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戾太子重生-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这话刘彻皱了皱眉头,他现在对谁都不敢相信了,他问霍光:“那你说说,这件事可能是什么人干的?”

“这个臣也不太清楚,说不定是李广利、王温舒等人的余党干的。”

刘彻想了想,霍光说的也不无道理,看来这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于是他喊了一声:“廷尉何在?”

这句话让大家都是一愣,廷尉杜周死了之后不是一直没有任命廷尉吗?刘彻见没有人答应,这才想起来现在没有廷尉,于是他又喊了一声:“江充何在?”

“微臣在!”江充急忙起身。

“朕任命你为廷尉府廷尉,立即上任,调查此事。”

“微臣遵旨!”

第60章 冲突再起(5)

 一听江充又升官了,大殿内所有的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年纪轻轻,既没有后台、又没有背景的一介布衣,竟然在一年之内做到两千石的大员,还是大汉朝掌管刑狱的最高长官,这从大汉开国以来是绝无仅有的。

而刘据更是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死敌这么快就对自己构成了威胁,现在刘据真的有点后悔没听李仲元的话,还不如当初一刀杀了他,也不会变成今天这种局面。

刘彻没有管大家的反应,把剩下的事交给刘据和石庆他们处理了,自己回后宫去了。

等刘据把该处理的事都处理完了,回到太子宫的时候,才知道李仲元已经等了他好长时间了。相比之下,李仲元这个官最容易当了,想上朝就上朝,不想上朝就在家睡觉,反正皇上也没有专门给他指派过任务。

李仲元没有注意到刘据的脸色,因为他心中也有事,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刘据。刘据接过来,信是写在布帛上的,展开一看就知道是张全写的,他不会篆书,写的都是简体字,换个人还真不一定能看明白。

刘据看完了这封信也皱起了眉头,他把信拿到烛台边点着,然后看着它烧完,才问李仲元:“你怎么看?”

“如果是几个月前,我会认为苏弘是受了王温舒等人的指使,不过现在,我看他一定是刘丹的人。”

“算算日子,王温舒有可能在张全出发的时候就给苏弘去了信,而苏弘到死也不知道王温舒他们已经完了。为什么不会是他们?”

“不会,肯定不会是王温舒他们的人。”

“何以见得?”

“难道不是吗?王温舒等人的伎俩我们已经看到了,不过如此,苏弘万万不会宁死不说的。可刘丹等人的手段我们就不清楚了,这段时间,他已经够让我们意外的了。”

刘据点点头,李仲元说的也正是他想的。他叹了口气:“唉,我们真是低估了刘丹,还有那个江充。”

李仲元也说道:“是啊,我们原来以为他们手上没有兵,可没想到他会招揽各地的郡国军,连会稽郡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是啊,我后悔当初没听你的话杀了江充,现在他成了气候,想再动他可就不容易了。”

“江充?他怎么了?”李仲元不解地问。

“唉,他又升官了,现在他当了廷尉。”

“啊?!廷尉?”李仲元差点没跳起来,可他想想实在没必要再说什么了,于是他又慢慢地坐了下来。

“父皇要他来查遇刺之事,不过我想他是查不出什么的。”

“我看这事就是他派人干的。”

“有可能,可我们没有证据,你要多派些人手查查。”

正象刘据说得那样,江充的确没有查出谁是刺杀皇上的幕后元凶,不过,他在一个多月之内所做的事却能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能得到皇上的赏识。

江充上任没几天,就遇上刘彻的姑母——馆陶长公主的车驾闯入宫门禁地,本来此事可大可小,谁知江充却抓住此事不放,大庭广众之下斥责了长公主,又没收了她的车驾。

馆陶长公主不仅是刘彻的姑母,还是刘彻第一位皇后——陈阿娇的母亲,她把此事告诉皇上,希望皇上能替她出气,谁知刘彻却对江充的所作所为大加赞赏,认为他为人耿直,不惧权贵,所以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在朝会上大大表扬了江充一番。

有了皇上的撑腰,江充更加有恃无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江充在整个长安城内闹翻了天,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只要犯了一点事,江充都会严加处罚。与以前几任廷尉不同,江充喜欢当街断案,当街对犯事之人进行惩罚,以至于许多王公贵胄的子侄都被他当街打了板子,也有许多人为免遭处罚,交纳了大笔的罚金,这些钱最后都落到了刘彻的手里面。

