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悍皇-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就皱起眉头问道:
“怎没回事!”
“几员小将,虽然是勇冠三军,勇猛无敌,但是,在战场上,光有勇猛是没用的还需要有经验和计谋,这个是他们现在所缺的。而且在北宁城的守城将领是号称大汗坐下第一猛将的多伦,是个有勇有谋的将才,左将军狄将军和这个多轮在北宁城外大战了好多回合,都没有战胜,致使现在我们只能把北宁城给围起来,但是还没有攻下来。”
我起身,走到后堂的窗户前,轻轻的推开来,一股的寒风就吹了进来。肖逸马上给我拿来一个大氅,披在我的肩上。
我看着外面的白茫茫的雪景说道:
“这样也好,给他们的教训,以后说不定会不知道天有多高了。”
袁崇焕马上说道:
“皇上,这个,如果在拖延了,恐怕会有变化。”
我没有理袁崇焕的这个事突然的对史可法说道:
“王顺志那边有消息吗?”
史可法马上接着说道:
“皇上,还没有消息,只从他们在次回到盛京后,就没有消息了,恐怕这次后金人的消息封锁的严密。”
“哪就说明,朕的推论是对的,这个受伤的人就是努尔哈赤,袁爱卿,你说,后金人还有心情,在骚扰我们大明吗?恐怕他的几个儿子都在为这个大汗的位置在争斗呢吧。”
袁崇焕就是一楞,我又喊道:
“史可法。传令广武营,明日寅时造饭,牟时出发,增援北宁。”
下面的众人一听就时一愣,史可法马上说道:
“皇上,您的意思,你要亲征。”
我点了点头,道:
“是亲征,但是不时皇上的身份,而是广武营统领身份。”
袁崇焕马上说道:
“皇上,不可也,这个太危险了。”
我转过身来,看着袁崇焕,看来这个袁崇焕不了解我的脾气,我想做的事,是有人能档得住的吗?说道:
“袁爱卿,不要劝朕,朕会生气的。”
说完,坐回到椅子上,而袁崇焕却是呆在哪里了。史可法向袁崇焕摆了下手,示意他下去。袁崇焕也是马上的对我说道:
“微臣告退。”说完,也没有敢看我,就退了下去。
广武营。
牟时刚到,整个大营的都已经穿戴整齐,等待着我这个统领的到来。
“我们营终于能大战一场了。”
“是呀,看着别的营都立了战功,一个个的趾高气扬的,看着就不舒服。”
“我们统领也是,就不能领个先锋的任务,反倒是去增援。”
“嘘,小声点,叫人听到就不好了。”
很多的士兵将领看到我还没有到来。就小声的一轮起来。
“统领到。。。。。。。”在一声的大喊中。下面议论的声音骤然没有了。都一个个的挺胸抬头,目不斜视的看着正前方。
我这时带着史可法、肖逸和身后的二十多个火枪队的人,来到了整个队伍的最前面。
看着广武营的大旗高挂在最前面,其他的各式战旗都飘扬了起来,虽然天气是非常的寒冷,但是每个士兵都是雄壮威武,没有一点的怕寒的样子。
副统领刘毅言马上跑到我的马前喊道:
“报告统领大人,广武营准备完毕,随时出发。”
我看着下面的全营士兵大声的喊道:
“建奴在我们大明的土地,作威作福,我们要怎办?”
