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宋皇帝:赵桓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日

看完小赵皇帝给西夏皇帝的信,耶律大石站起来,离开了他的椅子,摸着自己的胡子。在王府里来回地走动。钱宏知道,剧烈的思想斗争开始了。

耶律大石终于停止了走动,看来,他思想里已经十分坚定了。

耶律大石说:“尊敬的使臣阁下,大宋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里说:‘只要陛下交出土地,为天下统一做了贡献,我们朝廷可以予以陛下封候封公。让陛下及其子孙安享幸福富贵。’这一句话,适不适合本王爷?”

钱宏说:“虽然王爷的土地没有西夏多,军队没有西夏多。本使臣认为,这一句话,同样适合王爷您。只要您愿意交出土地,军队,大宋朝廷也会给王爷封赏的。这是肯定的。”

耶律大石说:“本王爷曾经与大宋打过仗,打败了大宋军队。大宋会不会还记着本王爷的仇恨?”

钱宏说:“不会的。那次战争,是我们大宋先打你们,为了收回我们的燕云十六州。不是王爷您挑起的战争。”

耶律大石说:“如果本王爷归顺大宋,大宋可不可以仍然让本王爷,继续当王爷?”

钱宏说:“从汉朝开始,汉族的正统朝代,就没有异姓王了。封王是不行了。”

耶律大石说:“这个事情太重大了,本王爷需要与下面的众多官员商量。如果大家同意归顺大宋。本王还要与使臣商量,谈判怎样安排我们的官员、军队,和我们的契丹人。”

钱宏说:“王爷您去商量吧,我想,为了避免统一战争中不必要的牺牲,大家会同意的。本使臣就等着你们商量的结果。”

耶律大石站起来,说:“送大宋使臣到驿馆安歇。一定要好好招待。”

第二天下午,一个官员到驿馆,说:“尊贵的大宋使臣,我们王爷有请。”于是钱宏带着侍卫,到王府。今天的王府已经是热闹的很,来了许多人,可能是七州、十八部的长官、首领都来了。

钱宏被让到了“主席台”,挨着王爷坐在一起。王爷耶律大石叫情报官员把各地的情报讲了。又说:“欢迎大宋使臣,与大家讲大宋灭亡金国西夏的情况。”

钱宏就从金国侵犯大宋开始讲起。开始的经过,就像辽国也经过一样,辽国就是被金国经过十多年推翻了的,大家竟感同身受。开始有人喊:“汉话我们听不懂。”就由耶律大石王爷翻译。金国打到大宋京城开封,底下竟然有人哭起来,两国一样窝囊。后来情况一变,大宋打到了金国的都城黄龙府,底下的人竟然拍起手来。这也为辽国报了仇。后来大宋灭亡了西夏,辽国的官员们才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是怎样抉择了。如果选择得不对,也有灭亡的危险了。

钱宏说:“作为大宋的使臣,朝廷给了我三个任务,一、我们是友好邻邦,大宋和辽国是一百多年的友好邻邦。朝廷派使臣来通报灭亡金国、西夏的经过。二、顺便将大宋皇帝给西夏皇帝的信给你们看。告诉你们,我们大宋皇帝希望你们与大宋和平统一。三、如果你们愿意统一,作为使臣我就可以代表大宋朝廷与你们谈判。谈判结果大宋朝廷批准后就可以施行。”

钱宏说:“和平统一或者战争统一,过程是不同的。我的祖先就是吴越国的国王。因为我们吴越国与大宋是和平统一的。我们的姓钱的王族,在大宋朝就享受许多优待。每一个大宋皇帝手里都有很多我们王族的人在做官。而金国这一次,是战争统一的。完颜家族几乎死完了。”

“如果辽国与大宋统一,皇族封侯是没有问题的。子孙还可以继承。在坐的,即使不能继续当官,生命是没有危险了。你们的子孙可以在大宋享受大宋老百姓一样的富裕生活。大家选择好了,你们的子孙会感谢你们的。”

耶律大石说:“尊贵的使臣,我们准备内部讨论。您是不是离开一下。”

