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将军滚远点-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价值,就青眼。

无能耐,冷眼都没有。

倒不如自己的丈夫。

快到家门前时,十一公主对萧护大帅的怨恨又少了几分。他是大媒人!和大帅做亲戚这几年,跟着他进山打仗,才知道大帅要是不愿意将军和自己成亲,将军半个不字也不敢说。而大帅让将军成亲,将军也一样不说什么。

十三姑奶奶真是好福气,有那样一个疼爱她又说一不二的丈夫。

想到这里,贞静甜甜的笑了,自己家将军也是这样的人。抬眼,见家门外有一辆车。周妃正从车上下来,公主就不下马,打马过去笑盈盈:“母妃你回来了?”

周妃昨天回来,要和张太妃等嫔妃说话,就住在宫里。

见到女儿朝气蓬勃的在马上,周妃喜欢得面庞柔和,又见伍思德带着人在后面,跳下马来行礼:“岳母,正要让人去接您回家。”

周妃对女婿笑逐颜开,她是唯一贞静初成亲后,在宫中不认为驸马差的人。就是张太妃在三朝回门,也不忍多看驸马长相。

她们在宫中见到大多是容貌清秀的人,乍一见生猛的驸马爷,落差一时纠正不过来。

伍思德对周妃就特别恭敬。

“你们去跑马了?”周妃叮嘱:“才回来,十一呀,你要去看看姑奶奶,大帅拿她心尖子上放着,你不常去看看可不好。”

十一公主娇嗔;“将军陪我去见姑母,和她商议我入内阁的话。”周妃的心提起来:“哦?她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她说好。”十一公主流利的撒着谎,没想到此时长公主正在往萧家去的路上。见豆花过来牵马,十一公主欢快地道:“豆花呀,我们都不知道姑母还在病,你收拾几样东西,下午送去给她用。”

豆花没有二话。伍思德看着公主处置得不错,点点头。

他们母子婿亲切自如,车里坐的一个人几乎肝肠寸断。杨嫔用帕子捂住嘴,哭得有几声轻泣传出来。

周妃对女儿女婿使个眼色,小声道:“十六的母妃,央求我带她来看……能守个灵最好,她就这一个女儿,”

伍小伍在门上出来,十一公主喊他:“带客人去看你大壮舅母。”伍小伍一听就头疼,就要使性子:“看啥看!我请过医生了,药正在煎,再看不怕看出针眼来!”

马车门重重一声响,车里连滚带爬出来一个女人,她面如土色:“没死?”

伍小伍不认识她,瞪眼道:“你家才死人呢,没死!”狠凶一嗓子!

杨嫔一屁股坐倒,晕了过去!伍小伍急了:“哎哎哎,俺又没说什么,你这是讹人啊!”一急,家乡话又出来了。

“小伍,官话。”十一公主不遗余力的提醒他,翻个白眼儿扶周妃:“咱们进去,让豆花来扶她。”

伍小伍一伸手:“得了呗,我吓的,我拎进去!”跟拎麻袋似的拎起杨嫔,放到客厅椅子上。

杨嫔悠悠醒来,见周妃母女正在说话。

“得饶人处且饶人,”周妃听完昨天的全过程,也为十六公主欣慰。十一公主则深深地叹了口气,低头道:“我能护她一天,就护一天,护不住,我也……”

一个人影子一闪,杨嫔跳过来就叩头。亏她刚醒,就听明白了话。一堆的话出来:“我的佛爷,我的菩萨,我的仙女儿,她能活一天,就是我的福气…。”

十一公主冷冷皱眉,她不能忘记昨天杨嫔说的风凉话。又可能要入内阁,人真的变了一些。端起架子淡淡道:“我也难,这家子老少妯娌们全看着我,我只能护她到这一步,娘娘来了,去劝劝吧,以后好生着,有一天我护不住她,你别怨我!”

周妃吃了一惊,有女儿一夜之间长大的感觉。昨天她还路上和翠姑等人怄气,对着她们的儿子们看一眼不快一回。

今天这,分明是当家的大人了!

家里没有别的丫头,有活全是小伍和亲兵们做。豆花又成了带杨嫔去见十六公主的人,周妃就便儿对女儿道:“你这样才是一个当家主母派儿,我看了真喜欢。”

十一公主马上现原形,嘴儿噘着:“当家主母?翠姑她们才不认呢!就生个儿子,一生两个有什么,”

周妃啼笑皆非,才夸她大了,她又这样上来:“你呀!”

