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耕田-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大直摇头,“看样子是没有余地了,老三虽然怕咱爹,可是还有咱娘给他撑腰。咱爹虽然火了,总不至于连咱娘也一块打吧?”

“是啊!”裴二若有所思地点头,心想:裴大是一语说到了点子上,始作俑者是叶氏。所以即便是裴玉有气,也终有雨过天晴的一天,裴三和宋玉梅的夫妻情份也就算尽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裴大牵着牛回去了。裴二也扛着农具慢悠悠地往回走。对于裴三和宋玉梅的事。裴二也不想再多打听了,事至于此,尽在天意。

由此裴二这一家子又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西山的土地上面。

经过了几场雨之后,之前播种入地的种子都已经长出了幼苗。虽然比别人家熟地里的庄稼看着瘦小了一些,但是就算这样,也足已让裴二喜不自胜了,他每天都念念叨叨地说:庄稼苗又长了,这地会一年比一年好的。

幼苗出来的同时,各种杂草也跟着疯狂地长了出来。所以接下来的任务是锄草。既然人手都集中到了锄草这一块,那么开垦荒地这边的进度就慢了下来。所以往凤阳送木材的时候就少了许多。而那边缺了什么木材,尤五龙不时就进一些货来补空缺,生意一直还算不错。

食醋那边也是越做越好。周大川还和裴二商量着想扩大经营规模。只是裴二这边山上的醋棚子还没有建成,所以这件事情还要再放一放。

然而新开垦出来的土地,除掉移植的一些果树之外,就不知道再种什么了。种些小菜那毕竟不是出钱的东西,只是自己家随便吃吃的。家家都有的小菜自然没有人花钱买。所以要种自然就要种别人家没有的,而且适合这个季节种植的。

裴子慧琢磨来琢磨去,就把目标锁定在了大白菜上面。因为大白菜可以像马铃薯一样,冬天的时候放在地窖里储存,而且还可以腌制酸菜供冬天食用。

再者就是果树苗也要抓紧去买才行。一切计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裴子慧计划着什么时候出门去采购时,一年一度四月十八的庙会就到了。

四月十八自然是逛庙会的日子,整个凤阳县之内只有一座寺庙,叫做净觉寺。也许是以稀为贵的原因,净觉寺吸引周遭众人的不但但是香火旺盛,而且每逢庙会之时,更是寺庙旁边那片桃林最美的季节。

烧香拜佛,祈求平安,顺带郊游,浏览美景,岂不是人生一大美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每逢这个季节,特别是庙会这一天,竟将净觉寺挤成了一个人山人海水泻不通。

从兰家沟出发,要先到凤阳县城,从凤阳县城里再向东北的方向行八里路,才能到达净觉寺。这是一个平时香客就极旺的寺庙,到了四月十八这一天更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因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富贾绅士,或者是深宅大院的太太,以及久养深闺的小姐们,还有那些远近的村民都要来拜一拜神明,求个签,许个愿等等。

裴二家之所以也要去逛庙会,是因为年后去大哥段新民家的时候,就已经和大嫂徐氏约好了。再者由于裴子洋年纪尚小,夜里有点动静常常受到惊吓,所以段氏也想带着他去找庙里的大师求个符带一带。以达到压惊免灾的目地。

恰好四月十七这天又下了一场大雨,地里泥泞无法干活。所以裴二一家只留了瞎婆婆一个人在家看家望门,其余人都爬上马车,准备一起去逛庙会,就连前院兰家的几个柱子也跟着一块儿去了。

由于去一趟县城,不能只是逛庙会这么简单。首先要到木材行看一看,又要去与段家人一起会合,所以一家人早早就起来收拾了。

裴子慧给裴子洋穿好了衣服,就自己坐在镜子前梳妆,由于是去寺庙,所以她找了一套很是素雅清淡的衣服。不过这衣服是顾青城送的,以前去凤阳她从来都不穿,免得被顾青城看到后,又要投来莫名其妙的目光。但这一次到凤阳是去逛庙会,跟本不去县衙,所以她也就拿出来,放心地套在了身上。

一家人赶着马车到了凤阳后,先去了富平木材行,裴子唐见一家人都来了高兴得一蹦八丈高。又听说要去逛庙会,非要央求裴二自己也一同前去。

裴二不忍心让裴子唐错过这样的机会,就只好抱歉地对尤五龙笑了笑:“五龙兄弟,那今天这儿就麻烦你多费心了。子唐小孩子玩心重,就让他去逛逛吧!”

