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逸"史-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逸好生失望,突想到什么,道:“春天来了,学校也开学了吧!肖晶你以前学什么的?”

肖晶拘谨道:“我以前在南方时上过高级中学,来到北京后,这里还没有高级中学,就停学了,自己在家学习。”

林逸转对夏依浓:“依浓姐姐!你帮她找所学校吧!现在不是有几所新大学招生吗?没有高级中学,让她直接报考大学好了,相信以肖晶的成绩,一定能考上。”

夏依浓眯笑道:“林郎!请放心,这方面我们早考虑了!”

林逸瞟一眼夏红,见其对自己还是不能释然,苦笑道:“我累了,进去休息一会儿!”说完疲倦地往书房走去。

下午三时,会议接着开。

这次,林逸让潘文华念政务院广泛征询过意见的各种建国方面的文稿。潘文华道:“国名:中华民族共和国,简称中国。国旗:金龙旗,红底金龙。红色象征人民革命,旗上的金龙,表示我们是龙的传人。”

林逸道:“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因此,为维护国旗的尊严,我们应该制定《国旗法》,统一国旗的形状、颜色、图案、制版定位、通用尺寸、染色牢度等技术要求;依法升降国旗,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依法换国旗,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依法使用国旗等等。”

潘文华接着往下:“国歌,《中华之盛》为中华民族共和国国歌!国徽,上面内容为左右两条金龙,一条脚踏长江,一条脚踏黄河,周围是长城。”

林逸道:“同样地,我们也需制定《国歌法》与《国徽法》以规范地使用它们。”

潘文华道:“语言文字,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为国家的官方语言,汉字为官方文字。”

林逸道:“现在使用的文字太繁杂,不利学生的学习与百姓的使用,应该推行一套简化了的简体字,此事由教育部负责。文字与语言不能乱使用,也得有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要制定一部《语言文字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而文字的增加与派生都得依法而行。”

潘文华待林逸说完,接着道:“年历,采取公元制;国庆日,定在5月10日。”

林逸道:“开始有人觉得国庆日可有可无,这话不对。国庆是一种特殊的全民性的纪念方式,可以增强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我们不仅要设国庆日,还要在国庆日上搞大规模的庆典活动,这能表现政府的动员力与号召力。国庆庆典能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岂能不要?”

大家频频点头,潘文华又道:“首都,定在北京,简称京,为国家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这一点大家早有认同,毫无疑问一致同意了。

“货币,国家的法定货币是华元,中央银行是国家管理华元的主管机关,负责华元的设计、印制和发行。华元的单位为元,华元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潘文华道。

林逸道:“随着今后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假钞,因此,华元的设计与制造要注意防伪,而华元的使用等,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这方面由中央银行去办理,他们已累积了一定的经验。”

还讨论一些其它细事之后,林逸最后总结:“这几天我们讨论了许多有关建国方面的事务,这些东西都几易其稿,广泛征询了老百姓、专家、学者、政府公务员、军队将士等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我们大多已拍板确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宪法的制定与建国的具体安排了。”

他放下手中的文搞,命令:“根据我们已确定下来的所有建国方面的文稿,由人民党宣传部召集相关人员草拟出一份国家宪法来,务必在5月1日之前完成,在5月1日时交由人民党代表大会讨论;政务院负责具体的建国事务安排。”

潘文华与刘汝明站起来接受任务。

目前中央议会还没有选举产生,只有暂时让人民党代表大会代替中央议会的职能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心血来潮

一年之季在于春,阳光明媚,野田里到处都有农民忙于春耕的身影,有了自己的田地,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看自己勤不勤劳了。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过路的百姓会心而笑。

由于几次战争,收获均丰,人民政务院手头宽裕,遂向教育部下拨了充足的教育经费,教育部与各地方政府通力协作,按照原人民根据地的教育模式向全国全面推行了免费的五年义务教育。国家初建,百废待兴,许多地方没有专门的校舍,便把校舍临时建在祠堂、寺庙、公所、及至于原清廷的衙门大院里。

