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霸主-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卷 江山美人 第103章 密谋颠覆
第103章密谋颠覆
吴楚两国大军经庐江一战,可谓是损失惨重,楚国柱国大将军沈诸梁,也在此战之中,身受重伤,楚军三万余残兵败将,退守百里,屯兵柴桑,休整防守。
楚昭王见吴军撤退,心下安了下来,虽然这次战役楚国损失颇多,但对他来说,能够击溃吴军就是件喜事,因此沈诸梁并没有受到处罚,相反还得到赏赐,而沈诸梁因重伤昏迷,无法行舟车之苦,楚昭王于是允许他在柴桑养伤。
一直以来沈诸梁都是屯兵都城,楚昭王因沈诸梁这次无法回都,正苦恼卫戍都城大将人选时,文种拉拢的一群老臣,趁机举荐了项陵,楚昭王在经过考虑之后,最后决定把项陵从江夏调了回来,担任郢都城卫大将,总管都城的二万城卫军。
项陵担任城卫军大将后,楚国都城的命脉,也就掌握到了项陵手中。项陵接管城卫军后,自然就利用各种手段,把重要的职位都掌握到了自己手中。
项陵上任半月之后,城卫大军的统治权,也彻底的落入项陵之手,而这时文种也邀请项陵来到了他的府邸。
“少龙,如今正是你我改变政局的时候,不知道你可有此念头?”三杯酒下肚,文种望着项陵,语气有些深沉的问道。“少禽兄,我能有今日之荣耀,皆是你与主公所赐,今日正是报答知遇之恩之时,你有什么话,不妨之言。”项陵说的很坚决,这些年他的心一直没有变过,忠于熊胜是他奋斗下去的信念。
“好,不愧是我文种的兄弟,现今楚国最能打仗的将军,就三人,沈诸梁排第一,暂时是谁也无法取代的,第二非少龙你莫属,第三的就是屯兵襄阳的袁延,而如今我楚国在编之兵,除柴桑的三万之军外,江夏有五千,襄阳有五千,你手中有二万,纪南城有五千,共七万余军队。”
“如果我们能在郢都制造出内乱,我相信主公必能顺利接管楚国大权,不知道你可愿意一博。”文种显得很平静,仿佛是在说件小事似的。
项陵沉声问道:“你有几成把握?”
“只要你手中有五百亲信可用,我有七成把握。”文种神情肃穆的望着项陵说道。
“好,这一仗我们打了。”项陵毫不犹豫的应诺了。
文种见项陵答应了,心情一松,说道:“这事必须要主公的配合,我已经计划好了,通知主公的信件,昨日就已经加急送去了宛城。”
“少禽兄,看来你是打定主意,是不是我不答应,你也会动手啊?”项陵假着生气的问道。文种赔笑道:“这次算我错了,我罚酒一杯。”
“说说你的详细计划,我该怎么做?”项陵严肃的问道。
文种道:“首先我们必须得解决掉袁延,这事我已经说服司寇史大人在办,史大人的兄长当年忠于太子建,结果被袁延的父亲袁射所杀,因此两家仇恨很大,现在我们就已袁延克扣军饷为名,先把他带回郢都审查,这事只要办成,我们的大事,就成功了一半。”
“只要袁延一走,主公可率领数百士兵,冒充商人随后进入郢都,接着主公的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襄阳,之后你可切断一切城外送来的战报,一等主公进入郢都,便是王上送命之时。”
项陵疑惑的问道:“少禽兄,王上送命,跟主公进城有什么关系?”
