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春-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笑中,一直白皙如玉的小手掀开了帐篷的帘门,有人用手上的折扇掀开另外半边,微侧着脑袋走了进来,到了大帐内,往前走了五步,原地站定,明明是北陆的四月,地上的积雪还没有化,这人却哗啦一声展开了折扇,当胸抚住,含笑不语。

折扇这东西,和武士刀一样原本是扶桑出口的大宗,宋朝时候苏轼便极为喜欢扶桑折扇,说'精致非中国所及',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折扇已经是大明销往扶桑的大宗了,贸易顿时就调了一个头,其中精美者尤以南直隶应天府和苏州府所产为善,譬如以漏纱为扇面的,叫做窥郎扇,不止大明的富家小姐喜欢,扶桑的公卿武士家的小姐也喜欢,其余种种,不一而足。

总之,折扇这时候并不是后世那般夏天偶尔用用,而是一年四季的日常必用品,郑国蕃手上展开的折扇,就产自应天府,十八根乌木扇骨是水磨的,温润之极且光可鉴人,扇面上头画的是大明文人士子最喜欢的梅花,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寒窗苦读终究会有升官发财死糟糠的一天的。

乖官这一进来,众人大惊,骂归骂,可这些不过是自家人跟前的牢骚,要是真传到筑前守秀吉耳中,未必就不是取祸之道,而且大帐外头那也是有家中忠心耿耿的武士把守住的,此人是怎么进来的?

故此,大帐内起码一半的人顿时纷纷抽刀,反倒是宗家,性格有些懦弱,凡事总要三思而后行,看人家有恃无恐进来,顿时就喝止了众人。

乖官哗啦一声,又合上了折扇,就低头把玩折扇,也不看上面的宗家和帐内众人,说道:“宇喜多宗家,呵呵!还算谨慎,余者碌碌啊!”

他这话是把众人说的一钱不值了,实际上,从进来的时候,乖官已经是在谈判了,故意贬低众人,也不过是买卖货物贬低货物价值的一种平常手段罢了,聪明人一点就透,生而知之者上也,史载有人练武,撒尿的时候看见尿液湍急冲过了地面上的尿槽,故此悟出拳理,也有人做小买卖进而加官进爵,把小买卖的手段用到官场,也无往不利。

这就是儒家心学一派所谓圣人之道在百姓日用处,有些人看书,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他也不明白,有些人看书,一眼就能瞧出关节所在,这就像是金瓶梅,绝大多数人看的是风月,太祖却能从中看到经济,又譬如红楼梦,大多数人看的是闺阁小儿女之情,太祖却看出政治斗争来。

若从这一点来说,乖官本质上无疑是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本钱的。

“马鹿野郎(混蛋)。”家老花房正幸大怒,这阿房(傻逼),什么叫余者碌碌?老子可是得过古今传授的文化人。

“马鹿野郎说谁呢?”乖官卖了个乖,花房正幸伸手一指,“马鹿野郎说你……”

哗啦一声,乖官就展开折扇当胸抚住,含笑不语。

这路数也不难,花房正幸顿时就醒悟,脸皮当即涨紫,太阳穴上青筋一搏一搏地跳动,一伸手,就按在了刀柄上,还是宗家小心谨慎救了他的命,顿时喝止他,“正幸,住手。”

乖官却看也不看花房正幸,这家伙是弓箭四星的达人,且先不说扶桑弓箭那可悲的射程,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射在这个年代都不行了,何况是扶桑那步弓。同时代欧洲骑兵的战法是先冲锋,然后抛弃骑枪,这时候骑兵一般在褡裢里头塞四到六支手铳,打完就扔,最后拔剑。

骑兵都用短火枪了,赫赫有名的英格兰长弓手都转用火枪了,乖官看也不看他一眼,你要是剑豪,我说不准还招揽你一下,一个弓箭四星的达人算个屁。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生不逢时,像花房正幸,说起来拉弓射箭天下闻名,在扶桑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之一,问题是,后世的游戏把当时的弓箭效果做的像是远程导弹,实际情况是,扶桑铁炮的射程是弓箭的两到三倍,再加上学弓箭要十数年如一日的练,铁炮却只要三个月到半年,就能拉出去打仗了。

这就像是后世拳谚说的'十年太极不出门,一年形意打死人',练太极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巴结领导,可以和领导有共同语言,甚至还能学小桂子那样厚着脸皮叫小玄子师傅,请师傅指点指点诀窍,满足了大人物好为人师的心理,升官发财指日可待,指望靠它打架,做梦去罢!

