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挑灯看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亡。
    巨变横生,另两名黑衣人吓得亡魂直冒,不约而同纵身入林,便欲逃逸而去。
    展昭气势却正好蓄自巅峰,一声轻叱,剑气如电,破空而去,竹林侧数十枝修竹应声而折,那两名黑衣人回身转手,硬生生接下这一剑,仓促之下却是不由自主地倒撞出三、四丈,齐齐喷出一口血来,连忙脚步不停,又复往林中逸去。
    展昭展开身形,追入竹林,只听得数声金铁交击、剑芒闪亮,又复归于沉寂。
    他提着那两名黑衣人走出了竹林,犹豫了一下,才走上前去把那两个忽然倒地的黑衣人翻转过来,果然不出所料,他们的胸前,有着赵匡胤手中长枪留下的印痕。
    他遥望着赵匡胤远去的方向,忽然喷出了一口血来。
    现在早已看不到那位大宋天子的踪迹,但他却仍由心里涌出一阵许久未曾有过的惧意。
    他怎么知道受伤后的自己,只有在面对贪狼四恶其中两名时,才有把握一举生擒?
    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伤需要十七天的闭关清修?
    这位当今的大宋天子,再不是自己所曾熟识的那副模样。
    到底还有没有什么事情,能逃得过他那双似乎能洞彻人肺腑的眼睛?
第7章:天日
    雨居然渐渐停了。
    风波亭对面的香案后面,监刑官万俟卨吩咐一旁的衙役收起伞,眯起眼看那乌云缝隙里渐渐透出来的天光。
    午时三刻就要到了。
    虽然秦相曾吩咐自己,不必等到时辰正到,便可及早将岳飞父子正法,但他却一直等到了这一刻,甚至还盼望着时间能过得慢一点。
    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原本你一直想巴结,他却从来不来不曾睬你一眼的人,现在反过来跪在自己面前,要让自己来得更舒服痛快?
    更何况,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囚犯,是大宋王朝的第一名将,甚至他跺一跺脚,那些如狼似虎的金国精兵就要夜不能寐,心惊胆战上好几天。
    可是这样一个人物,现在却就在自己的股掌之中,任由自己宰割。
    他离开了香案,踱着方步来到了岳飞面前,轻声问道:“岳飞,岳大帅,岳宣抚使,可还记得当年你我在湖北路共事的日子么?”
    岳飞闭目沉思,却是没有理他。
    万俟卨却是意兴遄飞,脸上浮出一丝笑意:“当年你岳大帅是何等的了不起,手绾兵权,总镇一方,我们这些府县官吏,在你的眼里,还不如一条狗。”
    他渐渐有些咬牙切齿起来:“当年我漏夜三更,就起来到你家门前等候,等着见你这个岳宣抚使一面,向你密陈‘足兵’、‘足财’、‘树威’、‘树人’四条大计,可惜我一派拳拳之心,换来的却是你的喝斥、冷脸还有一次次的贬抑。居然连你们家的门房,也敢拿脏水泼我,说是岳大帅亲口吩咐了,再不让我踏入岳府半步,因为我这种人不配跟岳大帅说上半句话。”
    他面目狰狞地伏下身子,看着身着囚服的岳飞,在他耳边轻轻说道:“岳大帅,你若早用我计,此刻恐怕早已是龙飞九天,又怎么陷于今日的局面。如今,你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岳飞却兀自不语不动,恍若不觉。
    万俟卨双目一瞪,右手用力捉起岳飞的头发,喝道:“岳飞,本官在跟你说话,你为何不答?”
    旁边的岳云怒哼了一声,正欲开口,岳飞却忽然张开了眼。
    万俟卨与他那神光明澈的眼神一撞,满腔的底气不知不觉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松手放开岳飞的头发,还连连退了几步,
    岳飞微笑张口:“因为你不配!”
    “你!”这五个字尤如五把刀子,深深地扎入了万俟卨的心,他的脸徒然涨得通红,又迅速变得酱紫,伸手扶住旁边的柱子,张大了口深深吸了几口气,这才止住了颤抖的身子。
    十年后再重逢,自己得到的仍然只有这五个字。
    他霍然转过身子,再不去看岳飞一眼,用自己都觉得干涩到极致的音调挤出两个字:“行刑!”
    旁边两名力士走上前来,素来面无表情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不忍之色,但仍不得不抬起了手上的鬼头刀。
    马蹄声切。
    万俟卨愕然回望,陈欢的声音已是远远传来:“圣上有旨,刀下留人!”
