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唐遗玉五-六卷-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晌才回过神来,好不尴尬地撇过头去,暗啐自己没出息,便也忘记要和他说什么。

  两人这番细微的举动,并非是没人察觉,李元昌几人掉在后头走着,从人缝里看见那一对新婚的小夫妻偷偷拉了手咬耳朵,李元昌一个闷笑,侧头对李元嘉道:

  “这老四最是闷人一个,没想也有这般怜香惜玉的时候。”

  李元嘉没搭话,倒是长孙夕轻声接话:“七叔不知,魏王甚是疼宠这位卢小姐,两人婚前便是一处在外巡游了两年才回来,啊,说起这个,现在这魏王妃原本是皇上指下的一个侧妃,也不知怎地,从外头绕一圈回来就变作王妃了。”

  “哦?那这女子倒是有些手段的。”李元昌道,唐时男女大防不重,可也忌讳婚前私相授受,若非是李泰和遗玉有婚约在身,那样同行在外,是会被人诟病的,即便这样,从一个未婚的侧妃便做正室,当中原由,却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

  “七哥。”李元嘉皱眉扭头,他是男人,自当听出李元昌话里秽意,“夕儿还在,你且慎言。”

  李元昌不以为然地笑笑,却没再开口,一行人穿廊过园,就来到大书楼前面。

  大书楼前是有一片空地,东西北三面铺了席案,房乔和高志贤同在场几位皇子告罪之后,便在北面坐下,其他在场有身份地位的王爵都挑拣了两旁座位,一群看客就在长廊下头、花园前面挤挤嚷嚷,有护卫圈守着大书楼前后维持现场,遗玉同李泰一齐在西边当首一处坐下,没多久就有馆内下人上前奉茶。

  贞观十一年颁行的《贞观律》就是房乔和裴弘献等人修的,由他来审案也算是名正言顺,开头过场要走,几名案发头一天被请去刑部喝茶的文学馆学士都被传了过来问话,不得不说李泰这场子镇的厉害,几个原本被逼得在诬陷李泰的口供上画押的文人,见着李泰冷脸坐在那里,个个都敢同高志贤叫板,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只说是被刑部逼供的,咬死了李泰从没强迫过文人日夜赶修坤元录。

  面对四面八方射来的质疑目光,高志贤倒也沉得住气,刑部办案是雷厉风行惯了,这些人没有受刑已是轻的,在场明理的都知道这些道道,就是李泰都没有打蛇顺辊上,但也是默许了手下那群文士好好当众恶心了刑部一把。

  还是房乔看高志贤快要翻脸,才出声制止了场上混乱,让人带着几位骂的口干舌燥的先生到一旁休息去。

  “经刑部仵作验查,死者二十八人当于四月初四夜间身亡,尸无伤痕,又无毒迹,乃呈猝死之状,谓之凶杀无从查证,”房乔将薄上记录念出,环扫一圈,视线落在遗玉身上,道:

  “魏王妃有何高见?”

  第146章 破奇案(中)

  “魏王妃有何高见?”

  遗玉被房乔点名,众人都将目光转移到她身上,她扭头看看李泰,见他点头才站起身,环扫场上,房乔的洗耳恭听,高志贤余怒未消的脸色,李元昌李元嘉看热闹的样子,李恪神色不明的面孔,等等几眼,将众人神态尽收眼底,想着谁人是来看他夫妻二人笑话的,谁人是等着落井下石的,方才迟缓出声道:

  “四月初三夜大书楼二十八位文士,并非寻常猝死,而是死于毒杀。”

  “哈,”她话音一落,民众中窃窃私语一起,就听一声嗤笑,却是现在刑部任职的高子健发出,“大书楼中并无毒迹残留,刑部仵作三次验尸,都未发现异常,明明是猝死却要强指是毒杀,不知魏王妃这是从哪里来的‘高见’?”

  这场上身份尊贵之人凡几,哪里轮得到高子健开口,可听他说话却没几人露出不耐之色,显然是乐意前面有这把枪使,李泰瞥一眼那强出头的高家长子,便又垂下眼皮吹着杯中茶面,高子健是不知他这“嚣张”的态度已然让李泰“上了心”,遗玉却巴不得有人在这时同她唱对台戏,便正色答曰:

  “这毒使得诡端,乃是江湖上厉害的路数,单从尸体表面并不能判断毒否,乃是一种让人死后呈现猝死之状的异毒,我两验尸首,非是在外巡游期间有所机缘,未必能看出什么他们是中毒而亡的,就是退一步说,各位想想,一夜之间连有二十八人猝死,这岂是合理之事?”

