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媚妃黛玉劫-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很少见的拈起一朵浅蓝色的珠花,对着铜镜比在头上。似乎没有再听,又好像听得很认真。紫鹃在一边笑道。

    “姑娘戴这朵珠花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是这蓝一丝半点就够了,若是多了,便不好看了。”

    听得出紫鹃语中的讽刺之意,依旧淡淡的笑着。雪雁听不懂两人在说什么,以为她们没有在听自己说话,急得直跳脚。

    “急什么,姑娘都知道。这‘月下美人’可真厉害!”

    听了紫鹃的话,雪雁总算是明白了,这原来是自家姑娘的意思。听说这‘月下美人’无色无味无影无踪的毒药,中毒的人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全身会变为般透明的蓝紫色,在月光之下颜色会渐渐变淡,隐隐约约煞是好看,但是若到了白天便是犹如紫面修罗一般淋漓可怖。因而名为‘月下美人’。

    一想到此时薛氏母女的样子,紫鹃和雪雁便决定胸中出了一口恶气,自家的姑娘如此低调却依旧被压制的这么多年,此时姑娘终于出手,一出手便是惊为天人啊。

    “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黛玉抿着紫鹃端上来的南岳云雾茶,轻笑道。既然她要用毒,那她便也用毒。只是此时既然她没有能害到她,她也不会赶尽杀绝,这次的药量用得轻,大概不出两月这颜色便会渐渐褪去。只是这两月间,她们母女就是要兴风作浪也要悠着点了。

    时间过得很快,这几天似乎上天也在疼惜黛玉的病体。淅淅沥沥地降了几天雨,不是先前那的那般暴雨时的闷热,空气中清爽得很,连潇湘馆中的竹叶也更加青翠了。

    然而,也是这样的雨让人不想出门,可就在这个时候偏偏有人来了。之间鸳鸯带着几个婆子,走了进来。春纤连忙迎了出来。接过几人的伞,见鸳鸯解着身上的蓑衣,便怪问道。

    “这么个大雨天的,鸳鸯姐姐怎么来了?”

    鸳鸯笑着,眉里眼里都是喜气。不理会跟着来的几个婆子,鸳鸯牵着春纤的手便要进去。春纤支使人将几个婆子领下去喝杯酒,便和鸳鸯进了屋去。

    “不知道姑娘的病怎么样了?”

    “这几日天儿凉了些,姑娘便好些了。要知道,我们家姑娘是最最怕热的了。”

    两人说着就进了屋去,此时黛玉正倚在窗边,一边看着那雨打疏竹,一边逗弄着那只雪色大鹦鹉。看见是鸳鸯来了,边忙起身笑着让座,看茶。

    “鸳鸯姐姐怎么来了?是老祖宗有什么事不成?”

    鸳鸯笑着抿了口这前个儿倪二爷新送来的君山银针,笑意便更盛了。

    “这是北静王府赏的吧,姑娘可真是有福了。”

    黛玉点头称是,总觉得鸳鸯今天来这里是话里有话,却又猜不准她到底想说什么。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在心头袭上。只听见鸳鸯也不打哑谜了,直直爽爽的将今天一大早,便能有太监来贾府宣旨的事情说了。

    黛玉听了不禁吓了一跳,想到了那日朱雀帝看自己的眼神,她是知道的,朱雀帝有这样的想法,却不想这事情竟然就来的这么快。

    黛玉刚想要说什么,却听见潇湘馆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急促而不断,似乎带着些许怒火。不多时,便听见守在门口的婆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原来是宝二爷来了,您看着下的这样大的雨,您&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你一个做下人的管主子做什么。我是来找你们家姑娘的,与你何干!”

    只听见一道声音打断了那婆子说话,语气中带着明显地愤愤之意,吓得那婆子闭口不再敢言。黛玉听了给侍在身旁的紫鹃使了个眼色,紫鹃会意忙出去迎接。

    “宝二爷,这会子来不知是什么事情。这么大雨的,你若是淋坏了,那袭人她们怕是不好交代了。”

    一说到袭人,宝玉便想起了那日,脸色不由的怪异,可是想到今早儿听说的事情,不由得怒上心头,不理会紫鹃说些什么,莽莽撞撞的冲进屋子里去了。见屋子里鸳鸯也在,与黛玉同座着,便知黛玉已晓得那事情了。

    “你真的要去。”

    “这是圣旨,违者死,黛玉死了不足惜,反倒要连累了贾家了。”

    黛玉似乎只是在谈论天气一般的,呷一口青花瓷杯中的清茶,答得云淡风轻。而宝玉听了她这话,却渐渐露了喜色。

    “那妹妹便是不想去了?”

