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海-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句话,使得凯德尴尬的张了张嘴,再次缄口不语。不过心底下,他却是疑惑,不可能啊,即便中国已经拿到了这技术,但是至少也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研制出来呢,这中国皇帝又是怎么得知这些是次一级的技术?……
“宣他们上殿?”这时候,不容大殿上其他人反应,高帆忽地对着身旁的侍卫道。
“是,皇上!”侍卫领命而去,不大一会,便带了十多个面黄肌瘦,服色凄苦的古怪洋人进殿而来。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帮洋人,要比凯德等听话多了,普一进殿,便认真的向着大殿之上的高帆三跪九叩起来。
“平身!诸位……诸位来自大英帝国的朋友,嗯,你们愿不愿意回家?回国?朕,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高帆笑得有点邪恶。他知道,在资本主义国家,哪怕是一万个寻常士兵的性命,也远远不及十来个大资本家的性命来的贵重。而这些整年跑在东方贩卖鸦片的商人,无一不是大大的资本家。用这帮人的性命来要挟英国就范,远比那一万多士兵的性命要可靠的多些。
“回家?”十多个干瘦不已的大鸦片贩子都是双眼猛地一阵灼亮,疑惑的看向高帆。
而此时,其他凯德等英国人也看向了这十多个大鸦片贩子。
“oh?普蒂斯,怎么是你?天啊!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怎么变成这幅摸样了?我差点认不出你来了!上帝啊!到底怎么回事?难道你不是失踪了么?”一名英将忽地脸色一变,指着其中一个鸦片贩子惊呼起来。
而与此同时,其他将领也都或多或少的在犹豫中肯定的惊叫起来,“邦比思科?迪南?……”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鸦片商,购买军舰,不正是从英国军队中买来的么,所以,一些英将认识一些大鸦片贩子,实在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高帆心下笑眯眯的看着眼前的相认情节,意外,他们竟然有几个互相认识的,实在太意外了!这样,无疑会使得自己的计划更加顺利。
“好了,朕再问你们一句?你们愿不愿意回家,回国?”
“愿意!愿意!”十几个鸦片贩子正在惊诧怎么大英帝国的几个海军将领也被捉到了这里时,猛地再次被高帆提及这个问题,连忙同时应承起来。一脸的激动之色,使得众人有些惨白的脸色都微显红润起来。
P话,鬼才不愿意,在这里天天被当作奴隶做苦力,连吃顿饱饭、好饭都是奢侈,又怎么能跟以前坐拥万金,呼风唤雨时的待遇相比呢?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英国,如果没有这个动力,恐怕这些大鸦片贩子早就活不下去了。现在这个希望可能就在眼前,他们怎么会不激动?
“好!你们愿意,朕,就答应你们!只要你们眼前的这批人回英国之后,能带来最先进的火炮技术,朕就让你们回去!否则……”高帆微微一笑,对着堂下道。
用钱物来赎回俘虏,这在西方是很常见的事情,这次换作技术,自然不会太难理解。一时间,十来个大鸦片贩子忽地都明白过来,自己能不能真的回国,就全靠眼前的几个海军将领了!
那还等什么?当下十几个大鸦片贩子都是一脸焦急之色的对着七八个将领用英语快速的攀谈起来,个个都在努力争取自己的生机。
这个,是高帆乐于看到的。只有寻常的普通士兵,这筹码太弱了!但换作一批大资本家就不同了!如果英国的执政党还是舍不得拿真正的最先进的火炮技术来换的话,那,有那么多大资本家做后盾,相信在野党肯定会更加有把握抓住这个难得的良机。如是能用这件事情搞得英国内乱,那就再妙不过了!
想一想,如果这时候,凯德一行只是口头上应承下来,但回国之后却把这事隐瞒过去,这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即便以高帆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如果自己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火器技术,被另外一个国家用己方一万子民的性命要挟着来换,那自己会不会去换……这个问题,本就是很值得犹豫的问题。所以若是再用一些更加有分量的人物的性命来换,这筹码可就大多了!当然,这也完全归功于英国内部国内是政党制,有执政党和在野党之分,而不是独裁……
“咳!”高帆轻咳一声,对着台下立时止了话语专为看向自己的一帮英国人道,“几位,他们的性命,就交在你们手中了!当然,我知道贵国为了火炮技术不外泄,所以可能会选择把这件事隐藏……”
讲到这里,高帆故意拉了一个长音,去看了眼那些个个从大喜猛地转为大悲的鸦片贩子们,这才续道,“但是,我知道贵国的政权,并不是固定一直掌握在一批人手中的,相信贵国执政党为了一些小技术,而至数万子民性命于不顾的行为,一定会引起在野党的极大的兴趣的吧!尤其是这批子民众,还有不少身价巨富的大资本家!!你们,是要内乱,还是别的……敬请自由选择!”
