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红楼之贾涓-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荣国府的下人吓了一跳,生怕这位祖宗在这摔出好歹,连累自己被主子们责罚。贾涓安抚了她们几句,并且让陈妈妈赏了铜板,众婆子私底下都夸候夫人大方,和气。

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水家姑奶奶到了。”贾涓听着台词,嘴角抽了抽,想到那句,“林姑娘来了。”

她这个隔房的姑奶奶要不是嫁得好,恐怕还不如林黛玉的待遇,想那林黛玉好歹是官宦之后,史太君的嫡亲外孙女,正儿八经的表小姐却被人从西角门给抬进了贾府,

贾涓进入房时,只见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坐在上首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正确的说,是盯着自己的肚子看。贾涓被她瞧着头皮一阵发麻,方欲拜见时,“涓丫头,一家子骨肉的何必行这虚礼,你们还不快把姑奶奶扶到椅子上坐着。”贾涓明白这是客套话,还是造就行礼问安。

史太君从私上是自己的长辈,从公上,她是超品的诰命夫人,所以于公于私,都当受得起贾涓一拜的,贾涓行了半礼,也不失了礼数,史太君嘴上责怪贾涓不听自己的话,心里却是满意的很。

左右两排分别坐着的是大太太邢夫人和二太太王夫人,虽然辈分上是平辈的妯娌,但是贾涓是一品诰命夫人,贾涓安然自得的接了王夫人的礼,自动忽视了王夫人的僵硬表情。所以说嫁得好啊,别看水方在皇亲国戚里是不起眼的,可是头上的爵位却是实打实的铁帽子。

三个女人围着贾涓的肚子嘘寒问暖一番,连贾涓平时吃了几碗饭都问了仔细,如果换成是原主,此刻应该会感动的眼圈都红了,可惜如今的贾涓已经换成了另外一个灵魂,看过太多的红楼同人小说,潜行默化之下,对贾家人的印象不太好,总觉得她们太会做表面功夫。(咳,同人小说害人不浅,抽作者,你是在嫌弃自己的文咩?”)

贾涓回了几句后露出疲态,救火队员陈妈妈连忙上前,指挥圆月和秋分两人,又是给贾涓打扇子散暑气,又是喂贾涓喝了一口白水,见贾涓恢复神态,方放下心来。“让老夫人笑话了,夫人这是头胎,侯爷小心的紧,临走前交代奴婢们好生伺候夫人,前些日子太后还派了太医来,奴婢们更加小心敬慎了。”陈妈妈道。

☆、第8章

“是当小心点。”贾母听到连太后都给惊动了,笑容更加和蔼可亲,越发看这个隔房的侄女顺眼。邢夫人嫁进贾府多年,膝下空虚无子,眼红的瞅着贾涓的肚子。王夫人捏紧手中的丝帕,面部扭曲的厉害。。

这边的小动作没有逃过贾母的眼睛,贾母狠狠的瞪了眼王夫人,王夫人吓得哆嗦了一下,

“唉,看到你,我就想起我那可怜的敏儿,自从嫁进林家三灾八难的,好不容易生下一个哥儿,却是一个让人操心的主。”贾母试了试眼角,两房的太太和一屋子的丫鬟和婆子陪着哭了一场,眼泪收放自如,不去演琼瑶电视剧真的是浪费了人才。

“现在看来我这些子小辈,你是最有福气的。”贾母轻轻拍着贾涓的手,贾涓做害羞状低下头。“伯母。。”

对素未谋面的贾敏也是很同情,只是有点令人费解,史太君在四个姑娘中,最疼得这个亲生的,史太君应该会亲自挑选陪嫁之人,可是查来查去,居然会是她的奶娘出了岔子,做出谋害主家子嗣的丑事,这不是在打贾敏的脸么。

难怪贾敏不放心林如海一个人南下,非要强撑着身子抱着林哥一起跟了去,希望早点再替林如海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以弥补愧疚之心。“我瞧着堂姐是一个有后福的,这不,刚到扬州就怀上了。再说了小孩子家家的哪一个小时候没生过病,长大了就好了。”邢夫人和王夫人忙跟着说了几句吉利话,贾母才收起眼泪。

“不知道她在南边吃不吃的惯,老二家的,你选几个厨子给林家送去,可怜见的,早知道会这样,就不该放她跟着去,让我这老太婆在这为她操心。”贾涓彻底无语,贾敏要真得是留在京城,还不一定有这孩子。

