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为仙-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有心事……”郝苗苗陪着她过来,知道她放不下什么,“孟婆,我还得去阳间看看,如玉这儿麻烦您多安慰一下。”

“行,只要你别忘了带汤回来。”孟婆笑呵呵的答应着。

可是和丁如玉一说,丁如玉就有些明显的慌乱了,但她也没开口阻止,于是郝苗苗看看孟婆,转身离开。

看着低头生火的丁如玉,孟婆主动上前问她:“如玉,你是不是怕苗苗就这么把你扔下不管了?”

“……我……我不知道……”丁如玉心里很矛盾,她是怕郝苗苗把她骗进地府就算完事了,但她又有什么权利要求人家在这儿陪她住五十年?

“想知道她是不是这么走了还不容易?”孟婆手一拂,平空出现一面圆镜,镜中映着的正是郝苗苗奔向人间的情境。

这样就能看到了?!丁如玉惊讶着,目不转睛的注视着。

……

郝苗苗去的正是丁如玉原来住的院子,她先看后院墙外有一堆烧过纸,那应该就是丁如秀留下的,然后用穿墙术进了院内。

郝苗苗先去的是厨房,丁如玉临走前供的蜜荔枝还在,可灶君的神迹已经消失了,她叹口气,不知是该高兴灶君终于上天复命还是为丁如玉仍不知情难过(孟婆应该会让丁如玉知晓她的行踪的,而通过这方法见到灶君就不是她违约了。)

可惜,郝苗苗转了一圈又出了院子,现在是白天但丁家这里没有人经过,想必他们也听说这儿的院门打不开,事不大对。

只是这样的效果还无法令含冤受屈的人满意,例如丁如秀的婆家不就是还惦记这财产,还欺负媳妇吗?

听丁如秀的哭诉,她也不愿意因妹妹的死而坐享其成,那这院子郝苗苗就替丁家姐妹做主了……

郝苗苗会隐身法但不会腾云驾雾,她只能先隐身再爬上一边的大树上,然后双手扬起,三个火球连发,院子着了。

火势一下子就把整个院子烧透了,等村里人看到起火后纷纷赶到时,院子已经烧完了,而且烧剩下的并不是断壁残垣,而全部是灰烬,灰烬还居然摆成了一个大大的字。

村里人多半不识字,但也有识字的挤在人群里看热闹,等所有人知道那居然是个“冤”字时,脸上的表情先是惊讶后是畏惧。

郝苗苗隐身在树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楚,她注意到有几个表情比别人更害怕,先悄悄退出人群的,她冷笑着在心里记住她们的样子。

“苗苗姐姐……”丁如玉泪如雨下,可还是盯着镜面不肯错过一个画面,那些肆无忌惮造谣欺负她的小人们,你们也会有害怕的一天啊!

郝苗苗仍然站在树上等着,她要的另一个效果还没出现呢。

然后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来了……来了……”人们小声说着,让开了一条道,一个和丁如玉长得挺像的,大约十七、八岁的女子哭着跌跌撞撞的奔了过来。

“如玉!姐姐就知道你是冤枉的,你要是死后有灵就告诉姐姐一声!”丁如秀哭喊着。

郝苗苗手一扬,刚才不管多大风都吹不散的灰烬此刻纷纷飘飘,围着丁如秀转了一圈好像告别似的,然后才四散开来。

沾到灰的人都惊恐的叫着跑开,唯独丁如秀看着手上她自己抓住的那一小把啼不成声:“如玉……”

“姐……”丁如玉不由得伸出手,可碰到的只是冰冷的镜子……

姐妹俩一个镜里一个镜外都哭得昏天黑地的,然后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两个女子上前一左一右扶起丁如秀,小声劝慰着。

郝苗苗不认识那两个人,丁如玉倒知道那是姐姐婆家的嫂子和小姑子,只不过她们从前可没对丁如秀这样小心的。

“凡人就是如此,畏鬼甚于畏神,苗苗那孩子这一手可是把人都吓着了,相信再也没人敢说你坏话了。”孟婆笑着说道。

不敢才好,丁如玉连连点头称是,只要心中有了畏惧,姐姐婆家的人就不敢随便欺负她了,自己才能放心。

……

丁如玉阳间的事就算暂时完结了,郝苗苗接着去的是另一个名叫明义的小国。

明义国扬武县有种叫做榨菜的咸菜,是全国乃至邻国都出名的特产,而其中怀源楼做的榨菜肉丝汤连地府都有好评,郝苗苗就是过来买这种汤的……。。

第三十三章 榨菜肉丝汤(下)

