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致远天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五总管。”“小五总管。”的声音从厨房外下人口中传来。年纪不大的小五走进厨房看着灶台上的两人。
“大少奶奶让我们在外面等的。”一个厨房的厨娘小心回报道。小五点点头示意知道,看着黄丽刚炒过一盘菜下了灶台,微一拱手道:“大少奶奶,少爷让我跟您说一声,他有要紧事去了平潭,下个月初回来,让您注意身体。”说完就淡淡的转过身,幽幽的走了出去,好象根本没有听见身后瓷盘落地的声音。只出门时说了一句:“少爷说让您有什么事找小鹿交代即可。”
“小姐。”黄丽的面色难看,却还没有暴走,李鼎新回平潭没有带小鹿去,让她的心理平衡了许多,摇摇头闪开丫鬟搀扶的手,走出厨房,看着六月的天,再明媚的阳光都赶不走她心中的阴影。这次可不怨任何人,只怨自己。
“走吧!”黄丽收拾心情,勉强一笑,招呼自己的丫鬟道:“只有等他回来再对他好了,只不知他这次去有什么紧急之事。”
李鼎新并没有什么太紧急的事情,只是想散散心而已,回到海的怀抱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的放松下来。
“亲爱的李,你让我很失望,本来我还很希望你成为我的孙女婿,”希肖老头言不由衷的笑道。
现在他们几人正乘坐一条小船在海上垂钓。为了配合自己爷爷的话,爱梨沙也作出悲痛欲绝的表情,可看到李鼎新满脸苦笑的表情后,爱梨沙还是体贴的把全身都帖了上来,小声在李鼎新耳边道:“我可以一直都做你的情人,而不结婚的。”看着李鼎新不相信,爱梨沙着急道:“我可以以天主的名义发誓。”
“好了,爱梨沙,我相信你就是。”李鼎新那里还敢再招惹女人,现在还没和这些女人怎么样就已经焦头烂额了,赶忙应承,脸上也做出无比信任的表情。
爱梨沙这才安心的挂在李鼎新的胳膊上看着他钓鱼。而李鼎新则想起来今天是什么日子。一年前的今天他回到了祖国,是该盘点一下的时候了。
看看周围,再次苦笑起来,周围除了水就是水,想要盘点就算没有笔也要有根棍子能在地上划拉两下吧!
话虽这么说,李鼎新却没有停下自己的思绪。首先从只需要回忆不需要记录的地方开始吧!
回到福州的当月就组成当时福州最牛叉的“福州四虎”,利用四人共同的虎皮大旗,为李家控制所有的炮弹贸易完成了整和。时间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中间意外的收小五做了打手,收小鹿做了小密,想到这里,李鼎新笑了,随即脸又塌了下来,现在的娘子,自己的老婆,也就是那会认识的,生孩子时候背唐诗的老丈人你还真生的好女儿啊!
“鱼上钩了。”李鼎新沉思的时候,爱梨沙却帮他看着鱼杆,更顺手帮他把上钩的鱼钓了上来。李鼎新一笑,有放一饵下去,人却在继续神游物外。
刚刚回来的时候虽然官职不高,但却和学堂的一些年纪相当的学生打打闹闹,甚是开心。带着学生上船实习也是相处融洽,现在被自己带上路的学生到底如何,是真正成为铁血纯粹的军人,还是选择当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又或者成为朝廷的走狗,那是他们自己的路。李鼎新并不觉得对不起这些学生,他只觉得让自己带过的学生还太少,被开民智的学生还太少。