  她今日一袭月衫,着了黛裙,素色冉冉,是为这大书楼亡魂去了新婚之喜,衣着发饰皆是贵而不繁,白玉羊脂佩带,隐隐带着越了这芳华早年的女子知性,引人注目,比起高志贤的挑衅,她说话有条有理,不躁不烦,单凭气度,直叫人不禁就想信她三分。

  这边李泰听到她验尸之词,已是拢起了眉,薄唇轻轻抿起,就听吃了枪药的高子健再次讥道:

  “空口白话,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那这案子还断什么断,难道待会儿凭你瞎白指认一个凶手,就让定他罪吗?”

  “高公子言之有理,”遗玉反去捧他话,扭头对房乔一拾手,示意道:“可容我向各位一示死者所中之毒?”

  对面列座,李恪双目微眯,方射向遗玉,便被她身旁李泰一记冷眼堵回,那双黄昏时尤其碧翠的眼睛似是能看透一切,叫他心中一凛,刚冒出的一点杀气不翼而飞,唯有状似不经意地改为一笑同那男人点头,心中暗道:无妨,凭那蒙面女子来路神秘,毒术超绝,事情又安排的天衣无缝,这涉世未深的魏王妃焉能看破,虚张声势。

  “哦?”房乔面露惊奇,“王妃是已将这毒症查明?”

  “正是。”遗玉肯定的回答,让场上众人目光又是一变,房乔大手一挥,道:“那便有劳了。”

  现在坐的位置角度刚好,遗玉就没让房乔在场上布置席案,跟在她身后的平彤和平卉将药箱和鸟笼摆上便退到一旁等候吩咐,遗玉套着蛇皮手,一边从药箱中小心取物,一边解释给众人听:

  “有一花草名曰米囊花,又名虞美人,其果壳吸食可通心脉,有治绞痛之效,又可致人兴奋,”她一手捧出一枝半干的橘色花朵,是早上才从翡翠院的药圃一角采下,“平卉,呈给几位大人看。”

  “是。”平卉用帕子垫在手上,托了那色相妖娆的花枝到房乔和高志贤等人面前,此行有宫中老资历太医随同,也上前辨认,连连点头道:

  “是异种的虞美人,王妃所言不虚。”

  房乔疑惑道:“依你所言,这虞美人是治病药草,同本案又有何牵连。”

  “大人有所不知,”遗玉拿起一小瓶特别处理过的壳粉,“这米囊花使用过量,是会引发人头疼昏睡等不利之症,是药草又实乃一厉害的毒草。”

  说罢,掀开一只鸟笼布罩,露出笼中一只正在梳毛的雀儿,将药粉倒入一张草纸中卷起,用火折引燃,探入笼中在雀儿面前薰着。

  “诸位请看。”

  大家好奇地望着那鸟瞧,没过多久,就见它开始欢实地在笼子里翻腾,如此遗玉又烧一卷,它竟喳喳疯叫起来,不停地拿身子去撞鸟笼,不顾死活,一副疯癫模样。

  众人面色有异,遗玉正要再解,就听对面一声娇呼,“好、好残忍!”

  长孙夕捂住嘴别过螓首,一脸我见犹怜的受惊模样,场上几乎全是男人,原本不觉得遗玉对一只鸟禽这么做有什么不同,但见长孙夕这副神态,也都不由对遗玉露出三分不赞同来。

  “夕儿莫怕,”李元昌轻轻拍了拍长孙夕的肩膀,掉过头皱眉对遗玉道,“这等害事,你且赶紧。”

  遗玉没做声,又掏出另一瓶药粉去卷纸,就听身边响起那不咸不淡的语调:“妇人之仁,在顺州时,七叔还没这怪性吧。”

  李元昌脸色微变,干扯了下嘴角,“老四仍是耳聪目明。”

  两人打哑谜,旁人有听没懂,遗玉却是为李泰这不容别人说她的护短性子偷偷弯了嘴角,将手中卷好的纸烟点燃丢进笼中盖上布罩,片刻后再掀开,众人便见那雀儿明显平复许多,又过一阵,便安静下来,懒洋洋抓着脚撑。

  她露这两手让人收了轻视之心,当然也有心眼多的暗暗打上这米囊花的主意,这是后话,在此不提。

  “王妃之见,大书楼一众便是中这米囊花毒而亡吗?”房乔拍着案头分析道,“这也不对,我看你方才用药剂量,一只鸟雀尚且如此,那人吸食此毒,是要多大剂量?若真是中此毒,那多半是通过香炉薰燃,但本官看刑部记录在案,大书楼中当晚所燃不过是寻常蚊香,若是由人带入楼中放毒,杀二十八人,又该带多少瓶毒药才够,凶手又是怎么让死者被迫吸食的,嘶,行不通,行不通。”