“杀回去。”下面的士兵大声的喊道。
“我们要以命抵债,以血还血。”我举起我的右手大声的喊道。
“以命抵债,以血还血。”下面的士兵都举起自己的武器大声的喊道,把远处的树枝上的雪都震了下来。
“出发。”我大声的喊道。
广武营在整个宁远城的所有士兵将官的注视下,离开了宁远城,而袁崇焕这时还要还要上前来,史可法看到这马上上前拦住了,小声的说了几句,袁崇焕才回过身,又看了我几眼,才回到宁远城去。
在增援北宁的一路上,我终于见到了辽东现在的实际情况了,比我想象中的情况还要惨,到处都是断垣残壁,到处都是灰烬瓦砾,被残杀的百姓尸体随处可见,奄奄待毙者的呻吟是不绝于耳。
极目所见,一派惨不忍睹的景象,田园荒废,村庄破败,本来是肥沃的关外黑土地,现在可以说是赤地千里,遍野艾鸿。
我骑在马上长叹了一声。道:
“后金人造的孽呀。战争受苦的是百姓呀。”
两日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北宁城。
就见北宁城在群山的围抱中。山上是皑皑的白雪。而北宁城却是一片的萧条情况。左懋第的大军把北宁城都围个水泄不通,而在北宁城头上,后金的大旗依然在飘着。
看来还是没有把北宁给攻下来。着个后金的将领多伦还真是个将才。
我带着广武营的士兵来到了大营的外面。
里面的人早就接到了我来的消息,都在大营的门外等候着。
左懋第。狄鹏等人看到我的到来。面色都是很不自然。毕竟他们到现在还没有拿下来,无脸见我了。
我挥了下手。没有理他们,带着广武营的人就进到大营中。
而广武营的所有士兵将领,看到大营里的所有将领都出来迎接了。就是一番的心里兴奋,在他们的面前把胸挺的更高了。
就在他们都沉醉在兴奋中时,就听到我说道:
“休息一天,明日攻城。”
第一百四十六章 智取北宁城
今年的雪非常的多,天还没有亮,雪就已经飞飞扬扬的飘了下来,本来就是白茫茫的一片,现在天地间已经都是雪花了。
我轻轻的挑起帐篷的门帘,走了出来,看着远处的北宁城,已经全部都被雪给包围住了,连护城河都已经结成冰了,现在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的防御能力了。
大营内所有的士兵都已经整装完毕,刀营,枪营,箭营,盾营,攻城用的云梯、推车都已经列阵出营了,就等着攻城了。
看着一个个雄赳赳的将士,及更换了崭新武器的他们,就有一钟豪气冲天而起,想到我最开始接触到这些辽东的士兵时,看到他们的武器,都已经生锈了,都非常的钝了,这样的武器怎能到战场上,还不是送死的。
当问到他们怎会这样,他们说,还不是当官的都贪了。
当时我就要杀了那个营的统领等将官,后来还是史可法劝我说道:
“皇上,现在正是与后金交战的关键时刻,已经斩杀了辽东巡抚和山海关总兵了,在斩杀一营的统领,会影响军心,不如在战后在一起追究。”
我当时一想也对,要是在斩杀一营的统领,到时候在引起兵变就不好了,没办法,只能在我从京城里带来的将士把新武器换给他们,很多将士就这样离开了北宁城,返回宁远换购新武器。
但是现在的将士足有两万余人。攻下北宁城还是不成问题。
就在我要走出大营的时候,远处跑来了两匹战马,正是左懋第和狄鹏。两人跑到我的面前马上就下马道:
“三爷。”在我带领援军来到北宁城的时候,早就通知了,知道我身份的人都要称呼我为三爷,是广武营的统领,朱三爷。
我点了下头问道:
“都准备好了吗?”
两人马上说道:
“都准备完毕,就等一声令下,攻城了。”
我又问道:
“城内没有什么动静吗?”
左懋第马上说道:
“回三爷,昨晚城内的百姓知道了我们援军到了,就有点骚乱,很快就被后金军给镇压了,现在还没有什么消息,现在后金人在城防上只有不到五千人,他们很大精力还得防范城内的百姓暴乱。”
我背着手,转过身反倒走回了大营的帐篷里。这时的左懋第和狄鹏两人都有点疑惑,怎的不下令攻城了。
就听见我在帐篷里传出话来:
“命令所有的营将士,立刻出发,将整个北宁城围住,但是只围不攻,只可进行小范围的骚扰。不可强攻,等命令。”
两个人更是疑惑了,但是没办法,只能听命行事去。两个人马上就去整顿士兵,在不到一个时辰里,就将整个北宁城围个水泄不通。还不时传来小规模的喊杀声。
我坐在营帐里,手里拿着一本《春秋》翻来翻去,但是就是看不下去,想了想就丢在一旁了,我可不是关羽,看不下去这个东西。
我看着站在一旁的肖逸道:
“都已经一个晚上了,还没有消息吗?”
