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四爷在上-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打探到,盐运船只最后一次停靠的时候,有人曾看到天地会的人在那附近出没。”

听到天地会的名称,黛玉愣了一下,有一种穿越到武侠剧里的感觉。天地会、朱三太子,难道他们穿越的不止是红楼,还是金庸?

诶,不对!

“老爸,我记得以前看鹿鼎记的时候,天地会不是支持唐王吗?沐王府不是支持桂王吗?唐王就是朱聿键这一脉,桂王也就是朱三太子这一脉。这也太高估你了吧?一边为大清效力,一边又和天地会还有朱三太子牵扯不清,这简直就是脚踏三条船啊!”

是担心光是和朱三太子有牵扯还不足以让林家人送命吗?黛玉嘿嘿冷笑两声,“老爸,我觉得咱们应该再加一把火。”

“哦,怎么说?”

“我觉得,有必要分散一下康熙和大家对咱们家的关注。就说张家和咱们家联姻,是因为咱们两家都是反清复明的人。元容那么大年纪了也没嫁人,反而带发修行,走南闯北,就是在反清复明的各个组织间奔波联络。唔,就说张家是天地会的,支持的是唐王一脉,而咱们林家是朱三太子的人,支持的是桂王一脉。”

林如海眼神一亮,笑着在黛玉额头上弹了一下,“你这主意也太损了一点。”

黛玉嘿嘿笑道:“还有更损的呢。那个王掞,他曾祖父不是前明首辅,深受明朝皇恩吗?完全可以说他也一直在暗中支持反清复明的组织啊!还有李光地、高士奇这些人,也可能是身在清营心在明嘛!”

林如海击掌而笑:“如此一来,就变成满大臣敌对汉大臣的满汉之争了!满人对康熙重用汉臣一直以来都是特别反对的,只要有人挑起,绝对有很多糊涂蛋跟风。依照康熙一直以来所标榜的满汉一家的执政观念,肯定是要出面安抚汉大臣,对叫嚣得特别厉害的满大臣就要动手打压一下了。这样以来,我们就更加保险了。”

**

不久,就有许多满族官员上书,说张英嫡女多年来游走于反清复明各种势力之间,张家与林家的联姻,代表着支持唐王一系的天地会和支持桂王一系的朱三太子这两股势力的合作,所以才有了前不久两股势力合作抢劫盐运船只的事情发生。

又有满族官员说,王掞一族一直念着前明皇室对王家的恩宠,这些年暗中庇护了许多的反清复明人士。

还有些满族官员说,汉臣在清廷任职,拿着清廷的俸禄,但是心里还是想着恢复汉人江山,不会真心的为大清朝尽忠。

一时之间,弹劾汉大臣的奏折满天飞,而所有的汉臣也拧成了一股,一致抵抗来自满大臣的敌视。自鳌拜当权时期全力打压汉臣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满汉之争爆发了!就连许多没有被弹劾的汉臣也自觉的加入进来,他们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自然不会给满大臣把他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于是,为张英辩解的,为王掞抗议的,为林如海作证的,还有各种揭发满大臣贪赃枉法的折子也毫不示弱的堆满了康熙的御案。

当然,满人之中也有理智的,他们提倡满汉是一家,不管是满族还是汉族,都为大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不应该有民族之见。像胤禛就上书,担保林如海、张英等人绝对没有反清倾向。

“混账!”京城某个大院内,一个苍老的声音愤怒的响起,“谁让你们这样干的?啊?一个个都出息了是不是?”

“大人,下官没让他们这样干啊。”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里有透着浓浓的冤枉,“下官知道大人想要拿下两淮盐政,哪里敢在这个时候给大人添乱子?这事儿是阿灵阿的人先挑起来的,然后咱们的人莫名其妙的就跟着上了。”

“阿灵阿……哼,钮钴禄家的就没一个好东西!老夫倒要看看,他怎么和老夫抢!”

