不知道,大哥便装作不知道,我们的目的一样,何乐而不为。

  你瞧,因为怨恨而变得可怕的男人,并非只有大哥一个。这是大哥要提醒你的第一件事:越是理智和聪明的男人,疯狂起来就愈是可怕,你最好一辈子都不要招惹上这样的男人。

  也许你已经察觉到,大哥一直是在帮皇上做事的。早在魏王府的中秋宴前,皇上就知道有我这个人的存在,那场宴会不过是个幌子,不过是对我的一次考校。

  得到皇上的赏识,好处的确很多,比如说,你可以知道许多旁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你永远都不会害怕会因为帮他做事而得罪了其他的大人物,当你一身麻烦的时候,只要你足够聪明,又有表现出了你的价值,他就会站在你这边。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早在中秋宴时,我便已经将咱们的出身告诉了皇上,他从头到尾都清楚,我们一家四口,就是当年失踪的房家母子。

  还记得你被从国子监废旧的库房救出来后,你和我在魏王府曾经打过的哑谜吗?

  大哥就此提醒你第二件事:永远不要忘记,所有人的头顶上,都还压有一个“皇上”,他可以让你生,让你死,只要你活着一天,身为大唐子民,就要听凭这两个字摆布。哪怕是他最宠爱的臣子,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一颗可以随置的棋子。

  你二哥起初并非失踪,当初皇上有意让房卢两家握手言和,一家分得一子,继承血脉,怎奈我和卢俊一般,宁死也不愿冠上房姓。

  于是,我同祖父才会让他借着外出历练的当口,暂避不归,做出失踪假亲,后才阴差阳错,失了联系。

  娘被韩厉带走,我派去追踪之人前日回报,他们路过西南嵩州,似是离唐去了南诏国,他们扮作商旅,做的是宝石生意。

  说到这里,好像在交代后事,想你已经猜到,大哥为什么要留这封信给你,你我兄妹将近十三年,大哥从没开口求过你任何事,只除了眼下一件——我若出了事,切记,不可查,不能查,不要查。

  我选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走了下去,只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才知道它有多苦,我不希望你像我一样,在后悔的时侯却已经来不及回头。

  十二年又九个月,从你出生到现在,大哥看着你长大,长兄如父,说来你许会觉得沉重,你便是大哥的寄托,有时就会想象你凤冠霞帔出嫁的模样,也会想象你子女双全为人母的模样,还有你儿孙满堂满头银发的模样。

  我大概是得不到的快乐,才更希望你能拥有。

  小玉,大哥是看着你长大的,自然懂得你的心思,这是我要提醒你的最后一桩:

  前面我提醒你的两件事,希望你能慎重考虑,一旦你做不到第一件,那便牢记第二件吧。

  但愿这封信永远都递不到你的手上,我也许是幸运的。

  兄字贞观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

  杜若谨看着对面的遗玉,面露担忧,那三张信纸,她只看了一遍,虽他不知道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可见她死撑着一双泛红的眼睛,不让眼眶中已竟蓄成的泪水滑落的模样,也知道她此刻定是哀痛的。

  遗玉将信纸压在胸前,侧头着着楼下五光十色的街道,让过往的风吹干眼里的湿润,努力尝试着让耳边的嬉笑和喧哗声,把她从揪心的疼痛中拉扯回到现实。

  “多谢你。”但声音的艰涩还是出卖了她此刻情绪的激动。

  “你若是觉得难受,哭一场也好,不要憋着,这样不好。”杜若谨温言劝道。

  “不,”遗玉回头看着他,神色黯黯地沉声道:“你不知道,我已经哭够了。你不了解我大哥,他不同别的人,他是宁愿狠心地让我憋着,假装高兴地活着,也不会乐意见到我没出息地哭鼻子的模样,那是蠢。”

  杜若谨哑然,每每同她接触,他都要自问一遍,究竟是怎样的环境,让这小姑娘长成这般贴心的人,让人不自觉地便生出一股强烈的欲望,想要取代她心里的那个位置。

  “方便告诉我,卢兄在信上写了什么吗?”

  “抱歉。”

  “无妨,”杜若瑾抬手倒了一杯热茶递过去,“那可能告诉我,你这些日子上哪去了,为什么打扮成现在这个样子?”

  遗玉摸了摸脸上的薄膜,思绪还有些混乱的她,轻声答道:“杜大哥,我很抱歉,我现在的情况不大方便同你讲,不过你放心,我过的很好。”

  杜若瑾眉头紧起,手掌在桌面轻拍了几下,道:

  “小玉,你还不知道吧,这阵子大家都找疯你了,你被休学那天,我同二弟正在通州探望长辈,回来时你已经离开了,我们四处找你,还有程家,可是怀国公府问不出你的消息,龙泉镇又找不到人,我们甚至寻到你们在归义坊的宅子,小凤因为寻你,有七八日都没有去学里上课——你说你过得很好,你要我把这话转达给他们吗,你觉得他们听了能放心吗?”

  闻言,遗玉沉默了片刻,方才道:“杜大哥,多谢你们关心我,请你帮我转告小凤、杜二哥还有程伯父他们,不要担心我。眼下我着实不方便现身,你该了解我是为什么才被国子监休了课业。”

  “呵,你觉得会牵连我们?你叫我说什么好,”杜若瑾无奈地苦笑一声后,面容当即肃起,带些强硬地道:

  “说句不当听的,你当这长安城里,就只有一个长孙家不成,许是怀国公府怕事撵了你,让你觉得心有余悸,可我今天告诉你句明白话,卢兄曾受家父举荐,外人不知,家父着实把你大哥当成半子看待,程家就更不用说了,以程大人和你祖父的关系——程家和杜家要保你,你若愿意,别说是正大光明地留在长安,二月一打头你便回国子监上课去,且看谁敢再拿罢课来威胁你!”

