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文武天才-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另一种发表方式——专著发表,则是专门针对有灵魂超能的修炼者而言的,作品本身会蕴含灵魂力,其面对的读者,也都是文学修炼者。专著发表之后,除了正常的经济收益,文魂积分方面的奖励会更丰硕。和公众发表作品不同,文魂积分的获得,没有读者人数的要求。哪怕只有一个修炼文学的读者,只要他喜爱你的作品,他都可以根据灵魂触动的程度,给你“打赏”文魂积分。

    当然相应的,如果读者越多,作者获得的文魂积分,也有可能越多。这也符合文学“传道”的宗旨。作品流传越广,读者越多,你的“文道”,也就能影响更多的人,以改变其精神气质,治疗灵魂痛苦,升华心灵世界。而读者给你的回报,也自然更多。

    当红的几个文学大师,比如散文大家余秋玉,随便一本散文专著,都能获得数十万文魂积分。值得注意的是,文魂积分也是分青铜、白银、黄金、圣殿等级别的。余秋玉的专著,获得的是黄金文魂积分,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听了吴治中的解说,霍宗棠就明白过来了。

    吴博士话说得客气,其实以自己那极为微薄的灵魂力,两首诗只适合公众发表。如果要选择专著发表的方式,当然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文魂积分,帮助自己更快地突破,但自己实力不够,想了也是白想。专著发表,他必须运用灵魂力进行创作,让诗歌蕴含灵魂超能。这已超出了他能力的极限。

    他就老老实实地说:“吴博士客气了。我现在修为尚浅,还是先公众发表,赚点学费再说。”

    吴博士呵呵地笑了,说:“你不必妄自菲薄。只要这首诗能广泛流传,有超过十万的读者,也是可以获得文魂积分的。”

    霍宗棠当然对那两首诗有信心,但自己面对着的是与地球不一样的世界,读者的口味如何,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可,霍宗棠心里也是没底。不过,还是先试一试吧。

    此后,霍宗棠就将推荐发表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吴治中代理。

    一天后,霍宗棠就以学子的身份,进入了真武学府学习。

    此前做保安时,他只能在校园内巡逻,但教学区之内,是无法进入的。今天跟着张主任一起走入古雅的教学楼,他竟有些激动与期待。

    这教学楼已有数百年历史,红砖绿瓦,处处留有前人的对联、书画,在恢弘大气中,又透出浓浓书香气息。

    加上他今日穿上了仿古的学子服,宽袖大袍,和这环境浑然一体,颇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汉星的各国各民族,对传统文化、建筑的继承与尊重,比起地球要好得多。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随处可见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前的古建筑。古代的节日、服饰、饮食、礼仪等文化,都保留得很好。

    虽然随着时代发展,这里也有跟地球一样的时尚潮流,电子网络,摩天大厦,但汉星真正做到了现代与传统的结合,而不像前世的华夏那样,把一切旧东西统统拆掉、扔掉、毁掉,一切看起来很新,但却没有底蕴。

    霍宗棠身上穿着的这件学子服,就是仿照汉服改造成的“校服”,也是汉星华夏国传承历史的一个明证。

    霍宗棠是特招生,自然也没有专门的入学礼。张主任把他带到一年六班,对老师和学子们进行了简单介绍,入学仪式就算完成了。

    因为霍宗棠在数日前的文斗中大出风头,替真武学府争了一口气,老师和学子们都给了霍宗棠热烈的掌声。

    一年六班的负责老师是何老师,他指着教室内一个位置说:“霍宗棠同学,你就坐在那里吧。”

    霍宗棠坐了下来,一个女生就低声说:“你那天表现优异,应该进一班才对,怎么来了我们六班?”

    霍宗棠一看,原来是几天前“调戏”自己的一个女生。那女生叫万佳,竟然是这个班的班长。

    霍宗棠听了她的话,觉得有些奇怪,就多问了几句。万佳告诉他,真武学府的一年级共有六个班,班级水平,是按序号排列的。其中的一班,相当于前世的重点班,是重点栽培对象。以此类推,六班在年级中,就是最垃圾的一个班。按照往年的经验,班里三分之二的学子,都是无法通过毕业会考的。

    所以万佳有些不解,以那日文斗体现出来的实力,霍宗棠进入一年一班,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又来了六班?