说话时,丫鬟们端了新茶上来,一位梳着双丫髻,穿着干净鲜亮的小丫鬟手脚麻利的布让,贾涓不免多看了几眼,“这是我屋里的鸳鸯,我瞧着她懂事机灵,让她补了珍珠的缺。”

贾涓奉承道,“还是伯母会□人,瞧你身边的丫鬟各个都是一等一的。”鸳鸯能从一众的丫鬟里出头,坐稳贾母身边一等丫鬟的位置,可见她是一个有主意的人。

“瞧你这张嘴,跟沾了蜜糖似得。”贾母笑着说,“请珠大爷,琏二爷,姑娘,今日水家姑妈来了,可以不必上学去。”鸳鸯和一个叫琥珀的应了声,便去了。

不一会,只见一位奶妈并两位丫鬟,拥着一位姑娘来了,两颊带笑,双瞳剪水,身材珠圆玉润,想来这就是荣国府的大姑娘元春了,待元春行礼后,贾母招手让其坐在身边,揉搓了一会后才放开手。

“宫里的嬷嬷规矩大,姑娘要是受了委屈,可得忍着点,别让嬷嬷们笑话我们家姑娘不懂规矩。你水家姑妈是经历过的,过后遇上不懂的地方可以去向你姑妈请教。”贾母冷眼扫过王夫人,“你母亲是心狠的,亏她舍得把你送进宫去。”

贾元春眼圈红了,“不怪母亲,这是孙女自愿的。”只要是官宦之后,无论品级高低都要经过选秀这一关,何来自愿一说。听她们对话,好像已经有把握不会被撂了牌子,看来元春能进宫,少不了王夫人在后面出力。

“伯母说的是,大家都是骨肉亲戚,大姑娘就不要跟姑妈客气了。”贾涓按耐住好奇之心。元春忙下地谢过贾涓,贾涓问了她一些规矩和学问,又把记忆中关于选秀遇上的事挑拣了说给元春听,把小姑娘给吓得一惊一乍的。

贾母把元春搂在怀里,啧道,“大姑娘别听你姑妈胡说,她这是在逗你玩的,宫里的人哪有那么可怕,上次在宫里,你不是说宫里如何漂亮华丽,宫里的娘娘们人都对你很好吗”

刚才还说舍不得大姑娘进宫,现在又来劝说元春,那些子娘娘以前对你好,那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等元春真的被选进了宫,看这些娘娘还会善待你吗?不在背地里害里,就算是纯良的了。贾母这番教导元春,也不怕她进宫后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大姑娘,宫里的规矩大,当然比不上外面散漫,只要你规规矩矩的行事,不被人挑了错处,自然会安生。”王夫人瞒着贾母,花了银子买通内务府的人,打算让元春在选秀的时候,直接过了第一关,并且走了南安王妃的关系,把元春带到宫里贵人面前留了印象,她可不想白费功夫。

元春的脸色方才好转了些,嘟着嘴瞪着贾涓,似乎是在埋怨姑妈哄骗小孩子,此刻的元春还是天真烂漫的,贾涓本来听了贾母的话有些不高兴,但是看到元春可爱的模样,不由得笑出声,“大姑娘,你这个样子要是让嬷嬷看到,又得罚抄写了。”元春不好意思的往贾母怀里钻,把贾母逗得开怀大笑,“都是大姑娘了,还跟祖母撒娇呢。”

“珠大爷和琏二爷不在屋里,珠大爷屋里的妈妈说,大爷去了先生那。琏二爷屋里的姐姐说,琏二爷跟东府的珍大爷出门子了,一会子回不来。”鸳鸯进屋回话。

小辈中,以贾珠和元春两人最得贾母喜爱,尤其是贾珠,贾母甚至已经把他当做重整贾家旧日风光的唯一救命稻草。贾珠三岁启蒙,五岁背书,七岁做诗,九岁便能跟贾政的清客辩论了,贾家得以神童,实乃家门幸事。

贾珠虽然是二房的嫡子,但是自小被贾母养在身边,宝贝似得宠大,锦衣玉食不说,凡是贾母得了好东西,总会留给他一份,换句话说,从小是在蜜糖里泡大的少爷。后来,因为神童的美名,所以贾珠的自我感觉非常的良好,自以为自己以后前程什锦。

可惜贾家向来张扬,生怕外人不知贾珠早慧,逢人高调宣扬此事,文人清客,豪门世家兼知贾家出了一个小神童。

在一次赏花会上,有心胸宽阔爱才之人的,遇上贾珠勉励两句即可。有狭隘嫉妒之人,言语之间冒着酸气不说,还处处刁难贾珠。更有寒门子弟,当面点评贾珠文章华而不实,庸俗不堪,如果没有贾家给他撑腰,何能扬名。也有人耻笑,贾家人才凋零,突然冒出一个会读书的,才会如此宣扬。