  李恪端起杯子喝茶掩住笑意,高志贤板着脸问遗玉道:“房大人的话,你可听到?说死者是中这米囊花毒,根本就行不通。”

  “我何时说他们是中此毒而亡?”遗玉准备药碗,头也不抬道。

  高志贤吹胡子道:“既然他们不是中此毒,那你这半晌又是在作甚。”

  “我何时说他们不是中此毒而亡?”取出竹筒添了药粉拿在手中摇晃,遗玉抬头道。

  闻言,高志贤黑了脸,“你难道是在戏弄我等不成?”

  不明遗玉意图,房乔也出声道,“王妃这是何意?”

  “各位大人稍安勿躁,”遗玉好脾气地安抚一声,转而去问那两名随行的太医,“两位可曾听说过,一种名为素荆草的药物?”

  两人寻思一番,摇摇头,“在下孤陋寡闻,还请王妃指教。”

  “此物乃是一罕见药种,生长在高山之上蛇窝之旁,独株而生,又名别离花,绿瓣白蕊,只在花期采蕊心一点花粉可成药,”遗玉摇摇手中竹筒,“这里便是那别离花的花粉浸液,此花本身无姜,然有增效之用,佐米囊花生香,吸入口鼻便可令药效增十倍之剧,只需离尺距吸入口鼻一缕,一息会觉困倦,二息会觉体乏,三息便会入梦,入梦则不醒,终致窒息而亡,无痛无伤,若说此毒有何缺点,那便是促了药性,挥发过快,不能久存。”

  她声音清清楚楚地传进大书楼前众人耳中,再瞧她手中随处可见的竹筒,兀地有些可怖起来,各人颈后发凉,最先出声的却是李泰:“毒源何来?”

  这才是重点,遗玉扭头看着适时提问的李泰,清了请嗓子,“房大人可差人去将书楼中所用兑墨的盛水竹筒全数取来?”

  房乔一愣,便是明白过来,“这么说,你手上的一一”

  “没错,这竹筒就是我从大书楼里取得,许是当晚死者之一所用,”遗玉不动声色地瞥一眼对面李格,站起身绕出座案,嘴角噙着冷意,为众人解惑:

  “这凶手端的是思虑周全,大书楼每日黄昏有人清扫一至三楼,无学者在内,王爷不在就无人敢上四楼乱碰,他只需提前在四楼藏匿,等人清扫完毕,借值夜众人归来之前的空隙,在仆从换过新水的竹筒里分别撒上别离花粉,同寻常清水无异。再假装最早到场,等人来齐,夜间便将用米囊花裹了表皮的墨块一人送出一块,他用这新墨勾起人好奇,或说此墨不可存夜,寻些此类由头,当晚众人被分到各个楼层抄录,必用别离花水沾新墨研墨,生墨香,一嗅便中毒,三息身死,不挣不扎,一梦长眠,待到有人发现尸体,那毒香早散,只余墨痕。”

  她话音落时,大书楼中响起一片抽气声,李泰一捏茶杯,仰头看着她背影,房乔闭目沉思,高志贤也紧紧揪起眉头,她借着拢发的动作遮掩盯向李格的目光,果见他神色有异,但还是摆出一副为死者哀痛的模样,若非是防止打草惊蛇,她真想扯了他那张虚伪的脸皮,问一问他就不会怕那些冤魂寻仇,夜里可能安眠。

  官差将大书楼中的成水的几十只竹筒都取了出来,摆在一张案上,房乔拿了一只在手上,高志贤只是观望,将她所说之言消化掉,片刻后,便问遗玉道:

  “虽王妃所说头头是道,但听你刚才所讲,死者所用墨块只有表皮燃毒,毒香既散,岂不是没了这件证物?本官糊涂,不知你是如何推出这墨有那米囊花毒的,若没证物,恕本官不能信服。”

  “我自有解答,”遗玉将手中竹筒递给平彤,“还请房大人派人请出那二十八具尸身,且容我指认凶手。”

  齐铮就站在李泰身后,闻言一颤,却不敢抬头生怕泄露了神色,房乔很是配合地让人去凉棚抬了尸体过来,顿时恶臭漫天,除却来认尸的家眷哭哭啼啼起来,其他人多是掩起口鼻,目露厌色,而这在堂唯二的两个女人,一个是恶心地扭头干呕起来,一个则是面不改色地走上前去,落在有心人眼中,自会比较一番。

