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女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婚那日早晨,何氏秀娘又发作了一回,何老爷和夫人并未搭理。何氏秀娘越想越伤心,破罐子破摔,去了花园,寻了碗大的一朵万寿菊,把脸埋进了花里,不一会儿,便哮喘发作。
何氏秀娘也是个犟的,哮喘发作并未做声,只撑着身子,大口大口的喘气,抱了必死的心,不一会儿,呼吸不畅,活活憋死了。
裴大郎婚事成了和州茶余饭后的谈资,何府自觉理亏,全家包袱款款回了雍州。裴老爷子发作了一回,裴府内部,大郎婚事无人再提。就连外面,风头一过,大郎婚事的新闻也成了旧闻,被其它事情盖住了。
裴大郎短时间内,没有游历的打算,也不耐烦出府被人指指点点。四郎得了机会,便去请教武艺,一来二去,两人倒成了莫逆之交,日日聚在一处,比武谈兵。
裴大郎与四郎一份荐书,又带了四郎往兵营里转悠,和那些兵油子讨论如何杀人。杀人和比武不一样:杀人是一门技术,如何快速直接的命中目标一击毙命;比武大多点到为止,是一门艺术。
大多数人掌握了一门艺术,只有杀过人,杀过很多人,才能掌握杀人的技术。和旁的技术不一样,杀人的技术要靠以命搏命,不那么轻易被人掌握。
四郎枪法也算了得,并不是花架子,倒也算得上武艺精湛这几个字。只是四郎毕竟年幼,与实战上多有缺失。战场之上,将就的是快狠准,杀人不过头点地。
四郎询问他们的最高境界,有人答道:“无招胜有招!唯快不破!”
裴家军里有一个刺杀高手,快到让人看不到他何时出的招。行刺之时,防不胜防。
四郎便问:“可有破法!”
裴大郎便笑起来,道:“行军打仗,日不能宿,夜不能寐,随时提防。若说破解刺杀的法子,倒是真没有。勉强算得上的,就是直觉。高手往往能感觉到杀气,自是不怕的!”
四郎得了教训,改了许多好看却无用的坏习惯,用起枪来,更加如有臂使,简单快速,直取要害。
三娘也未能外出行医,裴老爷子常年征战,身上多有伤痕,老寒腿更是严重。方氏得知了三娘自小与外婆秦氏学医,医术不凡之后,拉了裴老爷子就去了三娘房中,只道把裴老爷子交给三娘,任凭处置。
三娘道:“裴老爷子,请把手伸出来。三娘为您把脉。”
三娘把了脉,又重点按摩了几个腿部穴道。
三娘才道:“裴老爷子,您这腿病有个比较专业的叫法,叫风湿性关节炎。恐怕是您常年征战在外,没有注意保暖,常接触阴冷湿寒之物才得的。这个病,没法儿真正治断根儿。我先与你针灸一番,再制上几副膏药与你贴了帮您减轻病痛。以后,针灸、药膳等一起进行,应该能让老将军的病痛减轻。老寒腿,最主要就是要注重防护,平日照顾得好,可以减少发病几率的。”
三娘拿出带着地银针,开始扎针,一边随意的与李靖聊着。
三娘道:“我这里还有一套按摩之法,每日早晚,用热毛巾敷在患处,按摩一番,对减轻病痛有好处,另外,还有一些食疗的方子,请找人记录一下。”
一旁的方氏连忙道:“三娘手下别停,我来记录就好。”
于是,三娘缓缓一边亲自给李靖按摩,一边讲解示范,告诉方氏按摩哪几个穴道,三娘做完一遍,让方氏上场,看他做一遍,然后又开始说食疗的方子。
完毕之后,三娘洗净手,开始收拾东西。
裴老爷子道:“有劳三娘了,这腿病,困扰老夫许多年,今日让你一看,倒是松快了不少。”
三娘认真的与裴老爷子交代道:“这个病,主要是自觉,您一定要按照三娘刚才的交代,认真护理。否则,每到阴湿寒冷天气,就是您病发受罪的时候。”
裴老爷子连忙保证了,三娘才转身回房,制作狗皮膏药去了。
别看现在“狗皮膏药”是一个贬义词,一贯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其实狗皮膏药出自古代八仙之一铁拐李,据说他是狗皮膏药的发明者。狗皮膏药是将药物直接敷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狗皮膏药能够快速起效,且无毒副作用,一直应用至今。
说起这狗皮膏药,还有个典故:
