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由两军指导方针不同导致。
  蜀水师依靠船小,火器,快速,实行“水上骑射战术”,就必须显一条条线状的箭头,而吴楚水师,船大而高,就实行包围拦截,中途切断的战术。
  各自指挥舰上,产生一种有规律和节奏的异音,一下接一下,这是战鼓。
  王弘毅在高空上远远看去,只见最初的战船已经靠近,接近到三百步的距离,就在这时,只见蜀军一挥令旗。
  “船转舵!”
  船就立刻偏离相对的航线。
  “竖铁板!”
  顿时,侧舷的铁板肃了起来。
  几乎同时,敌舰也在命令:“上藤盾!”
  大批刀盾兵被调到了船上,他们高举着盾牌,在侧舷左右高举,形成着一批批防御,而几乎同时,弓箭手和弩弓手,都准备着,这是应对着火!
  “抛石机!”
  “上陶雷!”每船上只有三发陶雷,特意调了原本霹雳车营,善于射出投石车的人装填完毕,这时都在闭息等待。
  眼见着距离已经达到,船长一声号令:“发射!”
  引信点燃,扑哧哧地烧向着陶雷,几乎同时,三发陶雷一起升到空中,在天空中划着三条线,落了下去。
  一个擦过了船舷,落到了水中,在落水前,就引爆了。
  “轰!”火光炸开,大量油火落了下来,炸的一片船舷木屑纷飞,火花四处都是,但是大部分却落到了水面上。
  一个落到了水中,在水里闷的一声。
  还有一个却命中了敌舰甲板上,只听“轰”的一声。
  这一炸开,就算是隔了船,也感觉到震动,在黎明的阳光下,一股力量深深炸开,无数的鲜血和火焰的轨迹,就此飞舞出去。
  任凭勇士和盔甲,在这种力量下支离破碎,烈火随之熊熊而起。
  第一次遇到这种袭击,敌水兵纷纷惨叫,不消片刻,黑烟漫空,着火焚烧。
  不少士兵带着严重烧灼的痕迹,嘶哑着嗓门惨叫,在甲板上,就象一群疯子在惊慌炸营着。
  “预备,射!”这时,本来林立在敌舰上的盾牌自然已经不存在,船上醒悟过来,一个军官就此号令。
  已经准备好,却被震惊的火铳兵,下意识的扣动了板机,“啪啪”连声,火铳冒出火光与烟雾,一齐开火。
  火光与烟雾中,正在敌舰甲板上奔跑呼唤的几个敌兵将领,身上顿时出现数个巨大的血洞,强大的冲攻击力,使他们踉跄向后摔倒出去。
  “射!”
  惨叫声未停,接着又是震耳欲聋的火统声,第二排火统兵又是一齐射击,这一起射击,又将一批吴兵打翻在地。
  一时间,吴楚舰队的先锋,迅速瓦解,战船纷纷着火焚烧。
  在后面指挥的水军大将,包括郑平原的水军都督赵景,顿时脸上再无半点血色,身旁一众将领呆若木鸡,不知怎样应付这变生肘腋,强弱悬殊的一战。
  “抢上风,射准了!”见此情况,吕肃海大喜,立刻命令的说着。
  实际上这种武器,贵在第一次使用,却不实用。
  首先就是水战中,船本身在不住航行和摇晃,定准不易,用投石机放,就算调了军中善射者,命中率也不高。
  并且陶雷的数量不多,一旦被敌人发觉要害,单是火箭就会导致自己方面大爆炸,不能一锤定音,就大事去矣。
  不过在这时,转瞬之间,联军十数艘巨舰被命中,一时烈焰飞腾,霎时水面沸腾,火光冲天,哭声和惨叫声连成一片。
  在水寨高处,一看见这情况,王弘毅顿时大喜。
  夫战,勇气也!
  历史上,地球的鄱阳湖之战,号称一把火烧掉了陈友谅五十万水军,实际上不但数目夸大,而且具体也夸大了。
  当时朱元璋选择勇敢士兵驾驶七艘渔船,船上装满火药柴薪,迫近敌舰,顺风放火,风急火烈,迅速蔓延,但是也不过折损十数条船而已,只是这时朱元璋挥军乘势发起猛攻,才毙敌二千人。
  不过有此大胜,明军士气大振,发起猛烈攻击,最后陈军不支败退,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
  在此后,陈军屡战屡败,形势渐越不利,最后大败。
  这时,正是趁着敌军第一次受到这武器,惊慌失乱时,进行猛攻的时候了,只要敌军指挥和士气一崩溃,大势去矣!
