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悍皇-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呀!林老头,这一身的骨头,累了一天了,现在不去泡一下晚上都睡不着觉了。”老刘抬下头看了老林一眼,说道。

林老头也是看了老刘一眼喊道:

“老刘呀!你还不知道呢吧,就在今天早上温泉就被金兵给封了,任何人都不能接近,凡是要想接近的,都是一顿的毒打,我们镇上有好几个乡亲都给打了,你还是不要去了,在家擦擦得了,免的惹祸上身。”

“什么?被金兵给封了?我们这个小地方还能来金兵吗?还封上了,是不是来什么大人物了?”老刘疑惑的问道。

林老头也是笑道:

“你问我?我问谁去,我可是不敢去了,等过几天他们走了,我们在去吧,我可惹不得金人,他们太野蛮了。。。。。。不说了,我走了,你也别去了。”说到这,还小心的看了下四周。用手捂上嘴走了。

看着老林头走了,老刘转过身来,还是向温泉走去,一边走一边的叨咕:

“封就封上吧,我还知道一个温泉,就在半山腰,什么金人大人物,等喝我洗完的洗澡水吧。”

在老刘来到大街上,果真是看到有很多的金人士兵在来回的巡逻,不时的还询问和搜查一下过往的行人,尤其是往温泉而去的路,越接近温泉就有越多的金兵在来回的巡逻。

当然老刘既然知道了山脚下的温泉给金兵封了,自己就是另选了一条路,向山上走去。在到达了半山腰的时候,一片的树林后果真是出现了一个不大的温泉。

在这里是山脚下的一个死角,外加上树林的遮挡,又没有路上来,只是老刘在上山砍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这里看来还是很安全的,最少金兵是没有发现这里。

老刘看着落日的余晖,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老刘发现的这个小温泉就更加的黑暗起来,如果不是走到这里,从外面看是无法发现这里的。

老刘笑着就钻进了自己发现的这个小温泉里,里面还是冒着淡淡的白气,但是看着温度还不高,老刘舒服的长出了口气,就全身进去了。

老刘泡着泡着就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有刺客。”突然的一声大喊把正在迷糊的老刘从睡梦里惊醒过来。就听到山脚下的温泉是一片的混乱。

喊杀声震天。

“杀了他们的首领,我们就回去立功了。”

“是明人,他们来刺杀我们的大汗来了。”

“快点保护大汗。”

“撤退,都撤退。”在一声的大喊下。下面的喊杀声逐渐的远了。

吓得老刘这才从温泉里抬起头来。悄悄的来到树立旁向山脚下看去。现在山脚下的温泉是一片的灯火通明。造的整个温泉亮如白昼。

就看到在温泉的旁边有几具尸体,有金兵的也有一身黑衣人的,看着死去黑衣人的装束,正是在前几天在镇上出现的人。

把老刘吓得马上就要缩回头来,正在这时,看道在温泉里金兵正在打捞出一个人来,温泉里的水已经是染红了一片,在也不是清澈的了。

在金兵把温泉里的人给打捞上来的时候,整个金兵队伍里,立刻传来了一片的哭声。

老刘在也没有敢看,就缩回自己的小温泉里去了。

在里面整整的呆了一晚上加一个白天,第二天的晚上才悄悄的出来,看到金兵已经没有了,才悄悄的回到了镇上。

看到镇上各家各户都已经是关上门了,自己来到老林头的家中。

老林一开门吓了一跳,马上就吧老刘拉到屋中,问道:

“老刘这几天你去哪了?我还以为你出事了呢?”

老刘也是心有余悸的说道:

“是呀,我差一点就没回来。”

说到这,就把自己在温泉看到的情况给老林头说了一遍。老林头是吓的面无血色道:

“你都看到了?昨天晚上开始,金兵就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查,到几天中午才走的,据说那个被刺杀的是金人的一个非常大的人物。现在金兵都乱了。”

老刘说道:

“我听到他们的士兵喊这个被刺杀的金人叫大汗。”

老林一听就傻了道:

“什么?大汗?你知道吗?在金人那里能被喊大汗的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他们的皇帝大汗努尔哈赤呀。”

