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色无疆-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莲放下茶壶的手稍顿了下。

“现在徐家应该很热闹吧,”安凤坡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一个原该醒的人却永远也醒不过来了。”徐家想瞒天过海,以徐克敌假死来结束徐彭两家的恩怨,计算得虽然不错,可惜,算漏了一旁虎视眈眈的人。

“是他的意思?”安莲终于放下茶杯。

安凤坡不屑一笑,“老头子?也许吧,徐克敌假死后,彭徐两家的恩怨就一笔勾销,这样接收两家兵力的构想可要拖上一阵子了,我顺手解决这个麻烦,大家都会省事,不是么?只要彭徐两家继续不和,我们的机会就会更多。”

安莲将茶又缓缓泼了出去。

“难道你现在不想知道百里红胭的结局?没人会把失职扛在自己头上,只能是神医的药出了问题。”徐克敌在棺材里变成死尸,这个黑锅只能有一个人来背。

“她自会照顾自己。”

“或许我该换个人问,有人会对她更感兴趣。”安凤坡意有所指。

如意突然朝外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又进来,朝安莲眨了眨眼睛。

“看来,你有贵客了。”他将杯中茶水一口饮尽,见如意脸色古怪地看着他,心中生出几分不悦,“你家的小童还需磨砺啊。”

如意嘴角抖了下,恭敬道:“恭送安蓄子。”

安凤坡望了安莲一眼,眸中忽明忽暗,转而自嘲一笑,缓缓离开。

等他走远,如意才小声问:“主子,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这茶只是用来洗杯子的?”

安莲看了他一眼,淡淡道:“看他喝下去不好吗?”

如意一楞,心中暗道:简直好极了。

自明泉离宫后,暖冬阁便被闲置下来。

楼前树叶沙沙寂寥,小道积水湿漉坑洼。

安莲一身棉白,独自撑伞而行。臃肿的长袄穿在他身上,别有雍容。

行至楼前,门从里轻轻打开,走出一个微微发福,却英俊挺直的中年男子,白皙的面孔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安大人。”

“连相。”安莲收起伞,放在廊下。

连镌久微微一笑,返身回屋。从以前到现在,他们向来无须多言客套。“安大人可知……高阳王进京了。”他面上平静如镜,说出的话却是石破天惊!

安莲眸光一闪,心下有几分了然。连镌久做事向来滴水不漏,若非事态严重,决不可能冒内外勾结之嫌进宫见他。“每年三月,各地官员进京述职是惯例。今年皇上祭祖,也只推延半月。高阳王思念母亲,来早稍许,也是常情。”

连镌久点头称是,“往年送礼都是你我联名,因此特地来问今年可还是比照旧例?”

此问多余,两人心知肚明不可能相同。去年的安莲还是右相,去年的明泉还是公主。不过连镌久如此说却有试探的意味。一试安家的态度,是不是一心一意忠于皇上,二试明泉的看法,对高阳王到底只是戒心,还是有了杀心。不过这番试探按在先皇托孤儿重臣连镌久的身上却有些多余。除非……安莲心下一沉,连镌久对明泉的忠心已经开始动摇了么?

“须问过皇上再定。”他不动声色道。

连镌久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笑道:“想不到大宣第一公子成亲后,也是惧内一名。”

“君为臣纲,此乃伦常。”他淡笑道,“皇上首先是臣的君主,畏之敬之,自然有之。”

“安大人似乎还少说了一句。”

安莲以眼神询问。

“夫妻之间,似乎更该有情有爱。”他笑得意味深长。

“连相所言甚是。”安莲眼波轻漾,精致胜鬼斧神工的五官顿时柔若春风,令人心旷神怡,“连相的七位夫人温柔贤淑,相敬如宾,实是羡煞旁人。”

连镌久哈哈一笑,连道哪里。

“不知高阳王此刻下榻何处?”安莲冷不丁问道。

连镌久笑容微敛,随口道:“正在舍下。”

安莲偏头笑道:“连相的三夫人和六夫人精通厨艺,比御厨犹有过之,高阳王真是好口福。”

连镌久噙笑不语,右手食指在左拇指的玉扳指上摩挲半晌,才幽幽道:“安大人可听闻……北夷兵变?”

“略有耳闻。”安莲适才正望着窗外廊檐上滴答的水珠,闻言转首道。

“本相只是疑惑,跋侍臣与皇上在一起,身边还有帝师和孙尚书,怎么会出现在北夷?”

“兴许借跋侍臣之名造势罢了。”安莲四两拨千斤道。

“安大人近日可有皇上音讯?”

