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狂贼-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让孙茂诚心中亦是感到不解,魏昌南显然有别的打算,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弄清那女子究竟偷了何物。

孟小强小声问道:“帮主,雀屏山虎岗寨那桩事啥时候办?”

何有财愁眉苦脸道:“我心烦的正是此事,魏大人的意思是两件都不得怠慢,等后天其他各堂口人马到齐,我与郭副帮主便和你一同走一趟,只不过此刻当务之急是找出那名钦犯。”

说着他取出一样东西递给黄喜:“这是魏大人发给本帮的令牌。眼下城出入婺州城都必须要有关防凭证,你拿此令牌去城外接应其他堂口的弟兄。”黄喜应声接下令牌。

孟小强接到差使,装腔作势和孙茂诚一起商量了半天,让何有财调派几十名手下以供自己差遣。忽想到那个叫吴占龙的小头目像是有心结交自己,便特别点了他的名字。

婺州城中并不止五龙帮一个帮会,当地另有两个小组织,平日里专靠着坑蒙拐骗、偷抢扒拿弄些钱财,虽不入流却也有些门道。孙茂诚主动提出由他去和那两个帮会当家的递句话,看看他们有没有消息。

人手找齐之后,孟小强将吴占龙一干人等召到偏厅,将他们分作八组,每组三五人,分别探查城南钟楼集市、城北绫彩坊等人烟密集之处,对南来北往的陌生人更要严加注意。随后令吴占龙负责此事,若是有何发现立刻来报。

这都是王大奎在虎岗寨安排手下喽罗巡山的做法,却被孟小强活用到这里,也算他脑子好使。那三十几个帮众对这位刚入帮的总管早已有所耳闻,见他遣人做事安排周到,吴占龙对他也十分客气,却也没给孟小强添什么麻烦。

安排好这些,孟小强才回到孙茂诚暂借的住处,已是天色渐晚,此时周五陪着李玉瑶等他一整天了。

第十八章 李靖六书 

李玉瑶见孟小强推门进来,连忙起身连珠炮似的问道:“这一天你都去哪里了?事情办的如何?高叔叔有办法出城吗?”

孟小强抓起茶壶猛灌几口,张口说道:“我的娘呀,别再提你那位倒霉的高叔叔了。上午我正要进店,忽拉一下来了一大队的官兵,把锦绣庄围得像个洗澡盆子,连高传儒在内一个不漏全都抓了起来,本少爷我也险些给赔进去!”

他将自己在城北绫彩坊所见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玉瑶。今日婺州城的分店被封,禁军将店中所有人都抓去了衙门,可见李家已因李玉瑶的事情受到了极大的牵连。

听到这个消息,李玉瑶却是一声不吭地咬了咬嘴唇,目光中尽是哀恸之色,却是强忍着不哭出来。

孟小强心中也是惶惶不安:“眼下婺州城不宜久留,得想个办法尽快离城才行。我说,你究竟闯了什么大祸,竟会搞成这样?”昨晚一时冲动救下了李玉瑶,但现下愈想愈觉得此事非比寻常。

李玉瑶原本就心情不佳,被他一番话说得更是烦乱,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当下没好气的答道:“你这人怎么如此多嘴多舌?!告诉你别问,偏要打听,你若是怕受我连累,此刻便去报官好了!”

孟小强被她抢白几句顿时恼了,脱口嚷道:“嫌老子话多?知道外面有多少人在抓你么?且不说四门已闭,水陆两条线都有重兵把守,魏昌南还令我们五龙帮派人暗查你的下落。此刻你若是有半个脑袋露出门缝,就别想逃得掉。哼……,不说拉倒,老子还懒得理了呢!”说罢气鼓鼓地坐在椅子上。

正在一旁打坐的周五开口问道:“小强你已经有主意了?”他盘膝而坐,虽是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孟小强心里有何想法却瞒不过他。

孟小强闻言伸伸懒腰,眼角瞟了李玉瑶一眼道:“本少爷有心帮忙却要受人白眼!真是他娘的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呢!”