豆花带杨嫔到一个门前,伸手不甚礼貌的一推,也没见多客气:“就这里了!”以豆花来想,十六公主也是不对的。再者十一公主护她,只怕又要和家里人明里暗里的不痛快。豆花是知道十一公主也是不想嫁的,嫁的也不容易。

以前豆花曾想过十一公主要是十六公主倒好,至少不会挨打。

现在自然不这么想,想一下也是罪过。

豆花得出一个结论,十六公主过得不好,是她自己找的。

你要是守得住?你要是跟着我们离京?现在至少会有一个儿子吧。翠姑生两个眼睛长头顶上,你要是守得住,她敢不分你一个?

不用生就有,多好。

再说山里多好玩啊,在山里的时候急几时才出来。出来了又想胖团子大方,什么玩具都舍得出让,还胖乎乎,比翠姑家的儿子好玩多了。

现在没有人玩,只能玩翠姑家的儿子,豆花很相信胖团子。翠姑家的儿子因为父母骨架子都大,再一胖比胖团子还大一号,可豆花不认啊,她只认天下孩子里,只有胖团子最胖乎乎。

豆花并没有说这些话,她走开以后,认为自己是知趣的人。

杨嫔一进来,先让房中的香烛吓一跳,才想到女儿是守寡。十六公主能有一条命已经不敢相信,守寡就守寡吧。

寻找着床,见十六公主奄奄一息,呻吟道:“水,”杨嫔忙走过去,见床前有水,摸一摸还是温的。

杨嫔落下泪,还不是没有人照应的地步。

给十六公主灌了小半碗,十六公主才清醒认出母妃,没开口先泪如泉涌:“呜……母妃救我……”

豆花坐在外面,没好气的等着。她得监视呀,得防备这母女俩出什么坏主意。豆花从来是如此这般的神经过敏,或者说是小心谨慎。

翠姑送药过来,见豆花在,正好给豆花。豆花也不想进去,无奈她是个最小的,是个丫头。忍气吞声送进去,杨嫔感激得不行,给豆花行了一个礼,把豆花吓出去了,嘀咕着坐在栏杆上:“这不是折人的寿。”

好在杨嫔怕伍家的人生烦,不敢呆太久。喂完药就让女儿好好养伤,又格外叮嘱她:“大帅夫人再离京,你背着灵位也得给我一起走。你呀,你抱着这个灵位就有吃有喝有人照顾,他们谁敢不敬你?”

离走前,给没有见过面的女婿伍大壮上了三炷香,嘴里念念叨叨:“回宫晚晚我给你烧香,你保佑你妻子,她没了,谁给你守灵呢?”

豆花在外面无话可说,像是两年里没有十六这公主,大壮爷的灵位也好好的。怎么会没有人守灵呢?

送杨嫔出去,院子里伍家下一代全在院子滚。翠姑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小壮,一个小结实,听上去好似伍大壮兄弟。

带着腊梅等人的儿子女儿围在树下,这么小就研究这树能上吗?上面有花,上还是不上?腊梅在厨房里笑,唤自己女儿:“大姐儿,到娘这里来,咱不跟着小壮哥哥淘气。”

这称呼别人听着也罢了,杨嫔亮了眼睛。到府门外,撸下手上一只金钏儿,送到豆花手上:“你别嫌弃,这还是先帝在的时候,有一年给我们打赏的,不重,上面珠子却好,好丫头,你对十一公主说说,这家里这么多儿子,过一个给我家驸马吧。”

豆花几乎让雷倒。

本来就是这样安排,以后过继一个儿子给大壮爷,可那是十六公主没失贞的时候说的?现在还能有效?

想到翠姑瞪眼珠子,山中母老虎不过这样:“俺的儿子给她?休想!”又活似母大虫!

豆花死不要那金钏,杨嫔就差给她跪下来,苦苦的哀求:“你收着,你嫌少?我再送来。”豆花憋住气,谁嫌少,谁又认为多?

要东西,有的是。只是收这件东西,不能为你办事情,呃,是不想为你办……

两个人在大门上拉拉扯扯,伍小伍忙完了事出来坐门槛上,凉凉地问:“哎,豆花,你在受贿呢?”

