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爷传奇-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公,元春是不是和那个皇上那个了?”

“谁知道?管那事做什么?”贾迩冶的手在秦文胸脯上来回运动。

“老公,刚相聚一个多月,你却要南下了打仗了,你带我去吧。”

“你现在手握重权,哪有功夫闲逛?怎么,这一个多月还没吃饱吗?古丽气的好长时间不给做饭了。”

“什么呀,她们都没饿着。老公,古丽好像忘了她的身份了,现在她迷上唱戏了,成天往习荏那里跑。”

“那就让她加入宣传队好了。噢,跟着吴公公的那个小柔能歌善舞,还身怀绝技,类似于杂技,动员她也加入宣传队。秦文,有空和吴公公商量搞出一些进步的曲目出来,现在的曲目多数都太糜烂了。搞一些激发人向上的,还有像天仙配、白蛇传、西厢记之类的曲目也可以。”

“老公,我在音乐方面没有天赋。不过你说的这些题材我可以试试看。”

“只要把好题材关就行了,艺术表现方面的事不用操心。”

“二爷,秦文,你们这么亲热啊。我们要吃饭了,你们继续亲热吧。”这是习荏的声音。习荏、古丽、郑芙和郑蓉端着饭菜来到客厅。贾迩冶的一只手还停留在秦文的胸脯上,古丽夸张地在贾迩冶的手背上亲了一下。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五章 拯救庭芝(三)

5—3

天黑前骑兵队伍越过丘陵地带,稍事修整后继续向南行军。虽然战马的蹄子上都裹上了厚厚的麻布和皮革,但将近七千人的骑兵队伍仍然给大地带来震撼。队伍时缓时急,每到较大河流,前锋无忌团都建造浮桥,全部部队过河后又撤去浮桥。天亮前,部队跨过灌河,来到一叫高沟的村镇。部队封锁了村镇,全队在此休息。

马金贵是参谋部马夫班班长,原来是宋军的一名士兵,丁家洲溃败后被门不合收留。他在上次攻打涟州时右腿中箭,流了很多血,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右腿跛了。原来是安排他退伍的,但他死活不愿离开部队,说是一定要跟着部队打回江南。考虑到他在宋军时就是骑兵,精通养马之道,贾迩冶亲自批准将他留在部队,任参谋部马夫班班长。

马金贵来牵贾迩冶的宝马去侍候它,贾迩冶问道,“老马,见到我大哥吗?”

“回都督,杨大人在后卫部队,还没过来,刚才项大人也在找他。”

“噢,知道了。老马,你忙去吧,自己也别忘了吃饭。”

“遵命,都督。”

不久杨无过和项飞一起来到贾迩冶身边,贾迩冶急忙问道,“大哥,后面有尾巴吗?”

杨无过笑道,“宝兄弟,谁长尾巴了?是这样,从东海跟过来五名侦骑,已经收拾掉了,缴获五匹战马。现在后卫部队全部过河,浮桥也撤除了。”

“噢,大哥,部队的行踪还是被察觉了,大部队行军很难做到隐秘二字啊。”

“宝兄弟,大部队行军要想神不知鬼不觉是不可能的。只要速度快,元军察觉了也无可奈何。”

“是啊,大哥说的对。兵贵神速,而不是绝对地隐秘。”

东方泛出曙光时贾迩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忽然被一片嘈杂之声惊醒,吕铁头过来说道,“都督,有一位当地老者要见你。”

“啊,铁头,有请老者。”

老人鹤发童颜,雪白的长须飘飘,怀里抱着个酒坛,坛口盖着个酒碗。“老人家,您要见我?”

老人施礼,“您就是带兵的将军?真是少年俊才啊。将军治军严明,大军进村而不入户。大宋有将军率领的这等军队,乃大宋子民之福啊。”

“老人家,我军乃人民子弟兵,父老乡亲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军与民就如同鱼和水啊。”

“老朽敬佩将军带兵之道,更敬佩将军爱民之心。”老人打开酒坛,斟了一碗酒,双手递给贾迩冶,“老朽敬请将军饮一碗自酿的醪酒,请将军赏光。”

“多谢老人家美意。”贾迩冶双手接过酒碗。

旁边的吕铁头急道,“都督请慢,在下先饮一碗。”

贾迩冶看着吕铁头焦虑的眼神,笑道,“铁头,我们什么时候担心过老百姓对我们不利了?”贾迩冶仰脖一口饮尽碗中之酒,然后咂咂嘴,似乎在品味酒香,又似乎有些凝重。

“老人家,这酒真的是您自酿的吗?”