江充虽然得罪了许多朝庭大员,却在民间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同时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对此,刘据和李仲元只得告诫手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千万别惹那江瘟神。

这时,传来张全即将回朝的消息,李仲元干脆回到细柳营忙自己的事去了,而刘据也不离开未央宫了,仿佛长安的一切已经与他们没有关系了。

这年十一月,张全率军还朝,他带领神箭营及东越降将驺力、吴阳等人回到长安,刘彻对他们好尽心宽慰,恢复了几个人的爵位,并要他们回到东越,把数十万东越人全部迁至江淮一带分散居住。

接着是连续多日的庆功宴,刘彻又对张全褒奖一番,等一切都结束了,张全才找了个机会和刘据、李仲元聚一聚。

张全把整个平定东越的战事详细地说了一遍,最后问道:“我写的信都看了吧?那个苏弘是不是和王温舒他们一伙的?”

“不是,其实王温舒他们早就完了。”李仲元把王温舒等人谋反一事也详细地说了一遍。

“那会是谁?”

“苏弘应该是刘丹的人,刘丹这些年网络了不少东部一带的郡国军和边军。”

“什么?那他手下现在有多少人了?”

李仲元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了,不过从他们已经掌控了会稽军来看,人数不会少。黄乔他们也完了,整个宴月楼都被烧了,只逃回来一个人。”

“真没想到,这家伙真够厉害的。”

“是啊,谁都没想到,现在想想我们当初进邯郸还真是危险。”

刘据提醒张全:“那个江充现在当上了廷尉,以后你也要小心点。”

张全皱了皱眉头:“真想不到,我才离开半年,出了这么多事。看来我们又要有事情做了。”

就在张全班师回朝没有过几日,又传来一个好消息传来:匈奴右贤王部要归降大汉啦!

原来,当初余吾水河之战后,乌维回到漠北,立即率领全族西迁,当时匈奴许多贵族都不愿走,不过赵能、乌师庐和且提侯都支持他,乌维让且提侯接替战死的句黎湖任右贤王,强迫全族西迁,于是近六十万匈奴人踏上了西迁之路。

由于缺衣少食,结果第一年冬天,匈奴就在西迁的路上死了近十万人。第二年开春后他们继续西迁,已经到了大月氏的西北部。可就在这时候匈奴内部发生了分裂,且提侯病死,他的儿子狐鹿姑继承右贤王的位置。他不愿西迁,故意带着族人与乌维他们拉开距离,然后突然东返,等乌维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再加上大月氏人对他们怀了敌意,乌维处境不妙,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回去。狐鹿姑又带着族人走了近一年,等他们回到漠北的时候,出发时的近二十万人还剩下十来万。只得向大汉请降,愿意归附大汉。

当赵破虏把请降之人送入长安的时候,刘彻兴奋异常,特意召开了一个临时朝会,他让匈奴的请降使者当众宣读了降书,并同意接受他们的投降。刘彻还觉得不够,于是就让匈奴先在漠北过一冬,由赵破虏给他们一点粮食,等到来年开春,刘彻还要亲往大漠受降。

韩说又向刘彻建议,建一座受降城,在那里接受匈奴人的投降,刘彻对这个提议非常高兴,最后责令赵破虏在匈奴王庭故地狼居胥山那建一座受降城,以此来标志大汉对整个大漠的绝对控制。刘彻让刘据全权负责此事,与匈奴使者商议受降一事。

刘据回来后找到张全和李仲元,把这事一说,两人都觉得皇上这次做的有些过了,这只是匈奴右贤王的一部来降,也不过十来万人,比当年浑邪王和休屠王率部来降强不了多少。可皇上已经下了旨,他们也没办法改变,最后张全提议,几个人去找匈奴使者探探口风,进一步了解这几年匈奴人的情况。

第61章 冲突再起(6)

 很快,刘据带着张全和李仲元来到了鸿胪寺,这里原来是专门管理少数民族及各地番王的地方,现在也负责一些对外事务。听说太子来了,匈奴使者急忙跪拜迎接。

刘据对他还是很客气的,让他起身落座。然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阿留牙。”

