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后娘娘今日派人问话,难道有事?”略带疑惑的看着背影,内侍暗暗想着,不过很快他就将此事暂时抛开了:“还是先去办王上吩咐的事要紧……”
  其实,这事根本就不用他亲自去办,自有专门的人去催,他不过是去传个话。
  只不过这一次还不等过去,迎面就走来一人。
  走的飞快,险些与他撞在一起。
  “走路留神啊!”
  “原来是曾公公,得罪,得罪!”
  险些与这内侍撞到一起,正是秘文阁的官员陈清,笑眯眯的样子让内侍不好发火,并且陈清又是前途无量的官员,他不敢得罪。
  “洒家哪当得起,陈大人您这是折杀洒家了。”客套后,内侍不禁问:“对了,陈大人,您这是要去见王上?”
  陈清犹豫了一下,说着:“我正有事情要向王上禀报,王上可在宫中?”
  “去见王上?”内侍不禁眼睛一亮,忙问:“可是与胶藤一案有关?”
  “……正是。”陈清不由扫了一眼,这人怎么问起政事,按照规矩,这是要立刻打死。
  “哎哟我才不敢问政,只是刚才王上吩咐洒家去催这事,我才多问了一句,您来了,就去见王上吧,王上正等着你呢!”内侍见他神色,立刻顿时解释的说着,不敢多问一句。
  见王上重视此案,陈清不敢怠慢,跟着这内侍,就向着宫内走去。
  大殿内王弘毅正阅读着文件,忽听外面响起脚步声,随后是内侍的声音:“王上,秘文阁陈清求见。”
  “让他进来。”王弘毅见自己派去的人复返,就知外面要见自己的官员,定是要禀报藤胶一案。
  果陈清进来后,当即在云顶县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汇报了。
  其中涉案的两人,都被当众砍头示众。
  何李两家被安抚、追封了九品官职。
  十三司的两名番子金泽张户,因此事有功,直接提拔为小旗,总旗晋升到百户。
  叙述的极细致,王弘毅听完汇报,脸色渐渐舒开,此事这样处理,就算圆满了,以后胶藤自然普及,南方诸省就可一扫血吸虫。
  这是一项恩泽千万人的大事,就这样办成了。
  “传虞良博觐见。”陈清告退后,过了许久,王弘毅再次开口,却是宣了近臣心腹虞良博觐见。
  虞良博这次,重要是配合着吏部和刑部,还有十三司,调查着某事,忙的不可开交。
  随着王弘毅的一声令下,没过多久,又见消瘦虞良博从殿外步入,向王弘毅行礼。
  “臣见过王上。”
  “虞卿请起,孤有事问你。”
  虞良博虽站起身来,垂首站着,等着王弘毅的问话。
  “孤问你,孤要你查的事情,可查出结果来?”
  “王上,有了结果,臣这次将它带过来,就是要让王上过目。”说着,虞良博已是将带来的奏折,向上呈递。
  王弘毅伸手接了过去,展开一看,眉毛皱了起来。
  “开国不到一年,还没有统一天下,就已经这样,真是……胆大之极!”将奏折仔细看过几遍后,王弘毅脸色阴郁的几乎能滴出水来。
  虞良博暗中调查的结果,让王弘毅感到极阴郁。
  不仅是手下的官员和将领,都有了腐化的倾向,甚至就连起着手眼作用的十三司,都开始有了腐化迹象。
  心里叹息着,王弘毅让虞良博退下了,自己一个人在大殿内想着心事。
  真是想不到,天下还未平定下来,自己的官员就开始出现腐化。
  思及地球上大明帝国,初时建锦衣卫,帝王之手眼,监控天下。
  后来锦衣卫腐化了,明帝又建厂卫……
  难道,自己也要向明朝学习么?
  微微苦笑了一下,对官员腐化之事,王弘毅知是难免,可还是心情不乐。
  正郁闷着,内侍又一次进来了,这一次,却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带着喜色,说:“王上,小臣适才得到消息,王后娘娘和谢秀女都被医师号出了喜脉小臣在这里向王上您道喜了!”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王弘毅怔了一下,追问的说着。
  “王上,小臣适才得到消息,王后娘娘和谢秀女都被医师号出了喜脉小臣在这里向王上您道喜了!”内侍又将话重复了一遍。
  王弘毅大喜,立刻向外走去:“孤这就去王后那里。”
  内侍连忙小跑着,跟在后面。
  至于那个谢秀女有了喜,虽也让王弘毅高兴,可又哪里比的上嫡子?
  论感情,王弘毅更为王后有喜高兴。
  政事的阴郁,见到一脸微笑的王后时,早已消散不见。
  “王后,你怎的迎出来了?”王弘毅看着宋心悠,温声说着:“身体可好些了?”
  “王上,妾身身体本就无恙,只是胃口有些不佳罢了。”宋心悠陪着王弘毅向里走,笑言着。
  “医师如何说的?”王弘毅看向一旁服侍着宋心悠的女官:“可问清楚了?”
