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为了巩固两家的交情,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联姻。

而两家年纪相当的,也只有黛玉和宝玉二人,林琰和贾府的几个姑娘年纪相隔太远。

明知林海和贾敏不愿,便想接了黛玉过去养活,恐怕林珗大婚的事在她意料之外。看贾琏的样方,倒是有些不情愿,想来是贾母有言,他不敢不遵。如此看来,贾母恐怕是因了此事恼怒了贾敏或者是自己。

思及此,林海便忍不住有了怒气,更是心疼已过世的贾敏。若是她地下有知,知道她的母亲这样待她的女儿,不知又要如何伤心。

当年,贾敏便不愿嫁给林海,所幸后来二人琴瑟相合,倒也幸福美满。若不是,若不是……

林海忍不住合上了眼睛,一滴清泪自眼角缓缓滚下……

“老爷,老太太请您去一趟。”

8第八章

林海惊了一下,醒悟过来,连忙应了一声,问道:“老太太有说是什么事么?”一面说着,一面忙拭去泪,起身整了衣裳。

“并不知道。”林海也不是要问他,出了门,便直接摆了摆手,示意小厮不必跟着,他一人直接出了书房。

老太太的院子里仍旧只有一个守门的婆子和念珠木鱼几个,念珠奉了茶,便推至老太太身后。

“老太太找我来,不知有何吩咐?”

老太太今儿手上拿着是一串檀木珠串,颗颗拇指大小,篆刻着《心经》。闻言,老太太拨着珠串的手略顿了顿,接着又拨动起来,道:“也没什么,当日你媳妇接我来的用意我已知,如今珗儿娶了媳妇,我瞧着,珗儿媳妇也是个好孩子,这家里往后有珗儿媳妇料理,你媳妇在地下也该放心了。我想着,过些日子,珗儿媳妇把家里捋顺了,我便回去。”

林海只当老太太见家里赶着在贾敏百日内为林珗娶了亲心里生了间隙,又是着急又有些愧疚,连忙说道:“敏儿她……”他平日也是个会说话的,可碰着这样的事,他一时竟语塞。

老太太见他如此,竟忍不住笑了起来,摆了摆手,说:“这方面,你就没你媳妇做得好,我是什么样的人,她看得清,你却瞧不清。”说到这里,笑容便渐渐淡去,半响,方接着说:“她是个通透的人,也是个仁善之人。依我的意思,她病的那一段替珗儿娶了亲,或可冲一冲,便是……家里也有人主持中馈,何至于要把我这样的人请进家里来。你可知道,她是怎么回的我?”

说罢,不等林海作答,便接着说:“她说,别人家里把女儿嫁给她的儿子,那是知道她的为人,她又如何能委屈了娴丫头。而且,她自知命不久已,总不能叫娴丫头嫁进家门,就背上克婆婆的罪名。”老太太又是一叹,手中的珠串越转越快,“她这是知道我心里的结,偏在我面前说这样的话,我又如何能不应?不想,我才搬进来,她就不能起床了……”说到这里,老太太手上忽然停下,狠狠地捏住其中一颗珠子。

老太太面上虽未显出来,林海仍旧从她话里听出味儿来,老太太还是把贾敏的过世揽到了自个儿身上,不禁劝道:“老太太,珗儿媳妇虽是个好的,毕竟年纪轻,又才进门,须得老太太时常提点。方才,琏儿……是荣国府大老爷的大公子,他来见我,说是京里老太太想要把黛儿接去京里。”

老太太一听就明白了,手里的佛珠又有条不紊地拨动起来,“敏儿这样的一个人,倒未曾想到,他们老太太却又是一个样子。”说着,老太太心里就犹豫起来。

半响,才又说:“也罢,你去罢。”

林海知老太太这是同意留下了,便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贾敏当日是如何把老太太请到家里来的,林海又如何不知?然而老太太却不知,贾敏当日还说了些话:老太太也没个后人,又这样大的年纪了,说不定那天就没了,连个送的人也没有。我们家里人少,正好也缺个长辈,老太太脾性瞧着怪,不好相与的样方,其实心肠最软不过。既来了咱们家里,便只当咱们老太太还在,有几个孩子常过去陪着说说话儿,或许她老人家把这性子转了也未可知。

卢氏说要看青鸟煮杏仁茶不过是个幌子,两人往茶水房里逛了一圈就直接去了屋子里。

苏嬷嬷迎出来请安,笑道:“奶奶和姑娘也不怕热,大热天的,倒往火炉子旁边跑?若是想吃了,吩咐青鸟煮便是,不然,要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做什么?奶奶和姑娘还真个去学。”

