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轻的捏了捏张皇后的小鼻子,天启皇帝笑着道:“你啊!朕知道你的心思,朕这几天要想想辽东的事情了,清扫的事情就交给杨鹤他们几个吧!现在辽东的局势刚好实行朕的想法。”

“无论陛下想要做什么,妾身相信一定能够做到,妾身相信陛下一定能够超过汉武帝!”张皇后笑颜如花的看着天启皇帝娇笑着说道。

天启皇帝散朝之后便回到了皇宫里,朝堂上的大臣们则是一个唉声叹气的,有的则是脚步飞快的向外走,形色匆匆。

来到杨鹤的身边,魏朝笑着道:“杨大人,这案子杨大人是主审,咱家想问问,杨大人是不是先到东厂去,先把那边的案子解救了?”

“魏公公,这审案子讲的可不是先来后到,而是案子的轻重缓急。锦衣卫这边的案子可是非常的重大,非常的紧急,怎么也应该先审理锦衣卫的案子,杨大人你说是不是?”骆思恭缓步的走了过来,对着魏朝笑了笑,语气揶揄的说道。

“不过是抓了一个辽东督师,不知道猖狂的什么,我们查到了蓟辽总督,到现在也没有说什么!人啊!就不知道谦虚两个字怎么写,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不会做人了!”皮笑肉不笑的看着骆思恭,魏朝的语气中则满是嘲讽。

见到二人如此,杨鹤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看样子这次这个主审可不好做。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杨鹤沉声道:“两位大人,杨某虽然没和二位打过交道,可是也明白二位都是为陛下办事。杨某这次身为主审,两位应该不希望杨某到皇上那里说点什么吧?”

互相看了一眼,两个人都是一声冷哼,他们心里明白,天启皇帝虽然信任自己两个人,可是这杨鹤杨大人也是深的帝宠。在这朝廷里,如果说谁是天启皇帝最信任,最仰仗的臣子,那肯定是孙承宗。如果是锦衣卫和东厂,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可是魏朝和骆思恭也明白,他们和杨鹤属于一个级别的。相比于孙承宗,那肯定是差很多,可是如果和其他人相比,那可是差很多的。当然这里面还有包括一个人,那就是天启皇帝的大内总管陈洪。

“既然两位大人都觉得杨某说的有道理,那么现在就说一说,你们的案子都有什么着急的?”看着两个人,杨鹤颇为严肃的问道。

“大人,锦衣卫这边在杨渊的府邸里面抄出一本账本,这是他走私建奴的账本。上面列举了六家商号,全部都是在京城的。这几家商号和朝廷的官员都有牵扯,所以需要大人下令,将这些商人抄家。通过这些商人,应该能够找到幕后的官员!”骆思恭对着杨鹤一抱拳,轻声的说道。

狠狠的瞪了一眼骆思恭,魏朝颇为不满的说道:“咱家这里也有一本账本,上面记载的都是朝中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兵部的,也有吏部的,还有户部和工部的。最大的是尚书,还有侍郎、员外郎,这些人都参与了克扣军饷的案子,咱家也需要大人下命令抓人啊!”

苦笑着摇了摇头,杨鹤心中不禁有些埋怨天启皇帝,自己现在清流之中的威望已经很高了。这次如果在查一次这样的案子,相信肯定是威望一时无两,看来天启皇帝是非要要自己捧上啊!

沉吟了半晌,杨鹤有些迟疑的道:“两位大人,这件事情是不是应该谨慎一些,我们还是请示一下皇上,毕竟这样动作有些大了!”

“杨大人,你似乎忘记了皇上在早朝上说的话了,无论牵扯到谁,全部抓起来。这个时候拿这种事情去请示皇上,似乎有些不妥吧!”看着杨鹤,骆思恭沉着脸说道。在他的心里其实有些不满意,这次的案子都是东厂和锦衣卫的功劳,这个时候让杨鹤搅进来,似乎有抢功的嫌疑。

许久,杨鹤点了点头,沉声道:“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就按两位大人说的。按照账册上的名字,抓人抄家,不过两位大人,这账册是否真实?”