    “想去又如何,不想去又如何?终究还是一定要去的。”

    黛玉的语气中显出一丝无奈,她并不喜欢有人控制她的人生,决定她的归宿,只是在这个世界中,女人的不愿与拒绝就如沧海中的一粟,天地间的蜉蝣,只能被那茫茫的权利之海所淹没。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交易。

    ------题外话------

    猜猜看圣旨到底说了什么?

    哈哈,收藏,评论,下章见

 吉时到众王动情长,厄运来小姐斗法忙3

    “原来妹妹也是那种想着大富大贵,一朝平步便陪王伴驾的人,这些年的真情,终究是我错付了。”

    宝玉说着便哭了起来,而黛玉看着他不禁有些头疼。原本这圣旨下来,要给皇族之中的几位皇子选妃,而她也在选秀的名单之中,这已经闹得她很是头疼了。现在又出来贾宝玉这么一个总认为和自己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人。她便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黛玉对于宝玉并没有情,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他自己的忖度,此时面对如此麻烦待遇头大如斗,更不会去理会贾宝玉的所想了。宝玉见黛玉并不理会他,一跺便又冲进了雨里,冲出大观园去了。

    “这······”

    鸳鸯似乎想说什么,却被黛玉抢过话来。

    “放心吧,过几天便没事了。”

    鸳鸯想着宝玉成日在绣帏中厮混,不过是一次失意,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碍,于是便没有放在心上。两人说了一会儿话,雨也渐渐的停了。黛玉亲自将鸳鸯送至门口,看着鸳鸯远去的身影,脑中思索着应对之法。

    这次的选妃将所有适龄女子皆纳入了范围之中,无论是远在边陲的小县知县的女儿,还是近在皇城高官的千金都要前来选秀。因而,这一次贾府中的女儿们都过了小选。因为,小选只消将姑娘的画像,身家,以及所会的技艺整理叫上便可。因为薛宝钗才免除了被刷下,只不过一月之后还有初选,虽说当时只是显示六艺,但却也不能一身蓝紫的出去吓人。

    这倒是急坏了薛家的一母两兄妹,薛蟠为了能让自己的妹妹过关,自然是使尽全部力气,全天下的寻找,治疗薛宝钗的良方。只可惜,仍旧一无所获。虽然,蘅芜苑中愁眉不展,但是大观园中仍是渐渐地热闹了起来。

    几日后,天气晴好,雨后初霁,万里碧空一片湖蓝。为了这次的选妃,屋里的几个姑娘们都纷纷起了,早早的打点着梳洗饭菜,好给贾母见了礼之后便去练习,不一会就有贾母处的几个丫鬟老妈子来接。

    不似往日里,总兴冲冲的却给贾母请安,这几日宝玉苦闷得很,袭人虽多次与之**。却仍不见其展颜而笑。好容易三催四请来到了贾母处,只见屋子里有多了几个人,原是因为选秀而上京的几个姑娘家,李纨寡嫂的两个女儿——李纹、李绮。邢夫人兄嫂之女岫烟,还有便是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

    其余的人宝玉都不曾见过,唯有一个身穿着大红碎花绸装的女孩儿煞是眼熟,却就是认不出来。那女孩儿被宝玉盯得久了,不好意思的别过脸去笑着,声音如出谷的黄莺般清脆。

    “二哥哥,二哥哥。才这么些日子,难道就不认识我了不成?”

    “你看看,这就是姐姐妹妹多的,去了一个,忘了一个,赶明了让自己也出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把家的路给忘了去。”

    只听得凤姐站在不远处一边大笑,一边调侃道,惹得众人也是跟着一会儿子笑着。

    贾宝玉这才恍然大悟,这人原是是老太君家的姑娘——史湘云是也。宝玉不忙的也痴痴地跟着众人笑。看着史湘云几年前还是个小孩子,不想到了今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容貌样式虽与院中的黛玉、宝钗等人还想去甚远,倒也有几分自然态度,不由得又看得痴了。

    “你瞧瞧,老太太我说还是这些个姐姐妹妹的惹人爱不成,连这宝兄弟都忘了是来给您请安的了。”

    “你们瞧瞧,凤丫头这醋劲儿,也不知是哪里来的!你们可得帮我物色着,看见适合链儿的就给他多找几个,往后啊,还有的吃味儿,看不酸死她!”