“有红绡姐姐和香螺姐姐在呢,哪里许我们近身?并没进去,只在外边远远地瞧了两眼,连哪是哪都没分清,哪里就热着了?”黛玉笑着驳了一句,又与卢氏说:“正好会子太阳升起来了,咱们去东边的屋子,中午就在我这边用饭。”

卢氏笑着说好,二人携手进了门,直接转去了东边的屋子,屋里的窗户洞开,今儿又起了些风,才进屋,便觉着全身凉丝丝的。卢氏料着不是外边的风,四下里一瞧,也未见冰盆,不由笑道:“妹妹这屋里倒凉爽,连冰盆也不必用得。”

黛玉便指了青花鼎足敞口大鱼缸说:“何曾没有用?哪里不是?”

这样的鱼缸出来也只十一二年,说起来还是贾敏陪嫁的铺子里出来的,原先倒是没这样样式的鱼缸。不过见黛玉拿来装冰,卢氏也由不得笑了起来,一面就起身走了过去,见里面又有一个水晶玻璃缸,缸子里放了几个肥美的桃子,不由叹道:“好巧的心思。”说罢,又走回来,拉了黛玉的手说:“现下虽说热,却也不可贪凉,这桃子在冰里放过,略尝一尝便罢。”

黛玉便往卢氏身上依偎过去,娇声道:“好嫂子,你也来说我,今儿我就用一个,可好?”

卢氏摇了摇头,说:“不可,只可尝一口。”说完,又交代端茶来的红绡,说:“往后可不能由着你们姑娘,用井水湃着也就罢了,怎么倒往冰里放。”

苏嬷嬷先时还不知道,见卢氏提起,过去一瞧,也看见冰里面的水晶缸子里放了几个桃子,忙一叠声的问门前打帘子的小丫鬟,道:“这是谁放的?”

小丫鬟躲躲闪闪的不敢说,倒是红绡看出来了,说:“妈妈也不必问她,定然的香橙,昨儿她就念叨着热,还未过端午,厨房里也未曾做冰碗,今儿早上起来又说要摘桃子,原来是算计这一缸子的冰呢。”说完,又问黛玉:“我们都不知道,姑娘怎么知道的?”

卢氏这才知道,连苏嬷嬷和红绡都不知道,就以为是黛玉和香橙商量好了的,又不好太过严厉,便嗔道:“你也太淘气了。”黛玉只是笑,也不说话。

小丫鬟已经把香橙叫进来了,卢氏如是问,香橙忙说:“确是我偷偷放的,姑娘可不晓得。”

卢氏这才知道,黛玉早猜出是香橙放的,戏弄了这一屋子的人,对这个小姑子是又爱又恨,便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咬牙骂道:“淘气。”

9第九章

卯正,黛玉便起了身,红绡伺候着换了一件对襟琵琶短褂,下身一条灯笼裤,洗漱一回,便忙忙地往屋后走去,一面抱怨红绡,道:“姐姐也不说早些喊我,今儿怕是要迟了。”

红绡点了点头,仍旧说:“姑娘不必这样急,天儿还早着呢。”

黛玉先时未看表,听言,便忙从怀里拿了一个银镶珍珠的怀表出来,揭了盖子一瞧,果然还早,脚下才慢了下来,笑道:“我看外面天这样亮,料着晚了,没想还这样早。”说完,又说:“这样也好,今儿便多走几圈。”

进了亭子,也不要人伺候,自己在圆鼓凳上坐着换了软底鞋,见红绡未换,就问:“你今儿不和我一起走?”

红绡摆了摆手,说:“今儿还是教香橙陪着你走罢,我把屋子收拾一下,昨儿东西换下来了,却还未收拾,趁早收进库里才好,不然放在外面,一则人多手杂的,可别被哪个眼皮子浅的摸了去;二则看着也不像个样子。”

黛玉不管这些,听了,只罢了摆手,自个儿上了甬道,“去罢,也不必急,慢慢收拾。”

“那我去唤香橙来。”红绡说了一声,见黛玉已走到石头那边去了,便转过身叮嘱了绿翡几句,这才去找香橙。

不多会子,香橙一阵风地跑了进来,也是一身短衣长裤的打扮,嚷嚷着:“我就出去了一会子,姑娘也不说等我一等。”一边说着,一边抬了脚就脱了鞋子,又问绿翡,“姑娘走了几圈了?”

绿翡见她单脚站立着换鞋子,慌忙上前扶住她,说:“姐姐也先坐下,可别摔着了,”又说:“刚走了三圈。”

绿翡由着她扶着,换好了鞋子,道:“哪里那么多讲究。”

黛玉彼时刚转过来,看见香橙,就说:“你去了哪里?”