虽被李鸿章摆了一道,但在船政学堂期间还真是受益非浅,也就是在那里,自己才知道了政治并不是那么简单。叹了口气,如果哪会没有日意格老大罩着,恐怕到现在自己连骨头都不剩了。海上实习,却又能得到“强援”,尽管身边这人和自己合作也不过是为了理念二字。理念,李鼎新含笑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老头,还真是可爱的俩个字,如果不是它,恐怕这老头连自己看都不会看一眼。
“看我干吗?你的鱼要跑了。”老头注意到李鼎新淫荡的眼光,心中一寒,刚好看见李鼎新的鱼杆一动,连忙转移视线道。
李鼎新果然转移了视线,却看的是远方,其实也正是在学堂的期间,自己才建立了初步的班底,现在帮自己带陆战队的罗氏兄弟,自己的准备着力培养的人詹天佑,调往北洋但却还有秘密联系的黄鸣球,以及自己的左右手陈英等人也是那会认识的,再往自己的练军水师,七艘军舰和四百多陆战队上看看,光是这届的应届毕业生就有十多个,组成了坚实的基层指挥层,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战斗力。
李鼎新晃晃脑袋,怪不得蒋介石那会当黄埔的校长当的那么起劲,原来是这个原因。
现在,到真让自己做到校长这个位置。得意的李鼎新没有停止回忆。在从学堂出来后,用即将过时的炮弹生意换得现在的发展机会,利用手中的银弹砸出了一个基地,最后依靠大笔的金元的投入,加上一点点烟草,噢!还有部分提纯的鸦片,终于名正言顺的坐到校长兼厂长的位置上。
李鼎新敲敲脑袋,官职历程是简单的回忆完毕了,现在自己的职位是钦命“福建船政水师副督统,福建船政局副总监督,福建练军水师督统”三品的品级。欲待要回忆后面的,那可真的要查资料,做笔记才能将所有的东西统计出来。
看看正当空的太阳,李鼎新道:“天已经很晚,我们该回去吃晚饭了,晚上就吃全鱼大餐如何?”说完笑看两人的表情,接着吩咐小五等几人开船回家,李鼎新同志要作帐了。
PS:今天第一更~~这几章过度的都将非常快,进入战争~~~
第四十四章盘点(二)
吃完烧鱼翅呃~烧鱼鳍,喝完鱼鳞汤,吃过拌鱼皮,品过烤鱼鳃,李鼎新剔着满是鱼腥的一张嘴,坐在书桌前,计算自己的军事势力。
整个练军水师,从成立至今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如今的势力也算不错,如果把这水师拉出港去和福建水师练练的话,估计虽会有点损失,但是胜仗还是可期的,不光是武器装备的问题,就说这手下的管带都不能同日而语,前头跟随李鼎新的三大管带不去说他,就说这后来的三艘舰艇的管带吧!
一期交付福建船政水师的三艘“福龙”级远洋鱼雷艇的首舰—“福龙”号已经转到练军水师的编制,管带陈英,不光是自身的指挥水平过硬,而且他的实战经验在除李鼎新之外的管带中,无人能及。更不用说整个“福龙”号的定员25人,其中有10人都是参加过北部湾之战的,可谓是兵强马壮。
新调入的“飞云”舰管带高腾云,此人虽不是船政学堂科班出身,而是由水兵营行伍而来,最高也做到过参将之职,放着几千的兵不带,却只当个百人的管带,年过四十依然自学海军不缀,“夷自海而来,吾从海上抗之”。在原来船政水师中最是尧勇之人。
“福胜”管带叶君琛,字可堂,福建船政后学堂毕业,李鼎新的同窗,马江海战中见“福星”率先冲入敌群,带“福胜”号跟随突进,虽被击伤面颊,但仍亲率士兵操纵大炮,后中弹殉国,也是猛人一个。
看着纸上的六个名字,练军水师的六大管带,李鼎新不由的阵阵自豪,那个不是一时豪杰,那个不是民族英雄,而现在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李鼎新得意的点上支烟,咳了两声又放下,还是吸不惯啊!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都是我李鼎新的手下。哇哈哈!!”
