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猎-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顺杀鸡儆猴,吓唬了一下对方,好歹也是中京来的领导,没有继续追杀。
谈合作是谈不下去的,但双方还是签了个备忘录,万一将来杜邦和拜耳联手对付华夏,华夏化工和杨顺也要尽量联盟,共同御敌。
“都是华夏人。”
“都是炎黄子孙。”
杨顺和郭总握手,很是客气,晚上又请大家吃了一顿饭,宾客皆欢。
………………
黑农集团的总部在冰城,好歹也是老牌的上市公司,农垦系统的巨型国企,他们几十年前就在三亚圈了一块地,黑垦种业三亚基地面积有三百多亩。
说起农业种子,几十年前,就有“南袁北李”这么一说。
“南袁”是袁窿平,做的杂交水稻,有湘省支持,学科带头人,杂交水稻之父,属于根正苗红的那种,身上有无数个光环,能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媒体中,还弄了个隆苹高科,当上市公司董事,赚了大钱。
“北李”指的是李噔海,主要是做玉米的,初中文化程度的育种天才,农民发明家,自己成立的噔海种业也上市了,还兼任了“噔海先锋”这家与杜邦先锋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坐实了全国玉米大王的称号,混的风生水起,也赚了大钱。
各行各业,人类只认第一,很少记得第二是谁。
水稻和玉米种子行业,肯定还有另外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可惜大众都不认识。
常守正就是其中一人,他比不了南袁北李,他没人要,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理。
但他运气好,二十年前混到一个工程院的院士身份,不想活在南袁北李的阴影下,选择研究转基因经济作物,因为见不得光,自己没办法成立种子公司,最后只能当个黑农集团子公司黑垦种业的顾问,过得挺辛苦的。
每年一入秋,常守正就从冰城飞到三亚,如同南飞的候鸟一样,几乎全国所有的农业制种专家都会这样做,冬天来三亚继续制种。
今年,他带着自己的儿子,还有侄儿常威,学生等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
“老师,祝总的电话。”
学生将手机递给常守正,接过他手里的记事本,扶着他从田埂高处下来。
常守正轻轻摇着身体,舒缓刚刚站久了的腰肢,问道:“祝总,有什么事吗?”
“我到了三亚,刚刚下飞机,马上过来,你在基地吧?”
“我在田里。”
“等着我。”
祝千里的声音有些怪,挂的也很急。
常守正听见嘟嘟声,把手机交给学生,摇着头,这个祝千里要不是仗着和黑农集团董事长是亲戚关系,鬼才愿意请他来当副总呢。
祝千里是含恨来到三亚,直奔制种基地,见到穿着短袖,在实验田里记录种苗的常守正。
“老常,这个杨顺太不是东西了,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侮辱我不说,还强行搜我的身!”
祝千里叉着腰,气急败坏:“他还说,就是要跟我们黑垦种业对着干,就是要把我们往死里整!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
接下来,他骂出更难听的话,常守正好歹也是个科学家,旁边还有晚辈和学生,公开说诺奖获得者的坏话,传出去不好听。
“走走,回里面说。”
常守正把祝千里往基地方向推,回头招招手,把常威也叫上。
回到基地,祝千里又要开骂了。
常守正拦住他:“祝总,老骂人家解决不了问题。你说杨顺拒绝和华夏化工合作,铁了心要和我们对着干,你有没有想过,他会和其他公司合作?”
祝千里连连摇头:“他不可能与其他公司合作,他收购了红米农科,全国销售网点已经覆盖齐全了,肯定会单干!”
常守正追问道:“海外呢?他亩产1500公斤的杂交玉米,绝对不可能只卖国内,肯定还要卖到国外,他海外盟友是谁?是默克,拜耳,还是杜邦先锋?”
祝千里答不上来,本来这些问题准备在谈判中询问的,可杨顺堵死谈判这条路,他连问的资格都没有,而且被肖健等人搜过身后赶上车,派了个警卫站在车门看守不准他下车,他只想着奇耻大辱了,谁还记得这些问题?