豆花一听倒接过来,恶狠狠道:“关你甚事!”一想,要是家里人不答应给十六公主儿子,这东西再还杨嫔也一样。

她收下来,杨嫔跪地说了一声:“大慈大悲的菩萨。”菩萨要是听到,估计给她一净瓶水,冲到东海里去。

菩萨送子,也不会管这样的人有子无子。

杨嫔来时,一个宫人赶车,此时上车回去。豆花松一口气,比爬山捡鸡蛋还要累。把金钏在伍小伍面前扬一扬,得意洋洋进去。

一离开伍小伍视线,面色“呱嗒”垂下来!送去给十一公主看,伍思德也在。豆花吞吞吐吐:“我不收,她就不走。”十一公主就看伍思德,伍思德面色冷一冷:“本来林儿见是两个儿子,就说给一个给大壮。要是她死了,这事儿今天就可以办。你要留她的命,林儿是不会答应把儿子给她养的。”

十一公主反而一笑:“将军说得是,十六妹并没有养过孩子,给她也养不好,这事儿先放一放,不是这么急。”

豆花又松一口气,笑嘻嘻把金钏送上来,十一公主冲她笑:“我赏给你,你留着吧。”她有意无意地在伍思德和豆花面上扫一眼,微微地笑如院中桃花。

有些粉色。

十一公主再不生,就等不及要把豆花给伍思德。豆花和她情同姐妹,一直到现在不打发她出嫁,就是这个心思。

长公主,在萧府门外下车。她让十一气了一回,早饭勉强用些,人气色更差,下得车来要程业康半扶半抱才到大门上,长公主气息微弱:“我要见你们夫人!”

张家小鬼全认得她,封安急步去报信,慧娘正和女眷们在说话,听说后反而关切地道:“既然走不动,快去个东西抬着。”

家中有周良于宽两个忠心家人看着,也受到不少损伤。一些瓷器,全砸了。萧护出京时凡是不利于打仗的都不带,有些不大的瓷器,可以挖下来的装饰玉和宝石,也一个不见。

抬人的东西,软轿等,都遭到损坏,不能使用。只有一个旧春凳,上面有摔砸痕迹,却还能用。

再就是几个小房间里后面周良于宽锁的布匹呀装饰呀还在。

长公主脚酸足软地走到几十步,见抬着春凳来接自己。她是理直气壮来的,见到这旧春凳,却惭愧起来。

想当初大帅在京中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一呼百应。不是自己撵大帅走的,也添砖加瓦在火上浇了一壶油。

萧家的春凳,也没有一张新的!

还想来欺负欺负慧娘,问罪与她的长公主让一张春凳点醒。她有什么资格来上门问话?这来的幸好是萧夫人,要是一堆子乱民,哪一个人礼敬她还是长公主?

大成公主无端伤了心,坐在春凳上就这样被抬进去。

能看到正房时,见一堆女眷出来,萧家的人不错规矩的来迎接她了。

见萧夫人出落得更好,还是姣好的身条儿,又面上光泽散发,有珠圆玉润感。两边厢女眷们排开,奶妈和陈家舅母三个白发苍苍的人更显眼。

长公主在心中感叹,她们是一直追随啊,没有变心。

萧家,还是有能耐的。

这样一想,长公主的气势更下去了。到房中寒暄过,慧娘先自责着笑道:“昨天才来,又要拜见太妃。本来大帅命我到京中要拜见长公主的,早上才知道您还病着,正要过去,您倒来了。”

对左右一笑:“要是大帅知道,只怕我又要挨骂了。”女眷们一起接上话笑,贺二姑娘笑道:“表哥岂是那不明白人,要知道表嫂正吩咐人备车备轿的,表哥怎么会怪表嫂?”妯娌们吕氏最年长,也笑道:“这是夫人在大帅面前恭谨才这样想,夫人就是一个人,哪能一下子拜完许多的人。”

长公主很想咧咧嘴,这一家子人,还是以前那样的和气。亏她们性格不一,就没有一个人闹个生分什么的。

以前试过,这一家子人分不开。又见一个人翩然过来行礼,她穿一件粉红衣衫,打扮得脂滑水浓,发上有四、五枝金簪,还有三、四个步摇,二、三个花钿。耳朵上镶宝石耳珠子,打秋千似晃动着。

“明铛见过长公主。”

长公主恍然,差一点儿认不出来。两年没有见,明铛不仅是出落得美貌,更有一种悠闲自在的气派。

这是山里学的?