码头收工的工人看见山头的夜鸟被惊起一片,对望一眼道:“狼来了。”
等到李鼎新得意完毕,重肃面容的时候,才又用笔在纸上写了起来。这个时候他开始统计练军水师的所有武器装备,以及战斗人员。
“这都是没有人才闹的,搁到平时,最先看的就是自己有了什么新装备,哪会担心有枪没人的问题!”李鼎新一阵骂娘才又下了笔。
现在练军水师共计舰艇七艘,其中炮舰两艘,运舰一艘,蚊子舰一艘,远洋鱼雷艇一艘,通报/炮舰(差船)一艘。
“福星”号铁皮舰,排水量900吨,150炮2门,120炮4门,47速射炮8门,可谓武装到了牙齿,不过最多打到中法战争结束,这艘船也就该报废了。
不光是“福星”,最早练军水师的四艘军舰全部都进行了改装,改动没有“福星”大而已,主要改动的都是火力系统。
“振威”号炮舰,排水量572吨,120炮4门,47速射炮2门。
“万年青”号炮舰/通报舰,排水量1450吨,120炮2门,150炮1门,47速射炮4门。(虽吨位不小,但是船体结构不良,用材太弱,加之年代久远力量不足,只能多用小炮)
“永保”号运舰,排水量1258吨,150炮1门,120炮2门,47速射炮2门
“福龙”号鱼雷艇排水量180吨,47速射5门,鱼雷发射管三具。
“飞云”号炮舰,排水量1258吨,正在船台改装。
“福胜”号蚊子舰排水量180吨,连上船台都不用上了,带着一门240MM的火炮就行了。
把这些军舰大致的情况写完算完,总计炮48门,比起福建水师的火力肯定要强上不少。再看看,李鼎新发现福字辈的居多,又大笑出声。心里想道:半年时间淘制出这么一套阵容,不错啊~看样子这写军舰虽是别人家的东西,可明显的李鼎新没有半点这方面的觉悟,早已把这些当作自己私人的物品。
正在得意之际,却忽然想起法国海军的实力,脸顿时苦了下来,不过没苦多久,李鼎新又嚣张起来,他想的是辅助单位和他的辅助火力。
现在练军水师有陆军辅助单位,基本编制为连。其中海军陆战队二个连,为打马尾专门成立两个炮连,加上一个运输连,共计600多人,人手一支毛瑟枪,两个班一挺格林炮(机枪)。光炮连就有75山炮30门。李鼎新才没有考虑山炮的炮弹基数问题,到时候就是每个人都手拿肩扛,也要把这些火炮全部打响。只是这些炮弹,难道全部都要用普通的开花弹吗?
另外李鼎新还有小五帮助训练的水鬼队30人,这人虽少,可个个都是好手,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陈英对马尾港的三条航道进行实际的勘测,水深,面宽,水流缓急,同时还要对整个马尾港周围的山头高地做勘测,对马尾的港内水文做观测,这些都是战斗时候需要参考的数据。
马尾之战不说必胜也差不到那里去。李鼎新自付道:只要别出意外。
既然马尾海战的事情考虑的差不多了,那么可持续作战的问题就要提到考虑的问题上来,毕竟马尾法国军舰只是远东舰队的一小部分,即便把他们全部消灭,也一定会有其他的舰队对福建水师进行压制,后期的作战将会更艰苦。这个时候要接受考验的可不仅仅是所有官兵的决心问题,也不仅仅是船只火炮多少,船只优劣的问题,而是取决于后勤保障,后勤补给,港口防务的各项问题。
想到这里,李鼎新自然就把自己的念头,转到了从去年就开始建设的平潭港,平潭两个炮台,平潭的各大补给仓库,以及补给通道的建设上来。
PS:今天第二更~~
PS:请假,请假~~明天出门公干,可能无法更新,如果能够赶回来的话,一定更新~~~大家元旦快乐~~
第四十四章盘点(三)
原本的平潭码头,船台等同于没有,根本不能停靠大型的船只军舰,所有的建设都是由李鼎新到了这里以后开始建设的。
现今,平潭已经能够被称做是一个港口,而不简单的是一个码头。
平潭港,现有航道两条,本土引水员6人,德国籍引水员2人。现在有五千吨船位一个,三千吨船位三个,三千吨以下船位五个,其余小型船台若干,码头船台通道3条,军用码头一个,三千吨船位两个,三千吨以下船位5个,船台码头通道2条。也就是说,练军水师的船只补给可以有五条军舰同时进行,其中三条占用民用通道即可。各锚深锚地若干。
如果再加上船厂的舾装码头的话,那整个平潭港口就一共有码头三座,大型船位十个以上,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如此短的时间里,建设一个这样的港口还真是不容易啊!如果不是洋灰被发明,如果不是控制了整个平潭的劳动力,想要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根本是不可能的,看来计划经济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上了码头,就是大大的仓库,这些仓库可不是李鼎新刻意兴建的,而是很多商人自建的,自平潭出了洋灰以后,整个码头的民间资本开始聚集,李鼎新本着施政为民的原则,呃~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原则,允许商人租地盖仓库,商铺。而且提供大量的原料便宜卖给这些商人,但却规定必须按照自己提供的位置大小进行修建,各大商家虽感觉自己用不上这么大仓库,却见多花不了多少,还不如卖个面子给李家,以后生意上能有更多优惠,于是这码头边上连串的大仓库就建了起来。只要战争一开,这些仓库立刻就能够成为大量物资的补给仓库,这样补给起来有要只比用军用码头补给快上一倍有余。