见对方答不上来,常守正在心里骂了一句饭桶,猪一样。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常守正叹了一口气,说道:“祝总放心吧,我们现在有了新的收获,而且新的盟友很快就来了。”
祝千里眼睛亮起来,急切问道:“除了华夏化工,我们还有什么新盟友?”
常守正故作神秘,就是不说,但他一走,祝千里就把常威拉住,塞了一包好烟到常威兜里,又恭维了几句,常威年轻人,很快就被套出话来。
“孟山都!”
祝千里喜滋滋地搓手。
常威连忙说道:“祝总,千万别跟老师说是我说的,我先走了。”
祝千里摆摆手,示意他赶紧走,自己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越想越兴奋,拳头击掌了好几次。
孟山都几年前被拜耳660亿美元收购,但这块牌子还在,在华夏的多家分公司还是挂着“拜耳孟山都”的前缀。
这么说,黑垦种业,或者说黑农集团,要抱上世界第一的种子公司的大腿了?
想想都开心!
“哼,姓杨的,等我整理顺了,我把你个小东西给打趴下,跪在我面前叫爷爷!还有你老婆,哼哼。”
祝千里越想越兴奋,都迫不及待等待孟山都的到来。
正文 第368章 叫不醒装睡的人
年前操作猛一波,过年十天乐,这是植化所每个员工最完美的计划。
所以这次访问团来的时候,杨顺正带着技术人员攻关,哪有时间休息?
在杨顺伪造的温室实验田里,有二十几种新杂交玉米。
其中有一个品种产量非常高,估算亩产应该在1500…1600公斤之内,再创记录,说明杨顺又找到新父本了,所以他们才会兴奋地连访问团都没来得及招待。
走在前往实验田的路上,薛贵有点得意,边走边回头:“我们的超级玉米稳定亩产1500公斤以上,难怪华夏化工眼红呢,他们收购先正达六七年了,即使是转基因玉米种子,也没有我们这么高的产量,更别说常规杂交玉米种!”
杨顺说道:“所以华夏化工才想吞并咱们呗,你们以为他那么好心,想把先正达的种质资源免费赠送给我?小心田坎。”
几人走在田间,汪卉牵着杨顺的手,明明田坎的路很好走,但还是要老公的扶持才行,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呵呵,女人。
杨顺还挺细心,全程牵手搀扶,悉心照顾。
呵呵,男人。
来到温室实验田,这里都是只有几分地的杂交玉米区,被分割成一块一块,每到授粉季节就做成隔离区,现在长出玉米后,隔离挡板都取消了,在人工调节的高温环境下,所有玉米都长势喜人。
站在玉米田旁边,袁定洋一直在思考,想了一会儿问道:“你们说,这个黑垦种业回去后,会不会和华夏种子公司合并,或者拉拢其他公司一起干?”
“有可能,他们想活下来,必须傍大腿。”
“但全国种子行业第二的隆苹高科不会找他,第三的噔海种业和镁国杜邦在一起,第四的丰樂种业可以合并,但第四加上他们这个第五也比不过第一,根本没有合作的必要,那么只剩下排名第一的华夏种子公司了。”
“还有外资,要么华夏种子公司,要么外资。”
“对,还有外资,那就是拜耳…孟山都。”
“他们合作?你们看到有迹象吗?”
“听到过一点风声,几年前就在吹,现在可能要真坐实了。”
“估计还是偷偷摸摸搞,孟山都和黑垦种业成立第三方合资公司之类的。”
“呵呵,孟山都又杀回来了啊……”
几人聊着天,手里拨弄着玉米,心思越发沉重,孟山都又双叒叕来了。
汪卉问道:“这个孟山都是猛虎吗,怎么你们都这么害怕?”
