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泽却显的心不在焉的样子,满场中就李长秋一人对王泽的态度品味一二,嘴角上始终挂着讽刺意味的笑。当天他就前往拜访岳飞,一同前去王泽在城外的别院拜会王泽,对岳飞戏言:‘要想风调雨顺、还得走走王相公的门路。’

对于岳飞的到访,王泽感到非常高兴,他与岳飞虽有几次会面说话,却并不曾在府邸中做私人谈话,于是亲自出门前往迎接,这个举动令岳飞大为惊讶,随即又不能为深有所感。他虽然是威风八面、战功显赫的方面大帅,平素里心高气傲、手握重兵、枭视一方,但宰相的地位甚至在亲王之上,尤其是王泽的名声、威望如日中天,何况又是军国重事,对他有栽培之恩,这番亲自出迎是给足了他面子,甚至是抬高他的身价,怎能不令他心情激动。

“下将粗鄙武夫,岂敢让相公亲自下阶,实在是折杀下将了。”既然王泽给足了他面子,岳飞亦不是狂妄到自大无知的地步,对王泽的好感自然平生了几分。

“太尉为朝廷戍守一方,本相如不亲自出迎,岂不是如那些迂腐措大一样不堪,太尉请——”王泽见桀骜不驯的岳飞竟然表现出谦恭的神态,他心底自然有一股自豪感,面容上的笑容更浓了,索性拉着岳飞的手与他一同入府。

李长秋并不以为王泽亲热岳飞而疏忽了他,他明白自己在王泽阵营中有着几乎不可撼动的核心地位,相反却对王泽能够对武将笼络的套路颇感兴趣,自己和岳飞的关系却不怎么融洽,甚至可以说是心神相离。

三人来到王泽在别院中的书房内,分主宾依次坐了下来,由于是王泽的书房,外院闲杂侍女是不能随意进入的,内院管事周碧如亲自奉上茶水后,知趣地退了出去。

“太尉——不知北侍军各侍卫大军训练程度如何,能否与女真人做长期会战?”王泽在一番客套的寒碜后,先把话落在了北侍军的训练之上,当然他相信岳飞部下不会有多少虾兵蟹将的。

岳飞见王泽问话,倒是颇为自负,他自担任知杂事以后,重点加强北侍军的训练。他担当北侍军都司主要帅臣正是有用武之地的时候,由于朝廷收复了灵夏地区,夺取了良马产地,并在对夏军的作战中获取了现成的军马十余万匹,宋军侍卫马军司得到了自李继迁叛乱以来第一次长足发展,宋军再也不用受到战马不足的困扰了,当年马军部队仅有三层将吏有马的尴尬局面一去不复返。云骑、长骑、番骑、屯骑、骁骑、沙骑等隶属侍卫马军司的各支侍卫大军得到了加强,有些部队甚至奢侈地建立了双马骑兵,增强了马军的机动力,而且又建立起了沙骑专门在灵夏路西部的凉州对付西李残部,由南方两广马组成的越骑配属南侍军司,由河朔剽悍弓弩手组成的成骑编入北侍军司,宋军共拥有八九支隶属侍卫马军司的十余万马军将吏,而射羽、宣武、常宁、云捷、胜捷、步曲、宁远、长征、长从、长捷、振武、宣毅、番落、忠毅、云翼、云捷、南宁、宣威、广锐外加新成立的神锐、保捷,共二十一支隶属侍卫步军司的五十余万大军,也各自成立了相当实力的马军部队,虎翼、楼烦、靖海、威远、天策五支正在准备撤编的隶属侍卫水军司的二十余万大军,也编制了一批具有陆战实力的马军部队,当然都集中在虎翼侍卫大军之中,这可是一支具有相当强悍战斗力的侍卫水军陆战大军,侍卫水军的几个真属军司也编有相当规模的马军部队,在南海各国几乎使一些小国噤若寒蝉。

西李残部元气大衰,西方已经没有多少战事,南海、东海自不用说,西南夷开始从朝廷的政策中得到了好处,顽固的反抗力量在宋军南宁、越骑侍卫大军打击下几乎不成气候,一些心有不甘但摄于宋军强悍战斗力的头人酋帅不敢擅动。可以说朝廷的战略重点早就放在北侍军方面,简而言之就是对金作战上。他岳飞被委任为方面大任,自然明白朝廷对他的倚重,其中王泽的青眯自不必说,自负之余倒是有几分感慨知遇之恩,当下道:“相公放心,自从射羽、云骑等西侍军部众东调以来,北侍军不敢一日放松备战,但须朝廷一声令下,三十万虎狼之师便可一鼓作气、扫平燕山,奉渊圣上皇南归。”

