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疼。

    史湘云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有些没心没肺,她对于自己的将来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担心,她不是什么能够闲得下来的性子,在保龄侯府老老实实待了那么长时间,尤其和她一起的史湘雪,因为本身的性子,以及对她隐晦的不满,一向是木头一样,极为沉闷,这让在贾家过得人都野了的史湘云极度不适应。如今因为方夫人疾言厉色的叮嘱,加上她自己心中也有些愤恨,如今自然不会往贾家跑了,哪怕贾家叫人来接了好几次,史湘云也推说身体不适,不想出门。因此,忠靖侯府成了她最好的选择。

    史湘云这段日子经常往忠靖侯府跑,毕竟算起来也是一家人,秦夫人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赶人的话,因此,便将原本史湘雯的院子整理了出来,给史湘云过来的时候住。秦夫人哪怕对史湘云有些微词,明面上却不肯有什么不妥当的举动出来,叫人说嘴的,因此,史湘云在忠靖侯府赫然享受的是跟史湘霓一样的待遇。

    跟曾经很是窘迫了一段时间的保龄侯府不同,忠靖侯府日子一直过得不错,几个孩子都是秦夫人所出,史鼎也没有弄出几个庶子庶女出来给秦夫人添堵的意思,因此,秦夫人对自己的孩子都很是大方,史鸿就不用说了,两个女孩子,不说别的,一年四季,每季从里到外八套衣裳,还不算年节的时候特别做的,头面首饰也是起码每季两套,月钱是每个月五两银子,脂粉钱之类的也是另算的,平常的时候,秦夫人看到什么好花样,有什么好料子,下面的人送了什么珍珠宝石什么的,秦夫人也会惦记着,叫人给女儿添置几件衣衫,打上几支钗环什么的。

    但史湘云却是没有过过这样的日子的,贾家那边对于姑娘,不管是嫡出的惜春,还是庶出的迎春、探春,份例都是一样的,一个月二两银子,脂粉针线钱都在里头,一年四季衣裳的份例也有,但是,最好的时候,也就是一季四身,首饰分了春秋两季打造,一年也就是四套,史湘云在贾家的时候,拿的是双份的份例,贾家那边是从史太君那边走的,跟三春差不多,史太君也会偶尔赏她几样头面首饰,保龄侯府这边的份例也差不多,她作为嫡女,也就比史湘雪多出两成罢了,真要算起来,并没有多少。

    论起份例银子,史湘云跟史湘霓是差不了多少的,关键还是衣裳首饰。贾家那边好东西都是紧着贾宝玉的,轮到几个姑娘,什么东西都得一式四份,别说是顶尖的了,便是一等的,也轮不到她们了,因此,她们的份例真要论起来,也就相对平常了,不过是比长辈身边体面的丫鬟婆子强出一筹去。再说首饰,史湘霓的一整套首饰,很多都得十几二十件,光是大大小小的钗子簪子都得七八根,还有配套的大小发梳,上面镶嵌的珍珠宝石也都是上好的。史湘云那边,一套头面就属于比较正常的那种,加起来六件,最多时候也就是八件,无非是些攒丝累珠的,即便有宝石,也都不大,珍珠多半也就是二等的,用不了多久,珠子光泽都暗掉了。她却是不知道,如今贾家那边姑娘的首饰份例,愈发不如从前了,连簪子都比从前细了一圈。

    人比人,气死人,史湘云在忠靖侯府住了一段时间,正赶上换季,秦夫人自然吩咐叫人按照史湘霓的份例同样给史湘云一份,史湘云看着那满满当当一匣子的首饰,难免生出几分不平衡来,都是侯门嫡女,也都是姓史的,凭什么自己的份例比史湘霓差那么多呢!

    不管什么事,最怕的就是比较,她比上不足,比下是绰绰有余,以前在贾家的姐妹们那里,她还有些优越感,史太君疼爱她更胜过疼爱三春,几乎与贾宝玉并列,什么好东西都紧着她一份,但是跟史湘霓比起来,她以前的那点沾沾自喜简直变成了最大的讽刺。听着身边翠墨翠缕的低呼,她垂着眼帘,眼睛里面闪过一丝怨愤。