☆、第七十九章 太子的倾向

从盐运船只出事,到传言林如海有异心,到现在满大臣和汉大臣之间的对垒,林如海这个原本的漩涡中心,却因为远在扬州而淡出了众人的视野,这一场斗争已经转移到了京城。

阿灵阿是大清开国五大臣额亦都之孙,顺治帝遗诏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子,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之弟,可谓是根正苗红。

钮钴禄氏作为满洲八大姓之一,和同为满洲八大姓的赫舍里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时候,他们守望相助,有些时候,他们却彼此敌视。

远的不说,就说康熙后位之争吧。

当时,孝庄为康熙选后,最有竞争力的两个人选,一个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一个是同为辅政大臣的遏必隆的女儿。

赫舍里一族和钮钴禄一族都是世家大族,这两家的女儿作为皇后都是够资格的,可是,皇后毕竟只有一位。考虑到当时鳌拜当权,孝庄自然不会选择身为鳌拜义女的钮钴禄氏为后,而是选择了索尼的孙女,由此和赫舍里氏结成同盟,对抗鳌拜专权。

自家的女孩子哪一点比赫舍里家的差?凭什么他赫舍里家的就能成为皇后,而自家的女孩子就只能低人一等,屈居妃位?

赫舍里氏和钮钴禄氏在家里做姑娘时,就结下了这样不可调和的矛盾。进了宫之后,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皇后,要把所有觊觎后位的女子都踩在脚下,一个是不甘屈居人下的妃子,要把皇后拉下马。

这其中也不知发生了多少的故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赫舍里氏的长子早夭,又在生次子时难产而亡。钮钴禄氏如愿在她死后登上了后位,却一直未育。种种的原因,造成了赫舍里氏和钮钴禄氏两个家族之间的不和。赫舍里一族pk钮钴禄一族,以流着赫舍里家血液的胤礽被册封为太子,宣告赫舍里一族暂时的胜利。

不过,在太子登基前,一切的变数都是存在的。看看清朝的前几任皇帝吧,崇德帝、顺治帝、康熙帝,可都不是嫡、长。所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特别是随着太子的年纪越来越大,而皇上的身体却丝毫不显老态的,阿灵阿就知道自家的机会来了。每次看到索额图那张老脸有越来越老的趋势,却一次又一次的试探皇上的底线,阿灵阿就知道,他要等不及了。

三十七年,林如海大力打击贩卖私盐,钮钴禄府虽然也受到了些影响,不过一对比索额图那老货的损失,阿灵阿就做梦也会笑醒。

这回,盐运船只莫名遭劫,阿灵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索额图,特别是在随后对林如海不利的传言被散布开来的时候,阿灵阿就越发肯定了,索额图是要冲林如海下手,想把持两淮盐政了。

嘿,两淮盐政,那可是肥的流油啊,就算自家在江南的势力比不上索额图,也不能这么便宜了他!所以,在幕僚的建议下,阿灵阿使出了这个损招。原本是针对林如海一人的案件,被扩大到满大臣和汉大臣之间的争斗,以阿灵阿对康熙的了解,他知道,这事最后只会不了了之。

**

满汉之争越来越烈,两派的人各自针对,吵吵的康熙头疼。愤愤的将手中的奏折摔到地上,康熙破口骂道:“这个索三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还有这个阿灵阿,一个个的见不得朕清闲。”

几天的时间已经足够康熙把事情查个底儿掉。

抢劫盐运船只的确实是天地会的人,确切的说,应该是忠于郑克臧的那一拨人。当年冯锡范联合郑经的几个弟弟,以郑克臧不是郑经亲生儿子为由,将他和他的妻子害死。

郑克臧的妻子就是天地会领导者陈永华的女儿。

郑克臧和其妻被谋害后,忠于他的一拨人就逃出了台湾,做起了海上的生意,偶尔也干一票打劫过往船只的事儿。

但是,没有证据表明林如海和天地会或者是朱三太子有勾结,相反,康熙查到,这个消息是在索额图的安排下传出来的。想想林如海打击私盐,极大的损害了索额图的利益,他会指使人借题发挥,报当日之仇,也就在情理之中。

甚至,康熙还查出,佟家和乌雅氏家族也在其中煽风点火。对于这样的事康熙并不会特别反感,帝王心术,他巴不得所有的大臣都不和,免得他们暗中勾连,只有不和,他才能居中调停,才能选择提拔一边,打压一边,保证皇权的稳定。

但是,让康熙生气的是,阿灵阿居然跳出来掺和了一脚。虽然康熙并没有要拿林如海开刀的意思,阿灵阿此举为林如海分担了许多压力,可康熙还是忍不住骂娘。林如海这边倒是好解决了,其他汉大臣那里就麻烦了。

自康熙亲征一来,在对待汉人的问题上,还是以安抚为主,要不然也不会接二连三的去江南南巡,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安抚好汉人,让他们不要跟着天地会、朱三太子什么的混。现在倒好,阿灵阿这么一闹,又点起了汉人们对满人的不满,这不是给他添乱嘛!