李长秋的目光有些游离,眉头有点微蹙,尽管是一瞬间而过,但王泽已经看在眼中,他明白李长秋和岳飞之间关系并不融洽。

“很好、很好——”王泽对于岳飞的能力还是颇有自信的,毕竟岳飞是他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所知道的军中不多的能够善用马军的大帅,也是能力占到前三位的大帅,就是曲端这位经过大规模实战的大将在马军运用上,也不如岳飞在几次小战中运用的可圈可点。他微笑着温声道:“女真虽然锐气远不如当年,但其实力却不容轻视,兀术对我亦是戒备极深,除了大肆收敛那些逆臣叛将签发汉军外,在燕山北面精训不少女真族马军万夫队,其中东心雷马队就是一支剽悍之旅。我军一旦深入河朔、燕山,一场血战是不可避免的,此战艰辛程度将十倍于西北收复灵夏之战,本相所以才冒昧详询,太尉勿怪才是。”

对夏与对金战争的不同他岳飞又岂能不明白,他对王泽的观点也深以为然,自然对王泽的歉意表示理解,笑道:“相公如此说是折杀下将,相公身为天子冢宰,掌管天下军机重事,过问北侍军征发校阅亦是份内事,下将岂敢有别样二论。”

王泽和岳飞来往两句,彼此间口气对对方都很尊重,他们心中都非常消受,尽管文武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至少明白对方对自己存有善意。

“那太尉就谈谈你对北方攻略的高见……”王泽饶有兴致地望着岳飞,别有意味地道:“许本兵曾言太尉和西帅曾经商议妥当两大侍军司协作事宜,不知太尉能否免去官样文章,对本相说说其中一些详细规策。”

岳飞显然是没想到王泽竟然对他开诚不公,免去许多官样的客套直接问他心得,听口气并不以两大侍军司相互串通而介意,他不免心下感叹。当然王泽称韩世忠为西帅,他心下稍感不快,毕竟他目前只是北侍军副都指挥使护将印而不是正印都指挥使,无法在正式场合担当北帅的称呼,人家韩世忠就有这个资格。但他在王泽面前却无法表露出来不快,毕竟韩世忠的资历比他深得许多,这点他无话可说。

“下将以为北伐乃国朝第一要务,朝廷各位执政相公所望,一些将帅竟然为了一军私利、一人名声,公然要求割裂整个战区,导致禁军无法取得统一的节制。如此争执在战场上必然不会甘心接受北侍军节制,相公勿怪下将放肆,此或许会导致整个北伐的受制……”

岳飞明显是带有针对性而言,一方面发泄自己对殿前司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和韩世忠之间谋划的掩饰,毕竟方面大帅之间,未经许可私下谋划战略并上报枢府,这是一件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任何都堂执政听了都不会抱有好感的事情。

第二十八章

王泽又岂能不明白岳飞在说哪位不服节制,可能造成北伐受影响的刺头,而岳飞又存有何种用心。当然,他对岳飞和韩世忠之间的谋划并不感兴趣,也不存有任何芥蒂,在他看来新军制虽然赋予方面大帅极高的便宜指挥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方面大帅能够和前唐藩镇一般的不可控制,但须朝廷一道旨意,就是叱诧风云的一代名将,亦不得不俯首就擒。但他忧虑的却是岳飞话中暴露出来的禁军内部矛盾,以高平为首的殿前司少壮派将领,对朝廷北伐的部署明显不满,他们看是合理的要求,实际上充满了非常危险,这实在是在分割北伐的战场,因为殿前司要求的不是参战,而是一个不受人节制的独立战区。

“太尉能持有此论,足见心胸坦荡,事关朝廷大策,断不会让人率意胡为,侍军司乃方面帅司,其战区是朝廷明文规定,岂能无所统御本区内各部将校,那岂不成了笑话。”

岳飞自然明白王泽表达的明确无误的意思,这是在向他做出了一个承诺,北伐之战的任何参战部队都要归属北侍军的统一节制,不能不令他稍稍放在心中这块石头,面带舒畅的笑容道:“如此何惧女真鞑子,下将以为按照枢参兵棋推演,北伐大军当分为五路,除上官龙云的侍卫水军自成一路还有陈庆孝在高丽的偏师外,其余当按沿河由东向西布局,北侍军主力放在河北东路。不过……不过殿前司兵马最好是归属主力调遣,毕竟天下精兵、良械全在殿前司,有这支精锐,数十余万主力将所向披靡……”

