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韵-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得怪你这一下。”
刑氏被女儿这句话气得反而笑出来声来,转过头对着刘承志说道:“你瞧瞧,瞧瞧,你闺女还讹上我了?她要是不聪明,那都是仿你,仿你老刘家。”
刘承志见到妻女打闹就嘿嘿地笑,不敢往里面掺合。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凡是掺合进去后,死的都是自己。所以他紧闭着嘴只笑不说话,连头都不敢动。敬民更是装作看不见,将脸往一边扭。
雪梅笑嘻嘻地往下接,“那我要是聪明呢?仿谁?”
刑氏不免得意洋洋,指着自己道:“那自然是仿我喽。”
雪梅捂着嘴偷偷地笑,刑氏一扭头看到女儿这副表情不免又是气愤又是好笑,伸出手就往雪梅的痒痒肉处呵去。
“哎呀……”雪梅大叫一声,转身就往上房跑去。
一家人就跟在雪梅后面,重又进了上房。
“妹子,你的意思是只要给大伯钱,大伯肯定会让敬山过继给三叔吗?”敬民吃了口茶后问道。
雪梅点了点头,刘承业是什么人她再清楚不过了。从这几个月来看,他就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市利小人。眼里只有利益而无亲情。为了金钱他什么都可以出卖,不仅能卖兄弟也能卖儿子。
当初他能为了给儿子娶亲卖了雪梅,今天也能为了银子卖儿子。
这要是换了其他人,定然不会这样做。可是刘承业是什么?他的名声已经烂大街了,什么事做不出来?
只要刘承贵稍稍提一下,愿意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买断父子恩情,只怕刘承业会迫不及待的将儿子送到刘承贵那里。
刘承志听到女儿这样说不由得轻哼一声,道:“他好歹是你大伯,说话多少留点脸面。”
雪梅做了个鬼脸,冲他皱了下鼻子,不再说刘承业的不是了。
“我看八成给钱就能过继!你们大伯最是一个见钱眼开,财迷心窍的。”刑氏才不怕刘承志,故意将语气说得极重。
刘承志哭笑不得的看着老婆。有心反驳几句吧,屋里三个人说的都是实话,可是不反驳吧,刘承业又是自己大哥,当下“呵呵”笑了两声住嘴不说了。
“前一段敬山送过来的料子还没有给他做好呢。这两天赶赶手工,争取给他快点做出来。”刑氏就和雪梅商量道。
这一段她和雪梅主要就是在给明珠的孩子做衣裳和套被子,家里人的衣裳都没有赶工。再加上敬山拿来的料子一件是夏装一件是冬装,现在都不急着穿,就先放那没做,准备等年前做好再给敬山。
敬山知道叔婶不会贪自己的衣料,便一口同意。
“这过继咱家是不是还得送点礼物给敬山?”雪梅记起以前书里看的。这过继可是大事,不仅要在祠堂里记一笔,还得在人口黄册里也记上,并且要通报官府改户籍的。
“是得送。”刘承志点点头,显然他也是认为敬山是肯定能过继到三房名下了。
“那我送套笔墨纸砚吧,正好开春敬山上学能用上。”雪梅就笑着道。
敬民原本脸上满是笑意。听到雪梅说送这些东西,不由得苦了脸,“妹子送的东西这么贵重,我上哪弄比这更贵重的东西去?”想了想后,露出肉痛之色。“我就把今天大老爷赏我的那块玉送给敬山好了。”
今天敬民站在刘承志身后,没少得夸奖,叶哲光更是特意赞了他两句,又当众扯下身上的一块玉佩送给了他。敬民刚刚就已经在雪梅面前显摆过了,这会听到敬山要给三叔做儿子,思前想后决定把这块玉拿出来送给敬山。
刘承志见到儿子不贪财,不由得连连点头。
只有刑氏肉痛不已,“送这么多东西啊?我和你们爹也没钱,最多也就是送块料子罢了。”
“送衣料也行啊,”雪梅笑着挎住了刑氏胳膊,“让我三婶给他新儿子缝一件衣裳,正好进门的时候能穿。穿得精精神神的,也显得三婶疼爱他。”
刑氏和段氏十几年妯娌,闻听女儿这话,眼睛闪了闪,“也不知你三婶这会心里难受不难受……要是当初……”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不再说了。
