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美妾-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和尚拍了拍放银票的地方,嘴角的笑容非常的猥琐。

王方一出大门便是朝着远处走去,在街道上面王方隐隐约约的可以听见莺莺燕燕的声音,那是京师有名的胭脂街,通俗一点的就是红灯街,每天夜晚很多的达官贵人便是会去那种地方风流快活,而一些读书人也会去那种地方寻花问柳,或者是探花。

那些都是有钱人才去的地方,现在的王方可是不想去,虽然王方也算上有那么一点小钱,但是没办法,现在妻管严啊,这个夜晚不回去的代价可是非常严重的,一想到如果不回去的后果,王方浑身便是一颤。

走,我还是回去好好的会一会自己的莹儿去。

想着,王方便是加快了脚步。

第二百三十章:密令

第二百三十章:密令

第二天王方很早的时候便是前去宫中。

“王千户你来了啊。”李公公笑眯眯的望着王方,嘴角挂着那和蔼的笑容,尖利的声音从那口中发出。

“来了!”王方嘴角笑呵呵的走了过去,送给了这家伙一颗不大不小,却价值二百两的珍珠。

李公公得到东西,嘴角的笑容更加的灿烂:“最近陛下有些日子没有见你了,可是想念着呢,说你是国之栋梁。”李公公身为宫里面的管事之一,在皇宫里面也是有着非常大的权力的,可谓是除了王承宗之外的最有权力的公公。

当然在王承恩面前他只有卑躬屈膝的份,要知道王承恩可是和皇帝有着非常微妙的交情,二者可谓是缺一不可的,平时朝堂上面出现什么大事,皇帝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和内阁大学士们商量,而是和王承恩商量。

在皇帝看来,这内阁是对自己全力的一个巨大的制约,因为自己的一些诏令还需要经过内阁廷议的商议,如果通不过内阁廷议,那么自己的诏令也是推行不下去,故而就算是现在内阁的首辅位置空着,皇帝也是没有打算叫人上去的意识,而是任由这样下去,就设置那么几个内阁大学士,并且看谁不顺眼,还给他换下来。

“那都是陛下的看重,我只是做了自己因该做的而已。”

“能做好自己因该做的那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李公公嘴角挂着笑容,虽然自己在宫里面有着非常大的权力,但是自古以来宦官都是需要和外面官员进行合作的,要不然宦官便是掀不起什么大浪。

宦官需要外面的官员作为支援,作为后盾,而外官需要宦官作为内应,比如到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比如说自己自己对手的坏话,等等,总之两者合作那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双方都是非常的有利,而锦衣卫自从开朝以来便是和宦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然除了锦衣卫还有东厂和西厂,不过那两厂都是被皇帝给罢了,现在也就只有那府邸孤立在地方了,人员早就没有了。

由于二者本来就是有关系,故而在平时,李公公也是不忘对王方说那么一点的好话,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银子的作用,要不然有那么多的千户,怎么独独说王方的好话。

“圣上正在养心殿里面,你随我来。”

恩!

王方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即便是跟随着李公公一同前去,这一次王方没有到处的乱跑了,因为这其中的危险有过一次的经验之后,王方便是不想发生第二次。

“锦衣卫王方拜见圣上!”

“平生!”

此时的朱由检嘴角正挂着微微的笑容,对于王方此人,他非常的放心,故而准备派给他重要的任务。

“谢圣上!”

王方抬头一望,只见王公公和李公公都站在那里,而那皇帝正笑着看着自己,这笑容让王方有点发毛来的,都说皇帝的心思难以揣测,他这笑容又是什么意思来的。

“你什么时候去江南!”