    霍宗棠对此一笑置之。是金子总会发光。身处在哪个班并不重要,只要能够把实力修炼出来,就不怕别人看不到你的价值。

    霍宗棠入学的第一天,上午上的都是文学课,下午上的都是武道课。

    上午的文学课,包括文学史,阅读,写作,灵魂超能等几门文学公共课。其中,霍宗棠对最后一节灵魂超能课最感兴趣。

    但在此之前,他先后上了文学史、阅读和写作三门课,三门课竟然也带给了他特别新奇的体验。

    上文学史课的是一个留一撮山羊胡子,看似古代私塾先生的一个老头,姓董,自诩为董仲舒后人。

    这节课因为多了霍宗棠这个新人,董老夫子刻意多讲了一些文学的基础知识。

    在汉星,文学即传道,传的是精神之道,心灵之道,灵魂之道。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苦海无边,精神上的迷惘,痛苦,失落,孤独,悲伤,绝望……种种灵魂痼疾,难以疗救。而人性又乃是神性与兽性的集合,天生拥有其内在的缺陷及劣根性。

    灵魂、人性层面的病痛与缺陷,只有通过灵魂升华的方式,才能改善、疗救。而在这个世界的天地法则之下,只有文学,才能重塑堕落的灵魂,救治精神的创伤,培养骨气气节,改造劣等品性,扫除各种恶行,营造极善极真至美的心灵世界。

 第二十二章 文道之战

    因为世间万法,只有文学一道,才能通过文字承载灵魂世界。而文字又是世界最普遍,最易于传播的符号,无论如何高贵、神圣、纯洁的灵魂世界,都可以通过文学来刻画、展示。而优秀的文字作品,又可以直指人心,触动世人的精神世界,令所有低劣、困苦的凡人灵魂,得以向最高神性无限升华!

    文学之道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提升心灵境界,令灵魂不断充盈神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尽头,但到达一定层次,凡人的灵魂,就可以成为神之灵,从而获得灵魂永生!

    当然,在汉星的天地法则之下,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也都归在了“大文学”的范畴之下。而舞蹈、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在这里则归为了“大武道”的范畴之下。

    董老夫子所说的,除了这些有些枯燥的文学理论外,还有文学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或逸事。

    例如,他这节课就曾讲到了先秦时两位文学大圣人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霍宗棠在前世也听说过,名叫“孔子问道于老子”。

    但这节课听到的内容和前世那典故不同。前世的孔子问道于老子,只是一次学术上的交流。而霍宗棠在这节课听到的,却是类似于“华山论剑”、“决战紫禁城之巅”的那种文道大战。

    典故中的孔子与老子,都是历史上的圣人,以今人的观点看,境界都已超过了最高的“文圣”阶,几近于“神灵”的范畴。老子乃道学一脉的祖师,故又被后人称为“道圣”。孔子是儒学祖师,所以又被后人称为“儒圣”。

    据说,两位圣人的文魂,已经长生了五千余年,若果能够获得《道德经》、《春秋》、《论语》等原本真迹,后人甚至能够朝拜圣魂,向圣人问道!

    当然,二位先圣的真迹,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消隐于世间。后人虽然再三寻觅,却终究再也找寻不到,只有二圣的文道——儒学及道学,一直流播千古,造福万代,在华夏国无人能及。

    只是偶过数百年,就能听说一次道圣或儒圣显灵的事情。圣迹垂临世间,可以证明二圣灵魂的不朽。

    话又说回“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典故上。

    道圣老子在史书上,是一个近乎神话般的人物。出生时天生异象,七岁能文,十七岁开始云游世间,天下名山大川间,都曾见其悟道痕迹。二十七岁入周,连战天文、地理、周易、诗书等十位太学博士,十战十胜,名动天下。后道圣自觉锋芒太盛,于是抱朴守拙,进入大周守藏室,安心做一个看守历代古藏典籍的小吏。

    自此,道圣在守藏室静修,博览今古奇书,万世道藏,尽在怀中。自此,道圣不问世事,不知春秋易变,这一入关静修,就是足足百年!

