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美食-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不给小孩发红包,却要给老人一点孝敬。

    所以,等三伯、三伯母将小孩子们的压岁钱发完后,饶名扬等小一辈的几个堂兄弟和已经工作但还没出嫁的堂姐妹,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孝敬给了三伯、三伯母。

    饶名扬往年都是给的一人500,但今年凭借美食系统赚了不少钱,给长辈的孝敬也大方得多了。他给三伯、三伯母一人封了2000元的红包,其他长辈也是照此给的。

    当然,也不能给得太多。与其他同辈的堂兄堂姐们相差太大,那就不好了,有点暴发富的性质。孝敬一下长辈,尽一下心意就行了。

    在三伯家吃完团圆饭,其他人还在三伯家聊天、打牌、看电视,饶名扬和父母则回到家里,开始准备他们家的团圆饭了。

    有3级金刚之体支撑,饶名扬根本不知道累。他掌勺,父母偶尔帮下忙,到下午5点过,饶名扬就弄出了三桌丰盛的团圆饭。

    扣碗、酸汤鱼、酸菜折耳根、大骨萝卜汤、辣子鸡、爆炒鸭、酱爆肉、白菜回锅肉、青椒炒肉、三鲜汤、凉拌黄瓜、番茄炒鸡蛋、肉沫豆腐、鱼香茄子、蒸香肠、豆豉腊肉、清蒸蹄髈等等,每桌二十多个菜,相当丰盛。

    这么多菜,肯定是吃不完的。但湄谭就是这个风俗,每家办家族年饭的时候,都是往多了办,必须要有剩的才好,寓意“年年有余”。

    要真有哪家人办的团圆饭把菜吃得精光,甚至不够吃,那不仅会被认为抠门,而且也觉得不吉利。

    饶名扬自然不会去破坏这种风俗,反正又不累,厨艺也过关,所以只管往多了弄。只要自己会的,就弄一样出来。

    饭菜差不多了后,就打电话叫其他三家人来自己家吃团圆饭了。

    过年的程序都一样,放鞭炮,烧香烧纸,孝敬祖先神灵后,一家人就开始吃团圆饭了。

    开始吃饭前,除了几个未成年的小孩子,饶名扬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他泡的枸杞药酒。

    经过差不多十天的浸泡以及枸杞药酒粉的作用,加上本身用的白酒就是比较高档的茅台镇散酒,饶名扬泡的药酒一拿出来,就有一股浓烈的酒香开始在屋里蔓延。

 第117章 金银水(求推荐票)

    给每个人都倒好药酒后,饶名扬就道:“大家尝尝,这是我最近泡的枸杞药酒,有秘方的,比普通的枸杞药酒保健效果强许多倍。”

    饶名扬大伯动了动鼻子,笑道:“效果强不强,还不知道。不过你这酒香倒是相当醇厚,用的什么酒泡的?”

    饶名扬道:“100元1斤的茅台镇散酒!”

    饶名扬这话一出口,顿时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这个价位的茅台镇散酒,其品质几乎不亚于那些名气大、有包装的四五百元一瓶的高档白酒。

    这种散酒用来泡枸杞药酒,几乎就是暴殄天物啊!

    “你还真舍得,那我们就尝尝,用这么贵的白酒泡的药酒与普通枸杞酒有什么不同吧!”

    然后,在大伯的提议下,大家端起杯子,互相碰了一下,道了一声“过年好”,然后就一人尝了一口。

    等大家都喝了一口后,就纷纷赞扬起来。说这个酒香,而且不辣喉咙,喝下去就感觉胃里一暖,冬日的寒冷也似乎被驱除了一些。

    饶名扬笑了笑,对这种效果感到满意。他已经有了准备,待会吃完饭后,就装几瓶药酒给几位长辈,让他们拿回去每天喝点,增强身体抵抗力。

    然后,当大家开始吃菜时,又开始赞扬起饶名扬的厨艺来。

    虽然味道不能跟饶名扬一品居里的绿豆粉、杂酱面、肉沫蛋炒饭相比,但高级厨师办出来的饭菜,还是比普通人弄出来的饭菜好吃。

    起码,在饶氏家族里,饶名扬办的团圆饭肯定是最丰盛也最好吃的。无论是长辈还是平辈,或者是几岁的小孩子,都吃的相当满意。

    自然,跟三伯家一样,饶德信和田文英在年饭吃得差不多了后就开始给家族里的小孩子们发压岁钱了。

    今年饶名扬获得美食系统后,收入猛增,家里的用费基本上都是饶名扬出的钱,父母开杂货店所得收入都是他们自己掌控着的,存款不少。

    所以,这次饶德信和田文英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红包相当大方,每个孩子给了500元的压岁钱,自然收获了孩子们一片的兴奋感谢声。