这些只是能够随时借用的民用仓库,而军用码头上的众多仓库可是李鼎新花大力气修建布局的。上了军用码头,就是一大片的仓库区,整个布局也是沿用中国传统的对称格局,所有的仓库都是由极宽的马路连接着的,可以并排三架马车。这些就是为了最快的速度让所有补给的民夫,车驾将物资运送到军舰上所建。
现在需要给军舰补给最多的是煤,最难补给的也是煤,煤仓在军舰的最下层,在码头上还可以用马车独轮车去推,到了军舰上则需要民夫用肩挑手扛。
可以说煤炭是军舰的生命,所以为了保证煤炭最快的补给,煤仓既大且离码头很近,做成了圆圆的谷仓模样,为了快速装卸,李鼎新还设计了煤炭输送带,由蒸汽机带动,可以最快的将煤炭装入马车之中。
考虑到煤仓最怕失火,所以在它的周围没有任何容易发火的仓库连接,普通淡水仓库和他在一起。而象弹药,被服仓库则离码头更远一些,炮弹虽然离的远,补给也很麻烦,但距离码头方向太近容易遭到敌人舰队的攻击,所以炮弹仓库离的最远,而中间则是一些杂料仓库,被服仓库,工具仓库等。
将整个仓库区布置的合理,修通N多马路是非常有利于补给速度的,一艘船应该补给的东西太多,即便是仅出航几天舰船补给都可能需要几个小时以上,这就不难看出李鼎新的费心之处。
揉揉眉心,这码头的布局实在太费神,想要把他写出个一二三来,对李鼎新来说显然是个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在李鼎新脑中的更多的是这些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煤,这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清庭舰队的大难题。无烟煤,块煤的燃烧比显然比面煤,渣煤要强的太多,所以李鼎新一边伸手问福建船政水师要大量的免费煤料,一边通过德国人的关系,花着自己手中的银票大量囤积进口的无烟煤,两样加上现在共有上万吨,即便如此李鼎新还怕不够,一直都把自己生意,每月部分收益做为购买煤料的专向资金。
水的问题好解决,现在北洋有些舰艇已经开始使用淡水转化机了,福建水师的以后发展方向是同样的,而现在所要使用的普通淡水岛上就能解决。
炮弹的问题到现在为止都不存在,李家的炮弹装填工厂所制炮弹都是优先供应练军的,而且这些炮弹全部都是质量最好的。再加上李鼎新的刻意囤积,数量能够达到每门炮标配500发的水平,这是船上储量的十倍,足够使用到中法战争结束。即便不够,身后还有个炮弹工厂在不停的加工这些东西,足够啦!
至于杂料,皮,铜,帆,桅杆等东西,仅仅是从福建船政水师仓库搞出来的东西就足够使用了,别忘记了,自1883年12月,付家的人失宠于张成以后,他司库的位置则是由李家旁系接任的,搞些东西出来还是小意思的。
李鼎新双手撑在自己的脑后,只有这些东西吗?看着纸上写的有些阿拉伯数字。“难道一年的努力只是这几个数字?”
块煤4000吨,优质无烟煤3000吨,其余面煤,渣煤近3000吨。150炮弹2000发,120炮弹5800发,47速射炮弹20000发。各种被服1000套,杂料各计30套。
确实,过程即便异常复杂的建设,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将所有的物资加上码头的设施,再有练军水师的七艘军舰,这些才是能够胜利的根本。
“哦,差点忘记了,如果没有两大炮台的防护,平潭以后的日子不会那么安稳的。”
李鼎新从开始上岛之日,最注重的就是将军山,南寨山这两大炮台,光花在炮台工事上的钱就有十几万两白银,就连视钱如命的老爸都没有阻止他花这钱,如果没有炮台的防护,平潭所有的建设就如同没有防护的小舢板,只需要几炮就能把它干上天。
而这两大炮台也历时8个月,终于建成,炮位不少,每个炮台炮位都达到50个。可两个炮台到了现在共有火炮才50门,值得安慰的是这些全部都是后膛炮,大口径火炮并不多也不算少,其中280MM火炮8门,240MM火炮20门,其余都是150到210的货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280MM火炮全部都是地阱炮,自身防护不错,而且工事也少花很多钱,让老爸赞不绝口,完全认同这种设计,不过每当老头想要借此问老爸要些炮款的时候,老爸总会顾左右而言他。
“这样说起来,物资方面也算不错,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李鼎新自语道,突然他又面色一垮,下面就该最可怕的盘点,“希望不要亏空的太多。”
李鼎新这次要盘点的是自己的人才,民生,说白了就是检查自己的潜力和财政,看看情况到底如何?
