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百姓,面带惶恐之色,有男有女,在士兵看管下,不敢发出声音,却是严令拉上来搬运石块的百姓。
  不去看那些百姓的恐惧表情,钱庆复阴沉着面孔,顺石阶下去来至城楼监管房。
  这里赫然成为钱庆复临时歇息所,他刚在椅上坐下,就有人来至门外。
  “主上,许先生求见。”侍卫在外面禀报的说着。
  许先生许进,是钱庆复的心腹谋士,是钱庆复最宠爱的三夫人的胞弟,向来是在永昌郡内是重要人物。
  钱庆复听说是他到来,就说着:“让他进来吧。”
  “是,主上。”
  不一会,有一消瘦男子从外面走入,就算在这时,还有几分风流潇洒,只是一双眼睛布满了血丝,黯淡无光。
  一进来,许进先是朝坐上的钱庆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一脸忧色的说着:“主公,永昌城已被大军困住,听闻城中守军骚乱不断,只是昨夜,就有一百多人逃走,再这样下去,恐怕军心大乱,主公,您早做定夺才好。”
  “哦?军心大乱吗?”钱庆复重复着这一句,抬头盯住许进,看了一会。
  就这一会,只看得许进冷汗直冒,钱庆复收回目光,淡淡的说着:“那依你所言,该如何才能扭转局面?”
  许进干笑两声,不过想起城内情况,犹豫了下,壮着胆子劝的说:“主公,依小人之见,这仗是不能再打下去了。这一时蛰伏,其实算不得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下永昌郡已是在蜀军的掌控中,只这座郡城,也守不得几日了,若是再耗下去,不仅城中百姓恐生叛意,便是城下的王弘毅也不会再容得主公您。不如,主公先假意归降于王弘毅,暗地里慢慢恢复实力,来日有了机会,再谋东山再起也不迟……”
  “你的意思,是在劝我归降王弘毅?”钱庆复目光冷冷的盯着许进。
  许进忙说着:“主公,只是假意归降,有朝一日时机到了,您还可再谋东山再起啊!”
  钱庆复却显然是不想再听下去,猛地站起身,冲外面喝着:“来人。”
  “主上!”听得动静,几名全副武装侍卫从外面进来。
  钱庆复一指对面已吓得面色发白的谋士:“将他拖出去,斩!”
  “是,主上!”几名侍卫不由分说,上来拖起许进便向外走。
  “主公,您不能这样啊主公许进在你身边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主公,便是不看在许进为您奔波多年的份上,看在家姐的情分上,请主公饶许进一命啊主公……”许进被拖出去后,喊声越来越远。
  直到声音再听不到,钱庆复方阴沉着脸,重新坐下。
  端起茶盏,刚喝一口,就忍不住啪的扔落在地。
  “主上!”听到里面声响,立刻又有人进入,却见主上面色阴沉的坐在那里。
  “退下。”钱庆复抬眼看着进来的侍卫,说着。
  “诺。”侍卫见主上无事,恭敬的倒退而出。
  “等一下,让傅信到这里见我。”钱庆复突然说着,傅信是心腹爱将,一手提拔,可所谓忠心耿耿。
  “是,主上。”侍卫闻言,应声而退。
  不一会,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武将从外面迈步进来,在门口处停下来:“末将傅信,见过主公。”
  “与我一同到城头上一观吧。”钱庆复站起身,向外走去,在经过傅信身边时,说着。
  “诺。”傅信恭敬的跟在钱庆复身后向城头走去。
  当来至城头,望着下面的大军,钱庆复忍不住抚上自己身上的伤口,暗叹一口气。
  对于城中军心不稳的事,他其实洞如观火。
  之前兵败险些丧命,虽是逃回城中,却大势已去,就算有着亲兵弹压,也无济于事了。
  “真到城破时,就让这永昌郡城与我钱庆复陪葬,断不能落到王弘毅手中。”他暗暗想着说着。
  “傅信。”片刻,钱庆复喝着。
  “末将在。”
  “前几日让你准备的东西,可都准备妥当?”钱庆复看向身旁心腹,问着。
  “主公,已准备妥当了。”傅信脸色微变,却恭敬的回着。
  钱庆复点点头,脸色阴沉不定:“那好,今日午夜,按我之前吩咐的进行。”
  “可是,主公,如今城池尚在,这样做……”闻言,傅信脸色大变。
  “怎么,我兵败至此,连你都要背叛与我不成?”钱庆复沉下脸,说着。
  傅信立刻跪倒在地:“末将不敢。”
  “那便按我吩咐的去做。”钱庆复厉声说着。
  “……诺!”