时已至公元1860年4月20日,全国除黑龙江省靠近北俄边境部分地区尚未解放外,其它所有地方均已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范围内。新春不久,在全国开展声势浩大的剿匪清匪的“大扫除”行动的同时,由许都牵头而新组建不久的人民军第8集团的第32军依据人民政务院与西藏方面达成的协议,已和平开进西藏,其第32军第128师奉命戍守中印边境喜马拉雅山山口,第32军则把司令部设于拉萨(原喇萨)。

在东北,由鲁万常上将统领的第三集团军趁开春冰雪融化之季,发起了对清廷残余的最后一战,全歼清廷八旗兵主力,俘以恭亲王奕诉为首的清廷一干大臣一百余人。但惊吓过度,已奄奄一息的清廷咸丰皇帝,还是在怡亲王载垣与其亲卫队的舍命护卫下冲出人民军的重重包围,得以逃脱,他们逃到了中俄过境的瑷珲城。

鲁万常命部队乘胜追击,本欲一鼓作气打下瑷珲城,彻底摧毁清廷最后一点残余势力,不料北俄军队在清廷残余的邀请下,出兵一万,跨过公元1854中俄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所划定的中俄边界线,进入中国境内,非法占领瑷珲城与黑河城,以保护者的身份庇护着清廷逃亡政府。

人民军第三集团军几次警靠北俄军队,可北俄军均置之不理,鲁万常对此愤怒无比,命分散剿匪的各部队收缩兵力,令第9军、第10军、第11军聚集于镇江地区,积极制定攻打黑河城与瑷珲城的作战计划,准备择机对北俄人动手。而第三集团军的将士们则不需政治动员,写下血书、决心书,誓言誓死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打击一切外国侵略者,剿灭万恶清廷的最后残余。

然而恰恰在此时,人民军总部向全军发出通知,要求人民军各集团军选出人民党代表进京参加人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华民族共和国的开国庆典,于是,鲁万常不得不暂时停下已箭在弦上的攻城计划,率领第三集团军二十多名人民党代表进京参加会议。

其它各集团军、各地方政府的人民党代表们也从四面八方赶往在去北京城的路上,新中国开国在即,全国人民处于一种高亢的兴奋中,全国处于欢乐的海洋中,被入选参加开国庆典的人民党代表更是兴高采烈。

几家欢乐几家忧,外面的人群欢天喜地,而在北京军校的原湘淮联军集团与太平天国的俘将们则百般滋味上心头,他们心中酸楚,外面的胜利与他们无关,并且,他们还是那些胜利的挡道者。这几天,北京军校又来了一批新的“客人”——以恭亲王奕诉为首的清廷高官。上次湘淮联军将领与太平天国将领在军校中的骤然相见,已惊呆了双方。曾国藩与石达开两个生死冤家相视良久,无限感慨之后,均徒叹无奈地摇摇头,什么话也没有说,转身走了。这个时候,已有部分湘淮联军将领如刘铭传等因思想进步很快,学习完毕后,已被转送到其它地方参加强制劳动去了。

而此次满清朝廷大臣的被押进,更是令湘淮系将领目瞪口呆,人民军在短短一年的时间打败各派势力,其强大令人不寒而栗。石达开与杨秀清突然见到一大群身着清廷官服、拖着长长辫子的满清遗老遗臣,满眼地不屑转身而去。而曾国藩与李鸿章等骤然见到奕诉亲王等人,条件反射地跪地请安,却引来旁边看押的人民军士兵一阵喝斥及旁观看热闹的军校学员刺耳的嘲笑。这时,湘淮系将领们方意识到满清已灭亡,现在大家都是别人的俘虏,哪还来的高低贵卑之分?

“亲王千岁!”曾国藩痛哭泣零。

“曾大帅!你们也在这里?”奕诉一直死气沉沉地脸上现出惊色。

曾国藩哭叫:“我湘淮联军完了!所有将领或战死,或被俘于此!”

奕诉长叹一声:“唉!”

“恭亲王!你们又怎么来了这里?”曾国藩疑问。

奕诉叹息:“朝廷完了!彻底完了!”

这时,突然从奕诉背后冲出一个来人,指着部分湘淮系将领的头,怒斥:“你们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你们已屈服了那些乱臣贼子?”