刘承志垂下了头,深深的羞愧。自己老婆和段氏生产的时候都是遭过罪的,都是第一胎生了女儿,饶氏便有些不待见她们。不仅月子没坐好,更是连生了好几场气。
段氏生产时见了红,产婆喊着要请郎中,可是饶氏却说家里没钱,让产婆保小的不保大的,最后是刘承贵跪在地上磕头求了父亲,才请来郎中救了段氏一条命。
可是段氏却伤了身子,以后再也没有怀过孕。
一想起以前的种种,刘承志便觉得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孩子,不由得抬起头看着妻女们发呆。
真不敢想象如果没了雪梅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样……想到这里,脸上带了丝沧然之色。
雪梅正忙着和刑氏低声议论衣裳的样式没有注意,敬民却看到了,低声咳嗽了一声,刘承志这才恢复过来。
雪梅和刑氏已经说到要绣什么样的花纹上面去了。
……
这几日,刘家三房要承嗣大房次子的消息在村子里传播开来。
这也是雪梅教给刘承贵的,先把事情给弄成既定的事情,不管成与不成,先把消息给散开来压一压刘承业。免得他中间再出什么幺蛾子。
刘承贵成亲十几年没有儿子,别人都是觉得他早晚要承嗣哪一个兄弟的孩子,其他两房都是独子,只有大房有两个儿子。承嗣大房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村子里只是略略议论一下,便将话题转到了其他地方。
村子里现在最常议论的便是刘家二房。
“听说刘二真收了顾二虎做徒弟。”张平娘看了一眼顾家的门槛,微带了一丝酸意道。
另一个正在闲聊的大娘闻听此言也道:“听说拜师茶和腊肉都收过了,以后二虎就是刘二正儿八经的徒弟了。你说说,他顾家哪里来的好命?”
“这话可不敢乱说,”另一个大娘嘘了一下,示意众人压低声音,“顾家是没啥,可是你们别忘了长生他娘马婆婆,那可是一个精明到家的人物。可不敢让她知道别人在后面嚼她家的舌头根。”
几个正在闲聊的妇人便缩了缩头。敬畏的往顾家看了看,就转了其他话题。
“这顾二虎就不说了,可是这重山哪里来的好命?他凭啥也当了刘二的徒弟?”几个人不敢说顾家的闲话,便说起了重山。
几个妇人连连点头。
“就是,就是。他凭啥?不就是沾了和刘家是邻居的光吗?要是早知道。我也叫我儿子天天缠着他刘二叔去。”张平娘无比的惋惜,儿子张平和敬民的关系挺不错,小时经常在一起玩。怎么就没想到让张平也拜刘承志为师呢?以后这高产种子岂不是儿子也能学会?哪怕自己家不能学,可是只要有一个儿子将来有好前程了能会不帮着一家兄弟吗?
有她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可都是只是说说,却没一个人敢当面去找刘承志的。
拜师可不是什么小事,要敬拜师茶送腊肉和写文书的。学徒期间他们的生死随刘承志摆布,连官府都没有资格管。换句话说,在他们当小徒弟期间,刘承志要觉得他们不顺眼,随时可以拿鞭子抽死,杀死之后官府都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当然了。刘承志不是这样的人。只要收了徒弟,自然会尽心尽力地教徒弟,绝不会有藏私这个行为。
这一日,刘承志正在院子里教儿子和两个徒弟肥料的比例,突然听到刘老爷子的拍门声。
二虎和重山过去开了门。给老爷子磕了头,便将他请到了院里。
“爹,有事?”刘承志收起了手里的小棍子,将肥料端到了一旁。
“啊,有事!”刘老爷子心不在蔫的点点头,看了两个徒孙一眼,就往上房里走去,走了半道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屋里没人吧?刑氏和雪梅没在?”
“这俩孩子在家里学手艺,刑氏就领着雪梅去重山院子找井奶奶套被子去了。爹是找她们?”刘承志就道。
“我找你,找你……”刘老爷子喃喃地道,背着手就进了上房。
“师父,那我和重山先回去吧。”顾二虎看到师爷像是有事的样子,便说道。
刘承志点点头,嘱咐道:“回家别多说,你们师兄弟俩人讨论就行了,别让其他人掺合进来,懂了不?”
