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女-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氏看看两个小女儿,再看看大女儿,瞧着三个丫头都生得水灵灵的,她一颗心就跟吃了蜜似的。

“是是是,”杨氏心里高兴,接连说了三个是,才道:“蓉儿,娟儿说得没错,莺儿今天很漂亮,娘的女儿,都很漂亮。”

杨氏一番夸赞的话说完,卫长莺更是羞涩得脸颊涨红。

她看了杨氏一眼,娇滴滴道:“娘,哪有像你这般夸赞自个闺女的。”娇嗔完,极为羞涩的垂下了脑袋。

杨氏知道卫长莺是害羞了,便不再拿她打趣。

“莺儿,今日你不方便出门,娘给你打了清水,你赶紧洗漱一番,别让客人进来看了笑话去。”杨氏稳稳的端着木盆,跨过高高的门槛,几步绕过卫长莺,就要将那装着清水的木盆搁在脸架上。

按照农村的习俗,喜宴上,新嫁娘不宜出门抛头露面,但是上门吃席的大姑娘,小媳妇是可以随便进出新嫁娘的闺房,陪着新嫁娘说说话。

“好叻,娘。”卫长莺低垂着额头,轻柔的答应一声,便跟着杨氏,朝着房中的脸架走去。

卫长蓉牵着卫长娟的手,姐妹二人也进了卫长莺的房间。

卫长蓉稍微年纪大一些,比较懂事,性子也比较文静,进了房间,就自己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陪着杨氏与卫长莺,而卫长娟年纪小,不太懂事,因为是幺闺女,平素一贯被杨氏,卫文水宠着,性子比较咋呼,刚进房间,整个人都撒欢了,围着杨氏与卫长莺打转,稚嫩的小脸上全是欣喜的笑容,那嘻嘻哈哈的笑声,真是半刻也停不下来。

她这么一嬉闹,倒是引得卫长莺笑了好几次。

卫长莺洗漱完毕,杨氏又亲手给她挽了发髻。

虽然杨氏挽发的手艺不及春桃,春禾姐妹二人,但是今日不是正喜日,不必讲究太多,随意挽个端庄,大方的发髻,能见客就行了。

梳洗打扮完,杨氏又陪着大闺女说了一会子贴己话。

闺女出嫁,为娘的,总要口苦婆心的叮嘱闺女一番,说什么:嫁过去之后,要孝顺公婆,要体谅丈夫……

杨氏握着卫长莺的手,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大堆。

卫长莺侧头望了望窗外,窗外,薄薄的晨雾已经散开,几缕灿烂的阳光穿透房前的红梅树,斜着照射下来,光斑落在窗棂不远处。

“娘,我这里没什么事情了,你赶紧去前院看看,今日有客上门,我担心蕖儿,四婶子招呼不过来。”卫长莺瞧了一眼日头,再看向杨氏,催促道。

该叮嘱的也叮嘱了,杨氏也正准备着去前院里看看。

这个时辰,恐怕应该有客人登门了。

杨氏起身,顺手理了理身上的裙子,望着卫长莺,道:“莺儿,那娘这就去忙了,若是有什么事儿,让蓉儿,娟儿去找娘,啊。”

“嗯,”卫长莺点了点头,“娘,你就放心去忙吧,我这里没啥事情了。”

杨氏叮嘱了卫长娟,卫长蓉两句,让二人留下来陪卫长莺,这才放心往前院去。

担心卫长蕖,江氏招呼不过来,杨氏出了厢房,脚步迈得飞快,七拐八绕,转眼得功夫就到了前院。

已经快到吃早饭的时间。

杨氏走到前院的时候,院子中已经摆满了桌椅板凳,就等着待会儿开席了。

农村的喜宴都是流水席,一次席,吃三顿。

时辰尚早,远处的亲朋好友尚未登门,但是隔壁邻舍却是陆陆续续的都到了,有心的,便稍带点喜礼,没心的,也就上门白吃几顿饭。

此时,前院里,已经是闹哄哄一片,热闹得很。

毛头小孩三两成群,围着院中的红梅树转圈圈玩耍,嘻嘻哈哈乐不停。

还未开席,饭桌上暂时摆放着喜糖,瓜子,花生,大姑娘,小媳妇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的闲唠嗑,一边磕瓜子,一边等着开席。

