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天师-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挑剔,绝不可能收陈自默这样的废柴为徒。
但碍于陈金的面子,且当初曾走眼看错陈自默的天赋,还主动要求过收徒,所以这几天陈自默套近乎暗示想要拜师习武,白启林都故作不明其意,推脱敷衍。
此刻,白启林一边打拳,一边暗暗庆幸:“还好这小子就要开学上高中去了。否则天天被他缠磨几次……受不了。”
习武到了白启林这般境界,每日晨起打拳已经不必再放空心神无旁骛,更不必日日勤修炼内外,而是随心所欲,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间,都是在习武。
那日一身罡气被汲取殆尽,白启林也不过是躺下睡了半天,起来打了几趟拳,便恢复了七八成的功力,而且他还从中受益,体内罡气多少年来从未空过,这次偶然巧合之下罡气耗尽,再恢复功力后,竟然隐隐约约有了极大的提升。
站在圆门旁,看着白启林在那里拳势开阖,云卷云舒,周边天地五行自然元气汇聚如氤氲蒸腾,陈自默羡慕不已,心想如果自己能有这般能耐,引来自然五行元气汇聚,何愁身如筛子存不住本元,从而因后继无力不能施术呢?
这时候,陈自默当然不会去贸然打扰正在习武的白启林,他琢磨着,趁着白启林习武时,引天地五行元气汇聚,自己何不试试,借此刻五行元气浓郁,修铸炉境?
修行无小事,越铸炉境而过,直接入观内境,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根基不稳,陈自默不放心啊……
他迈步过圆门,贴着墙根儿走到前院西侧挨着花坛的小块空地上,不去影响东边那块空地上白启林的大开大阖,自行站定做起手式,默念静心术咒,期许着那些受白启林牵引的氤氲元气,因为浓度高量大的缘故,能有些许沁润到他的身上。
此时,他身处氤氲元气边缘,静下心来,果然有丝丝缕缕元气,摆脱了白启林的气机牵引,附着在陈自默体表,稍稍停留,便受到术咒心法的牵引,入体化本元。
陈自默心中一喜,静心术已然其到作用,迅速心如止水,铸炉境初期心法流转。
起手式缓动,臂展如云卷,腿迈似移山……
铸炉境初期,需以本元淬炼经脉的韧性强度,拓宽其容量;中期以术法为主,外部强身为副,在本元和术法作用下,配合习武锻炼,打造提升肌体的强度,同时淬炼三魂五脏六腑七魄,以增强在施术时所能承受的本元急速流转的量和力度;境成期,开始凝练本元存中枢魄,也就是丹田之中。铸炉圆满时,丹田成漩衔接全身器官,本元存储浑厚,寻常施展低级术法时便会有用之不竭的感觉。
此刻借五行元气修行铸炉境,陈自默才豁然发现,充沛本元在体内以小周天通大周天之态势,飞速流转继而泄出与天地相参,自身经脉和三魂五脏六腑七魄,竟然没有丝毫感受到充沛本元涌动时的压力。于是他后知后觉,上次施术险死还生,但经脉贯通强韧有加,三魂五脏六腑七魄更是在濒临死亡之境下,受几乎无法承受得大量本元冲刷,又有天地之威于外护佑,内外锤炼,让他痛不欲生的同时,经历了可谓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超强度修行,刹那铸炉至境成,唯缺乏丹田不能存储本元。
所以,自己现在,应该按照铸炉境的境成期修行。
一念至此,陈自默当即默念术咒,心法转换至铸炉境境成期的状态,凝练本元存于中枢!
可让他无奈的是,莫说是中枢成丹田而出气漩了,经脉和三魂五脏六腑七魄,现在都溜滑通透,天地五行元气入体化充沛本元,在体内大小周天的运转中如汹涌波涛,磅礴澎湃,却又如山洪倾泻,霎那而过不留丝毫——这净体境真是太圆满了,干干净净!
