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建三国-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郝邵首级砍下,其鲜血直喷冲天,郝邵坐骑惊奔,将其尸体摔下马,狂奔而去。蜀兵见此狂欢而呼!
    “嘿!”张燕见此,由喜转悲,左手打在右手上,他方才明白蒯越为何长声而叹。
八、围城安定
    话说郝邵不听蒯越之言,冒然出战蜀将黄忠,简直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反遭黄忠斩杀,死了,自己还不知错在那里。张燕乃知蒯越之叹息为何?对蒯越道:“先生,如若郝将军听先生之言,就不会死得如此不值矣。”
    蒯越只是摇了摇头,道:“事到如今,后悔有何用呢?世无后悔药,再者人死不能复生。”
    张燕也深叹了一口气道:“先生所言甚是。对了,如今蜀军围攻我安定城,不知先生有何对策可解此围乎?”
    蒯越道:“如今敌兵临城下,敌众我寡,但其粮草未至,兵马便先行,其急来攻城,必急于速战速决。所以为今之计,只要我坚守城池数日,其久攻难下,必退兵而去。再者我军可待北地徐晃将军来援之军,方可解此围。将军以为如何?”
    张燕赞同道:“好,就依先生之言。”
    黄忠引郝邵出战,力斩魏将,蜀军士气大增,蜀军皆大呼:“老将军力斩郝邵,驰骋沙场不须眉;昔日廉颇今何在?且看今朝老黄忠。”
    黄忠一听皆大惊,唤兵来问之:“此诗何人所作?为何无故使人呼之?”
    兵道:“启禀将军,属下不得而知?”
    黄忠又问道:“那速去打听是何人所作,使之传呼?”
    兵道:“遵命,将军。”说完退出帐外而去。
    这时黄忠一部将出道:“将军,依我看此定乃我军中人所作,将军应看见我军将士呼之,士气大增,也乃有显将军之军威。”
    黄忠点了点道:“话虽如此,但何人有此命令可令军中将士传呼呢?恐其中有诈,莫非是蒯异度之计乎?”
    其部将道:“将军,请恕末将愚昧,我道不明白其中有何计可言?”
    黄忠道:“昔日出兵之时,魏将军(指魏延)对我有言,要加倍防蒯异度之计。今如果真是其所作,然其意在使我军掉以轻心,放松戒备,如若敌军突击来攻,我军无备,如何迎之。君未听说过:骄兵必败乎?我军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你可明白?”
    其部将道:“将军言之有理。”
    不时有方才出查之兵回帐入营,其后进来数人,为首的人一见黄忠,双手紧握黄忠手臂叫道:“黄老将军。”
    黄忠一看,那人分明是西凉侯马岱,黄忠再看其后等人乃部将,黄忠大喜,拉着马岱引坐道:“马将军来得急时,正如一场及时的甘露下在沙漠中啊。”
    马岱道:“得知老将军急报,我立点将发兵而来,我军兵马未动便粮草先行,昨夜子时赶到石城,闻将军来取安定,于是亲引千兵将押解粮草,阎行将军率大军明日随后即至。”
    黄忠大喜,道:“有将军相助,我军定能夺回安定城矣。哦对了,那我军将士所呼之,是乃将军所命乎?”
    马岱道:“老将军力斩郝邵,乃驰骋沙场不须眉,受之无愧啊。”
    黄忠道:“马将军过奖了,昔日大王命属下镇守安定城,我乃错信人言,致使安定失守;说及此事,我真乃有愧于大王之重托矣。”
    马岱道:“老将军不必再言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者我等大王乃明主,岂有不明此之理?老将军也曾与大王多次共事,大王谈笑自若,平易近人,与我等言笑,我相信大王定不会降罪于将军。”
    黄忠道:“正是如此,我方乃无颜见大王。”
    马岱道:“将军不必如此苦烦,如今我军兵临安定城下,我有信心可夺回安定,还我河山!”
    “还我河山!”黄忠道,“对,今有马将军相助,我想我军定可夺回安定。”
    马岱与黄忠坐谈两时辰后,有兵来报道:“禀马将军、黄将军,阎行将军所率大军已至,正在一里之外。”
    马岱一听大喜道:“好,待我与黄老将军出迎。”
    说完黄忠与马岱出帐相来迎阎行之军,见一大军足有七万军风尘滚滚奔来,为首之人乃骑一西凉良驹,那人奔至一丈外,就翻身下马,到马岱面前,双手抱掌而跪拜道:“马将军,阎行来迟否?”