“少龙,你忘记和氏壁了吗?主公手中可是有我楚国的传国之宝,到时候只要主公把此宝带进郢都,我便进宫面见王上,就说有人送我一块玉石,很像当年丢失的和氏壁,请王上到我府邸一观,你说结局为怎么样呢?”文种淡淡的笑道。
“好,果然是好计策,就用此计,如今看来,袁延是个关键,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必须把他调开襄阳,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这个计划。”项陵神情严肃,沉声说道。
数日之后,掌管楚国刑法的司寇府接到从襄阳来的一名军官的述状,告襄阳守将袁延克扣军饷,并有通敌卖国的实情,这份举报可是件大事,司寇史大人当即接下案子,经过严肃的审查后,认为却有嫌疑,随即上报到了王廷的议会之上。
在朝议之上,楚昭王闻听此报时,显得有些犹豫,这时文种再次出列道:“大王,如今各国战事已停,襄阳并没有战事,如果袁将军真是清白的,想必大王诏令一出,袁将军必然立即赶回都城,反过来说,袁将军要是心中有鬼,那他必然不敢回都城,这时在派人抓回来,也就没有什么好为难的了。”
楚昭王一听,觉的甚有道理,随即下令,招袁延回都述职。
文种的第一道计划,也就这样成了。[霸气 书库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
这时宛城的熊胜,在赵武的护卫下,率五百亲兵,化装成商队,悄然往郢都而来。宛城的两万大军,此时正在日夜操练,随时奉命出击。
半个月后,熊胜率领的商队,在项陵的安排下,顺利的进入了郢都,并且秘密的文种府周围驻扎了下来。
这时袁延也已经奉诏令,进入楚国都城,而此时宛城的两万大军,在大将唐靖,副将乐宁,军师范蠡的率领下,秘密的潜入了楚国境内,正杀向襄阳而来。
徐凇因身体未康复,屯兵留守宛城,负责接应补给之事。
熊胜进入楚国的第二日,文种就在朝会上,再次出列奏班道:“大王,臣昨日在一渔民手中,购的宝玉一件,后从渔民那里打听到,他的这块宝玉是在江中打捞的,后经过臣找玉工辩识,此玉极像我楚国的镇国之宝和氏壁,但因臣不敢鉴定,所以未带来,特请大王移驾下臣府邸,待辨认清楚后,可请回宫中。”
“哦,果有此事,那寡人定然要去看看。”楚昭王显得十分高兴,随即应许下来了。
第三卷 江山美人 第104章 楚国之王
第104章楚国之王
楚国群臣在楚王的诏令下,当晚随同前往文种府邸,名为赴宴,实为一睹和氏壁之风采。文种在得到楚昭王的诏令后,自然是满心欢喜,事先回去布置了。
当晚楚国都城,月黑风高,文种府灯火通明,莺歌燕舞,钟鼓之声,不决与耳,酒菜如流水一般,上个不停,酒过三巡之后,楚昭王兴致高涨的说道:“爱卿,何不把玉壁呈上?”
文种出列笑道:“来人,上玉壁。”随着文种的一声长喝,门外冲进了一队甲士,不容分说,拔剑就把楚昭王的卫士杀了个精光,平时耀武扬威的楚国精锐卫士,此时却像浮萍一般,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原来这些甲士,早饮用了文种下过迷魂草的药酒,此时药力发作,自然无法做反抗,把外厅的甲士杀光之后,熊胜手提龙渊剑,身穿盔甲,昂首挺胸而入。
此时满厅的楚国大臣,都软趴在地,楚昭王更吓的面无人色,这时楚国令尹公子申,强撑着身体责问道:“你是何人,胆敢行刺大王,难道不怕株连九族嘛?”
“哈哈,好一个株连九族,本人乃淮南候熊胜,不知道大人如何株连我九族?”熊胜冷傲的看了他一眼,虎目扫过厅中的楚国朝臣,冷冷的说道:“全部杀光!”
“不,公子胜,不,太子胜,您容了寡人吧,只要你放过寡人,你要什么寡人都可以给你?”楚昭王见熊胜竟然说出如此杀气腾腾的话,吓的一个哆嗦,慌忙求饶起来了。
“哼,当年你母亲这个贱人,竟然蛊惑楚平王哪个昏君,废除我父太子之位,还派人追杀与他,害他客死他乡,可惜他今日已死,但这般罪孽,必须由你来尝还,你说本候还能饶恕你的罪行么?”熊胜挥剑一举,吓的楚昭王连忙趴在地上,告饶起来。
楚昭王的丑态,让楚国群臣心底一凉,有如此大王,也难怪楚国这些年来,沦落到被小小的吴国欺凌的地步。楚昭王此时的失态,完全是一时吓糊涂了,当年吴军攻入都城时,烧杀抢掠,使他被迫逃亡,一路胆惊受怕,那种经历,给他留下了一道阴影,永久的挥之不去,今日见熊胜那滴血的剑光,再次向自己挥来,楚昭王顿时失去了以往的冷静心态。
“寡人愿意学习先贤,禅让王位,请淮南候饶恕。”楚昭王抬头时,发现熊胜的剑,已经到了自己的脖子上,只感觉一丝梭梭的凉意,吓的再次喊出了告饶的话。
“大王,不可啊!”忠于楚昭王的老臣,纷纷劝阻道。
熊胜冷喝道:“我先祖为楚庄王,我父为楚国太子,虽无大功,却无大错,本候今日只是想拿回属于我的东西,如有不降者,格杀勿论!”