但让陈自默稍感欣慰,也颇为诧异的是,大小周天的循环与三魂五脏六腑七魄的运转,在充沛本元的高速流通影响下,机能更强,相互间辅助契合度更高了。
也因此,与天地自然的衔接相参,陡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天地自然气场中的五行规律、五行的匹配感知更准确,几乎是在顷刻间,他就判断出了当前院落内的五行气场中,水占比最高,金占比最低,有火游走,木潜隐在土中待发。
日常生活中,对一地一时天地自然气场中五行匹配比例的了解并不重要,因为几乎没什么用。
但术士施术,尤其术士与术士之间斗法时……
一地一时的天地自然五行匹配比例,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分析出五行比例,就能施展出更适合此时此地的术法,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弱天地自然的反噬,给予对手最强打击的同时,还能更全面地抵御对手的术法攻击。
不知不觉间,动作舒缓打着太极拳的陈自默,身心已经沉浸在了铸炉境的修行当中。
他忘却了,由于体内大小周天通透,不存本元,而此刻修行状态下所需耗费的本元量极大,环绕在院落里的氤氲元气,起初丝丝缕缕入陈自默体内,逐渐越来越多,撕扯着从白启林那边脱离,和陈自默体内倾泻而出的本元相接汇聚……
循环往复!
另一边,从大开大合到云卷云舒的白启林,忽而皱眉面露疑惑,他收势收功,站定循着感觉看向正在打太极拳的陈自默,充斥着疑惑的目光中,骤然精芒闪烁:
那……
是罡气外溢?
寻常人看不见,也感应不到罡气的存在,白启林却能清晰地感应,并隐隐约约看到,看似动作舒缓轻柔的陈自默,周身上下罡气环绕,随着他的动作而动,仿若与天地浑然。
这小家伙,哪儿来的罡气?
旋即,白启林想到了自己刚才正在打拳时,忽而感觉到不那么顺畅自然,才会中途停了下来。
以往打拳习武时,体内气机随心而动,浑身毛孔都有与天地相呼同吸的感觉,刚才却突然没了那般感觉,好像天地不再,体内外溢不散的罡气也有了脱离身体,被某种力量吸附走的感觉。待停止打拳后,体内气机放缓收回,外溢不散的罡气才恢复了稳定。
难不成,是这个小家伙打太极拳,引走了本该属于我的自然感应?才形成目前这样罡气环绕其身的状态?
吸星大法?
呸!
这他妈不是武侠小说!
白启林想到了那天早上,自己被陈自默体内神秘的力量,将浑厚罡气吸取殆尽的经历。
有古怪!
小家伙有这般神秘莫测的能力,那么……
收他为徒?
可习武靠的是实打实的个人功力,想要登堂入室,唯一的捷径就是绝佳的天赋,靠这种汲取他人或借助于外力成势,终究是水中月镜中花,做不得数啊。
白启林犹豫着,皱眉看着陈自默在那里舒缓随意,却无比认真地打着太极拳。
咦?
他还闭着眼!
真当自己是一代宗师啊?
通往后院的圆门口。
陈金神色平静温和地看着前院正在打拳的儿子,再看看皱眉深思的白启林,心中犹豫着,要不要帮帮儿子的忙,让白启林卖个人情面子收徒?这几天,陈金也察觉到了儿子想师从白启林习武,可白启林明显敷衍躲避着,不想收徒。
陈金确信,只要自己开口,白启林再如何不乐意,也会答应收陈自默为徒的。
可陈金不想这么做。
强人所难的事情,他没少做过,但让肝胆相照的兄弟为难,陈金自己就很为难。
不知不觉间,陈自默身心有了疲累感,这才豁然从修行的沉浸中清醒,却并未因不知修行了多久而慌乱无措,他双目睁开,缓缓收势收功,吐纳气息。
站定后,转身看到白启林和父亲,都在盯着自己看,他心生疑惑,面露笑容,对白启林说道:“白叔,让你见笑了。”
周身环绕的浓郁五行元气,迅速散去。
感应到元气消散,陈自默说话的同时,心中暗想着白启林看样子早已收功,周边没有天地五行元气汇聚环绕如龙,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如此浓郁的元气,汇聚在自己身边?
停止修行后,又迅疾散去了……
这样也行?!
76章 收或不说?
