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伏藏-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是夏天,这里风和日暖,比下面好多了。我就在楼沿上睡吧,一翻身、一做梦就会掉下去。说不定是个美梦呢,我在美梦中死去,多好啊。”
“可是我想见你,还想和你……谈情说爱。”
“我不想,我就想结束,结束生活。这座大厦才三十六层,为什么不能再高一点?”
“有比它高的,你等着,我回去帮你找,我现在在拉萨,很快就回去了。你不是想要我的鹦哥头金钥匙吗?你等着,我送给你。”
珀恩措叹口气说:“来不及了。现在,我所有的语言都变成了一个词:跳、跳、跳,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一句话:什么时候跳?即刻就跳?”
香波王子喊起来:“听我说,珀恩措,你听我说,你还没告诉我抛弃你的警察是谁。”
“我知道你想让他来救我,死了你的好心吧,他跟你一样去了西藏。”
“你们还有联系?你告诉他你想跳楼自杀?”
“不可能,这个世界上,这种事情,我只对你说。”
香波王子心里一凛:“那个警察,他去西藏干什么?”
“警察还能干什么,抓捕罪犯呗。”
“他是谁?他是谁?”
“他是冈底斯山的石头。”
“喂喂喂,你说清楚。”
珀恩措挂断了。香波王子的心情一下跌进了深渊,半晌爬不上来。等意识到黑暗的兀自黑暗,光明的还在光明时,不禁怯怯地有些担忧:珀恩措已经说清楚了,盘踞西藏西南的‘冈底斯山’是诸天神的住处,是万山之王,或王者之山,简称‘王山’,‘冈底斯山的石头’就是王山的石头。自己难道要主动去找找那个警察——王山的石头?他下意识地朝后看看,观察着驶来的汽车是不是警车。
2
香波王子缓慢地把牧马人开上拉萨北京东路,想去布达拉宫附近找一家下榻的宾馆,但路过大昭寺后面的冲赛康巷口时,他突然停下了。他给自己的理由是冲赛康是仓央嘉措会过情人的地方,望一眼就能看到这位情圣过去的影子。但他望到的却是一个招徕客人的姑娘。
姑娘穿着藏戏舞台上的拉姆切仙女装,左手举着“藏红花酒店”的招牌,来到车前用汉语说:“先生住店吗?我们有正宗的青稞酒、酥油茶、风干肉、奶皮子,都是免费的。”香波王子放下车窗玻璃,望着姑娘,眼睛不由得有些雾蒙蒙的。
他说:“就住藏红花酒店吧,名字挺好听的。”
“恐怕是人好看吧?”梅萨说,“你看她的右手。”
姑娘的右手抱在胸前,从僵硬的程度、食指与小拇指翘起的情状以及泥土的颜色看,那是一个做工粗糙的假肢。
梅萨说:“一个过于漂亮的残疾人?让人格外不舒服。”
香波王子说:“阿芙罗蒂德也是残疾的,让你不舒服了?”
梅萨说:“那是艺术品,她呢?”
香波王子说:“也是,漂亮应该照顾,漂亮加残疾就更应该照顾。”
梅萨说:“那还不赶紧唱起仓央嘉措情歌?”
香波王子愣了愣,没说话,显然底气不足了。
姑娘说:“我们代买飞机票、汽车票、火车票,尽可能提供一切服务。我们的房间可以看到拉萨河、哲蚌寺。在同等酒店里,我们是最便宜的。”
香波王子说:“不用说了,上车吧,带我们去,你叫什么?”
