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四爷在上-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熙凤装着抹眼泪,委屈道:“老祖宗偏心,有了外孙女儿就不要孙子媳妇了。”一语说得众人都笑了开来。

王熙凤早就听闻老太太有个嫡亲女儿,颜色不俗,如今见了黛玉,便觉着传言不假,黛玉身量虽小,却不难看出将来定是个倾国佳人,有如此女儿,贾敏的容貌可想而知。当下便啧啧说道:“原以为咱们家的几个女孩儿就算好的了,竟是我没见过世面。瞧妹妹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太太的外孙女儿,倒是嫡亲的孙女儿,怪不得老祖宗念得什么似地。”一句话说得贾母心中乐呵。

王熙凤见黛玉面色娇弱,又道:“瞧妹妹身子骨儿似乎不大好?往常在家中可有请大夫看过?想来江湖郎中到底是要差些,如今到了京城就好了,太医院的孙太医却是好脉息,赶明儿请他过府看看。”

黛玉心下郁闷,原本因为修炼养出了几分血色来,谁知道上月弄了个阴灵体,这皮肤越发白净,只是再不复以往的白里透红,直给人一种娇弱的感觉。她真心不待见自己现在这副模样!

嘴里却道:“我自来就是如此,也不是什么病,就是体质弱了些,如今只是吃人参养荣丸。”黛玉眼角余光扫了王氏一眼,她倒是要看看,王氏会不会真的在这药里捣鬼!

☆、第三十六章 贾家的女人们

这时王嬷嬷上前问:“不知咱们姑娘住哪里,奴才们也好带了东西下去收拾。”

贾母搂着黛玉笑道:“好容易玉儿来了,我可不想她离我远了,就让玉儿住碧纱橱吧,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就行了。”

王嬷嬷心想:你们巴巴的三催四请打发人去接姑娘,却连住的地方都没打理好,还要临时收拾?心里便生出不满来,只道:“老太太不知道,姑娘带了八个婆子,四个大丫头,六个小丫头,倒是另外给个院子才行。”

王氏抬了下眼,又垂了下去。

王嬷嬷笑了一下,对着贾母说:“姑娘在家就是如此,原也是夫人照着出阁前的规矩吩咐的。”

贾母想起敏儿在家时,是如何的金尊玉贵,看向黛玉的眼中多了几分怜惜,对旁边的人笑道:“敏儿在家时,太爷和我疼得什么似地,唯恐委屈了她,姑娘家原本就该尊贵些。”

如此倒也没人再说话,贾母想了想,自然猜到林如海派了这么多人来,目的就是让黛玉单独住一个院子的,便道:“我这后院原是个大花厅,有十来间房,只是久未住人了……罢了,打扫了倒也住得下,只是条件到底差了些。”

王嬷嬷笑道:“只要打扫干净也就是了,咱们姑娘也不是那等骄纵的人。”事情定下来之后,王嬷嬷又说:“老爷说了,老太太是姑娘嫡亲的外祖母,咱们本不该外道。只老太太家大业大的,虽不缺这几个钱用,好歹是我的一番孝心。因此,让奴婢封了两百两银子,权作姑娘在府上的费用,家下人的月例银子也由我们自己出。”说着接过一旁雪蝶手中的小盒子打开,明晃晃一排码着整整齐齐十两一锭的银子。

贾母面色便有些不好,埋怨道:“姑爷这是做什么,老太婆自己的外孙女儿,还给什么银子?”

王嬷嬷笑道:“话虽如此,只姑娘要住上几个月呢,比不得走亲戚住个三五日的。况且府中人多,保不齐有些个奴才嘴碎的,不若竟收下,姑娘住着也安心。”

贾母心中一动,倒也明白了王嬷嬷所虑,口中道:“如此便罢了,总是姑爷太外道了。这银子我就先给玉儿收着,以后给她做添妆的费用就是了,只玉儿的费用从我帐上支,不用走官中。”

王嬷嬷急忙道:“正要求老太太一件事儿,咱们姑娘脾胃养不好,只能吃些清淡的饮食,还时常要熬些药膳吃的。况且咱们院儿里也有二十来口人,倒是自己弄个小厨房还便宜些,一应采买费用也由我们自己出。”

贾母知道这都是林如海安排好的,便不言语。

王氏见贾母不说话了,便开口问王熙凤:“姑娘们的新衣早前儿做了,如今你林妹妹过来,也按制补上,后楼上的缎子,我看着也还鲜亮,正适合小女孩儿家。”

王熙凤笑道:“早听琏儿说启程了,我这边便备下了,一会儿送去给太太过目了,赶明儿就给林妹妹量体裁衣。”

王氏便抿嘴一笑,点头不语。

王嬷嬷冷眼看着她们姑侄两个一问一答,笑道:“哪里好让二太太破费的,咱们姑娘今年的四季衣裳早就做好了,这回上京光是衣裳就带了两大箱子,尽够的。”谁还稀罕用别人剩下的料子?