李铁拐在民间影响很大,但主要是与其他七仙作为一个群体──八仙出现的。大概是因为传说他身背的大葫芦,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过去民间特别是医药行把他作为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卖狗皮膏药这一行业敬的药仙就是铁拐李。
传说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有一家做膏药的王掌柜,乐善好施,不管贫富,只要生了疮。就给人治,名声不错。
一天,王掌柜带了一些膏药去赶庙会,半路碰上了一个瘸腿乞丐,浑身破烂。直冒臭气。乞丐见了王掌柜,伸开瘸腿,腿上长了个小疔疮,请王掌柜给治治。王掌柜一看,取出一帖膏药贴在小疮上,说道:“明天准好。”
第二天,王掌柜又碰上了瘸腿乞丐,忙问:“好了吗?”乞丐说“不好,疼得更厉害了。”王掌柜揭开膏药一看,果然疮更大了,就说:“我给你换一帖药力大的,再不好,你到我家找我。”于是给乞丐又换了一帖。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王掌柜要出门,刚迈出大门,就见那个瘸腿乞丐在门边等着呢;没等王掌柜开口,瘸子就大骂起来;“你真坑人!彰德府的膏药——净是假货!”王掌柜揭开一看,不得了,腿疮变的碗口大了。
王掌拒挺过意不去,说“我再给你配帖好膏药。”说着扶起乞丐走进家去。刚一进院,一条大黄狗扑了过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柜一看急抄起乞丐手中的木棍,一棍将狗打死。乞丐笑了:“今天有狗肉吃了。”
王掌柜跑到后院,找出几味名贵药材,给乞丐配好了一帖膏药。过来一看,乞丐正吃着烤狗肉,旁边摊着几块狗皮。乞丐接过配好的药,往腿上一按,又拿起一块的狗皮,也捂到了上面。功夫不大,乞丐把狗皮膏一揭,碗口大脓疮不见了,真是神奇。王掌柜接过狗皮膏,感慨万分,”这时瘸腿乞丐忽然不见了,他这才明白是拐仙——铁拐李前来传授仙方。
……;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43章 三娘治病忙
狗皮膏药是外用药的一种俗称,外用药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中医上称为阿是穴),中医上称之为穴位敷贴疗法。这种方法早在帛书《五十二病方》里就有记载,包括吴师机等在内的历代名医对“狗皮膏药”在行医上的作用都有很高的评价。
三娘制的这一种狗皮膏药是用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铁丝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高良姜、小茴香、官桂、当归、赤芍、木瓜、苏木、大黄、油松节、续断、川芎、白芷、乳香、没药、冰片、樟脑、丁香、肉桂等多种药材制作而成。
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或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
三娘用生姜擦净患处皮肤,将膏药加温软化,问明酸痛之处。三娘撒下膏药,贴上去。
这药贴是个好的,只是活血化瘀的药,孕妇倒是不能用的,这药最忌贴在孕妇腰腹部,能引起流产的。
裴老爷子奇道:“这小布片是何物?难道就是三娘说地狗皮膏药?虽然味道不太好闻,但贴上去之后,贴处立即又了一股灼热之感,端是奇效。”
三娘笑道:“这是狗皮膏药的一种,狗皮膏药是外面贴的药的总称。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的。这贴药是根据您老的病情特制的,可不是随随便便拿了块布贴上就是!不过,我却是没有虎骨,若是得了,药效只会更好的!”
裴老爷子笑道:“你不早说,我哪里却是有好些的!”
三娘笑道:“裴老爷子公务繁忙,还有空猎虎?”
裴老爷子笑道:“是大郎打来与我泡酒喝的,也就是他的一片孝心,我却是没那个闲工夫的!”