唯一可靠的人也被抓了起来,家人更是生死未卜,李玉瑶心情低落至极,顿足道:“不帮便不帮,本小姐再也不想再欠你这流氓无赖的人情债了!若是我有命逃出去,日后再重谢你的救命之恩!”她这话说的语气极重,话未落音便从桌上抓起长剑转身就走。

李玉瑶的性情如此倔犟,倒让孟小强傻眼了,愣愣地看着却不知该不该拦下她。

原本坐在椅上闭目养神的周五,此时竟鬼魅般突然挡在门外,劝慰道:“李姑娘你先别着急,小强他也是一片好意。你若是被抓,你家人只怕连一点指望都没了。”

说着他转脸冲孟小强道:“少说这些没用的废话。李姑娘留在城中确实不妥,你若想到办法便尽快送她出城去。”他为人纯朴善良,对朝廷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这位小李玉瑶的女子并非坏人,自己身为修行之人,救人一命更是义不容辞。

孟小强翻眼道:“大家同是一条船上的人,有什么事何必藏着掖着?本少爷办法倒是有,就是不愿意告诉那些信不过咱们的人。”

他此刻就是想弄清楚李玉瑶偷了什么东西,虽说也是因为好奇,但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时时被李玉瑶蒙在鼓里。此事他已脱不了干系,万一为此丢了性命,没头没脑做了个糊涂鬼,这让孟英雄实在是无法接受。

李玉瑶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冲动,转过脸来的贝齿轻咬道:“你这人真是不知好歹。并非本姑娘不愿意说给你听,只是事关重大,你知道并无益处,反倒容易惹祸上身。”

孟小强一听此言,心里不知打哪涌起一股豪气,扬起眉毛答道:“老子既已窝藏了你这个美貌如花的朝廷钦犯,哪还会怕什么狗屁杀身之祸!是朋友就告诉我实情,就算是日后因此送了小命,也决不怨你。”

李玉瑶知他虽然说话粗鲁,心地还算仁义。低垂臻首犹豫了片刻,复又抬头眨眨眼睛道:“青羽军奉了吴越国主之命抓我归案,又封了我家店铺,只是为了几件东西……。”

孟小强来了兴趣,睁大眼睛问道:“什么宝贝如此要紧?”

李玉瑶黛眉一挑道:“你听说过前唐李靖这个人物吗?”

孟小强虽没读过书,却刚巧从说书的口中听过两段李靖的事迹,洋洋得意道:“当然知道,李靖带兵将突厥人杀得屁滚尿流,是个大英雄!”他脸上神气的表情,似乎那李靖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孟小强干的。

李玉瑶点头道:“李靖助李世民打天下,封卫国公,官至兵部尚书,是太宗李世明最为得力的大将。平定江南萧铣一统江山、北灭突厥、西击吐谷浑,战功无数从未遇过敌手,可与韩信、卫青、霍去病等一代名将齐名。他与其妻红拂女留下了六部奇书:《阴符机》、《韬钤秘术》、《弓诀》、《六军镜》、《兵钤新书》和《卫国公手记》……”

孟小强听得头晕,更感大惑不解,打断她道:“就是为这几本破书?难不成此书比金银珠宝还要值钱?”他自小不学无术,大字不识几个,一句话便露出了他的英雄本色。倒是周五听到这里,两眼放出光来,显然是大感兴趣。

李玉瑶白了孟小强一眼接着道:“你这人真是俗不可奈。《弓诀》、《六军镜》、《兵钤新书》、《卫国公手记》这四部书为李靖所著,前三本书中记载着李靖一生征战所用弓法、兵法、阵法,传说凭此三部兵书便可纵横天下。而《卫国公手记》是他负责督建唐太宗陵墓——昭陵的详细资料,录有地宫的详图机关、入口秘道……。”

话到此处,只听孟小强笑道:“嘿嘿,这部《卫国公手记》勉强算得上是好东西,若是那什么昭陵中埋着金山银山,那可就发财了。”这人想到皇帝陵墓,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无数据的金银财宝来。

李玉瑶闻言直皱眉头,刚要臭骂他几句,却听周五忽然接口道:“《阴符机》和《韬钤秘术》是红拂女所有,她本是道门中人,这两部书便是道家典籍,传说这两位神仙美眷亦是凭此往升极乐。李小姐,不知在下说的对不对?”

孟小强诧道:“老周也知道这两本破书?”

李玉瑶昨晚被周五以定神诀定住,又以神行诀送到此地,便知道此人绝非一般江湖中人,而是传闻中的修道术士,要不凭她的身手,绝不会轻易受他所制连动都动弹不得。

她当下说道:“周先生乃修道之人,知道这两部书倒也不奇怪。我爹爹去年花重金购得了《弓诀》、《六军镜》、《兵钤新书》三部兵书,本打算献给南唐李国主,可吴越国主钱元灌不知从哪听说了此事,便派枢密院知事梁晋海前来索取。枉我爹爹平日里视梁晋海为知己,却不知他是个卑鄙小人,迫于无奈只好将书缴了给钱元灌。”说到这里,她满面愤懑之色。

周五不解道:“你家既是吴越国人,却为何要将兵书献与南唐国主?”