“郑亲王!你是老糊涂吧!这里还有你说话的地方吗?”原来许多湘淮系的将领已把长发剪了。

“你们!你们……!”老朽的郑亲王端华气得白胡子直翘。

“我早就想剪这长辫子了!拖着这猪尾巴难看死了!”一些湘淮联军将领通过大半年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变化很大,对人民党、人民军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但还是有一些古板愚忠的将领虽已接受失败,也承认人民党、人民军的先进,但他们还是不愿改变自己,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其它一些满清遗臣也气急败坏、痛心疾首地跳出来哭骂,湘淮联军将领们爱理不理,讨厌地转身离开,仅还有曾国藩等几个人还在唯唯诺诺地接受一些遗老的教训。旁边看押的人民军战士看不过眼,怒喝着驱赶这些还在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满清遗臣们离去。

各路人民党代表陆续到达北京城,北京城的变化很大,由于北京市许多大的国家级的标致性的建筑物正在动工兴建,北京城俨然像一个巨大的工地,天空中总弥漫着扬天的灰尘。进城的人民党代表报到之后的第一件便是急急跑往紫禁城皇宫游览,那里原是皇帝住的地方,在皇权第一的专制社会下生活的他们总对神秘的皇家宫廷生活充满一种好奇心。但有几个人却没有这样的好命,他们一到北京城还没来得及歇息一下,便被林逸秘书办公室的人接到了南单街九号。

外面春光明媚,小鸟在欢叫。林逸着一身无军衔的军装,帅气地站在南单街九号神殿——综合会议厅门口,迎接一个个笑脸而来的军中大员。今天召开的是人民党常委扩大会议,但不是讨论建国的事,而是军事方面的事,所以应邀参加的都是军人,且为手握重兵的大员。

会议大厅里静悄悄,虽然几位常年在外位高权重的大员看到林逸时,脸上都洋溢着抑止不住的兴奋,但见林逸沉着脸色,会议厅里的气氛也显沉闷压抑,他们只好收拾心情,老实地呆坐着。几位私交甚笃的熟人见了面也只是随便的打一个招呼,便又不言不语了。这时,任谁都知道可能发生了什么大事。

林逸从门口处转过身来,问一旁的军务秘书顾勇:“还有谁没有到?”

顾勇恭敬小声道:“第一集团军的胡野林司令还没有到!”

林逸蹙眉,脸显不快。

胡野林曾是他的老上级,顾勇忙解释:“昨天上午十时,总参谋部接到报告,第一集团军的人民党代表团还远在山西的宁武,他们便是不吃不喝不休息,也不可能一天之内便能赶到北京。”

林逸不再说话,向会议桌走去,顾勇紧跟上,并补上一句:“总参谋部已派出快马催促!”

林逸头也不回,重声道:“不等他们了!”大步流星走向自己的会议座位。

“起立!”顾勇发出洪亮的吼声。

林逸站在会议长桌头,威严地望一眼站得笔直的众人,双手伸出平摆摆手。顾勇接着喊出口令:“坐下!”

“哗”地一声,众人动作划一地坐下,接着军人把军帽整齐地摆在桌上。

“今天招大家来,是有要事相商!”林逸启动嘴唇,停顿片刻,忧虑的双眼望向吴命陵,低沉声音道:“下面,先让吴命陵部长介绍一下情况。”

吴命陵点一下头,转过脸,肃容低沉声音道:“各位!通报一个坏消息,苟延残喘的满清咸丰皇帝为保全其狗命及满清逃亡政府的奄奄气息,居然出卖灵魂、出卖国家与北俄签订了一份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中俄全约》,里面清廷残余同意北疆省、南疆省、外蒙及吉林省割让给北俄,并同意北俄海军租借大连港。而北俄则同意为清廷训练、武装军队,并出兵协助满清残余夺回政权。”

“妈的!北俄太嚣张了!”虽已身居高位,第八集团军司令许都由于气愤,脏话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

林逸皱眉,许都吐吐舌头,畏缩地不敢再出声。

会厅里众将领气愤无比,第五集团军司令彭辽英俊的面庞泛成红色,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道:“看来!满清亡廷只要能延喘下去,什么想法都敢想,什么事情都敢做了!”

长相粗犷的第二集团军司令鲁万常则惊悸地问:“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我怎么不知道?”

