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续弦王妃-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骤然提起来的心便放到了实处。

她稳了稳神色,略皱了眉,开口道:“是长公主有什么吩咐么?”

夏仁贵忙道不敢,“长公主殿下是虑着现下日头太毒,各位夫人都是宫中贵客,若因出去闲散让各位夫人中了暑气,可就是咱们宫里头招待不周了。故而长公主殿下的意思是,让各位夫人好生在殿中静歇,等日头落了再作考量。”

咱们宫里?太后嘲讽的一笑,宣城长公主已经出降,并且在宫外建府,竟还好意思在宫里头充主人么!

见太后没说话,各位夫人虽不敢乱动,心中却是更加忐忑。不知宫外如今出了何事,将她们困于宫中又是何意?

夏仁贵虾着腰,转向二皇子妃笑道:“长公主殿下请齐王妃过后殿一叙,奴婢这就伺候王妃娘娘起身罢。”

他言语婉转,二皇子妃却是狠狠的一震,她几乎是立刻就控制不住的全身颤抖起来,嘴唇哆嗦一阵,才终于道:“长公主……夏公公可知是何事?”

夏仁贵牵起嘴角一笑,“齐王妃竟还问奴婢是何事,齐王殿下有本事,若真成了事,只怕齐王妃还有大福气呢!”也不再跟她掰扯,使了个眼色,立刻进来两个侍卫,将二皇子妃拖拽走了。

殿门轰然合拢,终于有几人抑制不住,惊惧的哽咽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块还有两章就差不多结束了,写得卡死鸟~~

☆、第96章 萧宥

众人被困在这一方天地里;时间久了,连说话的兴致都不剩;各自心中惶惶;头顶上巨大的莲花圆顶藻井如同一个大笊篱,将人罩在其中,一丝一毫也动弹不得。

斜阳自高角飞檐间一寸一寸移过来;映着大殿中央的落地罩;乌黑油量的木质,上面是精雕细刻的双龙莲花缠枝纹样;两侧悬挂着层层帐幔;绣着一簇簇的锦绣妆蟒;夕阳透进来;将那叠叠重重的明黄色幔帐折射出一种奇异般的光亮来。

各位夫人的心中愈发惊骇;眼看着天色将暗,黑夜容易滋生出更大的恐惧,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时辰,夏仁贵只吩咐人送过一次汤水来,就再也不见个人影儿。有人啜泣不止,凑上前去抱住太后的大腿,扬首呜鸣道:“太后娘娘救救咱们罢,长公主这是要饿死咱们啊!”

太后干咳了一声,如今长公主做什么她都得配合,若是配合的不得当,看不住这些个女人,让她们惹出乱子来,自己这太后也就当到头儿了。她尽量柔和着声调,安抚大家:“不用担忧,长公主事忙,一时没想起来也是有的。”又看了眼外头天色,“用不了多久了,夏仁贵不是也说了么,等日头落了再作考量。”

夏仁贵说的是再作考量,不是立刻放她们回家,太后的劝解不在点子上,众人心中的忧惧丝毫不能缓解。落日就只露出了一个小头,大家眼巴巴儿盯着,又过了一时半刻,就见那日头咚地一声便沉到山后边去了,她们的心也就跟着沉了下去。

三皇子妃见几位年轻的夫人压抑着轻泣,她便将大殿后头佛龛里的观音推到地上,自己将观音底下木质的须弥座搬过来,放到太后跟前儿,她一屁股坐上去,拔了头上的簪子,冲着太后放声长嚎。这哭声有力道,震得大家耳朵眼疼,众人怔了半刻后,便也跟着她哭起来。

太后心中也慌,她坐阵内宫,不知道外面情形,两眼一摸黑,她也不比这些个夫人奶奶们好多少,只是她不能表现出来,干巴巴的又说了几句安抚的话,又有这个三皇子妃疯疯癫癫的搅浑水,她也想出去,恨不能离三皇子妃远远儿的。

