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文武天才-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而言之,九个学生在园林中感悟意象,整整一个上午过去,每个人都有自己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一多倒也不急,只是大手一挥,让他们回去继续感悟,明天继续到花园里来“格物悟道”。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他们和这意象死磕,不感悟出一个成熟、稳定而完美的文魂意象来,他就不讲新课了。

    下午的武道炼体课,海东泉对他们提出了一个修炼的目标。

    这个目标叫做“壮血”。所谓壮血,有壮大气血,增强血气运行效能的意思。

    从前霍宗棠在炼意的过程中,有修炼过一项“热血沸腾”的特技。通过魂力的爆发调动身体热血沸腾,可以令魂力、体力都同时有所增长。

    这个炼体的“壮血”特技,与热血沸腾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

    所谓的壮血,其实首先是要通过修炼,增大,扩宽体内的大小血管,以容纳更多的气血通行。

    其次,要通过特定的修炼方式,催谷血液奔腾,并提高血液的热度,从而令修炼者获得更强大的力量。

    修炼壮血,一方面可以增强体力、生命力与人体力量,另一方面,更是可以壮大内气,令气息如海洋般浑厚,如江河般绵长。

    因此,作为一门根基的炼体秘术,壮血可以同时促进外功、内劲的增长,是内外兼修的极佳修炼之法。

    听海东泉介绍,如要成功“壮血”,一要勤加苦练,要靠个人努力,从而改善内在的身体机能。但另一方面,也无可避免的必须要服用一些强血、补血的药物,依靠外来的机缘提升境界。

    帝国文武学院为他们这些新生,准备了一些名为“壮血剂”的奇药,用于辅助修炼。

    但海东泉也强调,这些药物只是最基础的壮血药,只能帮助他们获得有效的提高。要在壮血一关修炼得彻底,提升壮血的品质,还得靠他们自己到蛮荒之地去采药,寻找各自的机缘。

    当然,这也是后话了。目前,还是应该先掌握海东泉老师教授的“壮血”的基本法门。

    这法门主要分三点,第一,通过内气催谷及肌肉的运动,加快体内血液的流动速度。据说壮血有成的武道高手,一旦发功,体内的血液可以如河流奔腾,速度极快。

    第二,通过加快血液流速,辅助以内气的运动,慢慢增大、拓宽、加厚加固血管,令其可以容纳更多的气血,并有足够的强度、韧度去承受强烈的气血运动。海东泉老师说,普通人的血管和动脉,一般顶多得蚯蚓大小。但壮血有成的武修,在发功之时,体内的大动脉,可以拓宽到拇指般大小,宽度与厚度足可比普通人大数倍。

    第三,是在涨大血管、增强血管壁的基础上,提升血液的热度,产生类似热血沸腾的效果,全面激发气血及肌肉的力量,从而令人体获得极强的内气、外劲加成!

    壮血也必须要循序渐进。

    今天下午的课程,老师主要是教大家如何加快血液流动的速度。

    但说实话,这种修炼,也无异于一种肉身上的酷刑!

    因为每个人的血液流动速度,基本上是适应天地规律、适应人体内部环境的。如今要人为地改变它的流速,身体必然会产生极强的反应。

    这就跟一个人一直习惯了自行车般慢悠悠的速度,却突然要把他扔到一辆疾驰的跑车里,这速度的陡然改变,必然要让人吃不消。

    因此当这些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开始加速血液流速时,所有人都出现了心跳加速、浑身发虚、大汗淋漓、身体忽冷忽热等不良反应。

    说实话,这种种感觉,既不是肉身被击打的那种痛楚,也不是过度辛劳造成的疲倦,更不是精神上的虚脱、眩晕,而是一种根本无法描述的身体失控、从脏腑到毛发处处都不对劲的古怪感觉,就像痛楚、酸痒、疲惫、精神萎靡等所有痛苦全部集中到了一块,让人真是苦不堪言。

    霍宗棠自认为自己已算是忍耐力够强的人,但面对这种壮血修炼,也是浑身不得劲,练得几乎要发疯。

    海东泉一边指导学生们修炼一边说:“修炼壮血的过程,最容易出现身体与精神的异样反应。你们一定不能逞强,如果实在撑不住,或者出现了幻觉,就一定要服用一剂壮血剂,否则极容易走火入魔,反而会戕害自身。”