    亭中人尽皆面面相觑,连岳飞也有些意外地睁开了眼睛。
    万俟卨略加犹豫,陈欢已是又近了不少,身后一道红影,紧追在陈欢身后,来势更急。
    万俟卨狠狠一咬牙,手挥处,向刽子手大喝一声:“斩!”
    那员刽子手习惯了唯监斩官之命是从,随着万俟卨话音起落,手中刀下意识地便往岳飞脖子上落去。
    一杆长枪,不知由何处破空飞来。
    “铛鎯”一声脆响,那杆长枪正正撞断了刽子手中的鬼头刀,去势不绝,却把万俟卨直直地钉在了风波亭的柱子上。
    赵匡胤翻身下马,第一眼就看到了岳飞。
    尽管他身穿囚服,尽管他跪坐在地上,尽管风波亭内上上下下有着上百人,岳飞却还是可以让人第一眼就注意到他。
    虽然他还没有回过头来,赵匡胤却已然在他身上读出了金戈铁马的气息。
    他与韩世忠不同,韩世忠的身上升腾着一股浓浓的血气,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他适合勇猛厮杀。
    而在岳飞身上,赵匡胤却看出了一分悲悯。
    在血肉纵横的战场上,对自己的士兵,对敌军的将士,生出了一分悲悯。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岳飞,果然不止是一员虎将。
    被吓呆了的万俟卨这才发现长枪只是钉住了自己的袍服,连忙狼狈地挣扎出来,连滚带爬地赶到赵匡胤脚边,高声叫道:“臣万俟卨见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也自跟着跪了下来,岳飞、岳云也自转过身来,拜伏于地。只是赵匡胤的一双灵耳,却可以清楚地听到,从岳飞的口中,并没有传出高呼万岁之声。
    他轻轻笑了,来到岳飞面前,说道:“岳爱卿,朕来了!”
    岳飞轻声应道:“臣谢陛下不杀之恩。”语气淡淡,却仿佛在诉说一件不相干的事情一般。
    赵匡胤淡笑道:“死罪虽免,活罪难逃,岳爱卿,你想朕给你定一个什么样的罪名?”
    岳飞仍是头也不抬:“大理寺里,有一百三十七种刑具,陛下想要给臣定一个什么样的罪名,大理寺自然会让臣供出什么样的罪名。”
    万俟卨仰起脸来,正想张口,却正好碰见赵匡胤肃杀的眼神扫过自己身上,不由得浑身发颤,连忙又低下了头去。
    赵匡胤的眼神却终究凝在岳飞身上,忽尔高声说道:“岳飞听旨!”
    岳飞低声应道:“臣在。”
    赵匡胤的嘴角露出一丝笑:“三日后,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均需参加朝会。朕就命你三日之后,袍服上殿,与京城文武百官一道,共议己罪!”
    岳飞浑身一震,终于抬起了头来,直直地看着赵匡胤含笑的眼神。
    “臣,领旨!”
    …………
    身着便服的秦喜,勿勿走进丞相府的书房,抬眼望见书桌前峨袍宽带的秦桧正在奋笔疾书,顿时放低了脚步声,轻轻走到秦桧身边,为他研墨。
    在朝堂之上,秦喜位居殿前待中,天子近臣,一言九鼎,然而到了这里,他却恭谨乖巧得一如一心承欢膝下的孝顺儿子。
    这位权倾朝野的宋国宰相秦桧,早已年过五旬,望之却不过如三十许人。方方正正地脸上,工工整整地留着五绺长须,更是平添几分飘逸。然而最让人一见难望的,却是他那双时常半眯成缝的眼睛,不时闪射出一线慑人的寒光。
    从来没有人能从他眼睛里看出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包括他最亲近的养子秦喜。
    秦桧笔走龙蛇,写的却是一篇东坡居士的《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秦喜也是识货之人,在一旁赞道:“义父笔下的字严而不拘,宽而有度,转接处圆转而下,气势上酣畅浑穆,配上苏学士大气磅礴的词句,文气流动奔腾,简直是要令得这张纸承载不住。”
    秦桧没有理会他的阿谀之词,手下不停,直写到“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这句,方才悠悠开口说道:“《赤壁赋》通篇气韵非凡,但这最后一句,却未免流于空疏。苏大胡子,终究是个只会吟风弄月的文士。”
    “真正的英雄而言,所要拥有的无尽藏”,他顿了一下,略停下了笔,抬起头,看着秦喜,微微笑道:“应当是这个天下。”
    秦喜心头一震,低下头去,不敢直视秦桧的眼光。
    虽然平日里他隐隐也猜到了他义父的心思,但却极少听他有如今日这般直白地说过,一时间他心下震骇,连刚进来想说的急事也忘了。
    难道是因为义父的心里终于去了那个岳飞?
