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窑-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巧真一愣,怎么会叫这个名字,好字很多,为何要叫这个?

随即她明白过来,这个字是有意义的。

现在圣上忌惮自己的公爹,这次朝堂有事公爹不回去参与,圣上心里更是觊觎。生怕镇国公会有不臣之心。

镇国公给孙子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告诉圣上他会怀恩恭顺,绝没有反叛之心,让圣上能安心,从而不哪样忌惮他。

这朝堂还真是变化莫测啊,今日的重用就可能的明日的火坑。一切都凭圣意,实在是不能长久。

连起个名字都要费这样的心思,活的累啊。

这名字只能这样定下,不过如果只凭一个名字能让圣上放松,也算够本了。

巧真只能这样宽慰自己。

不过小名可不能叫恭恭,别人一听还以为是公公呢,岂不是成了太监。那可是害苦了儿子。

小名总不能叫狗蛋,柱子什么的,可叫什么?一时间巧真也想不到好的,只能慢慢想了。

喂完奶,巧真坐起来喝了点汤。

汤没有滋味,又有点油腻,让人无法下咽,不过为了奶水,为了孩子,她只能忍耐。

巧真捏着鼻子灌了一碗汤下肚,然后把碗放了回去,示意不要了。

她又方便了一次,让婆子用温盐水帮她清洗。

看着巧真疼的直哆嗦,孙菊花不忍,说道:“巧真啊,要不别用盐水了,不是有药粉吗?只用药粉就中了,看你疼成这样,这遭罪,大姑这心里难受。”

巧真强自笑了下,还没等说什么,门口丫鬟来报,说周氏几人来了,马车已经进了内院。

巧真急忙让婆子给她上好了药粉,盖上了棉被,别让自己光着见人。

孙菊花领人迎了出去。

巧真这边又喊过了婆子,让她准备早饭,娘她们来的这样早,怕是天还没亮就动身了,肯定没吃早饭。自己准备上,说会话,好让娘她们填填肚子。

孙菊花把人领了进来。

周氏,玉花,梅花都来了。

周氏冲进来后,直接到了牀边,看着一脸憔悴,面色苍白的闺女,她抓住了巧真的手就掉起了眼泪。

“真儿,没事吧?可还疼?你说说你咋就这快生了呢,也不说等娘来陪着你。”

“娘知道信都是黑了了,这黑了又没法来,可是急死娘了,娘这一晚上就没沾枕头,满脑子都是你,可是担心死娘了。”

周氏话里的满满的关心,她接到消息就担心,想立马赶过来,结果让王长顺和梅花拦住了。

被拦住后,她急的直跳脚,都骂人了。

可想想男人和儿媳妇说的也有理。

她们要是去的话,到了陈府肯定是半夜,半夜叫门,还不得把陈府的人都惊动起来啊。

现在陈府还有镇国公呢,惊动了人家不好。

周氏强自忍耐没半夜来,可她又怎么放心的下,躺在牀上翻来覆去的等到了五更,洗了把脸就要来。

玉花和梅花听到了动静,看娘实在坐不住,只得收拾了一下,一起跟了来,其实她们也很担心。

报信的人说巧真生了个小子,生的很快,没等请的人到了就生下来了,都来不及往家报信。

这母子平安是好,可生的这快是咋回事?有没有啥内情,是不是磕着碰着,或者是生气了,才提早生了,她们都不知道,心里难免想的多了些。

这一路上在马车内几个人一说各自的想法,心里更是多想,也更是着急,催促着马车走快点,想赶紧看到巧真,确定巧真没事,她们才能安心。

380章 看上一个闺女

巧真感受着周氏的关切,她的眼眶也红了起来。

生了两个孩子,她有了做娘的体会,更能理解自己的娘亲了。

“我没事,挺好的,这次生和上次不一样,等我觉得难受,羊水就破了,就要生了。生的快没遭罪。”

巧真怕周氏心疼,没敢说自己下体撕裂的事。

“好就中,见你没事,娘这心是落肚里了。”

周氏长出了口气,帮着巧真拢了拢头发。眼内都是心疼。

玉花和梅花也上来问了巧真几句。

看巧真除了有些疲惫,确实无大碍,才放下了心,去看孩子。

“娘,您看这孩儿多胖,多白净。”

玉花大叫着周氏,她是打心眼里欢喜。

“你小点声,把孩儿吵醒了可咋弄。都多大的人了,还这沉不住气。”