魂魄是吃不了阳间的食物,就算道行高深的鬼仙享受人间供奉,也只是品尝其气味而已。所以当初郝苗苗兴冲冲带了三层玉带糕去看成为城隍爷的郝仁时,郝仁其实是吃不了孙女做的糕点。

“祖孙能再聚就是最好的事,何况爷爷闻着味道和吃了是一样的,别的鬼仙不都是这样享人间供奉的,同样能增加修为。”郝仁这样安慰孙女。

郝苗苗想想也是,爷爷能成正果才比什么都重要。不过等她得到了黄中李,郝苗苗心里又遗憾起来,这么好的仙果爷爷竟然无法吃了增加修为。

后来郝苗苗跟夔贝去奈何桥送陆栋投胎,那陆栋的魂魄早忘了前生修仙的种种,今生又受了不少折磨,当听到他可以再投生做个富贵人,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喝孟婆汤去轮回,完全不需要夔贝他们担心。

所以郝苗苗可以有闲心把去地府当成游玩一样,她在奈何桥边最好奇的当然是熬汤的孟婆了,看孟婆熬汤忙碌,她便主动上前帮忙。

“你就是怀南郝城隍的孙女,火灵珠转世的那个?”孟婆似乎什么都知道。

“您就是孟婆,这汤喝了真能忘记生前的一切?”郝苗苗也问道。

“能不能忘记得亲自尝了才知道,要不要试试?”孟婆笑呵呵的举着一碗汤问道。

“才不要试,我还有很多事没想起来呢。”郝苗苗忙摇头,其实比起孟婆汤,她更好奇的是孟婆本人,虽然孟婆看上去年纪不小了,但却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半老妇人了,这样的相貌可以想象其年轻时是如何彻倒城与国的,只是这么美的妇人为何会守在奈何桥边年年复年年的煮着一锅汤?

想知道孟婆的故事,郝苗苗帮忙就更热心了。

“你这是三昧真火啊,”孟婆对她的烧火也很感兴趣,“三昧真火可以把孟婆汤熬得更纯。”

“也只是烧火快些而已。”郝苗苗不是谦虚也不是妄自菲薄,对她而言,三昧真火也只有这个功能实用些。

“烧火快,烧妖精更怪,”孟婆莞尔,“妖精再狡猾,碰到三昧真火也得乖乖现出原形。”

那就难怪胡大娘一碰到她就显了形,不过郝苗苗现在想起也不过一笑,她和妖精做了邻居,哪能事放火玩?

“说到熬汤,老身倒羡慕郝城隍有个如此厨艺了得的孙女。”三昧真火能把任何食物提炼出最纯粹的美味,孟婆这话也不是客套。

“可惜爷爷现在没有肉身,吃不了我做的食物。”郝苗苗叹气,食物烧了到阴间,那口味可不如阳间的好吃,因为烧过来的也只是食物之魂。

“那是普通的火,三昧真火可是最纯粹,它能完全还原食物最好的一面,你不知道?”孟婆笑着看她说道。

“真的?!”郝苗苗是不知道,郝仁也没和她说过,“可我试过的……”郝苗苗又犹豫,难道是她本身修为不足的原因。

“你用的方法不对……”孟婆看她烧火可没白看。

经过孟婆的一番指点,郝苗苗才发现才发现她运功过于用力,有收发不能自如的毛病,难得碰上如此懂行的,郝苗苗让夔贝先回阳间,自己留下来接受孟婆的指点。

在奈何桥边帮孟婆煮了一年的汤,孟婆才点头说郝苗苗算是过关了,这一年两人相处的不错,尤其是郝苗苗受益良多,她感恩戴德甚至打算拜孟婆为师,但一想孟婆在地府的地位可高于自己的爷爷,这拜师辈分就成了问题,于是不好意思提。

不过郝苗苗临回阳间前,还是满怀感激的问孟婆可有什么是她能做的。

孟婆想了想说道:“老身在这儿煮汤煮久了,难免曾好奇阳间的汤水是什么味道,而老身问过去阳间公干的鬼差,他们说明义国扬武县的榨菜肉丝汤最好吃。”去阳间公干的鬼差,有时候因为任务需要可以暂时附身于凡人,所以能借凡人的身体品尝人间食物,当然也可能他们好久没沾人间的烟火,于是吃什么都是珍品,但孟婆就是稍微有点惦记了。

郝苗苗买碗汤不过是跑一趟的小事,而且她正好可以实验一下用三昧真火烧的食物究竟能还原到何种程度。

买回来的汤连带着碗,用郝苗苗的手中经三昧真火烧后,并没有化成灰烬,仍然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榨菜肉丝汤,不过是阴间也可以食用了。

“还行,总算有些滋味。”孟婆喝了这样点评道。

难道孟婆汤其实是没有味道的,郝苗苗好奇归好奇,但还是没敢尝。

……

这回重到奈何桥,郝苗苗当然还记得买汤孝敬孟婆。

端着榨菜肉丝汤回了地府,首先迎上的是丁如玉感激得眼泪汪汪的表情,郝苗苗笑了笑,先把汤碗交给孟婆,才对丁如玉说道:“这回放心了吧?”

