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朱门继室-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嬷嬷极有眼色,知晓老太太现在心里一定琢磨着什么事儿,有心想替她分忧,便问道:“夫人,可是有什么事儿烦着?不如说来让老奴听听,或许可帮您想个辙子,分分忧,免得您自己一个人费神。”

李嬷嬷是她的陪嫁丫鬟,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她最为得力的心腹之人,所以家里不管有什么事情,老太太都会和她讲讲。

沈老太太看了她一眼,端着茶碗轻轻拨动茶叶,幽幽地叹了口气,道:“我在琢磨大姑娘的事儿呢,这时间一晃过得也快,她回来都大半年了。”

李嬷嬷原本也正想提一提沈月尘的事,于是道:“大姑娘今天做得很好,说实话,倒是让老奴觉得有些意外。”

其实,不光是李嬷嬷觉得意外,就连老太太心里也很惊讶,她也没想到沈月尘会应对得这样得体,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原以为她是在寺庙中长大的孩子,性子孤僻,少见外人,说话办事一定不够大方。

不过,老太太还是有些不满地从鼻子里轻哼了一声,“稳重是稳重,可心思还不够周到。你看她那身一素到底的打扮,真是寒酸到家了,简直就是在外人面前打我的脸呢。”

说实话,和沈月嫦和沈月嫤一身华丽相比身为沈家长女的她,今天打扮得确实有些寒酸,身上穿的衣裳极为朴素,质地布料相同与丫鬟裁剪衣物所用的,几乎没什么差别,而且,通身上下没有任何首饰,一头乌黑的长发也只用丝带系住,连只发簪都没有,完全不像是个嫡出的女儿。

李嬷嬷闻言,心中一紧,只觉老太太似乎对自己也有几分责备之意,方才是她亲自去请沈月尘过来,按理应该提醒她要好好打扮才是。

“老夫人,这件事,请容老奴替大姑娘说句话儿。。。老奴方才去南偏院的时候,正巧赶上大姑娘准备用午膳,老奴稍微往桌上扫了一眼,见那桌上只有一碗素面和几道凉拌小菜,瞧着简单得很。大姑娘常年念佛吃斋,日子清淡,不喜打扮也在情理之中。。。”

她的话还未说完,老太太便发话道:“她每个月的月例有五两银子,算是不少了。自从她回来之后,不管是吃的用的,这个家可从来都没有亏待过她,她总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做给谁看?”

“是,老夫人说得是……”李嬷嬷淡淡应着,停顿片刻,又道:“不过方才,老奴无意间瞥见大姑娘抄好的经文,张张用的都是最好的徽宣,估计价格不菲啊。”

老太太听到这里,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嬷嬷,抿了口茶道:“你今儿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干嘛一直替她说好话?”

李嬷嬷忙道:“老奴并不是想要替谁说话,只是把亲眼所见,实话实说地告诉夫人。”

她是管理家事的人,很清楚内院的仆妇丫头们都是什么性子,所以不用多问,也料想得到沈月尘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沈月尘的生母早逝,又不得长辈宠爱,再加上,手上没什么余钱,下人们自然都不会把她当成是一个正经主子来看。虽说,每个月还有月例银子在,但自从二奶奶接管账房之后,听说那边经常故意拖沓,有时甚至还敢私下克扣银子。

李嬷嬷是沈家的老人儿了,位高权重,做事向来讲究公平公正,规矩就是规矩,该是怎么的就是怎么的。沈月尘是沈家的长女,就算再怎么不得宠,也不能总被下人们欺负着,而且,万一被外人知道,添油加醋地传出去,最后丢的还是沈家的脸面。

李嬷嬷看着老太太的神色,继续说道:“看今日的情形,那朱家二夫人似乎很喜欢大姑娘的样子,三天后朱府的花会,夫人要不要带上大姑娘一起去?”

老太太淡淡道:“自然要带着她一起去了,不过,到时候可不能让她像今天这样一身寒酸,再给我丢脸了。”

李嬷嬷点一点头:“老奴回去就派人给大姑娘置办些衣裙和头面送过去,姑娘的底子还不错,打扮之后一定会很标致的。”说到这里,她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听说,这次朱家花会邀请的都是各家的太太小姐,看起来似乎别有深意啊。”

老太太明白她话中所指,“朱家是名门望族,财大势大,和京中不少达官贵人都有交情。若真能和他们结成亲家,对老爷来说可是件好事。”

老太太心里自然也是这样希望的。

“但愿嫦儿和嫤儿能合了她们的意,至于,月尘……她那样晦气的七杀格,有谁敢娶回去?除非是个嫌自己命太长的傻子。”

李嬷嬷闻言,上前一步凑到老太太的耳边,小声耳语道:“前几天,老奴从牙婆那里听说,近来朱家大少奶奶似乎身子不太好,一直卧床不起的样子。”

老太太听罢,随即发问道:“哦?有这样的事?外面还有什么风声吗?”