    百年之后,道圣离开守藏室,惊觉天下大变,周朝式微,诸侯争霸,民不聊生。道圣于是修《道德经》一书,在天下留下七十二个洞天福地,为万民治疗灵魂苦痛。

    每一个洞天福地,都可生长智慧,消除**,令生民洗净铅华,重拾本我。寂静百年的道圣之名,再次震动天下。此时,道圣初入圣境。

    此后,道圣于终南山中,引来九道紫天玄气,洗炼文魂,一本《道德经》真迹,字字随紫气冲起,没入九霄。

    彼时,明月之光落在终南之巅,九日九夜,沐浴道圣之躯。道圣在九日九夜不落的明月之中悟道,圣魂几欲破空而去,终至圣境大成,成为道学祖师,开创万世不朽之道统。

    封圣后的道圣却不如世人想象般积极入世,干预世事,却是意欲出世自隐,于是便骑青牛,西出函谷关。据说当时,天下有十万高士,闻风而至,跟随道圣同时归隐。

    道圣半路上收了一个弟子尹喜,将五千字的《道德经》传给尹喜后,便飘然而去,再不见圣踪。

    儒圣孔子年纪略轻于道圣,在道圣凭一本《道德经》封圣后十年,儒圣也通过《春秋》、《诗经》、《尚书》三部日月巨著,成功封圣。

    当时,儒圣周游六国,带领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积极传扬儒道。在秦国主持的天下文道会盟中,儒圣先胜六国的文学大师,后以一己之力与百家争鸣,一人之文魂,竟在百家文魂的围攻之下,立于不败之地,其心志之坚定强悍,可见一斑!

    百家争鸣一战之时,儒圣祭出《春秋》、《诗经》、《尚书》三部巨著,魂力充斥天地之间,乃至于三巨著与天日之光同时燃烧,仿佛三轮雄浑磅礴的巨日降临人间。

    这“三日同辉”的异象,甚至遮蔽了天上的太阳,六国之中,同时可见三日之圣光,无数生民,无论贵贱,全都得到儒圣教化,天下气象为之一新。

    这一战之后,孔子封圣。

    然而儒圣在文道之心上,坚持积极用世,与隐逸出世的道圣有着天渊之别。于是在道圣出关隐逸之前,儒圣主动登上终南山之巅,在一块巨石之上,向道圣问道。

    这一战,可谓是那个文星灿烂、圣人辈出的大时代中,最神奇,最令人向往的巅峰之战!

    但两位圣人在终南巨石上对坐,时而闭目凝思,时而开目对话,这令天下人瞩目的终极一战,竟然平常得好像两个读书人在闲聊一般。

    然而,终南山方圆十里的树木,无论何等树种,一半却统统化为了紫薇,仿如紫气东来,氤氲祥瑞。另一半,却统统化为了桃树,落英缤纷,红霞如海。

    天地壮美无极!

    紫薇,是道学圣树。桃树,是儒学圣树。

    紫薇与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一天之内,春夏秋冬迅速幻变,任何一方都无法占据半点上风。

    之后,有人在泰山之巅,见道圣与儒圣之幻影在执棋对弈,黑白棋子起落间,黑夜白天也在瞬息之间交相替换,有如天神显灵。

    同一时间,有人在昆仑之谷,见道圣与儒圣的虚影在云端写字,每写一字,雷霆便如飞龙游走,横布千里之远。

    又同一时间,还有人在南溟之海,见道圣与儒圣同时垂钓的背影。道圣一竿,钓起半轮明月。儒圣一竿,钓起半璧红日。

    三日之后,儒圣先起身,向道圣鞠躬行礼,说:“受教了。”言毕,就飘然而去,离开终南山。

    此后,道圣隐世不出,道学如水,润泽后世于无声间。儒圣则在天下设三千书院,救万民魂灵于水火中。

    这一战,究竟谁胜谁负?