  永昌郡城外,连绵大营,望上去壮观。
  此时夜幕深沉,各个营帐内已油灯已经熄灭。
  唯有主营帐中,灯火通明,桌上满是文件,在塌前摆放着几卷书,王弘毅此时正半躺在塌上,翻阅着书。
  只看了一会,就觉困倦,随手置在一边,躺下后,稍微闭目养神。
  这时,有侍从将晚膳给他送进来。
  王弘毅看着地上摆放的几样饭菜,食欲不振。
  “只留下这两样就可!”王弘毅只留下其中两样,余下都让侍从端了出去。
  勉强将饭菜食罢,侍从进来收拾妥当,王弘毅起身,走出营帐。
  “主上!”外面的人见他出来,恭敬行礼。
  王弘毅摆摆手,令他们不必拘束,各司其事。
  而他立在账前,望着永昌郡城方向,微微出神,距离上次战役,已过去三日,现在永昌郡已经基本上落在手中。
  永昌郡城虽然还有四千敌军,可是根据情报,这已经是不堪一击,只怕明日一攻,一天都撑不下来。
  若非是希望更好的得城,今天就攻了。
  “情况如何了?”这时,一道人影来至王弘毅面前,王弘毅淡淡问着。
  “主公,许进已被钱庆复斩首,劝降已告失败。”黑影回答的说着。
  “那按计划行事,策反那几个官将献城归降。”王弘毅说着。
  “诺。”黑影悄然退下。
  不过,在王弘毅思考片刻,再次将目光投向永昌郡城方向时,眸子猛地睁大,只见城中一处,火光冒起,冲天而起。
  “哈哈哈哈……”郡守府邸燃起大火,钱庆复站在府邸一处小楼中,望着城中情景,笑声凄凉。
  “傅信,连你都背叛了我!”望着城中并没有出现预定的大火,特别是粮仓方面,钱庆复疯狂的大笑着:“不过我至少能烧着这府邸。”
  钱庆复大笑着,大步走入火海,顿时,火焰升腾,将他点着,似个火人,这人却丝毫不觉得痛一样,在火中还是哈哈而笑,直到变成了一团焦骨。
  这府邸焚烧,周围的民居更是大乱,哭喊声和惨叫声连绵,到处是奔跑逃亡的百姓,也有着趁机掠夺的士卒。
  火光冲天,仿佛人间地狱。
  傅信闭眼,长叹一声:“大帅,不是我不跟你走,这实在荒唐,城中数万百姓,数千儿郎,还想活命呢!”
  别说是焚城了,就是把粮仓全部烧了,自己执行的人,一个都活不了,这粮仓可是集中了全郡大部分粮食。
  至于焚烧整个城市,这钱庆复实在疯了,不可能有谁,到了这地步,还有这个控制力,谁也不可能。
  纣王商朝六百年天下,到了这地步也只能焚个鹿台。
  默默看了片刻,转脸对着伺候在身边的军将说着:“迅去打开城门,迎蜀侯入城!”
  王弘毅这时一直看着城中变化,一刻时间后,就接到了消息。
  “什么?钱庆复自残了?傅信率兵出城投降?”
  永昌郡城出现这变故,对蜀军来说,这自是入城的好时机。
  当下王弘毅不再迟疑,立刻令:“命丁虎臣率一都入城,令降将傅信配合,控制城内,不许掠夺,并且灭火。”
  王弘毅自己,甚至大部分军队,都不会进入城中。
  太危险了,只有等待明日一早,才是进城的时候。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初建八旗(上)
  王弘毅站在了高台上,眉头深锁,看着城内。
  上百个近卫静静护在左右,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
  其间不断有斥候飞马禀报城中的战况。
  钱庆复再次被明确死亡,降将傅信也很配合,但是终有些军队不受控制,当然,最可恶的还是山间族的几个小族,这几个小族来的慢,结果倒没有损失多少,这时就在城中肆虐了起来。
  这部加上反抗的残余部队,有一千余人,已经被丁虎臣分割包围,有一个百人队不惜性命冲击出来,终被丁虎臣所阻,并且包围消灭。
  就算在城外,还能听见远远的杀声,以及城中的火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片刻后,一个斥候飞马而来,给王弘毅报告了一个好消息:永昌郡城已完全被控制在手里,城中现有永昌军,都弃械投降,丁虎臣和降将傅信,在城门口等待。
  王弘毅听了,喃喃叹息:“一将成名,万骨枯!”