“回圣上,属下打算六天之后便是开始启程,从水里出发。”王方恭敬的回道。

“从水路!恩,这个倒是可以,你也是一个读书之人,对于江南之地你有何看法啊。”朱由检看着王方,不禁想起了他还是一个贡生,贡生便是一个读书人,将来出来那也是一个正经的官员。

王方目光疑惑了一下,随即看了看那王承恩,只见王承恩对着自己点了点头,随即便是思索了起来,那朱由检见王方思索了起来,并没有直接回答,不禁露出感兴趣之色,要知道平时自己问臣子这些,那些人都是直接回答,虽然回答的不错,但是那些都是官面上的回答,对于自己并没有任何的帮助。

“回圣上,江南乃是鱼米之乡,是我大明的产量重地,对于大明来说是异常关键的地方,关系着整个大明的粮食安全。”

“就这些!”朱由检不满的邹眉道。

“当然不止这些,江南乃是丝绸发达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作坊,瓷器,茶叶,等必需品大部分都是从那一带产出,工商业非常的发达,可以为大明提供大量的赋税,以解决大明国库的空虚。

王方非常的清楚,现在大明的国库里面非常的穷,虽然不知道皇帝他有没有钱,据说是非常的有钱,内库里面有非常多的银两,但是那是他自己的,要知道皇宫一个月的花费就需要三十万两银子,而这些银子可都是从内库里面出的,故而皇帝是不可能拿自己的银子去填充国库。

听到王方这话,朱由检不禁笑道:“可是那些商贾从来不知道关心国事,以利为重,每年从他们手中收取到的赋税非常的少。”

王方一听,嘴角顿时一撇,哪个商人不是以利益为重的,不是以利益为重的那还是商人嘛?商人重利那是肯定的。要说收取赋税,恩,按照王方的估计,从江南之地收取商业赋税那定然是可以收取不少的。

“不知道圣上每年可以从江南商贾收取多少的赋税。”

“二百多万两吧!怎么,你有什么意见。”

听到这话,王方不禁邹眉了,按照大明每年的赋税收入那是几千万两的,江南之地那么大的地方只有二百两那便是说不过去了,要知道那可是大明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方,也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地方。

“怎么,王千户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有的话你便是提出来,如果合理的话,朕定然会采纳,并且赏赐你。”

“圣上有没有想过把商业往上面提一提。”王方不禁小声说道。王方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还是重农的,虽然如今对于商业也是有些放松了,但是骨子里面还是有着重农抑商的思想来的。

“你是想?”

“工商皆本!”王方一口气说道。

朱由检面色顿时微微一变,李公公和王公公也是面色大变,他们没有想到王方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是打破祖宗的规矩啊。

“说说你的原因。”朱由检还是沉住了气。

王方深吸一口气说道:“圣上,不知道现在的国库还有多少的银两。”

朱由检一听面色顿时便是变的尴尬了起来,这国库里面的银子实在是不多了,说出来可真是有点丢人啊:“现在还有三百万两银子。”说道这里朱由检叹了口气,不禁想到自己刚刚登基那一年,国库里面的银子居然不足一百万两,泱泱大明国库里面只有那么一点银子说出其谁信啊。

王方点了点头说道:“那每年我们大明一共有多少的赋税收入?

两千多万两!银子虽然多,但是要军饷,以及官员要俸禄等等,一年下来也是没有什么银子”。

朱由检这话说的确实是实话,每年收上来的银子确实有不少,但是花的更加的多啊,尤其现在是灾年,陕西,山西流寇不断,平乱就需要大比的银子,并且今年估计那陕西和山西的赋税也是没有了,到时候能够有一千多万两那也是不错了。

在加上和鞑子作战,以及和倭寇,和治灾,哪个地方不需要银子,现在的户部天天在哭穷,每次问他们要银子,都是摆出一副要银子没有,要命有一条的样子。这让朱由检心中非常的不爽。

“陛下那么在这么多银两之中,商贾收上来的税收一共有多少呢?”王方非常的清楚,大明的工商业是非常的繁荣的,其税收就算是比农业也是不会低多少。在加上现在的铁,盐,等物品是朝廷专营的,其中有着非常巨大的利润。

朱由检不禁疑惑了,目光随即便是看了看王承恩,王承恩岂能不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不禁恭敬回道:“圣上,商贾交上来的赋税一般都是七八百万两银子。”

听到这话,朱由检微微的点了点头,可是在这个时候王承恩又说道:“那些并不包括我们皇家所经营的产业。”要知道皇宫花销也是需要大笔的钱财,而这些钱财总要有来头才是可以,于是皇家也是在外面有产业的,一般经营的都是铁,盐,茶,等暴利行业。

