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老太太的话相当刻薄,说得时候还不忘瞪了一眼,一直站在边上不说话的馒头。馒头被周老太太瞪得一眼,弄得有些莫名其妙。她微微的缩着脖子,想迅速逃离周老太太的视线,这一路上下来,她少没挨周老太太的训词,一刻也不想在她面前多待。

周老太太骂了几句不再多少,命周景源领自己去歇息。

周碧霞目送母亲离开,忍不住发着牢骚:“怎么一进京,就变了个样子。不让去就不让去就是了,发什么火啊!”周碧霞有些怨恨地看了眼馒头,“都是你啦!谁让你拿着包袱的?丢给下人就是了!”

“啊?”馒头有些吃惊的望着周碧霞,这怎么又跟自己有关系。

“看什么看?还不去做吃得过来!你想饿死我啊!”

馒头赶忙应下,转身就想走,突然想起自己并不清楚这院子的厨房在哪。她只得缩手缩脚的站在一边。

“小姐,来客人了,老太太让您打扮下去见客人!”周家的女仆赵嫂匆匆忙忙地从前面赶了过来。

“谁啊!怎么刚到就有人上门,一定要我去见么?”周碧霞有些兴奋,一到京城就要应酬,看来哥哥仕途果真很顺当。

赵嫂急急地说道:“不知道,大人让小姐快打扮了就过去,说就要来了!我还赶着服侍老太太,双儿快帮小姐把头发梳梳。”赵嫂说完转身就走,走带花圃的时候又往回来,对馒头道:“老太太让你就不要去了!”说着急急忙忙的挪着小脚奔了出去。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初入京城(二)

丫鬟双儿飞快地帮周碧霞将发髻梳理好,开了箱子让周碧霞挑选衣裳。周碧霞瞟了几眼被双儿小心翼翼摊在炕上的衣裳,双手环抱着问道:“你去问问陈嫂看来的是什么人?我也好挑衣裳穿!”

双儿掩口俏皮地笑道:“都让小姐去乐,莫不是要给姑娘说婆家?”

周碧霞顿时双颊绯红,娇羞地啐了双儿一口:“死丫头,做派起我来了!快给我挑一件!”

“姑娘害羞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爷做了官,未来的太太也跟了过来,姑娘以后就要被人称作姑太太了,还不出嫁么?”双儿俏皮的打趣着周碧霞,她早就摸透周碧霞的脾气,知道姑娘骂她也不过是害臊,便大了胆子放肆道:“老太太压着姑娘不嫁人,还不是想着老爷若中了进士,在同榜中给姑娘说个好人家?”

“瞎说什么啊!”周碧霞越说声音越低,心里却犹如灌蜜。

双儿见自家姑娘听进心中,继续鼓动着:“姑娘要穿哪件才好?是这件藕合色的还是这件水红色?”双儿说着取过一件水红撒虞美人花亮缎的偏襟长褙子,领口处还镶着一圈粉紫色的边。

见周碧霞摇头否决,忙又取过另一件海棠红色的衣裳。周碧霞打量了一下,摇摇头:“这么艳,穿出去不端庄。”

“这是大喜的事,当然要穿得喜庆些。姑娘不如带朵花吧,这也太单调了些。”双儿就没想到还有什么颜色能比红色还要端庄些,这可是正室才能穿的红色。

周碧霞摆摆手道:“就那几件首饰戴出去也寒酸,还不如不带。就穿那件粉红色的罢了!”

好容易才选定了衣裳,赵嫂又奔了过来,看见周碧霞还没换上衣裳。“哎呦”一声:“我的大姑娘。怎么衣裳还没穿好,人都要到大门口了!双儿,快帮姑娘把衣裳穿好!”

赵嫂说话极快,噼里啪啦的,口中说着手中的动作也不停,拿起衣裳就服侍周碧霞穿上。拉着周碧霞便慌慌张张往外赶。

等周碧霞赶到大门地时候,也没见门口有人在。君子首发她努力平静自己地呼吸,有些不快的道:“赵嫂。人还没来,你那么赶做什么?”

“是我让赵嫂去叫你的!怎么这半天都不出来?”周老太太威严的训斥着。

周碧霞一日之内被母亲教训了数遍心里即使有气,也不敢发作,老实地退让在母亲身后不敢作声。

等了一会,就看见一乘大轿抬了过来,周景源早就对着轿子深深的作揖,周碧霞也赶紧跟着母亲,学着哥哥的样子双膝微微弯曲蹲下行礼。

青昵轿帘掀开。先走下的是个脚踏官靴的男人。只听周景源称道:“下官二甲四十七名进士出身周景源拜见郑大人!”