“姑娘不是说要那花上的露水煮茶么?我赶着去收了好些,回头拿来姑娘瞧一瞧。”香橙说着,也上了甬道,跟在黛玉身后,一壁走,一壁说:“昨儿晚上我瞧着都要开的样方,姚黄几个把那些大红大紫的都掐了,只留了几株白的,我今儿一早起来一瞧,竟然也有不少,就拿那个水晶琉璃瓶去收了露水,竟然也有不少,将将得了小半瓶呢。”

见黛玉不说话,她也不在意,又接着说:“姑娘,今儿我跟着您去外边书房罢?”

听言,黛玉也由不得惊讶,脚下略顿,缓了一缓,方才继续前行,“先时叫你过去,你是百般不愿意,怎么今儿又愿意了?”

听言,香橙便红了脸。

原来前两年林海替黛玉请了先生回来,贾敏想着女儿一个人读书,小孩子没得耐性,没个做对比的,怕是坐不住,便说挑两个丫头跟着一起读书,有事也有个能传话进来的。红绡和香橙跟着贾敏时,便跟着上头的大丫头认字,只是香橙年纪小些,人也淘气,并未好生学,贾敏想着还是问她一问,正好有红绡照顾屋子,她也放心,谁想,香橙一听说要读书写字,便连连摆手。贾敏当时也是好笑,并未勉强,只把几个小丫鬟叫进来问了一遍,倒是都愿意。有五六个,自然不可能都去。贾敏挑了又挑,见蓝乔和紫鸢两个出挑,难得的是聪慧内敛,便选了她们两个。

香橙吱吱唔唔的只是不肯说,黛玉见问不出来,便丢在了一旁。两人走了二十来圈,出了一身的汗,才进了亭子,红绡早候着,伺候黛玉褪了衣裳,擦了汗,换了干净的衣裳,

绿翡和姚黄两个摆好了早饭,一碗绿豆碧粳粥,一碗百合胭脂米粥,又有一碟一寸来长的小饺儿,一碟小儿拳头大小的包子,并四个小碟子,有胭脂鹅脯,有凉拌莴苣丝儿,有醋泡的花生米,有麻油鸡丝。

黛玉指了绿豆碧粳粥,绿翡忙挪到了黛玉跟前。

一时吃毕,便说:“叫厨房再添一些,你们就在这里用了罢。”

红绡几个忙谢恩,红绡说:“倒是不必,我们也有份例,不如端过来,尽有多的。”

贾敏一向不许人糟蹋粮食,黛玉也深受其影响。闻言,点了点头。姚黄不等红绡再来吩咐,便忙说:“只怕厨房里已经把姐姐们的饭菜送过去了,我领个小丫鬟拿来罢。”

黛玉招了红绡到跟前伺候,见香橙没瞧着这边,就把早上香橙闹着要去书房的话说了一遍,又问:“是个什么缘故?”

红绡想了一回,忽而就笑了起来,说:“怕是昨儿收拾东西的时候惹出来的。”说罢,便把昨儿的事细细与黛玉说了。

原来卢氏回门后,家里的颜色物件尽都收了起来,不说床上用的,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这些都还是小物件,只屋里的摆设等物,大不大小不小的,林林总总加起来便不少,只黛玉这边屋子里的就换下三四箱子来。

黛玉这边是单有库房的,也单有账册子,一向是红绡打理,她一个怎么忙得过来,往往都是她掌总,再有一个帮着记账。从来都是紫鸢帮着记,偏昨儿紫鸢不在,蓝乔几个会写字的也各自有事,俱脱不开身,香橙无事,红绡想着她还认得几个字,就拉了她一起清点着装箱子。原本是红绡记账,香橙装箱子,她又做不来精细的活计,差点失手摔了一只五彩琉璃盏,自己不好意思,就要红绡装箱子,红绡便说好,就把手里的账本子给了她,轮到她记时,三个字里倒有两个字不会,臊得满面通红。

听完,黛玉由不得笑了起来,拊掌道:“倒是个好法子,可恨从前没想着。”又说:“往后我回来做功课,便教她和我一起写字罢。”

几个丫鬟吃了饭,姚黄去传了水进来,黛玉洗了澡,出来见香橙眼巴巴地看着她,笑道:“有现成的先生你不去请教,偏要舍近求远。”说完,便一指红绡。

香橙一愣,随即就上前给红绡作揖,道:“好姐姐,好歹疼我些儿。”又要小丫鬟倒茶来,却是要正经行拜师礼。

红绡本就有心,哪里有不应的?见她要茶,连忙就说:“我才识得几个字,倒能作起先生来?你要想认字,我教就是,便有我不知的,还有姑娘呢。”