顾二虎和重山答应一声,向着上房磕了个头就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家,却听到刘老爷子的声音又从上房里传来,“敬民也跟着去吧,你们师兄弟仨人出去转转,我和你爹说说话。”
敬民虽是满心的疑惑,却大声答应了一声,跟着两个师弟出了院门。
“重山,我借你家梯子用用。”敬民说了这话,就往重山家里跑去。
顾二虎和重山相视一笑,知道他是准备偷听壁角了,也不准备掺合,就转过身往顾二虎家走去。
……
……
正文、第151章 三房承嗣
“眼看着马上就入冬了,你家给敬山准备的冬衣都准备好了?”刘老爷子坐下喘了一口气,就开始问道。
刘承志便答道:“听菊花讲都差不多了,这几天紧赶慢赶的辛苦坏她们娘俩了。”刘承志在刘老爷子面前特意说了妻女的好。
刘老爷子点头,说了一句刑氏极不错,然后便长久的沉默着,似是有心事。
“爹,你有事啊?”刘承志等了半晌不见刘老爷子说话,便忍不住抬头问道。
“哦,”刘老爷子长长地哦了一声拉长了尾音,耷拉着眼皮,道“这一转眼啊,孩子都长大了。我也老了。”
刘承志听到这里急忙安慰,“爹和娘春秋正盛,正是好日子呢,以后孩子们成亲的成亲,嫁人的嫁人,爹娘就只等着抱重孙子玩,咱们村子里还是没几家能象咱家这样四代同堂的呢。”
老爷子轻叹了一声,却没开口。
家里这几天闹得个鸡飞狗跳,老三天天跑到家里求他,似是打定了主意要承嗣敬山。老大却是含含糊糊的,一会说想想,一会说再考虑,就是不给老三吐这个口。
老三就着了急,拿出二十两银子说这是买断父子恩情的钱,让老大放手。
老大还没说话呢,被囚在屋里的连氏却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哭着喊着不愿意,说敬山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死活不同意出继。
这要是放在别人家里,大媳妇闹成这样,别人定会以为她是真心为儿子着想,哪里想到她接下来的话却是惊呆了所有人的眼。
“这儿子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没有一百两,谁也别想把他从我身边弄走。”
倒真是和刘承业是夫妻俩,和那一天他说的话完全一样。大儿子那一天张口就向他要一百两银子的出继费,儿媳妇也是。让刘老爷子到此完全灰了心,想来找刘承志商量商量。
“这事,你咋看呢?”
刘承志稍加思量,就道:“要我说实话。这是好事。敬东已了成亲,眼看着明年就能有孩子,大房这也算是有了后。再说了敬山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他心里肯定是啥都清楚。他能会不知道大哥不让他出继的原因就是想多些钱吗?时间久了,他能会不怨恨吗?这样下去父母亲情何在?老三是个老实人,若是能承嗣了敬山自然会好好的待他。”
老爷子点点头,又沉默下来。
这话说的在理,句句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家里这么闹腾,实非他心中所愿。对他来说。哪家的孙子都是孙子,大房儿子多,分一个给三房这也是很正常的。他生气的只是大房居然把承嗣当做了一场买卖来做,死咬着三房不给钱不松手的话。所以他才会在刘承业说出让老三拿银子时气得拎起竹竿敲他。
可是,刘承业说的也对。只给二十两,怕是连请客摆酒的钱都不够。
上房外面,雪梅和敬民偷偷趴在窗下偷听,神情颇为微妙。
这老爷子到底是想三房承嗣还是不想承嗣啊?怎么把这事搅这么乱?如果承嗣的话只需要强压着刘承业就行了,如果不想承嗣就直接了当的告诉刘承贵。可是这样瞻前顾后的,即觉得大儿子要钱不好,又觉得三儿子给二十两少了。到底是准备怎么搞?
刘家搞成这样,绝对和刘老爷子有绝大关系,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前怕狼后怕虎,总想尽善尽美,却最终把事情都给搞坏了。
上房里,刘承志也察觉了出来。摇头道:“那依爹和娘的意思,是准备让老三承嗣还是不准备承嗣?”