晚上,耶律大石亲自到驿馆,对钱宏说:“我们辽国通过讨论,最后统一意见,归顺大宋朝廷,实行和平统一。明天,我们就与使臣谈判归顺后的待遇和安置问题。”。

正文 第八十章 出使高昌

第二天,耶律大石就把钱宏单独叫到一边,与钱宏谈判。

现在已经不是按王爷的规矩,有上下之分,已经是平起平坐。是钱宏代表朝廷与地方政府谈判了。耶律大石第一个问题,就是爵位。钱宏的意思是;王爷现在管辖的地方只有七州,军队只有二万五千人。一是地方小,二是现在的王爷地位低(与皇帝比),三是军队少。在边远的地方,人口还少。现在,就是封侯爷也只能是最低的一等。在耶律大石的要求下,最后钱宏答应提高一级为二等侯爷,侯爷可以继承。地位的问题就解决了。

侯爷问题解决了,接着就是安置地方。当然不能在现在这些地方,又不能到原来辽国的地方。钱宏就说:“在原来大宋的地方,由您自己选。”这下耶律大石高兴了。汉族都是富庶之地。气候也好。耶律大石挑选了京兆府。二等侯爷就有二等侯爷的待遇,这是耶律大石知道的。他又要求建一座侯爷府。钱宏也答应了。耶律大石还要求继续做官。做路级的长官,就是现在的省长。钱宏担心耶律大石以后有野心,没有答应。答应以后可以上朝,参与政事。官职由皇上确定。

接着耶律大石又召开各级官员开会,与朝廷的使臣谈判。那些州县官员都要求继续当官。钱宏干脆一下答应,先经过几个月的大宋法律学习,全部继续担任现在一样级别的官职,但是还要学会汉族语言。辽国原来的官员只有几个人不会汉语。听说耶律大石都在京兆府安置,大家都希望调离现在的地方到汉族的地方或者辽东。调离现在的地方到汉族地区或者辽东,钱宏也答应了。在朝廷派官员接受以后,经过训练,就可以由朝廷安排到新的地方。可以到汉族地区,也可以安排到辽东。地方官员的安排基本解决了。

不过,有几个官员要求,朝廷不要再追究官员在辽国的贪污问题。钱宏答应了。接着说:“在辽国的贪污我们不追究。在大宋当官贪污是要追究的哦。”

大家都说:“当然当然!”

剩下的就是军队的问题。钱宏知道,他还没有出使,朝廷就在讨论遣散部分军队的问题,现在干脆把这里的军队解散了。

钱宏说:“国家统一了,不需要打仗,本使臣还没有出使的时候,就在讨论解散部分军队。我们这里的军队也要解散。现在我们就按解散来讨论军队的安置问题。”

“一、先讨论军官的安置问题。”

那些辽国的军官听说军队解散,有一半以上的军官高兴起来。打仗是要死人的。现在就是争安置以后多拿一些钱的问题。

军官,钱宏提出一个方案,按官职大小,赐给爵位。有爵位以后都可以领薪俸,军官们都同意了。契丹的军官要求到汉族地方去。钱宏也答应了。

“最后的问题,士兵的安置,请大家提建议。”钱宏说。

士兵没有人在现场,军官们帮他们提。有个军官说:“按军龄发给遣散费,标准由朝廷定。”

有个军官要求契丹的士兵回辽东。还有军官要求契丹的士兵到汉族地区。

钱宏干脆大方一点,他说:“士兵,全部遣散。按军龄发给遣散费。集中学习四个月的汉话,学习期间发薪俸。契丹的士兵,不强迫要求,愿意在本地的,在本地。愿意回辽东的回辽东。除了遣散费外,每人发汉族衣服两套。分土地五十亩,住房一套。士兵回家,按路程远近发给路费。如果有家属同行回家,按士兵待遇一样发路费。”

官员们都拍起手来,说:今后我们这些士兵就不愁吃穿了。

钱宏说:“现在我们的协议基本完成了,我代表朝廷讲几句话。首先我感谢我们的耶律大石王爷深明大义。天下统一,避免战争,对在座的各位官员,对老百姓都是有利的事情,这可以避免财产和生命的损失。”

“在协议完成后,我希望各位官员,维护好地方秩序,保护好公家的钱财物,等朝廷派人来接受。现在千万不能贪污,我们不追究以前的贪污,现在贪污是要追究的。”