“何止是猛虎?人家一百多年的老店,猛的很,好凶的。”
杨顺苦笑:“你知道孟山都最开始是干嘛的吗?做化学产品的,而且是资本至上的血腥工厂。最开始是生产PCB冷凝剂,而且明知PCB是破坏环境的剧毒化学物质,还坚持在环保审核不严的镁国小城镇生产,就是为了赚钱,最后虽然被禁止生产,赔了镁国老百姓几亿美元,但高管屁事没有,什么法律责任都没承担,继续做生意。”
汪卉有点生气:“这么坏呀?感觉和国内一些重污染企业的做法差不多。”
大家都笑,可不是吗,都是资本逐利,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生意人啊,全世界都一个鸟样。
杨顺补充道:“二战时,孟山都还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赞助商,投到广岛,长崎的原子弹,里面的中子释放剂就是他们提供的,准确点来说,它以前还是个战争军火商。”
“……”
“后来樾战时,孟山都给镁国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橙色特工’除草剂,目的是为了杀死樾南丛林里的植物,把游击队赶出来,樾南大部分的农田被毁,300万樾南人中毒,50万儿童畸形,我看过儿童畸形的照片,真的惨不忍睹,你们是不会想看那些照片的。”
“……”
“战后孟山都转型农业,1982年就实现了全球第一个转基因植物,拉开转基因序幕,2000年就变成全球最强了,80%的镁国农民都用他的种子,转基因农作物卖到了全世界,顺便毁了阿根廷和巴西的农业经济。”
“怎么毁的阿根廷和巴西?”
“很简单的道理,转基因大豆便宜,产量高,不打药,导致这两个国家的农民大量种植转基因大豆,像传统谷物,大麦小麦水稻这些,以及各种绿色豆子,耕地几乎全部被侵占,农业经济结构失衡,国家过度依赖孟山都公司的各种转基因种子,这个就叫破坏。”
这种公司能活下来,还做成百年企业,说真的,只有利益之上的驱动,才能让它洗白。
孟山都的百年丑恶历史,还有很多都没说,汪卉只听了这么一点点,就觉得它罪孽深重了。
她有些生气,问道:“难道全世界就没有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大众机构制止它吗?”
这个问题大家都没能回答,好半天,杨顺才说道:“曾经有过,欧盟,华夏,曰本,镁国,绿色和平组织,环保组织什么的,都有过抵抗,但政客和种子公司相互勾结,就不好说了。另外,科研不给力啊。”
杨顺说的科研,是指高效而且安全的杂交技术,产量高,抗虫,抗病毒这种。
但虫子也是生物,不管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抗虫植物,还是转了抗虫基因的转基因植物,虫子为了生存,也会不断进化,产生抗性,这是同步的。
人类为了杀虫,获得更多作物收成,就必须使用农药,而且随着虫子的抗性提升,不断加大农药的毒性。
所以这是一道无解题,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
“好吧,黑垦种业要是傍上孟山都的大腿,由他们去吧。”
众人都没什么想说的,人人喊打的公司,再辣鸡也有人喜欢,有些人就是这样,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毁灭的是其他国家,与我何干?
而且华夏地大物博,面积和人口都比阿根廷,巴西大多了,怎么可能被转基因大豆入侵,对吧?想多了兄逮,政府可是万能的,要相信政府,对不对?