肖逸马上说道:
“还没有,应该很快就能有了,卑职出去看一眼去。”
我点了下头,肖逸就马上的出了大帐。我又对史可法说道:
“哪二十个步枪队的人,都混在了广武营了。”
史可法说道:
“都在里面了,在他们的身边都派了好几名功夫好的士兵为护卫的。”
我又说道:
“在下去嘱咐一下,叫他们只杀后金的将领人物,士兵就不要管了,毕竟枪管的工艺还不过关,长时间射击的话,整支枪就要报废了,叫他们精心点的吧,毕竟不多。”
“是,卑职这就去。”
看着史可法也走出了大帐,看着大大帐内没有人了,感觉到很空虚,就把“魔王断刃”从身旁轻轻的抽了出来,放在桌子上,刀身泛出蓝蓝的亮光,仿佛正在渴望着饮血。
我长叹了声说道:
“你怎知道?以我现在的身份,能有几个人让我冒险呀!”
就在这时,帐篷的帘掀了起来,走进来两个人,前面的正是肖逸,而后面还跟个全身黑衣的人,手里还拿着个包袱。
肖逸进来就兴奋的喊道:
“三爷,任务完成了。”
我抬头看了眼后面的黑衣人和手里的包袱。黑衣人一躬身道:
“三爷,这就是多伦的人头,卑职在今天凌晨才找到机会,现在北宁城内还有很多的后金士兵还不知道多伦以死。”虽然话不多,但是可以想象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在外面一夜是如何的难熬。
我站起身来,把“魔王断刃”插入刀鞘,站起身来说道:
“好,高明,下去休息吧,三爷记你一功。”
这个黑衣人就是名满江湖的黑鹰高明,号称刺客中的头号杀手,如果他要失手了,恐怕我就得强攻了,黑鹰高明在一躬身道:
“卑职,应做的。”说完,转身离开了大帐。
我对这肖逸说道:
“命令左懋第,狄鹏,立刻攻城,并且在攻城时大喊,多伦以死。”
“是。”肖逸马上就跑了下去。
“咚咚,咚咚”炮声就响了起来。攻占北宁城的大战开始了。
“多伦已死。多伦已死。”在几万人的呐喊下,现在是整个北宁城的人都知道了吧。
果真,后金的士兵,在听到这话后,就兵败如山倒,我们的大军在多个地方就已经攻上了北宁城的城池上去了。
到处都是喊杀声,呐喊声和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我也是带着我的禁卫军出了大营,在城外的小山上远眺。到处都是硝烟,城池上零星的抵抗,现在来说已经是毫无意义了。
很多的士兵都已经顺着云梯,登上了城池,后金的士兵现在可以说是毫无战斗力了,有的后金将领能组织是抵抗,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的无缘无故的倒下了,很多的后金士兵都害怕了,立刻丢弃武器,纷纷逃跑了。
我知道,这个都是我的步枪队的功劳,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现在看来是达到了。很快有士兵就把北宁城的城门给打开了。
大军欢呼着,争先恐后的杀进城中,不到两个时辰,北宁城就给攻了下来。
我也在很多人的保护下,进了北宁城。
这一战,杀死敌人一千余人,俘虏近三千人,少数人逃跑了。但是他们的将领多伦却也是死在这里了。这是个在这次的大战中,后金战死的最高将领了。虽然不是战死。是被暗杀的。
但是这次的辽东之战,绝对是在士气上全面的打击后金人,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后金人还得回复元气,不会在来进攻我大明了。
但是,我会给他们回复元气的机会吗?后金人不进攻我,我就不会进攻他们吗?我站在北宁的统领府内,看着外面还飘着的雪,想着。
多多收藏和推荐,谢谢了,只要有一人看,就绝对更新
第一百四十七章 论谋略
五日后,宁远城。
城门打开,百姓都敲锣打鼓的站在城门的内外欢迎我们大胜归来,袁崇焕和宁远城内的将领们都出城五里来迎接我们。
自从在接到我们大军在一个白天就攻下北宁城后,袁崇焕马上就派将领去接管北宁城,还多的将领和士兵不知道我亲率大军出征,可是袁崇焕是非常的清楚的。
从我离开宁远城开始,袁崇焕的心就没有落到底过,时刻在担心我的安危,但是又不敢与人说,在我出征的这几天,袁崇焕可是衣食不安,现在看到我回来了,能不高兴吗?我估计恨不得到北宁城去把我接回来。
宁远大捷,北宁大胜也是在很快的时间内就传到了朝廷和全国。
马上一片的赞扬。
皇上是紫微星转世,当然能料敌在先,给建奴一个致命的打击。
号称金人第一猛将的多伦是怎样在北宁城死的呢,恐怕会成为一个迷了。