“杨大人,这个您尽管放心,账册我们都已经交给皇上看过了,人证物证都有。”魏朝看着杨鹤,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颇为玩味的说道。

再一次苦笑着摇了摇头,杨鹤此时明白了,这一切天启皇帝已经安排好了,自己只是需要适当的时候表现一下就可以了。作为一个棋子,杨鹤有做一颗好棋子的觉悟。对着两个人一抱拳,杨鹤笑着道:“那就辛苦二位大人了!”

天启元年,三月十九,这一天整个京城为止震荡,这一天锦衣卫和东厂倾巢而出。商号被封,人被抓,整个北京城一时间风声鹤唳。

相对于这些商人,朝堂上的大臣被抓的人,让所有人的下巴掉了一地。

这一天被抓的官员包括兵部尚书姚宗文、兵部侍郎王三才、礼部尚书孙如游、礼部侍郎钱谦益、吏部侍郎赵南星、户部侍郎常林。这些是大员,包括给事中、员外郎、六部以及内阁的署官,被抓起来的官员总共有七十二人。在这面,最大的一个就是内阁大学士顾慥,这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物。

整个北京城陷入了恐慌中,官场上的官员也是人人自危,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这一天过去之后,事情仿佛就结束了,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都不在街上巡逻。好多天也没有在发生抄家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北京城又出了一件新鲜事。

天启皇帝放皇榜了,而且一放就是两道,这第一道是安民榜。在皇榜上,说明了抄家抓人的事情,这些人都是官商勾结,私通建奴的人。还有就是贪污粮饷的贪官污吏,天启皇帝发现了这些人的阴谋,将其一网打尽。希望城里的百姓不要恐慌,人已经抓完了,等待他们得是法律的严惩。另外也告诫当官和经商的,好自为之。

虽然看了第一道皇榜,百姓们的心安定了不少,可是看到了第二道皇榜,整个京城的沸腾了。

天启皇帝设立登闻鼓,凡是无处申冤的百姓,想要告官的百姓,都可以敲击登闻鼓。不用害怕官官相护,不用害怕皇亲国戚,一切都由皇上为你做主。

这个消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北京城,午门前迅速的聚集了无数的人,所有人都想来看一看登闻鼓的样子。当看到屋门左右两侧那个一丈高的登闻鼓,所有的震惊到了。

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拉着一个老者,客气的问道:“老丈,小人不识字,能不能给小人说一说,这么大一个鼓是做什么的?”

“这个大鼓是皇上放在这里的,皇上圣明啊!皇上说了,以后如果有当官的欺负我们,就可以来敲这个鼓,皇上就会亲自来审案。这个就是皇上给了我们老百姓一个告御状的机会,无论是多大的官,哪怕是皇亲国戚,只要他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皇上就会收拾他!”指着面前的大鼓,老者颇为感慨的说道:“皇上圣明啊!我们的好日子就快来了!”

一时间,整个京师气氛再一次为之一变,虽然案子还没有审理,可是京城的官风却是为之一变。官员勤于政务,带人不在像原来那么傲慢无理,就连收税的城门官对人都客气了许多。平日里的一些常例,现在也不收了,看着那两面巨大的登闻鼓,百姓心里仿佛一瞬间就有了底。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地方告状了,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欺负自己,有官府给自己做主。就算官府不给自己做主,皇上也会给自己做主。

轻轻的将手里的茶碗放下,看了一眼身边的陈洪,天启皇帝沉声问道:“外面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不稳定的因素?”

“回陛下,外面现在都在颂扬陛下的英明神武,刚刚登基就获得了辽东大捷,现在有惩治贪官污吏,设立登闻鼓,陛下这样的作为可是非明君圣主不可为啊!这几天称赞陛下的折子就没断过,无门外面每天都有磕头的百姓。”陈洪高兴的笑着,一脸兴奋的说道。

淡然的笑了笑,天启皇帝沉声道:“这登闻鼓轻易是不会响的,虽然话是那么说,没有被逼到绝路上,没有百姓愿意告御状。登闻鼓就是告诉百姓,朕会为他们做主,也是为了告诉那些官员,不要太过为所欲为。”

“陛下英明!”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恭敬的说道。

“杨鹤那里的案子审的怎么样了?朝堂上的官员有什么反映?”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沉声问道。

“回陛下,杨大人那里一切顺利,相信很快就会结果的。只有朝堂上,没有什么意动,毕竟陛下剪除的都是东林党,现在朝堂上可没有人会为他们求情,落井下石的倒是大有人在!”颇为感慨的谈了口气,陈洪也有些无奈的说道。

笑着看着陈洪,天启皇帝玩味的道:“看来你也感触颇深啊!朕问你,这派过去的那两个人怎么样?”