李长秋别有意味地看了看岳飞,他嘴角的笑容更加浓郁,作为宣抚司高等文官,他自然明白岳飞所说兵棋推演的部署。原已定侍卫水军自成一路奇袭燕山断金军后路,完颜昌和陈庆孝的高丽驻军进攻金国东京路,而陆上由北侍军和殿前司组成主力对河北东路进发的主力部队答二十余万人的禁军,直接对燕山发动猛攻,并能够得到水军的支援,向西是由王德率领的偏师,做为牵制金军掩护主力大军的一路,北侍军京西部队自然是对河北西路展开攻势,而与之相互配合的是出兵河东的西侍军。如草原乞颜、克烈等部族不能算做朝廷一路兵马,由于宋军的马军大大加强,草原部族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到牵制的地位,朝廷减少对他们的武器支援,转而是加多了金银珠宝,以限制乞颜、克烈等部族军事力量的发展,同时对金军产生一定程度的牵制。

枢参经过严密的论证和反复推演得出了出兵数目,还有后勤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都是基于朝廷目前财力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他也认为殿前司过于胡闹,一旦要划分出独立的战区,势必分割后勤转运的力量,使原本就有些勉强的人力更加不堪重负。

当王泽的目光转向他李长秋的时候,他才缓缓地说道:“枢参还未曾定论西侍军参战兵力,学生以为西侍军前方兵马不宜过多,两支侍卫大军足矣,毕竟河东非决战之地!”

岳飞目光复杂地看了看李长秋,尽管他与李长秋之间相处并不融洽,做为北侍军大将的他很难接受宣抚司文官的节制,尤其是如李长秋这样精明干练的文官。但李长秋的这番话算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做为负责对金作战的北侍军大将,他自然不希望西侍军东调兵马太多,这样的话只能导致兵力强大的西侍军喧宾夺主,引起两个侍军司之间的矛盾,一个殿前司就够麻烦的了,他可不想连西侍军也掺和进来,这也是他主动和韩世忠私下会商的主要缘由。

“李公事说的不错,西帅只须派遣一员大将督率几万兵马北上河东即可,能够牵制金军在河东,必然有利于河朔、燕山的会战。”

王泽听着心下去暗自好笑,看李长秋和岳飞这对相互看不顺眼的活宝,竟然一个鼻孔出气,想想也能理解,毕竟牵扯到权力的核心,形成他二人之间的共同点,话说到一起也是必然。当下笑眯眯地道:“嗯——倒是有理,西帅地处四战之所,七路都是临界之地,所部兵力的确不可大规模调动,几万兵马给予岳太尉助力倒是可以的。”

岳飞听在耳中,这才放下心来,他知道王泽的话和圣旨几乎没有区别,既然说了西侍军东调兵马不多,他相信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动的,至于直接调归他在河朔掌握的西侍军部队当然多多益善,何况主要实施构划作战策略的是行军司副参军使封元。

王泽仍然笑着脸道:“枢密院有王签院、曲帅,北方有太尉主持北伐军务,朝廷自然是放下心来,此战必然能光复河山!”

岳飞毫不谦让地傲然笑道:“相公过誉,下将自为朝廷鞠躬尽瘁、效力沙场。”

李长秋眯着眼含笑看着王泽,轻轻点了点头,并不再说一句话。

王泽睹了一眼李长秋,会意地还以一笑,又对岳飞笑道:“算算时辰,上官龙臣也该来了。”

岳飞愕然道:“上官制帅要来……那——下将就先行告退。”

“呵呵……不必、不必,今夜本想已经在湖上安排了酒菜,为岳太尉和制帅二位北伐主将吃了一杯,太尉这一走岂不是少了主题?”

岳飞有点尴尬地笑了笑,他亦是感觉自己的话说的过于仓促,令人产生他和上官云关系不太融洽,实际上北侍军与侍卫水军之间的确在某些领域有纠纷,但还没有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至少他们之间没有根本上的矛盾,好在王泽轻松地把尴尬话题解开,全然没有在意,令他暗自松了口气。

“恩相,看来侍卫水军重新整编已经事在必行……”李长秋正色道:“北伐在即,是否过于仓促?”