    “云妹妹性子愈发不如从前了!”林黛玉有自己的产业,她自小也是娇生惯养的,除了在贾家的那几年,日子都非常顺遂优越。林家这样的书香之家,有很多风雅但是很烧钱的爱好,比如说,林如海当年就喜欢自己制墨制砚,还喜欢亲自绘制图样,在官窑烧制各种器皿,他很多至交好友都曾经收到过他绘制的整套茶具,林黛玉也藏着不少,史鸿还曾经用过他绘制的一套浅绛彩的花神杯喝过茶。

    林黛玉同样有这种喜好,她会自己做一些纸笺,经常自己设计了花样,叫老师傅照着打造首饰。这次,林黛玉花时间设计了一些缠枝蔷薇的钗子,形态各异,很是可爱,叫人亲自给史湘云和史湘霓姐妹两个送了过去,却听史湘云说了几句不中听的酸话,去给史湘云送钗子的是雪雁,原本在贾家的时候,雪雁对史湘云就有些微词,听到这些言语之后,便气鼓鼓地回来原话对林黛玉禀报了,林黛玉对此不由有些叹息。原本史湘云还算是个天真活泼的女孩子,性子很是明丽,如今不知为什么,却显得有些斤斤计较,甚至可以说是市侩起来,叫林黛玉很难理解。

    史鸿抓了一把松子慢慢磕着,说道:“云妹妹不过是在咱们家小住几天罢了,便是有什么小性子,你做嫂子的稍稍容让一二便是,瞧母亲与婶子的意思,云妹妹也到了出嫁的时候了!”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林黛玉拿了一根簪子,拨弄着烛花,轻叹道,“在家,毕竟都是一家人,咱们都能容让一二,若是出嫁了,还这般心直口快,只怕叫婆家不喜!”

    史鸿嗤笑一声:“悦安你实在是想得太多了,你什么时候见到云丫头在姑祖母还有贾家表婶那里心直口快,惹她们生气了!”这分明是看菜下碟,欺负老实人呢,她就是知道,史家这边无论如何,是不会真的让她吃什么亏得。

    林黛玉听了,沉默了一下,最终摇了摇头。她不是什么烂好心的人,本性其实是有些清冷的。尤其经历了这么多,她早就不是刚刚来京城那会儿的天真的小女孩了,她什么都看得很分明,只是之前寄人篱下不好说,如今却又是不想说罢了,与其为这些不是很相干的人烦心,还不如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呢!

    很显然,在这点上,史鸿的想法与她差不多,见林黛玉有些懒懒的,顺手将手里的松子喂了那对鹦鹉,拿了帕子擦了擦手,这才说道:“之前庄子上不是中了不少红薯吗,前儿个过去,庄子上的人倒是用红薯藤做了道小菜,别有一番风味,我叫人从庄子上弄了些新鲜的过来,你也尝尝看!”

    林黛玉听了,脸上也露出了笑意:“这倒是一件好事呢,这会儿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正好也能给桌上添一样菜呢!”

    这话的确不错,史鸿他们这样的人家可以拿这个当做新鲜,对于农家来说,虽说舍不得弄点油炝炒,但是,掐了叶子,去了皮,哪怕是混在粥里面煮上一锅,也是可以填填肚子的,起码到了这个时候,野菜什么的都老了,红薯藤却能从一开始吃到秋天呢!

    史鸿跟林黛玉说了一番,林黛玉听着也是连连点头,活在后世的人,很难想象这年头的粮食压力,在这样一个真正的地主家也很难有余粮的年代,有一样几乎一年四季都能果腹的食物,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第 117 章

    虽说是国孝期间;但是京城这么多人家;寻常人家尚且可以多等等;就像是后世的剩女;大一岁;挑选的标准就得下降一个台阶一样;这年头的女孩子,过了及笄;若是还没有议亲;就开始贬值了。男孩子也是差不多;一般的人家,很少会选择一个年龄差距比较大的男人;毕竟;如果年龄比较大的话,男人身边多半已经有了一个甚至是更多的通房,感情也已经稳定,作为后来者,正妻就会比较被动。而且,别说什么不宜早婚之类的话,一个男人混到二三十岁还没结婚,肯定在某方面有缺陷,比如说家贫,庶出,甚至是人品上的问题。

    因此,很多家里有适婚的儿女的,私底下还是到处相看,官媒们私底下也是四处走动,上下嘴皮子翻得跟花一样。

    史家如今最好解决的居然变成了史清,史清年纪算不上大,虽说是庶子,但是并不偏激,性子有些柔软,而且如今也有了功名,虽说只是个秀才,但是,毕竟是侯府,即便只有个秀才的功名,但是也就是考了两次而已,若是运气好的话,三十之前中个举人,加上侯府的能力,运作一个不错的实缺不是什么难事。