反正有些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与拜耳…孟山都这些外资企业合作,傍上外企,倍儿有面子。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或企业。
………………
年前杨顺安排好过年值班的事情,差不多自己也可以放假了。
今年杨顺30岁,三十而立,是个值得庆祝的年份。
过年期间,一大家子人去三亚过春节,顺便帮杨顺庆祝30岁生日。
四个老人提前先去,都住在袁老赠送给杨顺的农场里。
三亚是个好地方,这里冬天温度平均28度,气候宜人,去哪儿开车也方便,出门就看见海,屋后就是田和山。
这种日子过得太舒适,四老都表示,红枫太冷,他们以后每年冬天要来三亚住四个月,帮忙看着农场都可以。
陈梅的电话不断打给杨顺,还把杨德猎在农场玩,在海边玩的各种美照,发给他。
杨顺还没亲自来过这里,有点心痒痒,在过小年之前放下公司事务,和汪卉收拾行李,带着西勒,再叫上陈浩一家三口,一起飞往三亚。
从VIP专属通道上飞机,几人来在头等舱里。
红枫飞三亚的客机只有空客A320这种小飞机,头等舱空间并不大,只有八个座位,连隔间都没有,只能说比经济舱舒服一些,但考虑到只有两个多小时,不讲究了。
小舅妈李丽虽然也是有钱人,但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丢。
她把行李放好后,还小声说道:“这也不比经济舱大多少,价格还贵三倍。”
陈浩是无所谓的,吃苦耐劳的老男人一路蹲在旁边都可以忍受,反正家里不是他管钱,他连用钱的机会都没有。
杨顺笑道:“小舅妈,一分钱一分货,便宜的东西只有便宜这一个优点,但贵的东西只有贵这一个缺点。”
汪卉也劝说道:“我们公司和国内许多航空公司都有协议价,员工出差都是坐的公务舱以上,价格真没您想的那么高。”
小丫头陈雨涵才是最会享受的,帮父母整理好行李,往窗户边的座位一倒,伸了个懒腰说道:“等哪天表哥买私人飞机了,您再上去坐会儿,绝对不会抱怨。”
私人飞机买的起,但没必要,科研汪有手机电脑和WIFI就够了,杨顺平常都不需要出门。
现在冬天来三亚,一票难求,头等舱的票也全部卖出去,他们就六个人,还有另外两个座位是别人的。
等了几分钟,才有机场摆渡车单独送人过来,一个金发碧眼,看起来大约50岁开外的老外,还有一个40来岁的华夏中年男人。
两人目光在头等舱里随便扫了几眼,华夏中年男人立刻认出杨顺来,脱口而出:“杨教授?”
杨顺抬头,并不认识,只是随便笑了笑:“你好。”
这个中年男人似乎有点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只好先借着摆放行李的机会,和身边的老外嘀嘀咕咕,坐好后又低声商量了半天,看样子,很想和杨顺攀谈什么,但又有忌惮。
正文 第369章 熊孩子
终于,坐在前面的两人动起来。
那个华夏中年人站起来,靠在椅背上,主动伸手笑着自我介绍:“杨教授你好,我是孟山都华夏总公司的彭禹。”
孟山都的人?
杨顺不知道对方什么意思,勉强伸出手握了握。
彭禹是个自来熟,对汪卉很礼貌地问好,又和走廊边的陈浩打招呼。
他提议道:“我身边这位是来自镁国孟山都总部的技术官史蒂夫教授,旅途漫长,枯燥无聊,陈教授能不能和我换个位置,陪史蒂夫教授聊聊天,说说话,介绍一下华夏的风土人情?”
话虽这么说,实际上就是彭禹自己想和杨顺聊会儿,把陈浩支开罢了。
陈浩看了看杨顺,两人心意相通。
铁鞋踏破无觅处,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刚刚说到孟山都,你们就来了,好,今天正好摸摸底。
几人重新换座位,杨顺和彭禹坐在一起,陈浩陪着史蒂夫教授,在前面叽里呱啦聊起来。
“能和杨教授同坐一个航班,真是太幸运了。”
“我也能碰到世界第一的同行,幸会幸会。”
杨顺好奇问道:“彭先生在孟山都是什么职位?”
彭禹道:“我是华夏公司销售部门的,市场部的小经理。”
“彭经理你好,这大过年的,你们还要跑三亚市场?”
“勉强算是吧,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制种基地,老外可没有过年这一说,就拉我当壮丁了。杨教授也是去三亚看农场种子的吧?”
“没错,看看制种基地,顺便当一次候鸟,过个暖冬。”
“哈哈!我也在红枫工作过一年,对湿冷的冬天印象深刻,红枫冬天没有暖气真的很难过。”
两人拉着家常,互相试探着,最后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三亚的制种场。
杨顺得到袁老的赠送,有几十亩地的优良种子,华夏人都知道。
但孟山都有什么制种基地,杨顺完全不知情。
所以现在信息不对等,杨顺很直接地问道:“你们孟山都在三亚也有自己的制种基地?”
彭禹解释道:“是一个合作伙伴的,黑垦种业你不陌生吧?我们打算实地考察,看看是不是合作。”
杨顺愣住,不是吧,这位彭经理这么爽快地就把队友卖了?