李嬷嬷微微摇头,“旁的倒是没听说,朱家的下人素来嘴严。”

老太太稍微想了想,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慢慢打听总能打听出来什么的。这件事你多留点心,还有南院那边,你稍微打点一下就好,也别太抬举了她,免得到时候让她抢了嫦儿和嫤儿的风头。”

在她看来,只要沈月尘安分守己,言行举止不给沈家的丢脸就好,至于其他的事,她不愿费心,也懒得多管。

李嬷嬷点一点头,对老太太的嘱咐心里有数。

天色渐暗,热气也慢慢消散下来,窗外偶尔有一小阵清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

沈月尘靠坐在挂着青纱帐的架子床上,微微垂着眼帘,似有些疲惫的样子。

虽然,今日在正房那边只是吃饭喝茶说说话而已,也没做什么其他的事情,但她还是感到很累。

吴妈坐在床边,双眼看着已经快要燃到尾巴的细檀香,若有所思道:“老夫人对小姐还是有感情的……以后小姐得了空,也要多像二房的四姑娘五姑娘那样,时常去老夫人那里走动走动,哪怕只是说说话,喝喝茶也是好的。”

她的语气里,颇多感触。

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何况,还是自家的血脉至亲,就算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

沈月尘听着吴妈的话,嘴上顺从地应了一声好,却在心里微微叹息。

今日的情形,不过只是一个偶然,实在不值得吴妈这样高兴在意。

待香盘里燃尽最后一节香,沈月尘躺下来准备休息。

吴妈临走时,轻轻地替她将蚊帐掖在被子下面压好,然后,转身熄灭烛台,悄悄退出房去。

今晚,月朗星稀,窗外的月光比平常明亮了很多,屋子随之被蒙上了一层晶莹的清辉。

明明已经累了,却迟迟不能入睡。

沈月尘枕着手臂,静静看着照在地上的月光,神思一阵恍惚,不知为何突然怀念起了以前在静月庵的生活。

那时的日子虽然十分清苦,自己却能够苦中作乐,心静如水,每天学学诗词练练字画,日子过得倒也轻松自在,相比之下现在这样诸事小心又循规蹈矩的压抑生活,她宁愿重回静月庵中继续常伴青灯古佛,清静度日……

第四章  新衣

次日早上,沈月尘起的比平时稍晚了一点,翠心听见里面的动静,忙端着一盆清水进来伺候。

吴妈正在小厨房里准备早饭,香味顺着窗户飘了进来,沈月尘仔细闻了闻,便抿嘴而笑:“这是鱼蓉粥的香味。”

翠心闻言,抬头笑着对她道:“小姐的鼻子真灵,一下子就猜到了。妈妈说,小姐最近太辛苦了,人都瘦了一圈,所以要多做些好吃的给您补一补。”

片刻,吴妈端了一大碗鱼蓉粥进来,配着几样青蔬,一碟素豆腐,闻着喷香。她先盛了一小碗出来晾了一会儿,才端到沈月尘面前,沈月尘尝了一口,直赞味道鲜美。

昨天在正院的时候,她一直没有胃口,晚上回来之后,因为心里有事,也只是吃了个半饱,睡了一觉之后,腹中早已空空如也。这会,喝上一口煮得香糯柔滑的粥,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沈月尘叫吴妈和翠心一道坐下,“一起吃。”

翠心闻言一乐,正要坐下,吴妈忙道:“不许没规矩,等会去厨房再吃。”

翠心忙低头应了声是,往后退了退。

沈月尘含笑道:“吴妈,你们也去吃饭吧,我一个人可以,不必用人伺候。”

吴妈闻言,就叫翠心先去,翠心却摇摇头,陪着吴妈一起等到沈月尘吃完了早饭。

吃完早饭之后,沈月尘正准备要研墨写字,却见李嬷嬷突然带着几个下人过来自己院里,而且,还大包小包地拿过来不少东西。

沈月尘怔了一下,随即起身相迎,望着李嬷嬷含笑道:“嬷嬷您来了。”