“是啊,将军品出什么特别之处吗?”

“这酒不是一般用大米酿制的醪酒啊,原料中一定使用了大麦和小米,而且还使用了蒸馏和勾兑技术。”

“啊,将军还是酒仙呐,老朽佩服之至。老朽年轻时在镇江酿制米醋和酱油为生,四年前有幸在扬州品尝过江南东山庄园出产的烈酒甘醇,以后就在此地摸索这种酒的酿制之法。四年探索,终不能酿出那等好酒啊。”

“噢,杜康酿酒,传说镇江最早酿醋的是杜康后人。老人家,就借你的酒,我们同饮如何?”

“哈哈,将军爽快,老朽定当从命。”

两人席地而坐,用同一个大碗,一人一碗地各饮三碗。“老人家,晚辈尝闻江南东山庄园酿酒之道,而且知道彼酿酒之道并非不传之密。”贾迩冶详细地解说了东山庄园酿制烈酒之法。部队开饭时一名勤务班战士端来两盒稀饭,几块干粮和咸菜。贾迩冶邀请老人,“老人家,既同饮,何不同食?”

老人又爽朗大笑,“那就再叨扰将军了。”

饭后不久部队开拔,村民们聚集在道旁相送。贾迩冶辞别老人,上马离去,忽听老人在身后高声叫道,“将军,老朽乃杜康后人,以后将军若闻高沟酒之名,就是老朽所作。”

贾迩冶回头微笑向老人挥手示意,出了村庄后悚然一惊,“高沟酒?难道驰名大江南北的高沟酒就是这样诞生的?”

身旁并骑的吕铁头说道,“都督,你说什么?那老者的烈酒还没酿成功呢,怎么就驰名大江南北了?”

“噢,铁头,那位杜康后人一定会酿出名满大江南北的好酒的。只要你别壮烈牺牲了,一定会尝到他酿出的好酒的。”

“都督,铁头刀枪不入,不会死的。仗要打,酒要喝,还要娶娘子,生儿子。”

部队逼近涟州时放缓了速度,展开成攻击队形,在城下二百米停了了下来,炮兵下马支起了迫击炮。贾迩冶用望远镜观察,城墙上聚集不少元兵。吕铁头看见贾迩冶脸上出现了熟悉的特别笑容,知道炮击要开始了。但是贾迩冶在耐心的等待,几千人的队伍没有人发出声音,只是不时地有些战马发出嘶鸣。

大约半个时辰,城墙上聚集的元兵在城墙上形成了墙上之墙。忽然,架在城墙上的四座回回炮发射了,四群碗口大小的石块成抛物线飞向城外,然后纷纷砸在阵前二三十米处。队伍岿然不动,对飞来之石视若不见。贾迩冶看看身边的几位团长和吕铁头,点头表示赞许,“啊,将军们,你们的训练成绩不错嘛。”。

范广不无骄傲地说道,“都督,大家都清楚回回炮的射程,训练教材里都写上了。”

项飞说道,“公子,可以开始了。”

贾迩冶向他点头表示同意,几位团长策马回到各自的部队。三分钟炮袭开始了,三个团和直属营的七十门大型迫击炮和一百四十门小型迫击炮发射的炮弹将城墙上炸成火海,人的身体在城墙上飞起又落下。紧接着两门炮轰开城门,闵烟团率先冲入城里。

贾迩冶进城后首先登上城墙,身边的人除了杨无过和参谋部的人员,还有直属营的一个排和特种兵司令部所属的两个排的兵力,这种部队是用来登记和甄别俘虏的,以及管理缴获的敌产,成员多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子弟和孤儿。

城墙上尸横遍地,充满垂死者的哀鸣。贾迩冶和项飞登城的目的是检验炮击的效果,项飞对贾迩冶说道,“公子,用这么多炮,看样子还可以再缩短炮击的时间。”

“敌军还不知道如何防炮。歼灭莒州之敌时敌军学会了挖壕沟并覆盖木料和土防炮的方法。等敌军对我军火炮有了充分认识之后,我们就需要使用更多的炮弹了。项飞,你注意到没有,这些元兵都是装备盔甲的,是敌人的主力部队。”

“公子,我注意到了,而且人员很杂,汉人、蒙古人和色目人都有。”

贾迩冶等人下城后特种兵司令部的部队还留在城墙上,他们在那里打扫战场。没有必要对这些元兵施救,实际上也没有条件救活他们。

晚上贾迩冶和杨无过在兵营指挥部喝酒宵夜,小雨送来了几样炒菜,“杨前辈、大哥哥,请你们尝尝我炒的菜。”

贾迩冶甚感意外,“小雨,你怎么在这里?你什么时候进城的?”

