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四爷在上-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妃含笑冲着黛玉点了点头,又转头对太后笑道:“太后您是知道小五的,平日里都是挺端庄的模样,那天进宫向奴婢炫耀她新得的宝贝珍珠时,像个孩子似地,惹得奴婢也笑话了她一回。”

太后想起温宪小小的还是一个团子时就被抱到了她身边,打小是她看着长大的,小时候向她撒娇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她这辈子也没有一儿半女的,玄烨虽然也是养在她跟前儿,更多的却是由姑姑照顾,只有胤祺和温宪,是她用心教养的。

之前对于温宪心向永和宫的事,她心里多少有些芥蒂,现在听德妃这样说开了,倒是芥蒂少了些,多了几分理解。小五到底是从德妃肠子里爬出来的,不和她亲还和谁亲呢?

罢了,她这个老太婆本来也没有什么野心,她这辈子也离不了这个皇宫了,只要能安安生生的颐养天年,得个善终,又还有什么好求的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她是注定要走在玄烨前面的,孙子孙女的福她怕是享不到了。

这么一想,太后的心态就越发平和了,不只是对温宪,就是对胤祺的感情也淡薄了许多。都说爱之深恨之切,以前太后是对温宪还有所期待,所以对于她的“背叛”才会更加的失望。如今她将温宪看得不那么重了,连带着对德妃的不满也淡了很多。

所以,在德妃说了那样一句话之后,太后也多少有些心情和她闲话了,当下笑着说:“哀家也许久未见小五露出小女儿姿态了,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总该是以家庭为重的。小五这年纪正好,哀家还等着抱重孙子呢。”

说到最后,到底还是敲打了德妃一下。孩子已经出嫁了,还是嫁入佟家,莫要将你和佟家的恩怨让孩子背负着,让温宪好好和额驸相处,早日生个儿子是正经。

德妃低眉顺眼的笑,“奴婢也是这样劝小五的。”

黛玉分明感觉到,德妃的心跳在那一刹那跳动得极快。黛玉莫名的打了个冷颤,明明心绪波动很大,面上却不显山不露水的,德妃能有今天,果然非同一般,要小心!

☆、第六十五章 易贵人的怨

易贵人仿佛要和德妃死磕似的,轻飘飘的又吐出一句:“德姐姐确实应该劝劝五公主,公主身份尊贵这是自然,可是夫妻之间相处,女子还是要稍稍放低点身段儿,总那么拧着吃亏的还是咱们女人不是?”

好家伙,这易贵人威武啊,居然这样明目张胆的挑衅德妃,就不怕被德妃报复不成?黛玉低下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耳朵却是竖了起来。

就听德妃轻声细语的道:“多谢易妹妹关心,小夫妻之间哪里没有个拌嘴的时候?小五大婚不久,夫妻之间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的,磕磕碰碰的也是正常,相处久了也就好了。佟姐姐,您说呢?”

小佟佳氏虽然贵为贵妃,可是她非常清楚,自己的存在不过是维系佟家作为皇帝母族体面的一个工具,皇上对她的感情远不如当年对姐姐的十分之一。

姐姐是皇上看着长大的,说是亲梅竹马也不为过,就这样的情分,也不足以让姐姐诞下一个健康的子嗣,到了她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希望了。就是家族,也不再有这方面的奢望,不过是希望有她在宫中,耳目灵通一些,帮家族规避一些风险,还有就是在家族女孩儿选秀时提供一些方便,尽可能挑选对家族发展有利的联姻对象。

所以,小佟佳氏进宫之初就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康熙对她的知情识趣也很满意,这才在今年年底的时候晋封她为贵妃。

佟佳氏和乌雅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拿这事做文章,特别是此事还涉及到皇家公主,佟贵妃可不想让人把慢待公主这顶帽子扣在佟家头顶上,于是淡淡道:“德妹妹说的是,小夫妻之间闹个别扭也是情趣所在,咱们这些人年纪大了,理解不了那些小年轻的心思,就不要过多的掺和进去了。”

佟贵妃说着,视线在惠妃、荣妃、宜妃面上扫过,她虽然不争,可也不能让人挖墙脚挖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想看佟家的笑话总是要付出一点代价的!至于易贵人那个贱人,有的是时间和她算账!