谢琳琅一直坐在围屏一侧,皇城东侧的普觉寺似传来撞钟的声响,一记一记,不紧不慢,钟声悠长而又模糊,像是一个轮回,生生世世不能停歇。

红绡突然轻声唤她:“王妃娘娘……”

谢琳琅缓过神来,转头顺着她的目光从窗棂间望出去,只见东方的高空中忽地窜起来一束亮光,像是有仙人的手指在凌空点拨一般,乍然绽放,照亮了半个昏黄的夜空。

这是萧慕放的信号。

红绡喜道:“王妃娘娘,是四殿下回来了。”

~~~

天禧十八年,恭和帝新朝元年,齐王与刘诸大军攻城,镇国公主坐阵朝中,命京军三大营防守,并调各地方卫军抵抗,齐王大军久攻不下,是时,慕王率军从城内而出,齐王大军败于东坝之野。

这些都在宣城长公主的预料之中,只是突然多出来的那八万民兵不知该如何处置。朝臣争论不休,那些民兵虽然同齐王作乱,但他们大部分是流民,妇孺老幼皆有,若杀之,恭和帝难免要落个暴君的名声。但另一拨大臣并不如此认为,若是连百姓叛乱都能恕之,那么皇家尊严何在?岂能为天下百姓竖立一个这样的榜样!

就在宣城长公主思量该如何下绝断之时,裴文突然闯殿,白着脸道:“长公主殿下,出大乱子了!京中百姓皆言西北方骤然有神兵至!眼看着就要入城了!”

宣城长公主高声斥他:“荒唐!什么神兵?从何而来?”

裴文也不知道,那支兵勇似乎是凌空而至,且绝对是来者不善,他急道:“殿下,如今与齐王大战刚刚结束,死伤过半,休养尚来不及,朝中已再无将可调,无兵可用!”

等不及宣城长公主理出个头绪来,又有一个宫人踉跄着奔进来,踏过门槛时险些被绊倒,他将头伏到地上,手指抠着地砖缝儿,凄声道:“回禀长公主殿下,方才慕王于城内接应,神兵已经入城!”

宣城长公主闻言气煞,劈手将桌案掀翻,戾声道:“好!好!好!这才是我的好侄子呢!去,即刻命人将慕王妃开膛破肚,连同她肚子里的那个小崽子一起,同齐王妃一般,将她们给我挂到城门楼上去!”

底下几个侍卫立刻躬身领命,执刀前往寿安宫。

只是刚踏进寿安宫的大门,就瞧见正殿之中火光骤然而起,几人心中俱是一惊,一个多月前朝乾殿的那场大火他们仍记忆犹新,那时救火之人皆被困于火场,无人逃脱,几人互相对视一眼,齐齐退出了寿安宫门。

此时的大殿之中,火舌舔舐着重重幔帐,只一眨眼就窜至藻井,装饰华丽的大莲花瓣瞬间成为焦炭。殿外的守卫早已不知去向,还想等着人来救么?

三皇子妃举着灯台,咯咯笑道:“大嫂喜欢火么?大家伙都烧得黑黢黢的,等到了地下,咱们互相见了,谁也辩不出谁,多有趣儿!大嫂去哪?大嫂不想跟咱们一起么?”她扬手将灯台扔向太后,太后身边的几个宫人也不拦着了,逃命还来不及,哪里还有功夫再当人墙!

太后尖利的喊叫,灯油都泼在她身上,火苗骤然腾起,她尖叫着向殿外跑去,大喊:“来人!”

三皇子妃笑着拖住她,仰头道:“等咱们一齐成了鬼,我再陪大嫂下一回油锅,听说在油锅里翻腾,热油熬的人皮肉滋滋响。”说着又噗地一笑,“就是不知道咱们被烧得化成了灰儿,还能不能再有这体会了?”

太后吓得拔高着嗓子尖叫,凄厉的声响在寿安宫上空兜转一圈,便再无声无息。

谢琳琅紧张,咬紧了牙关不出声,青杏扶着她,转身望着那熊熊大火,木质的宫殿转瞬就坍塌下来,火舌肆虐而过,无论尊卑,皆成一片焦土。

云尉长揖道:“王妃娘娘莫作停留,咱们放这场火也只是为了趁混乱出宫,卫大统领给了卑下腰牌,现在赶紧走,若等宣城长公主回过神来,只怕就不易了。”