“不必客气,快请起!”

周碧霞这才抬起头看清来人,一身玄色亮缎长衫,大腹便便。看起来有个四十多岁,这便是哥哥要给自己说亲地人么?周碧霞觉得自己现在仿佛身处三九天一般,手脚冰凉冰凉。

“这便是老太太并令妹么?在下郑承恩!”

周老太太见儿子对来人甚为恭敬。忙称不敢,请来人里面坐。

郑承恩与那女子落座后,郑承恩将身子侧对周老太太寒暄道:“老太太一路辛苦。若有不便,就与老夫说便是。”说着打量了站在周老太太身边的周碧霞,赞道:“这便是景源的妹妹?果真是清秀可人,大家闺秀的风范,老夫意做月老,不知可许配人家?”

周景源一听忙上前作揖。幸喜道:“全凭大人吩咐!”

“哈哈哈!”郑承恩听周景源这么说。连连点头,对周老太太道。“老夫有一侄女,年方十七,还算贤良。想许配令郎,不知老太太可否愿意?”

周老太太并不言语,只是陪着嘿嘿笑了两下,她疑惑地看着儿子,儿子那张笑脸上,她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来。儿子对来人这么恭敬,定是达官贵人。可是儿子已经定亲,这算是二房还是平妻?

就在所有都沉默的时候,周碧霞冒失的张口道:“哥哥已有婚……”她话还未说完,便被哥哥扫过的眼神,截断了。周碧霞轻轻一抖,哥哥的眼神太可怕了,简直要吃了自己。

周景源地眼神也就是那一瞬间,随即就换上了温和的笑容,起身对郑承恩作揖赔礼:“小妹在乡下野惯了,不知轻重。还请大人见谅。”

郑承恩笑了笑,摆手不介意地道:“令妹直爽,老夫甚是喜爱。老太太今日才到,身子疲乏,老夫改日再来拜访。这是些薄礼,还请老太太收下。”说着便抬脚走人。周景源一直送到门外。

“郑大人,没听小妹乱说,那是家母为下官讨得名妾室。”此时的周景源根本就没有高中的神采,满面地紧张,还带着些奉承。

郑承恩冷笑一声,随意的整整自己的袖子,轻松地道:“老夫不管什么妻啊妾的!小女过门时,后院必须干干净净。周大人,老夫的话你可明白?”

周景源深深地弯下腰,点头称是。

“周大人,别跟老夫玩那些花花肠子。老夫能让你此次高中,也能送你去见阎王!”郑承恩冷笑两声,甩了袖子独自上轿走人。

即使这样,周景源依旧深深地弓着腰,一直等到轿子消失在视线前,才敢直起身子。

屋里,周碧霞正跟周老太太抱怨着:“娘,你看大哥刚刚还凶我。那人就坐这么小会,还让咱们等了那么久,这是做什么啊?”

赵嫂正听从周老太太的吩咐将郑承恩送来的礼盒打开,只见里面放着一尊白玉观音。周老太太乍见到这么贵重的礼,跌坐回椅子里。只是直愣愣地看着赵嫂打开的另一口箱子。却是十几匹缎子。

周碧虽不认识是何缎子,但见颜色周正,花样精细,细细地摸上去,是那么的舒服,定是好东西。想来能跟那尊白玉观音一起拿出手地缎子,价值一定不菲。

一见周景源进门,周碧霞急切地走道哥哥身边。问道:“哥哥,那是什么人,怎么送这么贵重地礼?”

周景源根本就不看东西,甩了妹妹,径直走到母亲跟前道:“娘,孩儿有话要回禀。”也不等周老太太答应,上前便搀着她往后面走。

“哥哥,你还没同我说呢!”周碧霞赶上前。拦住周景源。怎么一到京城,哥哥同母亲都变了,在家地时候哪有对自己这般轻视。

周景源搀着母亲,沉下脸皮。厉声道:“碧霞,回你屋去!姑娘家没姑娘地样,冒冒失失的。让人看了笑话!”

周碧霞哪有被嫁人这么严厉的说过,而且是一天四次,还是莫名其妙的被骂,她内心万分委屈,被哥哥训斥了不敢辩驳一句,“哇”地一声哭将出来。可是没有人安慰她,周碧霞眼泪汪汪的看着漠不关心自己的母亲与哥哥,掩面跑了出去。

周老太太在屋中坐定。喝了口儿子递上的茶。忧虑道:“你妹子年纪还小,莫怪她!”