周氏边说着儿媳妇边去看孩子。

一看之下,她也笑眯了眼睛。

孩子白胖,头发也好,油黑的。

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耳朵。

耳朵是元宝耳,耳垂有些厚。

她点点头,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

“这白净劲像巧真和她女婿,咱们庄子里刚生出来的孩儿可没这白净劲,还是不一样啊,怪不得挤破头都想找个好的。这孩儿生出来就不一样。”

周氏感叹着,自己的几个孙子出生可没有这么白净。

“这白净不白净的没啥,只要没病没灾的,长大后有出息就中了。”

巧真由衷的说了一句。

“也是,这做爹娘的都盼着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可真有了出息,又放心不下。其实这一辈子没病没灾的,能过到老,就不赖了。”

周氏深有感触。她现在也想明白了。

“巧真,这次你公公和俺妹夫可是高兴坏了吧?这可是他们陈家头一个孙子。这往后谁还能说你的不是。你算是彻底站住脚了。”

玉花真心替妹子高兴。妹子该得到幸福,妹子站住脚了,王家才能稳当,他们才能有好日子过。

巧真微微的笑着。男孩女孩对于自己都一样,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不过这里的人更喜爱男孩些,男孩是继承香火的后代。更偏重。

“巧真,你没磕着碰着吧?”

梅花在巧真的牀边低声的问着她。

周氏听到也回头紧张的看着闺女,这也是她想知道的。

“没有啊。”

巧真不知道嫂子为啥这样问。

“那你有没有和谁生气?”

梅花继续问着。

“没有,都把我当眼珠子一样护着,谁敢给我气生。”

巧真笑笑。怎么可能生气呢。

周氏和梅花这才出了口气,看来她们是多想了。

“怎么了嫂子?”

巧真不解,难道是谁和家里说了什么话不成。

“没,昨个听说你生了。生的那么快,都觉得不正常,俺们心里就犯寻思,怕是你磕着碰着,或者是和谁生气。才提前生了,这心里放下不下,所以想问清楚你。没事就中。”

梅花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谢谢嫂子,让你们跟着费心了。”

巧真感激,家里人不管想啥,都是因为自己是她们的亲人。她们才会多想。

梅花拍拍巧真的手。示意她不要多想。

她又回头去看了眼小牀上的孩子,眼内闪过淡淡的羡慕。

巧真没嫁的时间。声子就几岁了,可现在巧真都生了两个了,自己还是只有声子一个。

自己也想再有身子,可就是怀不上,也看了郎中,也吃了药调理。可就是没有。

虽然婆婆并不说什么,可她心里着急。

急也急不来。哎,要是她也能再有身孕多好啊。

梅花暗叹了一声。

她的表情巧真看在了眼内,她明白嫂子的心思。

巧真拉住了梅花的手,轻声说道:“嫂子放心。总会有的,别急。况且声子那么好,就是只有声子自己,嫂子也够了。要是急出了毛病,那可该咋好。”

周氏听到了闺女的话,走了过来,也拉住了媳妇。

“梅花啊,你嫁到王家多年,和玉花两个,我都把你们当娘的闺女待,是,娘心里是盼你们多生几个,这人老了,都想看到身边围上一堆的孩儿,心里才高兴。”

“可这并不表示娘就非得让你们生了,娘才能满意,现在咱们家的日子过的多好啊,娘知足,你们能生娘高兴,不能生,娘也不怨。心里别多想,别有负担,别因为这事把咱们的好日子过的不如心了,那可不是娘想要的。”

周氏劝着媳妇,她说的是心里话,想多要几个孙子,孙女,可这事由不得人,她不愿意逼迫媳妇。

“谢谢娘,媳妇知道了。”

梅花低下了头,她的婆婆是个好,从来没有说过难听的话。是她自己心里总过意不去。

“孩儿多了累,娘就是劳碌命,这三儿要是成亲了,再生一个,娘可有的忙活。”

巧真转了话题,怕说多了大家心里难受。

周氏一听这话来了兴致,声音也高了不少,说道:“真儿,你不说娘还忘了和你说了,最近你这身子不是不太舒坦吗。娘就没敢给你送信,娘可是给你三兄弟相中了一个闺女。”

看周氏一脸的喜气,巧真知道她应该挺满意的,只是自己还真不知道这事,这应该是最近才发生的。

“娘快说说闺女是哪庄的?家里如何?”