 第二十三章 莫颜大师

    道圣不提一言,儒圣也不着一字,文道巅峰之战的胜负,就此成为了一个传奇,一个悬案,一段神话。

    董老夫子将这个典故,演绎得绘声绘色,极为传神。班内的学子,也都听得如痴如醉,心生向往。儒圣向道圣问道的典故,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也许有神化夸大的痕迹,但他们所拥有的那种向道之心,以及高深莫测的文道境界,足以令每一个听众折服。

    起码霍宗棠在叹服之余,发现周围的学子,眼中全都洋溢着一股神采。那是一种仰慕先贤,攀登文道巅峰的热情与战意。可以说,这个神奇的典故,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信仰之火。

    此后,董老夫子的话题由古及今,说到了当今天下的文学大势。

    “同学们,想必你们也知道,自晚清之后,天下大势,是西学重于东学。欧美发达国家,无论是文学还是武道,都占据了上风。一百余年来,欧美人首创的‘圣诺贝尔文学大奖赛’,最终的获奖者,百分之**十都是西方人。说到华夏国,直至去年,才有一个莫颜大师折桂,实现了零的突破。”

    “莫颜大师!”一提到莫颜的名字,学子们又微微骚动起来,眼中再次闪耀出崇拜的光芒。

    董老夫子面上露出了微笑。“莫颜大师在上届‘圣诺贝尔文学大赛’中,与东瀛文学大师村上椿树激战九局,在最后一局中以一式‘魂茫檀香’险胜,令村上椿树第五次败走诺奖,可谓是给我们华夏文学界争了光,也打破了西洋人对中华文学的偏见。”

    学子们应该是对这个典故更为熟悉,都大力地鼓起掌来。

    “圣诺贝尔文学大奖赛的直播,我全都看了!尤其是最后的决战,确实精彩!”

    “莫颜大师,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五千年中华文学道统,在近百年来逐渐式微,不但被西方人忽视,就连很多华夏人自己也看不起。莫颜大师这一战,可谓是打了这些人的脸!”

    少年人都是崇拜英雄的,尤其是莫颜这个扬威世界文坛,捍卫华夏文学尊严,为五千年中华文学道统正名的英雄人物,就更值得所有人献上掌声了。

    董老夫子点点头,却又叹了一口气:“莫颜大师确实厉害,放眼当今文坛,实力与莫颜大师相近的大师,也有不少。只可惜,泱泱中华,五千年传承,获得诺奖的,也只有一个莫颜。中华文学要赢得世界的认可,改变百年积弱的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他没有转身,只是凝神看着眼前的一支粉笔。那粉笔却忽然凌空飞起,自顾在空中转了个弯,然后落在了老夫子背后的黑板上。

    学生纷纷惊呼起来:“好强的灵魂波动!”

    “老夫子使出精神超能了!”

    董老夫子头也不转,只是嘴巴轻轻开合,那粉笔便自有灵性一般,自行在黑板上游走起来,“写出”了几个字:少年强,则中华强。

    笔走龙蛇,骨力苍劲!

    董老夫子轻轻呼一口气,那粉笔便像突然失去了“灵性”,一头从空中栽下来,啪一声摔断在地上。

    “这几个字,大家看懂了吗?”

    学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神情也变得很严肃。很多人沉思半晌,都缓缓地点了点头。

    “少年强,则中华强!面对天下大势,无论沉醉过去荣光,还是怨天尤人,都无济于事!只有我们的少年人人自强,一心求道,中华文学,才能重拾往日辉煌!希望我们的学子,不要只有三分钟热血。文学一途,重重艰难险阻,远远超出你们想象。不要只想着成功的掌声,多想想背后的痛苦与汗水。只有拥有大魄力,大智慧,大人格的人,才能走到最终的巅峰。”

    说完这一句,董老夫子就向学生们微微一鞠躬,宣布下课。

    学子们自发地鼓起掌来。霍宗棠也缓缓起身,心中想道:文学修炼,不光是个人的修行,也是一种使命,一种关乎家国的使命啊!

    下课之后,霍宗棠正站在窗边看校园的风景,背后却忽然传来了冷冷的一句话:“你就是霍宗棠?”

    霍宗棠回头看了一眼,见身后站着一个青年,皮肤黝黑,两道八字眉,目光有些阴冷。

    霍宗棠就说道:“我是霍宗棠,你是?”

    那青年却是哼的一声,冷笑道:“就你这种小保安,也敢修炼文学,简直就是玷污了文学大道!”