姑娘微笑着说:“引超玛。”
香波王子吸了一口冷气:引超玛?引超玛的意思是夺魂女。
藏红花酒店是一栋五层高的平顶藏式建筑,外表的斑斓让瞩望它的人恍然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壁巨大的彩绘艺术。酒店前的院落呈“凹”形,一地不规则的石板,在傍晚的阳光里铺陈着青幽幽的古老。楼梯是木质的,有点陡,陡得老式而传统。上了楼梯是一道华彩的伞盖式木门,门内宽敞的太阳厅让人头晕目眩,仿佛把西藏人对色彩的感觉都堆积到了这里。
让香波王子不解的是,藏红花酒店坐落在拉萨西边鲁定南路尽头的拉萨河边,引超玛姑娘却要在拉萨靠东的冲赛康招徕客人,问她为什么,她说:“那里去的游客多。”
引超玛在服务台拿了钥匙,带他们直接来到四楼的房间,打开门,做出请的样子让他们进去。
梅萨伸头看了一眼房间里面,立刻缩了回来:“我们干吗要住得这么豪华?”
香波王子望着引超玛笑道:“这里连姑娘都很豪华。”说罢进房间看了看,出来说,“我们大概不能住一起吧?”
梅萨说:“当然,我们有誓约在先。”
引超玛又开了一间房。梅萨进去,放下包,钻进了洗手间。
引超玛来到门口对香波王子说:“把身份证和押金给我,我去帮你们登记,押金一间两千人民币。”
梅萨从洗手间冲出来说:“两间房就是四千,不住了。”
引超玛说:“你已经住了,用过洗手间就算住了。”
梅萨瞪起眼睛说:“你想讹诈?”
香波王子说:“算了,既然来了,我们就大方一回。”
一刻钟后,引超玛把身份证和押金收据送回到香波王子的房间。香波王子盯着她的右手假肢说:“姑娘先别走。”
引超玛嫣然一笑说:“有什么事儿先生,请吩咐。”
香波王子说:“你的假肢,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假肢。”
引超玛把假肢藏到背后说:“先生还没吃晚饭吧?”
晚饭是香波王子和梅萨一起吃的,在一楼餐厅。正宗而粗朴的藏餐,连餐具也显得地道:羊毛编织袋里的糌粑,羊肚袋里的酥油和曲拉(奶渣);铜壶盛来了酥油茶,需倒进木碗品尝,木桶里装着稠乎乎的青稞酒,需用木勺舀进银碗畅饮;风干肉用羊皮包着,奶皮子用木盘托着,土巴(糌粑糊糊)用陶锅盛着。香波王子埋头享用,一声不吭,好像一说话,这些小时候阿妈喂养过他的食物就会不翼而飞。
突然他抬起头问梅萨:“你吃得惯吗?”
“吃得惯,喜欢什么食物是有遗传的。”
香波王子贪馋地抓起两根风干肉,就要往嘴里塞。
梅萨说:“誓约:戒酒,戒烟,戒肉,戒除一切不清净的习惯和毛病。”
香波王子咽着口水,放下风干肉说:“难受,难受,难受,我不吃难受。那青稞酒呢?”
“酒店自己做的青稞酒你可以喝一点,它不是酒,是饮料。”
香波王子用木勺从木桶里给自己舀了一银碗,端到嘴边就要一饮而尽,突然又放下了:“算了吧,还是有酒味。我要严格遵守誓约,不能做一个叛誓者,因为……”他看看梅萨,“因为现在我有了两个目标,都很神圣,一个是发掘’七度母之门‘的伏藏,一个是最终得到心爱的姑娘。”
香波王子又喝了些土巴,望着桌上的铜壶说:“真漂亮。”
梅萨喝了一口酥油茶说:“我一直在想,你为什么要研究仓央嘉措,还出了两本书?为什么要自诩为情圣仓央嘉措?除了妄自尊大、个性膨胀,还能不能找到别的理由?”
香波王子不置可否,打着饱嗝在桌上寻找:“怎么没有酸奶子?”
梅萨对酸奶子没兴趣,又说:“你既不是活佛,更不是教主,你生不逢时,仓央嘉措对你很可能只是一个深深吸引的泥坑。而这个泥坑的另一个名字就是你无力自拔的‘七度母之门’。”
香波王子喊道:“服务员,服务员,上酸奶子。”
引超玛快步走来:“今天只有酥油茶,没有酸奶子。”
梅萨说:“交了四千押金的酒店,怎么连酸奶子都吃不到?”