因此花房正幸别说是弓箭四星,哪怕他练到一百颗星,在这个时代也就是一个大悲剧,用大明话来说,人家一见面,哎呀!久仰久仰,得过古今传授的文化人。至于弓箭,大家全选择性忽视了。

一个弓箭四星达人,你招揽一下作为家臣,怎么也得给个几千石的俸禄罢!可招揽回来干嘛呢?论杀人,还不抵一个铁炮手,你说你射得准可以培养弓箭手,真打起来对面密密麻麻全是人,射箭有什么难的,就扶桑弓那五十步的射程,瞄都不要瞄拉开就射。

这时候弓箭最大的作用和茶道差不多,大人物聚一聚的时候去射两箭,顺便交流,其实效果等同于后世的高尔夫球,所以乖官根本都不拿正眼瞧他。

譬如织田家的太田牛一,那也是弓箭四星的达人,你要真把这个指数当真那就悲剧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文化人,是《信长公记》和《太阁样军记》的作者,指望他像是猛将或者剑豪一样上阵杀人,那真太不靠谱儿了,还不抵指望一个铁炮手。

乖官自然不会去招揽一个扶桑的文化人,文人么,大明特产,要多少有多少,有必要跑扶桑来找么。

拿扇子在胸前慢条斯理挥动了两下,他自我介绍道:“在下明国玉散人,姓郑名国蕃,字凤璋,在你们扶桑倒也有个绰号,杀生茂才,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听说过啊!”

大帐内顿时大哗,听说过,太听说过了,用铁甲船把五岛家松浦家上至家督下至下级武士全部轰成齑粉的明国殿下,这时候所谓行商坐贾,随着商人的流动,郑乖官的事迹跟长了翅膀没两样,别说宇喜多家本来就是西国靠海的地方,即便是更加远的关东诸国,他郑国蕃也是声名鹊起。

这位如今可是筑前守最大的敌人了,昨日总攻,忍者探明,就是这位给柴田胜家留了两百门大筒,结果导致第一波攻城就死了一千多人,恨得筑前守咬牙切齿。

双方如今可是敌对的身份,没想到,他居然堂而皇之就这么进了敌营,众人一惊之下,却是忍不住佩服他的胆气。

宇喜多宗家怔了好一会儿,这才回味过来,忍不住赞道:“杀生茂才这个外号果然没叫错,阁下真是虎胆,宗家佩服,不过,阁下孤身前来,未免也太不把十万大军放在眼里了罢?用明国的话来说,一人一口唾沫,也要把阁下淹没了罢?”

摇了摇折扇,乖官笑了起来,“在下虽然自恃武勇,自觉也有剑豪的实力,不过一人对十万人,自然不能靠武勇,而是靠这里。”他说着,就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在下素闻宇喜多直家号称天下三智将,和斋藤道三、松永秀久齐名,数十年不动一刀一枪,只靠智谋,从万石格一直到如今的五十万石格大名,当真是非同小可,在下却也仰慕不已,可惜,直家先生却已作古,不得一见了。”他说着,就拢起折扇来在掌心内拍着,一脸惋惜的样子。

而宇喜多家家中重臣们,却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乖官的话其实包涵着暗讽,斋藤道三是织田信长的岳父,号称美浓的蝮蛇,是扶桑历史上有名的阴谋家,而松永秀久也是以擅长离间、谋杀而闻名,最出名的就是谋杀了幕府将军足利义辉。乖官把直家和这两位并立,要说这是夸奖罢,众人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似乎被扇了两巴掌,要说讥讽罢,人家一脸惋惜,似乎没见到这位天下三智将之一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其中感觉到最难堪的就是花房正幸,文化人对文化人下的绊子格外的敏感,这所谓的天下三智将,分明就是在已死的家督宇喜多直家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但是,比照如今的局势,直家殿下死后托孤筑前守,筑前守却霸占了直家殿下的遗孀,天下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情么?

作为和直家一起创业的老臣,花房正幸脸上一阵儿青一阵儿红一阵儿白,突然就喝了一声,一下跳了出来,众人大惊,这位明国的殿下前来,意义不明,贸贸然动手,不是智者所为啊!