由于他在枢密院都承旨任上参与了侍卫水军改编构划,而且是最积极的响应者之一,所以才有此一问,在他看来虽然侍卫水军必须重新编练,但对即将开始的北伐势必形成一些影响。

“不然、不然——水军由都司—侍卫大军制改为都司—船队制并非以阙而就,原计划已经稍稍变动一二,是从南自北徐徐改编,参与北伐的侍卫水军仍然是以侍卫大军名号。”

侍卫水军经过发展壮大,为朝廷在海外开疆扩土、建功立业,已经奠定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在军制再度进行改革的趋势下,王泽和朝廷中一些对侍卫水军运用有见地的大臣、将帅,已经看出了脱胎侍卫步军司的侍卫水军仍然演戏马步军编制,逐渐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海外环境,所以对侍卫水军的改编的呼声从南海征伐之后,就已经开始了,为代表的水军将帅就是张云仁,并得到王泽的大力支持,连凤凰山书院山长王咏翎为代表的士林清流势力也公开表示支持。

根据王泽的提议设立侍卫水军方面船队的构划,枢密院、兵部、侍卫水军经过细致的研究,认真程度并不亚于对北伐的推演。首先是成立侍卫水军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侍卫水军有楼烦、靖海、威远、天策、虎翼五支侍卫大军和五个海外驻泊军司,二十余万大军,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由威远、天策两支侍卫大军和南海驻泊三个军司改编而成,设立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都指挥司节制整个船队。

侍卫方面船队下设侍卫海船辎重转运队、侍卫海船游击战队和侍卫海船轻型战队和重型海船战队(不包括平时水军常设船种船队和转运船队等),彻底打破了侍卫大军—军指挥司—镇统制司的建制,各种威力的船只能够得到集中调度,不再是从别的部队借调。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都指挥使定为正五品下,等级高于侍卫大军都校甚至方面使副知杂,略低于侍卫水军副都指挥使。这种官衔的配置虽说仅限于水军内部,但已经或多或少地触动了和当地驻泊侍卫马步军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很长时间侍卫水军未能实现改编的真正原因,毕竟正五品实职差遣已经是方面都校,放在南海绝对是第一都校。但这一次随着北伐军备的开展,王泽已经决定侍卫水军改编刻不容缓,既然北伐已经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分散了许多禁军将帅的注意力,那就率先成立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即减少了阻力又能够打下一个框框。南侍军势力较弱,不可能对成立侍卫水军方面船队形成巨大阻力,一旦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取得成功,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的成立是迟早的事。当然,虎翼侍卫大军没有做任何变动,它做为侍卫水军的陆上作战部队,独立于方面船队之外,受侍卫水军司直属,其装备与殿前司各部几乎不相上下甚至更加先进,而且训练更加严格、残酷。

王泽的心思谁也没有告诉,就是连李长秋这等心腹也蒙在鼓里,既然已经这样了,他李长秋也只能接受王泽的动议,当下道:“如逐步成立,先南后北却是良法,侍卫水军在南海的确需要一个统一节制的衙门。”

王泽淡淡地笑道:“上官龙臣将亲自赴沙门长岛水军大营节制各路北伐船队,侍卫水军在燕山、北京的活动,将是对岳太尉极大的助力!”

对于侍卫水军在北伐中的作用,岳飞并不否认,去年由侍卫水军虎翼侍卫大军第一军和北侍军部队,在莱州搞了一次秋操,令岳飞和北侍军将帅吃惊的是虎翼第一军精良的装备、强悍的战斗力、和侍卫水军各级将校的能力以及他们对陆战的熟悉程度,放眼北侍军根本没有任何一支军司能与之匹敌,更令他们惊讶的是,虎翼第一军的一个马军营八百马军将吏,他们根本就不是马军部队,而是一支骑在马上的火器部队,一次实兵演操几乎全歼北侍军一个镇司。短短的十二天秋操,开始扭转了北侍军将帅乃是其他侍军对侍卫水军的偏见,原认为这群水兔子上了岸只有任人宰杀的份,却无可奈何地承认虎翼侍卫大军在痛定思痛后的作为,当然,他还是主观地认为虎翼侍卫大军,主要靠的是新式装备才大幅度提高战斗力的,这么令人眼馋的甲仗器械却没有北侍军的份。