一句话,使得台下凯德一行脸色齐齐飞变。这个人,太可怕了!这么大的阴谋,他竟然这么当着面若无其事的讲出来,可是,这又是不可化解的阴谋……高帆说的没错,如果回国之后,执政党为了国家利益而故意忽视这批人,这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前提得是在野党不知道……可是,既然这明摆着是这中国皇帝的阴谋了,那在野党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到时候,要么执政党妥协,要么下台,恐怕只有这两个选择了……
第十九章 再起刀兵
高帆为什么那么肯定,一定能利用这帮人从英国那里得到真正的最先进的火炮技术呢?只因为,他明白,自己的条件不大,远没有大到令英国不能忍受的地步。
得到最先进的火炮技术,对英国来说,虽然是树立起了一个强大敌人,但这敌人还远远达不到让他们畏惧的地步,因为只有武器,而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做后盾,这个中国,依旧是落后的,依旧是不怎么令人畏惧的,这就是原因。这也就是高帆没有向英国开口要全套的蒸汽动力技术的原因,如果连那个也要了,恐怕即便是英国的在野党,也会分清轻重不拿这事来乱搞……
适可而止,这就是高帆的精明之处!
再之,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英国的防备重心不是远在半个地球外的中国,而是他们的近邻法国!对于东方这片远远的陆地来说,只是他们工业原材料的采集地,以及工业商品的倾销地,不是真正的敌人。这一点,从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来看,就知道了!
没有全部的工业化,那么在掠夺工业原材料以及商品倾销方面,英国与中国就没有了绝对的利益冲突,所以,只要一个最先进的火炮技术,这,虽然会让英国当局肉疼,但远远达不到令他们直接翻脸的地步,因为即便有了火枪火炮,而没有了近代工业化,那么中国就和英国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这,就是为什么可以肆无忌惮的玩弄英国的理由!
如无意外,来自英国的威胁,应该是暂时告一段落了,至少下次英国出兵中国的时机,被巧妙的向后的拖延了许多。
搞定了英国,就剩下俄国了!对于这个历来就对中国不怀好意的国家,高帆倒是没什么好计策,因为他是沙皇独裁制,区区几千士兵的命运,根本没丝毫威胁力,那么,剩下的,就只能等着开战了!不过沙俄这个时期的工业革命程度还远远达不到英法那个程度,根据历史来看,直到1861年俄国才进行农奴制改革,也就是说,现在的俄国,除了军事力量比较强大外,在社会制度上,比中国的封建制度还要落后……只要从英国那里得到了真正的最先进的火炮技术,那么,俄国自然不足惧……
在新汉单独面对英俄帝国主义的同时,国内的其他军阀各部也并没有闲着。经过1822年一年内的相互征伐吞并,国内的军阀势力基本已经成型,不过因为连番战争,所以全国各地,都是一片连烟废墟,比起战前荒芜了不知几许,各部军阀也是各自受创不小,都赶在1823年这一年里,休养生息。
当初,原本围圈在新汉左近的,共有五大军阀。而至少有三大军阀都是以新汉为首要攻击目标的,为什么在普一开战,竟是全都弃了新汉而进攻身旁较弱小的军阀呢?这个,就归功于新汉的外交政策了。