裴老爷子喜欢运动,虽然行军打仗露宿郊外,风寒邪毒入侵,倒也不是很严重。但三娘还是从居住环境下功夫,让人找鹅卵石,专门建了一段石子路。让裴老爷子每天脱了鞋子,上去走上一趟,也能起点儿作用。
不少人知道三娘有贴子药,可以治疗老寒腿,纷纷上门求药。只是问题却也不少。这些人对狗皮膏药情有独钟,遇到腰酸腿疼总喜欢来上一贴。
很多人贴上膏药后,不知道该何时揭去,甚至贴上两三天。实际上,在贴膏药8-12个小时后,最好将它撕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皮肤已经将膏药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如果延时不撕掉,将会加重皮肤的负担,妨碍毛孔的通透,阻塞汗液排出,甚至会出现局部皮炎等。
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因为皮肤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长时间敷贴膏药,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
如果膏药一贴3天,或者两贴之间不清洗,不留一点儿间隔,膏药中的成分就可能经过汗孔侵入皮肤深处,诱发过敏,引起接触性皮炎,俗名“膏药风”。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伴随剧烈的瘙痒,厉害的还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十分痛苦。
不几日,就有人上门来找麻烦了。三娘立即给他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告诉来人回家后用鲜白菜帮捣烂外敷。
然后写了一个告示贴在了裴府大门边。
贴黑膏药时应注意:
一、贴前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擦净局部,然后微火将膏药加热贴敷患处。
二、局部红肿时不宜贴。贴后出现皮肤过敏,如痛痒或红肿时,可将膏药揭开,两、三天后再贴,如反应严重应停用。一贴膏药可连续用1-2周后再揭下。
三、孕妇忌贴脐、腰、腹部。
四、贴用膏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按说明用)。
五、局部已溃或未溃,疼痛不止者,可贴拔毒膏。
六、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
七、如有不适,必须立刻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或者鲜白菜帮捣烂外敷。
裴老爷子得了膏药的好处,便围着三娘转,求了三娘制了些常用的膏药。三娘无法:四郎日日往兵营跑,不乐意走啊!只好日日埋头制药,制了许多膏药与裴老爷子,裴府弥漫着一股子难闻的膏药味儿。
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主要为贴敷用。膏药种类很多,一是常用的黑膏药,如狗皮膏药、追风膏药、拔毒膏药等。二是橡皮硬膏,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具有携带方便,粘性大,不污染衣服等优点。
裴老爷子也是个讲理的人,药材由裴府供应,一百贴药给银子十两。三娘赚了个盆满钵盈,可也累的够呛。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个月,三娘受不住了,道要到外面摆摊行医。裴老爷子大手一挥,把三娘也送到兵营,救治兵丁们常年累积的外伤内伤。诊金十人一两,拿了方子自去抓药去,要是钱不够,可以找军需官预支。
在兵营里呆了月余,三娘的金疮药得了美名,刀剑伤、暗伤见得多了,三娘医术大有长进,一日可以赚得百八十两的诊金,日子还算过得。裴老爷子常喊着亏了,要三娘少些诊金,打个折什么的!
第44章 以武会友
三娘忙着,四郎也没得闲。军中最不缺的就是好汉,四郎想得荐书,这里却是便宜得很。不几日,四郎便结识了几个好汉。其中使钺的那位好汉最为值得细说。
那位好汉名叫金成杰,使得虽然是钺,兵器却叫月牙开山斧。《说文》里道:“戉,大斧也”。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所以,金成杰的钺叫做月牙开山斧却也没有错的。
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钺的式样与斧相同,惟较斧为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钺杆末端有钻。钺在斧头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长约六寸。使钺之法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枪之外,还有刺、拨、点、追四法。
这月牙开山斧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这把大斧巨大的斧面如同小山一样,长一丈六尺的长长斧柄顶端是一个枪头,它同样锋利无比。此斧由精铁所铸,沉重无比,力大者用以开石裂碑。铁杆黝黑,银月如弦,舞动时眩人眼目。斧刃如双开月牙;锋利无比;光华尽显;灿灿生辉;沾者即倒。斧长九尺五寸,立起来比人高出许多,重四十二斤,使这把斧子,却要有一把子力气。
这金成杰年有三十以外,虎背熊腰,常年穿著青袍,长须垂胸,面目漆黑,一对眉毛斜飞入鬓,一双凤目大睁,湛湛有神,不怒自威。
此人本也是世家弟子,为裴大郎的武艺所折服,又有报国之心,才来了和州,与裴大郎做了忘年之交。此人常常劝四郎道:“出门在外,趁手的兵器不一定常在身边,是故十八般兵器,样样都要精通才好!若不能精通,学的几样常见的也好!”