王方听毕不禁对王承恩心生感激,随即便是说道:“圣上,农业乃是根本,而商业是树叶,只有根本坚固才能枝繁叶茂,如今农业稳固,我们需要的枝繁叶茂,如此定然能够加大税收收入,从而解决国库空虚的状况。

“另外,江南之地商业本就是非常的繁荣,其丝绸,瓷器等远销各地,这可是有着巨大的利润的,而只要我们好好的利用,这些利润定然能够增强国库的收入。”

“你是说要朕施行工商皆本!”朱由检不禁疑惑说道。

对于商贾所能够获得的暴利自己也是知道一些,但是农业乃是国之根本,先祖在的时候便是制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现在自己如果这样做的话,是不是非常的不妥。但是王方此人说的乃是实情,现在国库空虚,而农业税收乃是固定收入,每年固定就那么多,现在朝廷都已经把明年的赋税都已经收了一半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就算是撑过这一年,明年的日子肯定也是非常的不好过。

王方深吸一口气,随即便是说道:“微臣知道圣上的担忧,但是如今朝廷国库空虚……。。”说道这里王方便是沉默不语起来,毕竟如果实行工商皆本必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他们定然会从中进行阻扰。

“恩,这未免不是一条办法,但是你因该也是知道,这法子肯定是推行不下去的,不提也罢。”朱由检挥了挥手,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对于自己的那些臣子朱由检非常的清楚,他敢肯定,如果自己在朝堂上面一说来他们定然会全部阻拦,尤其是内阁,他们肯定是不会让自己这条旨意通过。

“圣上,其实还是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稍微的解决一下国库空虚。”王方不禁轻声说道。

“哦,你说来听听。”现在的朱由检之所以烦恼不已,归根结底还是银子方面的问题,只要有银子,一切事情都是好解决,不管是平乱还是和鞑子作战,只要有银子,便是可以和对方耗下去,最终甚至消灭他们。

可是国库里面没有银子啊,那国库里面的银子都被自己的先皇给花的差不多了,自己登基的时候,面对的就是国库无银的状况,随后便是鞑子南下,陕西暴。动,白莲教到处作乱。

朱由检想了很多的办法收集银子,但是那些大臣们,一听到要他们捐银子,就一个个的哭丧着脸。这也是他对于手下大臣们有些痛恨的原因之一。

第二百三十一章:论说

第二百三十一章:论说

那些大臣们没有银子,笑话,他们肯定是非常有银子的,你看看,前不久王方光是收礼便是有了一大堆的收入呢,从这一点便是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一群有银子的主啊,并且还是非常的有银子。

但是他们不敢给皇帝啊,那岂不是明目张胆的告诉皇帝,我贪污了,并且还贪污了很多,这不是自己挖坑往里面跳吗?如此事情他们怎么会做出来。

王方见皇帝居然这样的兴奋,不禁说道:“我们可以在一部分的地区试试看,看看能不能够取得效果,比如在苏杭等地方试一下,那些地方自古便是工商发达的地区,只要在那里行得通的话,便可以慢慢的推广。这样的话,圣上推行的阻力也是会少一些。”

听到此话,朱由检不禁露出深思之色,随即便是点了点头:“恩,你此话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

“谢陛下夸奖。”

“你还有其他的什么意见没有。”对于王方此人,朱由检已经收起了心中的轻视,而是正视起来,毕竟现在朝廷最重要的问题便是银子问题。

“这些恐怕一时半会也是说不清楚。”王方低声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就回去写好奏折,明天给我递上来,我需要看到你的详细方案。”

“是圣上!”

“好了,你下去吧!”