    贾母听了凤姐这话,笑得更欢了,用手一捏她的腮帮子笑骂道。凤姐听了这话,想到这几天贾琏早出晚归的定是在外拈着花惹着蝶了,原心中就有几分不顺意,如今贾母这样一说更是没了意思,便也只跟着笑了几声,不再多话。

    这时忽见史湘云掏出了一块帕子,只见解开帕子只见是几副钗带朱环。听得那史湘云对着凤姐道。

    “这里有三副耳环戒指,原本有四副正好鸳鸯姐姐在就先挑了一副去,凤姐姐也物色着帮平姐姐看一副吧。”

    “哟,这真是劳妹妹惦记着了,我这里就先替平儿谢了。”

    凤姐说着,挑了一副月桂图样的,宝玉也替着袭人挑了。史湘云放眼望去,独不见林黛玉,便问贾母道。

    “老祖宗,我听说府上有一位是贾敏先表姑母的女儿,是神仙似的一个姐姐,怎的不见?”

    贾母听了,牵着史湘云的手要她在自己的身边坐下。又示意众人都坐了,这才道。

    “你那林姐姐身子弱,自然起得晚些。”

    忽然又想到什么似的,对着侍立在身后的鸳鸯道。

    “我看那林丫头这几天身子都不太好,叫人去潇湘馆知会一声,说是传我的话,林姑娘要是身子不好就不用来请安了,往后里也一样,什么时候身子好些了又想起我这老太婆来了,就过来坐坐。”

    鸳鸯听了领了命退下传话去,而在一旁的王夫人听见了这话,又想到此刻宝钗病着,能否参加选妃还是未知之数,到要让黛玉占尽了风头了,气得手一抖,正拿在手上那个的茶杯应声落地发出了清脆的白瓷破裂声。众人皆惊了一跳,王夫人看着受了惊的贾母起身,低头告罪。

    “老太君恕罪,媳妇一时不小心惊了您老人家。”

    因几年前黛玉的事儿,至如今贾母都还不待见这王夫人,因为这几年来,府里的事儿也渐渐的让给凤姐儿来做,只是王夫人毕竟与凤姐还是本家,凤姐万事都还顺着王夫人,因而她倒也乐得隐于幕后。只是贾母宠爱之心早已淡去,对她到底淡了些。

    “算了,算了,我看你也累了,你就先退下吧。”

    王夫人对着贾母告了一个万福,由着彩霞扶了下去。凤姐见屋子里沉闷,便忽的大笑着拍手,还一边不停地道。

    “老祖宗有福了,我这先给老祖宗道喜了。”

    弄得众人一头雾水,贾母也怪问道。

    “不就是碎了只杯子,哪里来的有福了。”

    “老祖宗您想啊,人人都说岁岁平安,这不就是‘碎碎平安’吗?再者说了,您看这只杯子可是昨个刚送进来的,您可是说了的,这杯子虽是好看,但这花却不够好,您昨儿说的,今儿它就碎了,这可不就是称心如意吗?”

    这一番话说下来,原本贾母还阴沉着的脸一下子就喜笑颜开了。

    “你们听听,凤丫头的这张嘴,真真是死的都能让她给说活了的。碎了一只杯子,还能有这些个‘福气’,能想出这些来的,怕是也就只有凤丫头一人罢了。”

    “你看老祖宗说的,也不知道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的。要说厉害,我哪有老祖宗的半分厉害!”

    这话一出,更是顺了贾母的心。一屋子人也都跟着笑,这贾母的屋里是一派欢乐和平景象,却殊不知这安乐和宁背后掩藏着的腥风血雨。

    ------题外话------

    这章有点过渡形式的,接下来便是黛玉翻身的时候了。

    亲们,收藏评论啊

 吉时到众王动情长,厄运来小姐斗法忙4

    “我还从未见过那叫黛玉的姐姐,既然她病着,想来紫娟姐姐也是走不开的,倒不如我去一趟潇湘馆一则好去探探病,二来也把东西送了去,表了情。不知老祖宗意下如何。”

    贾母听了史湘云的一番话,拍着她的肩笑着夸道。

    “真是个乖孩子,你这些兄弟姊妹里,那玉儿可是最得我心的。她待人也好,想来你们定是处的好的,快去吧。”