刘老爷子就是心里没底,这才来找刘承志商量,听到他问,便叹口气道:“老三是啥人我再清楚不过了。要是能承嗣敬山,自然是只有待他好的。只是这老大到底是养了敬山十几年……”
刘老爷子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
“老三给二十两给大哥做出继费?”刘承志问道。他心知这二十两的主意女儿给出的,让刘承贵先死咬住二十两,到最后实在不行了再一两一两的往上加,否则的话只怕会被刘承业给把钱搜刮走。
看到老爷子点头,刘承志继续说道:“爹,这二十两可不少了,老三没攒恁多钱。这马上敬山就要相亲说媳妇,也是一笔大支出,没有个五六两银子的能行?以后老三即是有了儿子,那房子得翻吧?得替敬山盖个院子,这又得五六两。再加上娶媳妇的聘礼,我算了一下,他这里外里就得出去三十四两。你总不能让老三嗣个儿子就变成穷光蛋了?到时他没钱给敬山办亲事,这不还是丢的老宅的脸?”
这话听得雪梅和敬民连连点头,觉得他言之有理。
刘老爷子也听得心里敞亮了起来!刘承志说的太对了,如果三房真的因为嗣个儿子就把家底给掏空了,到时不知道外人会怎么议论老宅呢。现在老宅的名声因为刘承业的原因不太好,他也是知道的。
刘承志看到老爷子已经松动了,便接着道:“我看呢,我替老三做个主,这承嗣要请客,要到里正那里重造黄册,这钱都让老三出得了。”
“他能不出这钱?”刘老爷子的声音微微抬高了一些,“这是他承嗣儿子,难道还得让大房出钱吗?”
这却是已经答应了。
这要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老爷子遇到事情从来只和刘承业商量,根本就想不到其他儿子。可是现在家里有了事情,他第一个来找的却是刘承志,这从侧面上也说明了刘承志在老爷子心里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那大哥那里?”刘承志略略有些担心,刘承业是什么人他再清楚不过了,只要他肯拉下脸来,那就是一个滚刀肉。
刘老爷子摆摆手,“老大那里自然有我!老三一直没有儿子,这事我也是在心里着急,既然他们准备承嗣,我这个当爹的就得替他们把这事给做好。等以后三房有了儿子,好好的过他们的日子才是对我最大的报答。”
这样就算把事给说定了。
雪梅和敬民在外面听了半天壁角。终于放下了一颗心。刘老爷子既然肯出面弹压刘承业,那么三房的承嗣就成了定局,过几天就只等着恭喜三叔就好。
听到这里,里面也没有什么好再听的了。雪梅就和敬民使了个眼色。俩人悄悄的从窗下离开,又顺着梯子爬出了院子,回到了重山家里。
刑氏正和井奶奶有说有笑的不知在说些什么,看到俩人回来了,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笑着打个招呼就依旧和井奶奶说话。井奶奶是个人老成精的人物,哪里会去打听别人家的事情,便也装作没看到的样子。
过了一会,刘老爷子走后,刘承志过来喊他们。到家之后把事情又重新说了一遍。
“这么说,老三承嗣敬山成了定局?”刑氏听完之后就道。
刘承志点点头,深以为然。
不知刘老爷子是怎么和刘承业说的,最终按照刘承志所说的三房给了大房二十两银子的出继费,又答应一力应承下出继时所有的费用。这样就算把敬山过继到了三房门下。
隔了几日,便在院子里摆下了几桌席面,当着村中众父老的面,将敬山正式的认到了三房名下。
刘承贵抹着眼泪,听到敬山清清亮亮的叫了自己一声爹,差点欢喜的嚎啕大哭。段氏也是一脸泪痕,拉着敬山的手不舍得松开。
敬山平时在大房里无人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爱护过。虽然对刘承业和连氏还是一份难以割舍而下的亲情,却极其快速的接纳了刘承贵和段氏做新父母。
三房承嗣成功,二房也是松了口气。雪梅和敬民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把各自的礼物送给了敬山。
“这太贵重了吧?”敬山捧着雪梅送的笔墨纸砚和敬民送的玉佩,一个劲的往外推。
“这是我和大哥为了祝贺敬山哥当了三叔儿子特意选的礼物,莫不是敬山不喜欢才要往外推?”雪梅故作生气的样子道。
“你就收下吧!这也是雪梅和敬民对你的一番心意……”敬山听到刘承贵说了这句话才嘿嘿一笑。将礼物收下。
这些礼物都是当着众人的面送给的敬山,见到雪梅和敬民送的礼物如此贵重,村民们不由得对二房又另眼相看了起来。有眼尖的人曾参加了那天的乡宴,一眼认出了敬民送的玉佩就是那天叶知府赏给敬民的,众人不由得低声议论了起来。