胤礽默默的捡起康熙摔到他脚边的奏折看了起来,叔公也真是,林如海去年都借着自行车隐晦的向孤表示了忠心,叔公怎么还揪着他不放?林如海打击私盐,虽然是狠了一点,到底也是为了大清,这大清以后不也是他的么?

倒是叔公那里,赫舍里一族已经这般鼎盛了,他还要那么多银子来做什么?

不过在这当口,胤礽却不得不帮索额图说话,谁让索额图是他最大的支持者,也是他最大的靠山呢。没有强大的势力支持,哪怕他是太子又如何?

特别是现在老大在一旁虎视眈眈,明珠那厮虽然被罢了官,影响力依然很大。而且自从老八娶了安亲王府的郭络罗氏,倒是和老九、老十走的比较近。老大势力看涨,他的压力也原来越大。

想到这里,又忍不住埋怨索额图。这样的时刻,他只想着私人的恩怨,也不看看大局,和林如海掐架,这不是内斗吗?

胤礽始终认为,林如海把自行车借由胤禛的手献给他,是变相的投诚,谁不知道老四是太子党?所以,对于索额图不管不顾的找林如海麻烦,胤礽其实是很恼火的。

“汗阿玛,叔公他也是因为盐运船只被天地会的人劫了,然后又发现了朱三太子的人的踪迹,这才对林大人有所疑虑,他也是对大清、对汗阿玛一片忠心。只是他对林大人可能有些误会,儿臣是相信林大人的忠心的。”

“哼!什么误会?他这是公报私仇,对林如海怀恨在心呢!”

胤礽就低着头不说话了。

“你来说说,这事该怎么处理?”

胤礽斟酌了一下,说:“儿臣认为,汗阿玛如果定下调子来,诸位大臣就不会再这样吵闹不休了。”就是因为汗阿玛现在冷眼旁观,什么话也不说,下面的大臣们各个都觉得自己有希望。如果汗阿玛开了御口,其他人也不会再顶风和汗阿玛作对了。

康熙想了想,让胤礽跪安了。

对于胤礽今天的应对,他还是满意的。没有帮着索额图打压林如海,这很好。为人君者,可以容许底下臣子不和,却不能只论亲疏而不辨是非。每个人身边都不可能只有忠臣,还会有奸臣和小人,并不是奸臣和小人就绝对不能任用,只是要看你怎么用。

胤礽为林如海说的一句公道话,让康熙越发确认了,贩卖私盐这种动摇国本的事,果然只是索额图一人为之,并非太子授意。对于这一推论,康熙很满意。

☆、第八十章 偷鸡不成

只要太子持身正、识大体,那么他身边人些微的毛病就都可以忽视了。索额图有那贪财的毛病也好,有毛病的人才好掌控,要是一个完人,康熙才不放心了。

翌日大朝,康熙准备给这件因盐运船只而引起的满汉之争画上一个句号。

然而,还没等他发话定调子,索额图就出人意料的站了出来,“皇上,奴才观大清在皇上的治理下盛世已现,百姓生活富足,满大臣、汉大臣中也不乏忠诚、有识之士……”

众人为之侧目,这货前几日不是还口口声声的讨伐林如海,说他勾结前明余孽么?怎么现在又变了风向?

只听索额图接着道:“奴才能力有限,蒙皇上不弃,一直对奴才重用有加,皇恩浩荡,奴才时刻铭记于心……”

殿上所有人都发现异常了,索额图到底想搞什么幺蛾子?

“奴才能协助皇上擒鳌拜、平三藩、出征葛尔丹……奴才这一辈子,值了!”

阿灵阿握了握拳,好你个索三,无端的提鳌拜,想让皇上记恨咱们钮钴禄氏一族么?

其他人的眼神都在阿灵阿和索额图之间来来回回,这两位看来是要掐架了。

“奴才今年六十有六了,近日来越发觉得精神不济,朝务处理起来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皇上,奴才啊,老啦!恳请皇上允许奴才告老回家,安享晚年吧。”

哄!索额图这个权力*特别重的人,要辞官?打死也没人相信!众人有志一同的在心里浮出四个字来:以退为进!