卫文水,李安在灶房里打下手,帮忙劈柴火,剁骨头,砍肉啥的。

杨氏到前院的时候,江氏,卫长蕖正在迎客。〖TXT小说下载:。。〗

今日,江氏也穿了一身酱红色的百皱绸缎裙子,头发规规整整的盘在脑后,发髻上擦着两只玉石簪子,一身打扮既利落,又喜色,模样像极了富家太太。

卫长蕖的一张巴掌小脸生得明丽娇艳,肤色洁白,比较适合穿红色与紫色的衣裙,为了图个喜庆,今日,她穿了一身轻质红衣。

一身红衣简单利落,恰到好处的勾勒出她的曲线,她站在院中迎客,晨风拂起她的一片裙角,那裙角绯红似火,一飘一扬间,像极了一朵盛放的火莲。

杨氏见江氏,卫长蕖忙得不可开交,赶紧上去帮忙。

江氏眼尖,一眼就看见了杨氏,待杨氏走到自己面前,她一把拽住杨氏的胳膊,道:“三嫂,你咋过来了?”

江氏眼巴巴的盯着杨氏,似要从杨氏的脸上寻出一朵花来。

虽说嫁闺女是大喜事,但是为娘的,看着闺女嫁出去,心里哪有不伤心,哪有舍得的。

这个时间,三嫂不是应该在厢房里陪着莺儿多说说话吗?

杨氏见江氏眼巴巴盯着自己,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笑了笑,赶紧道:“莺儿那里,有蓉儿,娟儿陪着。”

话语顿了顿,杨氏转了转眼珠子,往卫长蕖的方向看了两眼,又接着道:“老四家的,今儿客人多,我担心你跟蕖儿招呼不过来,所以赶紧过来瞧瞧。”

江氏听有卫长蓉,卫长娟姐妹俩在厢房中陪着卫长莺,这便不再与杨氏纠结方才的问题,两人随便聊了两句,便赶紧顾着招呼上门的客人。

这时候,又有客人上门。

“长莺娘,恭喜,恭喜啊。”人还未走近,一道笑盈盈的声音先传了进来。

农村妇女嗓门大,一句话出口,老远传开。

卫长蕖寻声望去,只见江云贵夫妇俩搀扶着江老爷子,吴氏正跨过门槛,再往后看,王老实,余氏也搀扶着王苗氏跟在后面。

两家人热热闹闹的进了院子,脸上都带着浓浓的笑意。

卫长蕖见是江老爷子,吴氏,赶紧迎了上去。

几步上前,亲自搀扶住吴氏,再微微垂着头,靠在吴氏的身边,温声道:“姥姥,你可算来了,我可想你得呢。”

瞧见吴氏一脸慈祥,卫长蕖就打心底将她当成了自己的姥姥,也打心底愿意与吴氏亲近。

吴氏随着卫长蕖走进院子,侧过头,怪嗔了她一眼,道:“你这丫头,就会逗我开心哟。”

吴氏嘴上怪嗔,心里却跟吃了蜜似的,见了卫长蕖这个宝贝外孙女,简直是爱到心坎里去了。

卫长蕖随便与吴氏聊了两句,转了一下眼眸,看向一旁的王苗氏,询问道:“王阿婆,最近身子骨可好些了?”

“啥,蕖儿,你说啥?”王苗氏好似并未听到卫长蕖的话,看着卫长蕖,反问道。

不待卫长蕖说话,紧接着,又叹息道:“阿婆老咯,这耳朵也不好使了,蕖儿莫要见怪呢。”

知道王苗氏耳朵不好使,卫长蕖只冲着她笑了笑,转而看向余氏跟王老实。

“王叔,春兰婶子,王阿婆这耳朵?”