于是,钱宏就去按谈判写协议,并对耶律大石和各位官员念了协议文本。对大家说:“协议在我们皇上批准后就马上生效。如果皇帝不满意,我们再议再改。”

协议在钱宏与耶律大石的签字后。派侍卫立即向朝廷送去。到了大宋境内,就由八百里加急送到朝廷。侍卫就在边境等皇上的批示。

我们就不说西辽了,现在来看大宋出使高昌回鹘的情况。

我们先来谈高昌的历史:

西汉宣帝时,朝廷派士卒携家属到车师前部屯田,实行且耕且守的任务。西汉元帝时,在当地建筑军事壁垒,取“地势高敞,人庶昌盛”之意,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同时,设戊己校尉,治理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

东汉、魏晋时仍然沿袭这个制度。这一时期,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管辖。

西晋至十六国初期,高昌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开始具备了设置郡治的条件。前凉建兴十五年(327年)戊己校尉赵贞阴谋叛乱,朝廷派张骏将其擒获,接着,朝廷设置高昌郡,管高昌、田地等县。十六国时期,此郡先后隶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

北凉承平十八年(460年),柔然攻高昌,灭高昌北凉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就开始建国。阚伯周死后,子义成继位。后阚义成兄阚首归弑义成篡位。不久阚首归被高车王阿伏至罗所杀。后来张孟明、马儒相继为王,被国人弑杀;高昌人推举马儒长史麴嘉为王,就有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权,麴氏享国最久。麴嘉王时,恹挞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为焉耆国王,高昌势力开始壮大。

隋开皇中突厥曾破高昌城。大业五年(609年)高昌遣使朝贡,并出兵协助隋朝攻打高丽。

贞观初(626年)高昌王麴文泰来朝。后来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万均等大将证讨。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归安西都护府管辖。

我们知道,在以前,高昌人都是汉族人。

安史之乱时高昌为回鹘侵占。

回鹘。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

隋唐时期,回鹘受突厥政权统治。唐天宝三年(西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

立国后,回纥因历史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很好,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骚扰与掠夺。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

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统治者无道,内讧不断,于846年被所部属黠戛斯所亡。灭国后,一支迁葱岭西楚河一带,称葱岭西回鹘。一支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就是现在的裕固族。

848年(唐大中二年),率领西迁回鹘主要部分的庞特勤,在原唐安西都护府境内称可汗。他居住在焉耆城,统辖今新疆东部地区。这是回鹘在这一带建立政权的开始。唐咸通七年,回鹘的大首领仆固俊从北庭出击,打败吐蕃,取得西州(高昌)、轮台等城。他派手下的达干(官名)米怀玉朝见唐懿宗李璀,报告这一胜利。从此,这支回鹘逐渐以高昌为中心。

高昌回鹘国,所辖东抵哈密、西至库车、南达于阗、北越天山。首府位于高昌。国王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冬住高昌,夏居北庭。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五谷、棉花、瓜果(以葡萄最多)等作物。兼营畜牧。灌溉独具特色,以坎尔井闻名。

自从高昌被回鹘占有,这里的汉族人,就只能逆向与回鹘融合,后来成为维吾尔族人了。

辽朝建立后,高昌回鹘起先与辽朝的关系很密切,曾先后24次向辽进贡。924年(辽天赞三年)十月,契丹“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尽取西鄙诸部”。浮图城即北庭,在高昌回鹘境内。从此,高昌回鹘成为契丹(辽)“属国”。

在这个时期中,大宋也曾经向高昌回鹘派过使节,高昌回鹘也曾经向大宋敬过贡。但是大宋与高昌回鹘已经很少来往了,因为高昌已经成为辽国的属国。

然而,从10世纪末叶开始,其西疆便不断受到黑汗王朝的蚕食,疆域日渐促狭。

现在的高昌回鹘王国的国王是毕勒哥。

我们知道出使西辽的使臣钱宏,命令副使郑忠信出使高昌回鹘王国。于是,郑忠信就连夜抄好大宋在小赵皇帝的指挥下灭东路军、西路军恢复大宋国土,统一金国,西夏的战斗经过。抄好小赵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

