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影-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默之健步登上火车。虽然身着便衣,但将军的威严、英气、儒雅还是从他的眼神和步伐中散发出来,并跟随将军踏上火车,席卷过道,飘进车厢。

宁默之在软座包厢临窗坐下。

“我只有这一个办法。”将军望着车窗外蒙蒙的细雨,心里想道。

片刻之后,火车抖动了一下长长的身体,然后“哧”地吐出一团团极多极浓的蒸汽,开始“哐当哐当”地缓缓驶出站台。随后它一声长啸,穿过南京城阑珊的夜色,向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3月31日晚,一个温暖的春夜。

瑶岗村张家大院门口,四个解放军战士挺立在门口,还有五六个战士在大院外围流动放哨。他们是警卫连一班的值勤人员。

大院内,乐曲飞扬、笑语不断。总前委后勤处举办的联欢舞会正在进行。这场舞会主要招待参加战前军事会议的首长们,他们是来自二野和三野的部分军长、师长,还有政委。

在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声中,方向晖和林秀翩翩起舞。

一曲终了,二人回到东院墙边,坐在长条板発上。

林秀的脸有点红,她不断地用小手朝脸上扇着风。

“太热了。今天气温有点高。”一边说,一边解开风纪扣。

“那就歇一会儿吧。”方向晖说,“同志,缺少锻炼啊。跳了两下舞,就累得出汗。整天坐在电报机旁,不运动,打起仗来,怎么得了哟!”他一副老字辈的口吻。

“就是打仗了,我又不会背着电报机上火线。我早就是兵团报务员了,只坐在司令部。”林秀调皮而骄傲地说。

“行!你有本领,我知道。”方向晖笑着说道,望了一眼林秀。

他看见林秀的风纪扣松开了,露出雪白粉嫩的脖子,方向晖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又说:“注意影响。把风纪扣扣上。”

“这你也管呀。现在不是在开舞会吗?娱乐时间,不违反军纪。”

方向晖不吭声了。

“我都后悔没穿便装。今天这天气,都可以穿布拉吉。”

方向晖扭过脸,说:“好吧,我不管你,这是你的自由……”话未说完,他发现林秀耳朵下方的脖子上有一颗红痣,足有蚕豆大小,就说:“不但脸跳红了,连脖子都跳红了。”

林秀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她轻声埋怨道:“什么都看,还闲不住嘴!”

“哎,告诉我,这是什么?我上次就看见了,没时间问……”方向晖说的“上次”是指他们云雨之欢的那次。

林秀一听,羞得满面通红。她站起身就走。

她本来就不想参加这个舞会,被方向晖拽过来,早就要离开了。现在这么一羞,立马就走。

“哎,这位小同志,要到哪里去啊。舞会刚开始,怎么就要走啊?”一个洪亮而亲切的声音向她传来。

林秀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陌生人。

这个人50岁左右,中等个子,穿着一身土黄色的军服,胸前插着一支钢笔,脸上的皱纹中沉淀着岁月的沧桑,但眼里还是流露出和蔼的目光。

林秀估计他是一个首长,来参加战前军事会议的。至于这个首长是哪支部队的、什么职务、姓甚名谁,她并不清楚。她也懒得弄清楚。

“小同志,如果你没什么事情,就陪我跳一支舞,怎么样?”这位首长客气地征询林秀的意见。其实,他是专门冲着林秀来的。

刚才,他坐在西院墙边,就注意到了小手扇风的林秀。因为,这个动作比较显眼。

他悄悄观察着林秀,包括和她窃窃私语的方向晖。这样的过程持续了有四五分钟。

几十个人把大院子挤满了,乐声和笑声也充塞其间,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位中年首长的目光。

林秀的动作和身影让他的心里一阵异样。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正在他迟疑着要不要过去搭话的时候,却见林秀站起来,似乎和她身边的方向晖闹了点别扭,要生气地离开了。

那种异样的感觉驱使这位中年首长立即站起身,迎着林秀走去。如果此时不过去,他这一生可能会很后悔。

林秀面对这位客气的首长,似乎有点为难。从内心来说,她不想和男人跳舞,不管这个男人是青年人,还是中老年人,也不管这个人是当官做爵的还是平头百姓。她只愿和两个人跳舞,一个是方向晖,还有一个人,不在身边。