佟贵妃发话了,易贵人就哑了火。她可以和德妃顶牛,太后多少还能容忍一二,若是不管不顾的和别的妃、嫔杠上,那就是以下犯上了,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贵人,还没那个胆子。

眼角瞄到易贵人低头的瞬间眼底闪过的一道怨毒的目光,黛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这得要多深的仇怨才能有那种想要把人生吞活剥的怨恨?这皇宫果然不是她这样的二十一世纪五好青年玩得转的。得,等老爸把元容娶过门就赶紧回扬州吧。

**

就在这时,有宫女进来说梁九功求见,太后急忙宣他进来。梁九功进来给主子们行过礼,说:“万岁爷让奴才来给太后您回个话儿,万岁爷留林大人用了午膳再出宫。”

黛玉吃了一惊,皇帝留饭可不像三百年后请客吃饭那样随便,那是有严肃的政治意义的!康熙这是想给林家撑腰呢?还是想把林家架在火上烤啊?

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异样,女人们都暗自思索着,皇上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太后倒是不管这么多,她对黛玉的印象还算不错,闻言笑道:“哀家也正准备派人去跟皇帝说,要留林丫头用膳呢,倒是和皇帝想到一起去了。你回去跟林大人说一声,等林丫头陪哀家用了饭,哀家就派人将她送过去,保证一根寒毛也少不了,让林大人放心。”

黛玉极兴奋的说:“太后娘娘,去年皇上南巡时,臣女在行宫吃过一味点心,好吃极了,像一朵花儿似地,外面是酥脆的花瓣儿,里面是香甜的花苞。”

太后身边那个二十许的宫女轻声说:“是魏嬷嬷做的枣泥荷花膏。”

宜妃就笑,“你这丫头的嘴倒是挑的好,这道点心可是太后也极喜欢的。”

人一上了年纪,有时候很小的一件事就能让他们高兴,黛玉喜欢枣泥荷花膏,让太后一下子回想起她小时候进宫给姑姑请安时,第一次吃到枣泥荷花膏,也是像黛玉这样心心念念了许久。可以说,枣泥荷花膏承载了她年少时的纯真与懵懂。

后来进了宫,虽然先帝对她无甚宠爱,好在有姑姑在,吃穿用度上也没谁敢苛待她。在宫里,她也吃过各种美食,然而,最喜欢的还是那道枣泥荷花膏。只是现在年纪大了,那些大油大腻之物不能多吃了。

这会儿听黛玉说喜欢枣泥荷花膏,太后心里高兴,立即吩咐了人让魏嬷嬷做出来。又对众人说:“都散了吧,让林丫头陪哀家唠唠嗑就是了。”

宜妃笑道:“太后这是要和林丫头吃小灶呢,得,咱们这些没人疼的还是赶紧走吧。”

一时众人皆笑,太后嗔了她一眼,“你这张嘴哟!”

**

回到永和宫,锦然递上一盏热茶,低声问:“娘娘,不叫公主进宫吗?”

德妃撇了撇茶叶,淡淡道:“时机不对。”

锦然也就不再说什么恭敬的退到一边了。

德妃喝下一口热茶,林如海到底只是外臣,并且还只是汉臣,能笼络住自然更好,笼络不了也不是很要紧,左右十四还小呢。乌雅氏一族在前朝并无多少势力,得徐徐图之,这后宫才是她的根基所在,不能舍本逐末。

易贵人那里,究竟是谁在后面给她撑腰?

佟贵妃回到承乾宫,将众小主打发了下去,只留下易贵人。

等没了人,易贵人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贵主子,臣妾知错了。”

“你有何错?本宫怎么不知?”

易贵人砰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臣妾不该因为心底的怨,不分场合、时机的针对德妃,牵连了贵主子……”

“你这不是很清楚吗?怎么刚才在宁寿宫就不知道了?”

易贵人抚摸着小腹,哽咽道:“臣妾一看到德妃,就忍不住想起了臣妾那个成型的阿哥,可怜他还来不及出生,就被人害死了……”

听易贵人提起那个未出世就夭折腹中的阿哥,佟贵妃多少还是有些心疼的,那可是她求了许久的孩子。

原来佟贵妃知道康熙不会让佟家的女子诞下皇子,就想着像已逝的孝懿仁皇后那样,抱养宫中小主所生的阿哥。易贵人有孕之后,佟贵妃就很期待,等后来月份渐大,太医查出是个阿哥之后,佟贵妃更是高兴坏了。

然而没想到,易贵人在怀胎五个月上却意外流产了。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上可以推测出,动手的是德妃。

说实话,佟贵妃对德妃的恨不见得就比易贵人对德妃的恨意少。后宫的女人想要一个儿子何其难也,德妃谋害易贵人的儿子,真是冲着易贵人去的吗?