巧真追问。

“俺来说吧,说起来这事还多亏了俺呢。”

玉花大嗓门的嚷嚷,她也高兴。

“就你能耐,不说话就显不着你了,说吧。今个你可好好说。”

周氏坐了下来,虽然她说的话像是埋怨玉花,可她们平时说话就那样,并不是真的嫌弃媳妇。

“巧真,俺和你说。这事说来可巧了,那天俺在家没事,就去蒋马帮着你大哥照顾摊子。”

“这摊子生意还挺好,喝胡辣汤的。吃肉包的人老多了。我一到地儿就跟着忙活上了。”

“这人多也乱,我忙活个人不停,看见有个大闺女拿了个盆子去咱那摊子上盛胡辣汤,你大哥还多给她了一勺子。”

“当时我心里还挺不高兴,以为你大哥是看人家是个大闺女,长的不赖,年轻水灵,心里有啥想法,俺还生闷气呢。”

“那闺女递钱给我时,我还黑丧着脸。给她脸子看呢。”

“结果我忙中出错。怀里的一串铜钱掉在了地上我都不知道,还是那闺女告诉了我。”

“当时我那个脸红啊,我对人家那样,人家一句闲话没有,还反过来帮我。我真是不好意思。”

玉花说道这里脸红了下。

“你啊,是个没心眼的,有点啥事都摆在脸上,若是大中真有那个心早就不要你了,还等你看见。”

周氏说了媳妇一句。

玉花嘿嘿的笑着,她知道大中没那个心思。

“过后你大哥和我说那个闺女是蒋马庄子的,他听别人喊她月兰。说是她爹在镇子里给人帮工赚点血汗钱。她娘没的早,家里就她在张罗。”

“她有个哥。去年成了亲,为了成亲把家里家底淘空了。也耽误了闺女说亲。”

“闺女今年十六了,长的不赖,性子也好,也肯干。不过就是因为没啥嫁妆。所以说不了啥好的人家。”

“她那个哥是个老实头,她那个嫂子是个厉害的,还好吃懒做。不是个东西,成日的欺负她。”

“家里的活计都是闺女做,她那个嫂子成天吃饱就窜门。啥啥都不管。”

“那闺女有个奶奶,就爱喝咱们家的胡辣汤,爱吃咱们家的肉包,说滋味好。”

“闺女在家自己做了几次,没咱们家做的地道,所以她就时常攒几文钱买了给她奶奶吃。”

“你哥知道她家的情况,回回的就多给她一勺子。并不是有别的心,都是我心眼小,多想了。”

玉花把闺女家的情况说了一遍。

巧真一直认真的听着,闺女倒是不错,家里穷没毛病,只要人好就成,只是她那个嫂子不行。

家里都靠她。成亲后难免就要分很多精力在娘家。

闺女照顾娘家没毛病,只是这样一来,怕她那个嫂子……

巧真觉得并不是一门理想的亲事,不知道为啥娘就看中了呢。

巧真虽然觉得不理想,不过她不会强自的说不行。

“娘,就这样就给三儿定下了这门亲事?”

她问着周氏,怕里面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真儿啊,娘知道你的意思,你大嫂和我说这闺女的时间,我觉得她好是好,可怜也是可怜,可我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这天下好闺女,可怜的多了去了,我总不能一听就说给你兄弟,你说是不?”

周氏的问话,巧真点头,她就是这样想的。

“真儿,我开始没寻思这事,只是和你大嫂和大哥说,下次人家去,多给人家盛点胡辣汤,咱们家不差这点,那闺女见了钱不眼开,倒是个好品质的,咱们能帮就帮点。”

“可无意一打听才知道这闺女家就住三儿他们私塾的隔壁,你兄弟竟然认识这闺女。”

“娘一听可急坏了,心里怕他们有啥,也怕是人家赖上咱们家了,要是这样,娘可不能认,这样的人心思不正,就是长成天仙,娘也不要她做娘的儿媳妇。”

周氏嘴里的话说的很急,可见她对这事的重视。

381章 相见

巧真听了周氏的话点头,娘重视这事便好,不会因为同情就胡乱定下,这样她就放心了。

“巧真,你猜如何,这事真是想不到,娘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根本就不是娘想的那回事。”

“这闺女虽然说住的离那私塾不远,可她平时和那些个读书的并没啥接触。”