谢琳琅定了心神,点点头,云尉引着她上轿,轿帘放下那一刻,她终是忍不住问了一句,“王爷可好?”

云尉不敢耽搁,况且此时情状哪里能容他细细言说,便道:“王爷一切都好。”轿子抬起来时,他又悄悄补了一句,“四殿下也都好。”

谢琳琅不敢再作多想,其实她刚刚已经猜到了,另一拨人来接应四皇嫂时定是拿了四皇兄的信物,因为她看到四皇嫂一惊之下突然泣泪不止,她还是头一次见到四皇嫂那般神色,去世六年的夫君骤然还朝,满心的感受只怕自己也说不清。

待出了宫门,外面早有马车候着,青杏扶谢琳琅坐进去,云尉一抖缰绳,两匹马便撒开四蹄跑了起来。青杏打帘子往后瞧,寿安宫的熊熊火焰已经冲到半空之中,照亮了大半个皇城。

宣城长公主立在大殿前,犹自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千军万马中走过来的那个人,他穿着戎羝的甲胄,剑眉微蹙,透着棱角分明的冷峻。原来他竟还活着!定是濯盈从中联络,怪不得萧慕竟无论如何也要从她手里将濯盈夺走!他们早就有准备了,而她竟还被蒙在鼓里!她倾尽兵力与齐王一战,最后竟是为萧宥清理障碍了,如今齐王已败,而她也是大伤元气,留着个空空的皇城,竟是让萧宥回来捡漏儿的!

宣城长公主怎能甘心?她费尽心力做这些都是为了什么,难道竟是为了给萧宥腾地方么!她看着萧宥身后的那一队戎羝兵勇,冷笑道:“四皇子让我大开眼界了,没想到咱们大周皇室的子孙竟也有投靠蛮夷的一天,怎么,戎羝的供奉好,让四皇子乐不思蜀了?”

萧宥侧头看她一眼,转身冷声吩咐:“送宣城长公主上路。”

宣城长公主没承想萧宥竟连话都不屑应付她一句,心中不由得怒火腾起,她挥袖指着萧宥高声喝道:“你敢!我是你嫡亲的姑母,你竟敢当众命人诛杀!这般大逆不道,有违孝礼,你就不怕得登大位时被朝臣弹劾!你给这天下百姓树立了这样一个不忠不孝的榜样,还指望着百姓拥戴么!”

萧宥看着她淡淡道:“姑母?我还以为一别六年,长公主已经不记得我了。长公主做过多少不忠不孝之事,长公主都忘了么?竟还敢大言不惭的来指责我。既如此,我便给长公主提一提醒儿,六年前西北一役,大周惨败,没有长公主的手笔么?我父皇薨逝,不是长公主骗我父皇误食了毒药么?我皇兄是怎么去的,长公主心中没数么?”言罢,也不再与她啰嗦,抬了抬手,道:“动手罢。”

谢琳琅回到慕王府时,见到高高的戳纱灯下立着一个女子,她穿着件淡黄色的褙子,胭脂色的底裙,面色姣白莹净,绛唇潋滟。低垂着头,颊间两个浅浅的酒窝,让人一见难忘,看见谢琳琅过来,她便俯下-身去,双手扣在腰间,福身一礼,她姿色并不见得多么出众,眉眼清淡,很安静的样子。

这是谢琳琅头一次见濯盈,她叹息一声,走过去扶起她,道:“在王府中姐姐万不要客气,一切都只当作是自己家一般,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只管跟我说。我未见过姐姐,也不知姐姐喜好,若有失礼处,姐姐勿要见怪。”

言语间很是客气,却不见热络,濯盈将头更低了一低,原本她也当不上一声“四皇嫂”的,她静静道:“多些慕王妃,慕王妃称我一声姐姐我实在不敢当,慕王妃若看得起我,便叫我的名字罢。”言罢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来,“王府中一切都好,我是在西北那种苦寒之地生活惯了,如今乍然温床暖枕只觉像在做梦一般。”