白启林温和一笑,道:“自默,你这太极拳打得越来越好了。”
“谢谢白叔夸奖。”陈自默面露一丝腼腆的羞涩,低头犹犹豫豫地说道:“比不得白叔你的拳法好,而且,白叔你的武功又那么高,我现在真想跟你学上那么三招两式的……”
这,可就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白启林一时间尴尬不已,他早已发现,陈金就站在不远处看着这边,现在陈自默当面锣对面鼓地提出想要随他习武,答应,还是不答应?看陈金在那边并未做声,只是面带微笑,白启林心中有数,转念一想,道:“教你两招可以,但咱们可别搞什么师徒名分。”
陈自默略显失望,旋即笑着点头道:“好啊,学会了武功,出门儿就不怕被人欺负了。”
“这倒没什么问题。”白启林笑道:“你打的这套太极拳,其实练久了也能轻身健体,反应敏锐,四肢灵便,比一般人都要灵活得多,孩子们之间动起手来也占优势。不过,真正遇到实战的搏击格斗,想要以一敌二甚至更多,这套太极拳不适合……那,我今天先教你几招简单易学,又实用的格斗技巧吧。”
圆门旁,陈金笑呵呵地插嘴道:“自默,用心跟着你白叔学,我去给你们做饭!”
言罢,陈金转身去了厨房。
“谢谢白叔。”陈自默展颜欢笑——虽然不能拜师让他心有失望,但能跟随白启林这样的武学大家,学那么三招两式的,熟练之后,日常生活中防身应该足够了。
教几招简单的格斗技巧,对于白启林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不过,大概是从来没有做过师父,没有教导方面的经验吧,在武学方面极度较真的白启林,即便是明确表态不做陈自默的师父,他还是很认真且严格,不厌其烦地亲身示范,以对战姿态传授陈自默在训练格斗技巧时的力度、角度上的规范,且重点强化实战时的灵活性和反应力。
严厉到……
一番训练下来,陈自默竟然被摔得鼻青脸肿,浑身酸痛。
以至于陈自默都开始怀疑,白启林这家伙是不是故意让老子吃苦头,从而打消老子想要拜师习武的心思?
但正所谓严师出高徒,陈自默对此深有体会,当年干爷爷传授术法知识时,也是极为苛刻认真的,丝毫错误都不允许。所以,很快就吃尽了苦头的陈自默,并没有恼羞成怒记恨白启林,反而觉得自己终于真切地了解到,一位在武学上登堂入室有了大家之势的人物,其个人战斗力有多么强悍了——学习这几招的时候,还只是点到为止,白启林根本没有使出丝毫的功力,在他亲身示范所教导的几招格斗技巧时,陈自默简直毫无还手之力,哪怕是先下手为强,也会瞬间被击倒。
有了这般正确的心态,吃饭时,陈自默忍着浑身的酸痛,眯着一双肿胀发青的眼睛,露出讨好的神情,道:“白叔,能不能再教我点儿内功?我看电视上的武侠片,里面……”
“那都是假的。”白启林打断了陈自默的话,认真地说道:“你这样的练内功,没用。”
“为什么?”
“因为……”白启林讪笑着摇摇头,他不忍心说实话打击陈自默正值年少成长的心,而且,从刚才短暂传授陈自默三招两式的过程中,他已经很欣赏和喜欢陈自默了,这孩子完美地继承了他爹的聪慧头脑,稍加指点很快就能明悟格斗招式的精髓,并能够练得有模有样,在实战对抗中,也能做到灵活转换,只是反应速度上还稍显缓慢,当然,这需要长期的习练,熟能生巧嘛。唯独可惜的是,陈自默没能继承到他父亲那一身天生的浑厚罡气——白启林对此是极为羡慕和钦佩的,自当年习武登堂入室之后,他一直自认为天赋绝佳世间罕有,直到遇见了陈金,才明白自己这个在武学方面简直堪称天才的人物,勤苦习武半辈子,竟然比不得陈金天生罡气的浑厚,这,实在是令人备受打击。
可惜,陈金当年没能得遇良师,错过了习武的最佳年龄段,再也不可能在武学方面登堂入室。但其个人的天赋,再加上入伍从军时练就的一身硬功夫,以及他亲历战场在炮火和真正的血腥厮杀中摸爬滚打过来炼就的铁血心性,即便是瘸了一条腿,寻常三五条汉子和他对敌,也很难沾到便宜,甚至,会被他废掉。
因为,能够踏上战场深入敌后的精锐侦察兵,在军旅生涯中练就的硬功夫,都是招招致命的杀人技!