受到冰火两重天得待遇,智商高情商不高的贾珠第一次觉得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了,回到家后,吐了一口鲜血病倒了。把贾母等人哭得都快断了肠子,太医开了几副安神的药,说是思虑过重,需静养时日,方可痊愈,切记不可再劳神费心。

贾珠不知道是被哪句话给刺激到了,不顾家人劝阻撑着病体回乡应试,熬夜苦读,发狠用功,一番苦头下来,熬到了乡试,终于让他考取了秀才,消息传到荣国府,一门上下欣喜若狂。

史太君当夜在祠堂里抱着贾珠爷爷的牌位,哭哭笑笑的说了一宿的话,后来还是两个儿子看着不对,强行让人把史太君送回房里休息才消停下来。返回京城后,贾珠谢绝所有的交际往来,闭门不出准备来年的春闺。

他后面英年早逝,应该是少年起的这一场大病留下来病根。而且病体未愈就长途颠簸,在金陵不如家中有亲人细心照料,旧病留根,新病又起,反复交替,这身体能不出问题吗?

如果贾家以后没有被抄家的话,那红楼梦的故事就完美了。贾涓甚至想过,凭着一己之力来改变红楼人物的命运,后来想想,凡是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记得穿越前看过某本红楼同人小说,那位邢夫人的金手指开得太大,实在令人汗颜,贾涓可不敢在讲究孝道和妻道的封建社会,公然打骂婆婆和相公的。

贾涓不是万能的圣母,只能顺其自然了,“晚间给珠哥儿送一碗人参老汤去,给这孩子补补。对了,把上次我得的血燕也给他送去。”听到贾母连价值千两的上好血燕都给了贾珠,夫人眼神精光一闪。

“媳妇代珠哥儿谢过老祖宗,虽然他那里少不了这些,但是哪里有老祖宗的东西好。”贾母故意板脸对元春说,“你以后不要学你母亲,总是惦记着我屋里的东西。”元春捂着嘴窃笑,像是想到什么搂着贾母的脖子,说起悄悄话来。

王夫人在府里能挺着腰杆子说话,是因为她生了一双好儿女,贾珠不用说,一家子的希望全在他身上了,元春性情人品在京城里算是出类拔萃的,以后入了宫,前程富贵自然不用说的。

看着元春在贾母耳边私语,祖孙两人亲密无间的模样,王夫人笑得更加得意了,二房有了贾珠和元春,这爵位迟早是二房的。

王夫人和凤辣子果然是血亲,连说话都是如出一辙,说话挑巧,言语间显摆二房在老太太心中的地位。贾涓瞥见邢夫人阴晴不定的脸,唬了一跳,这也太明显了吧。用脚轻轻碰了碰邢夫人的脚,邢夫人猛然惊醒,神色恢复了正常。幸好,贾母被元春缠住,要不然被贾母看到又得说自己的不是。

邢夫人不免苦笑,她这个大房太太做得真够憋屈,老爷嫌弃自己颜色不好,七天有四天呆在妾室的屋里,成日里花丛中流连,不干正经事情。

琏哥儿是压根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除了晨昏定省的见面,平日里是说不上话的。她不是一个蠢人,东府那边的肮脏事,她是知道的,眼看着琏哥儿被东府的爷们带坏,她即使有心,也没有办法劝阻,姨娘所出的庶女迎春连话都说不清。看来看去,大房没一个有出息的。

妯娌之间,她占着大嫂的名分却被二房弟媳妇给压着,管家权落到二房头上不说,她还得处处陪小心,大房被贾母赶到花园一角居住,而是二房却是占据了正屋,邢夫人嫁进来后,算是开了眼界,没见过这么偏心的婆婆。

☆、第9章

红楼梦第三回里这样描述迎春的,”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但天生乏才。写诗诗意平平,猜谜猜不中,可见是四春中才情最不出众的一位。

比起死了的元春,远嫁的探春,出家的惜春,她的结局是悲惨的,她的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有人评论,迎春的悲剧是贾赦造成的,如果贾赦残存一丝的父女之心,就不会拿着亲女抵债,把亲女推入了狼窝。那时候贾家虽然已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剩下表面上的风光,但是贾家开国封爵传了几代,祖上留下来的东西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