胤礽也是这么想的。暗骂一声:孤昨日还在汗阿玛面前为你开脱,看汗阿玛的意思估计也就是各打五十板,谁也不会伤筋动骨。叔公啊叔公,你这样子岂不是逼着汗阿玛要重责林如海么?

胤礽又想起早前索额图和他说的话。

…殿下,林如海一定要拿下,江南的盐政不能放在别人手里。

…林如海去岁不已经向孤表了态吗?有他在,老大也不能插手江南盐政,孤很放心。

…殿下!大阿哥尽管不能插手江南盐政,可咱们不也是一样么?林如海忠心的是万岁爷,殿下这里怕是要靠后啊。

…叔公,林如海忠于汗阿玛,而汗阿玛钦定的太子是孤,那么林如海忠于汗阿玛和忠于孤有什么区别呢?叔公,你还不了解那些自命忠臣的汉人么?你有空担心林如海,还不如想想怎样才能让老八和老九、老十离了心。钮钴禄氏咱们用不了,也不能让老大拉拢了去。

…殿下!江南盐政要是掌握在咱们手里,那是每年至少几十万两银子啊!追随殿下的臣子有为名的,也有为利的,对于那些为利的人来说,殿下要是不能给他们一点利益,他们又怎么会死心塌地的为殿下效忠呢?

…叔公,孤说过了,不要什么人靠过来你都收,那些利字当头的,能对孤忠心吗?你说说,这些年有多少人打着孤的招牌在外面胡作非为?不仅没给孤带来一点好处,还惹得汗阿玛对孤也有意见了。

…殿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啊!每一种人,只要用好了,都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好了叔公,先不说别的,林如海献自行车有功,这时候要动他,岂不是让别人寒心?你不用再说,这事孤不同意。

然而没想到,叔公他还是做了。

天地会和朱三太子的人哪年不打劫一点东西?粮食、茶叶、布匹、甚至官银,这回不过是改为打劫官盐而已,按照常例,弄个失察之醉,罚点俸银,最多官降一级。谁知道叔公竟然指使人参奏林如海勾结天地会和朱三太子……

真要勾结,又何必把香皂送给老九,把自行车送给他?这两样东西,他要是自己生产了,赚的银子难道还比不上一船盐的价钱?

这些事情他能想得到,难道汗阿玛就想不到?看来叔公真的是老了。

康熙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只是安慰道:“索大人老当益壮怎能轻言告老?此事不用再提。”

索额图深深的扣头下去,眼底是淡淡的得意,皇上果然还是念旧情的。

然而当天下午,索额图就再也得意不起来了,康熙下了一份旨意到索额图府上,大意是说:你想告老,原本朕是不同意的,不过太子体恤你,说你一生为大清尽忠,到老了,希望朕能准了你的请求,让你能在晚年卸甲归田,在家里享受含饴弄孙之乐。所以,朕决定给太子一个面子,你明天就办交接吧。

索额图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太子、太子他怎么会这样做?

太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康熙也想知道。

下朝之后,胤礽就去乾清宫求见。康熙正在气头上,索额图当着那么多朝臣,历数他的功绩,又假惺惺的提出要辞官,这是想干嘛?他要是同意了,岂不是让天下人说他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一听太子求见,康熙想也知道他是为索额图来的,叫进来先不管不顾的骂了一顿,这才稍稍解气。

等康熙冷静下来,胤礽才说:“汗阿玛,您误会儿臣了,儿臣并不是来为了求汗阿玛将索大人留下,相反,儿臣希望汗阿玛准了索大人告老之请。”

哼,又是以进为退么?索三这厮把好好的太子都教坏了!

胤礽说:“汗阿玛,儿臣是认真的。就像叔公所说,他已经六十六了,身子骨不比年轻的时候,是真的该歇歇了。”胤礽顿了一下,有些艰难的说:“而且,叔公老了,有时候做起事来,也糊涂了,趁着现在退下,也是善始善终了。”

康熙紧紧的盯着他,“你可想清楚了,身为储君,不能没有自己的势力,储君势弱,可是会出事的。”

胤礽坦然笑道:“叔公在位确实能让儿臣的地位更稳固,可是儿臣觉得,储君的地位是否稳固,不完全在于此,对汗阿玛尽孝,对大清尽忠,礼贤下士,重视百姓民生,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胤礽毫不掩饰的和康熙对视,终于,康熙欣慰的笑了,走下御座,亲手扶起胤礽,“太子,真的成熟了。”

这一时间,父子两个的心比以往任何时候还要贴近。

第二天上朝,康熙将索额图多年来对大清的贡献历数了一遍,语多夸赞。又将太子昨天的行为说了,把他夸成了一朵花儿。

熊赐履等人老泪纵横,说太子心里无私天地宽,是大清之福!百姓之福!