  真正炸死的实际上未必超过几千人!
  这时,吕肃海果然立刻把握了战机,连续发出七道命令,下达总攻。
  在后面七十艘战船,抢了出来,散开杀了上去。
  浓烟滚滚,甲板上发出了欢呼声,旌旗招展,锣鼓鸣响,看着这情况,顿时鼓舞全军的士气。
  二万大军在各将的指挥下,赤旗招展,挥动大旗,直扑了上去。
  “轰轰!”
  越是在这时,进攻方面越是沉着,高昂的士气,甚至使这些带着陶雷的船只,冒险靠近着敌舰,只有二十米处,才直射而来。
  这样短的距离,射中甲板,就爆炸起来,爆炸笼罩数米方圆,在这里谁也无法幸存,最厉害的是,远一点区域,爆炸的气流和油火,同样恐怖。
  江面上,已经冒起数十股浓烟,隐见烈焰腾奔而起,大火熊熊,能升上数十木高,使江面上都覆盖着浓厚的乌烟。
  这时,虽太阳照耀,但在黑烟遮蔽下,江面上却一片昏暗。
  原本列下的阵,已经破开了好几个缺口,蜀军的水师,穿了缺口,铁流一样打破着阵列,而燃烧的甲板上,吴军最精锐的水兵,在火焰中惨叫,有的还组成血肉长城,拚死顽抗。
  看着这一幕,别说在前面指挥的水军都督赵景,就算是后面的魏越和郑平原,都手脚冰冷,几堕落在冰雪中。
  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气消长(上)
  “轰轰!”
  浓烟滚滚,直冒着天空,两军的平衡在不断的飘移着。
  两个旗舰靠在一处,赵景跳到了座船,几步冲上了船楼,而吴军都督陈顿果然在上面,一批亲兵在左右。
  赵景上去,就喊的说着:“大都督,蜀兵眼看着就要把我们切成数段,你就有什么主意?”
  虽然同样是大都督,但是吴王毕竟高上一层,因此赵景先说话。
  吴军大都督陈顿阴沉着脸,观看着战局,见赵景来了,露出一丝狞笑:“赵都督,你来得正好,现在这情况,要不就是退下去,要不就是搏一下,把后阵全部压上去。”
  “轰轰!”
  远处,吴军的水师,已经阵脚大乱,蜀师聚成滚滚铁流才席卷江面,交插激荡间,爆炸声,火铳和弓箭的声音连绵不绝。
  鲜血和尸体混合在一起,不断落到江水中。
  在前后左右的突杀中,江面被割的支离破碎,军队更重要的是士气和阵形,就算吴军有着大批熟悉水阵的精兵,凭着一股悍凶,还堪堪撑得住。
  但时间一久,最肯拼死厮杀的老部伤亡殆尽,剩下的就没有多少战斗力了,这点大家都清楚。
  楚军大都督赵景就毫不含糊的说着:“我听大都督的令。”
  吴军大都督陈顿立刻厉声说着:“打,打上去,我要看看,蜀军到底有多少本事!”
  吴军水师,都是并肩作战数年的同袍,不断死伤激起了许多人的仇恨,现在这伤亡率虽大,却还远打不垮吴军的意志。
  但是一旦后退,这股气就泄了,就必是一溃千里不可收拾的局面。
  赵景就应着:“诺!”
  两人计定,立刻返回各自的座船。
  顿时,旗号挥舞,吴楚联军的后备船队,立刻蜂拥而起。
  只见江面上,上百艘巨船投入战斗。
  赵景立在了旗舰的船楼上,远处浓烟滚滚的战场,迅速靠近,喊杀声清晰入耳。
  周围一个文官问着:“大都督,这投入的话……”
  赵景摇头说着:“吴楚联军,不能不战而退,吴王和主公在后面看着呢,今次我们就算不能致胜,也必须打掉蜀之水师的实力,不然的话,江陵连守战的可能都没有!”
  说话之间,前面已经“轰”的一声。
  两船接触,最前面的一船,就已经船身剧震,一个陶雷在第一艘船上爆炸,赵景见此,心中生出死战之念,高呼:“命令,杀上去,誓死拼杀!”
  就算有保留实力之念,但是赵景在这时,反而决死一战,这就是“关键时敢于拼杀”的大将本色!
  同时下达连串指令。
  “轰!”
