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战!”

主张出关决战者,正是杨国忠。

杨国忠既是贵妃兄长,又是天宝十一年继李林甫之后的宰相。

杨国忠与哥舒翰不和,事实上,正是潼关失守的主因。

他深怕哥舒翰立功,扩张势力。另一方面,他也怀疑哥舒翰与安禄山密约,串通伺机进攻长安。

因此,他才会刻不容缓要求哥舒翰与安禄山决战。

禄山虽窃据河朔,不得人心,请持重以弊之,待其离隙,可不血刃而擒。

虽说洛阳已陷落,安禄山却尚未掌握人心,此时固守潼关,待其军队疲弊、民心背离之时,再一举成擒——哥舒翰如此上奏。杨国忠却出面阻止。

听闻此事,哥舒翰再次上奏:

〖贼远来,利在速战。王师坚守,毋轻出关,计之上也。且四方兵未集,宜观事势,不必速。〗

敌军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打算速战速决。我方坚守潼关,毋轻率出兵,落入敌人圈套。当以顺势观望为宜。

哥舒翰的奏书,读来令人心痛,杨国忠却依然故我,坚持出战。

迫不得已,哥舒翰只得开关出战,结果兵败被俘而死。

我方死亡数万人。

如果杨国忠不起疑心,长安就不会落入敌手。

再加上深孚众望的高仙芝,虽突破敌围进入潼关,却又因为与宦官边令诚交恶,遭致谗言而被斩首。

就这样,多位名将死在我方之手。

因此,对于毫无作战经验的杨国忠代行指挥战局,武将们倍感失望。

以陈玄礼为首,留守长安的武将发出不满也是理所当然的。

说来安禄山所以叛乱,原因也出在杨国忠身上。

如果他不那么嫌恶安禄山,或许不致引发叛乱。

杨国忠非常讨厌安禄山,逮到机会便上奏:

“安禄山有窃取天下之心。”

此前也曾数度传出安禄山出任宰相的消息,破坏其事者也是杨国忠。

“彼不谙文书,外使谒见,以彼为相,岂非颜面尽失——”

杨国忠如此主张,断送安禄山为相之路。

其次,杨国忠要求安禄山入京晋谒。

“入长安拜谒朝廷。”

杨国忠三番两次诱劝安禄山进京请安。

当然,这是杀害安禄山的借口,安禄山一来,杨国忠肯定不问有无而将之杀害。

安禄山深知杨国忠计谋,当然也不肯轻易进京就范。

他编造了日程不宜、患病等各种理由,拖延进京拜谒,然而,杨国忠却执意要他来参拜皇上。

“不进京拜谒,等同谋反。”

被杨国忠逼到如此地步,安禄山也就不得不下定决心。

安禄山知道,一旦进京拜谒天子,自己就将被捕杀头。因此,最后手段只有造反了。

安禄山就这样举旗叛变。

他召集谋反的麾下武将这样说道:

〖有密旨,令禄山将兵入朝讨杨国忠,诸君宜即从军。〗

说来,举兵叛乱的安禄山,所高举的旗帜正是:“讨伐杨国忠。”

由此观之,他绝不是要杀死皇上,改朝称帝。

“安禄山那家伙,终于动手了。”

杨国忠听到安禄山造反消息传来,在我面前开心地这么说,即使到了今天我都还深深记得。说他惧怕叛乱,不如说他庆幸结果正如自己所料。

总之,在这场叛乱之中,安禄山终于攻陷潼关。

接下来,安禄山何时将会进攻长安,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当天我们反复研议到深夜。

舍长安就蜀地,或是留在此地奋战到底?

连皇上都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入夜,疲惫的我倚靠在长生殿石壁上休息。

我想一个人静一静,思考今后该怎么办?

我的头自然而然触及石壁,这时——

“事情变得好玩了。”

有声音传来。

是谁?!

我将头部移离石壁,朝四周搜寻人影,但是察觉不出任何动静。

是男声,而且仿佛在哪里听过的声音,可是举目四望,却不见一个人。

是我听错了吗?