安莲脸色微冷,随即慢慢回暖,清艳明眸中隐有情意绵延,“可需取来?”

连镌久目光如炬,在他眼中细细搜寻了遍,似在辨认真伪,半晌才咳嗽着讪笑道:“不过问问。”皇上的情书谁敢偷看。

“昨天夜里雍州八百里加急。”正当话题稍顿时,连镌久忽然提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奉阳城外的奉堤……垮了。”

安莲眼帘微合,双眼睫毛几不可见地轻颤了下。

“希望……没有伤及无辜。”话如蝉鸣,投入心湖,嘹亮广远。

窗外,雨幕渐密,如意穿过层层雨障,弓背低头跑来。

“主子。”他站在廊下,急声道,“徐太妃朝这边来了。”

连镌久慢条斯理地掸了掸袖口,意味深长道:“这阵子雨下得疾,伞再大也遮不了全部,安大人不如找个屋檐歇歇再走。”

安莲回礼,“安莲省得,连相慢走。”

连镌久点点头走出门,掏出条手绢递给如意,才从暖冬阁的另一条道去了。

如意拿着手帕,疑惑地看着安莲。

“既是连相给的,便收下吧。”

如意这才拿起绢帕擦拭起来。

安莲拿起放在门边的伞,轻轻撑起,“走吧。”

如意刚要点头,又急忙摇头,“不是假的,徐太妃真的过来了。”

安莲握伞的手一顿,看了看连相的去路,叹了口气,“从这边走。”

弯道泥泞,污水飞溅,落在那银缎鞋面上,点点滴滴,又连成一片。

如意抢过伞,小心翼翼地举在安莲头顶七八寸处,跟在身后亦步亦趋。

走着走着,那棉白的身影突地一停,如意急忙刹住脚步,眼睛直楞楞地看着不远处挺直如松的英武男子。略显凌乱的乌黑长发,书满疲惫的红肿双眸,向来光滑干净的下巴蔓延出一片青黑。

“阮大人。”安莲脚步只是一顿,又向他走去。

走得近了,如意才发现阮汉宸的目光在短短几步距离中又凝结成冰,犀利如刀。

“皇上失踪了。”半晌,他吐出几个令天下色变的字。

安莲脸色不变,淡淡道:“皇上没有失踪。”

阮汉宸眼睛一亮。

安莲盯着他,一字一顿道:“皇上前几日才捎信回宫报平安,如今正在胜州境内,身边有帝师和孙尚书伴驾随侍,又怎会失踪?”在这个节骨眼上,绝对不能有任何此类消息透露出去,今日来探口风是的连镌久,难保明日就不是马太妃高阳王。

目光凌厉如刀。

阮汉宸嘴角抖了抖,眼中光芒骤灭。

皇上不是没有失踪,而是不能失踪!

“阮统领这几日去哪里了?”他口气略显严厉。

阮汉宸默然。

“身为统领玩忽职守……你可知罪?”漂亮的眸子一凝。

阮汉宸依旧沉默。

安莲叹了口气,“念在阮统领往日尽忠职守,只是初犯,便罚你回家反思一个月,俸禄暂停。”

阮汉宸一怔,一丝惊喜自眼中闪过,又瞬息湮灭,“侍卫统领并不隶属内宫。”

“却肩负保护内宫之责。不必多言,去吧。”最后那声去吧,似带着丝请求。

阮汉宸深深望了他一眼,手中剑柄轻握,一抱拳,转身便走。

风吹雨斜,打湿在那棉白衣领上。

如意将伞逆风斜了斜,低头却见玉指攥握成拳,一滴鲜血缓缓滴落。

“主子!”他失声惊呼,伸出一只手想要掰开那拳头。

安莲摊开手,看着那白皙上的红艳,一怔,手心正中两深一浅三个指甲印分外触目。

“安侍臣。”怔忡间,一声悦耳却威胁十足的唤声将他的目光自手心收了回来。安莲缓缓转头,绝美的脸上挂起一轮浅笑,“徐太妃。”

徐太妃在众人簇拥中姗姗而来,一脸似笑非笑,“安侍臣果真是难找得很。”

安莲但笑不语。

“难得偶遇,不如也上延福宫坐坐?”一个也字拖得老长。

“一身泥泞,委实不雅。”

徐太妃眼睛瞟向他乌黑片片的鞋面。“今日阴雨绵延,暖冬阁又偏远荒凉,安侍臣真是好雅兴啊。” 她在他面前站定,狭长的凤目透出丝丝寒意。

“徐太妃也兴致不弱。”

“本宫是来找你的。”她直直地盯着他。

“哦。”他垂下眸子,避开她咄咄逼人的目光。

“安侍臣将一切事务皆推于常太妃……不嫌太不体谅了么?”推与交,一字之差,千里之别。

“徐太妃如此认为?”