王熙凤忙道:“到底是太太的一番心意呢,林妹妹是老太太的外孙女儿,自然和咱们府上的姑娘一般看待的。”

黛玉看了王熙凤一眼,对着王氏欠了欠身,笑道:“谢过二舅母。”

又闲话了几句,贾母看天色不早,便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

邢氏因王嬷嬷刚才没给王氏好脸色,且还叫她二太太,而不是像府里其他人那样奉承着叫王氏太太,心里倒是觉得黛玉这嬷嬷是个好的,顺便也把黛玉喜欢上了几分。此时听了贾母的话,便起身笑道:“我带外甥女过去罢。”

贾母笑道:“也好,你去了一会儿也不必过来了,省的来回折腾。”

邢氏答应了,便带了黛玉出了垂花门,这次倒是从西角门出去,过了荣府正门,便进了一黑油大门中。一时入了正厅,邢氏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不多时有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这几日身上不好,知道姑娘身子弱,怕过了病气,往后日子长着,再相见也不迟。”

黛玉听了一笑,知道这不过是贾赦的推脱之词,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往王氏房中而去。众嬷嬷引着,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荣禧堂”。和贾赦的院子相比,这简直是天壤之别,由此也可看出贾赦这一房的势弱。

不及细看,便跟着嬷嬷转到东边的三间耳房内。黛玉进去,王氏说:“你舅舅斋戒去了,今日却是不得见。刚才在老太太房里你也知道了,我有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因老太太怜爱,养在膝下,如今仍和姐妹们一处玩耍。他是个不省事的,你只别理他就是了。”

以为谁都把宝玉当宝不成?黛玉脸上淡淡的道:“男女七岁不同席的道理黛玉还是知道的,虽说是在外祖母家里,平日里除了早省晚省外也不出院子,其他时间自然不会与表兄见面的。”

王氏便笑了,“正该如此。”

没说几句便有一个丫鬟进来说老太太传饭了,王氏便携了黛玉往贾母院里走去。

大家族用餐,媳妇是上不得桌的,要先伺候了婆婆小姑们用了才能在下面的桌子上用饭,贾府自是如此。一桌子贾母正面坐了,左边依次是黛玉、探春,右边依次是迎春、惜春。

黛玉见桌上的膳食都是大鱼大肉的,心想,亏得王嬷嬷今儿才说了我脾胃弱只能进些清淡的吃食,没想到第一顿饭便是这么个模样,再者都知道我如今在孝中,还弄这些荤腥,是什么意思?当下也不好说什么,只拣了素三鲜、百合西芹两道素菜吃了几口。

一时饭罢,贾母让媳妇们先下去用饭,屋里只留了姑娘们并几个丫头。雪蝶贴身伺候黛玉,王嬷嬷在外间候着,林府来的其他人因着要打扫院子,便没有过来。

贾母见黛玉虽有四个大丫鬟,只是毕竟对贾府不熟,平日里有个什么事儿倒也不方便。屋内打量了一眼,就看到她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叫鹦哥儿的,因想着素日里也是个老实本分的,便指给了黛玉。

鹦哥儿上来见过黛玉,黛玉看了一眼,这就是紫鹃啊。都说紫鹃对林妹妹很忠心,然而黛玉并不怎么喜欢她,至少在贾宝玉随意进出林妹妹屋子这件事上,紫鹃的行为有些不当。不过黛玉也知道不好推却,便笑着说:“这名儿听着倒像是叫那廊上的鹦哥儿了,不如改一个,就叫紫鹃吧。”

贾母笑说:“既给了你,自是你做主。”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第三十七章 初见宝玉

黛玉一下子来了精神,倒要看看这块石头有什么好的。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走了进来,黛玉凝神看去,只见他穿着一身大红绣福字衣裳,外面是一件金色对襟马褂,虽说颜色艳丽了些,到底年纪小,也就罢了。只看他脸上唇间似有胭脂香粉,竟是比寻常女孩儿家还要脂粉气一些,黛玉便有些皱眉,就这么一个娘味儿十足的,林妹妹怎么就看上了他?

宝玉给贾母请了安,抬眼看到黛玉,便知是姑妈之女,忙上前见过。这些日子常听老祖宗说起有个表妹要到家里长住,他惯是喜欢女儿的,一时听了,欢喜的什么似地。此时见了黛玉姣好的面容,心里一动,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

贾母笑道:“胡说,玉儿一向在扬州,你如何见过她?”