“老奴一早过来打扰了,想着这大热天的,还是早上能凉快些。”

李嬷嬷笑着问了安,沈月尘不敢接受,忙携着她的手一道坐下来说话。

“昨儿大姑娘回去之后,老太太一直惦记着姑娘的身子,放心不下。所以,特意吩咐老奴送些补品过来……”

转眼间,面前的八仙桌上已经摆满了东西,仔细一看,其中不光只有补品,还有几双簇新的绣花鞋和两匹质地上好的丝绸,一匹水粉色,一匹丁香色,都是她平时鲜少会穿的鲜艳颜色。

沈月尘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李嬷嬷见她神情意外,微微一笑道:“昨儿大姑娘回去之后,老太太心里一直惦记着您,说是瞧着姑娘近来瘦了不少,所以特意吩咐老奴拿些补品送过来给姑娘调理身子。”说到这里,她又是一笑:“这两匹料子都是最上乘的杭州丝绸,还没开过剪子,正好可以给姑娘做两身新衣裳,稍后,云秀阁的裁缝们就会过来为姑娘量身。另外,老奴还叫了珍宝斋的人过来,准备了几套合适的首饰头面,晚些时候会送来给姑娘过目。”

只是要做两身衣裳,如何能用得着这么的布料……而且,还有首饰……让人越发想不明白,她们这是唱的哪一出了。

“真是有劳嬷嬷了。”

“都是老太太的恩典。”

沈月尘不动声色地望了一眼李嬷嬷,不知为什么看着眼前这些稀罕东西,她没有生出半分欢喜之意,反而觉得心里隐隐有一丝不安。

跟着,翠心小心翼翼地端来刚沏好的茶,李嬷嬷开盖一闻,见只是寻常的散茶,便象征性地小抿了一口。

沈月尘一直望着手边的茶碗没有做声,想着除了送东西之外,李嬷嬷一定还有话要说。

李嬷嬷放下茶碗之后,重新望向沈月尘,见她眼观鼻,鼻观心地坐在那里,五官清秀,细致的眉下是一双沉静的眼睛,脸色还带着点虚弱的苍白。

从相貌来说,沈月尘的姿色并不明艳,但在气质上绝不输于沈家的其他几位姑娘,不过,若从衣着打扮来看的话……实在是相差甚远。

李嬷嬷打量着沈月尘那一身半旧不新的衣裙,不禁在心里暗暗摇头,随即开口道:“三天之后的朱家花会,老太太准备带着姑娘们一起去。这是大姑娘回来之后第一次出门做客,有些关于规矩和礼数方面的事,老奴还是要先和您讲一讲的。”

沈月尘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站起身,向李嬷嬷行了一礼,恳切道:“月尘愚笨,涉世不深,还请嬷嬷多多指教提点才是。”

李嬷嬷嘴角微挑,淡淡道:“姑娘太客气了。”

李嬷嬷给沈月尘说了出门做客的规矩,如何行礼,如何待人接物,哪些个话不能说,那些个事不能做,沈月尘听了,都一一记下。

两世为人,沈月尘虽然没有见识过什么大场面,但是对于交际应酬的礼节和规矩还是懂得一些的,所以学起来很快。

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办的事都办了,李嬷嬷也准备带着丫鬟们回正院去了。

沈月尘一起跟着起身道:“我和嬷嬷一道回去给老太太请安去吧。”

自己一下子收了这么多东西,总要过去谢恩的。

李嬷嬷道:“老太太说了,姑娘今儿不用去请安了,处理完了事情,好好歇着就成。算算时辰,云秀阁和珍宝斋的人也都快到了。”

沈月尘没有再坚持,只道:“月尘谢祖母怜爱,劳烦嬷嬷回去之后,带我向祖母谢恩。”说完,笑盈盈地将李嬷嬷送出院子。

回屋之后,翠心最先跑回到桌子跟前,盯着那两匹布料,眼睛都看直了。

“这料子可真好看……”她一面说一面想伸手摸一摸,却又怕被身旁的吴妈教训,连忙收回了手,转身望向沈月尘道:“奴婢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样好的衣料呢。”

沈月尘伸手摸了一下,只觉手感光滑如水,的确是极上等的东西。

吴妈一脸高兴地说:“看着可都是一些好东西。”说完,她拿起打开装着燕窝的锦盒看了看,笑着说道:“小姐您瞧,这白燕盏杂质少,色泽又好,少说也得要二钱银子一两。”