“呀!是努尔哈赤?”老刘“噗通”就坐在了地上。

“大汗被刺身亡了。”这个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在金国的境内就传开了。金国开始乱了。

“努尔哈赤被刺杀身亡了。”这个消息传到了大明朝廷,朝廷内是一片的欢呼声,传到了辽河南岸的大明大军内,大明军队是一片的呐喊声,有的将官立刻就要度过辽河,杀到盛京去。

对这个被刺杀的正是金国大汗努尔哈赤,而刺杀他的人就是明朝大将满桂。在付出了几名死士后,其他的人都安全的撤离了暧鸡堡。

一路上是向南逃来。

我接到这个消息后,当然是大乐了。历史还是有时候准确的,努尔哈赤是在七月死的,现在正好是七月,也是死在暧鸡堡,今天也是死在这里了,只不过死法不同罢了。

袁崇焕这时走了进来马上道:

“启禀皇上,金人大汗努尔哈赤被满桂给刺杀了,我们是不是现在就渡河夺回盛京开铁。”

我接着说道:

“行军打仗的事,朕不如你们,但是我现在知道金人正在为这个汗位在内乱呢。如果我们现在攻过去,他们会先和好的,一致对外,和我们决战,我们不攻过去,他们才会内耗,至于时机吗?有你自己把握吧!”

袁崇焕马上道:

“皇上圣明,微臣这就下去准备,随时渡河进攻。”

我点了点头。袁崇焕悄悄的退了出去。

我也来到外面,看了看天上的月亮,长叹一声道:

“这个世界的月亮是比我那时的月亮明亮呀!!”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争位

 努尔哈赤之死这个消息,比风的传播速度还快。

高丽的李氏家族知道了,马上调整了对大明和大金的对外策略。

蒙古的各个部落酋长也都知道了,马上从平静到风起云涌,平静的草原上是探马四处飞奔,蒙古人在蠢蠢欲动。

瓦茨人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他们毕竟是离这里太远了,只能隔着我们大明在虎视眈眈的看着这里,也是伺机而动。

但是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大明和他们的金国了。

谁叫我们大明现在正和他们金国开战呢,还取得了近十多年来最大的胜利,并且大明大军已经驻扎在了辽河的南岸,对金国的国都盛京是最大的威慑力。

我坐在大帐内的龙椅上,看着斥候回报来的各种消息。

高丽李氏家族的,不在对金国很亲热了,而是在敷衍着应付着金国,对我们大明现在是媚眼连抛。我当然能知道高丽人的小心思,把这个奏折笑着放在了一边,高丽人还不是到我现在收拾他们的时候了,他们在历史上就是墙头草,现在还没有时间去理他们。

我又拿起关于蒙古人的奏折,现在蒙古大草原里是有几十个大小不同的部落,每天都在内耗着,没有人能把他们统一了,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的,虽然现在努尔哈赤死了,金人对蒙古的威慑力小了,现在就想探视中原和金人的地界,恐怕还是为时过早了。

瓦茨人就是更不用担心了,虽然我在大明的西线没有布置很多的兵力,但是瓦茨人想攻进来,还是痴心妄想,葛尔丹也就在他们的戈壁滩上称王称霸吧,先给你们些蹦跶的时间,等我腾出手来的。

我闭着眼睛把这些看过的奏折都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没有什么可遗漏的,满意的睡着了。

但是这时的我却是忽略了一个方面,虽然我现在对大明境外的所有国家势力都有很深的了解,并且把他们都掌握在了胸中。可是大明境内的,我现在是完完全全的忽略掉了。

历史的车轮是不等人的,一个疏忽就会造成天下大乱。明末的动乱还是在悄无声息的酝酿着。

但是这时的我还沉醉在对金人的胜利中呢。

金国国都盛京。

现在已经是乱成了一团。京城上下是一片缟素,所有红的绿的带颜色的东西都已经不见了,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的笑声和打闹声。

在一片的混乱后,金国八大贝勒爷却是不约而同的来到了盛京的东门外来迎候汗王努尔哈赤的灵车。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四大贝勒在最中间,而其他的贝勒都在在两旁站着,每个人都是在盯着前方的官道。