    说罢,那人也不等霍宗棠回话,只是扬长而去,在教室的另一个角落坐下了。几个青年,也都围到黝黑青年身旁,一起回头望着霍宗棠,眼神颇为不善。

    霍宗棠觉得这事简直是莫名其妙。

    还是一旁的万佳替他解答了疑惑。原来那黝黑青年名叫黄国章,是于素英的追求者之一。也许是听说了霍宗棠讽刺于素英的事情,这家伙急着替梦中情人出头,所以才对霍宗棠抱了敌意。

    “不用怕那个家伙,在这个班,有我罩着你!”万佳一副豪迈的模样,拍着胸口保证。

    霍宗棠摇摇头,一群小孩子,幼稚!两世为人,心性成熟的他懒得跟这些家伙计较。毛都还没长齐,脑子也还没发育完全,要真跟他们计较,简直拉低了自己的智商。

    第二节是阅读课。

    文学阅读,是灵魂力修炼的重要途径。汉星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蕴含着灵魂力。通过阅读,修炼者可以从前人的佳作中吸收一部分的灵魂力。阅读越多,积累越丰富,修炼者就可以将灵魂力的万千细流,汇聚成汪洋大海,成就一代大家。

    因此,所谓文学阅读,重点在于吸收前人的精神精华,化为己用,成为自己的灵魂力。

    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的灵魂力越强,其数量也渐次稀少。作品等级,也分青铜、白银、黄金、圣殿几大层次。青铜之作,又称“百年经典”。只有那些经过百年光阴考验的经典,或是能够触动十万乃至百万人灵魂的著作,才能列入青铜之作的行列。

    青铜之作尚且如此,再往上的白银、黄金、圣殿之作,就更具强大魂力,数量更为稀少了。

    霍宗棠上课的时候,阅读课的曾先生给他发了一本新书。按照汉星礼仪,发书时,霍宗棠要正正经经地行一个受书礼,才能从先生那里接过这本书。

    书,在汉星之中,与前世的宗教经文、经幡一样,具有神圣庄重的意义。

 第二十四章 文魂超能力修炼

    曾先生把书授予霍宗棠的时候,表情严肃地说:“这是一本青铜之作,虽然只是一本‘普及本’,与真迹无法相提并论。但用于新秀期学习,已经足够。书即圣贤,希望你好好珍惜!”

    霍宗棠一鞠躬,恭恭敬敬地接过那本书。

    结果一看封面,霍宗棠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鲁迅!?

    《狂人日记》!?

    霍宗棠脑中轰的一声,那感觉真是哭笑不得。在前世时,许多中学生一接触鲁迅的文章就头痛,没想到转世重生之后,竟然又遇到了鲁迅的文章!

    而且,这本还是一本青铜之作!

    他心情复杂地捧着书回到座位,万佳看他神色古怪,有些关心地问:“怎么,得到鲁迅大师的青铜之作,高兴傻了?”

    霍宗棠嘴角抽搐了一下。高兴个毛线啊。要放在前世,多少中学生一看到鲁迅的作品,不马上翻脸烧书就算好了,还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

    万佳神色认真地说:“鲁迅大师的作品思想深刻,极具批判性,可是修炼灵魂攻击力最好的教材,你可以好好学。小心黄国章那帮人用他的作品来对付你。”

    灵魂攻击力!?

    霍宗棠一听,这才收起了多余的心思,仔细看起手头的这本教材来。

    一看之下,他又愣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从封面到封底,原来竟然都是手写的!难道这是一本手抄本?

    再翻开内文,竟然是民国那种竖版的格式,仿古的纸张泛出淡淡的黄色,里面的文字,也是繁体的毛笔行书,和他在前世见过的鲁迅手稿几乎一致。整本书从墨水和笔迹来看,竟然完全没有印刷的痕迹。也就是说,这本书,竟然是人力一笔一划地抄写下来的。

    而且看那笔迹,与鲁迅先生的字迹极为相似,应该是努力模仿过的。一个一个的墨字骨力十足,神气盎然,背后带着一股无形的神奇力量,似乎看一眼就要将心志吸进去一样。

    “这……”

    万佳见他神色怪异,于是又解释起来。

    原来,汉星所有蕴含灵魂能量的文学作品,都是人工抄写的。机器印刷品,固然可以大量印制书籍,但这样印出来的文字,会失去灵性和精神力。

    出版社雇佣的“印刷工人”,全都是具有精神超能的文学修炼者。在传抄的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