“大哥哥,我进城十多天了。”

“你怎么就进城十多天了,你进城干什么?”

“大哥哥,我们来了两个班,还有冷前辈和洪前辈。我们是来执行任务的。”

杨无过说道,“宝兄弟,你忘了吗?小雨是情报部队的一名班长,虽然手下只有四个人,但也是班长呐。”

“小雨,你们是怎么进城的?”

“有的是夜里越墙进来的,有的是白天从城门进来的。”

“噢,小雨,你坐下,会饮酒吗?”

“我不饮酒,我侍候大哥哥和前辈饮酒。”

“小雨,给哥哥说说你们特战班进城做了些什么?”

“好啊。我们两个班将城里的兵力部署,仓库位置等等重要目标都侦察清楚。部队打进来时刘敏班给部队带路,攻打各个目标。昨天夜里我们班的人溜进几个马厩,在草料里加了些巴豆粉。后来又监视几个重要目标,看里面的人往哪里逃跑。”

“你们平时住那里?”

“住那里的都有。有住客栈的,有的住老百姓家里,有住庙里的,有混在乞丐里的,我和刘敏主要住在官府里。”

“呵呵,不会是人家请你们去的吧?”

“那怎么会请我们?”

“不请自去,恐怕没有好地方住吧。是不是住在厕所里?”

“什么呀,我们才不会住在那种地方呢。”

“难道还有闺房让你们住?”

“住过闺房,但主要是住在柴房和马厩里。啊,厨房也是常去的地方。”

“去厨房恐怕是偷东西吃吧。”

“是啊,总不能天天饿肚子吧。”

“夜里是不是经常要搬家。”

“是啊,有时要搬好几回呢。住闺房最好了,一般一夜都不用搬家。”

“是不是住进去之前要用些迷香什么的薰薰空气。”

“是啊,大哥哥也知道这个呀。”

“城墙那么高,如何进来出去?”

“用爬山虎呀。”

“小雨,你们辛苦了,明天我和大哥请你们两个班喝酒,犒赏你们这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鬼。”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五章 拯救庭芝(四)

5—4

“宝兄弟,甘钗来报,李庭芝、姜才从扬州突围,东走泰州。”

“啊,大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八天前,是我军南下打涟州的同一天。”

“有多少人突围?”

“大约五六千。”

“李庭芝就剩下这么点人了?”

“宝兄弟,参加突围的人马是五六千,大部队仍然坚守在扬州城里。”

“噢,路上损失如何?”

“损失步兵千余人。”

“突围出来的都是骑兵吗?”

“骑兵只有两千,其余都是步兵。”

“噢,看来元军围城部队也不是铁桶。这位李大人,既然能够突围,为何不将主力撤走,守着扬州孤城有什么用处?”

“宝兄弟,李庭芝不是弃城不顾,部分军队突围恐怕是为了响应福州行朝相招。”

“啊?他如何过江,这么点兵马如何穿行江浙?焦山水战之后,宋军在长江一线哪里还有战船舰队?唉,福州行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李庭芝手握重兵怎么能盲动?铤而走险,很可能招致全军覆没。大哥,现在李庭芝在泰州干什么?”

“加固城防据守。”

“从泰州东走南通州有无安全通道?”

“恐怕没有。四月时元将博鲁欢以重兵围困泰州新城,上个月攻破城池。元军留下大部队驻守之以威逼泰州,守将是个万户,叫乌马儿。”

“这个钉子应当拔掉。大哥,加强对泰州新城的侦察,等范将军回来后制定突袭攻占泰州新城的计划。”

范广奉命到淮安、宝应、高邮等地联络宋军去了。五天后他回来时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坏消息,扬州守将朱焕在李庭芝突围后十天投降了,现在元军正发兵攻打泰州城。同时,杨无过也得到相同的报告。

范广报告说淮安、宝应和高邮的宋军对我军攻占涟州表示欢迎,而且允许我军借道南下支援扬州,但是无意准许我军进入淮安、宝应、高邮等城池。在扬州守军投降、元军发兵包围泰州城池之后,各地宋军的态度有所改变,表示愿意积极与我军合作,但要求我军进城部队接受他们的指挥。