但是每个人的脸色都是不同的。

代善是一脸的苍白,没有一点的精神,仿佛是好多天也没有睡觉了。

而阿敏是一脸的紧张之色,目光还不时的看着周围的几大贝勒,尤其是以看代善和皇太极为多。

而莽古尔泰却是一脸的哭丧像,目光里还含着泪水,紧紧的盯着前面的路上。

而皇太极也是一脸的悲像,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在悲中还透出一点喜色。脸上也没有泪痕,双手俯在身前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

在队伍里还有很多的妃子宫女,很多的妃子都是哭的走不动了,身边都由宫女来扶着,不时还抽啼上几下。

“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就在日到正午时,很多的队伍里的人都在不住的擦汗呢,就见到远处的官道上走来一行队伍。

“是大汗的灵柩。”在一声的呐喊下,说有的人都呼啦的跪在地上,哭声震天。

很快所有人都将努尔哈赤的灵柩迎进了盛京城。

接下来的七日内,整个盛京城内是一片悲凉之意。所有的灯光火烛都是严禁点燃的,所有的百姓官商都是一身的素白。

辽河南岸。

我带着袁崇焕,肖逸、史可法及现在所有的统领以上的将领。正站在河边看着远处的盛京城内。

袁崇焕悄悄的走到我的身边小声的说道:

“皇上,现在离努尔哈赤死后都已经过去七天了,而盛京城内是一片的安静,没有任何的争权夺势的情况发生,而且他的八大贝勒好像也没有出现为了争夺汗位而进行的争斗。真是有点奇怪了,难道是他们已经把汗位定了下来了吗?”

我还是看着河对面的盛京城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大战前的平静。努尔哈赤死的突然,他不会提前传下汗位的。等着看吧!”

袁崇焕想了想道:

“皇上,难道是,几大贝勒都是在暗暗的做手脚,准备一下就争得汗位。”

我笑着点了点头,人是不会放弃一点的机会的,只要有一分的机会,就会十分的去争取。

袁崇焕有说道:

“皇上,依您的看法,谁最有可能当上这个新的汗王呢!”

我没有回答他,对着身边的史可法说道:

“史御史。依你的看法谁的可能性最大?”

史可法想了下说道:

“微臣看来,四大贝勒是最有可能的,而四小贝勒无论从威望,实力和势力上都无法和他们相比,在四大贝勒里,二贝勒代善应该是希望最大的。毕竟大贝勒诸英已经被废,按长续来说,应该是他了。”

我点了下头,没有回答他,又问道袁崇焕:

“你的看法呢?”

袁崇焕想了下:

“微臣比较看好阿敏和皇太极,金人的继位不是以长续为主的,而是以能力为主,现在代善虽然是长,但是在实力上不如阿敏和皇太极,代善现在只是掌管了一旗人马,而阿敏和皇太极都是掌管着两旗人马。这是我看好他两人的主要原因。”

我又点了下头道:

“其实论在军中的威望恐怕任何人都不能和莽古尔泰相比了,但是他的性格是最鲁莽的,没有任何的心机,在这个汗位的争夺上是最先掉队的,而代善就如袁督师所道,实力是决定一切得最关键因素。所以就剩下阿敏和皇太极了。”

我这是又看了一下河的对面说道:

“朕最看好的就是皇太极了,虽然在这次的宁锦之战败走,但是毫不影响在军中的地位,虽然阿敏和皇太极都拥有两旗,但是阿敏是个性格懦弱,宽柔之人,在金人现在强权为主下,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是这个汗位的最佳继承人,所以现在就剩下皇太极了,我们这些外人都能看出来,金人也一定能看出来。”

这是跟在我身后的将领们也都是纷纷称是。

我又道:

“皇太极得众心,官兵精,智勇双全,战功有多,是这个汗位的唯一人选。但是……”我说到这停顿了下来。

我又说道:

“但是,皇太极为了平衡各方的势力,及自己现在毕竟还是年轻威望低,所以在当上汗王的初期,会和其他的三大贝勒共同执掌汗位的,逐渐的把自己的权利巩固住了,才真正的登上大汗了。”

这个就是政治的残酷性。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四尊佛

 “皇太极继承了大汗的位置,但是因为自己的威望不够,很多的地方还不能完全听他的,所以他提议由其他三大贝勒,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共同管理金国,在他们金国这四个贝勒同时听政,并做议政,金国上下把他们称为‘四尊佛’。”