黛玉忙着去上学,见她们两个说好了,就说:“既要认字,总要写字,我书案上还有纸,只管用便是。”说罢,便和紫鸢蓝乔二人出了门。

香橙得了黛玉的话,扯了红绡就往黛玉这边的小书房去,红绡哭笑不得,道:“急个什么,往后时日还长着呢?可这屋里的东西可等不得,早些收拾好了入了库房才是正经。”

10第十章

季嬷嬷进门就见木槿和海棠两个坐在台矶上说话,两个人看见是季嬷嬷进来,忙起身打帘子,“季妈妈来了。”

季嬷嬷就问:“奶奶还看帐呢?”

海棠说:“老太太说了,明儿点卯她不去,奶奶可不是在看帐么?”

珍珠和玺儿两个守在外面,一个打络子,一个分着黑珠儿线,看见季嬷嬷进来,便要起身,季嬷嬷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坐着。

桌上摆了一摞账本子,香螺在一旁念着什么,卢氏手握着笔,听一句,问一句,便记一句。丹若盛了绿豆汁,转身就见季嬷嬷揭了帘子进来,笑道:“季妈妈来了。”

卢氏抬眼瞧,果然是季嬷嬷,便笑着说:“妈妈来了,正好,我这里湃了好绿豆汁,妈妈也吃一碗,”吩咐小丫鬟端屋子,又吩咐丹若,“给妈妈盛一碗,再把那一碟山药糕拿来,正好妈妈吃。”也没搁笔,低了头只管接着说:“我把这一笔写完,妈妈且先坐会子。”

季嬷嬷先就摆手示意搬杌子的小丫鬟不必忙活,听言,就说:“奶奶且忙,不必理会我。”

小丫鬟仍旧端了一个杌子进来,季嬷嬷不肯坐,丹若知她守规矩,示意那小丫鬟不必苦劝,另搬一个脚踏过去季嬷嬷坐,她便用一个樟木茶盘端了绿豆汁和山药糕,放在杌子上季嬷嬷自个儿用。

季嬷嬷拉了她的手,眼睛却往卢氏那边瞟了一眼,悄声问道:“奶奶这是从回来就一直看到现在?”

“可不是?”丹若说着,也拿了一个脚踏在季嬷嬷对面坐了,道:“自早上从回事厅回来,奶奶就惦记着,连饭也未曾好生用过。”

说话的功夫,卢氏已经搁了笔,丹若忙起身上前伺候。季嬷嬷也起身迎了上去,道:“奶奶也该顾惜着身子,老话常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比如这帐,总要一本一本的看,总这么低着头,仔细脖子酸。”

卢氏亲自携了季嬷嬷的手,自在桌边坐下,道:“妈妈也吃,天儿热,正好消消暑气。”

“我吃,奶奶也吃。”说完,自在脚踏上坐着吃,一时又说:“这山药糕做得倒也有些意思,里面甜津津的,竟不知是什么馅。”

卢氏道:“厨房里拿往年做的几样果子酱混在一起做的馅儿。”

季嬷嬷便笑道:“难怪我尝着有几样果子的味儿,”又问:“也难为她们是怎么想出来的,竟拿那果子来做酱,也这样好吃。”

“只要肯花心思,哪里有想不出来的法子?”这是卢氏头一次吃果酱时黛玉说的话,于今细想一想,果真是极有道理的,遂道:“妈妈喜欢,赶明儿吩咐厨房再做便罢。”

季嬷嬷连说了几个好字,道:“我进来就听海棠说,明儿老太太就不去回事厅了。”

卢氏点了点头,道:“是的,老太太说,家里的事看着琐碎多杂,实则真到我面前的并不多,上上下下的管事娘子,各管各的事儿,一层层上来,只有大事儿才到我面前,教我先学着管一管。”

季嬷嬷病了几日,并未随卢氏往回事厅去过,因此不大明白卢氏的话,略想了想,方才说:“从前在家里,太太管着家里的事儿,哪一日脱得开身?从早到晚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太太连个饭也吃不好。咱们家里虽说人口不多,但这么大的宅子,底下的奴才也有那么些,这事儿哪里少得了?若要说到事儿大不大,可这家里,哪里有什么大事?要说不大,可也没哪一件事小了。地下的奴才,哪一个没有几个心眼子,这主子但凡错一眼,就要生出几件事儿来。”

老太太是贾敏病重时搬来的,她又不是个理事的,还不是由着底下的奴才糊弄?