    但在场的学生,却一个个都仍在咬牙坚持。因为武道院每日给他们配发的壮血剂,只有三剂,一旦用完,就意味着今日无法再进行壮血修炼。

    所以他们只能苦苦支撑,不断延长着自己壮血的时间,极力探索着自己潜力的极限,在突破极限与走火入魔的刀锋上游走。

    可以说,这种修炼极为凶险,一旦修炼出现什么差错,他们就得付出极大的代价。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是有了这种凶险的催逼、激励,这些武道天才们才能更加坚定心志,更加专注,也才能不断进步。

    进入帝国文武学院之后的第一个月,他们便在文炼文魂意象、武炼壮血的生活中度过。

    每一日都是那么的充实,同样,也是每一日都充斥着种种喜怒哀乐。他们为进步和突破而喜悦,为境界停滞不前而失落痛苦,为被老师斥责而不安惶然,也为被对手暂时压制而愤怒不甘。

    总而言之,也许每一日都是那样的千篇一律,那样的枯燥乏味,那样的压抑煎熬,但也每一日都充满了惊喜、精彩与成长。

    只是作为天之骄子,这些新生本来已经习惯了在文武修炼上势如破竹的进境,如今一个月过去,无论是诗道的文魂意象凝结,还是武道的炼体壮血,进步都似乎甚是缓慢。

    即便是像霍宗棠等最顶尖的文武状元,也都面临了同样的问题,这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幸好,第一个月结束后,他们将要迎来第一次的校外特训。

    这一次的特训,主要是在普遍面临修炼瓶颈的情况下,给他们到外界寻找修炼机缘、突破自我的机会。在整个特训的过程中,学院准备了许多对下一阶段修炼大有裨益的奖赏,等着他们通过优异的表现去争取。

    带着这种深入天地、寻求修炼文武之道的机缘的心思,金秋十月的一个晴明的日子,帝国文武学院的数千名新生,乘坐着高速列车来到了北蒙省国境边缘的一处戈壁沙漠里。

    在这片戈壁沙漠里,设置着一个帝国文武学院的修炼特训基地。

    帝国文武学院之所以能雄霸天下高校,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地利。

    帝国文武学院散布在全国各地、海外的修炼基地、资源基地、战兽基地,是整个中华高校群体中最多,最优质的。

    眼下他们所到的这个基地,就是帝国文武学院众多修炼基地中的一个。

    这片名为“东羽漠”的荒漠深处分散着一些绿洲,生长着一些有利于修炼壮血的奇特药物,还有众多迥异于中原的景象、风物,有利于学子们感悟意象。再加上这里的战兽等级基本上在一、二级之间,不会对这些新生构成太大的威胁,特别适合新生修炼。

    带队的文武教授们对各自的学生进行了特训前最后的叮嘱后,这些学生们便或是孤身一人,或是三五成群地进入了东羽漠。

    由于此次特训准予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战兽坐骑或宠物入场,所以命令颁布后,沙漠外沿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除了喧闹的人声外,其中还夹杂着众多的战兽嘶鸣声。

    人和战兽踩踏起的尘土被风一吹,顿时扬起了漫天沙尘,有种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意思。

    霍宗棠骑着那匹银骏角马混在人群中,那拽得不行的银骏角马不屑地看着周围的低级战兽,傲娇的尾巴几乎要翘到天上去。

    又经过一个月的喂养,这银骏角马又长大了一些,看起来确实威风凛凛,高大神俊,在一群低级战兽中确实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

    但是一头斑马战兽忽然呼一声从身旁疾驰而过,速度极快。马背上一个少女,黑色长发如波浪般起舞,娇美中带着一股英姿飒爽的气质。

    又一头角鹿战兽轻盈地从身旁冲过去,鹿背上一个男人尖声对前面的少女说:“玉儿,玉儿,你可不可以表跑那么快呀,哎哟,哎哟,人家赶不上你,心里会好伤心好伤心的!”

    听到这种狗血电视剧般的台词,周围的同学们全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

 第287章 飞向夕阳的东羽鸟

    不用问,肯定又是李莲京那妖孽出来兴风作浪了。

    银骏角马一见那一鹿、一马竟然跑到了高贵、优雅、傲娇的自己的前方,心头大怒,扬起蹄子就要追过去。霍宗棠却猛然一收缰绳,双腿一夹马腹,制止了它这种热血中二的无脑行为。

    正在这时,远方荒漠的地平线上,却忽然看到有一道浓重的灰线,似是被他们这么巨大的动静所惊动,竟突然飞快地移动起来!