我看着王顺志从盛京传出来的密报。“四尊佛”恐怕这不会时间太长的,皇太极不是那种能和别人共享的。我又接着往下看。

“现在我们大明的大军已经到了辽河南岸,金人也是非常的重视,现在他们正在积极的调兵,但是金人东面的高丽和西面的蒙古,也好像要分一杯羹,还有今年金国内大旱,庄稼是颗粒无收,这个冬季金人过冬都有点困难。现在金人的境况可以说是外忧内患。加上他们刚刚更换了汗王,金人国内现在已经是人心惶惶了。”

我看到这突然的大笑起来。

“真是天助我也。看来是老天都看不过这个金人的嚣张了,天亡你金人。大旱……大旱……?”我突然的想到了什么。

“来人呀!”

肖逸慌忙的跑了进来道:

“皇上,有什么吩咐?”

我皱起眉头说道:

“朕已经离开京城有很长的时间了,京城里没有什么动静吗?”

肖逸马上说道:

“回皇上,大皇子在众大臣的扶植下,很多的事情都处理的不错。没有说什么事情。”

我还是没有把眉头舒展开又道:

“哪天下也没有什么事情?”

肖逸马上道:

“回皇上,没有。”

我点了下头道:

“下去吧,把袁崇焕传进来。”

“是,卑职这就去。”说完就跑了下去。

我静静的坐在这里。努尔哈赤还是在七月份死在暧鸡堡。但是现在是我在攻打金国,而不是金国攻打大明,这个在历史上就调过来了。今年金国大旱,而我们大明没有什么情况,又是在暗示什么呢。

不管了,先把金人的这个最大的障碍给扫除掉在说吧。

大帐的门帘一挑,袁崇焕从外面走了进来。道:

“皇上,传微臣是不是我们现在就进攻盛京了。”

我把手中的密报递给袁崇焕道:

“对,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时机。”

袁崇焕匆忙的看了下密报惊喜的道:

“四尊佛,金人大旱,高丽人蒙古人。皇上这回真是天赐良机呀!”

我点了点头,道:

“你想怎样进攻金人?”

袁崇焕把手中的密报又呈给了我,想了下道:

“启禀皇上,马上就要进入到汛期了,我们要抢在汛期前度过辽河,否则得话,我们过河都会很困难,毕竟现在我们的船不多。”

说到到这又想了下道:

“虽然金人今年出现了大旱,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战线的时间拉长,否则我们的粮草也会出现问题。”

我点了点头,袁崇焕没有停顿的说道:

“第三,就是金人在两次征辽,都是大败而归,对他们的士气一定是非常的有影响,我们就应该利用他们现在的士气低落,打他们个搓手不及。还有……。”

说到这袁崇焕抬起头看了我一眼。

我马上道:

“还有什么?”

袁崇焕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们还可以利用高丽人和蒙古人,我们以天朝上国的名义,给他们发去信函,希望他们在我们攻击金国的时候,他们能在周围牵制金国,在我们攻下金国后,给他们点好处,想来。这样白捡的好处,任何人都会要的,而且还给了和我们大明有一个人情。”

我一听马上说道:

“好,朕马上就修书给高丽和蒙古。三天后,我们就渡河强攻盛京,让他们在金人的两侧出兵牵制。”

袁崇焕马上道:

“皇上英明。微臣现在就整顿军队,三天后立刻渡河。”

在辽河的南岸大明的军队,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活动,从大营的后面突然的奔出两匹战马,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跑去。但是很少有人去在乎这个了。

金国盛京皇宫。

文武百官都站在下面,而最上面坐着四个人,正是大金刚刚继汗位的皇太极和其他的三大贝勒,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金人称他们为“四尊佛”。

努尔哈赤死去的悲伤在这里已经是一点的都没有了,所有人现在都在听着新大汗皇太极说着:

“父汗刚刚离去,周围的各个势力肯定会打我们大金的主意,尤其是南明,他们现在已经把大兵都压到了辽河南岸,各位都有什么对策吗?”

