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海-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原本汉族祖先说过的一句话,此时的颐龄却是深有感触。若是再不攻城,任由这种势头进展下去,恐怕这仗,又要一如浙江兵变一样了……
第二错,就是当今清帝道光帝,在几天里一连追发了三道尽快踏平南昌、扬州、浙江叛乱的圣旨!而且圣旨中更是着重强调了此役要尽可能多杀一些汉人来震慑天下!其言称,汉人,生来都是具有奴性的,不经常杀一杀,他们不知道怕!不经常杀一杀,他们就不知道谁是主人了!有了这些圣旨,原本对自己还算恭敬的琦赫,也开始敢对自己施以脸色来。
昏君!佞臣!颐龄的川字皱的更加紧凑,心中恶狠狠的咒骂道!大好的清廷江山,就是这样败坏在了这批人手上!眼前的局势,还敢杀么?道光尽屠满殿汉臣,已是使得全国各处的封疆汉臣大起异心,俱都有了摇摆之势,若是此时再敢乱屠一城,那满清天下,则指日可亡已!
“先朝圣祖皇帝何等贤明,奈何子孙却是……哎,就是圣祖皇帝,也不过只看到了百年历史!如今的形势!”大帐内的颐龄,此时嘘声长叹,不知该如何是好!
清圣祖,即康熙帝!身为几世显赫外戚,钮祜禄一氏曾在顺治、雍正、嘉定三朝出了三代国后,即便当今的道光帝,其原配夫人,也是出自钮祜禄一氏,端的显赫无比!而身为钮祜禄氏里的当权贵人,颐龄自然得知了一些旁人无法得知的秘闻。这些秘闻,就是来自皇宫。
满清初入关之时,所遭受的抵抗可谓是激烈到不能再激烈,如果没有康熙大帝,那么满洲人的朝堂,能否延续至今,绝对会是个疑问。康熙大帝的贤圣,首先就在于诛鳌拜!
满人奴役汉人的战略思想,首先就是剃发易服,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汉人的民族自尊心,消磨掉汉人传统的文明优越感,使得他们在心底生出了尊严被满人狠狠的抛弃在地面之上践踏至残的感觉,进而才能生出汉人不如满人的心思,转为恭顺开来!当然,剃发易服不是康熙提起的,其主刀者乃是多尔衮、鳌拜等权臣!这一系的满人,个个都是沾染了满身的汉人血腥,在当时的汉族人中,恨不得生食其肉的多如过江之卿!康熙大帝的圣明,就在于杀鳌拜,给了汉人一个宣泄点,抚平了那已经被激发到爆发临近点的仇火……关于这个,颐龄对于康熙大帝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掌控一个民族,在先调出一些肉头出来做屠夫,顶恶名之后,再在紧要关头收拾掉这屠夫,如此恰到好处的火候,除康熙大帝,再无外人可以使来!嗯,虽然那肉头不是康熙选的,但火候一事,却再无外人能控了!
其次,康熙大帝的贤明,在于闭关锁国和阻止科技进步!这一点,不仅不是愚昧无知,反而更是彰显了康熙大帝的绝世英明!满清初年清军被明军的火药武器弄得灰头土脸,还被打死了努尔哈赤,最后也是靠吴三桂等人的炮兵才能够与明军抗衡的,那满人又怎会不深刻认识到火器的重要性呢!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最后,清廷为何不大力发展火药武器呢?这一点,正是因为康熙大帝的睿智!满洲得天下,靠的是骑兵!只有在国内禁止火药火器,才能保证满洲铁骑的绝对优势!如果不禁火药火器,任由此势发展下去,则满洲铁骑的优势将尽数丧失,到时候都靠火器打仗,那在人数上是满人无数倍的汉人,还能是满人抵挡的了的么?正是因为这一点,要让满人保持对于汉人的武力优势,当年的康熙大帝才睿智的颁布了那一系列的闭关锁国、禁止火药火器发展的措施!
正是这两点,思想文化上奴役,武力上禁足!才使得满洲统治一直绵延至今!如此英明圣祖,又如何让的颐龄不叹服?然而,大帝毕竟不是神人,也只能料到百多年的局面。百多年后,当汉人被完全奴役后,那禁足武力一条,却又成了满人衰亡的决定性因素!