贾迩冶、杨无过和范广在直属营的保护下用三天时间拜访了淮安、宝应和高邮三地,达成了一个看上去十分吃亏的协议,我军以涟州重地换取兴化、盐城两座偏僻小城。

调防行动都在夜间秘密分批进行,使用了较长的时间。五天后换防完毕,盐城只有曹满带着一个步兵连的兵力,主力集中在兴化,船队驶进新洋港口。这时杨无过得到报告,泰州城陷落,泰州裨将孙良臣串通李庭芝帐下小卒刘发、郑俊发起兵变,抓了李庭芝和姜才,打开北门放进元兵。李庭芝投水自尽未死,姜才因背上害疮卧床而束手被擒。

兴化指挥部里贾迩冶有些焦躁,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就近支援李庭芝,没想到他帅小部分军队东走泰州,仅十日扬州就落入敌手。更没想到失去扬州主力部队刚十天,部分泰州守军叛变,引狼入室,李庭芝和姜才双双被擒,泰州又丟了。贾迩冶痛苦地思考着解救李庭芝和姜才的办法。

杨无过见贾迩冶似乎失魂落魄,便说道,“宝兄弟,甘钗报告元军有将李庭芝和姜才押赴扬州问斩的企图。”

“大哥,为什么要到扬州斩首,在哪里杀了还不一样?”

“不一样。李庭芝坚守扬州一年多,且积极出战。如在扬州杀之,可以扬元军军威,打击宋军抗敌的信心。”

“噢,大哥,如果元军押赴李庭芝至扬州,冷冰甘钗他们能否紧紧盯住?”

“这没问题。”

贾迩冶思忖片刻,对项飞说道,“项飞,泰州新城还有多少元军?”

“公子,侦察部队报告,泰州新城主力九千余人进入老城,新城守军应当不足一千。”

“进入泰州城的元军总共有多少?”

“三万以上,具体不详。进城的人有许多是宋军在扬州的家眷,元军驱之泰州城下劝降守军,瓦解军心。”

“各位,我有个初步方案解救李庭芝和姜才。我们一起合计一下。”

第二天夜里,闵烟团和范广团突然攻入泰州新城西门,一个时辰后又出城向西驶去,从这里到泰州老城只有四十里路。他们在城里没有留下一个元兵活口,连文官也没留其性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用分兵看守俘虏。主力西去后泰州新城只有萧德海带领的一个连以及小雨和刘敏的两个情报班在继续清剿残敌和缴获敌产。

无忌团和水军陆战团位于泰州城东两里,他们的任务是阻击泰州老城向新城的援兵,但是直到茗烟团和范广团赶到,阻击部队只是在胸墙后静静的等待。部队开始生火做饭,火光惊动了泰州敌兵。吃过饭后部队休息,一直到东方泛出曙光。

贾迩冶对身边的几位团参谋长下达命令,“按计划执行。”

部队展开向城池逼近,在城下二百米垒砌了胸墙,茗烟团和无忌团在两翼人不离马鞍,范广团和水军陆战团居中立于胸墙后,炮兵在其后做好了发射准备。部队向城下逼近时城墙上发射了一轮回回炮,既有石块,也有火药包。但其有限的射程使其毫无作用。

突然,城门开了,大批元兵从城门涌出。最先出城的二千刀盾手在阵前五十米竖起一道盾墙,二千弓弩手在其后拉弓张弩警戒,随后又涌出二千骑兵向两翼展开,接着从城里推出二十余架回回炮,在城下排成一行。就在元军准备发射回回炮时,迫击炮发射了。第一轮大型迫击炮射向回回炮阵地,彻底摧毁了元军的回回炮,同时四个团的一百六十门小型迫击炮射向元军步骑阵地。三分钟后小炮停止射击,大炮火力射向城墙,无忌团向城门逼近。

大炮向城里延伸射击,进行遮断射击,无忌团攻入城门,闵烟团、范广团、陆战团以及小炮部队相继跟进,大炮仍然向城里延伸射击,只是射击密度大大降低。贾迩冶和几位团参谋长以及部分小参谋们进入城里时无忌团和陆战团已经构筑了一个半径一百米的半圆阵地,闵烟团和范广团徒步登上城墙,并在城墙上向两侧发展,各团的小炮连跟着步兵运动,大炮连在城楼两侧支起了迫击炮。贾迩冶和参谋人员及各团勤务班人员进城后关上了城门。

残破的城楼上架起了高倍望远镜,西门子对贾迩冶说道,“都督,敌军十分混乱,我军可以趁势突击。”

孙谋也说道,“是啊,公子,可以改变一下计划,全军分成几股向里穿插,分割敌军。”