彭禹靠在座椅上,像是如释重负一样:“前几天华夏化工去拜访杨教授的事,我们也听说了,杨教授拒绝了华夏化工的合作要求,看样子,也会拒绝我们孟山都,对不对?”
杨顺不动声色道:“没错。”
彭禹道:“所以,咱们是竞争对手了,这是躲不过的事实。所以我也没必要藏着掖着,或者捂着耳朵假装听不见,闭着眼睛假装看不见。反正这件事也瞒不了多久,我还不如对杨总开诚布公,获得一些好感。”
我会对你们孟山都有好感吗?杨顺不以为然。
但如果对手这么坦然,把竞争摆在台面上,有一说一,有事说事,凭真本事对抗,还是挺不错的。
彭禹说道:“杨教授,我有个提议。到三亚以后,我邀请你去黑垦种业的制种基地参观一下,你也让我们去你的制种基地逛一逛,咱们相互加深一下了解,你觉得怎么样?”
杨顺心思转动,计算得失,发现这个彭禹不怀好意,挖了个坑,准备等着他跳下去。
孟山都的核心不是黑垦种业,但杨顺的核心就是袁老的这几十亩地。
孟山都让杨顺看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垃圾牌,而杨顺给孟山都看了自己的底牌,怎么算都是亏的。
但是,杨顺可是德鲁伊啊,他会亏吗?
比视力,比偷种子,谁的能力有杨顺强?
所以这个坑,明看是给杨顺挖的,是事实上,彭禹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坑是给他自己挖出来的!
杨顺迟疑了一下,说道:“参观可以,但不能动手取样。”
彭禹不断点头:“嗯,咱们就当是纯理论技术的友好交流,人数也不要多了,一边就两个人。”
杨顺抿嘴笑了笑,主动拿出手机:“可以,到三亚后电话联系,咱们明天早上就可以参观了。”
两人交换电话号码,各自在心里笑骂了对方一声傻子,开始闲聊。
聊现代种子行业的世界格局,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聊诺贝尔,彭禹不愧是做销售经理的人,口才很好,见多识广,不管真假,反正说出来的内容很对杨顺的胃口。
彭禹也是在慢慢揣摩,杨顺从医药行业转到农业种子行业,究竟是为了什么,总不能还是那个理由“兴趣使然”吧?
两个半小时一晃即逝,让头等舱的先走,八人有说有笑,像朋友一样分手,各自乘车离开。
农场的员工开来两辆商务车,众人把行李装好,分头上车离开。
汪卉拿出手帕,帮热出汗的杨顺擦额头,嗔道:“你们呀,明明是死对手,表面上还装得像好朋友一样,虚伪。”
杨顺道:“当面笑嘻嘻,心里嘛卖批,背后捅刀子,趁机要你命。李嘉城说过,当你能够做到这四点时,就代表你成熟了,可以挣到大钱。”
汪卉眼睛瞪的老大,不敢相信地看着他:“真是他说的?”
“也有可能是鲁迅,或者莎士比亚。”
杨顺打着哈哈,伸手将她搂着,指着车窗外看热带风景。
凤凰机场到亚泷湾有高速路,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到达,很近。
袁老赠送的这个小农场就位于亚泷湾附近,面积并不大,只有50几亩,也就是不到4万平方米,建立在临海的山上,只有一条简单的海崖道路。
三亚的那位领导跟着杨顺去过瑞典参加诺奖典礼,回来后和市里一商量,将原本周围的一块悬崖边大约4万平米的地,干脆一起划拨给了杨顺,相当于是凑了100亩出来,顺便把路封了一截,变成了只有一条通道的独立小农场。
办好交割手续后,很快,钱飞飞带着建筑队过来,是他认识的一个部队转业工程兵老总,在农场入口设立岗亭,又在原本打了高高隔离墙的基础上,拉扯上防盗铁丝网,安装电网,以及24小时监控系统。
连悬崖边的海湾,也有警戒牌和监控,防止有人开小艇偷偷潜入,翻悬崖上来。
小欧虽然已经是十岁的老狗,但老狗经验丰富,身体健康,训练自己的多个孩子们守护着农场,它至少还能再战五年。
做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