“她都多大了。还小?娘!这是京城,不是县城。郑大人今日已经答应为妹妹做媒,定非一般人家,妹妹还是这般小儿心态,叫儿子怎么放心!”周景源地发作只是一点点,很快便被忧虑带过去了。

周老太太点点头,叹了口气,自己的女儿是自己惯了出来,直心直肺,若真是日后嫁了人,还真是头疼。周老太太并未在女儿的身上多方心思,她满心盘算地都是儿子要同自己说的事,额首道:“你要同为娘说些什么?”

周景源上前一步,撩起下摆,跪在周老太太跟前,磕了头道:“儿子要娶方才来的那位大人的侄女。还望娘亲成全!”

周老太太惊得将杯中茶水溢出些许,她定了定神,将杯子放回桌上,拿了帕子揩净手掌,有些担忧的道:“你就不怕御史奏你停妻再娶?”

“不过是定亲,未说什么,就说是妾又有何妨?当日言及娶她,不过是看在她长姐是尚书大人府上之人,且不说那主家年前已罢官;就说出身,儿子如今是进士,怎的也会娶别家小姐。”

“我儿所虑甚是!”周老太太对儿子地眼光还是满意的,想着当年儿子一中举回来,便要自己去白家提亲,自己就有些腻歪。平头百姓还敢嫁给自家儿子?儿子数次要求迎亲,那家还百般阻拦。前年那家四丫头私奔,自己就想给儿子把亲自退了,儿子还死活不愿。还以为儿子是死脑筋,没想到后招在这。

儿子原本同杨相交甚深,她就有些不满,成日还说些什么忠敬诚直之类的话,她就有些不快。周老太太也读过些书,也知道那些清官是何种境况。不过儿子心志在那,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如今看来儿子早就开窍,心中顿时满足异常。

周景源一想起母亲还把馒头带进京,就有些心烦,妹妹也真是太大嘴,张口就露了底,这事现在看来还真是棘手:“儿子曾寄书信与娘,怎么还将她带入京来?”

“你又没说他事,为娘想着你走前嘱咐好生照顾她,还以为你要娶她,便带入京来。”周老太太听儿子言中之意,像是不愿意让那个臭丫头来,心中顿时万分后悔。“唯今之计,还是要打理好那丫头的事。”

周老太太冷哼一声,抬手整整自己地领口,悠然道:“她一人上京,小姑娘家,就是做妾又有何地说理?”

“母亲说的是,只是……”周景源揣度着,将郑承恩临走之时所留之话完整告知母亲。

周老太太听了,冷笑一声:“好大的口气!我儿就不可纳妾?”

周景源见母亲如此,忙劝慰道:“母亲此言差矣。郑大人乃当今皇贵妃伯父。皇贵妃深受圣宠,儿子今后仕途还指望郑家,切不可得罪于她。”

“却是如此!你可是让你帮你解决后地那个丫头?”

如今,如何都不能让御史知道自己停妻再娶,可人已经到了京城,还住到自己的府上,自己当如何处置。周景源有些忧心,郑家放了话在那,是死是活已经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了。

周老太太端过茶,嘱咐儿子道:“好些时日没为娘揉肩,为娘揉揉可使得?”

听母亲这么说,周景源明白,娘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只是嘱咐道:“还请娘莫要闹出命案!”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初入京城(三)

厨房门口,厨娘搬了个小凳坐在门边,一脸的愁云。老太太跟小姐来了后,自己变着法的换花样,只是老太太跟小姐的口味重了些,自己怎么弄都说淡了。可有些菜要是弄咸了,那还能吃出什么味来。京城的菜色,因为都城北迁,形成南北两大特色,南方其中以苏淮名菜为主,那得菜本身就有些淡,还近乎于甜。

厨娘也是听了上面的话,说小姐想尝尝京城的佳肴,自己思虑着这淮扬菜也算的上是京城一绝,再说老太太年岁也大了些,走了那么些天的路,身子也烦,自己也就做了些清淡的吃食送上去。结果动都没动,直接打法了回来。还是一个小姑娘来了帮她把菜色弄好,她尝了尝,咸,哪能进得了口。若是这样,她这个厨娘还真是伺候不了那几位。

厨娘烦闷的不知如何是好,心中有些抱怨这些一跃龙门的新贵子弟,才做了官就知道摆官威,成日折腾她们这些下人。

“许嫂,今天做什么?老太太说想吃烩面。”

许嫂看见是周老太太跟前的三丫慢悠悠地晃了过来,忙站起身,还想赔笑着说几句,一听什么烩面,两眼一翻,茫然的问道:“烩面?姑娘,我可没听过那是什么?”