虽然前阵子,王苗氏身子骨差了一些,但是这耳朵却是好使的。

王老实搀扶着自个的老娘,垂着脑袋,不说话,倒是余氏深叹了一口气,看着卫长蕖,道:“蕖儿啊,你王阿婆年岁大了,耳朵不好使怕是正常的,索性这阵子身子骨硬朗了,没再病倒。”

“没病就好。”卫长蕖顺着余氏的话道。

见王苗氏只是耳朵不灵光了,身子骨没什么问题,她也不再纠结什么,领着江家的人,以及王苗氏往花厅去。

前院人来人往,吵闹得很,老年人喜欢清静,将江家的人以及王苗氏单独安排在花厅用席,比较妥当。

进了花厅。

冯氏将手里提着的包裹递到卫长蕖的手上,叮嘱道:“蕖儿,这是二舅妈给长莺丫头准备的喜礼,明儿早上记得一起装进嫁妆箱子。”

卫长蕖伸手将东西接过来,再将包袱打开看了看。

包袱皮子被掀开,一对活灵活现的戏水鸳鸯露在了卫长蕖的眼面前。

一对鸳鸯绣得极好,针脚细密,那交颈的神态,绣得尤其传神。

冯氏准备这么一套鸳鸯戏水的大红被面,也确实是有心了。

卫长蕖一手托着包袱,一只手轻轻搭在那红如似火的被面上,指尖轻轻在那交颈鸳鸯上摩挲几下,再挑起一双皓目,看着冯氏,挑趣道:“二舅妈,你刺绣的手艺这么好,改日,也给我绣这么一套。”

卫长蕖开玩笑的话,落入冯氏的耳中,冯氏却是当了真,笑容满面的盯着卫长蕖,认真道:“蕖儿出嫁的时候,二舅妈给你绣几套都成,想要什么花式,二舅妈就给你绣什么花色。”

卫长蕖将那鸳鸯被面翻看了一下,叠整齐了,抱在怀中,嘴角含笑望着冯氏,道:“为了二舅妈的几套被面,看来,我得尽早将自己嫁出去。”说完,脸不红,心不跳,大喇喇的盯着冯氏。

冯氏见卫长蕖大大咧咧,怪瞪了她一样,假意啐道:“你这丫头片子,真是不知道害臊。”一句话说完,也陪着卫长蕖笑了起来。

余氏招呼王苗氏坐下之后,也抱着一包东西,几步走到卫长蕖的身边。

她递了递手里的东西,道:“蕖儿,这是婶子给长莺丫头准备的嫁礼。”

如今王老实在新宅院做活计,余氏又帮衬着卫长蕖管理作坊,一家子的日子可算是好过多了,替卫长莺准备一点嫁礼,倒是并不困难。

卫长蕖含笑接过来,同样将那包袱皮子解开,看了两眼里面的东西。

包袱解开,露出是一对绣花枕头。

那绣花枕头同样红如似火,枕面上同样绣着交颈鸳鸯,绣工同样很精细,与冯氏所准备鸳鸯被面一搭,恰好可以配成一套。

卫长蕖手上抱着嫁礼,得先去放一下,便让江家的人,以及王苗氏,余氏两口子先坐在花厅里喝茶,吃糕点。

按照农村的习俗,婚宴,要设喜堂,新娘子的嫁妆一定要陈列在喜堂内,摆上一天的,一来,那些红红火火的嫁妆可以给喜宴增添几分喜庆,二来,宾客看见喜堂内堆积成山的嫁妆,才知道,新娘子嫁得有多风光。

------题外话------

二更,这几天更得太少了,星儿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奈何爪子慢…。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递贺礼,后上席