  这次不是陶雷,却是燃烧着火焰的那条船,猛的改向增速,狠狠的撞了上去,大船有着铁角,撞了上去,顿时敌舰左船舷撞个破碎,敌船翻侧倾颓。
  顿时,双方的火箭、弩箭、火铳不断,敌我战船多艘起火焚烧,一团团的浓烟冲天而上,在高处扩散,蔽天遮日。
  就这短短片刻,已经有三艘战船倾侧翻沉,落水的士兵,在江水中挣扎着,到处是呐喊和惨叫。
  就在这时,天上乌云奔驰,隐隐有着下雨的模样。
  旗舰上,吕肃海不怒反喜,上次受到了教训,吴军用上了盾牌对抗火铳,蜀军又岂没有改进?
  甲板左右遮雨棚的建立,使火铳兵,在雨中都有作战之力——只要不是太大的雨。
  而且在这时,前方传来了消息,已经找到了敌舰的旗舰。
  并且这风还是顺风,却不单是对吴军有利,吕肃海仰天大笑:“亲舰全数出战,击沉敌方旗舰!”
  “诺!”迅速传出号令,属于大都督的最后一支船队启航,朝着指定的方向前进。
  就在这时,天色转暗,五艘战舰一艘跟一艘的在汹涌起伏的江面上奔驰着。
  片刻后,雨点打了下来,水流湍急凶险,江面波涛汹涌,四周雨点茫茫,吕肃海丝毫不为所动,沉声说着:“向敌旗舰出发,找到旗舰,立刻向我汇报!”
  就算有着雨点,江上还是轰隆声不绝,熊熊起火,浓烟直冲云霄。
  吕肃海立在台上,观看着四周的情况。
  这时,两支舰队在拼命拼杀着,到处是撞沉或者被烈焰吞没的船只,并且一旦接了船舷,两军就相互拼杀,甲板上血肉飞溅,不时有着中刀,或者全身着火的士兵,惨叫着跌下江水中。
  看见这情况,就算是吕肃海,也不由产生着惨烈的感觉。
  但是转眼之间,就收敛了心神。
  就在这时,了望员高喊着:“大都督,找到了。”
  吕肃海远望上去,只见数条船在三百米隐隐出现,上面旗号和灯火清晰,吕肃海仰天大笑:“杀上去,陶雷预备!”
  “船转舵!”船就立刻偏离相对的航线。
  “竖铁板!”侧舷的铁板肃了起来。
  “抛石机!”
  “上陶雷!”
  就算在下雨,还是投石机预备着,上面都是最精锐的投石手,就算在动摇的江面上,十发也有七八可中。
  风吹着,顺风使船如奔马,迅速靠近。
  “发射!”在雨棚中,引信点燃,扑哧哧地烧向着陶雷,一发陶雷一起升到空中,在天空中划着一条线,落了下去。
  没有落空,陶雷划过天空,落在敌舰甲板上,顿时粉碎,里面油火飞溅,却没有着火,面对这个,吕肃海丝毫也不意外,这是空中引信被雨水打熄了,他继续发出命令:“继续发射!”
  船上数个陶雷连连发射,都半途熄灭,没有在甲板上炸开。
  就在这时,敌舰上的吴军大都督陈顿,先是冷笑,转眼之间,又是脸色大变:“不好!”
  “火箭一并齐射!”随着一声尖锐的命令,油火箭就算在雨中,也一起齐射,箭带着火,划过天空,落到了甲板上。
  “轰!”
  没有爆炸声,但是瞬间,船上冒起十数股浓烟,火焰顿时冒了上来,这是陶雷里的火药和油,被点燃的缘故。
  吴军大都督陈顿的眼睛,几乎要瞪裂出血,极快间,大火就从船头到船尾到处燃起,当下高声号令,呵斥着灭火。
  就在这时,又一个陶雷落了下来,这个陶雷猛的“轰”的巨响,火光浓烟弥漫,待这些稍微消散后,只见甲板上一个坑,周围满是碎肢。
  当然,作为旗舰,不可能没有反抗的力量,吴军大都督陈顿一声号令,掀开了用油布盖着的区域。
  下面顿时露出了一批床弩,上面已经上了上百根利箭!
  “放!”吴军座舰高大,并且这时,两船间短的不能再短,这一声号令,利箭几乎在弓弦被放开的同时,就射了出去。
  几乎是同一时间,在蜀舰甲板上,想进攻的蜀兵,顿时和稻草一样倒了一大片,惨叫声此起彼伏。
  床弩巨大的穿透力,使身上的纸甲甚至盔甲,都无法阻挡。
  “滑过去!”吕肃海几乎都中了一箭,不由冷汗,立刻命令的说着。
  战舰顺着风,迅速滑过,紧接着后面,就是下一批蜀舰的进攻。”
  “手火雷!”