    这灰线一动,竟然好似江潮滚滚一般,又像是千军万马奔腾,扬起了无数烟尘,气势十分恢弘。

    “哇,是东羽鸟!好大一群东羽鸟!”

    有人高声惊叫起来。

    “跟着东羽鸟,就能到荒漠深处的绿洲,大家快追!”

    “东羽鸟的速度奇快,得咬紧了,不然要是追丢了,就很难找得到绿洲了!”

    看见天边那一大片东羽鸟群后,学子们都兴奋起来,纷纷抽鞭驱赶战兽坐骑,飞快地往那片东羽鸟群冲过去。

    整片大沙漠上,顿时出现了一大群东羽鸟在前面逃,后面一大群人马在追的态势。

    霍宗棠骑着银骏角马,迅速从大群人马中脱颖而出,冲到了队伍的前方。银骏角马轻松地踏着小舞步,转眼间就超越了千军万马,整个过程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遥遥领先后,它还趾高气扬地回头看了一眼,甚至还迎风甩了甩额头上一撮银白色的鬃毛,摆出了一副“哥不发力也秒你们十八条街”的吊样,实在是拽得不行。

    这时,周围只剩下了五六个人影,全是上官玉儿、杨晓娜、司马万等文武双榜状元和他们的坐骑。

    而前方的东羽鸟群,已经可以清晰可见了。

    东羽鸟并不是真正的鸟类,它们是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陆行鸟。

    只见这些东羽鸟浑身羽毛灰黄,形状有些像鸵鸟,脖子弯而修长,两条腿健壮有力,步频极快,在沙漠上跑起来,速度一点也不亚于骏马。

    而且前方奔跑着的东羽鸟群,看数量至少也有数千只之多,那“万鸟奔腾”的态势,还真有些吓人。

    追了一会儿,东羽鸟群中几只首领模样的大鸟忽然发出几声怪叫,那一大群东羽鸟就像接到指令一般,忽然分头逃跑,由一个大整体分割成了数个小整体,分不同方向往沙漠深处逃去。

    仔细观察一番,每一个小小的东羽鸟群前方,都有一只头鸟在带队。

    看来,这些东羽鸟的智商都不低,而且有着严明的组织和领导,也并不是容易对付的。

    霍宗棠与上官玉儿等人远远地对视一眼,然后各自选择一群东羽鸟,继续紧追不舍。就这样,后面的数千名新生也随即分散开来,渐渐消失在了沙尘之中。

    霍宗棠跟着的那群东羽鸟群,数量大概有四五十只之多。

    此时艳阳高照,沙漠之中没有任何可以遮挡的地方,地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粗粝的砂石地面热得滚烫,就连扬起的烟尘之中,也似乎带着一股灼热的火药味。

    但这群东羽鸟却始终抖擞精神,一直保持着极高的速度,完全没有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

    银骏角马的适应能力也极强,暂时还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这家伙被关得太久了,今天终于被放了出来,还要和这么多东羽鸟玩躲猫猫的游戏,它明显感觉到乐趣无穷,跑得不亦乐乎。

    路上经过几个小绿洲,霍宗棠都没有停留。

    听说,这些绿洲里,长有一种名叫彤灵草的草药。这种草药有补血、壮血的功效,服用之后,还能扩张、加厚血管壁,提高血液品质,对正在修炼壮血的他们来说,正是绝佳的辅助用药。

    但一路上见到的绿洲,其实都位于东羽漠的边缘地带,即便有彤灵草,也都是一些年份不足的幼草,对霍宗棠来说意义不大。

    只有进入沙漠深处,才有可能找到百年期、甚至数百年期的极品彤灵草。

    所以霍宗棠当然不会在那些小绿洲里浪费时间。

    霍宗棠骑着银骏角马,在东羽鸟身后一直紧追了数百里路。

    这时候已是日近黄昏。昏黄的圆日垂在地平线上空不远的地方,虽然仍燃放出道道红光,但那灼热的威力已经大减。

    一路拼命奔跑,即便是极善长途奔袭的东羽鸟与银骏角马,这时候也都跑得疲惫不堪,双方都仅靠着一股气在支撑。

    银骏角马还好一些,一路上不时得到霍宗棠的精神能量“加血”,又不时能补充一点食物与饮水,精神与身体状况都还好。

    但那些东羽鸟一路不吃不喝不休息,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路上有几只东羽鸟,甚至哀鸣一声,倒在了地上,再也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

    但就在这时,前方那群东羽鸟却忽然发出一阵兴奋的鸣叫声,竟好似是胜利的欢呼声般。

    霍宗棠抬头望去,忽然见到了震撼不已的一幕!