后继圣祖的世宗雍正帝,此时却是看出了这一点的厉害,结果就在在位期间大施改革,准备大力发展火药火器,摒弃闭关锁国之策等!这一点,在颐龄看来,在当时那个年代,世宗的英明,丝毫不亚于圣祖,甚至犹有过之!因为世宗是在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天下的!而且经过康熙一朝的文化细想奴役和武力控制,汉人们已经完全臣服了,这时候发展火器,绝对可以!但是,虽然身为清帝,但世宗却仍是没有能耐反抗整个满族!其结果,是悲惨的……世宗是突然暴毙宫廷的,据当年那位钮祜禄氏先祖皇后密语,世宗是被那些谨遵前朝圣祖遗命的满清贵馈给秘密和谐掉了……只因为,他那样做,在当时人看来,是在违背圣祖旨意,也就是在违背整个满族的利益。对此,颐龄这个知道这些秘闻的后人除了为世宗哀叹之外,也是深恨那些目光短浅的所为贵族!如果自世宗一朝起,大清就全力发展火药火器,开放海疆,那哪里还有现在的新汉之祸?甚至于在外一些的洋人之祸,也都不值一提已。
然,一切终不过是幻象,细细思索中的颐龄,只得再次长叹一声,满面悲伤!
却在这时,帐外忽地响起颐龄亲兵的阻拦声以及琦赫那令人厌恶的声响,跟着又是一阵打斗传来,帐幕转眼被人揭开,从外走进一人,正是一脸荣光满面的琦赫!
“颐龄大人!皇上三道圣旨所下,你竟然还一直无动于衷!难道,连你也要反了么?”
琦赫的眼神中,充满了小人得志的笑容,对于颐龄,他本是不敢这般趾高气昂的,但是自颐龄连抗三道圣旨后,琦赫就揣摩出来了,当今紫禁城里的皇上,对于这封疆大臣已是真的怒了!嗯,一连三道圣旨催加,而且还给了自己一道密旨,还不是真怒了么?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本官自由主张!不劳你费心!”颐龄淡淡的扫了琦赫一眼,充满了厌恶和不屑。
而此时,先前因为颐龄亲兵被打,帅帐附近的镶黄旗军也都尽数赶了过来,齐齐把琦赫所带来的数人围圈了起来,跟着更是有几个身着黑甲的将领奔进大帐意欲保架,不过在见得帐内只有自己主帅和钦差大人两人后,这几个将领却是愣在了原地。
“好大的狗胆!颐龄,你三次违抗皇命!真的要反了不成?皇上密旨!颐龄阴谋作乱,镶黄旗一部将官听令,把反贼颐龄拿下!此次扬州战事,由本钦差全权负责!”被颐龄淡淡的一眼一扫,琦赫却是猛地把怒火爆发了出来,跟着从袖中掏出一道圣旨,冲着那冲进大帐的几个将领大呼道。
几个将领面面相觑,不知该做何反应!
“还不动手!难道你们也要反了不成?皇上的圣旨也不尊?”琦赫见状,却是猛地一惊,今日是唐突了,刚得了密旨不久就赶了过来,以期真正做了这大军的主掌人,却是在仓促里忽视了这些将领全是颐龄培养起来的,万一……几个细细的汗珠,悄悄的从琦赫肥白的额头涌现出来。
“罢,罢!我就看你这不学无术之徒,如何身死扬州!我们走!”颐龄猛地长身而起,仰天悲笑一声,心下充满凄凉!虽然看不起当今圣上,但他毕竟仍是个满人。由这琦赫掌兵,不出一日,怕不是前方十多万汉军竟要再次被激反……而自己旗下五万镶黄旗军队,也是危已!不过,即便由他自己来,他也丝毫不敢保证汉军不会反叛。……所以还是现在就此脱离大军赶回苏州,调掌那留在苏州的两千镶黄旗真正精锐赶赴关外,说不定还能再次积蓄起一些实力!
“你!”琦赫先是大惊大怒,跟着却又是无可奈何的看着颐龄领了几个将领出帐而去,丝毫做不得阻拦……就这么呆在帐内脸色青红交接了好半天,琦赫才终是一跺脚,狠狠的道,“哼,等本官平了反贼,再回京向皇上禀报!好好治你这大不敬之罪!”
第六章 气数大尽
扬州城外颐龄率亲信退走,钦差大臣琦赫当场掌了兵权,直接下令攻城!
攻城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二万驻守的卫城队每个城门五千人,此时却仍没有尽数登上城墙!实在因为扬州城内的汉民太多了,十多天的时间,还没有轮遍一轮!
清廷一方,令下之时,投石机,攻城车,神武大将军炮……无数攻城器械被推到了前方,然而,在阵营之前的无数汉军,看着城头上仅是老弱妇孺,却是怎么也下不去那血腥的双手!