李玉瑶撅着小嘴不屑道:“他钱家国主不过是北国的一条狗。北国的梁、唐、晋、汉换了四朝,不论谁做了皇帝,吴越国也只有俯首称臣的份儿。钱家躲在江南一隅当缩头乌龟,顶多只是乘着南唐攻打闽国之时讨点小便宜打打秋风,欺压爹爹这种老实本份的生意人。”

孟小强拍着脑袋恍然道:“原来你老爹知道吴越国没胆出头争天下,所以想巴结南唐李家!”他只是个市井小混混,对天下之势并不知情。活到这么大,他只知道吴越国和南唐是邻邦,南边还有一个国家叫南汉,对李玉瑶所说的北国仅仅是有所耳闻,却丝毫也不了解。

李玉瑶听他说的如此难听,怒道:“什么巴结南唐!我李家……”话到此处她忽然打住了,忿忿然眍了孟小强一眼,遂将天下大势说与这两个白痴知道。

之所以将北方大国称之为北国,是因为自唐末至今,整个黄淮流域大片疆土不仅内战不断,又有契丹人时常大举南下烧杀抢掠,没有片刻安宁,短短四十余年间,更换了梁、唐、晋、汉四朝。

吴越前任国主钱镠本是个私盐贩子,赚了些钱之后成天想着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这时刚巧遇上一个叫董昌的呆头鹅在两浙称帝,钱镠自掏腰包花血本组织了一帮人马和董昌的军队打,没想到那家伙中看不中用,竟让钱镠给灭了。

那年头有兵就是老大,钱镠在当地有了势力,没敢称王称帝,只是给自己安了个镇海、镇东两节度使的官名。唐廷见这人挺老实,便给他封了个越王。

公元九零七年大军阀朱全忠打败了其中一个割据势力杨行密,众藩镇节度使中只有河东晋王李克用、凤翔歧王李茂贞可与之抗衡。朱全忠此时已不把别人看在眼中,迫不及待地干掉了唐哀帝李祝建立后梁,又改封钱镠为吴越王。

说起来钱镠于九零四年建国,至其子钱元灌三年前接掌国主之位,四十四年来不论北方谁当了皇帝,都一直向北国称臣,取道海路岁岁纳贡。这倒并非是钱家没心思逐鹿中原,实在是因为地盘太小,并时时受邻居李家的牵制,自保尚且勉强,根本无力北伐。自九四五年以来,南方的殷、闽国于三年之间相继被南唐李家灭了,吴越全境更在南唐的压制下缩在老窝里动弹不得。

近十年之间南唐、吴越两国虽有三次大规模交战,却均以钱家失败而告终,只不过在紧要时刻求助于北国出兵解救,才没被李家给灭掉。若非南唐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寿州和江都时刻受北国威胁,以致南唐无力两线作战,钱家吴越国只怕早已是李家的囊中之物了。

而南唐灭殷、闽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下一步进逼吴越和楚国做准备。钱元灌在南唐南下灭闽之时,趁机派出魏昌南抢占了闽国沿海的长乐、福州两地,却是为了壮大领土与之抗衡。

听到此处,孟小强不解地问道:“既是缴了书,钱国主为何还要派禁军抓你,又封了你家店铺?”

李玉瑶撇撇小嘴道:“前日我气不过,趁钱元灌在王城紫霄殿宴请群臣的机会,潜入宫中的御书房,将三部书又盗了回来,却被禁军护卫发现,才一直追到这里。”

孟小强乍舌道:“乖乖不得了,你年纪不大本事倒不小,居然敢去皇帝老子的宫里偷东西!”他脑子突然冒出将李玉瑶抓住送给魏昌南的想法,心中矛盾了半晌,却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随即暗暗提醒自己,如此卑鄙的做法只有阴险小人才干得出来,自己英雄盖世,背信弃义的事情顶多只能想想而已,却是不能做的。更何况李玉瑶这小娘们生得如花似玉,说不定日后还要讨来做老婆呢!

李玉瑶哪知道孟小强在打什么主意,气咻咻道:“这三部书本就是我李家的东西,人家只是拿回来而已,又有什么不对?梁晋海这条卑鄙的走狗,本姑娘迟早要跟他算清这笔账!”