“回陛下,钱龙锡到了礼部,李标去了兵部,这两个人都很有才能。刚去的时候还有一些忙乱,现在好很多了,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了!”陈洪颇为敬佩的看着天启皇帝,恭敬的说道。

第二百零九章内阁大学士

……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这次内阁大学士韩旷被辽东的案子牵连,内阁之中就只剩下一个两个大学士了。孙承宗坐镇辽东,京城就剩下一个刘一璟,这样吧!你去把刘一璟给朕找来,朕有话和他说!”

“是陛下,内臣这就去办!”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恭敬的说道。

整理了一下自己,天启皇帝就来到了乾清宫,时间不长,刘一璟也走了进来。

看着走进来的刘一璟,天启皇帝微微一愣,原本那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已经不见了,现在的刘一璟看起来很是颓然。轻轻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知道这次的事情对刘一璟的打击颇为严重。

来到大殿的中央,刘一璟撩起衣服跪倒,口中大声的道:“臣刘一璟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下打量着刘一璟,天启皇帝知道这位大学士心中有抱负,也不像东林党人光说不练,这也是天启皇帝这次没有拉他下水的原因。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颇为关心的道:“爱卿起来吧!”说着对一边的小太监招了招手,沉声道:“给刘爱卿搬一把椅子来,朕和爱卿坐下说。”

等到刘一璟坐下了,天启皇帝沉声道:“爱卿,朕看你气色不怎么好,等一下朕让太医给你看看吧!”

“谢皇上,臣年老体衰,不堪大用了!”苦笑着摇了摇头,刘一璟有些颓然的说道。自从这次的事情除了,刘一璟差一点就病倒了,心里百味陈杂,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爱卿这是什么话,廉颇七十,尚能饭否?爱卿这个年纪,正是老成持重,一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天启皇帝把脸一沉,沉声说到。

抬起头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跪倒在地,一脸凄然的说道:“陛下,辽东的案子牵连颇广,臣与韩旷还有赵南星交情匪浅。臣虽然没有参与其事,可是心中愧疚不已,希望陛下准许臣辞官归乡。”

看着跪在地上的刘一璟,天启皇帝的脸猛地沉了下来,沉声道:“爱卿是不是以为朕是故意的?是不是以为朕看不上东林党的人?”是不是以为朕下一个下狱的就是你?”

“臣不敢!”刘一璟见天启皇帝生气了,赶忙说道。其实刘一璟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毕竟天启皇帝这次整治都是东林党,他也是东林党,天启皇帝贬斥了他才是正常的。

走到刘一璟的身边,将他搀扶起来,天启皇帝声音柔和的说道:“爱卿,真不是昏庸的皇帝,处置那些人是有原因的,这些人结党营私,都是罪有应得。爱卿可以到杨鹤那里去听审,看看朕是不是愿望了些人!”

“陛下,臣知道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臣只是没有想到陛下心胸如此宽广,是臣误会陛下了!”刘一璟见天启皇帝说的言辞恳切,低着头有些尴尬的说道。

“爱卿,现在内阁之中就剩下你和孙承宗了,孙承宗现在又在辽东,内阁的事情以后还要倚仗爱卿。从今天开始,爱卿加少保,任内阁次辅,孙承宗在辽东期间,内阁的事情全都交给爱卿。”天启皇帝拍着刘一璟的肩膀,沉声说道。

不敢置信的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连忙跪倒,大声的道:“陛下,臣,臣一定尽心竭力!”