熊胜随后从胸前,掏出和氏壁,右手高高举起,喊道:“此为楚国镇国之宝,乃是我父太子建,留给本候的凭证。”
和氏壁一出,文种随即跪地喊道:“臣愿追随我王,重整楚国霸业!”这时早被文种拉拢的一群楚臣,也纷纷跪地喊道:“效忠我王,重整霸业!”
而那些犹豫不决的楚臣,和忠于楚昭王的大臣,此时虽然被熊胜的威势所吓,但却并没有到绝望的地步,因为他们此时对城卫军,还报有希望,他们相信只要城卫军接到消息,这场叛乱,一定会很快被平息。
不过这些楚臣的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掌管城卫大军的大将项陵,此时正领着一队兵马,昂首阔步而来,在走到熊胜跟前时,随即跪地喊道:“主公,下臣已经攻下王宫,故护驾来迟,请主公治罪!”
“项陵,你这个叛贼。”楚国令尹公子申,听到项陵的话时,当场就产生了眩晕的感觉。
“来人,把这些人全部押入大牢,等候处理。”项陵声色不变,一声令下,外边的城卫军蜂拥而入,把那些不愿意归降的楚臣,全部押了下去。
熊胜这时收起宝剑,扶着楚昭王笑道:“王叔,本候保护你回宫。”
随后归降的楚国群臣,在熊胜的带领下,拥护着楚昭王回到了王宫,而安歇不肯归降之人,全家老小全部被逮入大牢,等候发落。
项陵掌握的城卫军,随即也进行了大清洗,一些与朝臣有旧属关系的将领,全部被革职关押,等候审理。
一夜之间,楚国的政变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就这样成功了。
翌日,楚昭王就下达了昭书,表示自己身患重病,特迎接先太子建之子,淮南候公子胜为楚国太子,一月后举行登基仪式。
此时熊胜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接替了楚国的一切大权,楚昭王被供奉为楚国的太上王,养在宫中过着安乐舒适的日子。
熊胜被立为楚国太子的数日之后,熊胜的大军已经进入郢都,襄阳自然也被熊胜所掌握,随即熊胜派乐宁率领五千将士,前往纪南城传诏,如纪南城守将王孙谣,胆敢违抗诏令,可发动进攻。
而同时项陵与文种,率领三千将士,巡视长江下游,他们的职责是说服江夏守军归顺,当然最主要还是,说服屯兵柴桑的楚国柱国大将军沈诸梁,熊胜为表示诚意,同时把沈诸梁的家眷,一同送往柴桑,表示无论他愿意不愿意归顺,都绝对不为难他的家人。
解思楚也同样在家眷之列,她是主动回去的,或许她更想帮助熊胜一把吧,因为此时沈诸梁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楚国的稳定。
PS:神兵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卷 江山美人 第105章 叶公归顺
新书预告:神兵新书《枪挑三国》正式上传,请大家帮忙推荐收藏,谢谢!
————————————————————————
第105章叶公归顺
屯兵柴桑的楚国公爵叶公兼柱国大将军沈诸梁,在获悉楚国内乱,楚昭王准备禅让之事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这时的楚国境内除柴桑境内外,其余各地县邑,都已经被熊胜派军安抚已定。
这时他的家眷,也已安然进入柴桑,沈诸梁在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一时陷入了困境之中,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他身为楚国王族,对国家的政变之事,自然是耳闻甚多,毕竟每代王位交替的时候,国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政变事件。
他身为王族,身为臣子,有时候更多的选择,就是维护王族的血统继承,至于是由那位王族来即位,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沈诸梁此时的身体,并未全部康复,伤口隐隐传来的疼痛,加上国家之事的忧愁,在折磨着他的神经,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将关系到楚国的生死存亡。
看着书桌上那封书简,沈诸梁知道这个熊胜是重视自己的,同样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更是一个懂得把握局势的人,如今楚国的军队,全线压在江夏,虽然有防范之心,但并没有进入柴桑地界,就可以看出熊胜是在等。
这一等是大有学问的,如今熊胜已经占据了优势,他没有杀楚昭王,而是采取挟持的手段,迫使楚昭王承认他为楚国的合法继承者,这就是道义上的优势,而熊胜随后又在人心上做了文章,他公布了奴隶可以参军,并且可获得军功,这点使的他很快就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奴隶的人数是楚国总人数的一半,得到奴隶的拥戴,无疑就增加无数的兵源,这是个很关键,也是很敏感的话题,以前楚国当政者,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因为朝中大部分贵族的反对,奴隶始终难得到一些合法权,但如今在政变动乱之时,用强权介入改革,自然也就能水到渠成。
沈诸梁明白,熊胜这一等,最期待的自然是希望自己归顺,就算自己不归顺,只要自己率先出兵,那么他就有借口,讨伐自己,因为他此时是合法的继承者,是楚国的太子,而自己只要一出兵,自己就将会变成叛徒,这在道义上,就首先落入了下乘。
此时已经进入初冬的季节,天气变的很冷,沈诸梁已经连续几天没有睡着了,每天都有熊胜派出的说客,来到他的府邸,陈说其中的利害。
面对那些政客们,沈诸梁感觉疲惫,但又不得不面对,此时他的心事很重,楚昭王对他们父子是不薄的,如果自己不出来说句话,是不是不忠不义呢?