    然后,就是饶名扬们这一辈的兄弟姐妹给饶德信、田文英上孝敬了。自然,饶名扬给的孝敬与其他人不同,要重得多。

    吃完饶名扬家的年夜饭,几个堂嫂堂姐帮着母亲田文英收拾厨房碗筷,饶名扬则和几个堂兄打起了麻将。

    今年上半年,饶名扬没赚钱,没心情打麻将。下半年,生意大好,没时间打麻将。

    因此,从去年过年以后,饶名扬已经整整一年没打过牌了。现在也就只能趁过年放假这段时间,过过手瘾了。

    腊月三十日中午,在堂伯家吃午饭;晚上,在大伯家吃最后一顿团圆饭。

    然后,就各自回家看除夕之夜的春节联欢晚会了。

    每年的央视春晚,都是万众期待。但无论科技怎么发达,舞台怎么酷炫,似乎大家也找不到以前看春晚的那种感觉了!

    除夕之夜24点,即将进入2017年的新年春节之时,满城都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冲天的烟花爆竹声。

    这一刻,可没人管城里禁不禁鞭炮了。

    哪怕自家单元楼不能放鞭炮,也要抱两箱烟花到空旷处去放一放。不然,除夕之夜、辞旧迎新之时,不放鞭炮、不放烟花,还叫什么过年?

    在漫天的烟花、满城的鞭炮声中,饶名扬过完了2016年的除夕,迎来了2017年的春节。

    正月初一的清晨,才5点过,天都没亮,饶名扬就起了个大早,挑了两只大水桶往村里最大的那个水井跑。

    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但饶名扬村里每年正月初一的清晨,还是有很多人保持了一大早去水井挑金银水(泉水)的传统。

    据说,在正月初一天亮之前,挑一担金银水回家,而且水桶越大、装得越满,路上洒得越少,挑到家里的金银水越多,这一年一家人的运道就越好。

    自从饶名扬初中毕业之后,每年挑金银水的任务都是他的。所以,现在父母还没睡醒,饶名扬就已经自觉的挑着水桶来取金银水了。

    虽然天还没亮,但等饶名扬到水井旁的时候,水井边已经排了七八个人的队,等着取水了。

    都是村里差不多同辈的乡亲,饶名扬跟大家打了招呼,也在后面排起了队。

    在排队的过程中,饶名扬看到,有些人大概是第一次来挑金银水,装了两桶水挑着就往家里赶,却根本止不住水桶里的泉水一荡一荡的往外洒。

    这种情况其他人是不能教的,而且也不能重新取第二次水,只能靠自己的悟性。看别人是怎么挑的,然后有样学样,尽量让桶里的水少往外洒。

    悟性好的,看一遍就知道了。悟性不好的,恐怕再挑几次都搞不明白。

    至于饶名扬这种以前家里没自来水,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挑水的老手来说,自然不存在这种问题。

    等饶名扬打好两桶水后,他没有急着挑走,而是到水井旁边的灌木丛里,找了棵不高的常青树,摘了两张宽大的树叶子放到水桶里,然后才挑着水往家里走。

    有树叶子浮在桶里的水面上,可以抵消桶里泉水一大半的波涛翻涌,减少大部分金银水往外洒的情况。

    其他那些第一次挑金银水的人看到,自然有样学样,把这一招学了过去,倒是避免了大部分洒水的情况。

    但是,这只能避免大部分,却不能避免全部。还有一小部分,则完全是由挑着水走路的节奏来决定了。

    如果不注意观察,第一次挑水的人肯定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终究是避免不了要洒水出来的情况的。

    只见饶名扬挑着水往家里走,看似匀速,其实完全是打乱了节奏的,时快时慢、跨步时大时小,完全没有规律。

    挑着水走路,如果跨步均匀、速度匀速的话,是很容易将桶里的水荡出去的。就跟荡秋千一样,桶里的水越荡越高,最终洒出到桶外去。

    而打乱走路的节奏,就是为了让桶里的水不会越荡越高,最终洒出去,这是要经常挑水的人才会有的经验。

    等饶名扬挑着水回到家里,都还是满满的两桶,几乎是一滴都没洒出去。除了饶名扬的经验外,现在他3级金刚之体的体力和控制力,也让他挑起水来游刃有余了。

    饶名扬回到家的时候,母亲田文英已经起——床——了。看到饶名扬满满的两桶金银水,似乎一点都没洒出去,也感到很高兴。

    然后,田文英和饶名扬就开始包饺子,然后用刚挑回来的金银水煮饺子,吃2017年的第一顿早餐了!