康熙洋洋得意,这样的太子是他的儿子,是他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册封胤礽为太子,果然是正确的选择!

只索额图面上欣慰着,心里却在滴血。太子啊太子,你这样讨得万岁爷一时的欢心有什么用?万岁爷的寿数长着呢,往后的变数那么多,没了势力,你如何自处?太子,真好糊涂啊!

只是圣旨已下,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和平解决了索额图这个心腹大患,康熙非常高兴。原本之前扶持明珠和索额图对峙,他居中调停,朝中势力倒还算平稳。没想到后来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斗争越来越烈,很多时候都是对人不对事,你支持的我就必然反对,你反对的我就必然支持。

康熙觉得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会一发不可收拾,这才把明珠撸了。后来又扶持钮钴禄一族,只是老十不成器,虽然对太子没威胁这一点很好,不过钮钴禄一族因此势力一直不及赫舍里一族,这就让他头疼了。

如今借着太子之手打压了所索额图,康熙满意,非常满意!于是对之前的满汉之争也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两方都斥责几句也就算了。

至于林如海那里,也不过是罚了三年俸禄。从三品文官的年俸是130两,加禄米130斛,这对林家来说,完全是不痛不痒。

然而,林家得知这个大好消息不久,就出了事。

☆、第八十一章 走水了

十一月十五,月明星稀。对于塑就阴灵体的黛玉来说,在夜晚修炼要事倍功半,因为昼属阳,夜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在夜晚修炼,还可以吸收月华之精,对于阴灵体来说,月华之精可以让灵力更加凝练。

也正因如此,黛玉一般情况下还是在晚上修炼比较多,应该说,修炼一个晚上,第二天的精神更好,修炼完全可以取代睡眠。当然,偶尔黛玉还是会偷个懒,享受一下软软的被窝的。

不过,有月亮的时候,黛玉一般都是要修炼的,今天也不例外。

很多小说里提到修炼、闭关之类的一般都要找一个僻静而安全的地方,不让别人打扰。这是因为,人的整个神魂都沉浸在修炼中,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毫不设防的,如果被歹人发现,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在修炼之中,如果被人突然打断,轻则重伤,重则走火入魔。

所以,自黛玉开始修炼以来,就严禁丫鬟、嬷嬷在没有她吩咐的情况下进入卧室。好在这一切有林如海支持,奴才们从一开始的不解到后面也就慢慢习惯了。

这一天,黛玉的灵力在体内正运转到二十五周天,外面隐约的有些嘈杂声,只是入定了的黛玉完全不知道。

丑时是一天之中人最疲倦的时候,再加上十一月的天,到了夜里更加的冷,各处守夜的人也都在火盆前打起盹儿来。

西院儿最外面的一间屋子是何姨娘的住所,何姨娘是林府的老人儿了,她是逃难来到苏州被卖进林府的。在林府待了几年,慢慢的从三等丫鬟一步步成为老太太身边的一等丫鬟。因为模样清秀,性子温和,被林府老太太看中,指给林如海做了通房丫头,和她一起开脸的还有林如海身边伺候的一个大丫鬟,程氏。

程氏和何氏不同,她是林府的家生子儿,老子娘都在林府做管事,也算是有几分体面。两人一同指给林如海,程氏自以为自己的身份要比何氏高一些,没想到林如海第一天晚上却是宠幸了何氏。这让程氏如何甘心?所以,那之后两人一直明争暗斗,直到林如海迎娶了贾敏。

原本,在贾敏还没进门前,两人还私底下达成了协议,要团结起来对付贾敏。毕竟贾敏是正房,和她们这些小妾是天生的死对头。而她们两个的身份放在贾敏面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都是一样的低贱,不联合起来,怎么行?

然而她们低估了贾敏的手段,贾敏为了表现自己当家主母的大气,发了话,说谁第一个为林家诞下子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