军情部部长朱达回答:“此事发生在鲁司令回北京的这段时间里,由我打入清廷内部的军情部特工获取信息,快马传回!”

鲁万常愤而起立,道:“早知如此,我就不回北京了,把那满清咸丰狗皇帝的狗头割下后,带着再回北京城参加国庆大典。”

林逸敲敲桌子,厉声命令:“坐下!”

鲁万常怒气未消,但也得悻悻坐下。林逸指着鲁万常,横眉道:“鲁万常!你好大的胆子,没有军委的命令,没有总参谋部批准的作战计划,你第三集团军竟敢私自制定作战计划,而且还准备发起攻击,如此胆大妄为的行为,如此视违反军纪如家常便饭,你这司令还想不想当了?你还想不想在军队呆下去了?这挑起中俄两国之间战争之后的严重后果,你想过没有?”

林逸看着这些日益骄横的高级将领,想到以前他们跑到军委各部门拍桌子的事件,想到马上要推动的军队改革,觉得很有必要好好地杀杀这些位高权重的军方大员的威风。

鲁万常虽脸上长满的浓胡,但还是被林逸一连串的斥问,面现褚色。他不服气地小声嘀咕:“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把那卖国的狗皇帝的狗头割下来,有什么责任,我鲁万常都愿意承担。”

众人不知道林逸为何突然发火,个个噤若寒蝉,吴命陵深深地望一眼怒色未消的林逸,若有所思,轻轻地点头。

当众如此严厉地批评一个高级将领,这是林逸极为罕见的现象。他曲着五指,用指关节重重敲着桌面,厉声道:“那后果是你负得了的吗?国家新立,我们刚刚走出硝烟,迈进和平,百姓想安宁,军队要休整,国家需休养生息。你以为与俄之战仅限于你们第三集团军那一亩三分田的地方吗?中俄边境线延绵几千里,这一战便是中俄两国的全面战争,我们不作统一策划,不作充分准备能行吗?现在,世界列强还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我们的敌人就仅只北俄一个吗?旁边就有一个日本已欺上门来,这你又不是不知道!”

鲁万常被林逸说得一愣一愣,惭愧地低下头。

吴命陵及时出来圆场,刚想开口,林逸却伸出手阻止:“吴部长请等下说话!在我们讨论下面的问题之前,我们先处理一个违纪事件!”

众人愕然,不知林逸所指何事,谁违反了军纪?难道处理鲁万常?仅仅因第三集团军私制攻城计划,则未免太过了吧!毕竟这攻城计划还没有实施,还没有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啊!而一个作战部队制定各种攻城计划,这是很正常的事啊?未雨绸缪嘛!

大家忐忑不安地望着林逸,都在自检自己有什么违纪行为没有?吴命陵则把疑问的目光移往王学范,王学范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情,吴命陵这才意识到此事林逸未与任何人商讨过,可能是林逸心血来潮的临时决定。

林逸肃然面色,掷地有声道:“我建议撤销第四集团军许奂中将的司令职务,并降中将军衔为少将,第四集团军暂由副司令丛飞代为管理!”

这无疑如一记重镑炸弹,会议厅里顿时炸开了窝,大家交头接耳,议议纷纷,许奂可是林逸眼里的第一红人将领啦!

鲁万常长舒一口,颇感庆幸,许奂同样长舒一口气,却是叹息——终于来了!

林逸扫视一通,把众将领惊诧莫名、疑惑不解的表情尽收眼底,吴命陵更是惊异得鼓瞪着双眼:“此事我并没有上报,林主席怎会知道?”

不待他惊魂归位,林逸威厉的目光注视着他,道:“此事由吴命陵部长来说说!”

吴命陵无奈,只得把在对天太天国之战中,第四集团军擅自改变作战计划的违纪情况细细说了一通。这时,第六集团军司令杨诚志与第二集团军司令古华等人才恍然当时联合作战指挥部为何会突然下达那漏洞百出的命令,当时,还以为吴命陵晕了头了呢!