卫长蕖提着两只包袱,准备出花厅。

她还未走到门口,余氏便快步跟了过来,“长蕖,今儿客多,婶子去帮帮你,省得你跟你娘忙不过来。”她一边走,一边撸起了两管袖子。

卫长蕖见余氏紧步跟了上来,她微微停下脚步,扭头看向王苗氏所在的方向。

余氏顺着卫长蕖的视线看去,知道她想说什么,笑了笑,先一步开口,“长蕖,有你二舅妈在这里照看着呢,再说了,有你姥姥,姥爷陪着说话,你王阿婆心里高兴,婶子待在这花厅里,也没啥事情可做,只干等着开席,索性你们娘俩忙不过来,就去帮把手。”

余氏七嘴八舌说完,人已经绕到了卫长蕖的前面,大步往外走去。

有冯氏留在花厅照料着几位老人,卫长蕖也不再多说什么,提着包袱赶紧去前院帮忙。

喜堂设在前院,堂前的横梁上,高高挂着一条红菱。

高高的神坛上,正燃着一对龙凤喜烛,昏黄的烛光极为喜庆,耀眼,风一吹,一晃一晃的。

喜堂内,并排放着两张四四方方的大木桌,桌面上亦铺了一层红如似火的红绸子,喜色一片。

卫长莺的嫁妆全都整整齐齐的叠放在铺了红绸的桌面上,上面有花式各异的喜被,绣花枕头,有新做的鞋,新做的衣裳等等,各种各样的嫁妆摆满了两张桌子,高高叠耸起来。

喜堂左侧面,专门设了一张桌子,此处乃是客人递送贺礼的地方。

贾志远一身青衫,正端端正正的坐在桌前,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

卫长蕖提着包袱到了前院,直奔喜堂而去,她快步走到贾志远的身旁,亮了亮手里的两只包袱,客气道:“贾先生,这床戏水鸳鸯的被褥是我二舅家送的,还有,这对绣花枕头是王叔家送的。”

按照农村的习俗,客人送了什么贺礼,都是要一一记下的。

贾志远冲着卫长蕖点了点头,然后提起桌上的毛笔,挥挥洒洒的在喜薄子上写下了江云贵,王老实的名字。

宅院门口,余氏在帮着江氏迎接客人。

杨氏见两人还忙得过来,赶紧抽身,去喜堂里看着,那喜桌上可摆着两套花瓷碗,今儿,宅院里的孩童又多,万一哪个孩童顽皮,不小心将喜桌上的花瓷碗碰下来,摔坏了,可就不吉利了。

贾志远登记一番之后,卫长蕖提着两只包袱到喜桌前,一眼就见着杨氏在整理喜桌上的东西。

卫长蕖看向杨氏,抿唇笑了笑,道:“三婶,这是我二舅妈,春兰婶子给长莺姐准备的嫁妆。”

说罢,卫长蕖将包袱轻放在桌面上,动作利落的将包袱皮子解开,再将叠得整整齐齐的大红被褥,以及那一对鸳鸯绣枕取出来,准备叠在眼前的一堆嫁妆里。

杨氏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瞧看着卫长蕖手中的大红被褥,还有那一对鸳鸯绣枕,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蕖儿啊,你二舅妈跟你春兰婶子可真是有心呢。”说话间,杨氏伸手从卫长蕖手里接过一只绣花枕头,一只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放在那交颈鸳鸯之上,十分喜爱的摸了几下。

“这对鸳鸯绣得可真好看呢。”

虽然一床被褥,一对绣花枕头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在十里村这种穷乡僻壤,冯氏,余氏送这两样东西,绝对已经是大手笔了。

杨氏喜爱的摸了几下,笑眯眯的将手里的绣花枕头叠在了嫁妆堆里。

冯氏,余氏的一片心意,她算是记在了心里。

早上开完席,刚才将桌椅板凳都收拾清楚了,便有远处的客人陆陆续续登门。

贵客登门,按照农村习俗,是要放喜袍迎接的。

如今,卫长蕖几乎了解了十里村的风俗习惯,她早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根本就不用卫文水,杨氏费心,在婚宴前两日,她已经安排李安去止水镇拉了几大卷礼炮回来。