“爱卿,朕要做的事情很多,大明的情况已经这样了,朕需要爱卿为大明做些事情。朕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朕知道爱卿的为人,朕希望爱卿能够多劳累些!”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刘一璟,声音柔和的说道。

跪在地下,刘一璟颇为动情的说道:“陛下,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蓟辽总督刘彻被下狱了,朕想将孙承宗辽东督师的位置拿掉,让他去做蓟辽总督。内阁之中就只有爱卿一个人,朕想在选几个内阁大学士,不知道爱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刘一璟微微一愣,没想到天启皇帝会让自己推选阁臣,真是对自己信任有加。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刘一璟沉声道:“陛下,内阁之中应该有五位内阁大学士,孙大人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还有臣,不知道陛下想要几人入阁?”

略微沉思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道:“既然如此就在选三人入阁吧!内阁大臣的人选定下来之后,朝中空缺的官员也要尽快补齐,不然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做!”

“陛下,臣以为应该利用这次的机会展开京察,将那些昏聩无能的官员,贪赃枉法的官员,全部贬斥回籍。进一步区分六部的管辖范围,使整个朝廷能够上情下达!”刘一璟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沉声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果然是胸中有抱负,不过眼前还是将官员补全吧!明年就是大举了,选拔人才也是朝廷的重中之重,这个不能耽搁。至于京察的事情,等到官员补齐,朕就交给爱卿去办!希望爱卿能够不辜负朕的信任!”

“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此时刘一璟的心终于放下了,天启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并不是说说而已。心中烦闷的情绪一扫而空,刘一璟顿时觉得自己的心里充满了干劲,仿佛年轻了好多岁!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还是说说刚刚内阁大学士的问题吧!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尽管说出来!”见刘一璟的神态,天启皇帝知道这位老大臣已经活了过来,笑着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刘一璟沉思了一下,颇为严肃的道:“陛下,臣问一句陛下是想推举朝堂上的大臣,还是在朝在野都可以?”

看着刘一璟,天启皇帝有些迟疑的道:“这有什么区别吗?”

“回避下,如果在朝中挑选,那就需要重臣推举,或者陛下直接任命。这些人选也是超中国为官之人,不过在臣看来,现在朝中没有哪位大臣适合入阁,六部尚书都不合适,也没有哪位是德高望重的。倒是有很多大臣,当年因为各种原因致仕的,虽然有些是身体不好,不过大多都是在朝中受到排挤。臣觉得如果选内阁大学士,可以找这些人入朝。一来可以彰显陛下唯才是举,二来这些人都是曾经在朝为官,很多人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做起事情来方便很多!”刘一璟想了想,沉声说道。

缓缓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想的果然周到,看来爱卿果然是有才能的人。既然这样,那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回陛下,臣知道一个人,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有些迟疑的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颇为为难的说道。

笑着拍了拍刘一璟的肩膀,天启皇帝颇为轻松的道:“有什么话说吧!朕是那种小气的皇帝。”

“是陛下,这个人叫高宏图,是郊县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虽然还很年轻,可是颇有才能,只是这个人脾气很是耿直。”有些犹豫的看着天启皇帝,见天启皇帝点头,刘一璟才道:“高宏图原本是中书舍人,陛下刚刚登基的时候,很多人弹劾方从哲勾结李选侍。高宏图站出来为方从哲辩解,希望陛下不要处置方从哲,后宫的事情也不要过多的张扬。只是高宏图的上书被人压了下来,吏部出了公文要把他调到陕西去。高宏图一气之下,挂印归家!”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高宏图是心灰意冷了。朝中权臣当道,小皇帝刚刚登基,自己不能力挽狂澜,也不忍心看到朝中乱局。

沉吟了许久,天启皇帝笑着道:“既然如此局算他一个,希望爱卿没有保举错认!”

“陛下放心,高宏图的人品和能力,臣愿意拿性命担保!”刘一璟见天启皇帝如此说,顿时面露喜色,大声的说道。

“爱卿,还有其他的人选吗?”笑着看着刘一璟,天启皇帝沉声问道。

略微沉吟了一下,刘一璟沉声道:“陛下,既然如此那臣就再推举一个人,不过这个人是在朝廷任职的。他叫刘鸿训,原本是南京吏科给事中,张居正被弹劾,他力主张居正无罪。上书为张居正辩白,被神宗皇帝治罪,降职为民。万历四十一年,刘洪汛登科,当年受了庶吉士,现在又做了翰林编修。不过因为张居正的事情,刘洪汛一直受到排挤,他一直相信改革变法是对的。直到现在,刘鸿训还是翰林编修。”