第二天早上,钱宏与郑忠信各带几十个侍卫,把给西辽皇帝的礼物分了一半给高昌国的国王,就分道扬镳。钱宏向北,郑忠信向西。

郑忠信向西走了一百多里,就到了一个关卡,就是高昌回鹘的边关要塞。发现了郑忠信一行的官兵,知道是大宋派往高昌回鹘的使节。马上派人以快马的形式向朝廷报告。又派出一队士兵保护大宋的使节。

我们上面讲西辽对使节的态度,是因为西辽希望获得周围国家的承认。

那么高昌回鹘王国对大宋的态度是为什么呢?高昌回鹘历来把中原中央政府的任命看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任命的国王,老百姓是不承认的。原因一是高昌老百姓有许多汉族人,二是回鹘开国是得到唐朝的军事支持,唐朝朝廷的任命的。原来他们承认的辽国。现在辽国已经灭亡。老百姓从心里是承认的大宋朝廷,因为大宋是汉族政权。知道是大宋使节,边关的官员就知道重要性。

郑忠信一行又走了四天,才到达高昌城。城里,高昌回鹘国王,带领文武大臣出城迎接。迎接进城,城里的老百姓也出来观看,形成了夹道欢迎的形式。

在王宫,郑忠信送上礼物,国王接受后,将使臣让到与国王并排坐下。高昌国王说:“大宋朝廷的使臣还是在一百多年前到过高昌。我们后来没有到大宋进贡,完全是因为辽国的压制。请使臣回朝廷后,向大宋皇帝代本国王请罪。我们还是希望恢复向大宋朝廷进贡,希望朝廷对本国王下任命书,对本国王进行确认。”

郑忠信出使的目的,是要宣传大宋朝统一金国西夏的国威,宣传西夏国王拒绝统一的危害,希望和平统一高昌回鹘王国。现在当然不可能对高昌国王重新进行任命。

郑忠信说:“本使臣知道高昌回鹘王国与我们中原汉族政权历来友好。贵国的国王也历来受到中央朝廷的任命。以前,我们友好往来,受到了辽国的阻扰,放心,我们大宋朝廷也不会怪罪贵国和国王陛下。”

“本使臣前来贵国,是向贵国通报我们灭亡金国、西夏的经过。”

高昌回鹘的国王毕勒哥吃了一惊,下面的众文武大臣也吃了一惊。

国王前不久才接到情报,金国女真兵打到了大宋的开封城。大宋能够恢复自己的国土,就不得了了,现在说已经把金国、西夏灭亡了,谁能相信。不过不能无礼,就去打断大宋使臣的话。抱着怀疑的态度,就让郑忠信在那里讲大宋改变皇帝,原来的皇帝做太上皇,新皇帝歼灭金兵东路军、西路军、恢复国土。打到金国,消灭金国几十万大军。又谈到西夏两次派兵进攻大宋,大宋派兵灭亡西夏,小赵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

郑忠信把小赵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也给高昌回鹘国王毕勒哥看。看完小赵皇帝与西夏皇帝的信,毕勒哥知道,大宋的目的是高昌回鹘国交出国土。交出国土这样重要的事情,能够随便、轻易地交出去吗?

把郑忠信安排到国宾馆住下,高昌国王又召开文武大臣的朝会,专门讨论大宋朝廷派来的使臣,大家对大宋朝廷使臣的话表示怀疑。

最后,有大臣建议:西夏与高昌交界,马上派人到西夏边境,看西夏是否被大宋灭亡。如果西夏边境已经是大宋军队驻守,就证明大宋已经灭亡西夏。再派王太子到大宋,一边进贡,一边派人了解是否灭亡了金国。如果属实,我们高昌就绝对打不赢大宋。我们再与大宋谈判。如果西夏都没有灭亡,就证明这个使臣是骗子,就可以拿下。

大家都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于是马上派一个武将快马到西夏边境,查看西夏是否被大宋灭亡。

这个武将带了几个随从,人人都骑三匹战马,随跑随换,跑了三天,到了西夏边境。看到西夏边境的城堡上飘扬的是大宋的旗帜。他还不放心,就大着胆子,到大宋的城堡去。在边境检查时被拦住,这个将军直接就说自己是高昌国的,受高昌国王派遣,来看西夏是不是被大宋灭亡。