贾迩冶说道,“暂时别急。穿插突击取胜的可能性很大,但别忘了了元军数倍于我军。如果搅在一起混战,我军伤亡必定很大。我们本钱小,大伤亡是承受不起的。即使胜了,也无力再战。还是按计划执行,先在城墙上稳妥展开,只要能展开兵力即可。”

不久,小参谋们报告,大队元军在城中心集结,黑压压的人群,不计其数。同时城北和城南各有两千骑兵出城,向我后方迂回。贾迩冶对孙谋和西门子说道,“传令,立即炮击城中集结之敌群。”

城墙上的大型迫击炮纷纷射击,随着远处传来密集的爆炸声,城楼上小参谋们的欢呼声盖过了炮弹的爆炸声。几分钟后大炮停止射击,两侧的城墙上的闵烟团和范广团开始用小型迫击炮对城外迂回过来的骑兵进行拦截射击杀伤。两路元军骑兵遭到大量杀伤后调转马头逃跑了。

一名小参谋大声报告,“都督,城西有一队骑兵出城逃跑。”

贾迩冶精神一振,“有多少人?”

“大约五百人,还有几辆马车。”

“西门,孙谋,命令大炮不间断射击封锁各城门和打击发现的敌群,各团全面向城里推进,用火力开路,不要吝啬弹药,项飞很快就会送弹药过来的。你们下部队打去吧。”

无忌团和陆战团率先向城里突击,闵烟团和范广团各有一个营在城墙上推进,其他部队纷纷下墙向城里进攻。

一名小参谋过来请求贾迩冶,“都督,让我们也去打吧。”

贾迩冶笑道,“不行,你们注意观察,给炮兵指示目标,要注意别误炸了自己人。”

城里的激烈战斗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大量元军冒着炮火出城向西逃窜,无忌团和闵烟团的大部分出城追击敌军,其余部队在城里继续搜剿残敌。中午过后战斗完全结束,追击的部队返回城里。杨无过、冷冰甘钗夫妇、寒霜洪玉夫妇和吕铁头的部队进入泰州城,他们在攻城战斗打响时埋伏在泰州至江都的半道上,伏击了押送李庭芝和姜才的五百元军,成功地营救了两人和他们的家眷。吕铁头的部队损失惨重。

这次战斗使贾迩冶增强了对自己的部队的信心,只要弹药充足,尤其是炮弹充足,数倍于己的强敌也是可以战胜的。

贾迩冶下令严密保护李庭芝、姜才和他们的家眷,他衷心感谢元军驱赶宋军家眷劝降宋军的卑鄙行径,否则那些在扬州的宋军家眷是无法保全的。贾迩冶当时并不知道,这些宋军家眷,包括李庭芝和姜才的家眷已经遭受无可挽回的伤害,尤其是女性家眷几乎全部遭受了元军的蹂躏,很多女人羞愤自尽。

两天后无忌团、范广团和陆战团于拂晓突袭江都,他们全歼了逃往江都的五千余元军,没有留下一个活口。贾迩冶知道了元军对宋军家眷的无耻暴行。

战争中女性往往受到比死还更大的伤害,这就是陷入绝境或冒险突围时将士们狠下心来亲手杀死妻女的原因。造山见到现在网文中有据此大肆攻击古代起义军队者,还有学者根据崇帧皇帝上吊前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的行为断定崇帧有精神病。到底是天真幼稚还是心怀叵测?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五章 拯救庭芝(五)

5—5

三万元军尽数被消灭,震动了元廷,振奋了苏北军民。

“你就是贾都督?”这是贾迩冶看望李庭芝和姜才时李庭芝说的第一句话。

“正是在下。丞相、将军大人,身体好些了吗。”

李庭芝爽朗大笑,“我现在能吃能睡,心宽体健,姜都统背疮尚未痊愈。庭芝听闻先皇视贾都督为友,共谋蒸蒸日上之事业。不料先皇突然驾崩,贾都督不知去向。庭芝危难之际,贾都督自天而降,拯救庭芝于必死之时,庭芝在此谢过。贾都督英雄少年,手握精兵强将,救民于水火,大宋有贾都督是大宋之福也。”

姜才赞道,“贾都督麾下军队动若行云流水,战若疾风暴雨,所向披靡,无可挡者。令人羡慕啊。”姜才亲眼目睹杨无过等人和吕铁头的部队五百多人转瞬间干净俐落地消灭了五百元军骑兵,至今震撼之情未消,对拥有这样的军队无限向往。而直属营令人心疼的损失在姜才看来微不足道。

贾迩冶笑道,“二位大人过誉了,贾某力薄,不能阻敌南下江南,心有愧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