 第118章 家族尊严(求推荐票)

    正月初一是上坟的日子,自从饶名扬18岁成年以后,每年正月初一给饶氏族中过世的祖先上坟的任务,就落在了饶名扬身上。

    不过,好在他并不孤单。因为,每年上坟都是几个堂兄弟一起去的。

    近的,就走路,远的,就开饶名扬的宝马X5去了!

    过世祖先中埋得最远的一个坟,是饶名扬的一个高祖母,身份是饶名扬高祖父的二姨太,埋在二十多公里远的一个小山村半山腰上。

    以前没车,不方便的时候,大家都是隔几年才去一次。但即使坐班车到最近的地方下车,也要走将近10公里的拖拉机土路,只有正月初一天气好的年头才能去一次。

    而且,正月初一大多数班车都放假,这一天的班车既少又挤,还不好等。所以,2017年正月初一之前,饶名扬他们已经有三年没去给这个高祖母上过坟了。

    不过,今年有了饶名扬的宝马X5越野车,跑那条拖拉机土路也没问题。

    尽管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但大家也商量着,把附近的坟上完了后,还是去给那个高祖母拜个年,上几柱香、烧几张纸、放几圈鞭炮。

    于是,早上上完了附近的坟,中午吃过饭后,饶名扬就和另外4个在家的堂兄,坐了满满的一车,去给那位高祖母拜年上坟了。

    几十万的越野车,确实性能非凡,即使山村里的拖拉机土路,也毫无压力,饶名扬顺利的把车开到了目的地,停在了一户人家的院坝边。

    下车的时候,有个堂哥就道:“有车就是好,今年是来这里上坟最轻松的一次!”

    其他几人也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大家从后备箱将香烛钱纸鞭炮等物品拿出来,然后关了车门,找了个小路向他们高祖母的坟地走去。

    饶名扬停车的地方距离坟地已经很近,只有几百米而已,爬了一小段土坡,转过两个田坎,就到了。

    但是,当大家站在坟前的时候,却顿时感到怒火中烧。

    因为,兄弟几人看到,这座完全是土垒的坟包,周围的的一圈坟台已经全部被挖,跟别人的庄稼地连在一起了,地里一窝一窝的韭黄,看起来还挺茂盛的。

    这位高祖母的坟,是埋在别人家的庄稼地里的。以前大家来上坟的时候,周围都有一圈1米左右宽的草地,作为饶氏后人给这座土坟烧香烧纸放鞭炮的坟台。

    没料到,三年没来,祖奶奶的坟台竟然被别人给挖掉,变成了庄稼地。这不是欺负人么?以为这座坟没后人吗?

    “怎么办?”有人问道。

    然后,就听年纪最大的大堂哥道:“走,找这家人算账去!”

    牵涉到祖宗的坟地和家族的尊严问题,大家自然谁也不会退缩。五兄弟就将香烛钱纸这些东西放在坟头,找这块庄稼地的主人去了。

    这块庄稼地的主人姓樊,男的叫樊技刚,大家是知道的,其实就距离饶名扬他们停车的那户人家不远。

    几人气势汹汹的找上门去,正好樊技刚一家都在家里,几人就跟他们家理论了起来。

    樊技刚没怎么说话,但他老婆的却泼辣得很,说那庄稼地就是他们家的,坟头又没画界标,谁知道饶家高祖母那土坟有多大、坟台有多宽啊?