徐太妃被他的反问一怔,“是又如何?”

“我原本想将部分事务交由徐太妃分担,如今看来,却是考虑失周了。”安莲满目歉然。

徐太妃眼角微搐,随即轻笑出声,“本宫总算明白为何马太妃也只讨了一鼻子的灰去。”她声音一顿,又冷冷道,“不愧是右相……”

右相二字尖冷刺骨,似要扎进他身体里去。

“太妃谬赞。”他抬起眸子,平静无波。

“不过这后宫不比朝堂。女人的手段……往往是男人意想不到的。”徐太妃幽幽道,“本宫只希望,若安侍臣有了麻烦……呵呵……”她轻轻一笑,眼中意味不明。

安莲默然欠身,恭送她起驾。

雨势渐大,粒粒如豆,连绵不断,串成无数道帘子,隔阻开每个人的视线。

如意站在他身边,却觉得眼前的他越来越模糊……

黄水泛滥至二月已有缓和,户部的赈灾银拨得也很及时,堤坝修缮,灾民安顿,一切本已进行得有条不紊,但奉堤决口无疑在这冬寒未褪的初春雪上加霜!

连镌久收到折子的次日下午便以左相之名召集四位监国大臣商议对策,决议向户部调拨十二万两白银作赈灾之用。连镌久与范拙一个是监国首辅,一个是六部老臣,因此杨焕之与段敖虽觉不妥,却未反对。

怎知指令到了户部,竟被户部侍郎郑旷硬顶了回来。

半个时辰后,刑部衙门便带人直冲户部将他拿下。

积在屋檐上的冰雪已经消融,但京城的大小官员却感到有场更大的风雪正要降临!

暖冬阁屋檐上的雨珠稀稀拉拉地拖淌着。

如意站在二楼最高处,聚精会神地打量着各处动静。不过偶尔眼神也会打个岔,飘向底下灰色坚挺的身影,然后很快又会移开。

因为他不喜欢被人在暗处窥探。

现任刑部尚书的段敖出身成谜,是先皇直接擢升至侍郎,再至尚书,至于他之前的经历无人得知。他出仕的时候已年近半百,前后又有连镌久和安莲的风光无限,并不十分引人瞩目。倒是范拙曾向先皇旁敲侧击过,却得到一个结果,“范卿太闲了么?”那年,吏部成了翰林院的下属。自此,段敖的事无人再提。

“范拙来提了三次人。”段敖道。

安莲轻轻挑眉。

段敖眼里隐约有了淡淡笑意,“不过他现在还在牢里。”一顿,“刑部的牢里。”

“这只是开始。”安莲轻叹一声。

“只要人在刑部的地盘上,我保证不出事。”段敖向来少言寡语,这已是难得的承诺。

“若来的是高阳王呢?”

“他只是雍州之王。”

“若来的是连镌久呢?”

“连相并不是糊涂人。”

安莲目光微漾,“若高阳王、连镌久、范拙三人联手呢?”

段敖抿紧唇,冷峻如刀削的脸更显酷寒,“你可有证据?”

“我没有,他有。”

轻飘的一句话,却让段敖脸色骤变!“没有理由!”

“十二万两白银不但能修奉堤,而且也能养一支十万的军队两个月。”

“高阳王并不缺十二万两白银。”

“但皇上缺。”安莲望着落在地上水珠,徐徐道:“就算精明如孙化吉,在今年税收上缴之前,也不可能再变出几十万两的银子。”

一个皇上没有银子意味着什么?两人心照不宣。

“所以你让郑旷下狱?”段敖眉头紧锁。别人看着郑旷是因为违令被抓,至多被抓的时间快了些,好似……刑部的人根本就是等在那里的。只有他们知道,吏部那天的确派出了人,却慢了一步。在连镌久召集四位监国大臣的时候,安莲就已经通知他将郑旷看护起来。

“没有户部侍郎的同意,银子就只能存在库房里。”卷长的睫毛在白皙如玉的面颊上投出小片的阴影,藏住一瞬凌厉的目光。

段敖脸色是前所未有的沉重。银子在库房,而能提银子的人却在刑部大牢,这一环扣一环的结果就是所有人的矛头都将直指刑部!

