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校园龙隐-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小莉对着喇叭大声叫道:“各单位注意,各机组注意,《血浴》第七十三场,开机!”
    于是,所有摄影机的镜头,全对准了酒店三楼的电梯间。
    电梯数字从一,跳到二,到三的时候亮成红色。“叮”的一声中,电梯门左右一分。
    外披着一件白色长风衣,里面穿着三件套白西装,足蹬白皮鞋,眼戴墨镜,梳着油光发亮反梳背头的刘枫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身后,则是一身黑装的张少宇,他鼻梁上架的那副金边眼镜和刘枫的墨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张少宇抢先几步,赶在刘枫的前面,朝有群众演员走动的三楼走道左右打量了两眼。
    “阿杰,用不着如此谨慎,我不相信刘大麻子他们敢跟我玩阴的。”刘枫昂首挺胸,边走边道。
    张少宇目光一凝,黑亮的眼中有一丝忧郁之色浮现,他微皱着双眉,说道:“大哥,我觉得还是小心为妙。近来道上有传闻,刘麻子对与我们平分江城很不甘心,很可能会有什么举动。”
    他的这个表情,使得全神盯着小屏幕看戏的吴济眼睛一亮,喃喃自语道:“嗯,我就知道这小子肯定行,这个角色,他完全演得传神到位……”
    刘枫突然将脚步停了下来,将墨镜取了下来,对张少宇沉声问道:“你怎么乱改台词?我记得应该是‘近来江湖传闻’!”
    “卡!”吴济大喝了一声,不满地问道:“刘枫你怎么回事?!”
    “张少宇自作主张,乱改台词,谁知道他接下来是不是还会乱来,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停下来,提醒他一下。”刘枫理直气壮地答道。
    “我操!刘枫,亏你还是他吗的影视明星,剧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演员不是讲究他妈的临场发挥吗?只要整个意境把握住了,不影响整个剧情,你他妈的有必要和我扣字眼吗?”张少宇可没将刘枫当什么“大神”看,愤然骂道:“老子就知道你这孙子看老子不顺眼,故意鸡蛋里挑骨头,玩阴的是不,老子随时奉陪,操!”
    在没镜之前,张少宇耐着性子和刘枫讨论剧情的时候,刘枫摆出一幅行家理手的姿态,说他这也不是,那也不对,而且对张少宇擅自改妆换道具措辞激烈,当时如果不是张小莉在旁使劲压着他,张少宇早翻脸了。
    现在见刘枫又在台词上故意挑刺,张少宇当然忍不住暴发了。
    张少宇如此强烈的反应,将吴济和肖胡子等人都怔住了。
    “你你……你怎么开口就骂人……”刘枫脸都气白了。
    “骂人?老子还想揍人!”张少宇逼近刘枫,指着他的鼻子冷笑着说道:“姓刘的,你真认为我刚才那句台词,值得将拍摄中断吗?”
    刘枫被张少宇逼得一步一步后退,惊慌失措地说道:“你……你想干什么……”
    “张少宇!”吴济沉喝一声:“你给我过来!”
    张少宇朝面无人色的刘枫鄙夷地呸了一口,没再理会这个小人,回头向吴济走去。
    “我靠!这个张少宇什么来头?居然敢如此骂枫哥?”
    “是啊!现在圈子里有敢不卖枫哥的面子,他敢如此嚣张,估计有什么背景。”
    “呵呵,得罪了枫哥,你日后想在圈子里混,难?!”
    “其实他刚才演得的确挺好的,我也不明白枫哥怎么会突然停下来……”
    “我记得他,他以前是个临演,还当过一次替身,记得当时他还扭伤了。”
    “敢和枫哥叫板,只怕他这次的角色得取消了,有好戏看了。”
    “……”
    一时间,整个剧组像开了锅似的,议论纷纷。
    磨练篇 第七十三章(下)
     更新时间:2009…5…10 18:51:09 本章字数:5553
    张少宇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从容地走到吴济面前,淡然问道:“吴导,什么事?”
    吴济将他拖到导演组的后面,低声说道:“小子,你搞什么鬼,刘枫这家伙虽然是个孙子,但我们还得请他继续将戏拍完,你这么一闹,他如果不将你挤走,他还脸在圈子里混啊!”