见白启林尴尬不好回答,陈金向儿子使了个眼色,笑道:“吃饭。”
对于儿子被摔打得鼻青脸肿,陈金打心眼儿里心疼,也难免略有些有些责怪白启林的心思——不过是教孩子几招防身用的格斗技,有必要练得这么实在吗?
如果你真的收他为徒,也就罢了,可……
陈金苦笑着撇撇嘴,心想也就是我陈金了解你白启林的性格,换做别人,可就真的会不乐意咯。
白启林犹豫了一会儿之后,道:“吃过饭,我教你一点儿提气、导气和运气的方式,不过,这方面的功夫,全靠个人天赋,能不能悟出来,单靠讲述是说不清的。”
“哦,我明白。”陈自默忙不迭点头。
他想要拜师白启林,本就是希望能够双管齐下,从而尝试着能否弥补天生不具返祖本元,以及如今体内通透存不住本元的缺陷。白启林所说的“提气、导气、运气”在寻常人听来,多半会觉得太过玄奥,习武时也很难靠个人很快明悟。
但,陈自默学习术法知识,修行术法,早就在这方面开悟了,所以只要白启林把方法告知,他就能一点即透。
听陈自默随口道出一句“我明白”,而且表情神态毫不做作,白启林和陈金全都怔了怔。
对视一眼后,陈金微笑着摇了摇头,
白启林先是感觉自己刚才所说的这句话,陈自默这孩子八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随即又觉得,以之前教导那几招格斗技巧时陈自默的悟性,没准儿这小子还真能顿悟?
可惜,就算是悟出来也没用啊,他压根儿没这方面的天赋。
一念至此,白启林又犹豫了。
因为,之前陈自默打太极拳时,有浓郁罡气环绕周身,收功后罡气散去,浑身却不留丝毫。
这是无法理解的怪象。
再联想到那日早上,陈自默身体内有神秘的强大力量,如长鲸吸水般差点儿没把好心施救的白启林吸成肉干……白启林琢磨着,这孩子是个怪胎,虽然他没有天赋资质,天生不具罡气,可这一连串的异常现象,又如何解释呢?
或许,应该收他为徒。
没准儿,就能教导出一个武学方面的大宗师?
“什么时候,我变得这么犹豫不定了?”白启林暗暗自嘲,瞄了眼不急不缓吃饭的陈金,心想当年遇到陈金时,也是这样,不禁感慨疑惑着,人生一世,世界果然小,“他妈的,这对父子都不是正常人,我白启林上辈子欠你们的!”
说到做到,饭后,白启林把陈自默叫到外面,教导他做了些习武的基础动作,以及在习武时如何提气、导气、运气的法门。
让他惊讶的是,陈自默一点即透,很快就做到了。
“看来,真得收他为徒了,他有罡气,只是存于体内而不外溢,量不足罢了。”白启林暗想着劝自己,但没有马上做出决定,他想再观察观察——他哪里会知道,陈自默刚才之所以能迅速领悟,提气、导气、运气,并且罡气游走身体内外,不是陈自默天生有罡气存于体,不足而不外溢,所以单从表象是看不出来的。实际情况是,陈自默真的没有天生罡气,只是在刚才的习武过程中,默念术咒运转心法,就近借了些许白启林外溢的雄浑罡气,又依照白启林所教导的方法,形成了武学中提气、导气、运气时罡气流转的假象。
此时,陈自默在白启林几乎是手把手的近距离教导下,也有了一个让他颇感惊喜和意外的发现:白启林传授的这种武学提气、导气、运气的方法中,提气运气且不去说,引导体内气机流转的方式,虽然没有术法的玄妙神奇所在,但确实可以凭借个人动作和意念的参与,引导周边天地间五行元气汇拢。
只是速度较慢,远远达不到在短时间内积成施术所需的量。
不过,因为有白启林就近在侧,其个人本就有着罡气溢于体表的缘故,陈自默凭借个人术法和白启林的武学导气方式,调整体内三魂五脏六腑七魄的运转,从而更为迅速地引来自然五行元气,并沁润入体化本元,形成可供自己施术的量。
当本元达到了可施术法的量时,虽然本元还在外溢,但由于外溢后受术法施展过程中的引导力,还未散去就继续汇拢浸体,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循环状态。