“苗苗姐姐……”丁如玉颇不好意思,她的确不放心,而且不放心的是两处,一处是阳间的姐姐会不会因为她的事受累,一者便是郝苗苗能不能言而有信陪她,现在两者都解决了,她的心……也对别人多点信任了。

地府每天都有亡魂过来报到,有孟婆出面帮忙,专负责荔村一带勾魂的鬼差向郝苗苗和丁如玉保证,只要等荔村人的亡魂过来,他一定告诉一声。

这样过了五个月,荔村也来了四、五个魂魄,不过旁听判官的审察记录,这些人生前都没有诽谤过丁如玉,自然也不是她的仇家。

“我还以为村里都不是好人呢,原来也有不说事非的。”丁如玉倒是挺高兴。

那些亡魂大多是老夫子,是病故,算起来丁如玉蒙冤时他们正卧床不起,自然没空去造谣了,但这话郝苗苗只能在心里想想,面上还得附和丁如玉,毕竟丁如玉越理智越好,这才她才不容易化成厉鬼。

第十个月,荔村又来了个五十多岁的老夫子,丁如玉一看就变了脸色。

“女子饿死事小失节是大,你当时便该悬梁赎罪的!”那老夫子认识丁如玉,先她开口诉责道,不过马上就被鬼差推着往前听审去了。

郝苗苗担心的盯着丁如玉,在这儿丁如玉只要发出一丝的厉气,马上就会有大批的鬼差上前捉拿她,然后送去地狱,这可不是郝苗苗希望看到的。

好在丁如玉面容哀伤但人还算冷静,她只是在角落静听判官的宣判。

那老夫子也是个秀才,在村里是权威人士,也是最讲究所谓门风的人,丁如玉和他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自从谣言四起,那老夫子就以她坏了村里女子的名声为由,三番四次鼓动丁家同族的长辈出面要她以死“赎罪”。

在丁如玉心目中,那老夫子自然是面目可憎的,但这回听判官读其生前功过,他居然是孝子,而且年轻时曾将自己的衣物吃食送给过一个饿昏的乞丐,救人一命。总之,老夫子一生还做了不少善事,他所做的错事也有,其中就包括误信谣言间接逼死了丁如玉。

一生功过相抵,老夫子被判重新投胎于贫寒人家,但一生也有一次博取功名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机会出现在其二十三岁时,也就是说,只要他出生后二十三年内不犯大错,他就能再过上好日子。

丁如玉站着不动也没什么表示,郝苗苗很担心她不服这样的判决厉气再起,这时候那老夫子宣判完该重新投胎了,他却走到丁如玉面前,沉思一下开口道:“老朽自认为平生光明磊落,从无错事,今日听了判决才知道也是个会听信谣言的糊涂虫,是老朽对不起丁姑娘。”

老夫子向丁如玉深施一礼,丁如玉仍站着不动,鬼差催促着“莫误了投胎的时辰。”拉着老夫子走了。

好半天,丁如玉才转身:“姐姐我们帮孟婆煮汤去。”她转身挺快,但郝苗苗还是看见她脸上有泪水划下。

……

时间转眼就过了一年,郝苗苗她们到地府的第二年正月初四,这天本来没有荔村的亡魂过来;所以丁如玉一直在奈何桥边煮汤。

丁如玉本来是要起身取水的,可刚一抬头她就怔住了,奈何桥旁一位红衣老者正在等候喝汤过桥,寻常魂魄都是由鬼差在旁看着监视着,但这老者身边居然有两个鬼差,而且看样子不像是监视倒像是送行的。

大概这红衣老者身份有些特别,不过这不是丁如玉发愣的原因,她奇怪的是明明应该是没见过的陌生人,但为什么她会看那老人家如此亲切,尤其是他身上那红衣,色泽温暖得让她想哭。

“如玉,水呢?”郝苗苗也抬头问道,然后她也看到那红衣老者了,“灶……”