三丫和善地道:“是咱们老家的面食,老太太最爱吃了。”

“那你可会?说与我。我就做来。”许嫂一听是老家地东西,心中就一咯噔,那种东西怎是自己会做的。还是少不得要巴结这些从老家跟来的大丫鬟。

三丫谦谨地半福了身子。拘束地道:“我是老太太打外面买来地,不知道这些。”瞧着许嫂失望的样子,三丫有些不忍,挪到许嫂的跟前,附耳道,“你就请那日帮你弄菜的那位便是。”

“她?”那丫头是不错,只是自己压根就不知道她叫什么,上哪去找。许嫂踌躇着。“好姑娘,我连老太太带来的人还未认全,上哪去请她。你将她请来,许嫂是记得你的好。”

许嫂见三丫丝毫没有去请的架势,口中的语气更加软和,神情恳请地道:“好姑娘,你快说,这眼见就要到晌午了,这没东西,我哪交的了差事?”

“许嫂。她一会就过来,你同她说。千万别说是我说的,老太太知道要打死我的!”三丫急急忙忙地丢了句话,就跑了。弄得许嫂一阵糊涂,这什么跟什么,这说了,还出人命?许嫂摇摇脑袋,不去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还是想着那丫头快点来,帮自己把事摆平。

在许嫂的等待中。终于把馒头等来了,许嫂异常兴喜的迎了上去,拉着馒头就往厨房走。进了厨房,许嫂便将围裙系道腰上。急切的嘱咐着:“老太太要吃烩面,快些着!”

馒头心里盘算开了,娘以前教导过,烩面靠的是面同汤。光是熬这个汤就要一天的功夫,哪是这小会功夫就能做好地。

许嫂早就开始和面,眼见馒头还站在那不帮忙,口无遮拦的道:“你还拿起小姐的款了?跟老太太来的就了不得了?坏了老太太的饭,我看你怎么交差!”

“大娘。烩面要熬汤的。这么点时候来不及的,明日再做便是。”馒头小心翼翼地解释着。她瞧得出来厨娘的脸色不好。

许嫂摔了面团,啐了馒头一口:“明日做?老太太今日便要吃,你也是伺候的人,这都不知道?你要什么汤?”

“要牛骨熬出的汤才香,若是这个时候能去买。晚上约莫着还能吃上。”

许嫂本来心中就有些不舒服,这又闹个自己不会做地烩面,现在把人找来了,还说要什么汤,还要牛骨。她瞧馒头穿得普通,想着也就是个丫头,发作着:“吃个面还这么多的讲究。上好的菜式不要,净拣些上不得台面的乡下东西。就是穿了龙袍,我瞧也不过是个花子!”

许嫂骂了一阵子,心里地气也出了,人也就舒服一些,叹了口气挥着手让出案台:“我知道了,随便弄点应付这顿再说!”都说新贵老爷家不能做事,自己还乐滋滋地跑了来,果然这还没做几天,就这么心烦。

“过会同我一起去集市,看还要些什么,把老太太日常爱吃的都弄些。”许嫂想了想也只能这样,还算是有人知道,要不她今天就想打包走人算了。

馒头赶紧应下,回屋收拾下,又到厨房候着许嫂。

“拿着伞,这天不好。”

馒头抬头看看天,好像也没什么:“大娘,这天还算好,不用了吧!”

许嫂根本就没多说什么,只是吩咐馒头带伞,自己就赶着出去。|| 首 … 发.||

京城果然是大地方,街市上到处都是买卖人,馒头好奇地看着街上的一切,什么都觉得稀奇。许嫂领着四处张望的馒头,内心涌出莫名其妙的自傲感,她仰起头,大步往前迈,时不时的指点一二。

馒头其实并不清楚什么样的食材是最好的,在县城有些就是农家挑来,要不就是只此一家,根本就没地方让你选。京城就不一样,伙计热络地介绍着,还能挑选自己满意地东西。馒头实在是很喜欢京城的感觉,所有地人都乐呵呵的,感觉是那么的舒服。想着自己以后要在这生活,突然觉得全身都有中在冬季里泡澡般的舒适感。

不过京城的天气让馒头有些不能适应,晌午的时候还是大好的天,怎么出来买个东西的功夫,天就变了。瞬间就扬起小雨。馒头有些佩服地望着许嫂,多亏了许嫂早先说了要带伞,要不然这些干货就要毁了。

馒头紧紧地抱住干货。撑起油伞。路上的行人并未因为突如其来的雨打乱了自己地步伐,带了伞的撑起伞继续在街上行走,只是步履间加快了些速度;没带伞的要不抢到两边屋檐下等待雨水结束。