“郑茂才,明国有谚云,明人不说暗话,殿下孤身犯险,直闯敌军大营,难道就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武勇兼羞辱一下我们宇喜多家的么?”花房正幸瞪着血红的眼珠子看乖官,单刀直入就问。

“说的好,果然是得过古今传授的文化人。”乖官那折扇在掌心一拍,先就顺手一记马屁送给了花房正幸,接着笑道:“在下前来,是送一场富贵给宇喜多家和诸位,这桩富贵不敢说泼天般大,但让诸位成为一城一国之主,却也易如反掌。”

扶桑所谓一城一国之主,大抵和大明的封伯封侯意思差不多,宇喜多家如今也不过占着备前和美作两国,不过是扶桑六十六国的三十三分之一,加上备前美作两国多山,说白了,大家心里头都很清楚,宇喜多家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筑前守和毛利家的缓冲,毕竟,毛利家是拥有十国的大大名,即便是宇喜多家,以前也算是毛利家的附庸,只是毛利元就死了,宇喜多直家转身选择了抱另外一根粗大腿罢了。

当初乖官挑唆安国寺惠琼,只是因为毛利辉元的两个叔叔太强势,而不是毛利家本身不强大。

因此对于宇喜多家的定位,诸位重臣是心知肚明的,这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关键还是猴子纳了直家的遗孀三浦福为侧室的问题,叫宇喜多家脸上无光。

只是这话不好直接说出来,说出来太难听了,宇喜多家好歹也是五十万石格的大名,居然要送上前任家督的遗孀才能保持家名,这叫家中重臣们情何以堪,太脸面无光了。

响鼓不用重锤,乖官轻轻一点,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位敌对的殿下,是来收买宇喜多家的。

一时间,众人沉默。

乖官就摇了摇折扇,慢条斯理道:“怎么?都没人感兴趣?哎呀!宇喜多家如此多忠贞的家臣武士,直家先生在极乐世界也要含笑了。”

他说完这句话,却是扑哧一下就笑了出来,大帐内众人顿时就觉得被一巴掌狠狠扇在了脸颊上,火辣辣地疼,个个都涨紫了面皮。

连直家殿下的正室夫人都洗白白送给筑前守了,哪里还谈什么忠贞。这句话简直太恶毒了,叫大帐内众人全都脸上挂不住,连著名的老实人宇喜多宗家都发怒了,“茂才殿下,不要逞口舌之勇,误了自己的性命。”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乖官就摇了摇头,“我本来是好意,要送上因幡、播磨、丹波、丹后诸国给宇喜多家的,可惜了,诸位个个要为羽柴秀吉效死,连自家主公的夫人都送上去了,如今在下看来,也不过如此嘛!大营扎下,居然在最外层,真是可惜了啊!”

这就是赤裸裸撕破脸面了,但是,却也把来意说的一清二楚,众人心中顿时嘶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位好大的手笔,直家殿下一辈子也不过奋斗出两国五十万的石高,这位殿下却一张嘴就是四国送了出来。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何况是这个时代比财帛更加吸引人的土地呢?至于一两句讨巧占便宜的话,谁也不少一块肉,只当大风吹去了。

众人互相看看,只觉得心里头有个东西在爬,不停的爬,喉头痒痒的不吐不快。

终究还是文化人忍不住吐了出来,“茂才殿下,此话当真?”

第176章 遮羞纸

听对方这句话,乖官当即就笑了,不怕你胃口大,只怕你不动心,胃口大算什么,送来送去,那不都是扶桑自己的地盘么,正所谓慷他人之慨,又不要自己一个永乐通宝,正因为如此,他这才一挥手就送出去四国的地盘。

“怎么,我很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么?这天底下有这么开玩笑的么?为了一个玩笑,白龙鱼服,孤身犯阵,诸位听说过有这样的玩笑么?”郑乖官笑得愈发月白风清,当真是挥洒自如如临风之玉树。

众人心中顿时激动不已,四国啊!检地以后怎么也得百万石罢!到时候宇喜多家坐拥六国,这一城一国之主还真不好说。这其中尤其以花房正幸为最,激动之下渗出满脸的油汗,导致几颗麻子都看起来放光发亮。

他这个文化人虽然说起来是城主,可实际上城主这玩意儿实在可大可小,就像是大明官制,一个京县的知县,一个穷乡僻壤的知县,两者差别简直天高海阔,花房的所谓城主,实际上就是一个连天守阁都没有的寨子,估计规模还不如当初玉蛟龙在琉球的那个海岛老巢,就这个城主,还是他当年也是第一个跳出来赞同宇喜多直家独立,属于创业的老臣,这才给了他一个城主。