宝玉道:“虽然未曾见过,但我看着面善,就当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说着走到黛玉身边坐下,黛玉微微皱眉,往旁边让了让。宝玉似未看见一般,问:“妹妹可有字?”

黛玉道:“黛玉还小,不曾取字。”

宝玉顿时眉飞色舞起来:“我这里却有一字,最衬妹妹,‘颦颦’二字妹妹觉得如何?”

黛玉似笑非笑的斜了他一眼:“二哥哥难道不知,女子的字历来都是及笄时由家中长辈赐予?故而二哥哥这两个字还是留着日后给小辈们用吧,黛玉是断不敢领的。”这孩子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贾母忙道:“正是如此,你小孩儿家家的,哪里能给玉儿取字了?仔细你老子知道了捶你!”

宝玉嘟囔着:“理这些俗人做什么?”只是怕极了父亲,便也不在这上面纠缠。又问:“妹妹可也有玉?”

自从决定来贾府,黛玉就对贾宝玉的那块玉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特别是开始学习符篆以来,她就觉得这世上恐怕真的是有神仙存在的,很想看看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是否真的具有灵性,便道:“早听娘亲说二哥哥有块娘胎带来的宝玉,可能给玉儿一观否?”

宝玉听了欢喜异常,忙解了那玉下来,黛玉小心接过,但见那玉确实晶莹剔透,是块上等的宝玉。最要紧的是,从那玉中透出浓浓的灵气来!黛玉真是有些眼馋了,可惜不能据为己有,看来得多赚点钱,买些好玉回来。再细看那玉,隐隐有字迹,黛玉缓缓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却是一方宝玉。”

宝玉听黛玉夸奖,更是高兴,又问黛玉有玉否。黛玉早料到贾宝玉会有这一出,因此是早有准备,闻言抿嘴一笑:“我自来不爱金银,只爱玉石,爹爹倒是给我买了些,到底没有特别喜爱的。”

黛玉没有按原著的套路走,贾宝玉到底没有摔玉,对于这个结果黛玉很满意。没有贾宝玉的摔玉事件,黛玉初入贾府这一天还算是顺利。因为当晚就住到了后院大花厅去,袭人便也没来聒噪。晚上黛玉像往常一般练了半个时辰的瑜伽,方才洗漱睡了,这一晚,黛玉睡得很香甜。

**

翌日一早,黛玉神清气爽的起来,洗漱过后,就着咸香可口的小菜喝了半碗绿粳粥并一盅燕窝,接过雪蝶递过来的茶水,漱了口,又喝了一口蜂蜜水润喉,开口道:“雪鹭将咱们从扬州带来的表礼拿出来,我去外祖母那里请安时一并给了。”

雪鹭答应道:“昨儿个奴婢就将各院的表礼找了出来,已经备妥了。”

正说话间,却听外面有吵闹声,黛玉眉头微皱,不一会儿,就见一个二等丫头进来回话:“请姑娘安,外面宝二爷来了,奴婢们拦下了。”

王嬷嬷点头道:“你们做得好。”

一行人簇拥着黛玉出了门,穿过小花园,吵闹声越发大了。只见一粉衣女子拉着宝玉道:“宝玉,先回屋梳洗了再过来吧,天儿还早,林姑娘怕是也没起床呢。”

雪蝶上前半步,悄声道:“那是宝二爷身边的大丫头,叫袭人的,据说是宝玉跟前第一得人的人。”

却见宝玉甩开袭人的手,只说:“我在林妹妹这里梳洗就好,何必跑来跑去麻烦?林妹妹若是没起,我便进去等一会儿子就是了。”说着便要往里走。

旁边一个婆子忙拦着道:“没有大清早的一个男子就往姑娘屋里闯的道理,还请宝二爷回去吧。”

宝玉道:“你这婆子好生讨厌,我和林妹妹是嫡亲的表兄妹,亲近亲近有什么关系,偏你们说这说那得,平白污了人的耳朵。”

黛玉怒极而笑:“我还未曾听说过这样的歪理。”

宝玉见黛玉过来,眼睛一亮,就要过去拉黛玉的手:“林妹妹,你来了。”

雪鹊斜跨一步挡在黛玉前面,宝玉只好讪讪的收回手。

黛玉见他这样,心里越发瞧不起,冷冷道:“二哥哥以后还请不要到妹妹这里耍威风,二哥哥比黛玉还年长一岁,正是该用功读书之时,岂可混在女儿堆里?即便二哥哥不求上进,也请到别处玩去吧。”

宝玉一听见读书就皱眉,心想:怎么来了这么个天仙似的妹妹,脑子里却这么糊涂?于是不满道:“妹妹迂了,读书只要明理即可,那些八股文章,有什么趣味?那些做官的也不过是些国贼禄鬼,这样的人我是不爱做的。”

众人都被宝玉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吓了一跳,这可是把皇上也骂进去了,皇上可不就是最大的官么。

雪鹊嘿笑一声,道:“这样说来,二老爷也是国贼禄鬼了?”