    秦桧嘴角露出一丝笑,又伏下身去看他的字,信口问道:“喜儿,你匆匆而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秦喜这才猛然省起,抬头蹙眉道:“方才宫中刘迪传讯,说韩世忠骑马闯宫,宫中御卫拦截不住,韩世忠直抵驾前……”
    他犹豫了一下,才接着说了下去:“刘迪还说,当今的官家听了韩世忠的劝谏,不但立即下诏赦免岳飞死罪,还亲自飞骑出宫,直闯西直门……”
    秦桧哑然失笑,也不抬头,叹道:“这个刘迪,还当什么太监头子,他应该到飘香坊的茶楼去说书。当今的皇帝官家,力气刚够端起一只金碗吃饭。飞骑?难道就骑着那只煽过的青骡子,能从大内皇城直跑到西直门?”
    秦喜附和着勉强咧了咧嘴,正待说话,秦桧却又开口说道:“方今这个官家,我是最了解不过。装模作样发个圣旨,搏得韩世忠的几分感激,将恶人留给我一个人做,不过是他的惯用技俩,若说他亲自飞骑出城,呵呵……”
    他摇了摇头:“我想大概是刘迪那个阉人手头又紧了,才故意把形势说得紧张无比,想多骗点银子花花罢。”
    秦喜心下焦急,大着胆子略提高了声音说道:“可是义父,方才万俟卨遣人急报,圣驾确实飞奔六十里,直冲西直门,王宣不敢拦阻,皇帝官家又亲自闯入风波亭,岳飞……”
    他偷眼看了看秦桧的脸色,这才大着胆子说道:“岳飞没死!”
    “什么?”正在书写落款的秦桧手上一抖,提在手中的玉管狼毫笔上溅下一滴墨,在刚刚写好的大幅字上染上了一团乌黑。
    秦喜迎上秦桧终于自书案上抬起的眼神,焦急地说了下去:“而且,今上还特旨岳飞三日后袍服上殿,与在京五品以上官员,一同共议己罪!”
    只在最初那一刻,秦喜从秦桧的眼睛中读出了一丝不安与震憾,却在刹那间又恢复了平常的深邃无尽,以至于秦喜有些怀疑方才那义父震惊的表情只是自己的幻觉。
    秦桧围着书案,缓缓踱起了步。秦喜伺立在旁,眼神一直紧紧地盯在自己的这个义父身上。
    他知道自己这个义父每次在书房踱步的时候,必然正在思索着棘手难断事情的解决方式,是以屏息默立,连大气也不敢多透出一口。
    良久,忽然秦桧的嘴角透出一丝笑,回到书案前,居然又重新提起了笔。
    秦喜摸不着头脑,悄然来到他身边,忍不住开口问道:“义父,我们……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秦桧全神贯注地在用手中笔,将那团溅落的墨迹渐渐涂抹成了一条张牙舞爪的黑龙,他悠然开口,声音里已听不出一丝情绪的波动:“做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可是……”秦喜有满腹的疑问,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喜儿”,秦桧抬起头来,带着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危机,往往同时是个转机!”