季嬷嬷这样想,也的常情。卢氏也知她是心疼自个儿,怕自个儿真听了老太太的话被底下的奴才糊弄了去,遂细细把其中情理讲了一遍。

卯初点卯,辰初在回事厅回事,辰正散。管事娘子里,又另立了两个人,防着临时有事时也有个人拿主意,这两个总管这些管事娘子,她们又管着下面一层的,各司其职。

一般别人家里也都是卯初点卯,然后就领对牌,一直到午错方散去,中间再有人回事,便要跟去屋里了。

“咱们家里与别人家里行事不同,其中一样便是,做得好的有赏,做得不好的便罚,这赏和罚也都有定例,主子格外赏的不算。”

季嬷嬷果然不大相信,叹道:“竟有这样的事。”

丹若笑着说:“还有更稀罕的呢,设了一个刑堂,专门逮那些偷奸耍滑的。”

香螺翻了一本薄册子出来,扬了扬,说:“犯了什么错,受什么罚,一样样,都列得极细。老太太还说,若遇着有没遇见的,就再添上。”说着,自个儿便笑了起来。

季嬷嬷也笑了起来,道:“真真是没见过这样行事的。”又说:“从前太太在时,也是这样行事?”她也不知这样好不好,只想着与别人家里行事不同,到底不太好。

老太太并未说起,卢氏也不好问,不过卢氏猜度家里的规矩便是贾敏定下来的。

回门后,林珗便送了好些账本子进来,一共十二家铺子的,还有三个庄子的,其中行事,倒是与家里是一样的。

“这个我也不知,不过我白眼瞧着,倒是比我们家里的要好些儿,人也不受累。”

季嬷嬷还是不大放心,但见卢氏极为认同,便不好说得。又一想,这些行事也都是私底下与别人家里不同,面上的倒是都一样,倒也不妨事。纵有不好,往后慢慢改了便是。

11第十一章

第二日,季嬷嬷便跟着卢氏一起去了回事厅,老太太果然未到。

卢氏坐在北面的罗汉床上,下面黑压压地站着各处的管事娘子,季嬷嬷站在东面,香螺站在西面,拿了花名册子唱名,待唱到金三家里的时候,并无人应声,香螺愣了一愣,恐是一时走神未听见,便又唱了一遍,当中有一人出来说:“金嫂子恐是迟了,昨儿晚上她家小子哭了一夜,正请医生呢。”

卢氏点了点头,示意香螺继续唱下去。

唱罢,香螺说:“除却厨房里的金嫂子,都到了。”

卢氏点了点头,便对底下的众人说:“我也知各位嫂子都是有能为的人,从前怎么做,往后还是怎么做,”说罢,又说:“都散了罢,回去用了饭,辰时再过来回事。”

卢氏的话音方落,门口的小丫鬟便上来与丹若说:“金嫂子在门外候着呢,来了有一会子了。”

卢氏瞧见这丫鬟过来,就知是金三家里的过来了。见众人顺次出屋子,一点声响也无,更无人在门前停留。家里下人这样规矩,贾敏的手段实属了得,心里暗暗敬服。待屋里的人走净,这才问丹若,道:“来的是谁?”

丹若上前说:“是金嫂子,略迟了会子,一直等在外边,”顿了顿,又说:“比奶奶稍迟了些,没混往里闯,倒是个懂规矩的。”

卢氏不置可否,只点了点头,丹若会意,便朝门口的丫鬟说:“奶奶叫金嫂子进来回话。”

金三家里的人进来便在堂上伏下,“请奶奶责罚。”

香螺只当金三家里的是故意落卢氏的体面,心里不忿,早翻了条陈出来,听言,冷哼了一声,就要念,卢氏摆了摆手,止了她。见金三家里的进来不说缘由,先就请罪,倒有可取之处,遂问道:“听说是你家小子病了,可请了医生?”

金三家里的点了点头,说:“已经请了医生,小孩子贪凉,隔壁的丫头瞧着他可怜,便喂他吃了一块瓜,不想晚上就起了三四次,医生说幸得来得早,不然就没得救了。”说着,竟哽咽起来。

卢氏已信了七八分,示意两个小丫鬟扶金三家里的起来,就问香螺,道:“应卯迟了是怎么个章法?”

香螺便回说:“革三个月米粮,去刑堂领五板子。”金三家里的听了也不辩驳,只是道了个是。

卢氏便说:“别人都是这样,便是我要饶了你,恐会坏了家里的规矩,往后再有迟了的,这个也有缘故,那个也有缘故,我也不好管了。回头领了板子,在家里歇一日,正好也照料孩子,要用什么药,去药房里领。”金三家里的谢了恩,就连忙去了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