    正前方十里开外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片极大的绿洲!

    绿洲里芳草鲜美,树木林立,外侧一个绿湖如飘带般环绕四周,上空还有许多飞鸟在盘旋。

    这绿洲生机盎然,在荒凉辽阔的荒漠中,显得就跟天堂一般美好。

    那群东羽鸟顿时精神抖擞,一边兴奋鸣叫着,一边豁尽最后的力量往绿洲跑去。

    霍宗棠也是精神一振,策马追了上去。如此大的一片绿洲,里面不知道有没有自己想要寻找的彤灵草?

    但是他越跑越觉得不对劲。前方的绿洲看起来阳光明媚,所有景物的颜色,都仿佛早上日出时一般清新。然而此时夕阳西下,苍凉的红日已经几乎挨近地平线,这光影的效果怎么看都不对劲啊?

    最重要的是,眼前的绿洲美景,怎么会看起来有种美好过头,以至于不太真实的感觉?

    难道……

    是海市蜃楼?

    但为何前方那些东羽鸟一只只都像疯了一样扑过去?这些长年生活在荒漠里的战兽,按理说应该不会被这种沙漠幻境迷惑才对啊?

    霍宗棠心中满是疑惑,但仍是驱马紧咬住那群东羽鸟追了过去。

    浑圆苍凉的红日,已经慢慢地沉入了地平线之下。前方的绿洲美景,也一半暗淡,一半消失在视野里。

    这时,霍宗棠已经可以完全肯定,这绿洲必然是海市蜃楼的幻境而已。

    但是那些东羽鸟非但没有停步,反倒着了魔一般变得更兴奋,更疯狂!

    就在数十米开外,霍宗棠亲眼目睹那头鸟大叫一声,然后竟然奋起双翅,腾空而起,往着地平线尽头的红日怀抱内翱翔而去!

    那时,恢弘而浑圆的巨大红日,正好就在他们的正前方。一半没入地平线之中,一半仍对着天地释放磅礴的光芒。

    天地间一片辉煌,地平线的边缘,好像镀上了一道金边。

    那只头鸟好像已经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以飞蛾扑火般的悲壮姿态扑向红日,然后迅速消失在那博大、恢弘而苍凉的红光之后。

    紧接着,所有的东羽鸟都纷纷凄厉鸣叫着,随着头鸟振翅飞起,往茫茫红光内扑去!

    “这……”霍宗棠简直惊讶得无法言语。

    东羽鸟不是真正的鸟类,不能飞翔。但在低空翱翔个一二十米却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听说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东羽鸟才会奋力一飞。之后,不是新生,就是死亡。

    前方究竟有什么,竟然令得这些东羽鸟不惜燃烧最后的生命力,也要奋力一搏?

    他用力一鞭,逼银骏角马加快速度,但那角马到了东羽鸟腾空而起的地方,却是忽然一个收步,然后惊骇不已地嘶鸣一声,紧接着,便是在原地不断打转,再也不肯往前走。

    等霍宗棠看清眼前的情景,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前方几米开外,竟然陡然出现了一道极深的峡谷,这黑色的峡谷出现得如此突兀,如此不合常理,简直就像有天神在平坦辽阔的荒漠里忽然挥了一刀,硬生生地将整片戈壁荒漠分成了两半一样!

    霍宗棠走到峡谷旁边一看,手心都出了一层冷汗。

    这峡谷目测少说也有近百米深,绝壁本身犹如刀削斧劈,极为陡峭。刚才要不是银骏角马收步及时,一人一马就要一头冲进悬崖摔得粉身碎骨了。

    霍宗棠再往前看去,只见十余只东羽鸟正落在二十米开外的悬崖另一端,有些缓缓地往前走,有些正冷漠地回头看着他。

    数量不对。其余的东羽鸟呢?