拿原本两广的朱玉昌为例,新汉海军驾着十来艘炮舰在广州外那么一转,自然会使朱玉昌清楚知晓,强大的新汉随时可以从海面进军广州,他朱玉昌想挡,也挡不住!而几大军阀向打新汉,却只能从陆地上的江西、安徽一步步打起,谁快谁慢,自然一目了然。不止两广,当时的两湖和两山,也全是被新汉的海军这么劝回了本意,转而攻打起其他军阀来的……这,就是为什么1822年里,各地征战频繁,却没有人把战火烧到新汉的原因。
各大军阀息战之后,以朱玉昌、曾凯、黎自放为例。这三大军阀首先做的,就是各从广州、武汉、济南等临海或是临江等城市把老巢迁移到了内陆深处的昆明、成都、太原等地。然后再加大力度在各自的地盘内发展水师。
开玩笑,如果不迁移,随时都可能被新汉海军打进老巢,几大军阀也不是白痴。
迁移老巢是必须的,但不是唯一!因为广东、福建、山东等省,都是大面积临海,而几大军阀却没有足够的水师力量来防卫,这一点,自然大大不妙,所以自战火息停之日起,'|。'各大军阀都开始大力发展水师,更不止一次的派人去新汉要求购买造船技术和火器技术。这一点,高帆自是不会犯傻,严严把守关口,丝毫未有松动,只把各大军阀惹得又急又气,却又奈何不得。本来各大军阀还想再次联合起来对付新汉的,不过三方都是久经战火,暂时没那个实力罢了!所以,在1823年,朱玉昌、曾凯、黎自放等,都一直在休养生息中秘密会晤,以求在恢复实力时给予新汉最重的打击,务求一击把新汉打的不能翻身。
当然,三人也不傻,从没想过能让新汉彻底灭亡的。毕竟光凭人家的海军力量,就不是三人联合能对付的,打不过,新汉大可以从海上撤走,这就是差距!没办法啊。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三大军阀,即便是休养生息,修和养的也仅是军队,这样一来,为了补充1822年里的战火损耗,其各地都又是加重了不知几许的苛捐杂税。如此,就使的山东、河南、两湖、广东、福建等地的民众,又大批的向新汉迁移而去。这一次,比之以往更甚,使得新汉的人口又平断增添了一倍不止。仅以安徽的合肥一城为例。在全国各地仍处于清廷统治时期,合肥城只有人口一百二十万,但第一次迁移风潮过后,合肥人口激增至二百万,到第二次迁移人口过后,合肥人口更是扩大到了四百五十万,若不是因为新汉取消了房屋的高度限制,使得新汉各地的房舍都向高空发展起来,那合肥城还绝对装不下这么多人来着……当然,不止合肥一城,比如杭州、扬州、金陵、南昌等地,也都大多如此,对此,高帆这厮是深感自己取消民间房舍的高度限制的英明。如今的各大城池,高楼大厦比比皆是,通常民居都是三四层的楼房模式,倒有了几分二十一世纪的雏形……(以古代人对家的观念来说,一般人还是做不到像现代般四五户人家同居一栋楼房的。但,由于新汉大力鼓励发展商业,所以寻常的三四层高的楼房,都是大资本家们招收了许多工人后,为工人们建的集体宿舍,这一点,灵感自是来源于高帆。而对于那些难民来讲,跟别人同住一楼,自然比流落街头要好,所以,才会在各商业大城市,形成犹如现代建筑一样的房舍。)
当然,新汉的人口是激增了,但是这对于朱玉昌和曾凯等军阀控制下的省份人口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拿开封为例,清廷统治时,开封人口二百三十万,第一次迁移风潮后,人口跌至一百三十万,到了第二次迁移风潮时,人口更是锐减到六十万。如此千古重城尚且如此,就不用提寻常乡里了,那里通常都是十室九空的模样……此一来,自是使得各大军阀税收剧减,跟新汉的利益争端越发大了许多。
终于,在1824年6月,也就是新汉摆平英军半年多后,朱玉昌集广东、福建四十万大军,从泰顺直扑浙江攻入新汉。而与此同时,曾凯集湖北、湖南三十万大军,从萍乡直扑江西攻入新汉。黎自放则集河北、河南、山东五十万大军,沿安徽毫州杀入新汉。
一时间,新汉三面受敌,局势大危!