可是,她看见这位首长的笑容,心中不忍心拒绝他的邀请。他的笑容褪去了首长的威严,却含着长者的慈爱。然而,林秀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迟疑片刻后,她歉意地笑了笑:“对不起,首长。我有点事,我要先走了。”

首长很失望的样子:“那……就算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林秀。”

“哦。”首长微微仰起头,有点意味深长的样子。

林秀正要走,方向晖走了过来。

“林秀,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陈军长,二野第五军军长。她是林秀,是我们情报科报务组长,侦讯专家。”

“哦——”陈军长目光中流露出赞叹和意外,还有一丝欣喜的样子,“不简单,不简单。”

“陈军长过奖了。”林秀有些羞涩。

“我有个女儿,和你差不多大。”陈军长说。

“坐下说吧。”方向晖说。

“不了。林组长要有事,就不用了。”话一说完,陈军长就后悔了——“林秀有事,不是还有方向晖吗?自己这么说,不是明白着告诉别人,自己盯着林秀吗?”

林秀听陈军长这么说,觉得自己再要急于离去就有点不通情理了,只好说道:“我陪陈军长跳一支舞。”

说着伸出手去。

两人走到院子中的“舞池”里。

斯特劳斯的曲子又响起来了,十来对舞伴在院子里转开了。

“怎么又是这支曲子?”林秀埋怨。

“可能是他们只有这一张唱片吧。”陈军长善解人意地说。

林秀不吭声了。她不想再说话。她只想这舞曲尽快结束,自己好离开这里。

“林组长,你老家是哪里的?”

“陈军长,你别这么客气。就叫我林秀,或者小林。我老家是……山东青岛的。”

林秀不想说话,却拖拖拉拉地说了这么多。其实,她前面的话是没有意义的,是用这几秒钟的时间来思考最后一句话的。

“哦。”陈军长这一次的“哦”声比刚才的那一声要轻多了,有一丝丝让人不易察觉的失望在里面。

“吗,小林啊,你不要怪我啰唆。我刚才问你这些是有些原因的。”

“什么原因?”林秀本不想再说话,可一听陈军长这么说,不由自主地跟上一句。

“你今年多大了?”陈军长却不回答她,而是反问了一句。

“21。”

又是一声“哦”,声音更轻,失望的意思更明显。

“不瞒你说,我一看到你,就想到了我的女儿。她比你小一岁。”

林秀的心中不禁一动。文人小说下载

她反问了一句:“你女儿现在在哪里?”

“哎——说来话长啊。我现在也不知道她在哪里。”

林秀一听,决定不再吭声。

铜管乐器的节奏越来越快,音调越来越辉煌,激烈的打击乐器预示着高潮即将到来——圆舞曲要结束了。

就在这时,陈军长从灯光中——那是葡萄藤架上的灯泡发出的橘色光亮——看见了林秀脖子上的红痣!

“姑娘,你……你脖子上的……红痣……”陈军长有些奇怪地说道。他不再称呼林秀为“小同志”,而是用了“姑娘”这一称谓。

林秀的脸红了。她有点不好意思,但她仍不吭声,她知道,还有十几秒钟,这支舞曲就结束了。对她来说,这场舞会也就彻底结束了!而她与这位和蔼而奇怪的军长可能永远也不会再见了!

“这痣……是……”陈军长吃力地试探着问道。

林秀沉默着。

“是后来长的,还是……”他斟酌着字句,似乎很想搞清楚这痣的来龙去脉。

“后来长的。”林秀极不情愿地憋出了这几个字。

“姑娘……我想……我们出去谈一谈,好吧?”

“为什么?”

“嗯……”陈军长有点难堪:“不为什么。看到你,我想到了我的女儿。”

林秀听到这里,心中的预感越来越沉重。她想起了前几天在方向晖的卧室看到的现在藏匿于她微缩胶卷中的《渡江战役参战部队师团级以上干部花名册》,其中的一个名字曾让她痛苦不堪。

“难道真是他?他现在做军长了?”

林秀的手和陈军长的手握在一起,她不知道是该立即放开,还是该握得更紧;不知道该扑向他的怀抱,还是该诅咒他的丑恶。她只觉得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

她竭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我女儿这里也有一块痣,也是红色的。不过……”陈军长低低的耳语在林秀听来,却犹如一颗重镑炮弹,把她炸得头晕眼花。

她很想问眼前的男人这样一些话:“你叫什么名字?你女儿叫什么名字?你和她是怎么分开的?”可是,她不敢问!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将她推到疯狂的边缘、崩溃的边缘!