    马岱扶起阎行道:“未迟也,正乃时候。有劳将军矣。”又道:“这乃老将军黄忠。”
    阎行又一个抱掌道:“末将阎行见过老将军。”
    黄忠大喜道:“有将军相助,此安定可破矣。来,快入账再行商议。”
    进账入坐后,黄忠将魏延乃绕安定至泾水以阻敌军北地徐晃援军,加上围攻安定之策身马岱、阎行二人说了一遍。马岱道:“魏将军此策妙哉!如此一来,安定城孤矣,敌无援军相助,我军围城数日,可取之。”
    黄忠道:“然以我观之,还是速战速决,尽快取下安定城为上策,恐魏将军受敌徐晃军所攻,力不敌众啊。”
    马岱道:“老将军所言极是。但安定乃固,急攻难下,不若我命阎将军引三万军相助魏将军,老将军意下如何?”
    黄忠一听,思忖道:“好,就依将军之言。”
    却说蒯越与张燕正在商议如何解围之策,一兵急入报道:“禀将军,大事不妙,在城西见敌军一大军赶至黄忠军营。”
    张燕一听,大惊道:“什么?可知何人领军?有多少兵马?”
    兵道:“从竖旗来看,乃西凉侯马岱,兵马足有六七万。”
    张燕急了,对蒯越道:“先生,如今如何是好?如再无援军相助,此安定乃孤城矣。”
    蒯越道:“将军莫须恐慌,如今我军万万不可自乱阵脚,未到最后关头,切记不可冒然行事。”
    正在这时又有兵来报道:“禀将军,蜀将黄忠在城外叫战。”
    张燕对蒯越道:“先生,应当如何处之。如不出城迎战,长此以往,我军士气必下降,无心作战,加之无援军来助,恐此城难守矣。”
    蒯越思忖着道:“张将军应亲自督促守备城池。务必坚守此城池,以待来援之军。”
    张燕道:“也只好如此了。”说完与蒯越向城楼走去。
    张燕至城上,黄忠在城下叫道:“张燕,你如还是条汉子,就出来与我黄忠一战,如此鼠胆小辈如何统三军,定安定,安百姓?”
    张燕回道:“老匹夫,你不要太嚣张。不要给你面子,你不要,还依老卖老;我要不是看你一把年纪了,才不会对你手下留情呢?”这显现是在与黄忠斗嘴之言。
    黄忠一听,大怒道:“你这黄毛小儿,有种你就下来,与我黄忠战十回合,不要只在那里耍嘴皮子,老夫可没有这个闲工夫。”
    张燕道:“你没这闲工夫,你这老不死的,回去便是了,在这里来大吼大叫做甚么?你当我会给你这‘老乞丐’馒头不成乎?”说完向天长笑。
    黄忠大怒,对张燕吼道:“张燕,你不要高兴得过早,城破之日,就乃你死期。”
    老黄忠自回营而去,一回账,便大骂道:“气死我也,此贼(指张燕,张燕未投曹操之前乃黑山山贼)真乃可恶之极。”
    马岱劝黄忠道:“老将军切勿生气,张燕如此说无非是想气老将军罢了。将军何必上其当呢?”
    黄忠道:“马将军所言甚是。”
    黄忠又再下令,坚持围城,不可放一兵一卒出城。
九、惜哉黄忠
    话说魏军被蜀军围城安定数日,却未见北地徐晃的来援之军,亦未见蜀军兵退。魏将张燕找到蒯越问道:“先生,如今敌军已围我安定数日,却不见其兵退,如此一来我军必困死于此城矣。”
    蒯越思虑道:“如今只有一计可行矣。”
    张燕道:“何计?”
    蒯越道:“就乃弃城而去。”
    张燕道:“可是敌军将我安定围困,要出此城,谈何容易啊?”
    蒯越道:“此我自有策略可突围而出。”说着就在张燕耳边说了一通。
    此夜子时,天空细雨纷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出门又怕打湿衣服,可是出了门又觉得下得并不大。蜀军营中,马岱来见黄忠道:“老将军,我军已围此城数日,如今乃关键时刻,我恐敌军趁今夜雨时分而出城突围,所以来找将军商议此事。”
    黄忠道:“马将军来得正好,我正欲前去找将军,也正为此事。我已命部将严加坚守,不知将军之将士?”