十多天来,他们被骂怕了!整个灵魂都在颤抖!要攻城么?这样的城池,想必是有史以来最容易攻陷的了!然而面对上级下达的攻城令,无数汉军却是打心底里犹豫了!攻城,即是要电子书沾满城头上无数老弱的鲜血!成为整个汉族万年一来最大的民族耻辱!
“立即攻城!违令者斩!”一匹匹身着鲜明甲盔的满族骑兵,绕过汉军阵营来到前线,对着前排犹豫不决的士兵毫不怜惜的举起了屠刀!
“杀!给我杀!这些贱民,不把他们杀怕,他们是不可能恭顺的!”初掌兵权的琦赫,在大军之后的镶黄旗大营中歇斯底里的大叫!
“头可断,血可流!即便十八年后,老子仍然还是汉人!绝不做满族走狗!”
一名被满族骑兵马刀斩在脖颈的绿营汉军,头颅抛飞前的那一刻,瞪足了双眼仰天大呼!
“血,老子有的是!但没有一滴,是汉奸血!狗日的给我下马!”
站在这名汉军身后的另外一名汉军,忽地被身前队友的鲜血浇了个湿透,一个机灵之下,举起手中的大刀便向前方两步外的满族骑兵砍去!
“反了!这些汗狗都反了!杀!给我杀!”
琦赫看着前方陷入混乱的阵营,对着身旁的满族将领急声大呼。
悄悄的,在最前线汉军阵营陷入一片大乱之时,不知从哪里忽然冒出了几个汉族军官样的人物,快速的奔跑在整个绿营阵营中大呼道,“满狗下令屠尽扬州城百姓!兄弟们!你们谁下的去手?老子宁可死!也绝不背负这万世骂名!”
一军官扬身挺立无数后队汉军之中,仰天大笑一声,举刀砍向自己头颅道,“老子生是汉人,死是汉人的鬼!”
鲜血伴随着抛飞的头颅,远远洒向近处里十几名汉军,独留下屹立不倒的无头尸体!
“杀!杀光那帮畜生!”被鲜血洒遍全身的十几个汉军,忽然间热泪盈眶,齐齐大吼着向后对阵营中压阵的满军冲去!
洪流,最初只是一道细微不可见的水波,不过片刻后,就演变成了各个汉军阵营的集体奔腾!
抹不掉的,烙在灵魂上的汉人烙印,不论再残酷的屠杀和奴役,永远都不可能彻底抹掉!十多天的辱骂悲哭,十多天同营将士用鲜血洒出来的民族血路,十多个军官自杀殉族唤起来民族心,终于在这一刻全全觉醒了!
“杀!杀出城去!”
刚刚登上城墙的李广福,看着城门下向大前方满族军队涌去的激流,兴奋的热泪盈眶,疯狂嚎叫着。
四处城门应声而开,各处的五千卫城队,怒涛一样奔向城外!
战争,已经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民族之战!十五万汉军,齐齐反叛清廷,杀向后队的五万满军,更有二万卫城队从城内杀出,甚至还有不堪屈辱,奋不顾身的花甲老人,青少妇孺,也都随着汉族大军的脚步奔向城外……
严格来说,这么混乱的队伍,若是遇上正规的军队,绝对是不堪一击!然而,现在的满族骑兵,哪里还有一丝百多年前关外的骁勇,望着铺天盖地一样狂奔而至的汉军,无数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欺压汉民的满军,第一时间竟然全是一个心思,逃!
五万大军,在汉族的集体反抗下,普战即溃,仓皇奔逃!
与扬州城外差不多情形的,是南昌!虽然南昌没能及时接到钦差大臣琦赫的屠城命令,但是在十多万汉军阵前,却是忽然冒出了几十个甘为民族自杀而亡的绿营军官或是士兵,此一出,自然激得前线被辱骂了十多天,心中正愧疚百万分的无数汉军涨红了双目,再也顾不得个人安危,率先向阵后的满军冲杀而去!
这时候,个人性命,已不再重要!独有那一份怎么也抹杀不掉的民族心,才是主流!
挡,无人能挡!五千年形成的民族心一旦被唤醒,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
死命的搏杀和追赶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虽然满军几乎全是骑兵,而汉军却全是步兵,但一百多年来的荣华富贵,却是使得满足骑兵彻底失去了扬威关外时的威风,无数骑兵在奔跑中仓皇落马,被一道道追上了的刀光轻易收割了性命!无数骑兵在奔逃中相互冲撞下坠、被后续而来的无数战马踏着胸骨而过,化为一滩血泥……
上万匹的战马毫无秩序的奔逃,本就是在走向地狱……
是役,两江三十万绿营军哗变!十万满军火速溃败!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省,再无任何上规模的清廷武力驻扎!全国为之震动!