又想到另外四个丫头,她们没有走,后来也死在兵乱中。有一个让乱民掳走,至今不知生和死。

明铛此次进京实在开心,一直就容光焕发,光彩照人。祝氏进京,要她跟着,却要春三娘留下。

在春三娘来看,是喜欢的。萧夫人不在,她可以多点儿机会见到大帅。家里女眷们全都不在,大帅又是和兄弟们住在一处,汤水上只有春三娘一个人,她可以献殷勤。

而明铛呢,自从知道纳妾还要四叔公答应,而且自己是一定会在春氏之上,就更在萧扬面前稳重自持,轻易不去九爷面前晃,只和祝氏作伴,绣花说闲话,总是和奶奶们在一起。

祝氏让她同来,明铛晚上烧了好几炷香。

见旧主人憔悴,明铛更认为自己当初跟出京是对的。她一早和周良于宽打听过,于宽知道有一个人让乱民带走,明铛回房和祝氏说,主仆还哭了一场,祝氏是个好心的人,让明铛晚上对空烧几炷香,请神灵保佑于她。

长公主一个字还没有说,先让这房中的气势给走了神。她更是微微叹气,还怎么说呢?这一家子人必定会向着贞静。

慧娘再三的追问,长公主才说出来:“贞静早上给我请安,听说她入了内阁,我想她小小年纪,不明白的东西多,怎么能入内阁,就来问上一问,又许久没见你,理当欢迎,怎么能等你去见我?”

她说话谦和起来,慧娘先对女眷们使个眼色,她们悄无声息退下。陈家舅母和奶妈们坐到廊下去,啧着嘴道:“这家务的事呀,其实错不到别人家门里。”这话实在的,贺二姑娘在台阶下淘气掐花儿,就接话笑:“您老人家这话在理儿,应该进去说给她听听。”

往房中指着笑。

房中,慧娘正在款款劝长公主:“大帅时常的自责,说他对不住先帝。那时候郡王们不懂事儿,大帅也就一气走了,”

长公主要是不脸红,她也算当今皮厚第一人了。她的脸是着火般,猛烈的发烧起来。程业康更不敢看慧娘,只看自己脚尖。

“而公主,你别怪我说话。旧年里我对你说过,咱们到底是个女人,不应该干涉朝堂上的事。”慧娘说着又笑,心想我就要干涉一切政务上的事,不过,我可不会像你一样专行而且糊涂的。再道:“这一次让十一公主入内阁,本是听宫中说您病了。又想到十一公主年青,长公主您操劳这些年,自先帝去后,不容易啊。大帅的意思,也是请您养一养,不然,给十一公主出个主意也行啊。”

慧娘再点一句:“这也是内阁的主意啊。”十三在纳闷,长公主面上是开点心铺子吗?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又一会儿紫?

这红的是糖,白是糖霜,紫的是?

什么点心来着。

对了,小面团子还没有吃过京里的名产呢?让张家和小鬼去找找,点心要没有变味儿,给小面团子弄点儿吃吃。

给公婆多送些,小面团子一定有份。

这就是女人心思,能迅速飞到儿子身上。长公主的眼睛,也在儿子身上。程业康默然,再缓缓开口:“既然是内阁的主意,那就请母亲休养,休养好了,再拿主意也不迟。”

慧娘笑容可掬:“哦是了,昨天张太妃娘娘有旨,再过两个月,天子重新登基,重坐朝堂!”这又是重重一击,长公主眸中噙着泪,忍不住地说了一句:“如今宫里,也不给我们递消息了?”

“昨天晚了,想必今天是会有人来说的。”慧娘还是一派大方的安慰他们母子。长公主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好吧!”

回去路上,她在车中哭起来。程业康在马上也垂头不语,说不出来什么。

没过两天,消息纷至沓来。萧夫人先立大理寺和御史,再立两个尚书。她说现在科举来不及,先用人要紧,吏部主管文官们升迁,兵部由大帅自己在管,可以不立。但工部,只管修缮兵甲等,礼部主管礼仪,要先立起来。

大成公主一听就能明白,天子就要再登基,萧家需要以“礼”服人。这个礼,是君臣之礼。小天子孙瑛登基那天,郡王们到场,他们是承认的。不承认就撵不走萧护。

后来废帝全是可笑,孙瑛是皇帝再没有人能争执。

不过要防一些人,比如大成公主……这个最先防的就是大成公主闹事情挑毛病。大成公主叹气,对儿子道:“萧家羽翼已丰!”程业康却道:“不见得!前有临安,后有韩宪,他们狼子野心早就露出,不会只看着不动一出子。”

母子决定观看动静看看再说。

还没有几天,传说萧夫人要离京的消息。是萧护给了慧娘一封信:“思念,速回!”就这几个字,慧娘慌了手脚。

她一心的辅佐夫君,很想趁自己在京里时把官员建制先恢复,挑出可用的人到天子登基时没有百官朝贺,也基本齐全。

哪怕原本是十个人的岗位,现在只有一个人,好歹这个体制也有了。

见这信来的奇怪,问送信的萧西只笑说不出别的,只说大帅要夫人当天就回去。慧娘忙了个人仰马翻。

她收信时已经是中午,赶快大妆去宫中辞行,张太妃等人自然是拉住不放。杨嫔抽空儿溜出宫门,一气到伍家,见伍家行动迅速都收拾清楚。杨嫔一把抓住豆花:“十一公主在哪里?让她带我家那个走吧!”