  看着遗玉穿走在尸体中蹲身翻寻,房乔眼神复杂了一瞬,面对这样的孩子,他既怜惜,又难免生出一股为父的骄傲,可一想到那夜答应他们兄妹桥归桥道归道,亲生骨肉不能相认,心中便是酸涩难忍。

  李泰见遗玉去检尸,并未阻拦,只是一口一口地喝着茶水,目光渐渐昏暗。

  遗玉很快便寻到了她要找的那具尸首,从那尸体衣物上摘下一物,让人用木盘托送到房乔和高志贤面前。

  “这是?”房乔拈着盘中一只扁平的墨袋,一晃眼便明白过来,“这、这里面原先盛放的便是那些染毒的墨块吧?看着是同寻常墨袋无异,王妃是如何发现的?”

  高志贤听后一愣,随即惊声瞪着遗玉道:“这么说,那凶手也已中毒而亡了?”不及遗玉开口,便怒拍了案,指着前面一片尸身,“去看看那是谁!”

  “回禀大人,是文学馆的胡学士。”

  “可恶,”东席有人恼斥一声,众人寻声看去,就见李恪气道:“这凶手已死,岂不是查不出是谁指使人害了这些文人?”

  李泰目光微闪,齐铮身形微震,红了眼睛却依然不敢抬头,正是痛心疾首时,却听一道淡哑女声:

  “不,凶手不是他。”

  他心痛变成惊愕,抬头看向场中,就见在那排排腐臭的尸首当中立起一道人影,听得高志贤质问道,“王妃又在卖什么关子,这大书楼前后每夜都有人值守,刑部已经排查过没有见到可疑人物,若是你所说那般毒害,凶手不就是这死者当中一人吗?”

  脚边的尸体让遗玉想起昨晚梦境,那些亡魂狰狞的模样让她手脚发凉,她再一次环扫四周,同李泰目光一碰又离,汲取了些许暖意,对着房高二人开口,道:“当晚大书楼中,实是有二十九人在场。”

  第147章 破奇案(下)

  “你说什么?”高志贤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王妃是说,还有一人在场?那人便是凶手吗?”房乔急忙问道,原本是当这又一件无头公案谁晓峰回路转,那凶手竟不在死者当中。

  遗玉没急着答话,扭头去寻李泰,道:“文学馆中人外宿是要记录在门房,王爷可好让人去请四月初三那晚留宿在馆内,又参与编书的学者前来?”

  “嗯。”李泰抬手招来一名随同听审的管事,低声吩咐两句,那人便小跑着去了,其实这边动静,早有不少留宿馆内的学生都赶过来看热闹,不大一会儿,人就找齐了,就在场上东南一角站着,有人神情局促也有人一脸迷茫,数一数是有二十三人。

  “王妃莫不是想说,那凶手就在他们当中?”高志贤问道,那群人一下子便绷紧了神经,有人甚至大呼了一声荒唐,但见着李泰就在那里坐,便没乱起来。

  “高大人刚才不是问我,如何推出那墨中有毒的吗?”遗玉是极少会顺着别人话走的一类人,她同李泰一样喜欢自己掌握住言谈的步调,在普沙罗城一年又常对着韩厉那样心上尽是针眼儿的老狐狸,即便是在高志贤这等刑威颇重的人物面前也不怯场。

  高志贤自然是发现自己被她牵着鼻子走,心中微火,张了嘴又闭上,没接她话,两人这点言谈上的微妙不乏有人察觉,房乔便是其一:“还请王妃明言。”

  “大人客气,”遗玉抬手指了他面前托盘上摆放的墨袋,道:“你不妨撩开仔细看看里面。”

  房乔伸手抽开墨袋,却见里头空空唯有一根兔毫,想一想,他又伸手进去在袋里摸了摸,翻手向上,就见指头上沾了一层墨粉。

  “米囊花壳粉是有色之物,多呈褐黄,混在墨中当然不见色,但若同其他颜色衬在一起,便可发现细微不同,各位看我手上戴这副青皮指套,乃是蟒皮所制,有隔毒之效,那日验尸时我探囊中,便发现套上颜色有异,除却墨灰,青色的指套上隐约呈出一些绿色。”

  “若有擅画者,当知黄色同青色相掺便是绿色,我便疑这墨中有鬼,再一细看,这墨袋内层竟然满满都是墨灰,显然曾放过许多墨块,我打听这位胡大人为人,他素来节俭,又是个爱干净的人,喜欢把备用的墨块用纸包了再放进墨袋中,因何会突然这般邋遢?这么一袋子墨块是去了哪里,他一人能用这么多吗?我又从胡大人好友处知那兔毫是他之物,这么一来,便有两种推论,其一,这墨袋是胡大人的,他是凶手,不知何种原由取得这些毒物,害了同僚之后又畏罪自杀。”

  小小一个墨袋,一层墨灰,竟也能从颜色相撞中看出异常,顺藤摸瓜查出线索来,非是才思敏捷不能为,当真是叫人心中惊叹,房乔压下吃惊,点头道:“这么分析是有理有据,那为何你又说他不是凶手?”