长号、长笛、提琴、军鼓、巴松管、单簧管、定音鼓……一起将圆舞曲送到华丽而兴奋的巅峰,随即戛然而止。

“陈德伦,你的舞跳得不错啊。”突然,一个豪爽的声音在林秀和陈军长的身边响起。

陈军长掉头一看,是他的上级,兵团雷司令。

林秀的右手还没来得及从陈德伦的大手中抽出,一听“陈德伦”三个字,犹如听到了一声炸雷,右手触电般的快速紧握了一下,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陈德伦明显感到了林秀的小手那一瞬间的紧握!条件反射般的紧握!痉挛般的抽搐!

“怎么了?姑娘?”他关切地问道。

幸亏林秀是一个优秀的情报人员,她用超强的意志顶住了崩溃的感情:“哦,没什么。刚才他那一声,差点震坏了我的耳朵。”说着,不好意思地瞄了一眼雷司令。

“哈哈哈。”雷司令一听,仰头大笑起来,“对不起,我是个粗人。哈哈哈。”林秀连忙应付了两句,匆匆离开了张家大院。

“真是他!”她边走边想。

二十四、林秀之谜

林秀跨出张家大院,快步走在瑶岗村中心的土路上。路边的柳树在春风沉醉的晚上轻轻拂动,田野中散发出清新的气息。可是,这样的柳树,这样的晚风,这样的气息,此时在林秀的感觉中,却犹如疾风暴雨,扑向她、抽打她、包围她。

童年的黑色记忆在心底深处涌动。她想把它按下去,可是,记忆裹挟着风声、雨声、哭泣声,还有鲜血和恐惧,一起向她呼啸而来。

林秀出生在安徽繁昌县横岭冲,那是长江边的一个小山村,水清岭秀。小时候,她还不叫林秀,叫陈红萍。爸爸很宠她,昵称她“红萍萍”。

当“红萍萍”长到11岁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惨剧,史称“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奉命率军部及皖南部队9000余人,自安徽泾县云岭向北移动。7日,行至茂林地区时,突遭预先埋伏的国民党第三战区5万大军的包围袭击。新四军浴血奋战7昼夜,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或失散被俘。军长叶挺在与好友——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谈判时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遇害。“皖南事变”在中华民族的解放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1月16日傍晚时分,正当小红萍独自一人在家门口玩耍时,突然有七个人从小路上向她走来。

小红萍远远地看见这几个人走得跌跌撞撞,很是匆忙。等到他们又走近了一点,发现这几个人都是男的,衣服又脏又破,脸色也不好看,很仓皇的样子。

小红萍感到很害怕,正要躲进家里,却听得走在前面的那个人叫了一声:“红萍萍!”声音很轻,却很欣喜。

小红萍一愣,觉得这个声音有点熟悉,就扭过头,只见那个人张开双臂快步向她走来。小红萍打量了一下来人,然后喊了一声“爸爸”,就扑向来人的怀中。

爸爸把她抱起来,不断地亲她。小红萍发觉爸爸胡子拉碴的,脸上很疲惫,好像老了不少,而且衣服皱皱巴巴的,也不是上次回家穿的那身好看的军装。她已经有半年没有见到爸爸了。

“陈连长,你女儿好乖哟!”同行的人露出久违的笑容。笑容有些僵硬,但却是由衷的。

“是的。快进屋。”

陈连长将女儿抱进屋里,然后将她放下,招呼同伴坐下休息。

“爸爸,你回来啦。”一个声音从后门口传来,带着变声期特有的粗哑、稚嫩的粗哑。

几个人闻声望去,一个小伙子从后门跑进屋内。虽然穿着很破旧,但掩不住他少年的秀气和英俊。

陈连长“嗯”了一声,同时看了看儿子,发现他嘴巴上长了些毛茸茸的胡子,很细,很疏,比汗毛显眼一点。

“又长高了一点。”父亲的欣喜藏在心里,他也只是在心里说了这几个字。

“陈言,你到村口的三岔道上看着点,一有情况你就回来。嗯,叔叔们有点累,我让他们休息一会儿。”陈连长对儿子说道。

“好的。”陈言立即出了屋子,沿着小路向三岔道口跑去。

“红萍萍,乖,帮爸爸做一件事好吗?”陈连长低下头,双手抚摸着女儿的头。

“好。”小红萍高兴地说。

“你到村西头的馒头房买些馒头回来,”陈连长边说边从兜里掏出钱,“带上篮子,紧钱买。要是人家问为什么买这么多,你就说晒干了吃。千万不要说我回来了。”