天启皇帝真的没有想到,朝中还有这样的大臣,这么多年矢志不渝,又是赞成改革,这样的大臣正是自己需要的。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好,非常好!就让他入阁吧!朕过几天亲自见一见他,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陛下圣明,至于这最后一个内阁大臣,臣觉得还是让朝堂上的大臣推举一下吧!如果有什么合适的,陛下在选一个!”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沉声说道。

第两百一十章杨嗣昌

……

静静的想一想,天启皇帝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不由沉声问道:“刘爱卿,朕记得朕前几天听说过一个高宏图,现在还在袁应泰的手下。他似乎对工部的事情颇有见解,不知道爱卿说的是不是这个人?”

微微一愣,刘一璟也拍了拍额头,一脸恍然的道:“是的陛下,看臣这个记性,就是这个高宏图。臣想起来了,当初是臣和孙大人提到的,便把他再一次召回到了朝里,真是糊涂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有些迟疑的问道:“刘爱卿,高宏图现在在工部任职,如果让他入阁,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陛下,不知陛下在担心什么呢?”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迟疑的问道。

“这个爱卿你看,工部的尚书袁应泰还没有入阁,如果让高宏图入阁是不是有些不妥啊?”看着刘一璟,天启皇帝有些犹豫的说道。

听完天启皇帝的话,刘一璟轻轻的皱着眉头,半晌才小心的道:“陛下,臣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爱卿尽管说啊!爱卿与朕不会有什么隔阂,有什么话尽管说,朕不会怪罪!”天启皇帝看着刘一璟,轻声的说道。

“陛下贵为天子,这天下都是陛下的,对于官员来说,做官其实就是在为陛下做官。官场虽然是论资排辈的地方,可是那是在臣子里面,在陛下这里不可以。无论什么时候,陛下都要给人一种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姿态。皇上现在很年轻,一定要给所有的官员一种感觉,只要有才能,真心为国,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都能得到皇上的重用,这才是为君之道!”刘一璟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沉声说道。在皇帝面前大谈为君之道,这就非常的不妥,这也算是刘一璟对天启皇帝最后一次的试探。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轻轻的将刘一璟搀扶起来,一脸认真的道:“爱卿,忠君爱国,实乃国之干城!今日爱卿这一番话,恍若醍醐灌顶。朕年轻的时候没有这个福分,等到朕立了太子,就让爱卿做太子的老师!”

“陛下,臣惶恐!”刘一璟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心里却放下了,天启皇帝虽然年轻,可是这心胸真的不是一般的宽广。

“爱卿,朕对贪官、昏官一定不会手软,可是对终于大明、忠于朕的官员,朕是一定不会亏待的!爱卿以后大可放手是为,朕不会怪罪爱卿的!”天启皇帝一脸认真的看着刘。一璟,沉声说道。

用力的点了点头,刘一璟颇为感动的道:“陛下,臣定当鞠躬尽瘁!”

“爱卿,这推举阁臣的事情,下一次早朝的时候,朕会提出来。至于人选除了今天的两个人,爱卿在好好的想一想,朕也想一想!”天启皇帝面色一整,沉声说道。

“是,陛下,臣这就告退!”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刘一璟恭敬的说道。

等到刘一璟离开,天启皇帝想了想,对一边的陈洪吩咐道:“把孙传庭找来,让他快点来!”

“是,陛下,内臣这就去!”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天启皇帝在大殿里静静的沉思,心中不断的翻转着,想着自己的想法,时间不长,孙传庭便在陈洪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看着走进来的孙传庭,天启皇帝的心里颇为欣慰,虽然明末战乱四起,内忧外患。可是大明朝也有着不一样的优势,那就是人才。无论是远在辽东的孙承宗,还是面前的孙传庭,都是世间少有的人才。无论是能力还是忠诚度,都是历史上少有的,这些人才是振兴大明的关键。

让天启皇帝诧异的是,孙传庭此时一身的戎装,顶盔掼甲,罩袍束带,腰间挎着宝剑。这一刻天启皇帝有了意思错觉,面前的不是一个文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