  他问出在场所有人心中疑惑,遗玉并未直接回答:“很简单,你看那袋中的兔毫。”

  房乔将笔取出,拿在手中细看,未几,翻来覆去打量,见着上面斑斑墨灰,正在寻思时,遗玉却已经转身走向那群出事当晚留宿在馆内的学生,一双冷眼从他们面上一一扫过,道:“他当晚夹带一袋毒墨在大书楼害取一众性命,那墨袋是文学馆统一发放的一种样式,几乎人人相同,不差多少。为防此案被人查出,追到他头上,他行凶之后等到毒气挥散,在死者当中寻一替死鬼藏匿‘凶器’,将有毒的墨袋同对方无毒的墨袋交换。只是这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未免有人生疑,就将死者生前所用兔毫放入墨袋,以示他物,岂料正是这支兔毫,让我看出凶手另有其人——即便是一个一心求死的人,也不会将生前所爱之物如此糟蹋,随意置放。”

  在座众人各自琢磨着她话中意思,房乔又细细打量一遍那脏灰的兔毫,杆有磨痕,显然是常握在手中,然而那笔锋却是修剪的光滑如斯,如同新笔一般,不像常用之物,如此,唯有一解——

  “这支兔毫,是胡大人第一次进考时候,伯母所赠之物,他最是孝悌,惯常将它带在身上,没人时才会拿出来细看,却从没见他用过。”齐铮走了出来,红着眼睛。

  闻者静默,房乔也是个孝子,深能体会那份心情,轻叹一声,掏了汗巾将这兔毫擦拭干净,放在一旁,轻叹道:“难得一片孝心,却不能尽孝终老。”

  “王妃可知凶手究竟是谁?”高志贤问道。

  “嗯,”遗玉闷应了一声,向对面那群案发当晚留宿的人道,“为替亡者申冤,得罪各位了。请你们一字排开,转过身去低头蹲下。”

  一群人对望之后,短暂的犹豫后就纷纷转身蹲下,房乔已是离案走到遗玉身旁,他很是好奇她如何辨认凶手,跟在她身后从左到右走马观花地来回一趟,最后停在一人背后,俏脸一沉,伸手一指。

  “将他拿下!”

  二十多个人几乎同时回头去看,却只有一人看见那双正指着他鼻子的手,下一刻,两只膀子便被压住。

  “放、放开我!简直是荒唐,我怎么会是凶手!”

  就连齐铮都惊诧地喊了一声,“裘海良,是你!”

  “不是我!我那晚一直在房间休息,就没有出过门,怎么会去杀人!”那名唤裘海良的年轻男子挣脱着,恼怒地冲着遗玉道:“王妃因何要冤枉学生,莫不是找不出真凶随便抓一个赖上!”

  “是你,”遗玉很是奇怪她此刻还能如此平静的说话,“常来大书楼的人都知道,楼外围有不少护卫巡逻,出入很容易被人看到,而你知侍卫从不过于靠近书楼打扰,便在行凶之后,躲在了大书楼外的花丛中,书楼中看见你的人都死了,等到早上有人发现尸体,你再趁着混乱混进闻讯从宿馆跑来的学生当中,只扮作是刚刚到场,再同他们一道离开即可。”

  那人竖起了眉毛,火冒三丈道:“你冤枉我,凭你这般推测,便能说是我杀人吗,你有什么证据!”

  “你的后颈,”遗玉道,“那两日蚊虫十分之多,花园里更甚,若有人在园中熬了一夜,即便是头脸都护住,后颈也会被蚊虫叮咬成一片,你后颈尽是红红点点,但凡行医者能断,此乃被叮过三四日之后消肿模样,正是那晚留下。”

  房乔伸手按下裘海良挣扎的脑袋,扯低他衣领,果然见到一大片叮咬后消肿的红点,当即变了脸色,冷声道:“四月初三当晚你在哪里!”

  “我在房中休息,我没有杀人!”裘海良憋红着脸大喊大叫,额头却已有冷汗冒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