    “大不了不演,换人呗!”张少宇无所谓地答道:“吴导,我不想让您为难,宋杰这个角色,您还是换人吧。”
    “唉!你真是年轻气盛。”吴济喟然长叹一声,说道:“估计如果不换人,刘枫绝对不会将这场戏继续拍下去了。”
    “吴导,反正剧组多的是事要人做,要不我先去外景组混混?”
    “你刚才的角色演得非常到位,奶奶的,老子还真不想换人。你先在这呆着,我看有没有办法帮你调解一下。”
    “吴导,您就别费劲了,还是抓紧时间换人,剧组在这多耽搁一天,那可都是银子呢。”
    “嗯,你先到外景组呆段时间也成。”
    吴济让张少宇去找张小莉,他则去和肖胡子、老李商量换人的事。
    在影棚的外围,张少宇找到了正和唐奎一块搬东搬西的张小莉。
    见张少宇走过来,张小莉将手中的道具放下,对张少宇竖了竖拇指,低声笑道:“刚才真过瘾,少宇,敢当面把刘枫骂得如此狗血淋头的,你是第一个,牛!真牛!”
    “牛?我没觉得,不然岂不是太抬举刘枫这孙子了嘛!”张少宇淡淡地笑道。
    “张哥,有事记得招呼我一声。听小莉姐讲,那个叫刘枫的家伙,不是什么好鸟,你得当心他使坏。”唐奎抱着一大堆当道具用的砍刀钢管走到张少宇身边,关切地说道。
    “怕他个?!操!”张少宇透过人群,朝正在导演组和吴济指手划脚的刘枫瞄了一眼。
    “少宇,以刘枫的为人,他肯定不会再让你演宋杰这个角色了,真可惜,你错过一个难得的上镜机会了。”张小莉惋惜地叹道。
    “呵呵,小莉姐,你不是说过,有实力就会有机会吗?”张少宇弯腰在地上也捧起一堆道具,笑道:“这些东西要往哪放?”
    张小莉呵呵笑道:“看来你是早有了打杂的思想准备了。不过,只要吴导肯罩着你,你随时都会有机会的。呵呵,往那边放,跟我来吧。”
    这场风波,以剧组换人为条件,使得《血浴》第七十三场可以按计划继续开拍。
    张少宇第一次以配角的身份上镜在观众面前亮相的机会,由于刘枫从中作梗,加上他自己的冲动,就这么“流产”了。
    但张少宇一点都没将这事放在心上,相反,他觉得和唐奎一块呆在外景组,比演那劳什子配角角色好玩得多。要知道,拍外景,多的是全国各地到处观山看水的机会。
    在瑞景大酒店的这场戏花了三天时间,才全部拍完,刘枫在收工的当晚,便匆匆离开成都,飞往长沙。
    这三天,张少宇虽然在剧组帮着打杂,就连临演都没捞着,但有四星级的商务标准间住着,不用再回学校的宿舍,同样觉得挺舒服的。
    连他都感觉很爽,更别说从来没住过宾馆的唐奎了。
    剧组里本就没太多的脏活累活,一日三餐吃住都在瑞景,张少宇对现在的这份工作,相当满意了。
    三天中,刘枫也没来找张少宇什么麻烦,好像他觉得将张少宇挤出了剧组去打杂,也解气了。
    剧组在开了个简短的总结会后,兵分两路,吴济他们的大部队乘火车赶往长沙,肖胡子则带领外景组的人马,组车队一路拍摄外景,一路由西向东,到长沙会师。
    在离开成都之前,张少宇回宿舍去了一趟,和赵静通了次电话后,将电脑委托物流公司托运去长沙。
    他只带了几套随身的换洗衣服和日常用品,其他的床单被套全扔了,反正这年头,只要身上有钱,到哪都能安家。
    两万块的签约金,张少宇花了不到一千块。他存了一万五千元进银行,并办了张新的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身上揣着四千多块现金,足够这一路上花销了,何况吃住都由剧组包办了,不用他掏钱。
    外景组由两辆三菱帕杰罗越野吉普和一辆南京依维柯组成,组员并不多,算上三个专职司机,才十一个人。
    也不知是吴济的特别交待,还是肖胡子本身就对张少宇有好感,他安排张少宇和他同一辆车,加上唐奎,和另外一名叫周小兵的摄影师,以三菱帕杰罗车内的宽敞空间,一点都不感觉拥挤。
    肖胡子大名叫肖远,以前也当过演员拍过戏,而且是北京戏剧学院正牌科班出身,在平时的闲聊中,他教了张少宇很多演技方面的经验。
    车队走走停停,在离开成都的第三天,他们到了青台山附近的青台县城。
    当晚,外景组入住在青台县青台宾馆。
    说是宾馆,其实是原来的县政府招待所改建而成的,档次自然比瑞景那种四星级酒店差得远了,不过,两个一间的标准间各种设施还算齐全,电视、空调、淋浴都有,主要是房价便宜,只要五十块一晚。
    吃过晚餐后,张少宇和唐奎回到他俩的房间。
    冲了个舒服的热水澡,张少宇围着洁白的浴巾从洗手间走出来,感觉房内的空调效果还真不错,室外温度只有摄氏二度,但房里最少有二十度。
    看到唐奎正对着电视机发愣,张少宇不由笑道:“奎子,在想什么呢?”