谢琳琅笑了笑,道:“姐姐言重了,姐姐若不嫌弃便先住下来,今后如何安排咱们再商议,姐姐是有大福气的人,千万莫再自谦了。”

☆、第97章 新帝

慕王妃言语客气;却又都不是虚词;每一句都似意有所指,两个都是聪明人;说话不必太过透彻,点到为止还能圆融相处。濯盈含笑点了下头,既然慕王妃坚持;这一声“姐姐”她便也就生受了,继而笑道:“我离京多年,在规矩礼节上很是生疏;我又实在是个笨人;幼时嫡母也曾派嬷嬷教我,只可惜学了多时也未将这些规矩练得纯熟,慕王妃身边若是有得闲的姐姐嬷嬷;我便厚着脸皮跟慕王妃讨一个来,劳嬷嬷再教一教我。”

她言语诚恳,像是就真的只是想讨个嬷嬷教她规矩一般,她懂得示弱,在慕王府上,有一两双眼睛盯着她很是寻常,与其被人暗中监视,倒不如她大大方方的让谢琳琅安排个人进她房里来。她知道自己如今身份尴尬,她现今理应在西北流放,而此时骤然还京,在身份上说不过去,只要她父亲一日没有平反,她就要一直顶着犯官之女的名头。说起来倒也好笑,温太傅活着时她没借着力,死了却要拖着她一起倒霉。

夏日的夜晚,虫鸣唧唧,草窠里头的一株草叶子上停了一只萤,尾翼熠燿明灭,鼓翅慢慢飞起来,度高阁而去,不见了那点光影。

谢琳琅将目光从那只流萤身上收回来,伸手比了比,请她进屋去,命人搬了椅子来,又亲自到桌前沏茶,细白的瓷碗里注入茶汤,往她面前推了推,方才含笑道:“姐姐喜欢品茶么?品茶令人心静,其实想开了,世间的道理都是一个样儿,老天爷清楚明白着呢,什么该得什么不该得,早就定好了,就如这大周的江山,多少人费尽心思,争得头破血流,不是也什么都没落下么?”茶气氤氲,谢琳琅轻轻抿了一口,话锋一转,才接上她的话茬,笑道:“我们府上别的没有,院子却是不少,姐姐若不嫌简陋就住杏林后头的东景阁罢,那里地势稍高,凉风习习,夏日里住最是舒坦。姐姐是贵客,嬷嬷丫头子的配额都是有定规的,姐姐要一个嬷嬷去,岂不是委屈了姐姐么?我一会儿会跟苏管事说,让他调过去十六个粗使丫头,四个大丫头,还有两个嬷嬷,自此她们都奉姐姐为主子,若是有谁敢怠慢或者不守规矩,姐姐只管罚,不用支会我。”

濯盈脸上有些发热,这些世家贵女的作派她也曾见识过,行事大方磊落,她家其实也算高门了,可是在教上养却不知差了多少,她的嫡姐与这些贵女也是完全不能相比,她菀然一笑道:“慕王妃思虑周全,是我见识短,倒叫慕王妃见笑了。”说着又捧起茶盏呷了一口,抿唇笑道:“慕王妃果然聪慧,随手沏的茶也齿颊留香,让人难忘。也难怪慕王妃说品茶令人心静,可惜我粗陋,没有这番心得。”

谢琳琅突然就想长长的叹口气,她原本想着大局定下来后就在王府里好生作养,如今看来倒是不能了。天色已然尽黑,她打起精神,笑道:“姐姐是有大功劳的,四皇兄与王爷都铭记在心,此番若不是姐姐冒死从西北还京带了消息来,王爷也难与四皇兄联络得上。”谢琳琅难免心中嗟叹,四皇兄将如此重要之事交与濯盈来办,显然是对她极为信任,“不知道四皇兄这些年在西北过得如何?”