“今天整个拉萨都吃不到酸奶子,酸奶子留给了明天。”
“留给了明天,为什么?”没等引超玛回答,香波王子就噌地跳了起来,“哎哟我忘了,梅萨,明天是雪顿节。”
梅萨凉凉地说:“雪顿节?我知道雪顿节很热闹,可我们不是来过节的。”
香波王子热烘烘地说:“我们就是来过节的。你想想,塔尔寺的‘授记指南’是制作酸奶子的方法,而雪顿节的‘雪’就是‘酸奶’、‘奶酪’的意思,‘顿’是宴会,雪顿节——酸奶的盛宴,或者,吃酸奶的节日。”
梅萨恍然道:“哦,是这样。”
香波王子说:“‘雪顿’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项纯粹的宗教活动。夏季六七月份,天暖地热,所有生命都开始出土现身,尽情活动。格鲁派的僧侣们不想无意中伤害它们,就在每年藏历六月到七月这段日子里,把自己关闭在寺院之内,行虚静,守长净,号称‘夏安居’。解禁之日,憋了几十天的僧侣们纷纷出寺,世俗百姓早已准备好了这个季节最美的食品等待着他们。最美的食品就是酸奶子,因为草青草肥的夏天,牛羊的奶水是最稠最多的。除了施舍酸奶,还在哲蚌寺演出藏戏,庆祝‘夏安居’的结束。藏戏是信众对僧侣的慰问。作为回报,哲蚌寺便举行‘晒大佛’活动,祈祷众生平安幸福,所以最早的雪顿节叫‘哲蚌雪顿’。后来,僧侣们守长净的’夏安居‘消失了,独剩下吃酸奶、看藏戏、晒大佛的活动,成了僧人与俗人共同参与的节日。”
梅萨问:“塔尔寺‘授记指南’要求我们去哲蚌寺?”
香波王子盯着漂亮的铜壶说:“这是唯一合理的猜想,因为除了‘酸奶子’的启示,还有‘吉彩露丁’:‘吉彩露丁的酸奶子是全西藏最好的酸奶子。’在西藏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都叫吉彩露丁。但如果我们确定‘授记指南’的指向是哲蚌寺,那也许就只有一个选择。在古代哲蚌寺的附近,有一座名叫‘吉彩露丁’的园林,是去哲蚌寺的必经之地。哲蚌寺的僧人迎接贵客时,往往会走出寺院,来到‘吉彩露丁’守候。所以它又被看作是哲蚌寺的外围,或者哲蚌寺的前花园。”
梅萨警惕地望了一眼引超玛。引超玛悄然离开。
梅萨说:“我们不该当着她的面说这些。”
香波王子说:“我就是说给她听的,想看看她的反应。快走,我们不能住在酒店里了,连夜前往哲蚌寺。明天太阳升起之后,我们会看到西藏最大的佛和雪顿节的第一场藏戏。”
梅萨一拍桌子说:“四千押金白交了?”
但香波王子听得出,她是高兴的。
3
去哲蚌寺没开牧马人,香波王子说:“这是为了表达对雪顿节的虔诚。”
虔诚的人都在步行,很多很多,在黯夜的拉萨,街街巷巷,朝着哲蚌寺,深沉地流淌。是从下往上的流淌,有点吃力,喘息就像河流的呜咽,也是深沉的无语之息。没有人大声说话,默契之中,走向哲蚌寺的数万人众都在心领神会:这是如此寂静的一刻,我们谁也不能逃离神圣。人是一种什么灵物,竟然需要这样的行动?