一阵礼炮噼里啪啦的响完,烟雾散开,就见宅院门口停了一辆大马车——正是醉香坊的那辆马车。

赶车的是阿贵。

今日,他穿着一身灰色短褂子,一手持着马鞭,一手紧紧揪住马缰绳,像个愣头小伙似的坐在车头。

待马车挺稳当之后,阿贵腿一抬,利落的跳下车。

紧接着,万来福才撩开车帘子,在阿贵的搀扶下,拎着一只礼盒从车厢里下来。

卫长蕖见万来福从车厢里下来,赶紧迎了出去,江氏,杨氏一左一右跟在她的身后。

万来福笑容满面的走进宅院,阿贵将马车拴好,赶紧跟了上来。

两人前后走到卫长蕖,江氏,杨氏的面前。

不待卫长蕖做声,万来福抢先一步,笑容满面道:“长蕖啊,今儿长莺丫头大喜,我也没啥好送的,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说话间,便将手里的礼盒递到了卫长蕖的面前。

卫长蕖也不客气,抿唇笑了笑,便将东西接了过来。

接过万来福的贺礼之后,卫长蕖微微侧身,顺手将东西递到了杨氏的手中。

万来福是贵客,不可能随意安排在前院里,她得领着他去花厅里奉茶。

杨氏自然是知道这一点,赶忙伸手从卫长蕖的手中接过了礼盒,那礼盒落入手中,掂了掂,颇有些重量。

礼盒不但压手,而且很是精美,棱角上镶了金边,里面装的东西,必然不会太差。

杨氏拎着礼盒看了两眼,眼珠子再一转,视线落在万来福的身上,有些不好意思道:“万掌柜,你咋送这样贵重的礼物呢?你对我家莺儿已经够照顾了,今儿,还让你这般破费。”

听了杨氏的话,万来福倒是不以为意。

他将目光转移到杨氏的身上,笑容满面道:“长莺娘,你可是有福气的人呢,长莺这丫头有本事,做事勤快,可是帮了我大忙呢,今儿是她的大喜日,我送点贺礼是应该的,有啥破费不破费的。”

话毕,看着杨氏,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苏成在醉香坊做事有几年时间了,虽然只是一个跑堂的伙计,但是万来福却是真心将他当成了自己的晚辈一般,如今,苏成能娶到卫长莺这么个好姑娘,万来福是打从心眼里高兴。

瞧着周围喜庆一片,万来福笑得合不拢嘴,而杨氏提着礼盒,面上却仍有些过意不去。

这么好的东西,可不得要花许多银子。

卫长蕖陪着万来福随便说了两句话,见杨氏依旧拎着礼盒,杵在原地忘了动。

她笑了笑,挑着一双皓月清明的眼眸,开玩笑道:“三婶,你就安心替长莺姐收下这份礼,来福叔开了这么大一间酒楼,可不差这点钱。”

杨氏见卫长蕖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在扭捏,与万来福招呼了一声,便拎着礼盒去贾志远那里登记。

万来福见杨氏提着礼盒离开,看向卫长蕖,抖了抖嘴角的胡渣子,笑着啐道:“你这丫头,就知道打趣你叔。”

卫长蕖将万来福安顿好之后,便又回到前院来帮忙迎客。

明晃晃的日头已经爬上了正空,晃眼的功夫,便快要接近午时了。

忙了一大早上,该来的客人,几乎都来了,卫长蕖见没什么要紧的客人登门了,便准备离开前院,去花厅招呼万来福以及江家的人。

她刚转身想离开,宅门外,又响起了一阵噼里啪啦的喜袍声。

喜袍声响了良久,几乎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卫长蕖转过身,几步上前,挑眼看向门外。心道:放这么多喜袍,这又是哪位贵客登门了?