“表哥,是不是又睡不着,我跟你准备了杯参茶,你趁热喝了吧。”解思楚以前在吴国时,因为堕入红尘,身上很自然的流露出了一种无奈的忧郁,但如今她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了股深深的担忧之情。
“思楚,你能跟我说说他么?”沈诸梁口中的哪个他,解思楚自然理解,她点了点头,脸上充满神采的说道:“他是个很侠义的男子,有仁厚宽阔的心胸,有海一般的智慧,更有气吞山河的壮志,在我的心中,他就像是神龙,能够变化无测,创造奇迹。”
“而表哥你是个天生的统帅,我记的在很小的时候,你就领着一群孩子兵,说是长大后,要开疆扩土,做一代名将,因此在我心里,表哥你就是只猛虎,无惧无畏。”
“龙虎相争,必伤其一,龙虎相会,无往不利,楚国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的手中,生死都由你们决定。”解思楚简单的几句话,却说到了沈诸梁的心坎,也最终使他下定了决心。
——————————————————————
楚国都城郢都。
一个信使从宫外飞奔而入,一路高喊着:“急奏!急奏!”信使刚到朝会大殿外时,掌管宫门的侍卫,立即接下信笺,递进了大殿之内,如今楚国大部分重臣,都被关押或软禁,范蠡以军师之职,协助熊胜掌管朝政大事。
他在接过信笺后,抬头望了眼熊胜,在得到熊胜的示意后,他便打开布帛的信笺,看了一遍后,当下就兴奋的奏道:“主公,叶公已经答应归顺,但他有个要求,希望我们能宽待楚国的旧臣。”
熊胜自然明白沈诸梁的意思,他这话明显是希望自己能够宽待楚昭王,不过熊胜本就没有杀他之心,软禁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这时自然的点头道:“准!叶公所请,为表本太子诚意,封叶公为镇国公,迁柴桑为其封地。”
熊胜这话一出,满朝官员,顿时议论纷纷,显然谁也没有想到,熊胜竟然会给沈诸梁如此大的权利。
随后由文种和项陵的使节团,进入了柴桑,宣读了熊胜的诏令,沈诸梁遂接受诏令,自此楚国政变所带来的稍动,全部结束。
自从沈诸梁归顺后,楚国政局迅速的稳定下来了,一个月后,熊胜顺利即位,王号楚武,年号太康。
熊胜即位之后,楚国境内改革制度,从土地开始,平民私有有土地正式通过,而奴隶只要加入军队,获得军功后,可消除奴隶身份,然后按照升迁的军功,获得土地,等等权利。
楚国正式被划分为,以都城为中心的江陵郡,依次是襄阳,江夏、柴桑、长沙、南阳、寿春等七郡,各郡辖制县、乡、亭、里的郡县制度。
熊胜为安抚楚国原由的王族,采取了后世刘邦的分封和郡县并存的制度,先后封了楚国几十位王族为小国公侯。
这些公侯的封地,大小不等,分封制度,对于安抚这些小公侯,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卷 江山美人 第106章 十六卫军
新书预告:神兵新书《枪挑三国》正式上传,请大家帮忙推荐收藏,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6章十六卫军
楚国的政变在熊胜的安抚并用之下,再次恢复了平静,一场看似强大的政变,最后竟然和平解决,这让本准备看热闹的天下诸侯,大跌眼睛,最后当熊胜即位之时,天下诸侯,为巴结这位新王,纷纷派使前来道贺。
盛大的即位典礼过后,熊胜又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熊胜这次一共迎娶了四位新娘,新王的婚礼自然是要隆重的。新娘分别是孙静、西施、解思楚、姬晨月,小丫头蓝蓝公主,本也吵着要参加婚礼,最后还是被熊胜说服了,允诺她再过几年,单独为她举行一场婚礼,才总算把她说服了。