“好。我晓得了。”

小红萍提着篮子雀跃着出了门。

“哎,终于到家了。累死我了。”直到此时,陈连长才稍微安下了心。这是他近十天来第一次这么安心。

同行的人也纷纷叹了口气,紧张的身体一下子松弛下来,有一个人竟在桌上打起了呼噜。他们在生死线上跋涉了好几天,太累了。

原来,陈连长几个是皖南新四军。事变发生后,他们陷入重重包围。陈连长带领全连拼死一搏,杀开血路,冲出包围。随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搜捕,一路风餐露宿,辗转来到横岭冲老家。现在,全连百十名战士只剩下七个!

半小时之后,陈言急急忙忙地回到家里,说道:“爸爸!不好了,赵狗财带着十几个人过来了!”

几个人一听,倦意全消。

“看清楚了吗?是往这边来吗?”陈连长问道。

“我一见他们朝三岔道走来,就往家赶,一边赶一边回头看。他们是朝家来了!”陈言喘着气说道。

“情况不妙。这个赵狗财是个地主恶霸,专门欺负穷人。他和我们家仇恨很大……这里不能待了!赶紧走!”陈连长说。

几个人立即站起身。

“陈言,你带叔叔们从后门出去。从冲子北岭的小路上往江边走。到了江边,再往凤栖渡走。我记得那里有渡船。你路熟,赶紧带叔叔们渡船过江。”陈连长说到这里,把目光转向战士们,“到了江北,就好一点儿了,那里有我们的人,找新四军江北部队。快走!越快越好!”陈连长催促道。

“好!”陈言答应着。

“等等。如果凤栖渡没有渡船了,你们就沿江边小路往芜湖赶,再到苏南找游击队,或者到镇江句容找茅山游击队。快走吧!”

“爸爸,你不和我们一起走?”陈言问道。青涩的面容和哀愁的眼神让陈连长心中一揪——儿子的脸上还带着稚气,却让他承担如此艰难的扭子,陈连长感到很内疚。

“我要去找你妹妹。你们快走!”

“妹妹到哪里去了?”陈言问。

“去买馒头了。你快走吧!”

“爸,我和你去找妹妹!让叔叔们先走!”陈言很爱妹妹,不忍心就此和妹妹生离死别。

陈连长拔出手枪,对向陈言,又指点着眼前的几个人:“还婆婆妈妈的!叔叔们认识路吗?再不走,就都走不了了!”

陈言转过身,打开后门,又掉过头,望了一眼父亲,差点掉下眼泪。几个人跟着陈言一齐出了后门,迅速往北奔去。

陈连长闩上后门,把几张长条凳顺好了,又将桌上的茶碗收起来,紧接着拿起扫帚,把地上的烟头扫进簸箕,倒入门口的烂泥塘里,随后返身将家门关上,正欲出门,他隐约听见小路上传来几个人的说话声。

陈连长情知不妙,立即推开门,进了屋子,随后闩上门。

“陈德伦,别躲了!我看见你了!快开门!”陈德伦听到赵狗财在门外叫喊着,随后就响起了“砰砰砰”的敲门声。

陈德伦连忙向后门跑去,他想打开后门逃出去找小红萍。可是,刚走了两步,他立即停下了。

“这样很可能暴露陈言他们的去向。”他想。

“还不开门?再不开,我就砸门了!”赵狗财一边说一边拍着门。

陈德伦打开门。

他看见赵狗财站在门口,身后有七八个人。

“呵呵,陈德伦,你回来了?在新四军混得不错吧?”赵狗财露出金牙,奸笑着。随即转回身,对旁边一个精瘦的男子说:“杜队长,我没谎报军情吧。他就是共产党赤匪,陈德伦四年前带着那帮穷泥腿子打了我父亲,分了我家的粮。”被赵狗财称做“杜队长”的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繁昌县便衣队的小队长杜林甫。便衣队执行两个任务,一个是铲除投靠日寇的汉奸,还有一个就是秘密剿杀共产党员。第二次国共合作以来,在同心抗日的大义下,便衣队剿杀共产党员的活动有所收敛。“皖南事变”前后,国共关系紧张,他们又奉命搜捕共产党员,甚至秘密处死。