    马岱道:“老将军请放心,我也已下令部将监视城门的一举一动,如有动静,立来传报。”
    黄忠点了点头道:“将军与我所想一致。”
    正在这时有兵入报道城西有动静,敌将张燕率兵出城欲突围。”
    刚等那兵禀报完,又有一兵入报道:“报,敌城南有动静,敌军出城突围而来。”
    马岱一听,道:“快命兵阻击。”又转身对黄忠道:“看来敌军欲从四门齐突围而出,应是决胜负之时了。”
    黄忠道:“嗯,那马将军去战南门,我自战西门,北门有犬子黄叙把关。敌若从东门出,我等可得安定,再追击,与魏将军、阎将军夹攻之。”马岱允之,速出账而去。
    黄忠披挂上马,引兵至西门而来,见敌城中冲出数千人马,两军相战,难分敌我,黄忠率军与之拼杀,两军战一个时辰,敌军大败,逃的逃,散的散,可就是不见知将张燕与蒯越,黄忠引军杀入城中。南门、北门的马岱、黄叙也皆遇此情形,皆先后破敌破城门杀入城中,一个时辰之后,三路军在城宫相会师,却不见敌将张燕与蒯越。
    黄忠一见马岱道:“马将军,可曾见张燕乎?”
    马岱道:“未曾也。”
    黄叙亦道:“父亲,我亦也未曾见此人。”
    黄忠道:“看来此人向东门而突围而去。叙儿,你率兵守备安定城,我与马将军追击张燕等人。”说完与马岱引军从东门出,追击而去。
    刚出城东,马岱使兵问之,兵来报道:“禀将军,正如将军所言,敌将燕等人引军自东门突围而出。”
    原来蒯越之计,乃用此夜雨下时分,分别四门齐兵而出,但西南北三门皆仅数千人马,而张燕与蒯越则引大军从东门而出,集中力量,从东门突围而出。蒯越认为,夜中行军,且天下着雨,火把必灭,所以只要突出重围就可弃城而去,更重要的是黄忠所攻者,乃安定城也;故黄忠必先破安定城方再思追击之事,到时,自与张燕便奔军至远,黄忠追上亦难矣,只要过了泾水,便是北地郡城了。
    正如蒯越所思,黄忠定安定城之后,再追击张燕,此时已是凌晨卯时了。天已亮了,黄忠与马岱继续追击魏军,追至鹑觚(今甘肃黑河中段)处,前面不远就是泾水了。黄忠对马岱道:“马将军,昔日我错信蒯越,失守安定城,前不久我在安定城下发誓,誓要生擒蒯越,斩杀张燕,今敌军出城,我定不会放此二人。”
    马岱道:“将军所言,我明白。马岱随老将军一起战,何况前有魏延、阎行二位将军把守泾水处,我料其也难逃矣。”黄忠、马岱立率兵急追。
    北地郡城守将徐晃得知蜀军屯兵泾水之西,知安定城受困,于是两次发动对在泾水边魏延、阎行二军次进攻,然蜀军皆坚守水寨,击退魏军。正此刻,有兵入帐来报魏延道:“启禀将军西路有一大军,正向我军营而来。”
    魏延道:“可知是敌是友,是何人所引军?”
    兵道:“天下着濛濛雨,未曾探清。”
    魏延道:“再探。”
    兵道:“是。”那兵领命出营帐。
    魏延对身边的阎行道:“阎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阎行道:“在安定,老将军黄忠有五万军,马将军有四万军,共九万军,就算敌军侥幸突围,我军必追之,敌突围之军亦不过三、四万军。”
    魏延点了点头,又道:“可是如若此时徐晃再率兵来攻,我军受两军夹攻,应当如何?”
    阎行道:“那依将军之意,应当如何?”
    魏延道:“依我观之,将军可耻下场前往水寨督守备徐晃之军,我自引军去迎此来军,无论此军是我军还是敌军;而无论你我两军先受敌军来攻,皆立命兵通报之,如何?”
    阎行道:“嗯,就依将军之言。”
    魏延点将校兵,摆开阵式以待西路来军,不久探兵来报道:“启禀将军,西路来军乃我大蜀黄忠、马岱之军。”
    魏延心想,难道安定已破,我军已大获全胜?魏延立奔马来迎,见黄忠、马岱道:“黄将军,马将军,安定已破乎?”
    马岱见魏延也很惊讶,道:“魏将军,可曾见敌将张燕、蒯越乎?”
    魏延不明,道:“此二人逃了乎?”