又与四郎讲了几个称手兵器不在,武力大减,最终毙命的好汉的故事。四郎心有戚戚焉,与众好汉学些保命功夫起来。
这些功夫自然不是家传绝学,只是学了飞刀飞石的暗器功夫;精进了些许弓箭;自此,四郎的行李物什又多了几件。三娘与他修了个锦缎荷包,专门装些飞石。又备了一把连弩,出门之时绑在臂上。
旁的不说,四郎听得金成杰的钺法出众,兼了斧、矛、枪三者为一体,早就有心讨教。
那一日,校场之中,金成杰与裴大郎赛马,金成杰却是输了。旁边有人起哄,道想看看金成杰的钺法,金成杰但笑不语。裴大郎便道:“你既输了,我也想不出如何罚你,今日大家都想见识一番,你就成全了大家吧!”
金成杰道:“这钺法不是花架子,耍两把就耍两把的,要不然你下场与我一战,大家乐呵乐呵!”
裴大郎苦着脸道:“今日不便,我母亲又唤我早点回家呢!我却还不知道这次是何由头!改日吧!”
金成杰借坡下驴,道:“那就改日吧!”
旁人却是不依,闹将起来。裴大郎笑道:“今日你不下场确是要犯众怒的!”
金成杰一个头两个大。
四郎见机道:“我下场陪金大哥玩玩,金大哥可要让着我些,多多指点才好!”
众人见有门了,起哄得越发得劲。金成杰看这架势,今日不能善了,只好下得场来。
两人持了兵器,上得马来,拱手作揖,互道一声,“小心了!”这比武就算开始了。
四郎持了手中枪一招怪蟒钻窝,分心就刺。金成杰凤凰展翅,往上相迎。四郎圈回马来分心又刺,却被金成杰把枪磕开,这月牙开山斧本就厚重,四郎好险没把枪磕掉了。
两人转了个圈,金成杰抡月牙开山斧搂头就剁,四郎腰下一沉,一个板桥功夫,躲了过去。
金成杰这门功夫本就耗费体力,四郎吃了个亏,也不与他硬碰硬了,只用智赚他,慢慢地与他游斗,两人不徐不缓走了五十多个回合,还没有看出胜负来。
只是比武一事,说的是点到为止,斗到兴头上,那里是那么好轻松收场的。那斧子上渐渐的被金成杰注入内力,每一次和四郎的长枪碰撞的时候,都会发出沉重的低鸣。若是仔细一看,四郎的枪上早已伤痕累累了。
四郎毕竟年幼,内力差了一些,却不曾慌乱。这点倒是让金成杰对着他有些刮目相看--武道之追求,最重的便是心态。四郎到底实战经验不足,被金成杰寻了个空子,一斧头往耳边剃来,四郎本能的用枪架住,但是却因为对方的内力被狠狠的弹了出去。
四郎被震得飞了出去,金成杰这才想起,两人只是比武而已,应该点到为止的。金成杰倒转斧柄,往四郎腰带上一挑,把四郎往空中一抛,四郎借势在空中翻了个身,落到马上。
四郎拱手道:“多谢金大哥手下留情!”
金成杰却不好意思起来,道:“一时斗得高兴,忘了收敛力道,差点伤了小兄弟,还要小兄弟不要见怪才好!”
四郎笑道:“比武嘛!受伤在所难免,要不是金大哥那一挑,我怕是要被摔个狗吃屎!说不得还要受些伤,今日却是承了金大哥的情!改日小弟做东,请金大哥赏光才好!”
金成杰连忙摇了摇头,道:“小兄弟不怪就好,哪里担得起谢字!可要寻了医馆看看!”
四郎笑道:“油皮也没擦破一点,哪里需要去医馆了!”