说句不好听的,你就是背着人把屋里的摆设用的古玩,墙上挂得字画偷着拿去典当,也能换回几千两的银子,除非贾赦的屋里真的是没有好东西了。

也有人替迎春打抱不平,贾母厌恶贾赦的人品,顺带着对长房的几个庶出孩子的婚事不上心,由着贾赦和邢夫人做主给迎春定了人家。其实,这还真的是冤枉了史太君。

迎春的婚事当然是由她的亲爹和嫡母出头,史太君即使心疼孙女,不愿意这门亲事也不好越过她的老子,如果史太君逼着贾赦退了这门亲,迎春连名声都给毁了,这以后再想找一户门当户对合适的亲事就很难了。

还有人说,迎春出嫁后娘家人从婆子那得知了她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为什么贾家不出面帮着迎春出头。这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时候贾家情形每况日下,大小事一堆,都不知道保不保得住本家了,哪里还顾得上出嫁的姑奶奶。

不要再说贾家薄情,有一个鲜明的例子,贾赦将迎春许给孙绍祖的时候,作为迎春的叔叔贾政可是劝过贾赦两次的,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作罢,他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是仁至义尽。贾政毕竟只是叔叔,老太君都没有吭声,他何必再讨没趣。

贾涓认为迎春的不幸不在于贾赦,不在于史太君,不在于贾家任何人,只跟她自个的性格和心志有关。就其身世而论,同是庶出的探春跟其是鲜明的对比,贾涓毫不怀疑,探春远嫁后,最初会吃点苦头外,后面的日子以探春的能耐肯定会另有一段故事。

比较之下,迎春天性懦弱,更乏才情,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木然处之,得了一个二木头的诨名。这样子的姑娘到哪都是被人拿捏欺负的。

贾家衰败了可总比暴发户孙家强了些,但凡她拿出一点国公府小姐的态度,把宠妾灭妻的事闹出去,看他孙绍祖还敢不敢胡来,你以为京城里的御史们都是吃干饭的?迎春的态度却是一味忍让,难怪小厮兴儿会说“戳一针也不知嗳吆一声”。

史太君待迎春行礼问安后,笑着招手让迎春到她身边去,迎春怯生生的看了看奶娘一眼不敢上前,奶娘只好蹲下来哄她,迎春纠结了半天,在众人各色的目光中,鼓起勇气迈开步子。

史太君笑容淡了,“也不让迎春上去了。迎春惶恐不安的左右张望,小小年纪的她不懂为什么刚才笑容满面的奶奶一会就变了样子。贾涓瞧着可怜,让人拿了一块糕点给她。迎春看到糕点,高兴的抱着糕点跑到一旁啃去了。

“老大家的,你是怎么教孩子的。看你把孩子教的跟个猴子似得,哪里像国公府的小姐。”教引嬷嬷拉着元春进了里屋。

迎春刚出生不久,亲生母亲没熬住死了。史太君想着邢夫人自己都没有生养过,哪里懂得带孩子,提出把迎春抱到自己身边养着。

后来,邢夫人大概是想通了,想着从小养在身边,等孩子长大后自然会对自己亲些,求了史太君把迎春记在自己的名下,史太君刚养出了感情,邢夫人就想把孩子抱走,虽然觉得舍不得,但是邢夫人说得理由也不无道理,只好忍痛答应了。

迎春到了嫡母那,应该是换了生活环境不习惯,三天两头哭闹,把邢夫人折磨的几夜都睡不安稳,王善保家的在旁边多嘴,再多么的疼爱,总不是亲生的,又是一个姑娘,以后嫁出去成了别人家的人,还不是白疼的。不如把孩子放到跨院交给奶娘带,这好名声有了,也不怕别人会说闲话。太太趁着年轻,养好身体生一个亲生的傍身才是正事。

邢夫人一直盼着想生下一子,能在贾府站稳脚跟,这几天因为迎春放在屋里,贾赦更有理由不睡在正屋了,贾赦不来,她跟谁生去。想到这,对迎春的心冷了几分,再有王善保家的挑拨,她横下心,把迎春挪到跨院自生自灭去了。

迎春虽然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跨院,但是身边有奶娘,嬷嬷和丫鬟们伺候着,每天请安的时候,见迎春都是齐齐整整的,邢夫人以为她过着大小姐的日子。

当看到迎春狼吞虎咽的吃糕点,吃完后,还伸出舌头舔干净嘴巴周围的碎末子的时候,邢夫人不淡定了,这怎么跟自己见到的不一样。

史太君先开始以为邢夫人疏忽教导,没有教迎春规矩,可是仔细打量,她老人家的脸色越发黑了。也不让人抱来了,直接下地快步走到迎春面前,迎春这会正眼巴巴的盯着盘里的糕点,冷不丁面前冒出一个人来,小孩子经不起吓,突然大哭起来,口里口口声声说着,”奶娘,不要打我。”

这话说出来,不要说史太君和邢夫人了,就是王夫人,贾涓和屋里的丫鬟婆子们,也都齐齐变色,看奶娘的目光犹如看到一只狼外婆。奶娘和伺候迎春的两位丫鬟被这变故吓得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一生。

“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奴婢冤枉啊,奴婢没有打二姑娘。”奶娘边磕头边求饶。史太君气得身子发抖,指着奶娘说,“二姑娘才三岁,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会胡编出这种话来?”