所谓水涨船高,若是宇喜多家坐拥六国,他的资历是最老的,当个国主那是绰绰有余,再也不用住那该死的海岛上的虫明城了,他花房正幸好歹也是得过古今传授的文化人,应该住有着高高的三层天守的磐城,家中往来的应该都是高僧和公卿,而不是该死的水夫和海贼。

他如此想着,脸上的几颗麻子愈发油光发亮。

子曰: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贪。但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个大圈子里面挣脱不出来。

正幸五十九岁,文武兼修,也有身份,儿子智谋颇高,身后也无忧,按道理正应该乐天知命,可实际上这天底下的事情没几件能够按道理,最终还是进了夫子说的那个怪圈子。

“殿下可敢写下保证文书么?”花房正幸甚至不去询问宇喜多宗家,直截了当就对乖官说到。

听了这话,乖官大喜,当下一合扇子,道:“在下做事,最是稳妥,这纸笔么,却是早就写下的。”说着,旁边樱井莉雅就摸出一张文书来走过几步递了上去,花房正幸忙不迭抢在手上,仔细一瞧,正是那位茂才殿下口头许诺的,最后还画了十字押。

这薄薄一张纸,就是四国百万石石高啊!花房正幸只觉得手都在颤抖,他乃是家中创业的老臣,别人想看,却也不敢去抢他手上的文书,他看着文书愣了好一会儿,这才转身把文书给了上首的宗家。

宇喜多宗家低头一瞧,果然是如那位殿下所说,其余家中重臣们一下围了上去,宗家就把文书传递了给大家看了一遍。

或许有看官要说,这种计策居然也能成功,扶桑人猪脑子啊!太坑爹了。

实际上,有时候计策越简单粗暴,用起来越好使。

乖官收买宇喜多家的路数,好有一比,等于后世一个大学生,有个富二代校友,还有个关系很好的室友,这位室友是宿舍的老大,老大的女友是宿舍老二的前女友,大学生是老三,和老二关系最好,老二转校前托付老大照顾自己女朋友,结果老大把弟妹照顾到床上去了,老三看着老大总有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这天富二代校友说了,我看上你们老大的女朋友了,你帮我搞定那家伙,我送你四套观景别墅。

老三@#¥※※……

扪心自问,有几个能抗拒这样的诱惑的,何况这还是十六世纪的扶桑,一个下克上的乱世。

所以,这张文书拿出来,众人心头大定,看来这位殿下是真的要给宇喜多家四国地盘了,一时间,大帐内一片粗重的呼吸声。

这时候乖官就笑着走到大帐上首,对宇喜多宗家说:“宗家,不请我坐么?”

宗家一愣之下,却被乖官喧宾夺主,摇着扇子就在小马扎上坐下,坐在上头还嫌弃小马扎不体面,坐的也不舒服,忍不住皱眉,“宗家,你们宇喜多家的条件实在太艰苦了,下一次我送你一把明国太师椅,往大帐内一放,坐着保证舒坦还威风。”

宇喜多宗家看他这副表情,倒是心中愈发肯定,这位殿下看来是有心扶植我们宇喜多家的。

扶桑人也不是傻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位的路数,打的都是沿海城下町,看来这位殿下和那些南蛮人一样,不过想赚一些金银,金银这东西在扶桑又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他要要,给他就是了,反正扶桑金山银山的,想来百十年都挖不干。

正所谓,量扶桑之金银,结殿下之欢心,这有何不可,地盘和人口终究还是咱们的。

宇喜多宗家脸上顿时就堆出笑脸来,“殿下倒是有心了,在下感激,不瞒殿下,在下对于殿下这数月来的行径,也冥思苦想多矣,最近才恍然大悟,殿下乃是心怀天下,我宇喜多家若是上位,定然按照殿下所说的,所有商家都要缴纳税款,不瞒殿下,天下苦秦久矣,殿下渡海而来,我等那个……”

乖官顿时哭笑不得,这家伙的汉学真是够烂的,不知道下面是不是想说,解朝廷之倒悬。

果然,宗家略一顿,就说,“我等箪食壶浆,盼着殿下解朝廷之倒悬啊!”