    说着又命几个婆子快去准备轿子,好送了她去。探春听到这里,想到了平日里黛玉所受的些个委屈,也是时候让贾母去瞧瞧了,忙挨到贾母身边,牵着她的手撒娇道。

    “好祖宗,你看看我们这一大家子人的,林妹妹病了也没一个人去看看她,反正这云妹妹要去,不如大伙儿一块去了。”

    贾母听了这话,想到自己原先是怕黛玉又病着,又这么多人去,她定是要撑着身子来招呼的,反倒是害她病得更重。可这病又反反复复的,大半年的不见好,想来也是长久没去望过她了。

    这样一想,贾母便也应允了,却又对着众人道。

    “凤丫头你事情忙,就先回去吧,就让三春和宝玉、湘云跟着就好了。人去的多了也不好。”

    凤姐似乎还想说什么似的,却对上贾母那双犀利的眼睛,心下一凛不由的低下头去,而对于贾母的命令,王夫人从来都不敢多说什么,更何况这一次贾母不过是去探病,加之为了不留下什么痕迹,黛玉房中的份例是从来不少的。只是暗暗地总是叫些个丫头婆子前去讨要,想来也不会怪到自己的身上来,便也安了心了。不一会了,贾母等人坐上轿辇,往潇湘馆处去了。

    北静王府中,有一人总是坐立不安。一早晨起来,在书房中,起身坐下,翻书提笔已不知道变了几多次。水溶听说了选秀的事情,心中总是顾念着黛玉,想来这次虽然得圣上顾念,也为他选妃,但那次一见,已不知有多少皇家子弟为黛玉动心,若是争起来怕是对黛玉也不是什么好事。

    每每想到这里,心中更是纠结难忍,便飞鸽传书召了紫鹃前来,问了些许,知道黛玉的病好多了,便也就稍稍心安了些。

    看着紫鹃一个翻身从窗口消失水溶起身,看着屋外院子里种满的朱砂,心中一阵悸动。自从见到她以后,他便在这王府的每一个角落都种上了朱砂,那个像朱砂一样美丽睿智却又用有毒的外衣包裹着自己的女孩,是唯一让他心动的所在。

    而此时潇湘馆中,因昨夜黛玉失眠,到现在还未起床,紫鹃一早便收到了北静王的飞鸽传书,飞檐走壁间回了北静王府,只剩下雪雁、春纤几个在外候着。而底下的几个丫头婆子无一不是受了王夫人的教唆,自然也不会用心伺候着。往日里若不是有着打赏,她们便是拨一拨也不会动一动。

    而此间因上次为贾母办寿之事加之这半个多月来黛玉的身子一直不见好,平日里的月例也已告罄,这些个丫头婆子都是惯会见风使舵的,便也撒了欢得玩,不知野到了哪里去。

    贾母携着众人来到了潇湘馆,见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便有些奇怪,只见屋门也紧闭着只有雪雁和春纤两人在屋外的游廊绣花。见到贾母和众人,忙起身开了屋门,请众人进去,又急忙跑去泡茶。

    正在这时,紫鹃回来了见潇湘馆的门大开着,早已猜到了有客人来了。果然一进去就看见了不远处的屋子里有一大群人坐着。忙上前去招呼,贾母见是紫鹃来了,便一脸不悦的问道。

    “这是怎么了,只有两个丫头在看门,其他的一个都不见了,别人也就算了,怎么连你也不在!这要是玉儿醒来,要谁来伺候?更何况她还病着&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奴婢知罪,请老太太息怒。奴婢只是去了趟妙玉姑娘那里为林姑娘送点东西去。”

    “息怒,你要我这怒怎么息,到底谁是主子谁是奴才?要不是今个儿我来了,还不知道这样呢!你们个个都是反了天了。”

    贾母对于潇湘馆的些小丫头们的事早有听闻,但念在几个丫头片子不懂事,凡事又有紫鹃和三两个实在的二等丫头,便也不再追究什么了。今日以来,见这样的光景,当即便火气大发,探病成了教训。

    “老祖宗您是不知道,林妹妹这院子里的丫头也不只是受了谁的指使,三天两头的和主子对着干,凭她们这样的是万不敢的,想来也是受了谁的教唆。”