同一时间,以舟山为基地的谣言攻势,又大肆向全国揭发了另一批清廷罪恶!
其中之一,乃是由当今新汉王朝文化部几位官员冒充百多年前的先人所撰写的《嘉定三屠》、《江阴血记》、《岭南地狱歌》、《广东大屠杀》等等大量书籍……
其中之二,仍是由新汉王朝文化部几位官员冒充清廷官府口角和英国人话语撰写的清政府卖国求存的《南京条约》,其条约大致内容如下,一,清廷愿意权责承担因为禁烟一事所引起大不列颠帝国的经济损失而赔款白银四千万两。二,清廷愿意割广州给英国。三,开放苏州、福建、南京等地为通商口岸……
几个被俘虏来的鸦片贩子看着这些由自己用英文撰写,再由新汉帝国文化部几位官员负责注释翻译的南京条约,头上豆大的冷汗直如泉涌。
太卑鄙了!新汉的领导人,实在太卑鄙了!
无可否认的,一系列屠杀书籍一出,南京条约一现世,两广总督朱玉昌当天便宣布独立,成立后汉帝国!愿与新汉帝国同进退!同时调两广绿营军以雷霆之势扫平驻扎两广的满洲镶红旗大军……
有了新汉和后汉两帝国做表率,再有道光帝屠尽满殿汉臣的先例在,全国各地各封疆大臣们,纷纷举起了反清大旗!当然,这其中真正为民族的鲜有人见,多的仍是谋取个人私利的野心家。
两湖总督曾凯,率两湖二十万绿营军,轻松灭掉尚在懵懂中的当地正红旗满清军队,事后却是没事人一样,既没有标杆反清,也没有独立称帝,只是做起了实打实的土皇帝!
不止两广、两湖,还有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几乎是几天之间,仿佛约定好了一样,整个中华江南大地,纷纷在明里暗里弃清标汉!即便是远在北国、靠近北京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也是蠢蠢欲动,清廷统治,除了满洲镇守百年的北京城外,已是名副其实的名存实亡……
“这,有点像袁世凯死后的军阀割据时代了!不过好像提早了一百年!”定海区最高人民政府,高帆摸着下巴嘀咕。
现在的新汉帝国,经扬州、南昌一役,已是掌控了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省的兵力,现有陆军三十二万,海军一万!又掌控着这个时代中国最富足的江苏、浙江两省!绝对的是各大势力中最大的大头!
第七章 万事待兴
“现在的清廷,气数上也差不多了!历来推翻一个王朝,好像还从没有这么迅速的!当然,虽然清廷败亡了,但眼前的局势,国内军阀政权林立,国外各大列强正在对我中华大地虎视眈眈,却是丝毫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高帆低语。
眼前的形势,是他乐于看到的,因为即便是历史上经过西方列强蹂躏了百年之后的清政府败亡后,中华大地还是经历了一场各大军阀争相夺权的惨祸。所以出现现在的局面,并不让他意外,也是必然的!毕竟那些清廷的封疆大臣们,绝对不会轻易放掉自己手中的权力的!就连原两江总督,在扬州、南昌一役后,也曾试图收回兵力以自立门户呢!虽然他最后被秘密和谐掉了,而且原两江清廷官府力量中,大多数都被新汉以雷霆之势摧毁,并委任自己人担任各省各府要职,但,凭现在新汉极度匮乏的人力资源来说,除了军队之外,还是使得政府各大部门瘫痪了许多!这,就是新汉一大弊端!不过,稍微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段动乱时间里,竟是让高帆逮到了林则徐、葛云飞等名垂史册的良将贤臣!对于此,他自然是不会放过,历史上的林葛等,都是清廷的重臣,然而那是因为清廷文字狱的影响使得他们不知道那些残忍的历史罢了,此时的林葛等因为民族气节被唤醒,自然也是对新汉表示了效忠。林则徐,依旧被委任为督掌浙江海防和负责禁烟,而葛云飞,则被委任为了浙江陆军教练辅佐林则徐,有他二人在,想必浙江海防,一定会变的固若金汤!嗯,历史上,林则徐修虎门炮台,打的英国人吃了数次败仗,而葛云飞则是和王锡朋、郑国鸿以五十门火炮守定海,跟英军的几十艘炮船打了几个月的仗才殉国,这能力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再之外,就是钱!新汉因为初建立,宣布免除各地两年赋税,这才得了两江和浙江等地的民心,变得收复起来容易多多!但也因为这样,使得新汉财政是无比的匮乏,极度贫困!如不出意外,现在凭高帆从英国人劫来的那些钱以及得自有识的大户人家募捐而来的,连维持十万军队一年的开销都不够,更别说三十三万军队了……
没官,没钱!这就是现在新汉的现状!