豆花正为收拾琐事和伍小伍又拌嘴,气正足,让杨嫔扯得难过,叉腰叫道:“她不走,捆着也得走!”

杨嫔吓了一跳,忙赔笑时,见一个人叫自己:“母妃。”十六公主伤重,伍小伍是贼手,想这个人应该死,却还活着,死罪难饶,活罪难免,十一舅母虽然当上内阁大臣,第二天就把家事全托给翠姑,而且态度亲切:“我以后事忙,你管吧。”

在伍小伍看来,十一舅母是知趣地知道自己就是上天,也管不住翠姑舅母,就此让贤。小伍早就有先见之明,在第二天让贤以前的那个晚上,把十六公主狠揍一顿。本来想打断胳臂打断腿来者,再一想府中没有别的豆花,和豆花商议来侍候,那舅和十一舅母谁侍候?

豆花虽然不好,侍候十一舅母很用心,思德舅自然而然沾些光。比如思德舅的衣服,豆花总是嫌弃过,还是洗的。

伍家的是豆花不做的事,全是亲兵们做。伍小伍不乐意侍候十六公主,就只皮外伤很重。十六公主听到母妃来,虽然行动不容易,还是扶着墙走出来。

她面无血色,好似一朵子西风中小花,在春风里,总让人看着是秋凉来了。

不过能走动。

杨嫔从受豆花的惊吓中走出来,见女儿能走动,心头一喜,再看她下巴尖尖,只能骨头架子在,又悲从中来:“我苦命的儿啊!……”

伍小伍烦上来,家里有十一舅母和豆花两个鸡嗓子已经摧残人,平地里又出来一个杨娘娘,小伍咬牙,还让不让人活!

他就和豆花过不去,自己扯嗓子叫,膈应的是别人。过来对着十一公主两只大山鸡不满,这鸡每天还能下蛋,十一公主和周妃都喜欢,走哪儿带哪儿。

怕丢在大帅那里,没有人侍候。

女眷们随了九爷房里的春氏全来了,那春氏?周妃和十一公主都觉得人一般,她们对明铛倒还客气。

伍小伍对着山鸡骂:“这鸡宰了,行路呢,还带鸡!”他这是看着伍思德和十一公主都不在家才这么说,反正说过也不认,就是听烦女人尖叫着哭,悲泣着哭,要和豆花干一架!

伍家大院里马上就全是豆花的尖叫声:“宰了你,也要留着这鸡!……”

翠姑大怒房里伸出头,她只敢骂伍小伍,不敢骂豆花。骂过豆花,十一公主要对伍思德告状,说翠姑趁自己不在,就会欺负丫头。以前有过这一样一回,翠姑和主人不好,自然和丫头也不顺眼。豆花又见她们不太敬重公主,心里有气,翠姑过门没几天,先和豆花吵了十几架,一天好几架的吵。

十一公主就告状,告完了对着伍思德大哭,哭完了带着豆花和翠姑吵架去。

公主的吵是有水平的,最多只是争执。敲开门问:“翠姑,你怎么又和豆花吵了呢?”伍林儿在房里,就烦,说翠姑:“你和她吵什么,一个奴才!”

翠姑受此教训好几回,公主好惹,奴才难缠,再也不惹豆花。见这两个人又闹起来,翠姑骂小伍:“小将军们还睡着,清静!”

伍小伍摸头认晦气,走开两步,见伍林儿的两个儿子,从母亲腿下面伸出头,滴着口水:“嘿嘿,”

再腆肚子。

小伍也挺挺肚子,不气了,走开。

豆花一个人在院子里骂:“偷吃鸡蛋还嫌我们带鸡?……”没有人理她,豆花嗓音小下去,由嘟囔就成嘀咕,没好气再检查东西。

杨嫔交待女儿几句,发狠地逼着她发誓,一定跟着走,这才放心离开。赶车的还是老宫人,杨嫔上车后忽然就哭了。

豆花一个丫头,也敢在将军夫人们面前大呼小叫,对着男人不服输,自己女儿咋就这么命苦?看豆花过得多滋润。

慧娘宫中辞行,占了一个时辰。张太妃有太多的话要说,都不想放慧娘走。想萧夫人在,萧大帅自然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