  不过,已经打下了永昌郡,这永昌郡一下,越山郡虽有着六千人,却绝对不可能抵抗,一缴就可平定。
  甚至说不定不消几天,越山郡节度使程用功,就会前来献印。
  西益州有七郡,看比我们还多了一郡,越山郡和永昌郡一降,建山、越成、庆河、广宁都会落入手中。
  就是时候派丁虎臣去定南郡当平蛮将军。
  唯汉族人口不多,山间族势大,这时就要排上日程了。
  王弘毅缓缓环视将士,对他们士气感到满意,这才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环视半晌,王弘毅吩咐:“进城!”
  “诺!”
  大军向着城内而去,自有军队先入城,等中军到了城门,虎贲卫整列向前,形成着一个保护区域。
  城门处,三丈一哨五长一列,站地都是丁虎臣派遣的军兵。
  见王弘毅过来,黑压压一片人群,轰然一声齐刷刷的跪倒在地:“我等罪官(将)拜见蜀侯!”
  这时,正巧太阳腾空而起,金黄色的光辉洒了下来,透过点点金色,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薄光。
  可以看见,城门口除此,清静冷寂,王弘毅淡淡一笑,这些人都算是降官,甚至算是献城有功,这时不好多问,说着:“起来吧!”
  降迎的人群又各自按照身份的高低,唱出名字,并且奉上旗帜、长刀,户册之类象征性的事物,也难得他们在一晚上,能找出来。
  收下后,大军进入城中,沿街露出墙头的民居中,当然也有人家,个个门户禁闭,不敢出来,随着大队的行进,道道金光,错落在街道上。
  只是越向里走,王弘毅的脸色越是难看,到最后,队伍更是直接停下来,这时倒不是开始时个个门户禁闭了,大批百姓出现在眼前。
  因为火光还在燃烧,虽有不少人在救火,却难以将火势控制下来,这些失去了家园的百姓,哭喊着。
  看到这满目凄惨之状,又看见有些埋下的火种,王弘毅心头仿佛被某种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怒气随即升起。
  钱庆复竟想拖着满城百姓赴死,真是混账之极,原本一点同情立刻消失不见。
  “传令下去,众军速速扑灭城中大火,并且救助百姓!”王弘毅随即下达命令。
  “诺!”几个侍卫拿着令牌,前去传达命令。
  掌权者,真的可不顾百姓生死?向上攀爬,只为自家子孙挣得荣耀光辉,世代繁衍,尊贵无尽,这些外,真的不重要?
  看着火光中哭喊的百姓,失去家园亲人而痛哭流涕的男男女女,王弘毅只觉得自己心里发沉。
  自己已经不是普通人,自家霸业和子孙繁衍,自然是必须,可更重要的是,就是承担历史和民族给予的天命。
  这句熟悉的套话,在这个位置,真是让他回味无尽。
  上天已经给了他足够的铺垫,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更有着慈母贤妻美妾幼子,王弘毅看着这一切。
  除了完成前世夙愿,奋起争夺天下,身为王者,也有着难以退却的责任。
  让自己治下的百姓不再有饥荒之苦,不再受战乱侵扰,不再妻离子散,这就是自己的基础责任。
  其次是开荒,扩大利益圈。
  王弘毅眼睛紧紧盯着眼前的一切,这样想着,这时,当然不可能有着所谓的心念一动,顿悟,导致着气运大变。
  只见鼎器在气运中运转着,丝丝白气变浓,又迅速在鼎中化成青气,从昨天开始,到现在,鼎器内从三品容器渐渐充满,等西益七郡纳入后,就是正三品容器。
  假如这容器再充足,青气就到顶了,下一步就是透出紫气,就可望进位王者了。
  现在看来,整个古益州经过大乱,元气大伤,只怕未必能支持着自己进入真正王者的行列。
  不过,可以当上蜀国公。
  王弘毅感此变化,心下自是欢喜。
  “主公,您没事吧?”将领看着王弘毅勒马沉思片刻,表情不太寻常,关切问着。
  王弘毅这时醒过神来,说着:“孤没事。”
  又指着街上那些死难百姓,淡淡说着:“扑灭了城中大火,就立刻让人把这些尸体好好埋葬吧!”