快步中,馒头瞟过,一名女子弓着身子从自己身边赶了上来。手中还护着些锦盒,没有一丝想在屋檐下躲雨的态势。经过一群撑伞路人身边时,没有一人愿意与那女子共享一把伞,为她遮挡雨滴。

看着她在雨中狼狈的样子。馒头有些不忍,快跑了几步,追了上去,将油伞高举过那名女子的头顶,想为她遮挡下。只是那名女子的步伐飞快,馒头有些跟不上,显得有些絮乱。

奔走的女子似乎觉得头顶有些阴暗,抬起头往上方瞧了眼,脚下却不停,却见头顶有把油伞。再将目光转向为自己撑伞之人。

馒头也将女子打量了一番。这是个二十出头地女子,涂着脂粉而显得白皙的有些平庸的脸,让人觉得只是平庸。馒头客气的对她笑笑。

女子感激地对她笑笑:“你真是好人!”

头次被人夸是好人,馒头有些受宠若惊,摇着头道:“哪有!”

女子不在意得笑了笑,瞧了眼馒头怀中的东西,温和的道:“你也是出来买东西的么?”

馒头点点头,她本身不擅言辞,别人问她就答,并不多话、

“姐姐是哪个府上的。改日我亲自还过去。”

“榕树胡同周府。”馒头出来的时候是把住址记下的。

女子在口中默念了一遍,对她笑笑,说道:“莫不是新榜进士?”

馒头好奇地问道:“姐姐怎知?”

“你们定是才上京,世人都是知道榕树胡同都是租出去的。多半都是新榜留京进士暂时居住。”

馒头点点头,静静地为女子撑着伞,一直到岔路口的时候,要不是许嫂在一边提醒,馒头怕是还要一直要为女子一直撑下去。馒头有些为难的看看许嫂又看看那个女子,现在的雨比先前下的更大了。若是让女子就这么回去,那几个锦盒一定会毁了的。

馒头毅然将手中的伞递给女子:“姐姐拿着吧!我与大娘共用一把伞便是了。”

“这怎么成,这都是些干货。淋湿了可就毁了。”许嫂站在一边叫着。使着眼色叫她快些回去,出来都好些时辰了。这时候要赶回去做姜汤,还要准备晚饭。

晚餐的时候,周老太太算是吃了顿满意的一餐。中午想吃点烩面,结果说灶上没有高汤,只得随便垫了点东西。晚上还好有卤面吃,这面做地地道,还真有在家的味道。

周老太太点着面前那盘卤面,满意的道:“这厨子不错,吃得还有些家里的味道。”

周景源赶紧站起身来,欢喜地道:“母亲喜欢就好。”亲自又为周老太太又添了些卤面。

周老太太制止了儿子地动作:“娘老了,吃多了容易积食,你与娘盛些鸡蛋汤便行。”

周碧霞喝干了碗中的鸡蛋汤,软趴趴的伸出空碗递到哥哥身前,讨好地道:“哥哥也帮我盛碗汤吧!”

周景源将汤双手敬给母亲,笑着点着妹妹的脑门:“就你淘气。”

周碧霞懒洋洋地瞧了眼哥哥,脸上嬉笑:“哥哥都与娘盛了,为我盛碗有何不可?”

“碧霞!坐有坐像,大姑娘家的跟没骨头似的,像什么?把胳膊放下去!”周老太太口上是严厉了些,可是看着功成名就的儿子,望着温柔可人的女儿,她只觉得自己居霜多年也是值了。

周碧霞噘了嘴,喝了口鸡蛋汤,不满地哼了两声:“大哥,这厨子还真不错。你在哪寻得地?不似昨日做地淡淡的,一点味都没有。”

周老太太也点头说是,这上了京,到晚上这顿才算是吃上合口味地东西。心里一痛快,对儿子道:“把厨子叫来,好好地赏他!”

周景源也为自己找了个好厨娘暗自高兴,连忙应承着。命人把厨娘带上来。

许嫂谢了赏,又赏了几口酒吃,舌头便大了,迷迷糊糊的夸道:“老太太身边的都是极好的,还是老太太跟前的丫头指点的好!”絮絮叨叨的尽说些有的没的。

周老太太当然清楚,自己从家带来的也就是两个丫鬟,厨娘口中所说的丫鬟便是哪个丫头,这样也好让人以为是丫鬟,省得到时候惹来这么多的麻烦。

她挥了手让许嫂退了下去,起了身说要儿子陪自己出去走走,又嘱咐女儿不可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