  女官忙回道:“王上,臣已是问过了,太医说情况良好,不需要用药,又给王后娘娘调了些膳食。”
  “孤再派几个医师过来,在王后这里随时候着。”王弘毅想了想,说着。
  宋心悠微笑着:“王上,妾身哪有这柔弱?”
  难得这副娇憨模样,让王弘毅的心柔软了一下。
  随后半日,王弘毅都在宋心悠的宫中闲聊着,本来烦躁的心情渐渐平和下来。
  “王上,秀女谢绿蕊亦是号出了喜脉,该如何安置?”宋心悠看向对坐的王弘毅,开口问着。
  王弘毅想了想,说着:“给她拨一个院子,再派几个内侍丫鬟服侍着,太医也派上一个随时候着,王后你看如何?”
  宋心悠说着:“这是常理,只是她已有了身孕,品级上也有所提升才对。”
  “孤疏忽了。”王弘毅点点头,说着:“就封她为贵人,住在偏殿倒也合宜,孤有空也去看几次。”
  “就依王上。”宋心悠微笑着说着,他的态度让她安心。
  随后旨意颁下,册封秀女谢小依为贵人,即刻迁往一处偏殿,同时拨出宫女内侍,以及一个医师伺候着。
  对于后裔问题,王弘毅决不会学有些人。
  王子是国家的国本,特别是古代,就算皇帝家也经常夭折,对一个开国君主来说,只有拥有两位数以上的儿子,才能巩固政权。
  至于以后的太子之争,王子的安排,王弘毅自有主掌,这是得天下后最大的国策,全部围绕着王子进行。
  就算不能和康熙一样,有三十五个儿子,也要有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
  成年的王子不能少于十人。
  第二百三十五章 腐化(下)
  金陵王宫的最外一道宫门
  在门中侍卫注视中,樊流海身着深青三品官服,束紫带,左右饰对虎,腰间配上金鱼袋,踏步而出。
  王弘毅定制,规定亲王和宰相,以及副相,都用深紫。
  二品和公爵用浅紫。
  三品四品,以及侯伯都用深青和淡青。
  五品六品和子爵男爵都用柠檬黄,七品八品,以及国士用红色。
  九品和正吏公服,都用白色杂红色,用公门花纹。
  实际上地球,自春秋时齐桓公开始,就知道紫色是贵色,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
  而黄色一直可以上下可以通用,隋朝连士兵都可穿黄色的衣服。
  唐代开始时规定,流外官和庶人都必须穿黄色的衣服,后来才规定赤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
  在这个世界,却没有这种规矩,王弘毅下旨规定,百姓可用白、黑两纯色,也可用混合色,但是不可用红色以上的纯色。
  樊流海从里面缓步走出。
  “将军!”门口有着五个亲兵列成一排,人人肃立,见他出来,一个本来静静等候的亲兵队长立刻站起来。
  王弘毅再次修改了制度,一品有亲兵百人,二品八十人,三品六十人,四品四十人,五品二十人,六品十人,七品五人,八品二人,九品一人。
  这是保护官员的机制。
  樊流海现在贵为三品,有亲兵六十人,但是可以养的家兵,只有五人。
  樊流海瞥自家亲兵一眼,说着:“叫你在外面候着,可不是让你胡思乱想,还不去给我牵马过来?回去了。”
  “诺这就给您去牵马!”见自家将军神情爽快,亲兵队长嘿嘿的应了诺,连忙跑到广场前一排拴马桩上解了缰绳,牵过樊流海的坐骑,请着上去,自己和亲兵翻身上了马。
  骑着马从内城出来,一直来到了外城,听到了远处的喧闹声,亲兵队长这才微微的松了口气。
  虽内城非皇宫,可还是戒备森严,让人心下肃然,大气也不敢轻出一下。
  到了外面,听着远处商贩叫卖声,感觉轻松起来。
  “将军,刚才一直都在担心呢,怕您被王上责难……”
  骑马走在一条偏僻街道上,跟在樊流海身旁的亲兵队长,又是亲戚,又是跟了许多年的人,这时见四下无人开口说着:“您不知道,就在您进去的一些时间,就有着好几批官员被呵斥,还有人被革职赶了出来……”
  “……幸好将军您出来时,并无事情!”
  “王上要求甚严,却是仁厚的君主,岂会无故责难于人?”樊流海说着。
  调兵三万不是等闲事,虽上次已经说了,直到现在才正式领了兵符,王上刚才说的话,隐含着温厚情深和期待,不由心中暖洋洋。
  此次回去后,就要召集自己部属,开始讨论出征之事,不过这种事情却是不能和亲兵说,哪怕这人是自己的心腹。
  这时樊流海脸一沉,瞥了对方一眼,冷冷的说着:“而且王上也是你能议论?这些话可不能乱说,否则本将军可不会轻饶了你。”
  “是,是,小人只是担心将军,下次绝不敢了。”亲兵队长一凛,暗骂自己多嘴。
  连忙转了话题,说着:“将军出征,必能建立大功,我家半大小子,也都吵着要给将军效劳,去当兵呢!”