袁大人真是我朝第一能人,是抗金的第一人,可比宋之岳将军了。
这个是满朝上下谈论的三个话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这个皇上的御驾亲征。打击建奴的光辉业绩。
虽然我知道这时下面的大臣在巴结我,而在歌颂我,但是好听的话,谁都是爱听的,我也就欣然接受了,毕竟我是真的御驾亲征了。
我高高的坐在宁远城督师府的正堂大殿上。
按照历史的进展,现在的后金人是会很长的时间内要回复元气的,还有他们的权利的更迭也是需要时间的。
而这时的辽东局势也都在袁崇焕的掌控下,巩固的滴水不漏、固若金汤。可是现在的袁崇焕还是历史上的那个吗?我可是把他登上历史的舞台生生的提前了三年呀。
就在我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见下面有人喊道:
“微臣,参见皇上。”
我一看正是我叫人去传的袁崇焕。此时正站在我的面前,恭敬的看着我。
我笑着对袁崇焕说道: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公然向朕大明挑战,历经数年金人陷抚顺、清河。萨尔浒一战,数十万大军在败。丢开原、铁岭。在陷沈阳、辽阳。可以说是在辽河以东的统治,都送给了金人。”
我看了眼袁崇焕,看到他并没有言语,知道我还有话要说,我接着道:
“在这次的金人进犯朕辽东时,只有你宁远城死守不退,并且击退金人,就你的这份勇气,就可以勇冠三军。你在当时是怎样想抵挡这多金人的?”我这时才把我的问题抛了出来。
袁崇焕这时整了下衣襟,说道:
“回皇上,光凭勇气是靠不住的,用兵之道,最重要的在于事先要制定好计划谋略。谋略,这个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个将官指挥作战,不要担心他没有勇气,最怕的是他没有谋略,如今的将领,最喜欢炫耀自己如何的勇敢,可是开战之前,即没有谋略在胸。开战后,又不知道如何安排调动兵力,这样打仗,自然不能取胜。古代兵法上说,最好的用兵之道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取胜,最后才是用武力战胜敌人。”
我听完袁崇焕的一番一轮,十分的惊奇,但是也知道,我面前的袁崇焕也是历史上的那个袁崇焕,没有一丝的改变。
我又说道:
“谋略,好。但是在之前的于金人的战斗中,都是朕的大明失败,是不是谋略的失败,还是将领的失败?”
袁崇焕又说道:
“皇上,微臣认为。即是谋略的失败,也是将领的失败。”
我惊讶的问道:
“为何?”
袁崇焕想了下说道:
“先以萨尔浒一战为例,我们大明军有四十余万,而金人不足八万人,但是我们败了,就是败在了将领,也败在了谋略。首先说将领,上下不其心,你退他进,你守他攻,没有统一的指挥,四十万人,如同散沙,此是败一。”
我点了点头。袁崇焕又说道:
“兵分四路,兵力分散,无法集中兵力重点打击,金人当时有几种对策,隐蔽撤退,顽抗死守,分路抗击以及各个击破。金人选了最后一个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当时在后金有句传言就是,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样集中优势兵力,逐路击破我们明军,这个就是谋略上的失败,此是败二。”
我这时才真正惊讶的看着着个历史名将,他所说的都是后人经过很长时间才总结出来的,没想到在这袁崇焕就说了出来。我又问道:
“还有吗?”
袁崇焕马上接着道:
“还有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可悲呀,将领昏庸,无谋无略呀。”说完还长叹了一声。又接着道:
“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都是辽东的重镇,本来凭这些城池的坚固完全可以据守,可是却是出城与金人迎战,金人都是草原人,善骑射,而我们大明军在安逸的日子过多了,怎还有金人的彪悍,出城迎战就错了,更错的是,还和金人比骑射,错上加错,如何城池不丢,最可悲的是,此事,可一可二,竟然是连丢六城还没有将领总结失败的原因,真乃我们大明将领的悲哀。”
说到这,就有点眼红,就呜咽了起来。我也是长叹了一声说道:
“哪你就凭着宁远城的城高水深,这样死守宁远是吗?”