“除非必要闺女是不出门的,是个正经的。和三儿认识也是无意的。”

“说起来这还是今年伏天时候的事。”

“那几天三儿不太得劲,本来给先生请了几天假说不去,可三儿在家里躺不住,说怕拉下太多跟不上,等成子他们走后,他竟然强撑着要去。”

“娘拦不住他,只得让他去了。”

“哪知道,他走到那闺女家门口的时候,头晕的厉害,说俩眼有点发黑,身上没劲,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了。”

“那天那月兰闺女正在院子里忙活,看到有人倒她家门口了,她也被吓着了。”

“可她哥去地里了,她嫂子窜门子了,家里就她和她奶奶在家。她又不敢喊人,最后强撑着胆子出去看了。”

“虽然她不认识三儿,可三儿成天去私塾,她也晃过面,知道是私塾里读书的,心就放下来了。”

“她问三儿咋了?三儿说他身子不舒服,发热,身子没劲。走不动了。不是故意坐她家门口不走的。”

“那闺女回屋给三儿倒了碗水让他喝,然后又去喊了私塾的先生来。让他把三儿扶回了私塾去。”

“喊完先生她还去请了郎中给三儿看病。跟着忙活了好一顿。”

“说起来你兄弟不是大病,歇了几天也就好了,可也多亏了人家。不然怕是得多难受。”

“人家闺女忙前忙后的啥也不图。过后也没提过这件事。没要啥报答,是个好闺女。”

“三儿和我说,他过后去感谢过人家,人家说不用,是应当的,让他别放在心上。”

“娘一听你兄弟说。才知道还有这段子事。才知道还有这样的渊源。”

“娘觉得闺女不错,一问三儿的意思,他也愿意。说家里好不好的没啥,他觉得这闺女心不赖。人也勤快。是个不错的,你那啥镇子上的娇小姐强。”

“你兄弟也愿意也没啥说的,找人一打听,觉得闺女确实不错,娘才起了心思。”

“我也相看了一次,挺相中的。就是她那个嫂子不合我心思,要是她没那个嫂子就更好了。”

说到最后周氏有点感叹,她不喜欢那闺女家的那个嫂子,确实不像样。

“娘,这世上哪有那十全十美的事。咱们要娶的是人家闺女。又不是她嫂子。能过的去就中,懒点馋点也没啥,只要不出格就中了。”

巧真劝着自己的娘,三儿愿意,她就没话说了。毕竟是三儿要成亲,是他要和人家过一辈子。而不是自己。

“你说的也是,哎。三儿这事,娘本以为容易,可相看了不少家,才知道作难。那些说亲的家里是都不错,可那闺女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

“也是娘眼界高了。看谁都不合适,都不对心思。才有了后来这档子事。”

周氏其实对于月兰也不是多满意,因为对方有那样一个嫂子。

不过周氏心底善良,月兰亲娘早死,让她同情。

月兰本人又孝顺勤快,模样也不差。倒是让她最终同意了下来。

“那可提亲了?对方可愿意?”

巧真询问着。

“还没,只是先打听了情况,相看了下,还没有正式走过场,不过也差不多了。娘打算等你出了月子去提亲,等明年给他们成亲。三儿成了亲,娘就不愁了。算是了了一大件心事。”

“不过她那个嫂子……哎,你是不知道她嫂子那劲。开始听说有人相看她妹子还说风凉话,结果一知道是咱家,就舔着脸凑上来了,那脸让我看了都觉得膈应。”

周氏是真看不上月兰的嫂子。现在说起来,表情都难看。

“她那个嫂子真恶心人,看见了我,拉着我胳膊说话那亲劲别提了,一口一个嫂子,一口一个她妹子咋啦咋啦。好像谁不知道似的。这还没说成呢就到处去和人说要和咱们家结亲了,还去咱们家吃胡辣汤,吃烩面不给钱,说都是自己家里人,那恶心人劲……就没见过她这样的人。”

玉花嚷着,一脸的气愤。

巧真偷偷的笑了下,自己这个大嫂原来也是个这样的人,现在说起人家来倒是一套一套的。

不过对方这个嫂子实在不咋地,希望那个闺女是个拎得清的,将来不会因为这个和婆家人闹矛盾。

“怕她啥,咱家啥都怕,就是不怕泼妇,到时间结了亲,她吃点喝点都没事,要是敢上门说难听的,要是敢胡来,看俺不把她打出去。”