沈月尘闻言,眉头一挑,又微微蹙了起来。

云锦阁和珍宝斋的人随后都跟着到了,为她量定尺寸,选好首饰,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

吴妈端来了特制的酸梅汤给大家解渴消暑,沈月尘跟着又封了两个红包赏给她们做茶钱。

那些婆子都是经常出入大户人家做生意的人,很会察言观色,办事殷勤周到,伸手接过赏钱,连连道谢,说了好多好听的吉祥话,还保证三天之内一定把新衣裳做好送来。

沈月尘满意地笑了笑,道声多谢,便让翠心送她们出去了。

她的院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过,热闹得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

不一时,吴妈把桌上的东西依次收拾妥当,重新沏了茶来,只见沈月尘已经坐在书案前,若有所思的样子,忙走过去搁下茶碗道:“小姐,今儿不想午睡了吗?”

沈月尘答非所问,望了一眼窗外道:“翠心呢?”

“翠心在小厨房烧热水呢。小姐叫她有事?”

沈月尘微微摇头,轻声道:“吴妈,我想请您帮我一个忙?”

吴妈忙道:“小姐有什么吩咐?”

“我想请您帮忙出去找人打听一下,最近外面有没有什么关于朱家的风言风语?哪怕是再小再不起眼的事情都好。”

“啊?”吴妈闻言一愣,随即点头答应道:“知道了,我明儿一早就出去打听看看。不过……小姐是在担心什么吗?”

沈月尘淡淡道:“没什么,也许只是我自己太多心了而已。”

老太太素来不喜欢自己,如今却又突然这样抬举自己,实在不能不让人多想。

吴妈原本还在一心一意地为老太太的突然转变而觉得欣喜,但见沈月尘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心里也生出一丝异样来。

这样的转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沈月尘得了老太太赏赐的簇新衣饰,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二房萧氏的耳朵里。

萧氏闻此,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冷笑,忽地拿起桌上的小铜锤重重地敲在核桃上,坚硬的果壳被砸得四处乱飞,里面的果仁也被砸个粉碎。

旁边的白妈妈见状,忙道:“夫人仔细手疼,还是让老奴帮您弄吧。”

萧氏把小铜锤放下,姣好的面容上浮现出几分不悦的神情,道:“啧啧啧,老太太还真是会心疼人,又是衣料又是首饰的。”

“说来也怪,老太太素来对大姑娘不冷不热的,今儿怎么就突然大方起来了?”白妈妈抬头瞥了一眼萧氏的脸色,故意继续道:“而且啊,老太太这样做,也会让二夫人没面子的。有些人,知道的是老太太心疼这些小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二夫人不会管家,平时对大姑娘不精心呢。”

这话毫无疑问是在火上浇油,顿时让萧氏的心里变得更加不舒服了。

萧氏先瞪了一眼白妈妈,然后冷冷道:“老太太会这样抬举她,不过都是因为朱家的缘故,想要做好表面功夫而已。不就是两匹料子,几样首饰吗?回头让珍宝斋的人过来一趟,让他们多准备些精致的头面首饰,不是最好的,不许送来。”

白妈妈闻言,心知二夫人又要开始大手笔地花银子来显摆自个了,脸上随即堆笑道:“是是是,咱们嫦姐儿天生丽质,哪里是那个满身晦气的大姑娘能够比得上的?”

萧氏对她这样的恭维并不买账,反而皱起眉头道:“废话!嫦姐儿是从小被我像手捧眼珠子一般养大的孩子,日后必能大富大贵,此番去朱家做客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我不允许任何人抢了她的风头,阻了她的路。”

她对女儿的相貌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好好准备着,到时给朱家人留一个好印象,这门婚事,估计就会有点希望了。

第五章  讨好(上)

朱家是德州首富,世代经商,财势惊人,旗下产业掌控着德州附近所有的稻米,小麦,茶叶,药材以及一些百姓日常所需的基本物资生意,而且,还在京城拥有几间上等酒楼和客栈。

据说在德州境内,在每一条街上开门营业的店铺当中,就有近半数以上的铺子是属于朱家的。

然朱家家大业大,偏偏子嗣不旺,朱老爷子妻妾成群,但膝下只有两子,长子朱峰,次子朱峻。其余十二个全是女儿,而这十二个女儿之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就是嫁给敬国公二庶子为正妻的大女儿朱元娘。