    …………
    乌云沉积的天气,给原本就已经气氛凝重的大庆殿更投下了一层阴霾。
    赵匡胤踞坐在高高垒起的龙椅上,俯视着排班阶下的文武百官。
    南宋临安皇城,刻意仿造汴京皇宫而建,连这间朝会大殿的名字,也依然唤做大庆殿。
    这里的一切,对赵匡胤来说,熟悉,而又陌生。
    岳飞孤零零地站在右列班首,只有韩世忠一人与他相伴,其他人都不约而同地与他隔开了一小段距离。
    原本应当会站在岳飞这边的几员原本的统兵大将,在昨日纷纷递上了告假的折子。
    刘崎、吴璘……望着阶下原本应属于他们的班位空出一大块,赵匡胤心下微叹。
    维护岳飞,其实也是在维护他们自身应有的尊严,然而他们却仍然选择了龟缩不出,显是对自己这个皇帝信心不足,生怕这又是自己的什么计策,营救岳飞不成,反会因此受到牵连。
    看来自己这个不肖子孙的作为,实在已经让这些虎将们,完完全全地寒了心。
    自皇帝升殿,朝贺完毕,已经有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了,大殿里的数百号大小官员,却没有半个人敢先站出来说话。
    在三日之前,谁都知道如今高坐在龙座上的这位皇帝官家,一心和议,而要和议,就必杀岳飞,哪怕所谓的十条大罪只是子虚乌有,岳飞也是非死不可。
    然而也恰恰是这位皇帝官家,在将岳飞绑赴刑场之后,单人匹马,飞骑闯关,又亲手把岳飞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还特许他袍服上殿,来这边共议己罪。
    如今满朝文武,再无人敢说自己能明白眼下这位面含微笑的皇帝官家,到底心里在打着什么样的主意。
    尤其是,当今朝堂上说话最具分量秦桧秦相公,与这件事情的主要当事人岳飞,分别默立在左、右列班首,却是一样地眼观鼻,鼻观心,不语不动,直恍若局外人一般。
    赵匡胤微微一笑,沉声说道:“诸位卿家,今日朝会,本为廷议岳飞之罪,而今众卿沉默不语,莫不是皆以为岳飞无罪?”
    此言一出,底下顿时一片低低的喧哗声。
    赵匡胤此语,几乎已经明显地表明他偏向了岳飞的立场。
    排在左列中间的万俟卨与秦喜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出列站到中间说道:“臣以为不然!”
    赵匡胤目光微微一凝:“万卿家有何高见?”
    万俟卨被赵匡胤的目光扫得心胆一寒,清咳了一声,强撑着说道:“臣以为,我大宋开国百余年来,君王历来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岳飞一介武夫出身,且罪犯大逆,已然认罪伏法,陛下却不依祖宗法度,恩准他袍服上殿,与我等同班同列。却让我辈读书人还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陛下,臣等不开口,不是以为岳飞无罪,只是耻于与一名死囚,在这煌煌朝堂之上,共议国是。岳飞不去,何以明大宋森严法纪?何以慰天下士子之心?请陛下明察!”
    万俟卨的脸皮确是非同凡响,竟尔将这一番歪理说得慷慨激昂,一时间阶下有不少臣僚交头接耳,有宋一代,读书人自来瞧不起武人,一时间万俟卨的歪理居然颇搏得一片赞同。
    韩世忠横眉怒目,正欲上前,却被岳飞轻轻踩了下脚。
    “读书人……认罪伏法……”
    赵匡胤咀嚼着这两个词,尤如刀刻斧削般冷峻的脸上泛起一丝笑,他龙目微注阶下,轻声说道:“岳飞,既然天下读书人看不惯你穿着这身朝服,那你何不脱下来给他们看看。”
    韩世忠周身一震,不可置信地看着赵匡胤,正要抢出班去,却又被岳飞阻住了。
    岳飞波澜不惊地徐徐走到大殿中间,背对群臣,屈一膝跪地,缓缓解去身上的袍服,露出肌肉虬结的精赤上身。
    “啊!”背后传来无数声低声惊呼。
    他们早已听闻岳飞岳大帅的背后刺着“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可现在若不是事先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清背后的刺青到底写的是什么。
    一道道刀疤、剑痕,满布着整个后背,最令人触目惊心地是正后心处一个碗大的伤疤,虽然愈和已久,却尤是肌肉外翻,不知道当时深入几许。有些文臣已经闭上了眼睛,不敢再多看一眼。从未经历战阵的他们,实在难以想象,受了这许多重创的人,如何还能活到现在?
第8章:朝会
    赵匡胤目光扫过下面群臣,虽然脸上尤自噙着笑,语气中却已隐隐透出一股森寒:“万卿家,还有大殿之上的天下读书人,你们可看明白了岳卿家的背后,写的是什么字?”
    万俟卨两脚有些发抖,却兀自强撑道:“启禀陛下,岳飞貌似忠良,实心怀奸诈,背上纹着这‘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不过是欺世盗名,如今他已画押伏罪,可见天理昭彰,陛下却勿为他的表相所蒙蔽啊!”
    赵匡胤一声冷哼,原本已有些两股战战的万俟卨只觉得心下一虚,跪倒在了地上。正见御座上的皇帝信手掷出一册卷宗,恰好不偏不倚地掉落在自己面前。
    赵匡胤龙目生寒,目光尤如两道冷电般直射在万俟卨身上:“好一个画押伏罪,万俟卨,你身为御史中丞,岳飞一案由你主审,你自己翻翻看看,岳飞到底画的是什么押,伏的是什么法?”