郝苗苗看看丁如玉,没敢说出来,不过丁如玉的样子……“如玉,你认识那位红衣老者?”她试探着问道。

“不认识。”丁如玉这才清醒过来,端着水往锅里到。

眼看就要轮到红衣老者喝汤了,郝苗苗赶快走过去,孟婆笑得洞察一切,将汤交给她:“你来吧。”。。。

第三十四章 什锦砂锅

郝苗苗端着孟婆汤,并不急着给红衣老者:“灶君……您……”她小声问道,又怕丁如玉听见又希望丁如玉多留心这边,因为这老者正是丁家的灶君,而且她可以百分之百肯定,灶君被夺去神籍重新投胎就是因为他帮了丁如玉。

灶君不着痕迹的看了看在那边煮汤的丁如玉,然后笑着很是欣慰:“多谢苗苗姑娘相助,老夫已经告诉了所有的灶君,他们都答应帮苗苗姑娘找寻丢失的法宝,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有劳灶君了……”郝苗苗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灶君却主动伸手接过孟婆汤,“告辞了……”他端汤要喝。

“等一下!请……等一下……”丁如玉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等灶君看向她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请……请问……贵姓……”她吞吞吐吐才说了这么一句。

旁边的鬼差小声提醒灶君时辰到了,于是灶君冲丁如玉微笑:“老夫姓张。”然后饮下孟婆汤,上了奈何桥。

灶王爷本姓张,一碗清茶三柱香。

……

“苗苗姐姐,你认识那位姓张的老者吗?”自灶君走了,丁如玉总惦记着这件事。

“……不管以前如何,他投胎后就不认识了。”郝苗苗说得含糊,现在灶君已经喝了孟婆汤忘记一切,丁如玉知道了又能怎样。

“说得也是。”丁如玉也叹气,她总觉得有什么遗憾却说不上来。

“你们还在这里?今天荔村过来亡魂了。”孟婆过来告诉她们。

“嗯……”本来是热衷于看仇人受审的,不过这几天丁如玉都有点兴趣缺缺。

“你是丁家那个?!”今天荔村的亡魂是个六十多的老妇人,她一看见丁如玉就变了脸色。

“你?!黄氏?!”丁如玉终于精神了,而且有些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架势。

“如玉……”郝苗苗轻轻拉扯丁如玉,黄氏这张脸她也记得,正是人群中分外心虚的那几个之一,且看判官宣布其一生的功过吧。

黄氏这一生可远不如那老夫子,据闻她在娘家时便挑拨其嫂子与其母的关系,嫁后因为有个厉害婆婆压着,又只生了两个女儿,本性倒是收敛了些,不过等她当了家后又开始信口开河,无是生非了。

黄氏爱嚼舌根是荔村出名的,丁如玉也早知道的,当时她的谣言传出来也想过与黄氏有关,今天听了才知道黄氏真的是罪魁祸首,而且不只是她,这荔村和附近村子有好几个女子都是因为黄氏的谣言而失去了大好的姻缘。

口舌而害人,黄氏又没有别的善行抵罪,最后被判入拔舌地狱服刑一百年,百年刑满后投入畜生道。

“苍天有眼,真是苍天有眼!”丁如玉就是自己动手报仇也不过是要其命而已,哪有这种宣判更大快人心。

黄氏却受不了这个判决,她看见丁如玉在这里站着也没有鬼差呵责,身上也没有枷锁缠着,就猜测其在地府有了一定的地位,于是扑上前哭喊:“丁姑娘,你向来心好,你帮我说说好话,咱们乡里乡亲的……”

想不到黄氏居然还有脸求她,丁如玉冷哼一声本来不想理,但转念一想又问道:“既然是乡里乡亲的,你干嘛造谣害人?”

“我……我……我就是看你孤单单的好欺负……”黄氏当时只是痛快嘴,哪知道还有地狱等着她,如今她是后悔了。

后悔也晚了,丁如玉转身向外走,她一直在自己身上找错,想着是自己无意中得罪了谁才受难的,哪知道世上还有这种人存在!

“丁姑娘!丁姑娘!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乡里乡亲的你就别怪我了!帮忙说句好话吧……”黄氏还在哭喊着,她在地府认识的只有丁如玉,而且对方明显过的比她好,自然像溺水的人抓住稻草一样不愿放弃,不过鬼差忠于职守还是将她带下去了。