    饶名扬他们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就跟那女的吵了起来。

    附近有七八户人家,都被饶名扬和那女的吵架给吸引了出来,围到一起观看。有那女的亲戚,就给那女的帮腔,跟饶名扬他们对峙。

    几个大男人,跟久经考验的农村妇女吵架,根本就吵不赢。饶名扬几兄弟吵得面红耳赤,就差准备动手了。

    饶名扬仗着自己有3级金刚之体,还有官方背景,并不怕打架。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天哪怕打一架,惊动公安局派出所,也要把这个理扳回来,把他高祖母的坟台问题解决掉。

    这里是樊技刚的地头,几户人家也有十多个大男人,更不会怕饶名扬他们。

    就在大家越吵越厉害,推推嚷嚷的已经到了动手的临界点的时候,饶名扬他们停车的那户人家的男主人,走到樊技刚身边,悄悄的向他说了几句话,并指了指他们家院坝边停着的那辆宝马X5。

    “张三,你说那车是他们开来的?要五六十万一辆?”樊技刚吃了一惊,低声问道。

    张三点了点头,道:“我儿子是这样说的,那车叫宝马,高档得很!”

    樊技刚点了点头,道:“奔驰、宝马很贵,这我知道。没想到这饶家竟然有人买得起宝马,那怎么他们家前几年都没人来上坟?”

    张三摇头道:“谁知道啊?或许人家前几年没空呢!要我说,这事你们理亏。如果是普通人家就算了,但这饶家看起来并不简单,就算了吧!”

    樊技刚看着那辆静静的停在那里的宝马X5,有些气馁!

    他们整个村里,也只有几户人家有拖拉机、面包车、小货车等便宜车子。奔驰宝马什么的,几十万一辆,隔他们太远了,看着就感觉底气不足。

    就在他感到犹豫的时候,他们的村民小组长也来了。

    听了大家吵架的内容,又听张三说了他家院坝边停的那辆车子的情况,村民组长就知道怎么处理了。

    这事本来就是樊技刚一家理亏,不管人家有没有后人来上坟,你也不能轻易挖别人的坟台。不说人家后人找不找你的麻烦,这种做法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加上饶名扬那辆大几十万的宝马停在那里,并不是容易欺负的角色,村民组长就做主,大家到地里给饶名扬他们高祖母那土坟画了一圈1米宽的坟台出来,地里的韭黄就叫樊技刚扯回去。

    樊技刚老婆自然不依,却被樊技刚拉了回去,说了一番后也不再闹腾了。

    在村民组长和二十多个当地村民的见证下,饶名扬他们捡了一些石头,画了一圈坟台的边界。又找了些树枝,在石头缝隙间插了一圈,算是划定了坟台和樊技刚家的庄稼地的分割线。

    解决了这个问题,几个堂哥拿出烟散了一圈,当地村民们散去,饶名扬他们才给高祖母烧香烧纸放鞭炮,上完坟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几人就把这事向长辈们汇报了一下。

    然后,大家商定,清明节的时候就去把这个土坟砌成石头坟。坟台也用砂石水泥弄成水泥地,以后就没人能挖坟台了。

    并且,现在有饶名扬的车子,以后每年都必须去上坟,免得当地人以为这是没有后人的孤坟,加以欺负。

 第119章 哭泣的表姐(求推荐票)