这么想过后,我又把头贴在石壁上。

“安禄山终于有动静了。”

声音再度传来。

然后,我才察觉一件事。

那声音,我一把头贴在石壁就听见,一离开就听不见了。

声音很细微,像是呢喃,但我确实听见了。

啊,原来如此——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这种石造建筑,有时可以透过石头传来极为遥远的声音。大概是石头与石头重叠时的状态吧,碰到状态特别好的时候,某个石头边说话的声音,可以传到远处的石头上。

虽然明白了这一道理,我却又开始挂念,到底是谁说了这番话?

我把耳朵紧贴石壁之上,想要更清楚听到那个声音。

“话又说回来,事情进行得真顺利。操纵杨国忠,根本轻而易举——”

听到那声音,不知为何,我内心竟莫名地骚动起来。

看样子,我现在似乎正在窃听某人的秘密对话。

〔十二〕

“我们先挑拨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合,再让杨国忠与哥舒翰反目……”

声音传入我的耳里。

我惊吓得仿佛心脏将迸裂出声。

真是令人震惊!挑拨杨国忠与安禄山反目,促使安禄山叛乱的人是我,那声音的主人如此说道。还说,使哥舒翰将军与杨国忠反目的人也是自己。

到底谁说了这样的话?

那声音实在太小、太微弱了,以致初时完全听不清是谁的声音。

不过,那声音我确实曾在哪里听过。

难道顺着石头传音到这里时,那音质中途改变了?

“喔——”

从仿佛点头一般的上扬声音可以判断,这绝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

声音主人正和某人对谈。虽隐约还可听见对方声音,但即使将耳朵紧贴石壁细听,也听不清楚那声音在讲些什么。

或许声音与传声石头之间的距离,以及说话者的位置,存有微妙差异,才会造成如此结果吧。也或许石头和声音主人之间,有所谓的适性吧。更或许某种音质,只有某种石头才能清晰传递吧。

“不过,我先声明,绝非我硬将那种感情灌注人心之中。说起来,那是他们内心本来就有的……”声音主人说道。

我本想确认对话是在何处进行的,所以剎时从石壁抽身,但是立刻又打消念头了。

我担心,离开此地会漏听对话内容。再者,如果我开始搜寻他们,万一被察觉动静,或许他们就会停止交谈。

如果这伙人是危险人物——不,从谈话中已确认这伙人非常危险,若是让他们察觉我在偷听,那我将会有生命危险。

我想了又想,原地不动继续偷听他们谈话,才是上策。

“杨国忠本来就对安禄山起疑,我才能培养他的疑惑啊。”

感觉听到这话的人——或是这伙人,做了点头动作。

“我只是培养杨国忠心中本有的东西而已。正因为杨国忠看哥舒翰不顺眼,我才能利用这点。那个高力士,也不过其中之一罢了。”

那声音主人竟然点到我的名字?而且从话里头听得出来,高力士——也就是我,已遭到声音主人操控了。

“因为想要守护自己的地位、权力,那男子才会如我所愿,安排杨玉环与玄宗见面——”

听到这话时,我终于知道声音主人是谁了。

黄鹤!

说出这些话的就是黄鹤。

一点没错。

那声音、口吻,都是黄鹤所有。

既然如此,黄鹤交谈对象必定是白龙和丹龙。

“安禄山已攻克潼关——”黄鹤继续说道:

“如此一来,就会毁灭。”

令人恐怖的声音响起。

“如此一来,大唐王朝就会毁灭……”

什么?!

黄鹤究竟在说什么?

唐朝的毁灭?

大唐王朝即将毁灭吗?

他是说,是他促使事情如此演变的吗?

怎么可能?这种事真的办得到吗?

不,一点没错,黄鹤确实说了,是他促使事情演变至此的。

他分明说到,不但是他挑起安禄山之乱,也是他逼使哥舒翰将军战败的。

啊——

而追根究底,事情会演变至此,全都因为杨玉环登上贵妃之座引起的。

因为皇上看上贵妃,黄鹤这伙人才能以随侍道士身份,进入内廷。

啊,只是——

啊,只是,晁衡大人。

黄鹤这帮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这个吗?

大唐王朝的毁灭——

难道他们正是为了此一目的,才将杨玉环之事告诉我们,然后借此深入宫廷?

若是如此,事情的源头,就是从我将杨玉环之事禀告皇上开始。如果我没禀告此事,如果我没安排两人见面,杨国忠也不会成为宰相吧。如果没有这些,杨国忠自然也不会跟安禄山反目成仇,长安也不至于陷入险境了。

唉,可是,晁衡大人。

当时那样做会演变成这样,又有谁会知道呢?当时该怎么做才是上策,并非神明之人,又哪能事先预知呢?