“下令安徽、江西、浙江三省,凡敌军所到之地,开城投降!以避免各府县增添不必要的伤亡!三省军队各集结于合肥、南昌、杭州三城,准备与敌做一死战!”三地战报传至金陵时,三省已是各损四五府县之地,虽然当地民众和少量护城军都自奋起反抗,不过在三军阀庞大的兵力下,实在无异于螳臂当车。
不过,尚好的一点则是,不管近年来各军阀如何征战,遇到如何抵抗,屠城一说,却是万万不敢有任何人敢做。那满清,不正因为百多年前的兽行而被推下台的么,而且还都是被这等军阀推下台的,所以各军阀虽然做不到不扰民,但却也从没谁敢做太过激烈的暴行。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高帆在第一时间里就下达了新汉沿途各府县开城投降的命令,只严令各省重兵驻扎之地做好防御措施。
半年前,新汉六十万陆军在上海滩折损八万余,这半年来,自然早已被补充上去。而且因为得了英俄军队的十万支火枪,加上这半年来金陵军工厂的日夜赶工,所以此时的新汉六十万陆军,已是有四十万尽是火枪营。四省每省首府重镇各配十万火枪营和千门火炮驻防,再加上五万普通营,用来敌守三大军阀的联军,倒也不至于太过弱势!
第二十章 三省战事
六月三日,安徽毫州府、江西萍乡县、浙江泰顺府,同时沦陷!
六月十日,黎自放部五十万大军攻至合肥府西北方百里外的寿县。曾凯部三十万大军攻至南昌府西方百里外离安府。朱玉昌四十万大军攻至杭州府南方五百里外东阳府。
单以速度来看,新汉三省已是俱都沦陷半数。
然而,三大军阀各部却是深知,真正的战斗,根本从未开始……只因为新汉的大部队,根本就全是在龟守避战,而沿途各府县,每地两三千的散兵,根本是,不值一提!尤其是在最近两日,各部军队所到府县,那里几乎全是直接开城投降,这……
终于,六月十二日,黎自放部五十万大军,兵围合肥府,面对城高墙深的合肥府,以及其内的十五万守军,黎自放五十万大军普一整顿歇息半日,就从东城门开始了密集的冲锋。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以撞门木,投石机,登城车等器械为主的黎自放军队,在东城门二百多门火炮的压制下,根本没有丝毫可能冲到城门之下。再加上东城门上密布的火枪营,可以说,整个合肥就成了一个坚固的龟壳,黎自放空有五十万大军,丝毫不得破城之法。短短半日,黎自放部发动了数次冲锋,每次都是来势汹汹,不过却是均被轻易打散……
短短半日,在合肥城东城门外,黎自放部就丢下了二万余将士性命,而观合肥城一方,几乎没有人员伤亡……(废话,二百多们火炮,二万多火枪营协防,还仗着城墙之利,黎自放部拿着大刀弓箭的士兵,根本就近不得城门!而且火炮射程远达几里,黎自放部的投石机却是只能干瞪眼了。)
无奈,攻城不见丝毫效果,黎自放部只得扎营城外,五十万大军远距合肥城八里之外,丝毫不敢再前进分毫。(小型火炮有效射程两里,个别大型火炮射程可达七八里,虽然这种大型火炮在合肥城不过几十门,不过却也使的黎自放军扎营都不敢过近……)
是夜,为防敌军夜袭,整个合肥城城墙上灯火通明,直直照的城外近百米距离内犹如白昼。而黎自放一部,还果真前来袭城了!在丑时左右,几近十万的大军,摸黑压着器械直扑东城门,奈何这百米内,却是又被合肥城内的火枪营守了个水泄不通,在仓皇丢下过万士兵性命之后,黎自放部无奈只得再次退却。
硬攻不下就换围,第二日,黎自放四十六万大军分为四部围困合肥四道城门……只不过,每个方向都要把军队驻扎在七八里的距离外,这真的有效么……答案似乎有点……
既然城外的军队不再那么急着攻城,合肥城内的守将安徽陆军司令朱广生自然也乐的清闲,只需一直派人操着望远镜观察对方即可。
而这时,亦六月十三日,曾凯部三十万大军,也抵达到了南昌城附近,不得不说的是,曾凯部比较倒霉,因为南昌城在赣江以东,而曾凯一部的三十万大军,则在赣江以西……面对宽阔流急的赣江水,这次负责率军的曾凯手下大将曾择立时就犯了难。这次三军阀围攻新汉,目的不在消灭新汉,因为就是想灭,他们也没那能力,只因为新汉海军力量太过强大,所以三军阀的目的,只不过想在战争中捞点好处,比如金银或者枪炮什么的……而无疑的,这种玩意在新汉境内,自然都是以各省的首府为最富足。