哼,一个小小的贵人恐怕还入不了德妃的眼,德妃是冲着她来的,是冲着佟家来的!她这是不想让她好过,不想让佟家好过!

佟贵妃缓和了神色,亲自过去将易贵人搀扶起来,轻轻的拍着她的手说:“本宫知道你心中的苦,本宫又何尝不恨?只是她现在羽翼已丰,不是这一两句话就能打倒她的,一个弄不好反而把你自己折进去了。今天太后估计也是看在你刚失了孩儿的份上才没有说什么,只是这份怜惜总是有限的,多用几次就不管用了。你现在把对她的恨意表现得这么明显,岂不是让她铁了心的要整治你?与其这样,还不如养好了身体,争取再给皇上怀个阿哥。”

易贵人眼神闪了闪,恳切的说:“臣妾做了错事,贵主子不仅不罚臣妾,还一心为着臣妾,臣妾要是再胡来,就辜负了贵主子的一番心意了。贵主子放心,臣妾以后知道该怎么做了。”

等易贵人走了,佟贵妃转身问屈嬷嬷:“那件事易贵人不知道吧?”

“老奴把尾巴都扫干净了,易贵人绝不会知道。”

“那就好。贾氏那里可调教好了?”鸡蛋总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易贵人那里怕是有了异心了。

“虽然时间短了点,不过主子请放心,贾氏就算承了宠,也是承乾宫的人,老奴随时可以调教她。”

佟贵妃就点点头,“今天正是时候……”

屈嬷嬷含笑道:“老奴省的,这就去安排。”

☆、第六十六章 贾元春

用过午膳,再陪太后在宁寿宫的园子里散了一会儿步,消了消食,就到了太后午休的时间,终于到了离宫的时候了。太后午休前,特意让宁寿宫的大宫女云华送黛玉出宫。就是德妃先前朝太后身边看时,在太后身边的那个二十出头的宫女。

黛玉拜别太后,在离去的时候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唔,回去后就闭关,把今天在宫里所见之人都画下来,这可是第一手史料啊!

在黛玉离去后,太后笑着对身边的狄嬷嬷说:“林家丫头是个好的。”

狄嬷嬷笑道:“可不是,看林姑娘的眼神就知道她舍不得太后呢。”

“哀家一个老太婆子,有什么舍不得的。”

狄嬷嬷笑道:“林姑娘一看就是个聪慧的,自然是感受到了太后的仁慈和蔼。”

太后点着她笑:“你这老货,也知道说奉承话了。”

狄嬷嬷扶着太后往里屋走,轻言慢语道:“老奴句句实话……”

从宁寿宫出去,已是未时初刻,紧张了半天,黛玉也有些犯困了,掩着嘴打了个呵欠,眼角余光看到前方右侧小路上走来两个宫女子。其中一人年约十四五,应当是尚未发育,整个人看起来青涩得很。另一人长得珠圆玉润,体态丰满,大约是双十年华,眼角眉梢都透出一股子温柔劲儿。

这人,有些眼熟。

正想着,那两个宫女子就已经从小路上走过来,看到带路的云华,那个眼熟的女子含笑上来拉着云华的手,柔柔的笑:“云华姐,你这是去哪?”

云华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笑说:“我奉了太后之命,送林姑娘出宫。元春妹妹,你们这是要去宁寿宫?”

元春笑道:“是啊,贵主子今天从宁寿宫回去,路上闻到一股悠远的馨香,原来是腊梅花开了,贵主子就让奴婢们采了几支献与太后赏玩。”

云华就说:“贵主子有心了。”

元春朝黛玉看了一眼,柔声问:“这位可是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千金?”

在云华喊出元春妹妹的时候,黛玉就知道这位的身份了,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贾元春了。怪不得之前就觉得她眼熟,原来是她那圆月似地脸和那年在秦淮河上看到的薛宝钗极为相似,不愧是两姨姐妹。

听元春相问,黛玉就矜持的笑了一下,“正是,不知这位姐姐……?”