不论是谁,人的一生多半填满了无法挽回的物事吧。

不过,再仔细一想,如果我不曾安排杨玉环与皇上见面,就不可能拥有那些宛如梦境的欢宴时光。

乐师奏乐、吟唱、舞蹈——在座的皇上、贵妃、李龟年、李白。在我的生命之中,有幸而能体验那种日子,该说是一种无上的喜悦吧。

不过,也或许是面临生命即将结束的今日,我才能说出这番话来。

在长生殿偷听到黄鹤的声音时,我只是惊慌失措,根本无暇思考自己的人生等等。

多少事都是黄鹤主谋的——这且不论,那黄鹤为何非这么做不可呢?

如果对皇上怀恨,他其实不乏杀害皇上的机会。若是黄鹤想杀死皇上后一走了之,想必也可以策划得万无一失吧。

由此也可知道,黄鹤是如何深入内廷了。

身为道士——且是杨玉环的道师,只要贵妃同行,他可以随心所欲踏入宫里任何地方。

然而——

我想到了另一个疑问。

当事者之一的杨玉环,对于黄鹤阴谋,到底了解到何种程度呢?

我再次将耳朵伏贴在石壁上,不知是否对方正在低语,有一阵子,完全听不到黄鹤的声音。

不久——

“别一副不满的模样。”

黄鹤的声音传来,似乎在责备白龙或丹龙或两人。

“那女人什么也不知道。正因为杨玉环一无所知,事情才得以顺利进行——”黄鹤如此说道。

呵。

呵。

呵。

黄鹤那低沉的笑声,响了好一阵子,接着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之后,任凭我如何凝神倾听,如何将耳朵紧贴石壁,再也听不到任何语音或响声了。

不知黄鹤一伙人停止谈话,还是转移阵地了。总之,从此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回到房里,我根本无法入睡。

方才听到的事,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本来应该立刻禀告皇上此事,但当时的情况实在糟透了。

没有任何证据。

就算我禀告这件事,皇上会相信吗?若非当时状况紊乱,或许他会相信。

可是,即使我坚持听到黄鹤如此说,黄鹤也可以装胡涂说不知道吧。

既然只是石缝微微传出的声音,声音如此微弱,为何能听出声音主人是谁?在此问题之前,彼方说话声音,真的可以顺着石壁传送,让此方听见吗?

皇上恐怕无法信服吧。

此事端视皇上到底相信我,还是相信黄鹤所说的话了。如果只是我和黄鹤的事,皇上当然会相信我。

不过,问题在于中间还夹着杨玉环。

如果杨玉环站到黄鹤那一边——

事情或许就会演变成我为了诬陷黄鹤而说谎。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杨玉环不存在——我可以立即逮捕黄鹤一帮人,砍他头或把他关进牢里。

偏偏这个时候,我们必须立刻逃离长安,在这种紧急时刻,我竟然遭逢这样的事。

如果有谁跟我一起听到了这件事,我一定立刻禀明皇上。当时的我,却无法这样做,只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不知经过多少时间……

开始感觉有些迷糊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声音。

“高力士大人、高力士大人……”

蓦地醒来,只见床边站了一个男子。

“高力士大人……”那男子一面说一面俯视我:

“是我,陈玄礼。”

〔十三〕

借着窗口照射进来的微弱月光,仔细一看,床边之人确是陈玄礼。

一时之间,我还以为这男子因某种理由前来杀我。

咽喉几乎要迸出惊叫声,好不容易我才打消这念头。

因为陈玄礼语调沉稳,如果他打算杀我,根本无需打招呼,趁我睡着时直接一剑刺入我的胸部或咽喉也就够了。

我从床上抬起身子,说道:

“陈玄礼大人……”

“贸然如此唤醒高力士大人,请容我先向您致歉。”陈玄礼压低声音说。

陈玄礼官拜龙武大将军,自哥舒翰将军阵亡后,他是长安现役将军中最具实力者。

皇上已暗中决定逃离长安,届时授命护驾的,将是这位陈玄礼。

“应该有警卫才对——”

“今晚负责警卫的,都是我的部下。我已下令他们退下,再无人能听到我们的谈话了。”