  “诺。”
  王弘毅望着眼前惨烈景象,叹息感慨:“钱庆复丧心病狂啊!”
  不愿再去多想,转过头,仔细看了看四周的地势。
  只见目前所处的这条街道,甚是宽敞,在平日里定是繁华地段。
  只可惜此时,街道两旁店铺,多为大火所毁,逃出来的百姓,脸上身上,不是血迹便是墨色,看起来惨不忍睹。
  在城中火光冲天的情况下,有些大户,主动派出人手协助蜀军扑灭大火。
  王弘毅目前所处,能看到一群青壮在一老者指挥下,极力扑灭街侧大火。
  将领顺着王弘毅的目光看去,一见这群人的作为,同样有些惊讶。
  “派人过去帮忙。”王弘毅看了一会,对身边的人说着:“还有,记下这人的名字,以及在这时帮忙的人家。”
  不管是真心,还是奉承,这善行是实在,政治讲究实行,不和宗教一样讲究所谓的看心不看行。
  “是,主公。”这人应着。
  既是王弘毅吩咐,亲军不敢怠慢,就有一营上前救援,加上原本士兵,以及百姓,大火渐渐被扑灭。
  王弘毅盯着这群人一直到扑灭了附近大火,说着:“城池财物被毁只是一时,民心所向方是根本。”
  “蜀侯说的是。”这时,远一点区域,传来应和声。
  王弘毅看去,就见之前求见的道士水镜,正立于不远处,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却不上来,他深知这时有着警卫区域,妄自跑上来只有被射杀的结果。
  “原来是水镜!”王弘毅在马上略一点头,吩咐左右:“让他过来。”
  “蜀侯这话,实在是有道理,钱庆复若是明白此理,今日不会遭此身死之事。”水镜说着,来至王弘毅马前。
  王弘毅问着:“水镜道长怎会在此?”
  “蜀侯令我招降着山间井山一族,我不辱使命,已经完成,只是归来时,见三日不到,蜀侯已破永昌城,实是可贺。”
  “只是望见城中火光,又是可悲可叹!”水镜眼望远处尚未扑灭的火光,说着:“已经失败,却还要行这滔天恶事,不但祸在阴司,还祸及家族。”
  这时,有将领过来复命。
  王弘毅吩咐下去,令维持城中秩序,巡查着城内情况。
  听闻郡守府邸的大火被扑灭,王弘毅转头说:“道长若是无其他事情,一同前去一观吧。”
  “正有此意。”水镜淡淡笑的说着。
  这时,永昌城内大火,大部分被扑灭。
  沿途所过,某些角落,犹如鬼蜮,往昔人声如织的街道,空无一人,偶然阴暗中有些人影浮动。
  几户人家,门都开着,黑洞洞的大口,裂开着,却更显的凄凉。
  虽然当初满街的尸骨都已经被收拾过了,集中到一处,但还可以看见大片的血迹,偶然有些地方,还能看见刀斧的疮痍,以及一些还没有来得及集中的尸体。
  一行人来至黑漆漆一片的郡守府邸前,这时大半已成焦碳,只有木头还在冒着烟气。
  王弘毅勒住马,有人过来行礼:“禀报主上,郡守府无一人生还,已抓住几人,说是亲见钱庆复走进郡守府自残。”
  “哦?将那几人带过来。”
  “诺。”说话间,几个降兵,被推搡到王弘毅马前。
  “你们亲眼所见,钱庆复自残身亡?”王弘毅在马上问着。
  “回将军,确是如此,大帅好像疯癫了一样,先杀了自己家人,又直冲进火海!”
  虽不识得面前青年是谁,这几个士兵看的出,面前的是个大官,眼下城池已破,自己几人更成了对方俘虏,欲保命就要乖巧行事。
  王弘毅问什么,他们就答什么,将想知道的问罢,王弘毅让人将这几名士兵带下去。
  “好一处凶险之地。”望着眼前的府邸,水镜说着。
  王弘毅扭头看他一眼,转过头,同样看向面前已被扑灭了大火,却成为废墟一片的郡守府。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初建八旗(下)
  “道长说的,可是这府邸?”