    万俟卨一颗心直往下沉,伸了颤抖的双手勉强去捡拾地上的小册卷宗,却是捡了好几次才拿在手中,当时岳飞一案可谓先定罪,后审案,由他接手之时,早已定下了岳飞必死这一基本原则。加之后来出于金使的要求,仓促间临时决定将岳飞押赴风波亭问斩,直走到了风波亭才匆匆让岳飞画了押。当时他以为大局已定,只是看着一个亲信小官做的这件事情,却从未曾对这个卷宗翻看过一眼,而今听这位皇帝官家的口气,他不用看也知道,必然是岳飞的供状上出了问题。
    在赵匡胤冷冷的目光下,他战抖着双手,快速地翻阅着卷宗,一直看到了最后一页时,忽然“啊”地一声惊叫,再拿不住册子,整个人几乎瘫软在了地上。
    卷宗掉落地面,正好飞翻至最后一页,原本应当是岳飞签字画押、认罪伏法的地方,却是用殷红的鲜血写着八个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赵匡胤吩咐待立在身旁的张远,把岳飞的卷宗高高举在手上,从群臣面前慢慢展示过去,一时间大殿之上又变得鸦雀无声。
    任何一个天良未泯的人,都可以从这几个鲜血凝成的大字里,读出那一份不屈、愤怒与壮志未酬的痛心疾首。
    这原本应该是一位间关百战的不世名将,流出的最后的鲜血,却不是溅落在金戈铁马的沙场之上,而是凝结在这一份不知所谓的卷宗末尾!
    每个人的心头都压上了几分沉甸甸的压力,连秦喜都一时低下了头去。
    突然一阵怪异的“喀喀”声传来,却万俟卨上下排牙齿不由自主地打起了架,他突然手足并用地爬到了御座台阶前,近乎疯狂地嚎叫道:“陛下……这……这不关我的事啊,当时拿着卷宗让岳飞画押的另有其人,臣……臣一时失察,臣……这……这不关我的事啊!”
    “哦?”赵匡胤神色淡淡:“那又是谁主持了岳飞画押之事?”
    万俟卨尤如捉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语无伦次地急急说道:“是他,是包大仁,这是他与岳飞串谋,勾害于我,是他!一定是他!”
    …………
    赵匡胤远远看着那个包大仁随着通传的太监走上殿来,冷峻的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群臣中定力稍差的,有些都忍俊不禁,捂住了嘴。
    这个包大仁,长得实在太怪异了!
    他身着七品小官的青色服饰,头上的官帽显得有点不合比例地大,晃悠悠地总让人生怕它会掉下来。然而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他的那张脸,整个如同用浓浓的墨水特意染黑了一般,却惟独在两只绿豆小眼之间的额头正中处留下一块弯月形的白色肌肤,如此强烈地色调映衬下,让人对他的五官样貌,几乎难以留下任何印象。
    更有甚者,他只是七品御史,朝堂之上本无他的立足之地,但他现在随着宣旨太监走上殿来,在这一片绯衣玉带的五品大员之间,却是走得尤如踩鼓点般一步三颤,帽翅抖出了协调的韵律,显是十分悠然自得。
    他走到赵匡胤的御座前,请安唱诺之后,接过张远递过来的卷宗。
    赵匡胤看他几乎把卷宗端到了鼻子前面嗅过一遍,忍住笑问道:“包大仁,这可是你经手的案子!”
    包大仁恭恭敬敬地躬身答道:“正是!”
    赵匡胤目光一寒:“大胆!如此卷宗,你也敢转呈有司,据此结案?”
    包大仁抬起头,一脸无辜的神色:“陛下,犯人不是都画押了么?”
    赵匡胤被他气笑了:“难道你看不明白犯人写的是什么?”
    包大仁眨巴着两只绿豆小眼,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貌:“启禀陛下,小人……小人不认识字!”
    此语一出,朝堂哗然。
    万俟卨双目射出混合着仇恨与恐惧的光芒,死死盯在包大仁身上。
    御史言官乃朝议清流,品秩虽低,身份却是尊贵无比,连当年的太祖皇立下的誓碑里,都将言事官与大臣一同列为保护对象,循律必须是进士登第中名列前茅,并在天下读书士子中素有清誉之人,方可充当御史言官之职,而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