“下将亦是认为侍卫水军乃北伐最大助力……”岳飞不失时机地接了一句。

王泽满意地点了点头,尽管他不能确认岳飞这话中有几分诚意,但毕竟承认了就好,日后也不会排斥侍卫水军的作战行动,温声道:“好——待会太尉和上官制帅定要好好吃了几杯。”

李长秋饶有兴致地看了看王泽,似乎有所悟地笑了。

擎天皆是王门子篇

第二十九章

当王泽会正同岳飞、上官云和李长秋他们四人会饮玄武湖上的时候,在湖东北畔的一处别院戒备森严、院内带刀的护卫随处可见,一所别致的精舍中,韩魏国大长公主赵柔嘉和她的亲信万俟禼、郭让和宦官李琮正在分座谋事,进行着一场见不得光的阴谋。

是在赵柔嘉和王泽一席谈话后,反而更加偏执地生出保护皇族的心思,而且从来没有那么的强烈过,她认定自己必须要剪除王泽如日中天的势力,既然王泽的势力已经几乎无法撼动,从旁人入手显然已经收效甚微,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针对王泽本人,除了私下游说皇族中势力外,她在朝廷中发展了相当的反对力量,这三人就是三股力量的代表。

万俟禼自然不必说,他是偷鸡不成赊把米,自被降为都水监后并没有痛定思痛,反而几次走秦桧的门路妄图东山再起,哪知道秦桧是何等精明人物,而且正在恼怒他心存异志,怎能被他几罐迷汤糊弄了。再说王泽和朱影对他本能地排斥,在恢复地位无望的情况下,对王泽、秦桧越加仇恨,甚至对朱影也怨恨日深。正是当此时机,赵柔嘉却通过李琮前来拉拢他,并许诺在朱影面前为他美言,一旦扳倒王泽、秦桧等人,就以他为宰相。

对于实力如日中天的王泽,还有在政治上几乎团结一致的宰执集团,他压根不相信以赵柔嘉的能力可以和整个文官集团抗衡,但他还是在再三权衡之后投身于赵柔嘉的麾下,既然正途已经无能为力,那火中取栗未尝不是一种手段,毕竟赵柔嘉是大长公主,占据着要求宰执集团归政的大义立场,或许能成功也不一定。

李琮是当年龙德宫旧人,资历在内侍中不浅,但他一直在已经去世的张去为和执掌宫禁的李有之下,甚至老病不堪理事的邵成章亦是在他之上,令他心怀不满的是到了现在他还是一名押班,眼看后辈陈源也和他并驾齐驱了,怎能不令他大光其火。在赵柔嘉许以节度使、入内内侍省都都知、内务府内侍都总管的名利诱惑下,他决定富贵险中求。

郭让则是一员武将,他是赵柔嘉经过精挑细选的班直将校,现任金枪班指挥使,是不折不扣的皇帝近随,赵柔嘉得意地认为有了郭让,在日后万一有变复杂斗争中绝对能够做到出奇制胜,毕竟金枪班拥有很多的便利优势。

今天,赵柔嘉秘密召集他们前来,就是为了商议如何消弱以王泽为首宰执集团的权力,但商议来商议去,面对几乎不可破的宰执集团,他们的力量显的毫不足道,万俟禼和李琮都认以王泽、李纲为代表的文官官僚集团目前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之间的利益相互交缠,不可能轻易撼动,建议赵柔嘉耐下心来等一等,看看今后局势发展再说。

“还要等——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大人可知一旦北伐成功,王泽的地位将再无人可以撼动,到那时他即便是代赵篡位,亦无人能够有力回天……”左右商量无计可施,赵柔嘉大为光火,忍不住道出了内心深处最担忧的想法。但她说这话的时候心中闪过一抹犹豫,马上改变话题道:“即便是王泽有心社稷,难不保他人有做开国功臣之心,到那时悔之晚矣!”

万俟禼可不管天下姓什么,他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恢复往昔的权势,能否成为朝廷的宰相,封公荫子、扬名后世,他需要的是在认为稳妥的时候借助赵柔嘉的力量爬上去,可不愿在这个时候冒如此风险,即便是能否成功了,丹青史册亦会对他留下毁去北伐良机的谴责。

李琮阴森森地尖声道:“大长公主所言极是,历年来王泽操纵外朝政务,自收复灵夏以来,他的名望已经无人可及,太皇太后在内宫中似乎并不以为意,还要百般地顺从王泽,奴臣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太皇太后就看不出外朝相权已经把内廷架空,还是……”

赵柔嘉那双秀美而冰冷的眸子剜了李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