乖官就知道他有此一问,宗家这个人,胆量最小,做事极为谨慎,养成这个习惯,据说是因为他老哥宇喜多直家太腹黑,导致他看见老哥都害怕,因此做事极谨慎。

他这话的意思其实是说,殿下,您可有朝廷大义名分么?如果没有的话,那可就有点麻烦,如今筑前守可是朝廷的红人啊!

啪一声,乖官把扇子在掌心一拍,却是把宇喜多宗家吓了一跳,这才缓缓说:“宗家,你是一个谨慎的聪明人,我就喜欢跟聪明人说话,不瞒你说,我此次前来扶桑,那是因为你们扶桑国主有密信送到我大明……”

他又把闻人氏想的主意给抛了出来,众人一愣之下,这才反应过来这个扶桑国主说的是正亲町天皇。

而乖官侃侃而谈,说了好一会儿,意思就是说,你们放心,大义名分我是紧紧握在手上的,而大帐内宇喜多家的重臣却没太留意这么多话,反正有大义名分在手就行了,但乖官最后说的几句话让他们心头一凛,“扶桑作为大明藩属,以前一直是保持朝贡的,这些年你们朝廷的朝贡也没了,我大明朝廷念着扶桑小国寡民,也没计较,但是你们国内这些诸侯闹的太过分了……”

他入戏太深,啪一巴掌就拍在自己大腿上,“反正我告诉你们,铁甲船还会源源不断地来扶桑的,像是猿秀吉这种奸贼,人人得而诛之。”

众人才不管谁得而诛之呢!关键是,还有铁甲船源源不断地来,顿时汗毛就竖了起来。

这位殿下用十条铁甲船,一个时辰不用,就把五岛家给打成了齑粉,依然是一个时辰不到,又把松浦家的平户城打成了齑粉,这些都是传承了起码上百年的大名,以前即便是坐拥十国的毛利家,当时扶桑第一智将毛利元就还活着,对松浦家动手,纠缠了一年多,打了十数仗,最后因为国内不稳,不得不退兵而回。

坐拥十国的毛利家打了一年多都没拿下来,人家用十条铁甲船一个时辰就拿了下来,如今这位殿下据说有好几十条铁甲船在手,这还源源不断要来铁甲船,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他们虽然如今也准备巴结,紧紧抱上这位殿下的大腿,可如果这位殿下太苛刻,自己吃肉连汤汤水水都不给下面人留点,那日子未免也不好过。

上首乖官发作了一会儿,看众人表情古怪,忍不住奇怪,“怎么?诸位有什么见解么?”

大帐内众人面面相觑,却不说话,乖官略一思索,不禁笑了起来,“看来大家还是没觉得我是一个大方的人啊!”他却是连客气话都免了,直接你啊我吧这么说起来,“这么着罢!我保证,铁甲船不会超过四十艘好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在说,也要有那么多才行,我手上如今也就这么多。

“你们别觉得有铁甲船你们的日子就不安稳,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我保证你们的日子会更好,大明产的西洋糖,我原价给你们,你们地里头出的大米,我通通用高出本地商人三分的价格收购,生丝绸缎,以本地商人的八折大量供应,总之,以后你们家里面的公主西洋糖吃一颗扔一颗,大明绸缎穿一匹撕一匹……”

他把后世的语言拿出来,这就像是后世网名'因帅被判七年刑''帅得想毁容''师太从了老衲'这些,看似无稽,可实际上第一次瞧见的时候总是笑得喷口水的,慢慢没有新鲜好奇感了这才无所谓,因此,这话一说,众人顿时哄然大笑,有些聪明的,更是因为公主一词遐想连篇起来,能称公主,怎么也得是一城之主罢?这位殿下用的是你们家里面的公主,那岂不是说,今天在场的人以后起码都是一城之主?

因此,一颗升官发财的心顿时熊熊燃烧起来,真恨不得跪过去紧紧抱住这位殿下的腿才好。

“对了,备前的刀匠是闻名的啊!以后你们家的刀,我通通三倍价钱收购。”乖官想起备前传这张卡片来,顿时又加了一句,三倍价钱云云,不过毛毛雨了,扶桑的刀拿到大明去卖,没有十倍的利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这时候,宇喜多宗家终于是铁了心要抱郑乖官的大腿了,冲着花房正幸使了一个眼色,文化人心领神会,顿时就指使儿子花房正成出去,让他带兵把大帐周围严密看守起来。

乖官瞧他们这时候才想起布置,心中忍不住好笑,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前面一张嘴送四国地盘太吓唬人了,把人震惊了倒也稀松平常,这时候冷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