陈玄礼虽然如此说,却始终压低声音。我想,这恐怕是件大事吧。

“我要说的事很急迫,也不能让别人听见。不得已才对您失礼。”陈玄礼继续低声说道。

“什么事呢?”我问。

“为了今晚之事,我是冒死前来的——”

说毕,陈玄礼慢慢拔出垂挂身旁的腰剑。

床上的我本能地往后缩身。

陈玄礼果然是要来夺取我的性命——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陈玄礼反持剑刃,而将剑把递交给我。

黑暗中,剑刃仿佛闪烁出蓝色光芒。

“这个——”陈玄礼说道。

“这个?”

“请拿着剑。”

“——”

“此刻起,我要对您坦述一件事。说完后,会要求您当机立断。到时如果所言不合,就请您杀了我。”

“你在说些什么?”

“我是当真的。”

声音虽小,陈玄礼却说得斩钉截铁。

事情到此地步,我终于也有所觉悟。

我在床上整理装束,然后说:

“说吧,陈玄礼大人——”

陈玄礼几次调息后说道:

“我已经压不住了!”

“压不住了?”

“是的。”

“压不住什么呢?”

“我的部下。以及——”陈玄礼深吸了一口气后说道:

“我自己。”

此时,我已明白陈玄礼想做什么了。虽然明白,却无法将那骇人的事说出口来。万一说出来,进而成真的话——

“什么意思?”我明知故问。

“您应该已经明白了。”

“你想由我说出来吗?”我如此说时,陈玄礼接道:

“我要申讨杨国忠。”

陈玄礼真的说出那事了。

“这一、二天我们就要逃离长安。跟随我的将士约有二百骑。我想我们绝不会失败。”

黑暗中,陈玄礼那无礼的目光,丝毫不放过我脸上任何表情,直盯着我看。

“龙武大将军——”我故意如此称呼陈玄礼:

“你说的事,我明白了。可是,为何要告诉我——”

“——”

“你想要我加入吗?”我说。

“不,不是。”陈玄礼慢慢摇了摇头。

“那是为什么?”

“高力士大人——”

陈玄礼捏持住我手握的剑身,缓缓往上举起。

“在某种意义上,您比杨国忠更亲近皇上。或许您是仅次于贵妃,最接近皇上的人。”

“没错。”我坦然颔首。

“加上,您又是个冷静明白的人。”

“冷静明白?”

“这是赞誉。得罪之处,请您原谅。”

“——”

“皇上身边,再没人比你看得更透彻了。无论宫里发生什么事,你总是比谁都清楚。”

“——”

“这次我要做的事,您应该比谁都明白才对。”

诚如陈玄礼所言。

陈玄礼为何要申讨杨国忠,我心中一清二楚。

“不是要您加入我们。只要起事之时,恳请高力士大人将我们的本意转达给皇上——”

“转达?”

“此事绝非谋叛。都是为了申讨杨国忠,我们才决定行动的。”

“然后呢?”

“事情发生时,请您如此转告皇上,我们绝对不想伤害皇上。讨伐杨国忠之后,我们会立刻护卫皇上前往蜀地。”

“不过——”我望着陈玄礼说道。

“什么事呢?”

“你打算如何处置贵妃?”

“——”

“她并没罪。”

“她罪在深受皇上宠爱。她本身无罪。可是——”

“——”

“高力士大人,如果留下贵妃活命,您想事情能顺利进行吗?”

经他这么一问,我无言以对了。

陈玄礼所说的意思,我十分明白。

“我们杀了杨国忠、他的妹妹杨贵妃却随侍皇上身旁,您想我们能安心吗?”