最近这几天,杜林甫按照上司的命令,主要搜捕冲出茂林包围圈的新四军将士。

“幸亏我们来得快,正好撞了个正着。”赵狗财邀功似的对杜林甫哈了一下腰。

杜林甫不理他,大步跨进屋内,鹰隼般的眼光扫过屋里的每个角落。几个便衣也立即跟着他跳进去,并用手枪对着屋里的各个地方,如临大敌。

“还有人呢?都藏在哪里?”杜林甫冷冷地问道。

“什么人?”陈德伦反问道。

“别装蒜了。我亲眼看见你带着几个新四军残兵败将跌跌撞撞地回村了。你还想抵赖?”赵狗财喷着唾沫星说。

“就我一个人。”陈德伦坐下来。

“给我搜!”杜林甫手一挥。

几个便衣立即持枪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但是,他们一无所获。

“哼,陈德伦,这次回来怎么灰溜溜的,连军装也不敢穿了?上次回来不是挺神气的吗?穿着新四军的灰皮子,还带了个鸟警卫……”赵狗财喋喋不休地挖苦着。

杜林甫走近墙边的小桌子,拿起一只碗,看了看,他发现碗边上有两个指印,里外各一个,随后又拿起几个碗,发现了同样的情况。这是新四军战士喝茶时留下的手指印。

“你还说就你一个人?你一个人用这么多碗?留下这么多手指印?”杜林甫把碗伸到陈德伦眼前。

陈德伦默不做声。

他不想作无谓的辩解或反抗,那样只能激怒敌人。他只想多拖延点时间,让同志们,还有自己聚少离多的儿子走得更远一点。

最坏的打算是,自己伺机向冲子南面逃跑,以吸引敌人,那是陈言等人行走的反方向。

“给我细细地搜,看看有没有什么地窖、大缸、大柜之类的。肯定有新四军。他们可能刚刚喝了茶。”杜林甫对手下布置完,又转向陈德伦,“快点说吧,你把他们藏在哪里了?说出来没你什么事,政府还会嘉奖你。”

“爸爸!”

突然从门口传来一声喜滋滋的童音!

屋里的人往门外望去,只见小红萍挎着半篮子馒头,斜着身子,眉开眼笑地走进屋子。因为出力和喜悦,小脸红彤彤的。

“爸爸,馒头买回来了。”她边走边说,“叔叔,吃馒头。”她用小手拿出一个馒头,递给身旁的杜林甫。

可是,当她将馒头塞到杜林甫手边的时候,她才发觉有些不对劲。“这些叔叔和刚才的叔叔不一样啊。刚才的叔叔衣裳又脏又破,脸色也不好。这些叔叔都穿得整齐,他们的脸上怎么有点……”就在小红萍疑惑不解的时候,陈德伦向她招招手:“红萍萍,到爸爸身边来。”

小红萍正要抬脚,只见杜林甫一把揽过小红萍:“乖,到叔叔身边来。”

小红萍吓得哇哇大哭。

“放开她!不许碰她!”陈德伦冲上来。

几个便衣立即扭住他的胳膊,卸了他腰间藏着的手枪。

杜林甫弯下腰,笑眯眯地对小红萍说:“乖,告诉叔叔,刚才来的人都藏到哪里去了?叔叔喜欢说真话的孩子。”

小红萍吓得直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再说,她也搞不明白,刚才的几个叔叔到哪里去了,这些人又怎么到了家里。

“放开孩子!有事跟我说!”陈德伦大声喊道。

“放心。我很喜欢小孩,我不会让她受一点伤害的。我们只需要新四军。”杜林甫将小红萍交给身后的一个便衣,“你还说没有新四军,就你一个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没有新四军,买这么多馒头干什么?说谎不好吧。是谎话总会被戳穿的。”杜林甫慢条斯理地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你是城里人吧?我们村子里的人,都把馒头切成片,晒干了,留着春天吃,放在粥锅里。”陈德伦说,“赵狗财,你是村子里的人,你说是不是啊?”

这样的借口看上去无懈可击,可在此时,却显得很苍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