唐朝后期以来各地藩镇拥兵自重,谁都不愿听别人使唤,相互之间攻城掠地打的头破血流。唐王朝朝政多由宦官把持,根本无力过问。而各国的枢密院和唐朝一样,担任枢密使、知事一类重要职务之人无一不是皇帝近臣内侍,这些人不仅掌握兵权,更是总理国内大小事务,中书省等职能部门简直跟摆设差不多。

吴越国枢密院知事梁晋海亦是个弄臣,和李存斋交情再深,也抵不上自己的前程,威逼好友谋取私利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周五听了半晌,已明白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凝神问道:“李小姐可知《阴符机》和《韬钤秘术》这两部书的下落吗?”

李唐三百年来,道门中无人不知李靖与其妻红拂女之事。但凡俗之人并不清楚他们夫妇为何会在战场上百战不殆,无敌于天下。传闻中更是将李靖说的如同神人,而周五却知道都是因为这两部奇书的缘故。

周五自幼便随师傅修行,天风子常在他面前提及道家名人典故,因此他早就知晓《阴符机》乃道门中人梦昧以求的仙书,实际上是传说中黄帝所著的《阴符经》,与他老人家另一本名著《黄帝内经》齐名,凌云观所藏宝典《道元精义》也是属于这一宗法,只是此书在李靖仙去之后便不知下落。

另一本《韬钤秘术》记有道家奇门遁甲及行军布阵之术,据说李靖习得此书技艺,作战之时经常仅带领数百骑兵便可破敌制胜,他在三部兵书中所著战法,便是由此而悟得。《阴符机》几经周折落入红拂女手中,李靖夫妇凭借修炼此书中所记述的精要,得以羽化成仙,先后脱离了三千红尘。

凡俗之中只知有黄老道家,千百年来炼丹修真之人不计其数,但却没几个人修成正果往升仙天界,实是因为无人知晓修炼的正途。且李唐王朝数百年来崇尚佛教,道教之中却没出过一个人撑门面的人,其规模便江河日下日渐式微,别说凡俗中无人知道《阴符经》是啥东西,就是道门中人了解此书的也仅寥寥。

史书记述李靖在红拂女死后,于唐贞观二十三年仙逝。太宗李世民赐他于昭陵陪葬,命人在他坟墓周围营建突厥铁山、吐谷浑积石山的形状,还将他的画像供奉在凌烟阁之中让后人世代祭拜,以表彰他的丰功伟绩。却不知他与其妻红拂女一样,蜕去血肉之躯往升仙界了。

(说明:五代十国承袭晚唐官制,大体为:一、中书门下省,首席长官称平章事,实为宰相,掌管一般政务;二、枢密院,首席长官称枢密使,掌管军务;三、三司,首席长官称三司使,掌管盐铁、转运、收支等财务。以上三个部门分管政、军、财,本应互相牵制,但因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故掌管军事的枢密院权力往往凌驾于另外两部之上。五代之中,梁、唐、晋、汉、周谋反篡位的帝王君王,多出自枢密院,其他十国的君主则是以藩镇节度使起家。)

第十九章 南汉的阴谋 

听到周五问起,李玉瑶皱了皱鼻子摇头道:“我爹爹只是得到了李靖的三部兵书,却不知另三部的下落。”

周五暗想天书难求,找书之事绝不简单,当下转脸问道:“小强,你究竟想到什么办法送李姑娘出城?”他意外得知李靖传书的消息,此刻已不再想着何时回山的事了。兵书既已面世,想必其它三部也定是有了下落,只要细心察访或许便可找到答案。

说起来,孟小强只对《卫国公手记》中所录的太宗昭陵略感兴趣,那意味着数不清的金银珠宝,对他而言,可比其它几本破书实惠多了。

“若是为救自己媳妇,就是拼了命也没啥好说的,至于别人嘛……”孟小强一边说着,眼睛却不怀好意地望向李玉瑶。

李玉瑶眼角扫了他一眼,不屑一顾道:“切……!你这种小人,能有命活到这般年纪已是异数,还好意思胡吹大气救出别人……。”她对孟小强很是瞧不起,从此人的品行言谈,就知道是那种市井小民,别说干出什么大事,能混口饭吃不被饿死便已是难能可贵了。

孟小强眨着眼睛笑道:“本少爷是小人还是大人不劳李二小姐费心,总之如果你若答应嫁给本少爷,不论冒多大的风险,我一定把你弄出城,再想办法帮你救回家人!就算是为此陪上一条小命,本少爷也自认倒霉。”

李玉瑶知道他一定有办法,却不愿让他占自己便宜,白了他一眼道:“谁要嫁给你这种人!愿意帮忙本姑娘日后定当报答你,若是再满嘴胡言乱语,我就是死了,也不去求你!”