尤五龙自然无意见,满心欢喜地答应着:“是该去逛一逛,庙会一年才这么一次。”

一家人周转到段新民家的时候,段家人早已等候在门口了。就连已经出嫁的段婉秀也不例外。

段新民夫妻和裴二夫妻寒喧了几句,几位表姐表弟的也见了礼之后。段新民就开始带着几分炫耀的语气,让大家看他借来的三辆十分漂亮的马车。

这马车是带篷的,有蓝有绿十分炫目。只是到了夏天这篷也只是遮阳之用,其它几面的马车壁都是敞开的,不然在里面会又闷又热。好在这里的民风不是十分的保守,如果不是有一定身份的女子,出门时是不用遮面纱的。

裴二看着马车,脸上就露出赞许的目光。段氏则笑着对徐氏说道:“嫂子,大哥现在是真有本事,这么像样子的马车也借得来。”

“嗨!”徐氏一摆手,笑道:“还不是因为他干活勤恳,敬业,所以县太爷给他几分薄面而已,借了这么几辆马车给他用。”

段氏和裴二都笑着不言语,倒是裴子慧一怔。

县太爷?那不就是顾青城了,难道他知道自己来了凤阳?

不待多想,段新民已经在催促大家上马车。而裴二赶来的只有一个车板的拉货马车,则拴在了段新民家的院里。众人则很有顺序地爬上了带篷的马车,准备出发。

第一辆马车由段新民赶着,里面坐着段氏抱着裴子洋,以及段新民的妻子徐氏和段新民的儿子段雨辰。

裴二赶第二辆,里面坐着段婉秀,段婉琴,还有裴子慧。

第三辆则由裴子唐和楚牧协助赶着,里面坐着几个柱子。

马车出了段家所住的弄堂,就拐上了县城的大道,而后一路不停,三辆马车同时向东北方向疾驰。经石桥,光福路,一条官道,相当宽广。还没到达净觉寺时就已经是一路上轿马纷纷,异常热闹了。

但是裴段两家组成的这三辆马车的车队,却是特别的吸引众人的目光。因为三辆马车豪华不说,且都是同装同色。特别是第二辆马车里面坐着三位女子。虽然同样穿着朴素,但却也同样婉约得体,俏伶伶地坐在马车里,当真是并不多见。轮声鞭影中,不断有人指指点点。但是段氏姐妹和裴子慧只稳稳地坐着,不轻言笑,倒是有了一种大家小姐的风范。

等望见了净觉寺的塔影,同时也望见了一道长桥,马蹄得得,轮声辘辘,过了桥就到了净觉寺。

第132节:求签

凤阳县城本来地方不大,但是为何净觉寺如此闻名,多半原因皆是因为眼前这座七级浮屠古刹。

马车就在塔前停了下来。虽然这两家人来得并不晚;但是已有更早到者;已经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上山去了。而山下的情景更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远远望去,山下茫茫人海中已如十里长街一般曲折蜿蜒。茶铺,饭馆,各色小吃,千奇百怪的小手工制作,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再加之不远处的桃林,随风传来的阵阵幽香,令人大感心旷神怡。

如此盛景,别说是一群孩子早已欢呼雀跃,就算是几个大人也觉得异常欣喜。

安顿好马车,段新民开始布置今天的行程。首先是大家一起上山烧香拜佛,给裴子洋求平安符。接下来大家一起去求签堂,想求就求上一支。再后面就是大家分成几组分头行动,只要不走得太远,皆可以随便逛逛。接下来他又给大家分发了一些铜钱以供零花,虽然裴二一再推辞,称自家的孩子自己可以给,但是段新民还是一再坚持全部由他分发。

安排结束后,第一件事自然是上山请香烛烧香拜佛。段氏和徐氏都很虔诚,恭恭敬敬地上香磕头祈求家业平安,风调雨顺。紧接着又给裴子洋求了平安符之后,一群人就来到了求签堂。

由于时间尚早,求签堂内的人并不多。但是既然想求签自然也是长幼有序,裴二笑着让段新民先来。

段新民却摇了摇头不肯,他笑着说道:“我还是罢了,也不知道求点啥问点啥。逸之,还是你来求求看吧,你今年初年开垦荒地,问一问是否吉利顺意?”