    自然是在最后的奋力一搏中,落入了百米悬崖,摔成了肉泥。

    霍宗棠有些感慨,一抬头,却蓦然发现在最后一缕阳光的照射下,天边的绿洲蜃景已经变了模样。

    那里仿佛有一间古朴的小木屋,立在茫茫苍穹之下,立在无垠天涯边上。一个孤远而矮小的人影,就站在那木屋和一块高大的石碑之间。

    看样子,像个有些驼背的老人。

    老人穿一件宽袍大袖的古装,头微微侧着,好像在注视着他。

    霍宗棠的脊背森然生寒,手心又渗出了一层汗。

    这又是哪里来的蜃景?映照的是大地中哪一个角落的景象?难道还有人,能在蜃景之中看见千百里之外的景象?

    有点像悬疑?求订阅打赏月票推荐~~~拜托各位!

 第288章 无限蜃景在险峰

    红日终于完全消失在地平线之下,大地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空中那奇特的海市蜃楼景象,也终于完全消失。

    霍宗棠带着满心的震惊与疑惑下了马,绕着悬崖走了一圈。

    这道近百米深的黑色峡谷,原来是一个大大的圆形,中间围着一座孤峰似的高山。

    此处的沙砾地貌也已经改变,变成了巨大的黑色岩层。

    原来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这荒漠的极深处。

    往那黑色峡谷的深处望去,迎面扑来的是一阵带着恶臭的阴风。在夜里望去,峡谷底部一片绿火幽幽,很显然,在那潾潾鬼火的下方,不知堆积着多少动物、战兽的尸骨。

    霍宗棠决定在悬崖边上休息一夜,等明日作打算。

    第二日一早,趁着天色大亮,霍宗棠再次观察了一番地形。眼前的黑色峡谷,就像在茫茫荒漠中忽然多了一个巨大天坑,天地巨力形成的鬼斧神工,令人震惊不已。

    而就在巨大而幽深的黑色峡谷中间,一座黑色的石山拔地而起,直指天空。

    石山中段的地方,有一座四五十米宽的石台。昨日那些飞过死亡峡谷的东羽鸟,如今全都趴在石台上,一动不动地仰头看着高高的石山。

    霍宗棠本想着骑马绕那黑色大峡谷走一圈,但尝试着走了一二十里,便发现不对劲。这黑色大峡谷的直径估计会有上百里,如果真要跑一圈下来,恐怕得要几天,时间上耗不起。

    此外,有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昨天黄昏,那些东羽鸟为何冒着生命危险,纷纷殊死一搏,飞过大峡谷?对面那座黑色石山上有什么,竟能让它们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他不相信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因为他一路上虽然对东羽鸟紧追不舍,可并未出手伤害过一只东羽鸟,东羽鸟断不至于怕他怕到这种地步。

    而且对面的那些东羽鸟,如今都保持着一种朝圣般的姿势,跪拜着那座黑色石山,似乎山上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霍宗棠总觉得这背后必然会有些什么原因的。

    其次,昨日黄昏最后一线阳光中出现的奇怪蜃景,又是怎么回事?那个似乎能够从时空另一端看到他的老人,那座木屋和石碑,又是怎么回事?一切都实在太奇怪了。

    最重要的是,霍宗棠远望那座黑色石山时,竟从山巅上感应到一股若有若无的……

    魂力波动!

    这又是怎么回事?

    胯下的银骏角马忽然停住了脚步,两蹄不断踢踏着沙砾的某一处,然后发出了一阵不寻常的嘶鸣声。

    霍宗棠下马,将那沙砾扫开,赫然在地下发现了一大块石板。

    石板上有字:

    西元一九五一年,帝国文武学院新生王仲德、杜力生、刘莎莎等三人至此历练,见空中神奇蜃景。有老人自云端俯瞰三人,有寒梅开于云端,一黑一白,清满人间。又有古代仕女在空中起舞,有如仙人。对面黑色石山上,似有文魂之力冲天,我三人在此徘徊三日不知何解,遂憾极而去。此山有大谜团,特留书于此,以待后人登山解惑。

    下面又是一行字,字迹一变:

    西元一九六五年,帝国文武学院新生张畅、李渡至此试炼,见空中海市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