金成杰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两人你来我往说了半日,以四郎请金成杰吃饭喝酒,金成杰指导四郎学习一趟朴刀刀法为结束。
旁观的看得倒是过瘾,只是一旁烧火的胖师傅道:“金小子,你也太抠门了些,朴刀有什么难的,这个营里十有八九拿了朴刀都会耍上一手。你却是要下点大本钱,教教这小娃儿如何四两拨千斤的法子才好!”
四郎没有想到营里烧火的师傅也不是个平凡的。金成杰笑道:“谁不知道胖师傅你跟着裴将军走遍天下,见多识广来着,你若看得上我这小兄弟,怎的不教教他!”
胖师傅摆手道:“我是看得多,会的少,要我教,确实要误事的!”
第45章 四郎杀敌
有了胖师傅的赶鸭子上架,金成杰不得不把四两拨千斤的法子教了四郎。林老爷子也是会的,只是四郎一直领悟不了这其中奥妙。
有言道:枪之一法,须得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方为上道。
金成杰不是林老爷子,林老爷子舍不得这样敲打自己的关门弟子,金成杰却不一样。自从四郎领悟了举重若轻之后,换了杆八十八斤的长枪,也可以与金成杰一战之后,金成杰现在看到四郎,就像老鼠看到大米般,日日想着与他比武一遭。这举重若轻说来也容易,就是因势导利,用有限的力量发挥最大的威力。四郎花了五个月,终于能够使用镔铁枪到如有臂使,不浪费一点力气的地步。
景龙38年春,裴大郎带着一队骑兵例行的巡边。
一行人做一样的打扮,分为两队,行动整齐,胸前的护心镜上,刻着“和州”二字,策马而行,顺着山脚绕了一圈,山谷中,草地里,树木旁,在那些根本看不到人的地方,都会冒出一两个潜伏的士兵,用着自己的方式给裴大郎打手语表示一切正常。
“报告将军,一切正常!”树上传来一个声音。
“报告,一切正常!”一颗石头出了声。
一串串无声的报告在潜伏的地点传到了裴大郎的眼中,他不动声色,继续顺着山脚往前巡逻。却忽的,草丛中有着一根树枝在轻轻的摇晃。这表明,在这里潜伏的人发现了可疑的状况。
裴大郎下马,走入丛林中,其余的士兵在大龙的带领下继续巡逻。等到走到离暗哨只有三步远的距离,裴大郎才装作小解,低声问道:“什么情况?”
尽管是这样的近距离,却依旧看不到任何人潜伏的样子,但是低低的声音却传到了裴大郎的耳朵中:“中午的时候,有个老乡过来转了一圈,好像是来挖野菜的,在那边挖了一篮子草回去了。”
裴大郎的眉头皱了起来,中午正是太阳毒辣的时候,这个时候出来挖野菜?
裴大郎问道:“长得什么样?”
一个声音答道:“三十来岁,不高,样貌平常,没有剃头。”
裴大郎觉得更加有问题了,一般都是老人和小孩才出来干挖野菜这种不需要什么体力的活,青壮年过来做什么?而且对方从契丹边境过来,还没有剃头,更是可疑。
低声问道:“你们有没有被发现?”
草丛中的草摆了三下,示意没有惊动过任何人。裴大郎点了点头,拉好裤袋,整了整衣服,说出了让其按惯例潜伏的命令:“风太大,草就不要动了。”
周围便没有了任何动静,只有裴大郎一个人从草丛中出来的唰唰声,和树枝上麻雀的叫唤声。
裴大郎走到路边,翻身上马,追上了自己的队伍,对着周围的士兵低声下令:“大龙,你带两个人,过去看一看,今天有状况。不要骑马,偷偷的过去。”
大龙答了一声,便带着两人转身走了,剩下裴大郎继续带着队伍巡逻。片刻之后,便从山道中出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身上头上都粘着灰,一手持打狗棍儿,一手拎着破碗,朝着对面的安州城走去。
裴大郎按照惯例巡逻了一遍,等到夕阳快落山的时候,看到大龙等三个扮成乞丐的人回来了。
“有异动?”裴大郎没想到他们居然会在太阳落山的时候赶回来,他已经正准备带着人回去了。
大龙点头报告:“城里进不去,只在外面看了一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