裴二笑着欣然点头,“也好。那我就求一支。!”

一签求完,倒是个上上签。签条上写着:“风水宜有又宜无。用心积德方可图;平地无吉高山吉,洋洋自得顺心意!”

“哎哟!”段新民望着裴二手里的签条抚掌称妙,高呼道:“逸之求的这可是大吉大利的上上好签啊!可喜可贺!”

其它人听了自然也是高兴,裴二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接下来到了徐氏和段氏,两人求得皆是上上签。家财子禄,无一不好。

到了段婉秀时她有点忸怩,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求,但也经不住大家的怂恿,最后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求了一签,签条上写着:“俏语声声羞嫁娘清歌曲曲愧红妆桃花流水三春色杨柳飞花四月香。”

虽然这签也是上签。但是大家却都没有参透其中的寓意。只好将签将给解签的大师来看。

大师呵呵一笑。看了段婉秀一眼。从她打扮和头饰中便看得出,她已是出了嫁的妇人。说道:“如果是妇人求得这张签,主得贵子,大吉大利。”

“哎哟!”这下段新民和徐氏更是高兴了。口中连说若是婉秀真得了贵子,一定再来烧香。裴二和段氏也笑着向段新民夫妻和段婉秀道贺。段婉秀一张俏脸“腾”的一下子就红了,连耳根子到脖子都是红的。

几人谢过大师之后,就到了段雨辰和裴子墨上前求签。

段雨辰的签条上写着:“岁寒松柏古栽培,雨雪风霜总不摧。异日必当成大用,功名作个栋梁材。”裴子墨的签条则写着:“只要求谋本不难,也须涉水并登山。千秋何事功名早,黄卷曾将映雪看。”

两人皆是在功名上大有前途的好签,两对父母早已心花怒放。

下一个轮到了楚牧。但是楚牧似有敌意一般的坚决不抽。裴二和段氏也明白他的用意,自小父母双亡,自然是苦命的。即便是抽了,签上也不一定会写着什么好的,所以二人对视一眼。心下了然,也就由他去了。

“到我了,到我了!”裴子唐在一侧却早已迫不及待。

但是他抽的签条上写着的内容,却让大家本来眉开眼笑的脸上,有了一些凝重。签条写着:“奔波役役重重险,带水拖泥又渡山。更虑他方求别用,千山万水不回还。”

裴子唐不识得几个字,自然看不懂这签条的意思,于是他把签条交给了裴二。裴二拿着签条沉吟了片刻,惴惴然地摇了摇头,又将签条交给了刚才那位大师,退后两步弯腰行礼道:“还请大师能为此签解惑。”

大师接过签条细看了半晌,眉头微微抖动,沉沉说道:“奔波役役重重险,带水拖泥又渡山,说的是运途也。抽得此签的施主,日后行事中凡事须得谨慎,准备酌理,探取根源,切不可鲁莽行事。明其是非者,审一己之进退,心存恶者得祸,心存善者则得福。祸福者皆由人作之,退身可得,进步难为。只宜守田,切莫高远。”

“噢!”裴二听完长舒了一口气,好在还不是什么坏签,只需裴子唐时刻心存善念,安守本分,切莫好高骛远就是。裴二带着裴子唐对大师鞠了一躬后,又悄悄退到了一旁。

接下来是几个柱子和段新民的小女儿段婉琴。几个柱子抽的签皆是平安吉利之意,段婉琴抽的则是“欲求好事喜非常,争奈姻缘只暂忙。毕竟到头成好事,贵人接引贵人乡。”

大至说的是因祸至福之签。虽有不合之事,但皆有可成之时,也是好事多磨前途光明之意。

除了坚决不求签的楚牧之外,大家都求完了,这才轮到了最小的裴子慧。

裴子慧本来对这些求签算卦的事情就不是十分深信,所以也想和楚牧一样就不想求这个签了。可是不但裴二夫妻投来了一脸期待的目光,就连裴子墨和裴子唐也是神采飞扬,希望她能求个好签。因为一直以来,裴二一家都觉得裴子慧是他们家里的福星,会给他们家带来好运,所以她这一签也是比较受到关注的。

为了不让大家失望。也为了自己不想特立独行,于是裴子慧只好抽了一张。签条抽出的那一刻,大家都看到了上面写着上上签,但是签条的内容,却被裴子慧紧紧地按在了手里,不让大家去看。

“妹妹,你就让我们看看嘛!”段雨辰和段婉琴都好奇地伸长了脖子,想把裴子慧手中的签条看个究竟。

“是呀妹妹,这有什么不能看的呢!”裴子唐脸上笑得欢畅,这边却急得想要伸手去夺。嘴里还嘟嚷着:“快拿来给大家看!”