    黄忠道:“正是,魏军夜里开城门突围,此二人引军自东门逃出,我与马将军连夜追击,一路至此,除了见几许残兵败将之外,并不见此二人。”
    魏延思忖半响,道:“如此看来,敌军已向北面而逃”
    还未等魏延说完,黄忠立命兵向北面追兵而去,马岱随其而去,魏延欲阻其,然举手欲招喊,终又觉迟。正如魏延所言,蒯越早觉北地城徐晃未出援军,乃料定蜀军已把守泾水阻断北地徐晃之军,故突围之后,命兵向安定东北方向而去。
    黄忠、马岱兼程急追,追敌二十里,又见魏军正渡泾水。黄忠扬鞭笞马飞奔,挥军而来,直冲敌军万军之中,大挥大刀,砍杀而来。马岱也奔马而来,率兵杀入敌军中。张燕、蒯越一见,皆大惊。张燕见黄忠杀至,立命兵阻击,但烟雨朦胧,魏军一时无心备战,军心大乱,四处奔散。
    这时雨下得更大了,黄忠一马当先,直来取张燕,张燕见势,知逃只会死得更快,因为黄忠乃箭无虚发之人。只得硬着头皮挥刀招架,横刀劈开雨水,黄忠大砍劈头而下,张燕大叫不妙,回马避之,黄忠又至,提刀又是一劈。两人先后战十余回合,张燕深感黄忠强力所在,自非对手,正在其思索之时,黄忠劈头一刀砍来,其闪避不及,其手臂被黄忠一刀劈下,张燕摔马而下,在地上呻吟翻滚,血雨相溶,流染大地。黄忠再上,一刀**其胸,提刀而出,其不再动弹。
    不远处,蒯越见此,目瞪口呆,莫敢着声,立扬鞭笞马而奔,但亦未逃过黄忠之眼,黄忠大怒,道:“想跑?!”插刀于泥中,取弓搭箭,只见那强弓弯如满月,手一松,那箭似流星一烁,飞穿过雨水之阻,一箭正中目标,蒯越应声翻身落马而下。
    马岱引兵超前,将敌军围困,大雨绵绵,湿透了全身,加重身体的重量,那死力拼杀的场面,是带着惨叫与血雨相加的惨像。所剩下的魏军无大将引军,终战一时辰之后,皆弃兵器而降。
    黄忠引军大胜,心大喜,然却因年老,抵御得了敌军大将,与其大战数回合,却终抵御不了大雨的冲刷,身感风寒;自回安定之后,黄忠便一病不起,数日之后,不幸而逝。
    惜哉老黄忠,悲哉!痛哉!!
十、泾阳血战
    却说魏王曹操引兵南下,连取池阳、高陵两城,大喜。
    一日大将军夏侯渊命兵来报之曹操道:“禀大王,夏侯将军差我来报,我军力取冯翊城不下,反遭其计,损兵折将三分之一。”
    曹操一听,大惊,其意虽不是指望夏侯渊能攻取下冯翊城,可损兵折将如此之多,亦深为心痛。曹操对身边大将问道:“此冯翊城乃何人督战?”
    此时贾诩道:“乃蜀**师诸葛孔明,大将有西凉马超,杨文义。”
    曹操深叹了一口气,道:“夏侯将军未能取下冯翊城乃情有可原,此乃只是难为夏侯将军矣。”
    众人一听皆不解,心中盘算着:不是大王你命夏侯将军力取冯翊城乎,为何却?
    贾诩见众人不明道:“昔日大王乃命夏侯将军力取冯翊城,是有意声东击西,使蜀军冯翊援军未能救援高陵、池阳,如此一来可轻取此二城矣。未料我军惨败。”
    哦,原来如此,众人皆明。
    此日曹操再挥兵来取泾阳城,泾阳城守将吴兰闻知立命兵将闭城坚守,大将军杨文义麾下将冯习也在此助阵。魏军围城两日,蜀军就是不出城迎战,魏军久攻难下。
    夏侯惇对曹操道:“大王,如今蜀军暂无援军,仅有莫过于冯翊城诸葛亮之军,今我军至渭水南,为防敌军援军来援,不若使兵驻守渭水。这样敌军冯翊、泾阳皆乃孤城矣。”
    曹操心思一样,道:“将军言之有理。可是如此一来,我军兵力分散,诸葛亮必趁机来攻,何况我军粮草有待不备。”
    贾诩出道:“大王言之有理。正所谓敌阳不如敌阴,如若我军分战,乃是犯兵家大忌。以我观之,如今之计,还是先取泾阳,再取冯翊城,乃防敌北上取我军北地郡、上郡,乃断我军河西
    、河东之援。到时我军便乃孤军处于雍州之地,四面楚歌,围军而来,我军如何拒之?”