    因此,在挑选了一番之后,方夫人给史清选中了大理寺右少卿杜大人家的庶长女,说是庶女,却是良妾所出,又是在杜夫人身边养大的,堪称知书达理。方夫人见了两面,又私底下打听了一下,是个安分守己的,并不掐尖要强,这就最好不过了。史清虽说是个老实的,但是毕竟不是方夫人肚子里面爬出来的,方夫人想着将来给他一份家产,让他分家另过就是了,但是暂时,史清还是要住在家里的,若是弄来个不省心的儿媳妇,成天挑唆着争家产,争着在史鼐面前露脸什么的,方夫人可不想到了这把年纪,还要跟儿媳妇斗得乌眼鸡一样,回头还要落个不慈的罪过。

    史清对这门婚事也是满意的,虽说没见过,但是作为庶子,这样一门婚事也不错了,他一向都很知足,尤其是在见到贾家贾环、贾琮两个庶出的表弟的时候,他对方夫人更是生出了无比的感激之心,起码方夫人没有让他被养废掉了,他还能读书参加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国孝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史湘云的事情终于解决了,京城这边是不行了,哪怕之前的事情没人议论了,但是想起来,也会让人觉得膈应的,因此,一家子齐心合力之下,总算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浙江巡抚朱桢家的次子,也是个读书人,不足弱冠的年纪,已经中了秀才,在浙江这样的科举大省里面尤为不易,史湘云在管家之类的事情上欠缺了一些,但是在诗书上却很出挑,有个读书人做丈夫,自然更好一些。

    史湘雪最终却被嫁给了浙江的一个举人张卓,是史鼐做的主,张卓如今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出身慈溪张氏,也是地方豪族,人品学问都不差,又有张卓的座师亲自做媒,史鼐一直羡慕史鼎家里跟书香人家结亲,在清流里面也有了一些根基,这会儿也算是如愿以偿。

    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了,史家几个人陆陆续续都成了亲,婚后生活如何,自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过因为是新婚的时候,大家的日子都过得挺不错。比起如今已经在期盼着孙辈诞生的史家来说,贾家那边就显得有些古怪了。在方夫人忙着给史湘云相看的时候,史太君还亲自上了门,说要礼聘史湘云做贾宝玉的嫡妻。但是却被方夫人严词拒绝了,要是换了一个人家,只怕两家都要因此翻脸了,但是史太君能混到现在,脸皮那是足够厚的,给了史湘云一份很是丰厚的添妆之后,照旧与史家往来,让史家也不得不与贾家保持着联系。

    贾家那边不愧是剧情发生地,那叫状况频出,什么乱起八糟的事情都有。什么园子里面闹贼了,查抄大观园了,撵丫环了,王熙凤被一个贾赦赏赐给贾琏的侍妾气得小产了……就没一刻清静的时候。

    最让人觉得有些搞笑的是,薛家在贾家查抄大观园之后,薛宝钗就从园子里面搬了出来,重新住进了梨香院,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薛家赫然就在梨香院完成了给薛蟠娶亲这件人生大事。

    这真的不科学,谁家会在亲戚家里结婚生小孩的!就算是后世那些裸婚一族,也是在外面租个三居室什么的,薛家却堂而皇之就这么做了,贾家也没有半点表示反对的意思,似乎还乐见其成。

    薛蟠成亲了,接下来自然轮到薛宝钗。薛宝钗都二十了,真的是大龄剩女了!贾家那边死拖着不放,为了将薛家给熬得不耐烦,便是别人想要给贾宝玉介绍一个,她就直接开口,有高人说了,贾宝玉命里不宜早娶。

    这年头的平均寿命才多少,男人过了三十,都能自称一声老夫了,更别提女孩子的青春又才几年,王熙凤当年二十出头都自嘲自己是烧糊了的卷子,薛宝钗如今可不是就二十出头了!薛王氏不是没想过给女儿另找婆家,但是,她眼光太高,一味想要薛宝钗嫁到高门大户,还得做当家奶奶,这样的人家,哪里轮得到商家出身的薛宝钗,何况,对于很多人来说,薛宝钗已经年华不再,尤其还坏了名声了呢?因此,比来比去,居然还是贾宝玉最好。