这几句话让孟小强哭笑不已,暗道这两位美人真不愧是姐妹俩,连这脾气都是一般的硬,老子若等你们日后报答,早不知被人砍死多少回了。不过李玉瑶有一点说得并没有错,自己有命活到现在,也确属不易。

想到此处,他不禁又有些自惭形秽,自己一个大男人,居然让这个小娘们瞧不起,真是丢尽了颜面。看来日后若是有机会,还得找些有学问的人,多了解些天下大事才行。

孟小强摆手叹道:“得了得了,本少爷上辈子欠了你们李家的,也用不着你姐俩厚报。逃出城并不是多大的难事,但眼下你捅了个这么大的马蜂窝,即使出了婺州城,你又怎么救得了你家里人?”

傻子也知道窝藏钦犯是桩掉脑袋的事,对孟小强而言,当前要尽快把李玉瑶安全送出吴越国,才能摆脱这个危险。至于这个小娘们愿不愿意以身相许,只有等日后再说了。

他心中不禁苦叹一声,早知如此,当初何必要充好汉呢?只可惜现在后悔也已晚了。

李玉瑶凤目中露出些许哀恸之色,家中遭此大难,虽说是钱国主索书在先,但毕竟还是因为自己闯下了大祸,才会因此连累到家人。

只听她抿起小嘴,一字一句道:“盗书之时,我还偷了另一件东西,凭此物定可为我家讨回公道。”

孟小强闻言惊得合不拢嘴,大声道:“李二小姐,本少爷真是越来越佩服你了。敢问你还偷了什么宝贝?”旁边的周五却是一言不发的看着李玉瑶,等着她的下文。

李玉瑶轻咬朱唇道:“是一封南汉国主刘晟写给钱元灌的信。我已看过内容,刘晟在信中让钱元灌于太湖、苏州驻以重兵,牵制南唐兵力,而他从兴王府(现今广东广州)发兵十万攻打南唐虔州。刘晟这个办法虽不高明,却极为有用。虔州乃南唐南方重镇,若是被其攻陷,南汉大军只需延赣水北上,数日内便可攻至抚州(现今江西抚州),南唐疆土便有一半落入刘晟手中了。”

李家在杭州算是名门大家,家主李存斋不仅是个发了大财的生意人,对各国之事也尤为关注。可惜老李膝下没有男丁,心中对一些国家的时局政事有什么想法,就只好和女儿们谈起。

在他的调教下,秀彤和玉瑶这一双姐妹虽然年纪不大,但提起天下大事却无所不知,别看先前那位李秀彤温柔娇弱,在此类事情的见识上比妹妹还要高明几分。

而李玉瑶和姐姐的性情刚好相反,平素便活泼好动,又偏爱武艺,身手绝不逊于江湖高手。她常扮以男妆随锦绣庄运送丝绸的商队外出游历,更受李存斋喜爱,对她一向是听之任之。若非如此,也不会搞出潜入皇宫偷书的事情来。

可这却苦了孟小强,他不懂地理,李玉瑶的这些话像是天书一般难懂。周五久居山中,对此更是一窍不通,两个人茫然地眨眨眼睛,不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丢人现眼,亦对李玉瑶见闻广博羡慕不已。

南汉国控制着岭南数州的地域(两广沿海地区),国主刘晟五年前杀了自己的兄长篡位称帝,其人荒淫暴虐。孟小强道听途说,对此也有所耳闻,但他却根本不知道李玉瑶所说的那几个州城是什么地方,更是从未听人提过这种国家大事,只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绝不是自己这种小人物可以想像的。

周五也不懂兵家之事,只知道战事一起,又要有无数平民百姓惨遭荼毒,当下问道:“这位刘国主出的主意对钱元灌有什么好处呢?”

李玉瑶接着说道:“刘晟在信中说,南唐近几年接连攻占殷、闽,虽获得两地疆土,国力耗损却极为巨大,而北方的北国正用兵北汉无暇顾及南方,此时正是发兵的最好时机。钱元灌只须在他攻打虔州(江西赣州,靠近广东)之时,以西府杭州之兵偷袭防御较弱的宣州(安徽宣城,位于长江南岸),便可一战而下。然后两国北上南下形成夹击之势,共同瓜分南唐领土。”

她从对方的表情便看出这两人对军国之事是一对木头疙瘩,也没心情和他们二人详细分析。在她看来,若是让刘晟、钱元灌趁南唐不备分兵进攻,而钱元灌再委派能征善战的大将熟习李靖兵法,此战极有可能令南唐陷入亡国的败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