目光扫了下地下站着的众人,看到都是低着头,没人说话,又看了看坐在自己身边的三大贝勒。

莽古尔泰有点发怒的道:

“怕什么?我们把他们杀回去,南明的军队都是软蛋,就在来到我们盛京城下都不怕。”

代善马上笑着说道:

“五弟就是鲁莽,现在南明的军队可是士气高扬,我们还是听下底下人的主意吧。”说完又对着下面的人道:

“你们谁能有好的对策。”

这是从下面走出一个人来,坐在上面的四个人一看,这个人叫方金纳,是正红旗人,一个很有头脑的谋臣道:

“启禀四位佛爷,奴才现在又两个意见。”

皇太极一听道:

“快,说来听听。”

方金纳马上道:

“第一,又南明再战,恐怕我们的官兵的抵制情绪会很大,毕竟我们两次征辽都是失败而回,士气上的打击是非常的大的。但是现在南明的大军已经来到了辽河南岸,我们又不能不理,因此奴才的第一个意见就是,议和。”

“议和?”

“什么?与明狗议和。”

“真是开天大的玩笑。我们大金什么时候主动和别国议和的。”

“是的。大汗在位时是从来不会发生的事情。”

在方金纳说完后,金国的皇宫内是议论声一片。而皇太极坐在上面也是脸色非常的不好看,阴着看地下的大臣们在议论。

方金纳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没有理别人。

而其他的大臣有点看到了坐在上面得皇太极脸色不对,悄悄的拉了下旁边还在说话的同僚们。

很快,大殿上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是不敢看上面,都是低着头看自己的脚了。

皇太极看到下面没有说话了,冷冷的说道:

“为什么要议和?”

方金纳马上说道:

“请听奴才慢慢抛出其中的厉害关系……。”

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双色球中个一千万。O(∩_∩)O~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迁都

 金国的皇宫大殿上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这个谋臣方金纳。

方金纳不禁不慢的说道:

“一是在士兵的士气上,刚才我已经说了,第二就是今年我们大金境内是遇到了百年不见的大汗,如果不能及时降雨或是抗旱的话,恐怕今年我们粮食会颗粒无收。这个对我们大金的打击绝对会大于我们两次兵败征辽上,这是百姓生计问题了。”

说道这,皇太极又是皱起眉头道:

“今年的大旱会这样吗?达海。”

“奴才在。”一个很胖的个子还很矮的官员颤抖一下走了出来。

皇太极一看他就把眉头皱的更紧了道:

“你主管我们大金的农业,为什么没有向本汗禀告。”

这个达海马上说道:

“启禀大汗,这个……这个本来我禀告了先汗,但是先汗没有在意,这个。”说完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一个折子又道:

“这是今年旱情的奏折,请大汗过目。”说完呈了上去。

皇太极结果看完,又递给了代善,其他的三人也都是看了一眼,每个人都是看完后,一脸的愁容。

皇太极没有在理达海,又看着方金纳道:

“接着说。”

方金纳又是一躬身道:

“今年的大旱是一方面,我们大金百姓挺一挺还是能过去的,但是在我们大金周边的几个势力国家现在可是虎视眈眈了,如果在得到南明的挑拨,说不定会对我们大金不利。”

莽古尔泰一挺就站了起来喊道:

“周边的几个势力,谁敢对我们大金不利,我带人就打到他们的国都去。”莽古尔泰这时被阿敏拉了坐下,阿敏道:

“五弟,这时在朝堂上,不是我们以前了,注意下影响。”莽古尔泰一听,姗姗的坐了下来。

皇太极也没有在意看着方金纳又问道:

“你的意识是指,东面的高丽和西面的蒙古吗?”

方金纳忙道:

“是的,大汗。本来依高丽的懦弱和胆小是不会向我们大金发兵的,但是要是得到了南明的支持恐怕就说不好了,要是发兵的话,虽然对我们影响不大,但是毕竟还是牵扯了我们的一些兵力来防御他们。在说蒙古,他们是好多个势力纠缠在一起,本来内部就不和,但是南明要是要求他们发兵的话,在许诺一些好处,奴才想,他们会来讨这个便宜的。”

在上面坐着的四大贝勒及下面站着的所有大臣听到这里,都是把眉头皱在了一起,没有人在说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