“宫里如何?”春寒的湿气拂在他脸上,说不出甩不脱的粘稠难受。

安莲静默了下,“一发未动。”

一发未动?那一发若动,是否即将牵动全身?这句话听似指宫里风平浪静,但细品下来,却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段敖眉眼微动,脸上的表情却慢慢沉淀下来。“如果需要,刑部随时听候调遣。”

一滴雨露落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点啪嗒,打在安莲的靴子上。

“多谢。”他语气淡淡的,好似听到的,只是句最普通不过的客套。

段敖目光落在他发丝上凝结水珠,晶莹与璀璨,将细细的光线聚于一点,清灿得移不开眼。“不必。自那天起,段敖的命便已系在安家的船上。”

……船倾人亡。

风中仿佛传来如此叹息。

安莲侧首。段敖的唇薄而坚毅,抿得很紧。

进城

暴洪之下,岂有完卵。

明泉与斐旭在山上避了半月,等水势稍歇,下得山来,入眼俱是肆虐后的荒芜凄凉。残骸遍野,断垣四处,沿路少有生人,倒是尸殍漫地,其状百出,无法形容。

勉强到了那借宿的村外,明泉已是脸色蜡黄,双唇发白,眼眶红红得肿了一轮,看斐旭的时候常常目光闪了半日才能对上。

斐旭精神尚好,只是身上狼狈不堪,染黑的乌发灰了一半白了一半,远远看像个枯朽老头,衣裳更是东破西破,哪里还有昔日帝师飘逸如仙的影子。

“停停,”明泉吃力地趴在他肩上,“歇歇吧。”说完,又猛力咳嗽起来。

斐旭脚下未停,只是右手拈起两根手指在她手腕处探了下,然后轻握住她的手心。

一股热流自掌心源源传来过来,将身上的虚脱疲乏去了一点。此种感觉明泉自是不陌生,这几日他便是用这种方法勉强维持她的病况。

“斐旭……”她嘴巴微张,一连串咳嗽接踵而来,好似要把五脏六肺一股脑儿呛出来。

斐旭将她轻轻放下,“到了奉阳再说吧。”

明泉怔了下,疲软的双腿几乎支不住身体,向一边倾了去,来不及惊呼,自己已被打横抱起。

“这样可好些?”呼吸拂在额头,轻软如棉絮。抬起头,对上一双担忧的眼眸,眼底还是一片清亮,那种清亮即使穷集天上所有乌云也不能遮盖。

她眨了眨眼,光彩自瞳孔最深处轻绽,“你、为什么当帝师?”说这话的时候她没有咳嗽,还是定定地看着他。

斐旭似乎楞了下,慢慢侧过头,想了想,“大概是我太穷了吧。”感到怀里的人疑惑的目光,他又补充道,“你知道,帝师的俸禄不少。”

怀里人没有丝毫反应,他低下头,才发现她已经闭上眼,前额顶在他的臂弯里,侧脸安详而宁静。

手臂紧了紧,他脚下略快。

大约半柱香后,隐约可看到前方的官道。向来嬉笑无忌的他也禁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来,却听怀里的人在胸膛前闷闷的发出声音,“若有一天我不是皇上……”话音渐轻,几不可闻。

斐旭眉梢微动,目光在一瞬变幻千万,然后低下头,一脸茫然地问:“什么?”

明泉缓缓转过头,大半边面色憋得绯红,眼睛半张,木然地看着他的衣服领口,“朕是说,帝师和孙大人……真是天生一对。”

斐旭闻言一笑,眉眼灵动,“天生对头吧,我可不喜欢把银子放到别人的兜里去。”

明泉嘴角掀了掀,似有笑意。

官道近在咫尺。“奉阳就在前面,且先等等,与其他灾民一同进去。” 路引在孙化吉身上。奉阳不比其他小城,没有路引,恐怕连城墙都摸不到。不过最近灾民流窜者众,高阳王又素喜善名,自然不能拒之门外。因此要入城,只能混在大批同乡的灾民中间。

“都听你的便是。”她说得极轻,喉咙涌上的瘙痒,让她几乎忍不住又要咳嗽起来。

斐旭走到官道旁,将她轻轻放下,自己则扯下一块衣料,将头发盘在头顶裹了起来。幸好只是初春,严寒未尽,他的装扮倒也不突兀。

从晌午等至傍晚,马车陆陆续续来了几辆,还有一行护镖,惟独灾民一个不见。

斐旭摸着明泉越来越热的额头,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心里已有最坏打算,无论下一批来者何人,都拿下强行进城!