黛玉忙斥道:“雪鹊!说的什么浑话!平日里惯得你连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能说也不知道了。就罚你禁足一个月,抄礼记百遍。”

雪鹊也知道自己这话说得孟浪了些,走到宝玉面前行礼道:“宝二爷,奴婢今日脑子上了浆,说的都是浑话,您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奴婢这一次吧。”

宝玉本来听雪鹊之前的话,觉得有些不对,此时见她向自己赔罪,当下便又勾起了他对女孩儿的怜惜之心,上前拉着雪鹊的手扶她起来,对黛玉说:“雪鹊不过顺着我的话说罢了,何曾有错,妹妹便饶了她这一次吧。”

黛玉听了宝玉这话,便觉得头更疼了,也无力和他争辩,只挥手让雪鹊下去。宝玉失了手中的滑腻,心里觉得空落落的,不由得捻了捻手指。

袭人在一旁瞧得仔细,低下头,手紧紧握了一下。再抬头,又是一幅温婉的笑模样,上前搀了宝玉的胳膊,道:“林姑娘要去给老太太请安了,宝二爷赶紧回去梳洗吧。”

宝玉方回过神来,忙道:“林妹妹可要等等我。”

黛玉没有搭话,径自走了。

☆、第三十八章 把黛玉指给十三?

到了贾母屋子,黛玉方进去,贾母就招手让她坐过去。黛玉抿嘴一笑,挨着贾母坐下。

贾母抚着黛玉的发,爱怜道:“昨儿夜里睡得可好?瞧着气色有些差,一会儿让鸳鸯给你一些安神香点着。”

黛玉笑道:“玉儿昨晚睡得可舒服了,只是连月来坐船有些晕,养两日就好了。玉儿从小不爱点熏香的,一时用了倒是不习惯。”

聊了一会儿,见几位太太、奶奶、姑娘都到了,黛玉使了个眼色,王嬷嬷忙捧了一个大匣子上来。黛玉上前打开,一边道:“玉儿听娘亲说外祖母虔心事佛,这尊白玉观音也只有外祖母配得上。”

贾母见了那通体莹润的玉观音,便知道价值不菲:“这玉已经是难得了,更难得这菩萨雕琢得栩栩如生,那慈悲的韵味也透了出来。这东西怕是拿着钱也没地儿买去,我知道玉儿孝顺,这东西却是太贵重,你自己收着便好。”

黛玉笑道:“凭它怎么贵重,也比不上玉儿和外祖母的情分重。”

贾母见黛玉这么孝顺,乐眯了眼,看来有些事玉儿还并不知道,果然她猜得不错,这样的事想来林如海也不会让她知道,毕竟事关她的生母。又想着日后两个玉儿成了亲,自己的东西还不是留给他们两个,便点了点头。鸳鸯忙上前接过,好生收好。

黛玉又道:“昨儿太匆忙了,没尽到礼数,还请舅母、嫂子、姐妹们莫怪。”

王嬷嬷忙指挥着丫头们将给众人的表礼呈上,给邢氏、王氏的是玉如意两柄,给尤氏、王熙凤、李纨的是如意镯一对,给三春的是苏绣双面绣团扇一柄,另有给宝玉、贾环的文房四宝,给贾兰、巧姐儿、秦可卿金项圈一个,长命金锁一个。又有给各院大丫头的荷包,其中鸳鸯、平儿、袭人又多了一副珍珠耳环。

尤氏见秦可卿和巧姐儿、贾兰一样,掩嘴笑道:“可见得林妹妹是个疼人的,改明儿叫蓉儿媳妇过来谢过林姑姑。”

说得众人都笑了。

黛玉也笑道:“珍大嫂子别笑话我,指不定这项圈金锁明儿就用上了呢,到时候大嫂子才知道我的先见之明呢!”