都知道二房两个女儿都嫁得极好。二房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可是却没人想到,二房送的礼物竟然这么贵重。
刘老爷子面上倒是淡淡的,纵是听到了村民们的议论声也是不以为意。
里正看了他一眼,笑道:“今日三房得了佳儿,以后的日子定会越过越好。”
这刘家大房真是作死,叶知府明明对大房的敬山另眼相看,他们却偏偏给过继出去,真是不知道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刘老爷子眼神闪了闪,摸着胡子笑了笑,却没有往下接话,眼睛只是紧紧盯着雪梅,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洛阳府衙后院书房里,叶管家轻手轻脚的从书房外走了进来,冲着坐在书案前看书的叶哲光道:“老爷,今日刘家二房来了消息,说是大房的敬山给过继到了三房做嗣子。”
叶哲光抬起正埋在书里的头,露出惊诧的表情。
……
……
ps:
我又感冒了,这个月感冒无数次了。今天就这么多了,我的补更次数用完了,先放一章伪的,明天我再补回来。
正文、第152章 叶府过问
(章节改过来了,大家可以重新看一遍,真是不好意思,这个月身体差极了,动不动就感冒发烧。)
叶哲光听到管家说了这件事情,不由得抬起头,露出惊诧的表情。
“这是几时的事情?怎么从未听你说起过?”
叶管家恭敬的叉手道:“回老爷,这是今天刘家刚刚送来的消息。我问过送消息的人,说是刘二爷前一段就劝过刘老太爷将大房的次子过继到三房名下。因为事情没有决定,所以就没有通知老爷。”然后又将雪梅的信奉了上去。
“你先下去吧,”叶哲光接过信后挥手让管家下去。管家叉手后刚走后门边,他又像是想起来什么的,“把今年县试中刘童生父子应试的文章抄来一份给我看。”然后便低头看信。
管家怔了怔,瞬间想明白这童生父子是谁,答应了一声便依言退下。不一会,便将今年县试中刘承业父子的原卷给拿了过来。
叶哲光已经看完了雪梅的信,正在思索。见到管家取来了卷子,就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只见文章浮夸华而不实,心里不喜。“这样的文字,都写的是些甚么!除了文字还通顺,竟都是些粗心浮气的话,怪不得十几年不曾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
脑子里又想起了正在馆中闭门苦读的叶秋鸿和姜恒。为免打搅他们,家人没一个敢前去的。几次往馆里送东西,都只是下人们。
已经有一月不曾见过两个孩子,也不知他们怎么样?等到明年乡试之时,若真的能中举。才不负自己这十几年来对他们的教养之恩。
想到姜恒,又想到冤屈而死的好友。
想到好友时,身上突然打起了冷颤,悚然一惊,暗自道:“莫非是姜兄在身边警示我不可胡思乱想?”他左右看了看。书房中一切井然有序,没有一个人影。定了定神,捧起手中书本接着看,再不敢往下想了。
可是越是如此,脑子里越是繁乱,最终连书上写的是什么也看不下去了。气急之下。便将书本丢到一旁,猛然站了起来。
窗外,秋叶慢慢自树上飘零,被风吹着抹过了窗口,唯有几株芭蕉还在风中颤抖着。如同他的心。飘飘忽忽不知在想些什么。
姜兄到底在宫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被建文帝连夜赐死?不仅赐死了他,连他妻子也不放过,若不是姜恒刚刚出生还不懂人事,只怕已经遭了毒手。
姜太医连夜逃离,连孙子都不敢带。幸好隔了几日便是靖难之役,宫里忙着对付北边的……
那一年,自己血气方刚,誓要为好友寻个公道。却被父亲一顿呵斥。命令自己带着孩子们回了家乡,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许多真实已经湮灭在黄沙之中。
曾问过姜太医好几次,他只是摇头不语。问得急了才说了一句话,“你做为今上的臣子,却打听前朝的事情,不怕被锦衣卫知道?”听到这句话,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打听往事了。
罢了。别再想了!叶哲光转过身,面朝着书案。
“当今天子重文章。有空在这里自怨自艾,不若替两个孩子寻些正务文章。也好教他们在馆里安心读书。待明年考个举人出来,才是我的荣光。”想到这里,他又气定神闲走到了书架边,仔细的翻找了起来,将历年来自己所读的心得体会都再翻了一遍。过了一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