    薛家如今真的是骑虎难下,也就只好一门心思走到黑了。史太君同样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虽说在她心里,贾宝玉是个来历非凡的,便是公主郡主,也只有配不上他的道理。问题是,她将贾宝玉当成神仙,别人却不这样想。贾宝玉论起聪明才智,只怕少有人及,可问题是,他所有的聪明才智都不在这年头人们公认的正途上。有块宝玉有什么用,还不知道真的假的呢!再者说了,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各种美玉都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东西,便是鞋帽腰带上,嵌上那么几块也是寻常的事情。

    贾家的危机看到的人并不算多,毕竟贾家其实没什么实权,宫里又有个娘娘,嫁个女儿给得宠的小儿子,过上一辈子的富贵生活,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即便贾宝玉没有功名,但是,人家聪明,据说四五岁就能作诗了,如今写的那些诗词在外面也经常有人传看的,说不得就是大器晚成呢!但是,对于疼爱自己女儿的人家,最顾忌的还是贾宝玉的品性。贾宝玉怜香惜玉,若是只对自家女儿怜香惜玉,那是一件大好事,问题是,贾宝玉这人却是谁都怜惜,据说跟身边好几个丫环都有了首尾,以前又说过一些比较混账的话,什么珍珠鱼目的,再者说了,女人都有老的时候,过上几年,容颜不再了,到了贾宝玉眼里就变成死鱼眼珠子了,怎么可能过得好呢!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小门小户的人家都乐意将贾宝玉变成自家的女婿,但是,门第稍微高一点的,再了解了一番之后,立马就打消了这个主意,对贾家敬而远之。哪怕史太君明里暗里暗示,一个个也都是装傻,回过头来,连贾家那里都不怎么去了!

    除了贾宝玉的事情之外,更让贾家烦心的还有一桩,贾政在南边先是做了一年学政,然后转到了粮道,没多久,就被**了,什么任上亏空,任人唯亲,纵奴行凶之类的事情,要不是他是贤德妃生父,都要直接被锁拿进京了,饶是如此,他也被罢官去职,灰溜溜地从江西回来了。

    回京的不仅仅是贾政,史鼐在南边镇守,但是茜香国那边一直没有动静,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朝廷也要担心武将长年镇守,培养心腹,因此,武将在外也是有任期的,史鼐的任期到了,虽说史泽在小打小闹的冲突中立下了一些战功,如今也坐到了五品的位置,史鼐担心自己走了,儿子被新来的人穿小鞋,干脆带着儿子一起回京述职,将儿子塞进了兵部做郎中。当然,也能趁着在京城的这段时间,赶紧给自己生个孙子出来,将来也好继承爵位。

    接替了史鼐职位的居然还是已经在家赋闲了好几年的南安郡王,他上蹿下跳地不知走通了多少门路,终于将原本属于他的位置给夺了回来。南安郡王在南边的时候,做的事情其实跟西宁郡王差不多,他掌着那边的两个出海口,那简直就是个聚宝盆,他前些年勾结海商,甚至是海盗,谁出海入海都要给他一笔好处费,要是看不顺眼的,干脆联合了海盗,劫掠一把,如此一来,可以说是年年赚得数钱数到手抽筋。后来丢了这个职位,不仅仅丢了安身立命的兵权,同样丢掉的还有大笔的银钱,因此,从前一年开始,南安郡王就在四处钻营,拉拢了不少人为他摇旗呐喊,还找了人**史鼐消极避战什么的,这会儿如愿以偿,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走马上任去了。

    除此之外,这几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林黛玉及笄的时候还在守制,因此并未如何操办,不过是家里弄了个家宴,史鸿专门在外面定制了一套十二根的玉簪送给了她。等到林黛玉除了服,选了个黄道吉日,两人终于正式圆了房。

    朝中也一直挺平静,圣上慢刀子割肉,不急不缓地给朝中几个跟自己的那些兄弟以及老爹还在眉来眼去的势力放着血,一些人已经扛不住,变相向圣上投降了,具体表现在他们飞快地还了欠国库的钱,然后辞职了,有的在辞职前,更是毫不客气地捅了原本在统一战线的战友一刀。

    而几个王爷里面,有的干脆认输投降,上皇还在,圣上一向又戴着一个仁慈宽和的面具,自然不能随便对自己的兄弟认输,有的却心怀侥幸,私底下更是加快了一些小动作,几个异姓王也待不住了。