“还好!清廷官员贪官污吏不少,守在浙江、江苏各城的,个个都富的流油,上一次的清洗活动,倒是得了不少钱财,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而已,仅够让原本可以维持十万军队过一年的军饷,变成二十万罢了!裁军,必须得裁军……”
“鸦片,我这里倒是不少,但是绝对不可能拿他们卖给国人的!若是远运去日本,凭现在自家海军的力量,绝对可行!但是海军走了,谁来防备随时可能到来的英国人?他们吃了那么大的亏,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人,还好说,挨上几年,总能凑出来一些先用着的!但是钱,就难了啊!没有钱,这国家可是一年都维持不下去啊!”
“对了!可以打打商人们的主意不是?浙江和江苏,大富之人多了去了,以前清政府重农抑商,我新汉自然是不会的!历史早就证明,这个时期发展资本主义,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嗯,鼓励商人们拿钱财来我这里换取鸦片,然后再命令他们去日本贩卖!……反正按历史记载,再过几十年美国人就会开着炮舰敲开日本的大门,那咱就替美国鬼子干了这事……大几十吨的鸦片,至少可以再支撑一年的财政吧!二年过后,这王朝也该有个雏形了……原本以为是个玩笑的事情,没想到真的会发展起来……”
“两年内,大力发展商业,发展……嗯?卖官吧……现在整个新汉官员极度缺乏,可以吸收一批资本家进入官场的!重农抑商的年代,商人们虽然有钱,但是地位却是低的不能再低了,卖官,肯定能吸引起江浙一带无数大资本家的追捧的。当然,这也是历史趋势嘛,资本家逐渐入主政界,是以后的百年里不可抵挡的大势啊……与其等若干年后让他们发动兵变,不若现在就开始吸收!当然,这也得悠着点来,至少要在把关上严格一点,只能选择真正有眼光、有远见、有胆识的大资本家!否则的话,就等于在拿新汉开玩笑……”
……
1821年春,新汉帝国迁都金陵!金陵,作为历史上数朝古都,又是高帆前世里的老家,选这里做首都,也是爽快。
迁都之后,新汉政权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改革一事,在历史上,历来是难之又难之事,但这事放在开国皇帝身上,自然又另当别论了。尤其现在整个中华大地都在恢复以前汉人王朝的旧制时期,改革一事,自然也不鲜见……
第一,即是新汉神帝信守诺言,但凡新汉王朝之内臣民,免交两年内一切赋税!此一点,自是受到了除税务部官员外所有官员民众的追捧赞扬!毕竟只有获得了民众打心底里的支持了,其他所有官府部门办起事来,才能无往而不利!
第二,就是军队改革,新汉裁掉军队十万,剔除军队中老弱之人,只余下青壮人物,兵者,贵精不贵多,此一点,倒也颇为受到一些有识将领的支持!裁员后的军队,一万海军仍是驻守定海!三十五艘炮舰则是分拆出了十多艘,分别配发给各大陆军作战团成立炮兵部!而得自十来拨英商的三万支火枪,则是在配发给海军五千支后,其余都交给了驻守金陵的皇城军!嗯,现在新汉二十二万陆军,分驻金陵、杭州、苏州、南昌、扬州、合肥等各省重镇,虽然分散之后每城在数量上是少了很多,但也没办法,毕竟他高帆一下子养不起那么多人!
就单一金陵来论,一个皇城,竟只有五万军队,却也太过寒酸……而其他各省小府小城,没有驻军,或是仅有原清廷遗留下来的二三千驻军的,也是让人大叹无奈……
第三,新汉规定,可以择选部分有大义的商贾入朝为官……此一举,全国哗然。因为不管是汉人的王朝,还是满清统治下,商人,都是地位极低的,现在新汉竟然让商贾入朝?……然而哗然归哗然,但军权控制在高帆手中,新汉又免掉了百姓二年的赋税,所以这些能不能让商贾入朝的事情,寻常百姓又有几个会抗议的?百姓不抗议,那都是被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