    正月初一的晚上,睡觉之前,饶名扬给周娴莹打了个电话,祝她新年快乐!然后,他东拉西扯的跟周娴莹聊了差不多有半个钟头。

    听电话里周娴莹说话的口气,似乎也没有什么不耐烦、不高兴的感觉,让饶名扬感到有些兴奋。

    放下电话后,饶名扬回味了好久,才带着笑容睡了过去。

    正月初二开始,则是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的日子。

    隔得近的大伯、三伯等人不用去拜年,稍远一点的姑姑、舅舅、姨妈、姑婆、干爹那些,则花了饶名扬好几天的时间。

    好在,今年有车子,无论去哪里拜年,都很方便。

    自然的,到这些长辈家拜年的时候,饶名扬的新车也成了亲戚们议论的话题。

    目前,饶名扬的亲戚中,有车的有好几个,但除了田老三的奔驰越野以外,就属饶名扬的宝马X5最贵了。饶名扬给给父母,也给自己狠狠的挣了一回面子。

    在去年拜年的时候,说起工作、收入、来年的打算那些,饶名扬都是羞于开口的。但今年,则大不一样。

    亲戚们也知道了,饶名扬开店卖早餐已经卖出名堂,而且连五六十万一辆的宝马也买得起,算是有了点出息,不再是去年那个一事无成的废材样儿了。

    当然,鉴于饶名扬的年龄,亲戚长辈们自然还是很关心他的婚姻的,很多人想给饶名扬介绍相亲。

    不过,饶名扬对这种介绍的相亲不大感冒,加上心里有周娴莹,就委婉的拒绝了。

    其间,正月初五的时候,饶名扬的高中同学们发起了同学聚会,也邀请了高中的老师参加。

    自然的,饶名扬现在的成就,也算是同学中的独一份。一品居的名声,基本上这些老师同学都知道,也算让饶名扬扬眉吐气了一把。

    同学当中,对饶名扬的成功感到最高兴的,就属高中时跟他有着暧…昧关系的袁敏了。碧水湾门面的信息,还是去年国庆节的时候袁敏告诉饶名扬的呢!

    同学们散了后,饶名扬还带着袁敏去了碧水湾,打开一品居的门,让袁敏进去参观了一下。

    不过,两人除了牵牵手外,还是什么都没发生,继续保持着这种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关系。

    跟袁敏分别后,饶名扬又感到有些惆怅。

    饶名扬现在对袁敏的感觉,就是一种淡淡的怀恋,怀恋那种高中时同桌、心有灵犀的感觉。

    而对周娴莹,则是一种惊…艳的一见钟情,是被周娴莹的漂亮、干练所征服。对她,饶名扬有一种征服女强人的欲…望。

    特别是周娴莹穿着正式的职业套装时,那种制服诱…惑和职场女强人的气息,深深的吸引着饶名扬。

    如果能自由选择的话,饶名扬结婚的第一选择是周娴莹,第二选择是袁敏。

    当然,如果允许娶两个的话,他自然是两个都想要的。周娴莹能帮助他在事业上更成功,袁敏则能让他的人生更加完美。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他一个也没搞定。

    他想娶的周娴莹对他还没什么感觉,而对他有感觉的袁敏,则相隔千万里,如果捅破窗户纸,也不知道是变成恋人还是从此连朋友都没得做。

    正月初六的下午,给最后两位长辈拜完年后回到家里,饶名扬却意外的看到自己的表姐蔡静哭哭滴滴的坐在沙发上,母亲田文英正在安慰着什么,父亲饶德信则在一边皱着眉头抽烟。

    蔡静比饶名扬大5岁,是饶名扬二姨妈家的女儿,长得很漂亮。

    可惜小的时候出了一次意外,导致左腿有点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很难看。不过,平时生活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挑水背柴都没什么困难。

    但是,就因为这个残疾,蔡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直到三年前,才经人介绍,出嫁到距离湄谭100多公里,同属黔州省的另外一个叫迎江县的县城,目前尚未生育子女。

    饶名扬的二姨妈前几年得了癌症,已经过世。而蔡静小时候跟小姑田文英最亲,所以每年过年都会来湄谭给田文英拜年,哪怕结婚后距离100多公里也没有哪一年缺过。

    不过,前两年表姐都是和表姐夫吴镇科一起来的,今年怎么就表姐一个人,还哭哭滴滴的?

    “表姐?”看到表姐哭哭滴滴的样子,饶名扬诧异地打招呼道。

    蔡静停止哭泣,抬起头来,看到是饶名扬,才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泪,道:“名扬回来了啊?”

    “表姐,你这是怎么了?”饶名扬坐下来问道。

    蔡静讪笑了一下,道:“没什么!”

    然而,饶名扬母亲却愤愤不平地跟饶名扬道出了实情。

    原来,同属黔北的迎江县也是一个绿豆粉大县,县里居民也都爱吃绿豆粉,催生了许许多多的绿豆粉作坊。而蔡静结婚的那户人家,也是开了一个绿豆粉作坊,以制作绿豆粉为生的。

    蔡静嫁过去后,除了腿部有点残疾外,人漂亮,又勤快,很快就学会了绿豆粉制作,而且是手艺比吴镇科还好,很得公公婆婆的欢心。生意也蒸蒸日上,第一年的生活也过得很平稳幸福。

    但是,没料到,蔡静的丈夫吴镇科却是个老赌棍。第一年因为刚结婚,比较稀罕老婆,又有公婆压制,很是安静了一年。

    结果,第二年公公生了一场大病过世,没人镇压,吴镇科就原形毕露,整天夜不归宿,整宿整宿的打牌赌博。

    这一年多以来,吴镇科不仅对家里的生意毫无帮助,还输了整整10多万的现金,并且在外面欠了20多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