“苗苗姐姐,谢谢你。”丁如玉走了一会儿忽然开口说道。

“啥?”郝苗苗之前一直扮演着看客。

“谢谢你,你说的对,为了这种人而害得自己变成厉鬼然后魂飞魄散真是不值得。”丁如玉露出了她来地府后的第一个笑容。

“是不值得。”郝苗苗回她个温暖的笑脸。

……

“苗苗……”孟婆冲她神神秘秘的招招手,“你想不想知道那位张灶君投胎去了哪家?”等郝苗苗近前她小声问道。

“可以吗?”郝苗苗一直很担心张灶君帮助丁如玉是多大的罪名,能不能投胎个好人家,可地府有地府的规矩,这种事不是能随便打听的。

“你去荔村往南的汇金城鸿宾楼,帮我带个什锦砂锅回来。”孟婆看似顾左右而言他。

郝苗苗倒知道孟婆不至于逗她玩,答应着往阳间去了。

鸿宾楼此时非常的热闹,里面半价酬宾,外面还在施粥给穷人,郝苗苗打听了一下,原来鸿宾楼的老板老来得子,今天正是孩子的满月宴。

算算日子,这孩子是正月初四那天生的,郝苗苗大概明白了。

进了鸿宾楼,里面吃饭的客人楼上楼下都坐满了,郝苗苗要了两个什锦砂锅还得等一会儿,她就坐在楼下听人议论。

据说鸿宾楼是城里最大的酒楼,老板也是姓张的,和老板娘夫妻恩爱,平时也乐善好施,在这一带评价不错,唯一的憾事就是没孩子,现在可是好了。

看来灶君投胎的人家还不错,郝苗苗多少放心些。

……

什锦砂锅是鸿宾楼的招牌菜,将虾丸、鱼丸、肉丸、蛋饺、蔬菜和切块的豆腐加上鸡汤,用砂锅炖熟,端出来便香气诱人。

郝苗苗趁人不注意将两个砂锅装进葫芦里,然后去了鸿宾楼后院。

后院是张老板一家人住的地方,郝苗苗利用隐身术和穿墙术进了厨房,今天张老板单独用鸿宾楼的第三层摆满月宴招待亲朋好友,自家的小厨房倒是空着了。

郝苗苗端出一个什锦砂锅供到灶台上,然后施礼道:“东胜神洲景赛国莫峰山灵犀洞修仙者郝苗苗,见过灶君。”

红光一闪,张家的灶君也显身了,他看上去比张灶君要年轻点,也是位爽快的神仙,因为他开口便问:“苗苗姑娘可是为了张灶君而来?”

“正是,那张灶君的确投胎在这里了?”郝苗苗承认的也干脆。

“张灶君私助冤魂滞留人间,所以被贬为凡人,但他还有生前的功绩在,今生是不会受苦的。”灶君几句话就将郝苗苗想知道的都交代清楚了。

如此郝苗苗终于放心了:“多谢灶君,对了,还没请教灶君贵姓?”她忽然想起来,不光是丁如玉,她自己也从没关心过灶君这一神职。

“老夫姓苏。”苏灶君微笑答应。

郝苗苗微微一笑,果然灶君并非都姓张。

……

带着什锦砂锅回到奈何桥,这回丁如玉不再担心她不守约,反而几次试着开口不让郝苗苗再继续陪她了,地府毕竟不是活人久居之地,她不能因为一已之私害了真心对她好的。

郝苗苗倒是不担心这个,由孟婆指点,有火灵珠之身护体,她哪儿都能待,而且不亲眼看到丁如玉厉气全消安心投胎,也不能算是功德圆满。

至于地府更好说了,有免费帮孟婆煮汤的劳动力,又能少个厉鬼,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丁如玉待着就待着吧,只要身为火灵珠的郝苗苗不进地狱乱晃就行了。

郝苗苗对“下地狱”可没兴趣,她倒是常到人间的汇金城鸿宾楼买菜肴或者小吃面点回来,久而之久,丁如玉和不少鬼差都知道阳间有座鸿宾楼,里面的什锦砂锅、三鲜面、七宝素粥、油酥饼等等非常好吃。

……

一晃五十年很快就过去了,丁如玉在地府见到了不少生前欺凌她的村人,她们或者如那老夫子般恍然赔礼,或者如黄氏那样厚着脸皮求饶,更多的是连自己曾经伤害过别人都不记得了……

但不管本人是否记得,地府的本子上可记得清清楚楚,对那些人的判决丁如玉全部服气。

后来丁如玉还见到了姐姐丁如秀,自从丁如玉“显灵”写冤后,丁如秀的婆家就没敢对她如何,接着丁如秀又生了一儿一女,总算在婆家站住脚了。

这回见到了妹妹,丁如秀只是向她赔礼,一直为没能保护妹妹而内疚,情愿下地狱赎罪,丁如玉自然不会再怪姐姐了,而且听判官审判,姐姐下辈子仍投胎做人、会寿终正寝,她终于没什么牵挂了。

本来五十年满了丁如玉要依照约定投胎了,但是孟婆留住了她:“你要不要再待十年,有你煮孟婆汤一甲子的功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