“我父皇让我来和你们谈谈投降一事,想知道你们是不是真心降我大汉。”

阿留牙急忙起身,指天明誓:“苍天可鉴,我们的确是真心归降,如有异心,天诛地灭。”

刘据点点头,招呼他坐下,然后对他说:“好啊,不过既然你们是真心归降,那以后就是我大汉的子民了,要按大汉的律条来办。”其实刘据心里有数,现在匈奴已经穷途末路,玩不出什么花样了。

“这没问题。”

“这就好,一旦你们归降,就要把你们分散到各地,你们可愿意?”

“这……”阿留牙有些犹豫。

“怎么?你们不愿意?”

“不不不,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小人临来之时,右贤王提出,希望能让全族人生活在一起,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这是不可能的。”刘据的口气没有一点回转的余地,“你看看,自从你们走了,别说是漠南,就是漠北也没有哪一个部落超过一万人的。你想想,你们在北边和我朝打了一百多年,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了,我们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再出现?”

“那……不知皇帝陛下打算如何安置我们。”

“这个啊……”刘据用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装作思考的样子,然后才说,“这个好办,你们当中愿意从军的可以加入我们汉军,愿意种田的可以去南边,自然有人教你们种田,愿意放牧的可以留在大漠,不过必须在我朝的直接管辖之下,如果你们右贤王愿意,他也可以来长安享福,羌人的大首领杨玉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以后你们当中不管是谁,只要有才,都可以入朝为官。总之一句话,我们大汉子民可以干什么,你们就可以干什么。”

“那不是要把我们全部分开?”

“这样不好吗?难道让你们和我们大汉子民一样也不好?”

“这……好!好!”阿留牙不敢再说什么。

刘据又说道:“你可以回去和你们右贤王商量一下,其它问题都好办,可他还想把十几万人聚在帐下是绝对不可能的。”

“是,是,是……小人一定把话带到。”

刘据又问他:“听说你们的日子现在也不好过啊?父皇让我问问,看看怎么帮你们度过今年冬天。”

一提这事,阿留牙的神态马上变了,他长叹一声:“唉,这两年我们东奔西走,日子的确不好过,牛羊差不多都吃完了,当初的二十来万人,现在只剩下十万人了。”

“就你们一部这样吗?其他人呢?”

“都差不多,前年单于带着我们西迁,当时还有近六十万人,只一个冬天就死了十来万。后来右贤王一看不行了,就带着我们逃回来了,现在单于那里估计能剩个三十万人就不错了,真不知道他们还能支持多久。”阿留牙的语气中充满了悲伤和怜悯。

听了这话,刘据和张全、李仲元互相看了看,他们是想把匈奴逼走,可没想到会这么惨,真不知道匈奴人还能不能坚持走到欧洲。

张全插了一句:“乌维单于身体如何?”

“我们走的时候就不太好,许多事情都是由左贤王和自次王处理的,不知道他能不能挺到现在。”

“自次王?”

“是的,自次王赵能。他是老自次王的二儿子,现在很受单于的信任。”

“原来是赵信的儿子。”刘据自言自语地说,赵信的能耐他是清楚的,他的儿子估计也差不到哪儿去,不然的话也坐不到这个位置。

刘据算了一下,才又说道:“这样吧,我让赵将军准备二十万头牲畜先给你们送过去,让你们平安度过这个冬天,等明年开春后,再把你们安置在各处,可好?”

“多谢太子殿下。”其实,这二十万牲畜说多不说,说少不少,对于还有十来万的部落来说,也只够勉强过一冬的。

阿留牙甚是激动,其实他这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粮食,现在已到冬季,大漠上已经开始下雪,而他们自己的牲畜根本不够过这一冬的。

“就这样吧,你也要赶快回去,赵将军那还要准备准备,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了,什么都要抓紧。至于其它的一些细节就不用急了,反正你们还有一个冬天慢慢地想,我会派人和你们谈的。”说着,刘据起身就往外走,阿留牙急忙相送,一直送他到大门口。

等几个人出来了,李仲元才发表感慨:“真想不到,匈奴也会有这么一天。”