话说王方下去之后,连夜便是把自己心中那点想法给写了出来,夜晚的时候便递了上去。在御书房里面,此时朱由检正看着王方所递上来的那一篇奏折,不时的点点头。

“承恩啊,你觉得王方说的这些可行吗?如果可行的话,那确实是可以增加我大明国库的收入。”

王承恩嘴角微微一笑:“陛下圣明,对于此事定然能够很好的裁决。”

朱由检顿时便是一笑:“你这人啊。”

王承恩听毕只能笑而不语,毕竟这事情可是关系重大,自己可是不能够轻易的便是说了,要是惹得皇帝不愉快那可是不妙,虽说自己是看着皇帝长大的,但是伴君如伴虎啊,况且这些年皇帝也是有些变了,变的让自己也是有那么一点琢磨不透了。

“圣上如果能够推行的话,那肯定是可以极大的加大朝廷的收入,这不过这并非一下子便是可以见效的,需要一两年才是可以见效,不过这其中有一条倒是可以实行以下,或许可以缓解一下目前朝廷用银上面的紧缺。

“哦,说说看!“

“就是地方商贾赋税由中央另设立衙门征收。”

朱由检不禁便是陷入沉默之中,随即便是说道:“这和由那些衙役征收还不是一样吗?”

王承恩听毕不禁苦笑一声,这朱由检身居皇宫里面,哪会知道那其中的猫腻,这赋税收上来,第一个便是当地的官员要收刮一些,随后便是一层层的收刮,到了国库里面便是少了很多,而现在的土地比起以往可是要多了很多的,但是赋税依然是按照以前的土地征收的,并且那些官员还会以受灾等等说赋税收不上来………

至于商贾,里面有很多只是给衙门送点好处的,正真收取到赋税的都是那些中小型的商贾,而那些大的商贾都是用各种各样的办法逃避缴税的。

如果由中央直接派官员来收取,那样便是和其他的衙门给区分开来,那样便是方便管理,同时可以可以尽量的避免那些事情的发生,以增加国库的收入。

但是这些自己肯定是不可以直接对皇帝这样说的,要不然他还不勃然大怒,他一怒之下恐怕又会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举动起来。

不过朱由检想了一会儿,还是想出了这其中的一些差异,随即便是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倒是一个方法。”

“另外王千户说在苏杭地带实行农商皆本,鼓励经商,倒是也是可以推行一下,毕竟现在朝廷里面并没有银子。”

朱由检其实从内心里面并不是非常的赞同实行农商皆本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商贾都是一些蛀虫,就知道吸食百姓的血液,但是朝廷又不能没有他们。

而如今朝廷没有银子了,农业的税收之固定的,每年就那么的多,也是只能够从其他的方面想办法,而这个时候工商无疑便是一个选择,毕竟先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库问题。

只有国库里面有银子才好办事啊。

“陛下夜深了,田贵妃正在等着陛下呢,陛下是不是去休息一下。”

“恩”

把皇帝送到田贵妃处之后,王承恩便是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这个王方可是真是会惹事,他的那个想法一放出去,恐怕到时候朝廷上下又是会引起一篇争执了,想到这里王承恩嘴角不禁露出微微的笑容:“这样也是好,反正那些大臣平时也就是那样。”

在王承恩看来,这计划虽然是非常的好,但是你还是得要看情况啊,要知道现在朝廷上下的大臣是什么,他们可都是地主来的,每一个大臣的身后都是一大片的土地,他们的子孙有经商的有务农的等等。

但是王承恩看的出来,这皇帝倒是真的心动了,想要从江南的商贾身上弄银子了。

“这王方尽出些鬼点子,等明天我在找他好好的谈谈才行,这出头的事情可是不能够由我们锦衣的人来做,这可并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

朱由检看着下面的群臣嘴角露出微微的笑容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这声音毫不犹豫便是从那王承恩的口中发出。

“微臣有事请奏圣上”

“准奏!”

孙承宗站了出来,恭敬的说道:“圣上,最近杨鹤御史所率领的军队势如破竹,已经击溃了大量的陕西流寇,目前欠缺军饷,需要军饷六十万两。”

朱由检听到前面的话语心中还是一喜,毕竟陕西的流寇可是心头大患,杨鹤能够取得那样的成绩也是让他高兴,可是听到后面的话,面色顿时便是变化不定了起来,因为这又是向自己要银子啊。

朱由检还没有发话呢,户部尚书便是站了出来了,王家桢随即便是躬身道:“圣上,目前国库空虚,已经无银两可以发出,另外今年吏部还需要很多银两支付官员俸禄……。”说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而喻,支付完军费了,那么朝廷一部分官员的俸禄就没有了,没有俸禄谁干,这可是于国于民都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朱由检本想赏赐一下杨鹤的,毕竟杨鹤立下了大功劳不是吗?不赏赐一下怎么可以,另外军费也是打算挤一挤给发下去,以免出现军心不稳的情况:

“难道真的就没有银两了吗?”