  水镜点头:“正是此地本是大吉之地,只可惜,住在此地的人,心术不正,杀人过多,现在怨气充满,反让这吉地成了大凶之地。”
  王弘毅凝神看去,的确见得黑气萦绕不散:“莫非人的心术,还能使吉地转凶不成?”
  “心术不正,寻常百姓无甚影响,就是作奸犯科,也不能危害到地气,而当权者残暴不仁,祸害的就是一郡百姓。”
  “钱庆复杀人如麻,特别是这次焚烧,都算到了钱庆复头上,钱庆复平日,鬼神拿他没办法,可一死,全郡全城的冤气都缠上来了。”
  “这地生前是宝地一处,在府邸之人都葬身于此后,又被这满郡怨气纠缠,污染了地气,就成了大凶之地。”
  “再建新府,切记不可在此地重建,此地改做庙宇,来压制凶气为上!”
  “既是如此,那劳烦道长师门,在此地建一庙宇,你看如何?”王弘毅这一番长篇大论听下来,就微微一笑,说着。
  水镜微笑行礼:“水镜便在此替师门谢过蜀侯了。”
  又说着:“井山部萨曲就在城外等候,蜀侯是否召见?”
  王弘毅想了想,就说着:“召他过来吧!”
  虽然节度使府被焚烧了,但是整个永昌城,自然有大宅。
  原本钱庆复的心腹谋士许进,是钱庆复最宠爱的三夫人的胞弟,自家就修得了好宅,王弘毅进去,就见到了高墙,还看见了大殿。
  只见正殿五间,大门三重,后殿三间,梁栋、斗拱、檐角用彩色绘饰,门窗仿柱用黑漆油饰,门上有金漆兽面锡环。
  穿过二门,还能看见一个园林,有着走廊连接。
  张玉温就说着:“这是公侯式样,这许进实是大胆,竟建此宅。”
  王弘毅看了也很满意,笑着:“为王先驱,这也算是一种,他生平十数年积蓄修建,自然有福德深厚者入住。”
  入了一处小厅,仔细看了看,很是满意,才吩咐下人上了茶,就远远看见水镜带着几人进来。
  王弘毅只看了一眼,没有吱声,自走进大厅,在椅上坐了,慢慢喝完了一杯茶,才说了声:“让他们进来吧!”
  片刻,水镜和一个老者进来,这老者就向前行大礼,伏身在地,叽哩咕噜说了几句山间语,又用汉语高声说着:“小人萨曲拜见蜀侯!”
  接下去,又是一片山间语。
  王弘毅看着,只见这老者实际上年纪不过五十,面色黝黑,有着两道浓眉,这时萨曲也看了一眼王弘毅,在他的眼中,王弘毅身上一片五彩霞光,又放出青光,照的满室满堂都是,心中大是敬畏。
  却不知王弘毅若能成太祖位,光场甚至可以笼罩全城。
  这时,水镜翻译的说着:“他说,尊贵的蜀侯,你是大地的主宰,井山部愿向你献上八十只羊,五十头牛,以表示敬畏和臣服。”
  王弘毅听了,不由哈哈大笑,目光紧紧地盯着萨曲,笑着说:“你既要臣服,孤也接受了,但是却要按照我的制度来。”
  水镜一怔,也用着山间语说了几句,萨曲也是一怔,飞快看了王弘毅一眼,磕头用汉语说着:“是,请蜀侯下令。”
  王弘毅再看了一眼,就说着:“一家出一兵,或者数兵,以十兵为一火,五火为一队,五队再加亲兵,每三百人为一牛录,设佐领一人,每五个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一人,三个甲喇一旗,旗主又称都统,你以后就按制编制。”
  本来八旗制度,五个甲喇是一固山(旗),可是这样编制的话,一个完整的甲喇,就有一千五百人,五个就有八千人,这太庞大了,必须压制到三个。
  “天道数九,孤就用八,以后山间有八旗,称山间八旗,孤可提供武器和盐,还有茶,甚至可以有条件允许你们在平原居住。”
  “你等既投靠孤,当立血誓。”
  水镜听了,有些惊色,当下叽哩咕噜说着山间语,毕竟萨曲只是简单了解几句汉语,这长篇大论,却是不清楚。
  这话虽然不多,内涵很多,水镜叽哩咕噜说着山间语,说了小半个时辰,萨曲才终于明白了,当下“扑通”一声双膝跪倒,说着:“谢蜀侯……”
  下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