    “张哥……我……”唐奎欲言又止。
    “傻小子,不就是想家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明天我陪你回去一趟。”张少宇走过去在唐奎的头上轻轻拍了拍,笑道:“我记得你对我说过,你家就在青台山里的青水村,我们车队一进青台县,我就看出你小子有点魂不守舍的样子。放心好了,我向老肖请了一天假,反正明天组里任务不多,我陪你回家看看。”
    “张哥,没想到你还能记得我家在哪……”
    张少宇一边用白毛巾拭着头上的湿发,一边说道:“呵呵,我也是到了青台县才想起来的,好像你在网吧工作的时候,就对我提过,奎子,你们那里是不是很穷?”
    “城里人常说的贫困山区,应该就是指我们村那种。”
    “你过年也没回家,这次有机会回去看看也不容易,奎子,身上钱够用吗?”
    “够了,我还有三百多块,明天给弟弟妹妹买几件新衣服,再给我娘和爷爷买点好吃的,应该足够了。”
    张少宇将毛巾朝桌上一扔,顺手从床上将他的外套拿起,从内口袋里抽了两张百元大钞,稍稍犹豫了下,又多数了三张,将五百块塞到唐奎手中,说道:“这钱你先拿着,我也不是什么大款,你弟妹不是还在上学吗,明天替他们一人买个新书包,再买点学习用品,另外再给长辈们买点补品意思意思。咱们在外面混,难得回家看看,别显得太寒酸了。”
    唐奎知道张少宇说一不二的性格,也没和多推辞,紧紧地捏着这五张百元大钞,眼睛里泪水在打着转,“张哥……”
    “甭跟我废话,这钱我是借给你的,你挣到钱后可得还我。”张少宇打断了唐奎已经到了嘴边的感激话,说道:“现在什么也别想,去冲个热水澡,然后上床睡觉。”
    唐奎强忍着将即将要流出来的泪水逼了回去,把钱收好,没再向张少宇多说什么,低着头走进洗手间。
    这天正好是周未,电视里正好现场转播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对阵双方竟然是张少宇最喜欢的AC米兰和尤文图斯,张少宇哪有半分睡意,躺在被子里兴致勃勃地看球赛。
    唐奎冲完澡后,也没睡,而是拿着纸笔,趴在床上不知在写些什么。
    起初,张少宇并没注意,但球赛中场休息播放那些败兴的广告,气得他将电视机给关了,扭头看到唐奎正在趴在床上咬着笔头,不由问道:“奎子,在写什么呢?”
    “张哥,我在计划明天该买哪些东西,现在挣钱太不容易了,我不能乱花。”
    “呵呵,没看出咱们奎子还是个会持家的小男人嘛!”
    “呵呵!”唐奎用笔头搔着脑袋,笑了笑。
    “拿过来我瞅瞅,看你是怎么计划的。”张少宇拿了个枕头垫在背后,坐了起来。
    唐奎依言将那张写了大半张的便笺纸递到张少宇的手中。
    这一是份明天的采购清单:
    妹妹:衣裤一套,围巾一条,保暖鞋一双,手套一付,书包一个,文具盒一个,钢笔一支,水彩笔一盒;
    弟弟:衣裤一套,球鞋一双,书包一个,文具盒一个,钢笔一支,饭盒一个;
    妈妈:毛衣一件;
    爷爷:
    “怎么你爷爷的没写啊?”张少宇不解地问道。
    “我不知道给他老人家买些什么比较合适一点。”唐奎苦着脸答道:“不然,我爷爷肯定得骂我糟蹋钱。”
    “也是,老人家的礼品是最难买的,如果是城里人,随便买点脑白金脑黄金就行,不过,你们乡下山区里肯定不流行这个,你要是买回去,还真得挨骂。”
    “是啊,张哥,你说我给爷爷买点什么东西好呢?”