香波王子忍不住咳嗽了一声,似乎整个拉萨都听到了。风呼地刮来,把那声不合时宜的咳嗽掀到了天上。连诵经念咒都是默默的,连手中的嘛呢轮都是细声细气的,连孩子哪怕他或她只有几个月也都知道此时不得大声哭喊。
就像百川归海,大家渐渐汇聚到哲蚌大道上,黑黢黢的树林护卫着一河上行的人。突然有了灯光,照耀着悬挂的哈达和煨桑的柏叶、青稞、酥油。很多外来的游客过去,投一点钱,拿一条哈达或者一包酥油、柏叶、青稞。而拉萨的市民、西藏各地的信徒,已是准备好了哈达、酥油的,趁此机会,紧趱几步,走到前面,占好地方去了。
在树大林阔、哲蚌大道弯出一个直角的地方,簇拥着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他们是拉萨的底层,毕生只做两件事,到处流浪和接受施舍。尤其是节日里,他们总是哪儿人多往哪儿去。这会儿,他们正在静悄悄面对着一场邪恶的招募。
招募他们的是一个颧骨高隆的人,他举着钞票小声告诉每一个人:“到时候我把那个人一推倒,你们就过来踩,踩一脚十块钱,踩两脚二十块钱,踩十脚一百块钱。踩死了他,我在’玉包子‘请大家吃饭。我先预付每人十块,接好了,更多的钱还在后头呢。”伸手要了钱的有俗装也有僧衣,但熟悉流浪汉的人都知道,俗装的未必不是喇嘛,僧衣的未必就是喇嘛。讨要决定着他们的外表:面对僧人,俗装更好,面对俗人,僧衣更胜。
颧骨高隆的人压低嗓音说:“大家看着我的旗帜走,别落下,拿了钱不去是要受惩罚的,谁来惩罚你们?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叫骷髅杀手。”说着,举起一把骷髅刀摇了摇,又举起一面白旗摇了摇。
黑压压一片流浪汉汇入了人流,哲蚌大道更加拥挤了。
哲蚌寺坐落在根培巫慈山怀里,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又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寺院,全盛时期僧侣达到一万多。它兴建于公元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全名叫“贝曲哲蚌却唐门杰勒朗巴结瓦林”,意思是大米一样堆积起来的十方吉祥尊胜洲。藏族人喜欢比喻,哲蚌寺便是一个比喻的典范。从天上以神的眼睛看,那些白墙金顶的宝殿刹房,就是一堆倾撒在山坡上的大米,白的是米粒,金的是稻壳。所以这个名字不是人起的,是天神起的。
香波王子和梅萨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哲蚌寺旁边面向东方的晒佛山前。这是一座大石累累的山,青灰的氛围里,斑斓的六字真言旗帜一样招摇在经石之上。角铁焊接的支架依山而铺,偌大一片斜坡都被覆盖了。
数万人众集合在这里,而山谷依然寂静。
太阳就要出现,东方天际渐渐金红。在一处喇嘛簇拥的地方,响起了法号的轰鸣,升起了柏叶的烟岚。这是佛出世的前奏,掩盖了人群的肃穆。谷口那边,七八十个喇嘛蜿蜒排队,扛着望不见头的巨型卷轴,长龙一般游弋而来。人群纷纷让开。
不一会儿,喇嘛们就站到了铁支架的上端,把巨型卷轴沿着铁支架的坡面滚了下来,瀑布似的哗啦啦一阵响,白浪飞泻。噢唷——满山谷都是整齐洪亮的喊声,仿佛就为了这一声喊,他们沉默了九千年。
但是大佛并没有露面,一层洁白的纱绢覆盖在上面,朦胧了华彩的圣像。静雅与肃穆、沉浸与欢喜,依然是等待。等待的时候仰望着东方,所有人的眼睛都在说:出来了,出来了。
太阳出来了,只露出曙红的一绺。与此同时,四根绳子把那白纱拉了起来,大佛徐徐开幕,先是法身,再是法容。似乎太阳的金光是受人控制的,恰到好处地照射而来,铺满了山坡,辉煌灿烂。好像升起的不是太阳,而是大佛。不,升起的既是太阳,也是大佛,太阳和大佛同时照亮了哲蚌寺的山谷,山谷里人山人海。有人试图爬上去顶礼大佛的身子,一队喇嘛立刻鱼贯而来,守卫在了大佛下面。
一阵如雷贯耳的欢呼,再也不需要沉默了,经声大作,所有人都发出了声音,激动得无以言表。哈达展开了翅膀,飞翔的是鸟,落地的是河。哈达之河流淌在大佛座前,信徒们跪下了,然后是五体投地。膜拜既是身形的,更是灵魂的。许多人希望用自己的头碰触到佛像,你争我抢地拥挤着,一批下去了,一批又上来。人群和信仰都处在淹没中,淹没之后就是升华,是内心的欢喜。
那些不是信徒的,大都站着,举起了照相机,还有些朝着香波王子挤过来。
香波王子回头望着他们,反感地说:“挤什么挤?为什么不跪下?你们除了抢镜头还会什么?就知道猎奇。”
有人边挤边喊:“你不是也没有跪下吗?”