裴子慧拗不过他们。只好宁和笑笑。柔着声音说道:“看吧,看吧!又不是怕你们看!”说罢,她抬手正要把签条递过去,却在出其不意之间。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手里的签条就这么被“程咬金”给轻轻松松地夺了过去。

不止是裴子慧一惊,在场人的目光也都同时望向抓签条之人,之后大家脸上皆是一阵惊愕。因为这个“程咬金”居然是长身如鹤、英气勃勃的凤阳县县令顾青城。

这个突然出现的大人物,确实引起了裴段两家不小的骚动。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有异状,唯有裴子慧抿了抿嘴,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顾青城嘴角含着一缕笑,深邃的眼眸在她脸上迅速流转一下,又悄悄离开了。

“知县大……”段新民第一个反应过来。不过话说到一半,他又发觉顾青城今日身着便装,而且在此种场合若是说出了他的县令身份,恐怕是要大大扫了顾青城逛庙会的兴致,所以他赶紧笑着改口道:“顾少爷。您怎么来了?”

其它人等自然也是跟着段新民对顾青城称了一声顾少爷。

顾青城咧嘴一笑,露出一排玉石般光泽的牙齿,俏皮说道:“见你们求签求得热闹,我也来凑一凑热闹。”说着,他也不看手里握着那只裴子慧的签条,也上前恭恭敬敬地求了一支,求完也不看,一手握着一支,有礼地对解签大师说道:“大师,这是我们兄妹的两支签,您就一起帮看看吧!”

大师笑容可鞠地深深点了点头,这才双手接过签条,左看看,右看看,又抬头看了看顾青城和裴子慧,问了句:“施主,你们二人是兄妹吗?”

“嗯,是!”说完,顾青城又赶紧补充一句,“不过不是亲生的兄妹,而是义兄妹!”

“怪不得!”大师笑着点头,似乎略有深意。

这时大家才看到两只签条的内容,裴子慧的那支写着:“柔肠侠骨君子气,铁骨丹心故人怀。莫叹人生何有幸,回眸一笑玉人来。”而顾青城的那个则写着:“春风时节桃花香,花飞漫天粉艳光。望花泌啖心莫急,自有鲜桃赠君尝。”

再看二人的表情,裴子慧一脸纠结,整张小脸紧紧地皱在一起。而顾青城却满面春风,颇为得意。

“大师,此签何解?”顾青城极为恭敬地颔首相问。

大师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说来真是极巧。贫僧手里握着的两支签,实则为上下签,若是给它们打个比方,那就像民间写对联时的上下联一样。”

“噢!”顾青城来了兴趣,继续问道:“若说是和民间的对联一样,那该当要有个横批才是。不知这签条有没有横批?”

大师摇了摇头,“没有。”笑了笑又说:“不过虽然没有横批,贫僧倒是可以赠两位施主几个字。”

“极好,极好!”顾青城笑得欢畅,“大师请说。”

“姻缘天定!”

大师笑眯眯地说了这四个字后,起身离开了。

第133节:姻缘天定

姻缘天定?

在场众人的脸上立即浮上一丝疑云。难道这位解签大师说的“姻缘天定”指的是顾青城和裴子慧两个人?可他们明明是义兄妹,而且裴子慧虽然有退亲的打算,但那还只是设想,并没有真正的实现。而这“姻缘天定”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虽说这求签之事半真半假,不可全信,可这位解签大师莫名其妙地就说出这样一句话,也着实不能不令人费解。

众人在顾青城得意洋洋的脸上看不出来什么变化,自然就看向了裴子慧。裴子慧自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一想到大家莫名其妙的目光,俏脸也难免微微起泛绿色。她实在没有想到逛个庙会也会遇到顾青城,更是猝不及防地被解签大师说了这番话。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外。

一时之间,气氛就有些尴尬。

裴子慧无奈地低头揉了揉眉心,忍不住苦笑。其他人自然也都面面相觑,虽然知道这样的情况之下应该说点什么,可张了张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时小六子从签堂外面走了进来。他先是微笑着向众人见礼,紧接着又低声对顾青城说道:“少爷,院子已经包好了。是一个比较安静的院落,就在桃林旁边,院内的房间足够大家休息了,中午会有僧人送斋饭过去。”