只不过,江西的首府南昌府,却是有点……赣江以北,即是鄱阳湖,如果那里隐藏着新汉庞大的水师,在曾择渡赣江时顺流而下给予打击,那……还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再之,三十万军队,没有事先的准备,又去哪里搞那么多的船只以供渡河呢……无奈之下,再三思索过后,曾择只得率三十万大军,弃南昌沿赣江南下,企图在远离南昌之地渡河。就这样,又耗费了不少时间,直到六月二十日,曾择的三十万大军才渡过赣江,扑向南昌。
而此时,远在安徽的黎自放部在这几日内,一直也没有什么攻城动作,只打算这么一直守下去,只是每日都派上少许部队在合肥附近的府县乡邻里大肆劫掠。面对此景,朱广生怒不可遏,悄悄集结城内各部军队,十万火枪队全全出击东城门,在七八里外,突袭那里驻守的黎自放部十一万军队。战斗几乎是一触即溃,仅仅不到小半日,训练有素的十万火枪营,便轻松冲掉东城门外十一万敌军。而直到十万火枪营退入合肥城,南门和北门外的黎自放部,还尚未集结赶到。此一战偷袭,使得黎自放四十六万大军骤降至四十万。而十万火枪营,损伤不过千数……
经的这个教训,黎自放部再不敢分兵围之,四十万大军重新集结。但即使集结,面对合肥城还只能是只可远观……无奈之下,此部四十万军队只得抛弃合肥,向新汉首府金陵进发……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金陵,却也是在长江以南……待六月二十一日,黎自放部赶至长江岸时,也只能面长江而瞪眼,心下拿不定主意是进还是退。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黎自放一部,完全抽调自河南、河北、山东,此三省军士,多不通水性……
然而,事情却容不得他们考虑,就在黎自放准备再次弃金陵转战扬州之时,新汉庞大的海军却于此时在长江岸边突至。经过与英俄两次会战过后,此时的新汉海军,炮船数量已经达至八十之数。八十艘炮船排在长江岸边对着一里外的四十万军队齐射,只一会工夫,就把偌大的队伍冲成了一片散乱。嗯,这队伍,虽然庞大,不过其中却又多数都是在1823年里黎自放新近征兆的军队,远远谈不上精锐一说。
四十万军队,在混乱溃逃中,四面八方皆是乱糟糟一片,被从合肥城尾随而至的朱广生部十万火枪营和镇守南京的十万皇家军渡江而过,轻易经过几个来回的冲杀,死伤几近半数。最后,也就是二十二日,新汉海军配合二十万陆军,在长江对岸收编黎自放部残军二十三万人,押往金陵城对岸的江浦县,交由十万皇家军看管。再由新汉十万海军,驾着八十艘炮船和几百艘运输舰,分批次的押解这二十三万降军运往舟山群岛(此一点,是因为浙江,江西两省尚在作战,自然不能让十万皇家军都留在江浦浪费了,所以把原本不熟悉水性的北方军押到海外的群岛上看管,倒是比较便利,分毫不怕他们作乱或者逃脱。毕竟此时的舟山群岛,除了舟山岛外,尚有黄泽、东沙、桃花等等空闲大岛)……而朱广生所帅的十万火枪营,则是分为十个万人师团,沿长江两岸搜缴败逃的黎自放残军。
而此时,远在江西刚刚抵达南昌城的曾择,和远在杭州城外的朱玉昌等部,却是丝毫不知规模最大的黎自放一部已经兵败,还在不紧不慢的攻打着南昌和杭州。
南昌,因为西面毗邻赣江,而且新汉水上势力在全国最大,所以围成一事不用提了。曾择只得率众不停的攻打南昌城东门,以求能破城!然而,事实上曾凯的三十万军队也远远称不上什么精锐,甚至可以说是庸兵……拿一句话来形容,三十万军队中,五十以上,十五以下的兵丁就占了六成以上,而且大军也没经过什么严格的军事训练,所以,这仅是空有人数而已,单比兵员素质,这三十万人就比南昌城内的守军差了两三倍不止,更不提南昌城内还有十万火枪营和千门大炮了……(关于三大军阀的军队阵容,在这里解说一下,1821年,各大军阀从民间征调出来的部队,都可以称的上青壮之士。不过经过1822年一年里的征战厮杀,这类军队都已是伤亡不小,更是随着三军阀的迁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