云华掩嘴笑道:“这真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林姑娘,这位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嫡长女,算起来应当是你的表姐。”

黛玉就做出一脸惊讶的表情来。

元春抿嘴而笑:“我们姐妹从未见过面,妹妹不知道也是正常。”

黛玉上前一步,抬起头,眼底带着惊喜的看向元春,“玉儿小时候的事情都记不大清了,只听孙嬷嬷说,娘亲在世时,时常说舅舅家有个才貌双全的大姐姐。前些日子玉儿上京,三妹妹也说大姐姐最是温柔和善。方才远远的看着,玉儿就觉得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没成想竟然就是大姐姐。”

元春笑得越发温柔,“我当日进宫时,三妹妹还是个小丫头片子,如今想来也像玉儿妹妹一般长成大姑娘了。我入宫经年,不能在老太太跟前尽孝,不知她老人家可还康健?”

“大姐姐放心吧,外祖母的身子健朗着呢。二舅舅忙于政事,忠于皇事,玉儿见得少。二舅母还是一心向佛。家里的姐妹们也很和睦。”

元春有些激动的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花,含着泪笑道:“多谢玉儿妹妹告诉我这些,家里一切都好,我在宫里也就安心了。妹妹,宝玉可好?”

黛玉眼角一跳,声音稍稍降了些热度,淡淡道:“听外祖母说,二哥哥在族里的宗学读书。男女有别,玉儿对二哥哥的事情就不是很了解了。”

元春带着些歉意的看着黛玉,“老太太的规矩一向很大,宝玉从小是我带的,难免对他挂心些,一时激动忘记了,妹妹勿怪。”

“玉儿理解大姐姐的心情。”场面话谁不会说呢?她可不会在这皇宫之中和元春起争执,相反的还要表现出一副姐妹情深的感觉来,谁让她娘是贾家的女儿呢。

云华看了看天色,对元春说:“元春妹妹,我这里有差事在身,先行一步,稍后还要回去向太后复命呢。”

元春恍然让开一步,“都怪我,见了家里人就有些失态了,姐姐多多包含。等姐姐哪天空闲了,来承乾宫,妹妹请你吃茶。”

云华矜持的点点头,转身对黛玉道:“林姑娘,咱们走吧。”

黛玉微微点头,又冲元春笑了笑,跟着云华走了。贾元春……承乾宫……佟贵妃这么快就出手了啊!是想把元春当做第二个德妃么?

不对!书中不是说宁国府是太子党,而荣国府是八爷党么?元春怎么会跑到承乾宫,和佟家扯上了关系?虽然佟家在后来是支持八爷的,可是现在应该还没有到那一步吧?还是说,八爷的布局比想象中的还要早?

在宫里,黛玉也不敢过多的分神去想这些事,收敛心神,黛玉跟着云华来到了宫门口。

林如海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见黛玉出来,急忙迎了上去,先谢过送黛玉出宫的宫女。

云华笑道:“林大人不用客气,这是太后吩咐的,奴婢只是奉命办差而已。林姑娘,奴婢就送到这里了,先行告退。”

黛玉将手中拿着的荷包塞到她手中,笑道:“这一路多谢云华姐姐照应,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云华捏了一下,满意的堆着笑,“林姑娘客气了,奴婢谢姑娘赏。”

黛玉见她收下,这才和父亲上了马车。远远的离开宫门,黛玉才舒了口气,像没了骨头一般扯了一个抱枕抱着靠在马车上,“老爸,我今天可是见识了现场版的金枝欲孽,啧啧,我估计那些女人也是整日里没事,闲着无聊,一句话都能说出几种味道来。”

易贵人表面上是站在佟贵妃的立场上在针对德妃,又何尝不是把佟贵妃牵扯了进去?而德妃却又隐隐的和佟贵妃达成了某种共识。宜妃表面上很喜欢她,又何尝不是把她推出来招惹德妃和佟贵妃的仇恨?

这宫里的女人啊,就没一个简单的!

“普通人家,只要家里有三妻四妾的,也会为了家里的那些财产勾心斗角,更何况是皇宫之中,她们争斗的可不是普通的财富,而是整个天下,又怎会简单得了?幸好咱们不用选秀,和皇宫中人永远也扯不到一起去。”

黛玉第一次觉得林妹妹这个身份也不错。

忽然想起元春,黛玉直起身凑近父亲,神秘兮兮的说:“老爸,你猜我今天碰到谁了?”

林如海略想了想,说:“是遇见元春了吧。”

“你怎么知道?!”老爸难道是未卜先知么?宫里那么多人,怎么就猜到是元春了?