朱老爷子已经年过半百,如今接替他掌管当家宝座的,正是朱家长子朱峰,之前来沈家做客的朱二奶奶,是朱二爷朱峻的嫡妻柴氏。

沈家和朱家原本并无太多交情,自从沈志云出任莱州知府之后,两家之间的来往便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沈月尘待字闺中,鲜少出门,只知道朱家是大家大户,但至于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她还是所知甚少,好在,她的身边还有吴妈。

吴妈年轻时曾经结识交好的一位同乡姐妹,如今正好在朱家当差,虽说只是在厨房做做杂事,但对上头主子们的事情,多多少少还是有所了解的。

朱家家风甚严,吴妈费了不少唇舌,好不容易才从同乡的口中套出一些关于朱家的一些事。

就在半年前,朱家的未来家主,朱峰的嫡长子朱锦堂的正妻秦氏终于不负众望,在进门的第四年为朱家生下了嫡长孙,不想在生产时居然血崩,秦氏的身子原本就很娇弱,再拼尽力气生下儿子之后,身子也跟着亏损了,虽然留下一条性命,却终日卧床不起,只能靠着汤药来续命。

近来,秦氏的身体每况愈下,估计,余下的日子怕是要不多了……

吴妈将这些打听到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回去之后一一转述给沈月尘听。

沈月尘听罢,脸上的神色闪过一丝复杂,缓缓放下手中的笔,心里就开始思衬着这两天来发生的事情。

她本来就是一个很欢做计划的人,很久之前,在她还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女子的时候,就是这样了。而且,以现在的环境和地位来说,她更加需要凡事小心,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两天之后,云锦阁提前把赶制好的衣裳送了过来。一件丁香色绣金线绸缎褙子,一件水粉色云锦缎裳和一条月白色八幅湘裙,一条水青色缕金挑线纱裙。

沈月尘看着那些衣裙花边上绣着的金丝银线,只觉微微有些刺眼。

“翠心。”

“在。”

“替我更衣梳妆。”

翠心闻言一喜,“小姐是要试穿新衣裳吗?”

沈月尘微微一笑,坐到梳妆台前,“当然要试穿看看了。”

翠心忙打开妆奁,取出一把牛骨梳子,认真地给她梳头。

天黑之后,各院照旧在用过晚饭之后,前往正院给老太太问安。

自从沈月尘回来沈家之后,老太太便免去了她每日的晨昏定省,除了每月的初一十五之外,其余时间她都可以不用过去。

不过,今天是一个例外。

屋檐下的丫鬟婆子全都齐齐地望了过来,只见平时总是素净到底的大姑娘,今日却是一反常态,身上穿着簇新的水粉色绣花缎裳,月白色百褶裙,梳整后的长发绾成圆锥髻,上面还插了一朵精致的簪珠花。

沈月尘鲜少打扮得这样俏丽,难怪惹得那些丫鬟婆子站着发愣,寻思片刻才矮下身子去行礼,掀帘子。“大姑娘到了。”

沈月尘微微额首,提着裙摆迈过门槛,便听里面一个清清冷冷的声音说道:“她过来作什么?”语气里,充满不屑。

沈月尘只作未闻,缓步进屋,抬头就看见萧氏和两个女儿正坐在罗汉床边的锦凳上陪着老太太说话,二房的两位姨娘则是分站在两旁,手执绢扇,代替丫鬟们亲自为老太太扇着风。

沈月尘进来之后,屋里的谈笑声戛然而止,大家的目光不由都落在她的身上,她却安之若素,屈膝给老太太福了一福,声音软糯道:“月尘给祖母请安来了。”

老太太瞧着她这身讨喜的打扮,颇有些诧异,待细细一看,就发现她脸上还抹了淡淡的脂粉,越发衬得肤白如玉,眼若晨星,一颦一笑都特别生动。

老太太出了会儿神,才抬一抬手,示意她起身说话,“这料子你穿着倒正合适。”

“多谢祖母的恩典。”沈月尘慢慢抬起头,望着老夫人的脸,弯起嘴角道:“这衣裳是刚才送到的,样式好看极了,我便想着第一时间穿上过来给您瞧瞧……”

沈月尘朝着老太太甜甜一笑,满是笑意的眸子如晨星般明亮,让人看了,打从心里觉得舒服。

老太太心神微动,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语气淡淡道:“女孩子家还是打扮打扮更好看。如今你也十五了,好好的一个人儿,以后别总素着了。”

依着古时的习俗,女孩子一旦到了十五岁,就要绾发插簪,行及笄礼,正式成为大人。

看着和平时完全不同的沈月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