周氏脸板了起来,对于她看不惯的人,她不会客气。

对于这件事,巧真并没有多说,生活本就是这样,总有不如意,总有磕绊,太圆满就不是过日子了。

几人说说笑笑的,倒也缓解了巧真的疼痛。

等吃过了午饭,巧真让周氏和两个嫂子回去了。

家里也一摊子的事,不能总在这里呆着,自己也没啥事。

周氏看闺女挺好的,孩子也能吃能睡,没啥毛病也放心了。

现在镇国公在府内,她们不好住下,所以就叮嘱孙菊花多看顾巧真,有事往家里送信,她们做马车走了。

到了第三日巧真才有精神些。

下体虽然还是疼,可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在长好,不如前两日疼的厉害。

孩子倒算听话,吃饱了也不闹人,就是呼呼大睡。倒不用太操心。

巧真倒也能吃能睡,就是有些想陈轩宇和她的闺女柔柔。

她这几日都没见柔柔。

因为产房血腥气重,怕对柔柔不好,孙菊花一直都没带她过来见巧真。

巧真听说柔柔很想自己。晚上会哭,陈轩宇夜里都去陪着她,看她睡了才离开。

听的她心里挺不滋味的。

到了第四日,巧真刚给孩子喂过奶。

门口响起了问安声。她咧嘴一笑,知道是陈轩宇领着柔柔来了。

进了屋子,巧真的目光落在二人的身上。

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的两个人让她瞬间眼睛湿润了。

这是她最爱的两个人,和她生命息息相连的两个人。

才几日不见,她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娘。”

小柔柔看着牀上半坐着的娘亲,双臂一张,飞扑过去。

巧真伸胳膊接住了她的闺女,看着陈轩宇,她的眼眶发热起来。

陈轩宇也走了过去。坐在牀边,定定的看着巧真,拉住了巧真的手,握在了一起。

巧真也看着陈轩宇,两人并没有说话。可一切都在不言中。

“娘……”

小柔柔喊着,唤回娘亲的注意力,娘怎么能只看爹爹不看自己呢。

“…想…”

小柔柔又憋出了一个字,意思是她想娘亲了。

巧真把注意力放回了闺女的身上。

她伸手去摸闺女的脸,笑着说道:“柔柔想娘亲了啊,娘也想小柔柔了。这才几日柔柔就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啊。娘让人给柔柔做好吃的好不好?”

她问着女儿,怎能不牵挂呢。

小柔柔点头,她虽然不是全然能明白,她多少还是能听懂一些的。

“去看看孩子吧。”

巧真抬起头对陈轩宇说着,他进屋就直奔自己来了,都没有看儿子一眼。

陈轩宇点头。起了身,去小牀边看他的儿子。

他是越看越爱,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好。

巧真用力把闺女抱上了牀。让她坐在了自己的身边,和她说着话。

陈轩宇挥手让婆子们退下,只留了孙菊花在屋内。

“父亲的意思是等怀恭九日时办酒,京城那边催的太急,他有可能等不到孩子满月办满月酒了,让我问问你的意思,你觉得如何?”

陈轩宇商量着巧真。

因为巧真以前和他说过,孩子不能办洗三礼。洗三礼太折腾孩子,容易把孩子折腾病了。

所以柔柔并没有办洗三礼,只办了酒。

巧真说孩子不过满月没有什么抵挡力,容易生病,最好只办满月酒。

本来他们也是这样打算的,可现在有了变化。

这是嫡孙又不能不办,所以镇国公他们就商议了,准备在孩子九日的时间办酒。请镇子上交好的人家,还有亲戚一起热闹热闹,算是庆贺。

“行啊,那你安排吧。是在府内办还是去酒楼?”

巧真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镇国公不可能不回京,能拖这么久已经是极限了。

老人有这样的心愿,自己该满足才是。

“在府内办,到时间把镇子上有名的大厨请来府内料理就是,这些你不用操心,我安排就是。”

陈轩宇不忍巧真操心。

“那就辛苦你了。”

巧真对他笑了一笑。

“等会把孩子抱出去给父亲看看吧,他一定想看看孩子,包裹的严实一点,没事的。”

巧真是不愿意孩子出去吹风,可不能因为这个就不顾忌老人的想法。

“恩。”

陈轩宇点头,他知道父亲特别想见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