刘据点点头:“是啊,当初我们还真没想到,不知道乌维能不能把剩下的匈奴人带到欧洲去。仲元啊,你派人去西域的时候让他们注意打听一下匈奴人的情况。”

“好的,我会让他们留意的。”

当三个人回到太子宫的时候,见几个人在宫门外与守门卫士说着什么,一见太子的车驾回来了,急忙闪到一旁相迎。飞鹰眼尖,立即禀报他们:“大人,是周军侯他们回来了。”

“周军侯?好啊,这次回来该是周司马了。”张全跳下车,招呼周家羽过来,一行人跟着刘据进了宫。

等大家进了宫都坐定了,张全才问周家羽:“我交待的事都完成了?”

周家羽急忙掏出一张布帛递给他,说道:“海图在这,请校尉大人查验。”

张全展开来仔细看了看,和他记忆中的台湾地图对照了一下,半天才点点头:“不错,很好,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画这么详细,看来这两年你没在水师里白混。”

李仲元插嘴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啊?”

张全笑着把海图递过去:“来,瞧瞧。看你还记得不。”

李仲元接过一看,也笑了:“好家伙,你想干什么啊?”

刘据从他手里接过海图,看了看,奇怪地问道:“张全啊,你到底想干什么啊?”

周家羽以为他们俩不知道这是哪里,急忙解释道:“启禀殿下,这是瀛州,是我朝东南的一个大岛。”

“瀛州?”李仲元愣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我看还是叫台湾比较好,你们说呢?”

张全拿回海图,说道:“叫什么我倒无所谓,只要陛下能把这里给我就好。”

“什么?你……你想要台湾?”

“不行吗?你忘了?当初陛下答应我们的,想要哪块封地就自己去打。还是这里好,不用打,直接占过去就行了。”说到这,张全想了想,“就不知道这么大一块地皇上肯不肯封给我一个人,实在不行我们俩平分吧,反正你说过要在我旁边找块封地的。”

李仲元没有回答他,而是问他:“那里现在有人吗?”

张全也不知道,他转头问周家羽:“瀛州上有人吗?”

“有一些,好象是前朝时候从吴越一带渡海过去的。”

刘据也来了兴致:“走,我们现在进宫见父皇去,帮你讨这块封地。”说着,领着众人前往未央宫了。

第62章 冲突再起(7)

 当刘彻看到周家羽带来的海图时,也是欣喜不已,他没想到张全去一趟东越,会带回一个岛来。他问张全:“张全啊,你是怎么想起来这个岛的?”

“呵呵,陛下,我一直想挑一块封地,这次听说那有个大岛,就派人去了。”

“哦,原来你是想要这个岛做你的封地啊?嗯……好吧,本来我还想在这设个郡的,现在为了你,只设一个县吧。对了,这个岛叫什么来着?”

“瀛州。”

“瀛州?”刘彻想了想,摇摇头,说道,“不好,不好,改个名字,就叫夷州吧,你以后就是平夷侯了。”说着,刘彻哈哈大笑。

张全急忙跪倒谢恩:“谢陛下!”

刘彻笑了一会儿,又想起了旁边的李仲元,他止住笑,问李仲元:“李仲元啊,你看中了哪块地?你不是说要和张全在一起吗?他现在周围都是大海,你不会想要大海作封地吧?”

“嘿嘿,陛下要是真把大海都给我,我也无所谓。等有机会我也想要一个岛做自己的封地。”

“好,你去找吧,想要哪个就和朕说。”

这时,张全插了一句:“陛下,末将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哦?什么要求?”

“末将要建立一支小小的水师。”

刘彻和大汉朝大多数人一样,对水师从不重视,他想也不想就说道:“好吧,你就从长江水师中挑些人和船。”

“回陛下,末将只想要点人手,至于船么……”

“怎么?你还想自己造船?”

“嘿嘿……陛下猜得不错,末将是想自己造船。”

“哈!真看不出你还会造船?”刘彻想了想,觉得不对,他指了指李仲元,“不对,你是不是想让李仲元帮你造?”

“陛下英明。”张全和李仲元同时答道。

“唉?不对啊,李仲元,当初你可是说好为朕造船的,怎么又给张全了?”