濯盈垂下头,眸色暗淡下去,“殿下挂帅,玛日合一役本该大胜,却因为本朝军中有内奸致使大败,殿下当胸中了流矢,见他未死,军中竟有一队兵勇继续追杀,殿下不得已只好隐名混迹于戎羝,养好了伤本想回大周的,却因为……”她脸兀自红了一红,“当时戎羝的三王子看中了殿下的本事,欲请殿下为军师,殿下不肯,三王子便将我扣住,殿下这才同意,况且殿下原也不想就那般逃命似的窝囊还京,便想借戎羝之兵力将谋害他之人清理干净。没承想恰赶上老戎羝王崩逝,三位王子争夺王帐,三王子想得殿下相助,便拨了一支五千人马的兵勇给殿下驱使,殿下助三王子入主王帐,又有兵勇相护,这才能摆脱三王子回朝。说到底,还是我连累了殿下,若非如此,也不会使得殿下未能见先帝最后一面。殿下得知先帝薨逝,时常闷闷,我竟也不能劝解。”

谢琳琅一霎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虽然心知肚明,可是四皇兄与濯盈的关系倒底还未捅破,此时濯盈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她倒不知如何应答了,尴尬了一瞬,才道:“姐姐可想过今后如何么?”

濯盈并未抬头,低声道:“我并未有何打算,原本只是想着能够回京,如今已经回来了,就突然失了方向。或许求一求殿下,将我的家人送还回来,我便还是回家罢。毕竟宫掖虽大,却并没有我的容身之所。”说着复又一笑,“我散漫惯了,宫掖奢华规矩繁杂,我怕自己在那里活不过年底去。我不瞒慕王妃,只是怕说出来慕王妃不信,我曾梦到过自己的前世,那个世界喧嚷与这里全然不同,一夫一妻,若是哪个男人敢娶两房,是要下大狱的。如果可以,我想回去,只怕命不由己。即便不能,在这里,我能寻得一心人也就知足了,此生此世孤寂到老也没什么。”

打着爱情的幌子,什么样的野心都可以表露得冠冕堂皇。

谢琳琅笑了一笑,“姐姐是功臣,助四皇兄还朝,有什么请求四皇兄也该应允。时候不早了,想来姐姐已是疲累得很,我这就命人拾掇一下,引姐姐过去东景阁歇息罢。”

濯盈站起身,道:“叨扰慕王妃了,慕王妃还怀着身子,原该好生休息的。我这便过去了,慕王妃留步,并不用相送。”她露出酒窝,浅浅一笑,调侃了句,“有丫鬟引路,走不岔的。”

谢琳琅含笑送她,见她出了垂花门才折返回来,进了内室,由碧桃绿蕉伺候卸钗环,更衣净面。

窗外不知什么时候蒙蒙下起雨来,槛窗没关,绵密的雨丝打在绡纱上,瞬间就湿了一片,青杏忙过去将窗棂阖上。

谢琳琅抬眼看檐外飞雨,如今朝中还有许多事情未料理,恭和帝该怎么安置就是个大难题,只怕最近几日萧慕都不能回府。

郑妈妈给她端了甜汤来,低声道:“这位温姑娘不简单,王妃娘娘要当心。”

谢琳琅点了点头,“妈妈也瞧出来了?”

郑妈妈嗯了一声,道:“奴婢不懂得大道理,但是活了大半辈子,老眼还未昏花,识人还是能够的。懂得以退为进的人,想来所求不小。”

谢琳琅用了两口甜汤,暖一暖胃,郑妈妈才将饭食都摆上来,谢琳琅兴致缺缺,郑妈妈连唬带骗,为着肚子里的小少爷,最后倒底吃了不少。她捧着肚子散一散,屋外雨势渐大,不远处廊下一排风灯在雨雾中发出晕致致的光。

谢琳琅早早就歇下了,夜半时分她突然醒来,值夜的碧桃伺候她起夜,回来时又用了两块白糖糕压压肚,才躺到床上,隐隐就听皇城里丧钟响了起来。

不到两月,大周便连着薨了三位皇帝。

恭和帝是被吊死的。

原本在商讨该如何安置恭和帝时,朝臣们大半宿没睡觉,依然精神熠熠,群情激昂,几位言官更是力陈恭和帝乃名正言顺承继大统,是受天之命,若杀皇帝像杀个鸡崽儿一般,对天下百姓该如何交待!