  “轰轰!”这时,敌舰到处是火,只要丢上手火雷,就算熄灭了,也会被火一烧而爆炸,一时间,船上浓烟滚滚,烈火随之熊熊而起,无数吴兵嘶哑着惨叫,在甲板上变成火球一样滚来滚去。
  “火铳兵,射!”床弩就算宁可冒着雨中损坏的危险上弓弦,也不是一时间的事,这时,新围上的蜀舰,已经发出了号令。
  雨棚中,火铳兵点燃了火绳,“啪啪”连声,火铳冒出火光与烟雾,一齐开火。
  火光与烟雾中,甲板上奔跑呼唤敌兵踉跄摔倒出去。
  “射!”
  惨叫声未停,接着又是震耳欲聋的火统声,第二排第三排火统兵又是一齐射击,连射后,甲板上大部分吴兵,都被打翻在地。
  面对这情况,吴军都督陈顿顿时脸上再无半点血色,突然之间狞笑着,拔出了剑:“靠上去,儿郎们,随我杀敌去!”
  不得不说,就算在这时,还有号召力,一听号召,上百个吴兵将士,立刻响应,跟着奔下了船楼,就要接舷死战!
  “预备,放!”
  “啪啪啪!”火铳冒出火光与烟雾,一齐开火,火光与烟雾中,只见甲板上新奔下来的吴兵,踉跄摔倒出去。
  陈顿却没有倒下,他怒目而睁,身中数弹,一时还不死,破口大骂:“敌贼,老子死了变成厉鬼,再来取你们的狗命。”
  语音刚落,就听见有人笑着:“哈哈,不想大都督还有这想法,天下之争,各凭人事,只依天命,都有龙气天命护身,还想鬼魂索命?”
  随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蜀军旗舰已经转过来,说话的正是吕肃海,这时,从刚才弩弓射击中,已经回过气来,甲板上雨棚中,一排火铳已经瞄准。
  陈顿“呸”的一声,才吐了一口血水,只听“啪啪啪”,这排火铳冒出火光与烟雾,一齐开火,火光与烟雾中,全部打在了他的身上,顿时身上多了十几处模糊的血洞。
  烟雾消去,这人挺立着不倒,却顿时气绝。
  “万胜!”看着气绝陈顿,以及这艘渐渐倾倒沉没的旗舰,蜀舰上的人欢呼着,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
  天上乌云密布,宛然黄昏,江河上烈火熊熊,就在水寨高台上,王弘毅不由一怔。
  只见突然之间,鼎中紫气大盛,原本没有转化的青色气运,几乎在瞬间,都变成了淡色的紫气,弥漫在鼎中。
  更上,代表着己方的赤色龙气,瞬间变大,盘旋而上,永不休止,直冲天空。
  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气消长(下)
  垂正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江陵水战!
  蜀舰和吴楚联军水战,杀得江面云水翻腾,血染江面,杀到中午,天降大雨,蜀军大都督吕肃海不但不退,亲率舰队出击。
  吴军都督陈顿被围攻,死战不退,被击毙在船舷上,旗舰沉没。
  楚军大都督赵景见大势已去,急忙后退,杀出一条血路,联军大败,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
  数日后,陆地十万蜀军,直逼江陵城下。
  经此一战,在整个荆州,王弘毅的真正威震四方,蜀军的这次胜利,让荆州几个没有归顺蜀军的郡府慌乱起来。
  如不是吴军还在江陵抵抗,恐怕整个荆南早已内乱,有大批人挑旗投降了。
  这情况,早在王弘毅预料内!
  事实上郑平原虽挂着楚侯之名,号称荆州之主,却只是一个虚名罢了。
  荆州本就分崩离析,郑平原在荆南的根基,并没有稳固到没有反对声,只不过之前郑平原与吴王合作,又有大军在手,无人敢冒犯。
  现在一战,吴楚联军大败,损失惨重,顿时就算是后方的荆南,也暗流涌动,处于暴乱边缘。
  水战胜利后,王弘毅立刻下令,将吴楚两军大败的消息,以最快速度散播出去。
  其中赶往荆南策反的细作,更多达上百人,都是十三司的人,甚至有些荆州大族的子弟参与,这些人扎根在荆州,在荆南也有些门路,让他们去荆南,王弘毅就不信,吴楚联盟能继续保持下去。
  不足两日,蜀军大败吴楚联军的消息,就传遍了荆州各处。
  荆南局势,开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行去。
  “传我军令,各郡立刻戒严,大军随时出动镇压还有,速速派人赶赴江陵,将荆南的情况,速速报给主公知晓!”