熊胜对小丫头虽然疼爱,但要他当着天下诸侯时节的面,娶一个黄毛丫头,这脸他实在放不下。至于熊胜为何一下子迎娶了四位新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楚国大军寇边的结果,因熊胜在即位之时,郑国却没有派出使节前来道贺,这让熊胜意识到,必须立威,方能压众。
随即熊胜秘密下达了诏令,命驻守在陈国都城的黑翼,会合宛城的徐凇,合兵三万,对郑国发起了一场军事行动,并且一举拿下了许县,阳翟、襄城、长社、临颖等数县,这一战不但吓破了郑国的胆,同时也惊的当今天子周敬王不轻。
当战争结束时,郑国不但把楚国占领的土地全部割让了,还赔出了不少钱财,就连周敬王也再次下诏,承认熊胜的合法地位,并且表示结亲。熊胜在获得这个消息后,自然提出了要迎娶姬晨月,晨月公主本来就心仪熊胜,周敬王自然也就只有应诺的份。
这场婚礼在外人看来,都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为解思楚的下嫁,同样也有份大礼同时送上,那就是沈诸梁的请辞书,要求辞去统率柴桑大军的兵权,沈诸梁能做到这点,除了证明他的英明睿智外,也表示出了他的忠心和明哲保身之策。
熊胜虽然对沈诸梁颇为放心,但他作为一代雄心勃勃的新王,自然希望能够中央集权,同时加强君主的兵权,并进一步的进行军队改革,加强军队的战斗力。
沈诸梁的请辞,这对熊胜的军队改革,自然起到重要作用,在收回兵权之后,熊胜随即命人制造了兵符和雕刻玉玺,把楚国的和氏壁,改制成了一方具有权威的玉玺。
同时军队的编制,也正式改编为熊胜所熟悉的十六卫军编制,这种军制是隋唐时代的军制,对中央集权,起到很大的作用。
前十二卫军,下辖军府,分别是左右骁卫,军号:骁骑,左右武卫,军号:铁甲,左右御卫,军号:万射,左右屯卫,军号:折冲,左右侯卫,军号:飞熊,左右翊卫,军号:海鲨,卫所设大司马,大司马直接听命与王。
后四卫为王的亲军,负责王城卫戍,不辖制军府,直接听命与王,左右禁卫军负责外城防务,左右羽林军负责内城军务,可以说是熊胜的随身近卫。
辖制军府的十二卫军,每卫常驻军五千,实际军制每卫是二万至三万,这些士兵隶属郡县分派土地,户籍为军籍,家属随军隶属郡县户籍,可在郡县内分得田地,因此在农忙时可以负责垦荒屯田,农闲时参加训练,同时又可以和家人团聚,免去思乡之苦。
而在战事发起时,那些散居的士兵,又可以随即归队,这样一来,每卫随时可集合军队,这种军府制度,不但省去国家大笔开支,同时又对地方上的发展,起到开发作用。
王城的四卫军,每卫常驻一万,不需要参加农耕,这样的兵制措施下来,偌大的楚国,每年只需要养兵十万,而当时的军队并不需要发军饷,只需要配发军备和征调粮食,这对楚国来说,无疑就轻松了许多。
十六卫军的编制建成后,熊胜随即提拔黑翼和徐凇,担任了左右禁卫和左右羽林四卫的大司马,负责王城军务。
镇国公沈诸梁被任命为左右翊卫军大司马,驻扎柴桑,负责防范吴国的军事行动。
项陵提升为淮南伯,任命为左右屯卫大司马,驻扎寿春,负责阻挡吴国北上路线,并震慑北边的宋、曹二国。
唐靖被任命为左右御卫大司马,驻扎在新成立的颖川郡,颖川的各县是由攻下的郑国土地组建而成。
原楚国大将袁延,被任命为左右候卫司马,驻扎南阳,负责抵御西边秦国军务。
乐宁被任命为左右骁卫大司马,赵武被任命为左右武卫大司马,乐宁与赵武的四卫军,驻扎在都城江陵,分别设立了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