贾涓边哄着迎春,边帮她擦干净眼泪鼻涕,迎春呛着泪花瞧着面前亲切的姑姑,有点不知所措。“乖,别哭了,姑姑喂你吃点心。”迎春小心翼翼的接过糕点,摇摇头,“迎春自己会吃,奶娘说了,如果我不会自己吃饭,就不给我吃饭。”

这段对话飘到贾母耳朵里,贾母揉着心肝直嚷着疼,“我可怜的迎春,到了你们这起子人手上,连饭都没有得吃的,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家穷得连顿饭都吃不起了。我还留在这世上,碍着你们干什么,我这就去见老国公,替你们省下几口粮食。”

“老太太。”“老夫人。”两位儿媳妇,屋里的丫鬟和婆子连忙跪下,陈妈妈,秋分和圆月,她们不是贾家的奴婢,没有跟着跪下的道理,这会就显得突兀了,贾涓使了眼色,让陈妈妈等人退出门外。

邢夫人自信惭愧,跪在地上掉着眼泪,以后要是传出虐待庶女的名声,她这个大太太是不用当了,直接去庙里出家算了。王夫人心里埋怨大房事多,无辜连累旁人陪着受罪,两个儿媳各有各得心思,跪在那一言不发。

贾母不是惺惺作态,世家最注重脸面,虽不能过于抬举庶出的子女,但不能在衣食方面亏待了他们,尤其是姑娘家,不论嫡出和庶出的姑娘,同样是要娇养的,待以后说亲嫁人后,又是一门可以依靠的亲戚。

万万没想到,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国公府家的小姐居然会饿肚子,鸳鸯喂贾母喝了茶后,爬上炕上乖巧的帮贾母捶背,“都起来吧。”老太太想起屋里还有一个外人,认为贾涓太没有眼色,也不知道避开。文人小说下载

“家门出了这等丑事,让姑奶奶看笑话了。”看到迎春的小手紧紧抓着贾涓的裙摆,一脸茫然的站在那,老太太眼神变得柔和了。贾涓怕留下尴尬,本想离开的,大概是喂迎春吃过糕点的缘故,迎春变得很依赖贾涓,贾涓只好留下陪她。

“老太太,你这话就见外了。”贾涓摸着迎春的小脑袋对贾母说“瞧这孩子长得多乖巧,倒是跟我投缘的很。”迎春扬起脑袋,软软童音可爱极了,“姑姑,我可以再吃一块吗?”

贾涓把糕点放到她手上,“慢点吃,吃完了记得多喝水。”“谢谢姑姑,迎春知道了。”迎春继续埋头苦干,贾涓眼圈红了,背过身子擦了擦眼泪。邢夫人艰难的吞咽口水,干巴巴的来了句,“应该是孩子贪玩,所以耽误了饭点。”

“呸,你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饭点,这丁点的孩子会知道饭点?孩子贪玩,难道屋里伺候的奶娘,婆子和丫鬟,都跟着一起贪玩?小孩不懂事,未必她们不懂你见过哪家的孩子,规规矩矩坐在桌上吃饭的?大姑娘,这么大的时候,还不是要奶娘喂着吃的。怎么到了二姑娘那,就小家子气了。”这话放在富贵人家里说,挑不出一点错,要是换到小门小户,三岁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吃饭了。

☆、第10章

史太君确实被迎春的事给气到了,想着邢夫人再不济总归是大房的太太,总得给她留些面子,有的事情私下敲打老大几句就行了,免得让老大知道了,又得怪罪她这个做娘的偏心,一味打压着大房。

方才骂了一通,怨气散了,人也清明了,这还有外人在,虽然说是侄女,但是总归是隔房,不能让人白看了笑话去,别看这个侄女娘家是庶出旁支,夫家上头也没个正经婆婆帮忙照应,她倒是把下面的人□得极好。

刚才陈妈妈等人退出门外,懂规矩的把门关上,史太君不是没有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