袁崇焕半天后才停止了呜咽,说道:
“坚壁清野,死守宁远,此是其一。军民同心,抗击外敌这是其二,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大明现在拥有最新式的武器——红夷大炮,而金人仍用弓箭刀马。我们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还有就是将士上下统一行动,调度得体,也是我们坚守城池的一个屏障,最后就是如果不是援军的到来,我们还是失败的,毕竟兵力相差太多了。”
看来袁崇焕还不是完全的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有清醒的认识。
我接着说道:
“指挥若定、武器先进、凭城用炮、等待援军。此四条是这次宁远大捷的四个因素,缺一不可呀!对金数年,只此一胜,真是朕大明的悲哀呀,但是毕竟这一胜打破了金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我们大明官心、军心、民心有巨大的振奋作用。以后,就用这凭坚城、用大炮。城炮结合,兵民联防,是阻止后金军强大攻势的有效手段。”
我想了下又说道:
“金人是退了,但是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在来。朕恐怕在辽东不会呆很长的时间,朕想看看你对辽东防务的见识。”
袁崇焕马上道:
“回皇上,微臣以为,着辽东到处都是丘陵地势,无险可守,只能以辽河为屏障,但是也之金人的手中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一些城镇严密布防了,把几个城镇连成一片,这样一个城镇被围,其他的城镇就可以阻挡敌人或来救援。这样辽东可保。京城也就安全了。我们大明也就安稳了。”
这时顿了下又说道,显然在来见我之见,把怎样守卫辽东的军务都想好了。
看着袁崇焕的述说,我欣慰的笑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金内乱
大雪初融,寒烈的北风也不在肆意的狂刮了。在空气中还夹带着暖意,冬季终于过去了。春天悄悄的来到了关外。
转眼间,我在关外宁远城就已经呆了两个来月了,在这两个月里我可是真正的感觉到了袁崇焕的军事才能了。
辽东在这两个月里,可以说是有了个翻天的变化。不但是天气变化了,春暖花开了,大海解冻了,耕种的时节也来到了。辽东的百姓经过了一个战乱的冬季,终于在这几个月的平静中度过了。
到了这个季节,虽然是战乱的时代,但是庄稼还是要种的,否则会挨饿的。很多的百姓都携家带口的来到城外的田地里,开始播种了。
百姓能安心的在城外的播种,最主要的是现在辽东的局势是非常的稳定,战乱也没有了,百姓才放心的出城来。
其实这一切都是袁崇焕的功劳。
在后金人大败撤回盛京后,关外就在大明的统治下了,具体是说是我把辽东的所有局势都交给了袁崇焕治理了,毕竟在具体是军事体系防御上,在大明的这个具体年代里,还是他们自己治理的好。
果真在这两个月里袁崇焕把自己的军事才能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辽西走廊上的三个最主要的卫所,山海关、宁远城和锦州卫。在袁崇焕把三个城市都给连在一起,成为了关外防线的中心线,毕竟在辽西走廊的东面是滔滔的渤海,在西面是热河丘陵,燕山的尾部,这辽西走廊是唯一从关外东北通向关内京城的通路。
首先袁崇焕就把这条通路打造成最主要的防线,在三个卫所的基础上,在把北宁卫,等卫所也给串联在一起。
这样就把辽西的几个卫所都打造的固若金汤,就在后金人在来侵犯的话,恐怕是不会如上次似如破竹般的。
看着这两个月来,袁崇焕的成绩,我也是感到很安心,毕竟在这时辽东边境算是稳定了,虽然现在只是把金人暂时的压制在了关外,但是毕竟是在近段时间内是不会在起事了。
我坐在宁远督军府的书房里,看着从京城里快马传来的各种奏折,全都是好消息,没有一点的坏事,我就把这些奏折丢在一旁,我现在可是不信这些奏折,现在的朝中的官员还是报喜不报忧,这时灭国的体现,难怪大明会灭在金人的手中。
我站起身来,走到窗户前,轻轻的推开紧闭的窗户,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