“——”

“日后或许贵妃会突然向皇上进言,我们是杀她兄长的仇人,而要求皇上杀死我们。明知可能会有这一天,还要留下贵妃活命——”

之后的话,陈玄礼没有说出口。

然而,正如陈玄礼所说。

杀了杨国忠,留下贵妃的话,不知何时将惹来杀身之祸。

“您是明智之人,事情也看得透彻。我所说的,您应该比我更清楚才是。”

陈玄礼说完,把按握着的剑身往上一提,将剑尖紧抵在自己咽喉之上。

“请您当机立断!”他静静地说道。

“此时此地——”

陈玄礼的眼睛直直望着我。

“如果您稍有迟疑,或想拖延决断,就请用这把剑刺入我的咽喉。”

我握着剑把的手不禁颤抖了起来。

杨国忠、贵妃的性命,系乎我此时的判断了。

我的额头冒出了汗珠。

如果——

如果方才没有听见黄鹤的声音,或许我会一剑刺进陈玄礼的咽喉。

可是,我不但听到黄鹤那番话,还决定要对皇上隐瞒到底了。

几次我想出声却又闭嘴无言,闭上了嘴却又想开口说话,就这样反反复复着。

最后——

我终于说了这句话:

“明白了。”

我点点头。

“你打算做的事,在那天之前,我会保密。”

说完此话,我放下剑来。

〔十四〕

晁衡大人。

此后的事,一如您所知悉。

十三日我们逃离长安,接着在马嵬驿发生了那起事件。

当时,杨国忠正与巧遇的吐蕃使者说话,陈玄礼趁机起事,杀了杨国忠,然后胁迫皇上处死杨贵妃。

这就是整个事件的真相。

然后,黄鹤在贵妃后脑所扎的针被放松,也是我动的手脚。

我一直以为,这么做,贵妃就会身亡。谁知放松针只减弱了扎针的效力,这点您也晓得了。

话又说回来,为何我会做出那样可怕的事呢?

现在回想起来,我仍会自问,如果当时没听见黄鹤那番话,我是否会这样做呢?

黄鹤欺骗了我——那股强烈的怒气,的确是让我对扎针动手脚的原因。

我上了黄鹤的当,将杨玉环引见给皇上,才会导致长安这场大混乱。

上当了……

大概就是那份悔恨,让我做出那样的事吧。

再说,我也不能相信任何人了。

彼时,众人已商议妥当,准备让晁衡大人于日后带领贵妃东渡倭国。皇上那时也真的如此打算吧。可是,我长久随侍皇上,对皇上的心思一清二楚。

若干年后,从坟内挖出贵妃时,假使贵妃一如往昔那般平安无事,皇上一定又会改变主意。

他会说,不愿意让贵妃远渡倭国。

这么一来,陈玄礼将会被捕,且惨遭斩首示众吧。而陈玄礼也可能泄漏他和我之间的事。那么,我明知陈玄礼将在马嵬驿兵变,却没禀告皇上,这秘密也将败露出来。

我之所以对贵妃后脑的扎针动手脚,正因内心有着上述想法。

所以,让我老实告诉您吧。

对我而言,为了自保,让贵妃就此身亡,那才是最好的。

这番告白,晁衡大人恐怕会惊讶不已。

不过,这是我毫无伪饰的真心话——不,直到今天我才觉得这是真心话。

我对贵妃与皇上的嫉妒。

对黄鹤欺骗我的恨意。

对自己的爱怜。

这些情绪日积月累,才让我做出了那样的事吧。

不过,这些都是日后思索出来的结果,事到如今,我自己似乎也有些不明白,自己的真心到底在哪里呢?

唉——

话虽如此,人心真是不可思议啊。

我打从心底爱恋皇上和贵妃。

贵妃是如此可爱。

世上大概罕见那么任性娇纵的女子,但世上也真有这种例子,愈是任性娇纵,就让人愈发爱上她。

或许见到贵妃的第一瞬间,我就一直爱恋着她。因为我已非男人之身,所以或许我一直都透过皇上爱恋着她。

可是,事到如今,我的真心到底在哪里?我也不明白了。

我想,所谓人的真心,一定不只一个,此一时彼一时都会有不同的真心。某个时候的真心,碰到不同机遇时,又会变成别的东西……

再说,人也可能同时拥有两个、三个——好几个真心或矛盾的心。

唉,人心真是不可思议啊。

不过,不论我的真心在哪里,我松动了贵妃后脑扎针,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喔,对了。

我还没提到不空和尚的事。

不空和尚为何牵连进来,我也打算向您说个明白。

不过,写了如此冗长的信,我已疲惫不堪,提笔分外艰辛。

不空和尚的事,如果我一息尚存,明朝还能苏醒过来的话,那时我再好好写下吧。

〔十五〕

晁衡大人。

我又有一件事非跟您说不可。

我知道这条命只剩一、两天了。不,必须跟您说的事,并非指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