    不过,这些举动多半都在私底下,这会儿谁也不想将这些事情拿到台面上来,一切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两年一直是风平浪静的。


第 118 章

    林黛玉守孝期间;史鸿也算是守身如玉;身边原来的几个大丫鬟都放出去嫁了人;林黛玉见史鸿确实没有纳妾的意思;跟秦夫人和史鸿报备了一声;便打算将自己身边年纪已经不小了的丫头也嫁出去。

    林黛玉身边的紫鹃、雪雁、春纤等都是极出挑的;生得好看,跟着林黛玉;也识了不少字;一般的小家碧玉;却是远远比不上她们的。不过,她们都是家生子;不管是贾家的;还是林家的,并没有想要脱籍放出去的想法,毕竟,外面那些良民也不是好做的,各种捐税徭役也就罢了,便是普通的地痞流氓也能欺负,不如找个好主家做奴婢来得安稳。若是将来孩子有出息,倒是不妨请主家给个恩典。

    因此,林黛玉出孝不久,就问过了史鸿的意思,先是将年纪最大的紫鹃配给了史鸿身边最得用的心砚,过了没多久,史鸿的奶娘陈嬷嬷也过来给她的二儿子求娶雪雁,史鸿这个奶兄弟是个还算老实的,如今在账房上做事,林黛玉在问过了雪雁的意思之后,也便答应了。紫鹃和雪雁是林黛玉身边最得意的人,林黛玉对她们也很宽厚,除了赏赐了不少绸缎头面之外,又额外每人给了二百两银子做嫁妆。

    对于这些事情,除非关系到史鸿身边的人,史鸿是不管的,都让林黛玉做主。林黛玉如果放到后世,除了可以成为一个文学大家之外,应该还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她对于管家用人很有一套,林家留下来的产业以及她的嫁妆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还颇有盈余,对于下人,虽说宽厚,却也不乏手段,她并不像王熙凤那样事必躬亲,总是忙得团团转,她将事情都安排给了下面的管事,即便是对账之类的事情,除了账房,还有身边的丫头可以盘账呢,因此,她的日子过得还算清闲。

    秦夫人对这个儿媳妇也挺满意,只是史鸿差不多二十了,至今还没个孩子叫她比较心焦,因此,有事没事就盯着林黛玉的肚子,眼巴巴地想着什么时候能抱到嫡孙,弄得林黛玉也有些紧张起来。

    “别急,我们还年轻呢!”知道了林黛玉的心思之后,史鸿赶紧安慰道,“母亲也是快二十的时候才有的大姐,你如今才及笄没多久呢!尽管宽心便是,若是在家觉得无聊,你也可以请以前的一些姐妹来家里,赏赏花,说说话什么的!”

    对于史鸿的建议,林黛玉很心动,她之前守制三年,便是家里来了外客,也是不好出面的,因此,这都三年多了,竟是与以往闺中的一些姐妹都没照过面。如今想想,那些姐妹们大概也都出嫁了,嫁在京城的还好,若是远嫁的,或许一辈子都见不到了,林黛玉虽说喜散不喜聚,但还是有些伤感起来。

    就在林黛玉打听着过去那些姐妹的去处的时候,贾家那边来了帖子,迎春要出嫁了,出嫁前要跟姐妹们聚一聚。

    迎春这辈子投胎显然有点不谨慎,虽说是公侯之家,不会缺衣少食,但是,摊上一个偏心偏到外星球去的祖母,一个早逝的生母,不负责任的生父,嫡母又是个万事不管的,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也是在所难免的。

    当听说迎春要出嫁的时候,林黛玉怔忪了一会儿,说实话,她已经很久没有想到贾家的人了,之前那几年,她专心守孝,史鸿也知道她与贾家的心结,加上史家如今跟贾家也疏远了许多,除非必要,否则也是不往来的,林黛玉这几年一直没有听到贾家的消息,也很少主动去关心,这会儿想起来,不由有些黯然,她想了想,开口道:“二姐姐既然将要出阁了,我定是要过去贺一贺的,只是却是不知道,二姐姐定下的是谁家?”

    来送帖子的那个年轻媳妇陪笑道:“说起来也是咱们家的故交了,是孙家的大爷!”

    “孙家?”京中姓孙的人家不少,林黛玉也认识好几家,便问道,“是荣安伯家,还是孙翰林家,或者是詹事府少詹事孙大人家?”

    那下人更尴尬了:“不是,是兵部孙绍祖孙大人!”

    林黛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