    这是一直坐在一边的探春张了口,对于这些她早就忍不住要去告诉老太太了,但是一直被黛玉拦着,说是没什么事的。这会子听见贾母要教训这帮子下人,便一下子把火发了出来。

    “好,今个儿算是来对了,要是我不来还不知道我的宝贝外孙女这几年来受了多少冤枉气呢!还不快把那一帮子丫头婆子都给我捆了来。”

    听了令,知道贾母是真生气了,谁都不敢怠慢,不足半盏茶的功夫便将潇湘馆的几个丫头婆子并五六个小厮共十几来个人用麻绳紧捆着,扔到了贾母跟前。

    “来人都给我拖下去,打他个一百杖,看他们还敢不敢这样目中无主。”

    贾母坐在上首,手指着在堂下的一干人,气得直发抖。鸳鸯见状连忙上前替她顺气,三春和宝玉也在一边求着她不要动气。

    忽然,隔着后厢的竹帘被掀了起来,众人望去原是黛玉起来了。只见她只穿着一件月白色外衫,着点点墨竹,莲步轻移无风自动,似乎就有一阵风要将她就此带走似的。

    “是谁惹了老祖宗这般生气了?”

    “乖孩子快这里坐,怎么就穿了件单衣,紫鹃还不快去替姑娘那件披风来。”

    贾母见了更是愈发舍不得了,不由得上前将黛玉搂在怀里。紫鹃听了,连忙进屋去。见紫鹃进了去,贾母指着地上那些捆地粽子似的丫头婆子们骂道。

    “我的心肝儿,是你外祖母的不好,竟让这些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合起伙来欺负你。”

    “老祖宗,又何必这般生气。您是有福气的贵重之人,她们不过是地下粗使用的,您与她们不是自降了身份。反倒不值当了。不若这样,既然是黛玉房中之事,自然是要由玉儿来管的。否则还不让人说,玉儿管不好自己房中的人,到让老祖宗劳神伤肝了。”

    黛玉的话刚说完,紫鹃便拿了一件青碧色的苏绸披风为黛玉披上。贾母想了想,也就点了点头。

    “这是你屋里的事,理应该由你自己管的。我这老太婆就在一旁看着,看谁敢不服你的管教。”

    说着,便携了人在一旁看着,似是将这事全交由黛玉料理了。探春有些愤愤的看了地上的丫头婆子们一眼,想着黛玉平日里软弱惯了,定是要饶了这些婆子的。不由得怒上心头,看了一眼贾母仿佛不予理会的样子,不由的有些疑惑。老祖宗向来是眼花心不花的,怎么会让着黛玉受这样的欺负。可是碍于众人皆在这里,此时若是她说了话,反倒是误了黛玉,也误了她自己。

    “既然老太太都已经下令了,做外孙女若是不尊,便是不孝。可这一百棍下来,多半是要了人命的,老太太一时生气下了令,若是不劝,便是不忠。依我看,不如这样,就当是放贷似的,今日打个二十板子,等好些了过几日再打个二十板子,也就是了。只不过,放贷自由利息,来人将这些个人拿下去,先打而是棍子,等三日后,再打二十,通共一百二十棍子,看他们还记不记打!”

    此时,黛玉浅笑着,看着地上跪成一堆的丫头婆子们,眼中雾满了浓霜。今日便是她等的爆发之时,平日里的小事并不足挂齿,只有一件件的聚拢来,等到今日一件件的与她们细算才是最明智的。老太太并不喜欢无理取闹,只是今日是她亲自应允的,想必也不好再说什么。更何况平日里,她宽以待人,只消是没有直接碰撞的丫头小姐们对她都是不错的。自然也有了人心,不怕到时传出什么她的不好去。

    “老太太这&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题外话------

    黛玉终于从hellokitty顺利变身了,

    黛玉出手了,不过还是有人要阻挡滴

    亲们猜猜是谁?刚才最后说话的那个是谁?

    想知道吗?收藏、评论,明天告诉你

 吉时到众王动情长,厄运来小姐斗法忙5

    说话的正是薛宝琴,薛宝琴本就是薛宝钗的堂妹,又因为父亲早逝,自小就寄养在薛宝钗家中,自然是和薛宝钗同气连枝的。关于黛玉的事情,也都是知道的。看到此时黛玉如此心狠,不免有些发憷。

    若是一下子一百棍打死也就罢了,可是此时三天打二十杖,是让这些人不至于被打死,却要生生忍着疼,原本刚刚愈合的伤口,必定要再次裂开。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