    “让我想想……”张少宇嘀咕道:“按你说的,你爷爷是练武之人,身子骨肯定还算硬朗,对那些中老年补品之类的东西貌似会比较反感,要买就得买个实用点的。”
    “张哥,你是有学问的人,你帮我想想吧,我实在想不出买什么是好。”
    “靠,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还是明天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什么再买什么吧!”
    “这个……”
    “别这个那个了,就这么定,明天我帮你当参谋,靠,我得看球赛了。”说着,张少宇打开电视,继续观看他的意甲球赛。
    第二天,二人起了个大早,唐奎换了身新衣裤,打扮得精数抖擞的,在青台县的小商品市场足足逛荡了差不多两小时,才将唐奎清单上的东西买齐。
    张少宇在经过小家电用品柜台的时候,灵机一动,让唐奎替他爷爷买了个三十多块的无线收音机,理由是可以让老人家多了解一下现在的社会时事变化。
    这一通采购下来,花了差不多六百大洋,没张少宇赞助的那五百块,唐奎身上那点银子还真不够用。
    从商场出来,二人拎着好几大袋物品,直奔青台汽车站。
    青台县去青台山的车,每十五分钟便有一班,相当方便。中巴车在山道崎岖不平的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半小时,方到达青台山。
    唐奎说下车没多久就可到他家,谁知他嘴里的这个没多久,竟然是在两旁没什么人烟住户的山路上步行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走山路和逛马路的差别可大了,张少宇喘息着望着前面除了山还是山的羊肠小路,问道:“奎子,还有多远啊?”
    唐奎从小久走山道,一点都不觉得累,他兴奋地指着前面的山梁说道:“张哥,马上就到了,翻过前面那座青羊岭,就是我们村了。”
    “我靠,还要翻过前面那座山啊!你小子知不知道什么叫望山跑死马啊!”张少宇两眼翻白地叹道。
    “张哥,你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山路吧?”唐奎回过头笑道。
    “我现在算是明白当年红军长征有多苦了。”张少宇拧开手里那瓶矿泉水,仰头喝了近大半,喘着粗气说道:“奎子,我在学校跑马拉松都没这么费劲。”
    “呵呵,张哥,那你就当体验一回山里人的生活吧。”唐奎难得一次和张少宇开着玩笑说道。
    感受到唐奎回家的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张少宇当然不会拂他的兴致,他以袖拭了拭脑门上的汗,笑道:“路虽难走,不过风景怡人啊!”
    说着,他迈开大步继续前进。唐奎笑呵呵地紧跟在他身后。
    小路依着山谷,穿过树林、盘旋曲折,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翡翠般的山峦……
    半个小时后,张少宇终于看到唐奎向他描述过的青水村了。
    一座麻石小桥将村子和这条唯一通向山下的小道连接起来,桥下溪水潺潺而流,清澈见底。
    桥头靠山坡的一块嶙峋怪石边,一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穿着一身补丁层层的破棉袄,手里拿着一条赶羊鞭,嘴角咬着一根青草,正睁大那双深陷入眼窝的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由远而近的张少宇和唐奎。
    “奎子哥?是奎子哥!”牧羊小孩看清了唐奎的长相,回过头朝村里大声叫嚷道:“奎子哥回来了,奎子哥回来了!”
    他的叫声,惊动了山坡了那几只黑山羊,几双山羊眼机警地东张西望,像是张少宇和唐奎的突然到来,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唐奎抢先了几步,越过这座年代已久的陈旧麻石桥,走到牧羊小孩的身边,摸着他的头笑道:“是狗娃呀!你怎么没上学而在这里放羊?”