也就是说,只要外部有比天地自然五行元气正常状态下更为充沛的本元、灵气、元气,那么,就可以施术借来己用。
77章 入高中
为了验证白启林传授的气功心法,晚上陈自默没有去书房,而是选择在卧室里,盘膝打坐,以气功心法吐纳导气,随即,他就真切感觉到了周边稀薄的天地五行元气,点点滴滴向体表附着,再运气入体,进经络,缓缓积存至中枢。
量,极少,对于施术所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让陈自默感到惊喜振奋的是,以武学心法导入体内并积存中枢的五行元气,从体内泄出的速度,比之术法引入化作本元的外泄速度,要慢得多。只可惜,仍旧无法真正积存体内,稍稍动念提气,刚刚积存下的丁点儿五行元气,便外泄一空。
陈自默并未因此灰心,他琢磨着,如此一来,只要能够提升导气入体的量,不以武学心法提气,积存足够了,借以施修行之术,引天地五行元气汇聚,自成循环,就能加以施术了。
第二日清晨,陈自默没有在家里打拳,而是出门到村南的河堤上,一边打太极拳,一边以白启林所授气功心法导气,如昨夜打坐时那般,天地间稀薄的五行元气,再次附着体表,运气入体内,由经脉向中枢魄积存……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以太极动态导气,能引来更多天地五行元气附于体表,并运气入体积存。
但仍不足以施修行之术,修铸炉境的境成期。
于是他以武学心法,运中枢魄之气,尝试着成漩,但稍一提气,点滴五行元气便迅速外泄一空。
“他妈的!”
陈自默忍不住骂了句脏话,气呼呼地又打了一趟拳,转身回家。
午后。
毒辣的日头炙烤着大地万物,便是那树梢上扰人的知了,似乎也经受不住这般酷暑的余威,偃旗息鼓。
村里的大街上,安安静静。
村东陈宅的街门打开,背着书包的陈自默,搬起自行车跨过门槛,下台阶把自行车放好,抬手遮阳看看天,皱眉登上自行车向东行去——要去县一中报到了。
陈自默隐约记得,小时候跟随父亲去过几次燕南市,但自从父亲入狱后,这些年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距离秤钩集十五里路的二堤乡二堤村,是跟着干爷爷给一户人家看邪病,每每想起干爷爷那次摆香案跳大神装模作样,他都会露出忍俊不禁的笑容。
除此之外,他没去过更远的地方。
去往漳秋县城的路怎么走,陈自默倒是知道,沿着村东那条燕漳路一直往南,四十多里地就到了。
父亲说要送他去学校报到的,但陈自默态度执拗地拒绝,表示自己去就可以了。因为他的内心深处,仍旧对父亲有着难以消除的排斥、记恨,并时刻都想着用实际行动向父亲证明,没有这个不称职的父亲,他,照样能活得很好。
经过那条两侧尽是碧绿稻田的乡间小路,来到燕漳公路,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不断地飞速驶过,陈自默忽而有了种心胸开阔的感觉,外面的世界,应该很精彩吧?
从今天起,自己算是真正长大,走出了乡下的家门。
“吹着自在的口哨,开着自编的玩笑,一千次的重复潇洒,把寂寞当作调料……”陈自默很少有地开口哼哼起了歌曲,顶着炎炎烈日,向南骑行而去。
家里。
后院那座被树木郁郁葱葱的枝叶,遮出了更浓郁荫凉的亭子下,有一张刻着象棋盘的石桌、四把石凳,这些都是早些年前,四合院落成时就已经布置好的。
原本习惯了午休的陈金,此刻却正在和白启林对弈。
“不放心的话,就打电话让人开车过来接你,应该能追得上那孩子。”白启林手里把玩着棋子,一边琢磨着棋步,一边微笑着说道:“跟着他直到学校,然后再不声不响地回来……”
“不放心,也得放手啊,他已经长大了。”陈金神情淡然地摇了摇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