尤氏忙道:“要真应了林妹妹的话,嫂子亲自来谢你。”

一时众人又打趣尤氏着急抱孙子语语。

说了会儿话,贾母就有些精神不济了,又见外面天气不错,就让三春带着黛玉小姐妹几个自去玩耍。此处略过暂且不表。

**

这日秋高气爽,胤祥又出宫直奔四贝勒府去。

“四哥,我昨儿去码头送舅舅的时候,见到了一个极有趣的女娃娃。”十月初三是太后的六十圣寿,胤祥的舅舅也入京恭贺,在京里待了几天,和外甥、外甥女处了几天,于昨日回去了。

胤祥进去书房自顾自说道:“那女孩大约就七八岁的样子,长得漂亮极了,就是体质和八妹、十妹一样,怪可怜的。她还对八妹和十妹笑了一下,她的笑可灿烂了,看了就让人心里舒畅。所以我想她肯定像八妹和十妹那样,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心底坚强的好姑娘。”

从宫里一路行来,又说了这半晌的话,胤祥觉得口有些干,见书桌上一盏尚未动过的茶水,也不避忌,径自端起灌了一盏,那气才顺了些。

胤禛瞪了他一眼:“还是这么个毛毛躁躁的性子。”一边吩咐伺候的奴才:“给你十三爷滚一壶热茶来。”又拿了汗巾子递给胤祥,口中道:“难为你十月天也能出这一身大汗。”又道:“你要是喜欢,打听清楚是哪户人家的,要是在旗的,过几年让汗阿玛指给你就是了。”

胤祥讪讪的放下手中的茶盏,接过汗巾子将额头上的汗抹了去,一边说:“哪儿能啊,就一丫头片子,我可没那想法。不过我听明顺说,那是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嫡女,他们家可是汉人。”

胤禛眼神一闪:“林如海倒是个有本事的,对汗阿玛也忠心,你要真有意思,帮他家谋个汉军旗并不难。”

“四哥,可别!我真没那想法。”

胤禛也不理他,只说:“林如海官声不错,又极得汗阿玛信任,如今掌管着江南盐政,是个极要紧的位置。他家的嫡女若是入了旗,给你做个侧福晋倒也是当得起的。”

胤祥正是不解风情的年纪,闻言只努努嘴:“四哥你自己收了也是一样的。”

胤禛瞪了他一眼,却是不再提这事了。忽想起胤祥此时应该在上书房,沉下脸问:“你不在上书房用功习学,跑出来做什么?可有侍卫跟着?”

胤祥脸色一变,赔笑道:“好四哥,连着下了半月的雨,人都快发霉了。难得今儿天晴,四哥带弟弟出去逛逛呗。弟弟今儿请了假的,明顺他们跟着呢。”

胤禛捏了捏眉头,无奈道:“用了午膳便回去。”

那不就只能玩两三个时辰?胤祥猴到胤禛身上,耍赖道:“四哥,好四哥,看在我明儿过生日的份儿上,就留弟弟用了晚点再回吧。”

“看你这样子,不像话!”胤禛扒拉下胤祥,到底还是心软了。

**

等晚上送走胤祥,胤禛回了书房,叫了苏培盛过来,“林如海的嫡女如何?”

苏培盛这大半天早已让人去把林家的消息搜集了来,当下躬身道:“林大人的嫡女名唤黛玉,康熙三十一年二月十二花朝节的生日,因为是早产,身体有些娇弱,时常离不得药。林夫人去世后,林姑娘悲恸过度,曾晕倒过去,差点就那样去了,后来醒转却是失了忆,那之后性情似乎开朗了些。林姑娘对下人倒是一直都比较宽容,人也很聪慧。这回上京是因为贾家老太太派人去接,林大人约莫是想着林夫人去世了,林姑娘在家中无人教养,因此将她送到了贾府。”苏培盛迟疑了一下,又说:“据闻贾老太太似乎是想让林姑娘和贾宝玉结亲。”

“贾宝玉?”

“就是贾府二房工部员外郎贾政的次子,他老子娘王氏是王子腾的妹妹,他还有个姐姐贾元春前几年小选入宫,在永和宫做女史。”

胤禛冷哼一声:“王子腾……”

苏培盛又道:“奴才听说一个消息,据闻林大人有意和张英张大人结亲,三十七年林夫人去世后,林大人曾请文山寺灵真师太过府做法事,张大人的小女儿跟着灵真师太带发修行,当时也去了,好像是和林姑娘投了缘。三十八年,万岁爷南巡前,林大人请张小姐住到了府里的小佛堂,说是请她陪伴和指导林姑娘。今年年初的时候,张小姐和灵真师太回京,这之后张大人府上好像就在秘密的筹备嫁妆。”

“张英……”胤禛手指轻扣桌面,沉思半晌,方道:“你去安排个人……”

☆、第三十九章 林府接人

黛玉在贾府住了十日,每日里除晨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