    “家里不让上,说学费太贵了,上不起,还是放羊有出息,等羊大了,还能买个好价钱,就可以吃到肉了。”狗娃天真的笑道。
    “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张少宇感慨地在心中叹道,没来由的,他觉得听着狗娃的这话,有种心酸之感。
    很快,狗娃的叫声,引来了一大群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小孩。男女都有,围着唐奎叽叽喳喳问长问短。
    从孩子群里,唐奎忽然看到一个他十分熟悉的身影。
    那是一个十三四岁左右的女孩,是这群孩子里面个头最高的,穿着一件有七八个补丁的红棉袄,有些补丁缝里还朝外冒着破旧的棉花。她扎着两条羊角小辫,瓜子脸被山风吹冻得红红的,使得她的小脸蛋皮肤有点糙。
    在张少宇眼里,这个女孩谈不上漂亮美丽,但是,她那双清纯得有如一泓净水般的大眼睛,绝对是张少宇从没见过的美丽眼睛,它仿佛没受到尘世里任何的污染,清灵、质朴、纯真,没有半点瑕疵,宛若这群山之间的灵气,都汇聚到了她的眉目之间。
    “哥,你过年都没回家,怎么今天突然回来了?”女孩的问话,没有她年龄相符的稚气,水灵灵的大眼睛里隐含责备之意。
    “妹子,你这个时候应该呆在学校里啊?你难道也弃学了?”唐奎将手中的装满礼物的袋子放在地上,拉着妹妹那双长满了冻疮的小手,关切地问道。
    “哥,咱回家再说吧。”女孩显得很理智地答道。
    唐奎点了点头,弯腰将地上的袋子重新提起。
    女孩很懂事地帮他分拎了两个袋。
    “张哥,这是我妹妹唐芳。”唐奎指着妹妹给张少宇介绍道。
    “你好,我叫张少宇。”张少宇点头为礼,笑道。
    “你好。”唐芳似是有点怕和陌生人说话,腼腆地低着头和张少宇打了个招呼,然后对唐奎说道:“哥,我们先回家。”
    唐奎“嗯”了声,领着张少宇,走进了青水村。
    走进村里,张少宇才明白,原来电视里播放的那些贫困山区的情况并不是做节目做出来的,至少,他现在亲眼看到的这个青台村,比东方时空专题报道的那些穷山穷村更显得贫瘠落后。
    磨练篇 七十四章(上)
     更新时间:2009…5…10 18:51:21 本章字数:5625
    极目所至,张少宇没看见一栋象样点的房子,二十多幢房子中,居然没一栋是红砖瓦房,都是土筑为墙,茅草为顶。假如不是看到村里还有几条交织纵横的电线,张少宇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原始社会。
    一路上,他没看到一个青壮年男女,全是老人和小孩。
    跟在唐奎身后,转了两条麻古铺砌而成的村道,进入张少宇眼帘的,是一幢依山而建,,筑在斜坡上的茅草土墙屋。
    房子不算小,占地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三面都是葱郁的山林围绕着,只有南面是块开阔地。窗都是纸糊的,朱漆大门上也是斑剥见底。
    登上碎石砌成的弯弯扭扭的小台阶,越过几只老母鸡在啄食的晒谷坪,张少宇看到堂屋大门的门槛上,坐着一个穿土布破袄的老人。
    老人斜依在门框上,似睡非睡的样子,看起来是那么的孤独。
    “爷爷!爷爷!我哥回来了。”唐芳隔老远便大声喊道:“妈,妈,我哥回来了。”
    老人似是有点耳背,没听到唐芳的招呼,直到唐芳走到门口,在他的耳边大声再喊了声,方睁开那双眼神有点昏浊的老眼。
    唐奎走到老人面前,朝老人“卟”一声双膝跪倒,垂首说道:“爷爷,奎娃回来看您了。”
    爷爷的神态显得很平静,眯眼端祥着唐奎,上下打量了几眼,满是刀刻般深皱的老脸上,浮现一抹慈祥的笑容,摸着唐奎的脑袋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唐奎从地上爬起,将爷爷从门槛上扶了起来,朝屋里走去,边走边问:“爷爷,您老人家近来身体还好吧?”
    “呵呵,快时棺材的老骨头了,有什么好不好的,奎娃,进里屋去看看你娘,家里全靠她一个人撑着,铁打的人也会累跨啊!”爷爷叹然说道。
    唐奎把爷爷扶在一张破旧的竹椅上坐下来后,回过头朝张少宇看了一眼。
    张少宇以目示意,让唐奎先进屋去看娘,别只顾着招呼他。
    唐奎点了点头,向堂屋东边的里屋快步走去。
    张少宇这时将唐奎刚扔在地上的几个袋子都拎到了堂屋里的那张旧八仙桌上,移目四处打量了一番唐奎的家。
    现代化的家电,在这个屋里找不到半点影子,家徒四壁,这四个字用来形容这个家,一点都不夸张。二十余平方米的堂屋里,除了一张陈旧的八仙桌椅,就只有几条小板凳,有两条还只有三条腿。
    西墙上,挂着一付张少宇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