约莫又过了一个时辰,天色近黑,斐旭算着差不多到关城门的时间,终于来了一批灾民,稀稀拉拉十几个人,少的搀扶着老的,男的拉着女的,几个稍微年轻点的走在最后。

“门!见到门了!”走在最前面的老汉扯着嗓子嘶吼了声。其他人立刻振奋起精神,走路也加快了几步。

斐旭见机不可失,抓起泥土抹了把脸,抱起明泉跌跌撞撞地冲了出来。

几个青年快走几步,一人一手抬住他胳膊,“兄弟?”

斐旭将身上半数重量靠在其中一人身上,虚弱道:“我要去……奉阳。”

明泉在他怀里不安地动了下。

那个走在最前的老汉已经走了回来,历经沧桑的眼睛扑闪了一下,“快到了,一起走吧。还能走得动么?”

斐旭半张着眼,目光犀利地透过额前凌乱的刘海与他轻轻一触,点了点头。

“那就走在中间吧。”老汉背过手又走到前面去了。

青年们见状拍了拍他肩膀,退到队伍最后。那个被他靠了半天的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耸了下肩,将斐旭顶了回去,才轻哼一声走回去。

斐旭抬头,但见前方奉阳城墙巍峨雄壮,远看如绵延不绝的山脉,在半黑的天空下雄踞一方。夜越来越黑,老汉的步子也越来越快,那黑块般的城门也一点一点得变大,直到仰望。

城门前几个官兵挺直地站在两侧,好象雕像。

老汉弓背走到官兵前面,点头哈腰地说着话。官兵们冷着脸,不笑也不应答。老汉不死心,两腿一曲,当众跪了下来。

“林先生!”众人脸色惊怒。有几个青年忍不住冲上前。

“站住!”老汉回过头朝他们低喝。青年们见他脸色刚肃,不怒而威,齐齐一怔。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自大门里转了出来,先是打量了眼人群,然后走到老汉面前,亲自搀了起来,“老丈多礼了。”

“这位官爷,行个好,让我们进去吧。”老汉见机抓住他的手,“我们都是从俞家村逃出来的,大水一冲,房子、地都没了……本是六神无主,却听说高阳王仁义,在奉阳设了粥铺,还能重新领些粮食种子,这才领着一众老弱妇孺前来投奔……还请官爷行个方便。”

那军官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听老丈谈吐,不像平常人家啊。”

“老朽不才,曾给村长做个几年师爷……”说着低下头来。村长大多是村民自己推荐,不属官府编制,所以所谓的师爷更是毫无分量。

军官叹道:“若换了平常,我自然会放各位进去。可惜王爷此刻不在城里,这等事情,我实在不好做主。”

老汉又道:“那请官爷先放妇孺进去,我等可在城外等王爷回来。”

“王爷怕一时三刻还回不来。”军官又朝那群人看了眼,“你们不如去泊夏城吧,那里的知府素有善名,想必会收留各位。”

“天色已晚,官爷可否留我们一晚,待明日再走。”他紧接着又补充道,“只需在墙角缩一晚便可。”

军官面有难色,“这……”

一个官差从城里匆匆走来,向他低语几声。

军官似是一怔,“晓得了。”抬头朝正眼巴巴看着他的众人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真是巧极了。高阳王妃体恤受灾百姓苦难,在东街旧舍设了粥铺和暂居所,各位且随我来。”

众人自是道谢不迭。

斐旭眉毛轻挑一并跟了上去。若是他刚才没听错的话,那个官差明明说下命令的是楚方先生,怎么会变成高阳王妃呢?有意思。

病榻

所谓的粥铺不过是在一排低矮的平房前摆了两个大桶,桶还有八分满,想来才分了没多久。大桶前排了长长一溜队伍,衣衫褴褛,披头散发,各个耷拉着脑袋,彼此也不搭理,只是亦步亦趋地跟着前面一个人。

一个官差站在队前分发,粥舀起来的时候还发出滴答的声音,在只有星光指路的夜里显得格外孤寥。另有三四个翘着二郎腿坐在一边,见到军官过来只把头偏作一边当没看到。

军官也不理会他们,转头对老汉道,“便是这里了。”

“多谢官爷。”老汉朝他拱手谢道。

“举手之劳罢了。”军官又朝官差看了一眼,“我只能送到这里了,老丈自己保重。”

老汉默然点头,显是听出他的言外之音。

斐旭趁众人不注意,放慢脚步,缓缓落到最后,正要转身离开,肩膀却被一个青年搭住,“兄弟……”换了平日,那青年身手再快十倍也不可能搭住他,可连日的奔波劳累及担忧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