林如海就笑:“能让你这样神秘兮兮的,肯定是历史上很出名的人物,你今天是进宫见太后去了,见到哪位嫔妃都不至于这样。除了嫔妃就是皇子了,你的身份在那里,和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他们自然不会冒着被康熙猜忌的风险来堵你了。除开嫔妃和皇子,就只剩宫女太监了,能让你吃惊的宫女太监,想来也就只有元春了。”

黛玉努努嘴,“老爸你太没趣了。”

林如海笑了一下,然后脸色就沉重起来,“看来元春就快被临幸了。”

“老爸你是说?”竟然是想借着她引起康熙的注意么?想一想都觉得恶心啊!该死的贾元春!

☆、第六十七章 提亲

才回到林府,贾家的马车就已经等着了,来的是贾琏。

听到林忠汇报,林如海就对黛玉笑道:“消息传得很快啊,贾家这么快就知道了。”

黛玉偏着头眨眨眼,“这事不仅事关咱们林家,他们贾家也脱不了干系,自然要时刻关注着了。更何况,佟贵妃都已经把元春这张牌打了出来,贾家的危险警报自然就解除了。恐怕他们这会儿还高兴着呢,元春有佟贵妃在背后支持,指不定哪天就成小主儿了,他们想要的荣华富贵也就不远了。”

林如海吐出一口浊气,叹道:“就要进入剧情了啊!”

黛玉心里一凛,是啊,从元春受宠开始,红楼的剧情就要慢慢进入*了。而从清朝的历史进程来看,从康熙四十一年开始,太子和康熙之间的矛盾渐渐显露,之后索额图伏诛,太子少了一条最有利的臂膀,储君之位岌岌可危。

那之后就是持续二十年的夺嫡之争!京城马上就要硝烟四起、危机四伏了,要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爹爹,贾家那边,要怎么处理?”没有时间和他们纠缠了,马上就要过年,要赶在年前到张家下聘,元宵前就有一个好日子,等老爸成亲后就可以回扬州了。

林如海望着客厅的方向,微微笑了起来,“还要感谢温宪和佟静怡那一场闹,如今这京城,但凡有点眼力的人家,应当都知道贾家在这段时间所做的事了。不管是在事发之后赶你出府,还是在我上京之前避出府门,这一切都让我们有了理由和借口。”

赶我出府?黛玉略略一想便明白了。不管是不是她主动提出回林府,在那个关口,贾家放她出府,总会被别人解读成畏惧公主府和佟家,而让孤身一人在京的不足十岁的女孩儿在那样一个局势紧张的时候出府,更是无情无义的表现。

黛玉眼神一亮,这样看来还真的要感谢温宪和佟静怡了,“爹爹,那咱们现在……”趁此机会,摆脱贾家?

林如海慎重的点头,是时候了!贾家这颗不定时炸弹一定要尽快解决!

父女两个达成共识之后,黛玉就先回雪里红妆去了,她要趁着记忆还很深刻,把太后、四妃的画像画下来。唔,这样说起来,顺便把四爷、十三爷、九爷还有温恪、敦恪、温宪几个的画像也画下来吧。

任务很艰巨啊!

**

这边贾琏看到林如海进来,急忙起身。

万岁爷今天召见林姑父,可是聊了一个时辰,还破天荒的留膳了。这分明就是向有心人传递着一个信息——林如海朕可是很看重的,想要动林家的,都给朕消停了!

所以在得知这个信息之后,老太太就立即指示他去林府,务必接了林妹妹过府,顺道邀请林姑父到贾府过年。

“小侄给姑父请安。”

林如海摆摆手,“起来吧,尊重不尊重的也不在这些礼节上。”

林如海这句话里话让贾琏脸上有些讪讪的。

“前儿我去府上的时候,不是说你去江宁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贾琏脸上的表情又僵了一下,勉强道:“因为考虑到就要过节了,所以就赶了一下路,昨天傍晚回京的。”

“从京城到江宁,来回四十天,还是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很辛苦吧。马上又要过年了,府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那么多事,还有的忙呢。这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林如海一句紧跟着一句,没想给贾琏留面子,大冷的天,贾琏额上却出了一头的汗,用袖口擦了擦,“姑父来京,小侄回来自然要第一时间过来请安的。今儿一早,老太太和太太们也从观里回来了,让小侄来接林妹妹过府,请姑父过府过节。”

林如海以指节敲了敲茶几,淡淡道:“没有去别人家过年的道理,过两日就是春节了,玉儿也不要来回折腾,等年后再说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