好不容易,喜袍噼里啪啦响完,卫长蕖提起十二分精神,正欲上前去迎接。

她走到门口,挑着一双皓目,目光平视着前方。

只见一辆外表装裱简单,大气的马车停靠在院墙的外面,这样特殊的马车,她只看一眼便能认出来——不是璟爷的专用座驾,又还能是谁的。

卫长蕖神色有些诧异。

她睁大一双皓目,眼巴巴的盯着那辆马车看,一时之间倒是忘记了该有的反应。

凌璟怎么来了?这等普通的农家婚宴,她以为,他是没兴趣参加的,所以,这才没有给他发请帖。

这人竟然不请自来了,还真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虽然璟爷已经极度低调,但是,他那辆外表装裱简单,大气的马车,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那也是绝对的豪车。

宅院门口,停了这么一辆豪华型的大马车,一时之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在众人瞩目之下,凌璟撩开车帘,动作优雅的从马车上走下来。

今日,他依旧一袭月锦银袍,下车走来,举手投足间,一派优雅从容。

十里村的村民,有的曾目睹过璟爷的绝世风采,今日再得见,一个个只是偷偷瞪大双眼,反应倒是并没有太过激烈,但是那些外村的客人,突然见着这么一个谪仙般的公子,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甚至惊诧得呼出声来。

天底下竟然有这么俊的公子哥,今儿,还是头一次得见。

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两个偷偷往璟爷的身上瞧看两眼,然后,顿时羞涩得垂下了脑袋,心中千万只小鹿乱撞。

卫长蕖静静的站在门口,挑着一双皓目,两道视线落在凌璟的身上。

听见周围一声接一声的惊呼声,她压着嗓子,低声嘀咕一句:“真是只大妖孽。”声音很小,几乎只有她自己听得见。

一句嘀咕完,凌璟已经走到了她的面前。

凌璟负手,站在卫长蕖一步之外,他未去理会周围人打量的目光,徐步走进宅院子,挑着一双绝美的凤目,目光至始至终都落在了卫长蕖的巴掌小脸上。

“蕖儿,原来你这么喜欢夸奖我。”凌璟站在卫长蕖的面前,挑了挑两撇浓密的剑眉,轻松勾着唇角,似笑非笑道。

卫长蕖扬着眉,一双皓目正好对上凌璟那双古墨色的眼瞳。

对视了片刻,她感觉自己快要被那一双深邃的眼眸吸进去一般,赶紧眨了眨眼睛,不着痕迹的将视线错开。

再轻轻咬了咬唇瓣,心中有些小郁闷,她刚才骂得如此小声,这人居然也听见了,真是比狗耳朵还要灵敏。

想着,凌璟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挑趣自己,卫长蕖转了转眼眸,淡淡扫视了周围的客人一眼。

见所有人皆面色如常,并没有露出什么奇怪或是惊讶的表情,再看向身旁的江氏,杨氏,二人脸上的表情皆平常得很。

想起刚才那一道话音,像是直接灌入她耳内的。

刚才的那句话,这人该不会是用传音入密对她说的吧,隔一步的距离,还用传音入密,真是变态。

凌璟将卫长蕖脸上时而变化的小表情收入眼底,目光凝结在她的一张巴掌小脸上。

凝视了卫长蕖片刻,灼灼的凤目中隐隐有光芒在闪。

这丫头在究竟想些什么?一下子露出这么多古怪的表情。

卫长蕖觉察到凌璟略带探究的目光,突然将眉头再扬高一些,一双清明的眸子正视着凌璟那张绝世出尘的脸,道:“凌璟,你怎么来了?”

这一句话刚问出口,卫长蕖就后悔了。

开场白说什么不好,偏偏要说这么一句话,真恨不得将自己的舌头咬断啊。

此刻,这人一定是在责怪她,没有给他发请帖吧。

话说,这也不能全怪她啊,谁会想到,堂堂瑞亲王府的世子爷,会对一场农家的婚宴感兴趣。

卫长蕖的话音刚落下,果然见凌璟唇角处的笑意下沉了几分。

虽然他并不是真正想参加这场婚宴,但是这丫头压根就没想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