香波王子正要跪下,梅萨一把拉住了他:“这么挤的地方,跪下就起不来了。”
香波王子前后左右看看,拉起梅萨离开了靠近大佛的地方。他想离远一点,看清楚大佛的全貌,而在刚才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局部——圣洁的佛衣飘带。
这是一幅用彩丝编织的巨大的释迦牟尼像。
香波王子问:“看清楚了吧?”
梅萨说:“这还用问,长眼睛的人都能看清楚。”
香波王子说:“我问的是看没看清楚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既然塔尔寺的‘授记指南’暗示我们关注‘哲蚌雪顿’,与‘哲蚌雪顿’有关的一切就都有可能显示‘七度母之门’。”
梅萨说:“道理是这样,但伏藏是根据掘藏者的天然佛性和佛缘来显现的,我的天然佛性没你好,别人看不见的我也看不见。”
香波王子摇摇头:“可我的佛性在哪里呢?”说着,扑通一声跪下了。他觉得虔诚才能带来灵感和好运。没想到刚一跪下,一只结实的靴子就踩在了他的脊背上。他“哎哟”一声趴在地上,想回头看看是谁踩了他。突然涌来一堆人,用好几只脚踩住了他,也踩倒了另一个穿着绛色氆氇袍的汉子。汉子正好倒在他身上,为他承受着踩踏。他喊叫着,朝前爬去,汉子也朝前爬去,越来越多的靴子和皮鞋跺在了汉子身上。
梅萨扑过去,推搡着那些人:“踩死人了,踩死人了。”
骷髅杀手用经幡包了头,只露出眼睛,举着白旗指挥一些人拉起手,把更多的人圈过来,迫使他们从香波王子和那汉子身上踩过去。一个喇嘛模样的人在前面撒起了打着吉祥结的红丝绳,大家争抢着,人越来越多,挤得水泄不通。
梅萨看出他们是故意的,大声说:“你们这是杀人,大佛面前竟敢杀人,恶道!魔鬼!”