吴命陵嘴里在说,可心里却还在波涛骇浪中,他不知林逸是怎么知道此事的,但刚林逸注视他的眼光,明显也有责怪的意味。

会场沉静下来,林逸这一计“杀一儆百”确实震住了大家。林逸舒缓语气,道:“大家有什么意见?如没有意见,匿名投票表决吧!”他转过头向身后的顾勇示意,顾勇马上出去吩咐秘书办公室的人准备笔纸。

许奂情绪低落,没有哼一声,显然他是准备坦然接受处理了。吴命陵想想,小心道:“林主席!如此处罚许奂将军是否过重?此次解决太平天国,许奂将军所统领的第四集团军居功至伟,如没有许奂将军的大胆变化,我军解决太平天国事务的时间至少需延迟两到三个月,现在看来,这两三个月对于我们来说是何其重要啊!我建设许奂将军以功抵过,此次论功行赏,晋升的机会就不给了,但他降级也不用再降,而他也继续担任他的第四集团军的司令!”

许奂感激地望一眼吴命陵,林逸却毫不为动,冷冷道:“如此,不是太便宜他了吗?此事不可再,此风不可长,许奂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这种错误,一定要重重处罚,以儆效尤!”

刘汝明觉得不对,其它人不敢说话,他只得接着好声好语道:“林主席!我觉吴部长所言有理,我们有过要追究,但有功也要行赏嘛!可以降许奂将军一级军衔,但其有浩大战功,也应升一级军衔,所以许奂将军还应是中将军衔!而现正值国家危难之时,许奂将军极具军事天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将领,军队现在需要他这样的人来统兵打仗,我也同意吴部长所说的第四集团军还是由许奂将军来统领的意见,如林主席觉得这样处罚过轻,可以让他降为第四集团军的代理司令!”

林逸当然知道刘汝明与吴命陵为何都坚持不降许奂的军衔,目的就是还想让许奂继续统领第四集团军,如果许奂降为少将后,怎不能让一个少将去当集团军司令吧!

林逸借梯下台,软了语气道:“好吧!功过相抵,许奂可以不用降军衔一级,但其第四集团军司令的职务是怎么也不能再担任了的,不痛不痒的处理还不如不处理,我希望大家以此为戒,恪守军纪,服从命令,军委各部门发布的命令,代表着总部的整体意见,必须严格地无条件的执行!”这才是林逸此次骤然打下“杀威棒”的真实目的。接着又道:“许奂便不用回部队了,留在北京听候总政治部的另行安排吧!”

许奂默不作声,轻颔道。

接下来,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唱票,除三人反对,二人弃权外,林逸提议的对许奂的处理获得通过,另还对鲁万常的违纪行为处予了军内记大过处分。

处理完这些事之后,林逸才吩咐吴命陵介绍北俄的情况。

吴命陵站起来,走到一幅巨大的地图前,面对众人道:“北俄与英法联军在西亚黑海一带的争夺,双方签订和平协定,北俄失败而归后,北俄的那些有战斗经验的精锐部队开始东移,目前已有十五万常规军移至新西伯利亚与西伯利亚地区,加上原来的驻军,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人。这两地区都与我国交界,很显然北俄此次是针对我中华而来的!”

他转过身拿起一根指挥棒,指着地图道:“为此,北俄成立了西伯利亚司令部,下辖六个军及一支登陆部队,其具体兵力部署如下:西伯利亚第一军:集结于双城子、海参崴。作战部队约四万四千三百余人,计有步兵六个旅、骑兵十四个连、工兵一个营、炮兵两个团(装备各种火炮二百余门)。

西伯利亚第二军:集结于伯力。作战部队约四万六千二百余人,计有步兵七个旅、骑兵一个混成师、工兵一个团、炮兵一个师(装备各种火炮二百五十门)。

西件利亚第三军:集结于海兰泡一带,目前已侵入我黑河与瑷珲地区一带,作战部队五万二千人,计有步兵七个旅,骑兵十五个连,工兵两营,一个炮兵师(装备各种火炮二百二十门)。

西伯利亚第四军:集结于赤塔、尼布楚等地。作战部队约二万一千四百余人,计有步兵四个旅、骑兵一个团、工兵一个营、炮兵两个营(装备各种火炮七十门)。

西伯利亚第五军:集结于伊尔因库次克、楚库柏兴地区。作战部队约二万二千一百余人,计有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