李仲元一躬身,答道:“陛下,微臣没有失言啊,为陛下造的大船已经完工,现在微臣那个船场正好空着,顺便造点小船。”

“真的?”

“微臣不敢欺骗皇上。”

刘彻“哼”了一声:“谅你也不敢骗朕!”接着他又对张全说道:“朕就准你成立一支水师。”

“谢陛下!”

刘彻又看了看周家羽,问道:“你叫什么?现居何职?”

周家羽急忙回道:“回陛下,末将周家羽,现为神箭营军侯。”

“军侯?太小了。朕封你为戈船校尉,仍归平夷侯管辖。”

“谢陛下。”这一下周家羽开心了,一下跳了几级,当了校尉。

刘彻对几个人说道:“好了,该封的也封完了,你们先回去,朕这几天累得很,想休息了。”

“诺!臣等告退。”

晚上,刘据和张全等人一起去临江楼,张全让人把李锋等军中将领都找了来,大家凑了三桌,干脆把临江楼的三楼都包了下来,喝个痛快。

刘据穿着便服,轻车简从,反正这有三十来个神箭营的好手,不用在意安全问题。酒宴是以张全的名义办的,不过是李仲元掏的钱。张全先站起来,感谢大家这半年来的努力,毕竟这次也算是神箭营首次独立作战。接下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喝酒,大家都是爽快人,在一起高兴的要喝,看得不顺眼的更要喝。

飞鹰和周家羽是最招人眼热的,他们一个没有出征,因平定王温舒等人的叛乱有功获得了皇上的赏赐,一个平静了三年,一下就当了校尉,跑到李锋、郝平山前面去了。

整个三楼,丁虎、陈文博等人围着飞鹰,李锋、郝平山等人围着周家羽,大有不把他们放倒决不罢休之势,倒是张全等人乐得清静,躲到一旁,看他们闹去。

刘据见大家喝着高兴,也没说什么,他与张全、李仲元独自坐在一旁边吃边聊。刘据问李仲元:“仲元啊,张全当了平夷侯,你想占哪里?日本如何?”

“不要,想起那地方我就想吐,有机会我要去那看看,该灭的全把它灭了。”

张全也问他:“那你要哪?菲律宾那如何?听说那里的好东西不少。”

“我是经商的,当然要找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做我的封地,如果可能我想在马六甲那找个地方,新加坡就不错。”

刘据开玩笑地说:“那你不成了新加坡侯?或者叫加坡侯。”

李仲元直摇头:“新加坡是不错,可这名字不好听。”

张全想了想:“这样吧,你把整个马来半岛都占了,就叫马来侯。”

“马来侯?好象比新加坡侯好听点……等等,这个名字怎么那么熟?马来侯……马来侯……马来猴!”李仲元终于反应过来了,“好啊!你拿我当猴子啦!”

张全和刘据乐得哈哈大笑,等笑完了,张全又突然想起一件事,问李仲元:“现在这的老板是谁?还是黄乔的弟弟吗?刚才那个好象我不认识。”

提到这事,李仲元收起了笑容:“不是了,黄英知道了他哥哥的事,一定要我派他去东部,这里现在的老板姓秦。”

张全听了担心地说道:“黄乔死了,你怎么还把他弟弟派去?”

“我也不想的,是他自己要求的,我没派他去邯郸,而是让他去了青州、兖州一带,另外我还让张贺盯着他点,就是怕他乱来。”

“那就好。”

这时,一个小伙计又端着一盘菜送他们两个的面前,张全不由得想起二人初次在这见面时的情况,感慨地说:“三年多了,日子过的可真快,我还记得你才买下这个酒楼的时候,李季在这闹事,和大将军的两个儿子打了一架。”

“呵呵,是啊,那次可真有意思,才开张就有人来砸场子。”

“反正你也不在乎,那时候这里常有人打架,现在好象好多了。”

“那当然,你我的身份不同了,谁还敢在这闹事?”

李仲元正说着,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在旁边的刘据乐了:“仲元啊,别说的太早,好象有人来砸你场子了。”

李仲元轻声骂了一句:“妈的,一点面子也不给我,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