守关的士兵都笑弯了腰,说:“高昌还不相信我们灭亡了西夏?”又把这位将军带到边关将军处。边关的将军知道朝廷已经派出使臣出关。为了表示友好,就写了一个便签:“大宋边关将士向高昌国的将士们问好!”写上年月日。盖上大印。

这个将军带上大宋将军的便签,自己写上一个说明。将军到了高昌国的边关,交给快马八百里加急送给国王。

高昌回鹘王国的国王毕勒哥,接到自己将军的报告,就不得不相信大宋已经灭亡了西夏。马上把使臣郑忠信请来,说了高昌国的决定。派王太子随大宋朝廷的使臣,到大宋进贡。又马上准备向大宋进贡的贡品。

正文 第八十一章 高昌来朝

我们在前面讲了,小赵皇帝要求:“我们制定一部鼓励创新的法律的基础已经有了。朕建议,由李纲丞相负责组织,工部、礼部、户部共同出人,来制定一部大宋的鼓励创新法。”

下了早朝,李纲把今天早上朝廷里的记录拿来,先把早朝讲的建立创新法律的意见整理了一下,先有针对地提一些解决办法,把基础搞出来。

1、每年要拨出多少钱出来,支持搞研究,搞创新。

李纲写道:“每年在发行的交子中,拿出三百万两银子,用于搞研究。

2、各行各业都要总结自己原来的经验。

李纲写道:“每五年各行各业在原来总结的书籍上,各行业的顶尖人物总结新增加的新技术,修改原来的书籍,作为以后职业训练的基础。”

各地方也可以总结自己地方技术写出总结书籍。

出书,可以向国家申请资金补助。书可以卖钱。

负责编写的人员,可以由国家发工资。

3、我们要有专门的国家研究机关。

李纲写道:国家建立大宋皇家科学技术研究学院。

军队维持现在的新武器研究局,增加研究人员。

4、每十年,要制定后来十年,我们要新研究什么东西出来的规划。

李纲写道:把全国的顶尖技术人才集中在一起,提出我们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形成全国的十年规划。

每一项,由研究人员自己要求,由最有本事的人来领头研究十年规划的项目。

5、每一个工业户,要鼓励他们搞研究。新东西,他们享受专利权,在一定的时间里,别人不能侵犯他的专利。只准他们自己搞。要搞就给研究的人给钱,要人家同意。这也包括国家的技术,工商业户的技术,个人研究的技术。

李纲写道:可能需要一部专利法,进行专门规定。

6、外国的东西,如我们没有的技术,我们没有的农作物,我们没有的文化成果,要引进来。

李纲写道:外国的技术、农作物,新文化。我们可以引进人才。可以买进来。或者组织商人、其他人采取各种手段获得,为我大宋所用。有功人员要进行奖励。

7、一定时候,要评最先进的东西,国家发奖。

李纲写到:在州或者路。可以一年一评比、奖励。国家可以五年进行一次评比,奖励。

8、国家要立法,防止外国人盗走我们的技术。

李纲写道:一、要制定一部新技术新方法保密法。二、要制定保密目录。三、要有违法的惩办办法。

9、文化上不能搞焚书坑儒。让人家知道法律,敢著书立说,敢阐述自己的学说。让文化上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

李纲写到:只要没有推翻政府的实际行动,任何著书立说不追究法律责任。

五月二十二日早朝,李纲把自己昨天对于昨天早朝的的建议提的意见,在早朝念了。争求大家的意见。

小赵皇帝说:“任何一个东西,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没有想到的地方,我们以后还可以进行补充、修改。你们就按这样去制定三部法律。”

小赵皇帝刚讲完,有宦官进来报告,西辽八百里边报。小赵皇帝接过一看,是钱宏写的与西辽谈判的经过和谈判协议。

钱宏说,在西域,有西辽还有高昌。已经派副使出使高昌。

小赵皇帝叫宦官把边报的内容在朝会上念了。朝廷上一片喜气洋洋,又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向中央政府归顺了。大宋的土地又扩大了。大宋的政权更巩固了。

小赵皇帝问大家对西辽归顺的协议有没有意见。大臣们都说:没有意见。

小赵皇帝说:“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