  “诺!”
  “诺!”
  荆南留守,也就是郑平原的叔父郑子义,发现情形不对,立刻派兵维持住荆南的局势,同时派人乘快马,火速将这消息报告给身在江陵的郑平原知晓。
  此刻,荆南大乱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郑平原,战事刚刚结束,郑平原也不可能这么快启程返回荆南。
  郑平原知道了荆南的情况,就不会继续留在江陵了。
  现在刚刚结束大水战,吴楚两军都伤亡惨重,现在王弘毅的蜀军又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开始半包围着江陵。
  王弘毅现在就是要用荆南的乱局,将郑平原生生逼回去。
  楚军一退,吴军就守不住江陵。
  现在走,还可以保着主力不失,不走的话,江陵就包了饺子了。
  不过走容易,再回来,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王弘毅现在还没有实力可以将这两股势力同时吞掉,逼走他们,巩固现有领地,再一个接一个的蚕食,方是上策。
  王弘毅并不担心郑平原不走,有些担心吴王会狗急跳墙。
  但转念一想,魏越也是一方诸侯,又岂会不明白这情况?鱼死网破之事,吴王轻易是不会去做。
  此刻,是黄昏时分,几乎就是郑平原刚刚回到自己的营帐,躺下准备休息的时,大营外面一人一骑向着楚军临时大营这边飞奔而来。
  “来者何人?”营寨外,负责巡逻的队正立刻警惕了起来,大声喝着。
  “我是荆南郑子义郑大人帐下,奉大人之命,求见侯爷!”来人翻身下马,面对着对面满是警惕之色的士兵,大声的说着。
  “可有信物?”巡逻士卒闻听此言,丝毫没有放松警惕,继续问着。
  “在这里。”风尘仆仆的青年人,将腰牌和文书递过去。
  检查过后,发现没有问题,巡逻队正说:“你在这里且先侯着,我去禀报侯爷。”
  说着,转身进了大营。
  时间慢慢过去,终于队正走出来:“随我进去吧。”
  “多谢。”
  二人进入大营,在楚侯营帐外,再次通禀,里面传来郑平原声音:“让他进来吧。”
  郑平原面色阴沉,周围亲兵和侍卫,大气也不敢出,垂手站在一边。
  吴楚两军的这次战败,让他所持被打击得粉碎。
  虽然实际上,清点后,水师只折损了五千,而吴水师几乎折了一半,并且蜀水师也损失五千左右。
  但是一直所持的精锐楚地水师,联合了吴水师,居然还被打败,这情形的出现,让他几天内,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他这时,正阴沉着和一人说话:“这火铳能仿制出来吗?”
  案上,就有着数个火铳。
  话说大军作战,彼此厮杀,各有胜负,不可能武器没有流失,这就是为什么王弘毅不造大炮的原因。
  这人恭谨的回答:“主公,这火器细致,但是只要给臣点时间,也可以仿制出来。”
  “加快时间。”郑平原说着。
  不但是自己,吴军肯定也弄到火铳,必须加紧仿制。
  听着这人应着,郑平原挥手让他退下,心里才安定点,就听到荆南派人过来求见自己,郑平原就心里格了一下,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片刻,在一个亲兵的引领下,一个青年人,出现在了郑平原面前。
  “标下拜见侯爷,侯爷,郑大人派标下过来,给您送来一封书信。现在荆南局势危急,各郡县大族频繁联系,大有祸乱之流,还请侯爷尽快带军返回,以安乱局!”这青年人到了郑平原跟前,立刻拜倒在地,飞快说着,高举信件。
  心下不安,郑平原示意旁边的人,将信取过来。
  立刻有人过去,接过这人手中的信,转交到郑平原的手中,郑平原打开一看,是叔父的手迹,说的也是这事,顿时脸色大变。
  “回去告诉叔父大人,让他这段时间稳住,本侯很快就会带着大军回去。好了,把他带下去吧!”
  郑平原说着,摆了摆手,吩咐营中的军士,将这人带下去。
  此刻,营帐内一片寂静,大家都是沉默不语。
  大军来到江陵,就败了一仗,虽说胜败是兵家常事,可也影响巨大,现在就是基本盘不稳了。
  当年可交出江陵,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