包院落?这不是只有大户人家为防女眷等人不便,才会做的事吗?裴段两家都是普通人家,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而且在他们来之前只想随便逛一逛,从没想过包下什么院子之类的。

顾青城点了点头,似乎是对小六子的安排很满意,眼露赞许之色,又对段新民和裴二说:“包了寺内的小院子,大家一起过去吧!一来大家舟车劳顿,也好有个歇脚的地方,二来裴二婶带着孩子照顾起来也方便些。”

舟车劳顿?裴子慧暗暗翻了一个白眼。心中暗想: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是个公子哥吗?我们这些人可没那么娇贵。平常到县城送货,还不是经常赶着马车跑来跑去。但是当她看到段氏的目光时,发现段氏似乎对包下的院子还是很期待的。

裴子慧这才明白,裴子洋也该饿了,这人山人海的地方,还真是找不到一个方便喂奶的地方。何况佛家重地,应该充满敬畏之心,女人解开扣子给孩子喂奶,也确实有些不妥。

而段氏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而犯愁,听顾青城说了包下院子一事。眉头立刻舒展了起来。但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自然不便说什么。于是就把目光望向了段新民和裴二。毕竟在这一群人当中,能做主的还是这两个人。

裴二踌躇着看了看段新民,段新民也略一犹豫后才有礼地说道:“顾少爷,在下和妹夫一家承情之至。既然顾少爷诚心相邀。那在下等人就在此谢过了。”

“无妨,无妨。”顾青城依旧一脸笑意。

一行人说说笑笑间,在小六子的引路下,来到了那个僻静的小院落。也不知道顾青城给寺庙里多少银两,这里早已安排妥当,门口有一位僧人在引路,就连茶水和素点心也有僧人前来备好了。

段新民和裴二连声谢过,段氏则找了一间无人的屋子,由徐氏陪着抱裴子洋进去喂奶了。

顾青城笑着问段新民和裴二。“不知道接下来二位还有什么安排?”

“回知县大人。”这里没有了外人,段新民又恢复了对顾青城的官称,“接下来倒是没有什么安排了,就是孩子们甚少出来走动,准备带着他们到处逛逛。顺便也尝一尝桃花。”

顾青城倒是热情,亮眸一挑,笑道:“我也正想逛一逛庙会,赏一赏桃花。不如你们暂且先在这里歇着,一会儿若是有僧人送斋饭来你们就用,也可以随便走一走,我们天黑之前到这里聚集如何?”

几个孩子一听可以随便走一走,自然是欢呼雀跃,跃跃欲试。

裴二也觉得这提议尚好,只是点头之后,又略略地嘱咐了几个孩子一遍。

段婉秀因为已经嫁做人妇,所以自是不便与县令大人还有一群孩子一起跑来跑去,所以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等着段氏和徐氏出来。段新民和裴二也悠闲地坐下来品着茶。其它人则一哄而散。

裴子唐就如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一般,风一般地跑在最前面,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对眼前所有的一切都觉得十分新鲜。而裴子墨和段雨辰则收敛一些。一来他们的性格就要比裴子唐稳重,二来在顾青城这位县太爷面前,他们更是要万分小心。而楚牧和几个柱子虽然也想像裴子唐一样疯跑,自然也是碍于顾青城在此,所以畏首畏尾大气也不敢出。

一群人沿着台阶渐渐向下走。山上山下虽然都是人山人海,但山上的人们都是虔诚拜佛,不得大声喧哗。而山下的世界却是另外一番情景。

越往下走,人群越是比肩接踵。一个个面带微笑,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待跑下半山腰之后,叫卖声便不绝于耳。看!一串串大大的糖葫芦笑弯了腰;听,嘎嘎作响的小风车笑得合不拢嘴;这边捏面人儿的捏了个孙悟空;那边吹糖人的吹了一个小羊羔儿。各种玩具各式绢花各样商品,真是琳琅满目。顾青城一拱下巴,小六子就从怀里掏了钱,每人一大串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感觉溢满嘴角。到了山底,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伙变戏法的,一个油光满面的大汉,正在口里喷着火,吸引得裴子唐,楚牧,还有几个柱子拼了命的往前挤进去看热闹。

看完了戏法。前面还有一个戏台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