“没有!”王家桢很是肯定的摇了摇头,自己这户部尚书做的窝囊,按理来说这户部是最富有的部门啊,毕竟这国库可是归户部管着呢,可是现在的户部变成最穷困的部门了,每天看到其他那些部门的尚书前来要银子,王家桢就感到害怕,甚至不得不躲起来,不躲起来不行啊,那些家伙你不给他们银子他们就缠着你不放。

孙承宗不愿意了,这可是军饷啊,将士们打了胜仗没有军饷那怎么可以,这不是动乱军心吗?现在难得出现这样的好势头如果这样一下去,刚刚起来的势头有被打下去了吗?这样可是非常的不好啊。

“圣上,流寇猖獗关系到天下百姓的安危,如今难得出现好的情况,如果军饷不下去难免会出现军心不稳啊。”

朱由检不禁面露疑色。

“孙尚书,可你也是知道目前国库里面并没有银两,而赋税也是没有上来,哪来的银子去充军饷。”王家桢不满的说道。

“好了这事情放在一边,明天在议。”朱由检制止了他们二人继续讨论下去,因为朱由检知道这样的事情继续讨论下去也是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因为朝廷就是没有银子来的。这个时候不禁想起了王方的那个想法。不知道到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不过肯定是又会吵起来。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不多时一些臣子便是把自己所要请奏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在这个时候,本以为要散朝了,而一个官员猛然便是站立出来。

“微臣有事请奏圣上!”

众臣子顿时一愣,这不都御史沈犹龙吗?在朝堂上面平时可是没见他发表什么意见来的,今天怎么突然便是有事启奏了,并且还在这最后的关键时刻提出来。

看到众多官员把目光放在他的身上,沈犹龙心中有些激动,自己年纪已经有五六旬了,平时在朝廷上面也是没有什么作为,但现在自己有出头的机会了。

“准奏!”朱由检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

王承恩接过奏折,随即恭敬的递给了朱由检,朱由检随即便是看起了奏折。众臣子看着皇帝的脸色变化不定,不禁心生疑惑了起来,这个沈犹龙到底上奏了什么事情,居然让圣上的神色如此多变,难道鞑子有开始进攻了,还是那蒙古不敢落后想要在大明分一块肉。只可惜他们只能够从圣上的那多变的脸色来揣测,却不明白到底是所谓何事。

“这是你的想法!”朱由检面色凝重的看着沈犹龙。

“回圣上,如今国库空虚,无银两,如此下去于国于民都是非常的不利,如今鞑子,流寇,等等各处都是需要大量的银子,实行农商皆本于国于民都是非常的有力。”

哗!

群臣顿时便是哗然,没想到这个沈犹龙提出这样一个惊天地的建议,刘鸿训立马便是站了出来:“陛下,不可,重农抑商乃是先祖所制,祖制不可废。”这语言功夫不可不为之高,一出马便是用先祖来堵皇帝的口,随即又对着沈犹龙说道:

“都御史你因该知道农业乃是国之根本,根本不存,毛将焉附。农商皆本于国于民都是极大的不利。”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农业乃是水之源泉,源之不在,河将枯竭。”

………

一下子群臣便是皆起反抗了起来,这声势那是一个壮大,只有兵部的那些人站在一边看着,不过他们其中还是有一部分的人加入到反抗的队伍之中。

第二百三十二章:堂论

第二百三十二章:堂论

沈犹龙冷笑一声,他就知道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当自己从皇宫出来的时候便是想到了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但是自己也是无所畏惧,反正自己也是只有几年的上任时间了,能够在最后的几年里面为圣上效忠那便是自己的最大心愿。

“那你们有何办法可以解决国库空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