  “回来吧,好吗?”

  “杜大哥,我——”就在遗玉为难之际,雅间的房门却被人从外面推开,“吱呀”一声响,两人扭头看去,便见一身淡蓝头戴墨玉冠的李泰推门而入,先是打量了一遍遗玉,方才将视线落在杜若瑾身上,冷声道:

  “她哪都不会去。”

  “殿下?”遗玉纳闷,这人怎么找来了?

  “魏王爷?”杜若瑾略感诧异地站了起来,被那双让人发毛的碧眼盯着,心念急转,目光来回在他和遗玉脸上挪动,心下恍然,若有所思地扭头对遗玉道:

  “小玉,这一个月来,你是待在魏王那里吗?”

  遗玉也没料到杜若瑾一猜便中,迟疑地点头,却不知如何解释。

  杜若瑾见她承认,脸色当即一变,心中不好的预感一被验证,便是抑不住,当即拉下了脸,转身对李泰一揖,道:

  “多谢殿下这些日子的照料,我代几位长辈向您道谢,既然若瑾已找到人,那就不再劳烦您了,我会带她回去的。”

  李泰眸色渐深,语中竟是带上些不屑,道:“你拿什么身份同本王说这些。”

  杜若瑾察觉到危险,却毫不相让地答道:“若瑾是卢兄好友,家父亦当其做后辈来看,自然当得待其照看胞妹,倒是殿下您,同卢家非亲非故,恕若瑾直言,小玉待在您那里,是为不妥。”

  “哦?那依你之见,她就该同你回去?”

  “正该如此。”

  遗玉面色复杂地看着满是火药味的两个男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轰,方才看完卢智留下的信,她最想的是找个地方好好思考一番,而不是在这里听他们抢人。怎奈她一张嘴,才发现作为事件中心的她,这会儿却压根不被两个男人放在眼里。

  “殿下、杜大哥,你们听我说……”

  “本王说过,她哪都不会去。”

  “殿下这是在为难若瑾吗?可受长辈所托,却是必须带她回去。”

  “你是在说胡话么,她眼下无父无母,哪里来的长辈。”

  “望殿下慎言,小玉的娘亲尚在,且卢家有两位伯父,程大人亦是当她做亲生女儿看待,还请您勿要再勉强留人。”

  “勉强?”李泰许是吵够了嘴瘾,也许是耐性到了头,重复了这两个字眼,眉头蹙起又松开,原本带些不悦的脸庞恢复了平静,面无表情地扭过头,对神色不大好看的遗玉道:

  “我们走。”

  遗玉没做犹豫,轻轻点头,对杜若瑾道:“杜大哥,多谢你帮忙,若是可以,我希望你不要把我在殿下那里的事情告诉旁人,小凤姐他们那儿,你就说我现在过得很好便是。”

  说完便起身朝李泰走去,只是人刚离桌,便被从后头拉住了衣袖,回头便对上杜若瑾清俊却复杂的目光:

  “小玉,听杜大哥的劝,同我回去,我会帮你的,我们大家都会帮你的。”

  遗玉犹豫地看着他,不知如何拒绝这真心关心自己的人,可是她的犹豫却被杜若瑾误解成了为难,他神色紧绷,心一横,便对门口的李泰冷声道:

  “殿下,您若是真地为她好,就不该让她这般躲躲藏藏地过日子,她不该是那种活在阴影下面的姑娘,她完全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有更好的选择,请您不要委屈她。”

  听了这番话,遗玉心中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看看一脸认真的杜若瑾,又看看一脸淡然的李泰,就要开口,却被一声轻哼打断。

  “嗯?”李泰习惯性地发出鼻音,却带着少有的不屑味道,只此一声,便不再看他,转而寻向遗玉,缓声却耐人寻味地道:

  “她若想要正大光明地度日,本王允她,她若不想被人所知,本王允她,她若觉得躲躲藏藏会安心,本王允她。她若觉得这样还委屈,本王大可以再纵容她一些,只要她愿开口——你过来。”

  遗玉望着那站在门口的修长人影朝自己伸出的一只手,心弦微颤,似有什么东西正在破土而出,低声对杜若瑾道了一句歉,扯回了衣袖,一步步迎了上去,伸出小手,搭在了那温热的掌心上,下一刻便被他牢牢地握住。

  杜若瑾僵硬地站在原地,看着两人消失在黑洞洞的门口,不知过了多久,方才一掌拍在了桌面了。发出一串苦笑来。

  “怎会……”

  第419章 树和兔子

  上元节,百姓多街游,正经店铺的生意,很是冷淡,李泰拉着小厮打扮的遗玉出了小猫两三只的茶馆,倒没引起什么注意。

  李泰脚步虽不快,可步子却迈得大,遗玉腿比他短上一截,几乎小跑才能跟上,隐隐察觉到他在生气,等到走进闻声不见人影的巷子中,她方才轻捏了一下他的手掌,轻声道:

  “您慢些走。”

  李泰虽没应声,可脚步果然就放慢下来,遗玉仅同他错身半个肩膀,低头看着路,道:

  “您别生气,我不是故意乱跑,刚才咱们走散了,我遇见杜大哥,一开始我没打算认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