    曹操一听道:“文和所言正和我意。”立命夏侯惇引军去取泾阳城。
    此日夏侯惇引军至泾阳城下,向城上叫道:“吴兰,池阳、高陵已被我军攻下,君此城乃孤城矣,不如早降,方有你的一条生路。”
    吴兰道:“丈夫不惧死,汝何以惧之。人生虽无死?如果君惧死,为何还领兵上阵呢?我生为大蜀之臣,大蜀之将,未能保家卫国,何以见大蜀父老乡亲?纵然是死,也不愧对大蜀父老乡
    亲。虽死犹荣。”
    夏侯惇道:“吴将军,我乃佩服将军乃一忠烈之士,然池阳、高陵二城皆破,庞德、雷铜等也皆战死,今日形势,我不得不为将军叹息矣。”
    吴兰一听,心中黯然神伤,为庞德、雷铜二人悲痛,泪向心中流着,大声对夏侯惇道:“我生乃蜀将,死乃大蜀之魂。”
    夏侯惇见吴兰不肯听劝而降,立报之曹操,曹操道:“此乃忠良之将也。如若城破,定不可杀此人,得生擒之。”
    夏侯惇点头允之。立传命下令攻城,魏军立再发动向泾阳城进攻。蜀将吴兰、冯习力战坚守此城,魏军一至,城上立万箭齐发,飞石如雨般砸下,魏军受重创,跌入护城河中,死伤皆有;
    吴兰、冯习多次阻击云梯上城之敌军,杀退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两个时辰之后,两军死伤无数,魏军未取下泾阳城,夏侯惇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而蜀军也大伤元气,冯习来见吴兰道:“吴将军,我军将士疲惫不堪,不能再战,且我军箭支不足,所剩无多矣。”
    吴兰走在城墙之上,看了看那些伤兵,那些等待他发言的将士,他心里充满着无助与无奈。他转身对冯习道:“冯将军,我军兵粮可坚持几日。”
    冯习道:“兵粮只可维持三日矣。”
    吴兰又向益州望了望,转身对将士们道:“身为将军,我上阵也是大蜀的一名将士,对于你们的心情,我也有同感。然而如果我等开城投降,那么那些曾经牺牲的将士不就一点也不值了吗?保家卫国,我吴兰虽死犹荣,我也相信我大蜀的将士皆铁骨铮铮的男儿,誓死守城,那怕战到最后一口气,你等能否,回答我?”
    众将士一听,皆回答道:“我誓死与将军并肩作战到底。”
    吴兰心中感动得润湿了眼眶,吴兰道:“我相信大王不会忘记我等大蜀的将士,只要我等坚持到大王援军至,我等就可奔杀出城,为我等死去庞德将军、雷铜将军以及所有牺牲的兄弟将士
    们报仇雪恨。”说到这里,吴兰才想起好友雷铜,战友庞德,心中生气一团怒火,那是对敌军的仇恨,为战友的悲伤。此日,吴兰再下令引兵修补城墙,重整旗鼓备战。
    魏军营中,夏侯惇使人向魏王曹操报之战报。曹操大惊,道:“未想到此一小城还能击退我军接连几时进攻。此是何道理?”
    贾诩出道:“大王,以臣观之,此只不过蜀军的猝死挣扎而已,如果大王因数次攻取泾阳不下,而误认为泾阳攻破不下而退兵,那就大错矣。正如人死有回光反照之说一样,何况此泾阳城乃一小城,如何能再守下去呢?”
    曹操思量一下,道:“文和言之有理。”立再使人传命于夏侯惇发兵攻取泾阳城。
    正在泾阳城修整军校的吴兰,接到一兵来报道:“启禀将军,夏侯惇率兵自东、北二门而来攻取我泾阳城,冯将军请将军一起督战。”
    吴兰道:“敌军有多少兵马?”
    答道:“足五万之众。”立引兵随其前来城楼督战。
    待夏侯惇引兵至泾阳城下时,西、南二门又有兵来报吴兰道:“启禀将军,泾阳城西南方有一大军正向我泾阳城而来。”
    吴兰大惊,心想莫非又来敌军围城而上乎?如果是这样,泾阳不保矣。
    正在吴兰思忖之时,夏侯惇已下令发兵攻城了。吴兰也管不那么多,命兵阻击,怎奈城中箭支有限,没办法,敌军太多,从云梯而上,两兵杂合一起,兵刃相见,以命相搏。即将倒下的蜀
    兵,疯狂似地扑向敌军,用嘴咬住其耳朵直扯,宁死不放,只到死去,口中剩下的是敌人的耳朵。
    敌军冲击城门,城门即将冲破。乱战中,冯习找到吴兰道:“吴将军,我军死伤过多,城门亦不难抵矣。将军,不如引兵自西、南两门而走吧。”
    吴兰道:“将军惧死乎?据所报,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