香波王子驮着汉子吃力地爬向腿与腿的缝隙,却引来更多更狠的踩踏。正无计可施,就见汉子从他身上翻下来,用头顶着他,猛力把他顶向了一个石头坑窝。他惨叫着,蜷缩到坑窝里,脸面朝下,凝然不动。
依然是猛踩狠跺。汉子躺倒在香波王子身上,满脸满身都是血。
有人大声说:“他死了,已经死了。”
这仿佛是信号,拉手圈人的人不圈了,抛撒吉祥结的人不撒了,他们混在拥挤的人群里拼命朝四下钻去。
梅萨扑过去撕住了抛撒吉祥结的喇嘛,喊道:“凶手,凶手。”
喇嘛惊怕得缩起了身子。用经幡包了头的骷髅杀手大步过来,一个耳光扇得梅萨左歪右晃,等她回过神来时,所有凶手都不见了。
许多人簇拥在那汉子和香波王子身边祈祷着。梅萨挤到跟前小心翼翼地扳了一下汉子的肩膀,汉子呻吟坐了起来。
梅萨喊道:“快把他送到医院去。”
几个维持秩序的喇嘛过来,扶起了汉子。梅萨看到,从汉子的绛色氆氇袍里露出了明晃晃的钢板,惊想这人居然早有防范。汉子被几个喇嘛架到哲蚌寺藏医院包扎去了,趴卧在石头坑窝里的香波王子感到背上一阵轻松,蠕动着转过身来,惊恐地望着人群。
梅萨庆幸地说:“我以为你死了。”
香波王子说:“差一点,要不是有人保护我,我今天恐怕就要血祭哲蚌寺了。那汉子呢,他怎么样?”他坐起来,摇晃着肩膀,疼痛得直吸溜,咬着牙说,“肯定是’隐身人血咒殿堂‘的人,他们无处不在。”抬头望了一眼超然物外却又悲悯人间的大佛,眼前突然一阵熠亮,愣了:是什么,能比大佛还要吸引他的眼球呢?他揉了揉眼睛,闭上,睁开,再次瞩望大佛时,发现此刻在他眼中熠亮无比的竟是大佛衬景上斑斓的云彩。
一瞬间他忘了疼痛,指着云彩数起来。他数了九十八朵。
“梅萨,你也数一遍,大佛后面的云彩,仔细数。”
梅萨数起来,数到三十就摆手:“不行不行,我眼花了。”
香波王子说:“我再数一遍。”他是小时候放过羊的,每晚都要清点跑动的羊群。而面前丝绣的云彩是不动的,数起来好比酥油里抽毛,太容易了,结果还是九十八朵。“你再看看九十八朵云彩像什么?”
梅萨看不出来。
“像不像九十八把躺倒的铜壶?”
梅萨呆痴地望着:“太像了。”
“快,扶我站起来。”
还好,没有踩折香波王子的骨头,皮肉之伤虽然痛苦,咬咬牙还能走动。他被梅萨搀扶着,挤挤蹭蹭穿行在人群里,走向大佛下面那排守卫的喇嘛。
香波王子在一个戴眼镜的老喇嘛面前匍匐在地,用极其虔敬的口吻说:“请问上师,‘九十八把铜壶的信念’是什么?”
戴眼镜的老喇嘛倏地睁圆了眼睛,打量着他,小声说:“终于有人来打听九十八把铜壶了。你是干什么的?你连袈裟都不穿,居然也知道’九十八把铜壶的信念‘?”
香波王子说:“固然佛是穿袈裟的,但穿袈裟的又有几个是佛?我不穿袈裟是因为我是俗人,而佛是俗人的佛。”
眼镜喇嘛说:“你的意思是佛在佛门之外、俗人之内?不去管他了,反正我们哲蚌寺的喇嘛都知道,在雪顿节这天,要是有人打听‘九十八把铜壶的信念’,就一定是惊天动地的预兆。好呢,是佛光再现,坏呢,是灭教之灾。几百年了,我们一直都在等待。”
香波王子说:“请教上师,佛光已是如日中天,怎么还能再现?圣教本是免灾之教,怎么还能自己有灾?”
“就算佛光等于太阳,太阳也会陨落。昨天的太阳属于昨天,我们需要新的灿烂。等着我的回话。”眼镜喇嘛说罢,望了一眼香波王子身边的梅萨,走了。
眼镜喇嘛一去不归,那回话不过是风的语言。从噶丹颇章那边送来了藏戏开场的鼓乐。香波王子仰头望着大佛,发现已经看不到九十八朵云彩——九十八把躺倒的铜壶了,只有莲花座下七朵抽象的浪花以最醒目的方式漂浮在眼前。
香波王子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