PS:在老丈人家赶了一章,晚上如果没被喝趴下就上来检查一下,大家元旦快乐~~今天只有一更,抱歉~~~
第四十四章盘点(四)
李鼎新现在盘点的才是对自己势力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潜力,说白了就是人才和钱,只要有这两样,就算前面的实力全部在这次战争拼光了,那以后照样能挣回来。
人才和钱,是战争最离不开的东西,李鼎新想了半天,还是先从人才算起。
整个练军水师包括自己在内的七大管带,在前世历史上都算是一时英雄,现在也都在自己的熏陶下不再对朝廷死忠,要说忠,他们现在应该只忠于中华,如果要是他们嫌没有一个皇帝可以效忠,可以效忠我嘛!李鼎新很无耻的想到。
想到得意处又是一阵大笑。那知道远山处出现一声“嗷~~~~”的狼叫。李鼎新这才知道自己真能把狼招来,赶忙闭上了嘴。
在内政方面,目前看来老二李鼎津算是一把好手,在平潭建设初期的时候,对民夫的组织,对百姓情绪的安定,已经对人手的调配,都是做的井井有条。和福州官场上的关系也是非常融洽,对政治的敏感度不错。年关过后,从“福星”出缺的五人当中,有两人也作的不错,分别在福州附近两县做官,也都是兴中会成员,以后有必要的话都可以提拔过来做平潭的父母官,特别是李鼎津从平潭走了以后。
海军人才则是非常多的,从做大副的张春,到做了望手的郭家兄弟,做管炉的许安华,这些再各个的岗位上都算有所建树,经验丰富的。
并且李鼎新吸取了德国二次大战时候的教训(飞行员全部上了前线,没有人培训新的飞行员造成人才断档)。利用船只进入船台改装的时间,让参加过北部湾实战的各岗位人员成为临时教习,在水陆学堂对所有练军水师的水勇进行理论轮训,当一艘军舰改装完毕,就立刻将刚刚接受过理论教育的水勇送上军舰实习,这样培养出了一大批既经过船政学堂科班教育,又接受水陆学堂的实战教育的人才,在各个职位上都有突出人物的出现,而潘锡基,马应波,许济川,陈安明(全是历史人物)正是其中佼佼者。
本着不浪费人材的原则,李鼎新还挑选出部分由于年纪过大,或是身上有伤,已经不再适合上场拼杀的人,成为水陆学堂的教习。只要是经验丰富的人才,就算目不识丁也让他进入教学。这样还产生了不错的效果,那就是不需要太多的号召,很多船户也将自家子弟送进学堂,这样水陆学堂各种班共开设了七八个,学员人数也达到百人。
除了海上,当然还有陆上的队伍,陆战队现在除了罗氏兄弟之外,还有方小虎,段祺瑞,冯国璋在学堂表现出色的人分别担任连长,李鼎新没有更多的时间对陆军作整编,按照现在他们的规模整编成一个营有余,现在却受限于练军的洋枪队编制,所以迟迟不敢做出整编。
再看看,这些一个练军水师的附属单位。船厂的负责人则是李家旁系李鼎平其人,年轻有冲劲,最重要的是这人对李鼎新可以说是崇拜,所以把这里交给他李鼎新非常的放心。造船厂中他主管的主要是工人,而真正在里面绘事院起到技术方面的决定作用的则是魏翰和他的两个学生,李寿田、杨廉臣负责的,有的时候魏翰的朋友和同学也会来客串一下,郑清濂,陈兆锵就是来的最勤的两位。而且现在不光有中国的部分造船专家,而且还有德国的造船工程师,以及从美国来的专门研究潜艇的威廉霍兰。
不光如此,现在的绘事院还担任着研究院的任务,几个化工工程师,对白磷进行提炼的化学技工,以及美国来的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