萧宥坐于殿中,听了半晌,突然抬手揉了揉额角,众臣这回意见难得一致,他们残留的忠君之心告诉他们,杀皇帝这等事,即便做得却万万说不得。谁敢开了这个头儿,等新主子继位,难免就会疑心自己是不是也会落得旧皇帝那般田地。君上没一个不多疑的,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萧宥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圣上受命于天,本王虽是圣上的皇叔,但也是圣上的臣子,如今还朝,肃清了宣城长公主等奸佞,日后必然要以尽忠圣上为要。”

众人面面相觑,宣城长公主已死,恭和帝就是个傀儡,四皇子竟不是想取而代之?又或者是想同宣城长公主一样,做个幕后的皇帝?

谁也没有言声,萧宥就坐在大殿里静静等着,过了半刻,一个侍卫上前来报,说是恭和帝吊颈子自裁了。

真是自己将脖子搁到了白绫子上,还是被人架上去的,谁也不敢去探个究竟,众人怔忡片刻,刚刚还在犯愁怎么安置恭和帝,如今难题迎刃而解,大家立时回过神来,纷纷表示国不可一日无君,拥立新主乃是当勿之急。

天还未亮,新君的人选就定了下来。恭和帝是自裁,说出去嫌丢人,就又是一个急病的说辞,连停棂都未停,就匆匆大殓下葬了。下了一夜的雨,次日一早,天色放晴,旭日东升,朝乾殿再易主,萧宥改元永明,是为中兴永明帝。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天卡文卡得厉害,心力焦瘁。

昨天没能更新,连登陆都不敢了。

☆、第98章 接驾

大约是到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大日头炙烤了一天,连青石板都往外冒着热气。只有知了不畏暑,窝在树阴凉里鸣得震天。别人都能坐竹杌;谢琳琅不能;郑妈妈说怀着身子的人最怕沾凉,谢琳琅执把团扇,眼巴巴儿的瞧着青杏她们几个坐在次间吃刚从井里湃出来的果子。

几扇槛窗都开着,却是一丝风也无;室内虽摆着两座冰山,散出的凉气也有限;谢琳琅静心回身往外看;小窗明,蝉声悠曳似带着多情的况味。

傍晚时分;穹庐终于又布了云,不出半刻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这雨来得及时,驱散了大半的燥热,地里的庄稼也正是渴得冒烟儿的时候,雨虽不算大,也称得上一场甘霖了。

墨烟回府来禀话,说是宫里递了消息出来,再顺带着取萧慕的油绢衣。

谢琳琅命人给他端了一碗新熬的绿豆汤,墨烟给谢琳琅请安行礼,双手捧着喝了两口,笑得见牙不见眼,抹嘴儿道:“王爷让奴才先回来跟王妃娘娘说一声儿,王爷今晚笃定回府,只是不确准什么时候,怕扰了王妃娘娘休息,让王妃娘娘不必等着。宫里头这两日热闹,一帮大臣忙着跟新主子表忠心,几位藩王也不急着回藩地了,今儿中午还蹭了万岁爷一顿饭,万岁爷不想留他们,等明天一早饯了行,就打发他们各回各家。”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新帝登基,梳理臣下正是要紧的时候。历代无论太子或是其他皇子得登大位,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