  “哦?你家小子今年多大?记的不错的话,今年十岁了?”樊流海想了想,问着。
  “才十一,连马都骑不稳,就念叨着要参军,您说这小子是不是欠打……”亲兵见他表现转温和,笑着回着,口气里隐隐带着自豪。
  樊流海闻听,忍不住笑着:“年纪的确太小了,有心再过五年吧!”
  只不过,再过五年,这天下局势又会是个什么样呢?
  会不会,到了那时,天下已平定下来,再无仗可打?
  樊流海暗暗的想着,接下来不再多言。
  “去,将何将军、赵将军,还有张将军请来。”出了宫门,樊流海没再去兵部,而是直接回了自己的府邸,同时吩咐亲兵去请几人过来。
  这时已是到了正午时分,这几人来时,樊府厅中备好了酒菜。
  酒香扑鼻,菜色诱人。
  只不过几个人的心思,显都不会真的落在酒菜上。
  “末将何开远,见过将军!”
  “末将赵成,见过将军!”
  “末将张石坤,见过将军!”
  三人进来后,向着上首位置的樊流海行礼。
  “不必多礼,你们还不曾用膳吧?这里已是备好了酒菜,都入座吧你我都是军中同袍兄弟,边吃边谈!”樊流海身着便服,笑吟吟的说着。
  见此这三人自没有再多推辞,都一一入座。
  这三人,是部下,曾和樊流海出生入死,自不是外人,于是酒席上,谈着谈着,就谈到了出征的这件事。
  “将军,您这次将我召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说?”最先开口是跟在樊流海身边年头最长的张石坤,他算是樊流海手下最心腹的副将之一,是与樊流海曾经多次出生入死的同袍,又是个观察细微的人物,自一来就发现这一次将军召见他们,绝对不是吃饭这简单的事。
  而他又和樊流海感情不错,自然有话就直接问了。
  别的二人,虽性情豪爽,却是大将,这时听到张石坤的话,二人都停下手中动作,目光望向了樊流海。
  这时大厅中,早就没了外人,外面把守着是两个亲卫。
  别的奴仆,早就被摒退了出去,没有别人会听到他们的对话。
  樊流海放下竹筷,目光扫过在场的三人,缓缓的说:“这次我找你们过来,的确是有事情,要与你等细说。此事……与军情有关。”
  三人一听这话,都下意识的挺直腰板,露出倾听的表情。
  “上午时,王上召见了我,与我说了一件事。”樊流海缓缓的说:“你们大概也有所猜测了,王上派了我正式做了攻打魏王许文会的先锋官,打这头阵,而我有意让你等三人随我一同出征,你等可愿意?”
  “攻打魏王许文会?”听到这话,张石坤的眼睛顿时睁大,在听明白樊流海的意思后,脸上更是现出喜色来。
  他忙站起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上拱手:“末将求之不得!”
  “末将亦愿同往!”二人听罢,都一起起身拜下。
  他们自都是愿意出征去的,原因无它,只因富贵还需险中求!
  眼看着王上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根基一日比一日稳,想日后能够封妻荫子,那就要现在去搏上一搏!
  “你等愿往就好!”樊流海很高兴三人的态度,忙站起身,走到三人面前,将他们一一搀扶起来。
  “不过,此事,我只与你等三人提了,回去作些准备就可,虽这两日就要有旨意下来,可你等还是要谨言慎行,不可泄露了军机!”
  “请将军放心,末将自然晓得!”三人忙应的说着。
  果两日后,旨意下来。
  在旨意中,任命了樊流海为征北将军,部属张石坤、赵成、何开远,都在跟随出征的部将之中!
  出发前,王弘毅在众文武的陪同下,亲自来到点兵场,观看点兵。
  点兵场设在城外的军营旁,地方十分的宽大,在平地上早已建好了一座高台。
  王弘毅带着文武上了高台,向着远处望去。
  三万大军,按照编制,分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个个静静肃立,整齐阵型,代表着一股所向披靡的力量。
  三万人一个个方阵,铺满大地,甚至一眼看不见边际。
  看着这样的军队,王弘毅心中满是自豪,自更卒营的编制完成,以及枢密院建立,抓紧军队训练,当然更重要的是开国之处,如日东升,这军队一日日成熟。
  有此精兵在手,统一天下并不是梦想。
  这时三万精兵已立了一个时辰,却始终保持整齐,无人稍动一下,这种强军姿态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啧啧称羡,神情复杂。
  特别是文官,都严重被震慑了,这的确是王师。
  “樊将军,开始吧。”登坛拜将后,对一身戎装的樊流海点点头,王弘毅不再多言。
  樊流海大步来到高台前,进行出发前的仪式。
  先是祭祀礼。
  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战胜,同时也是用来坚定将士的必胜信念。
  樊流海亲自高举军旗,顿时在场的三万军,发出齐整的呐喊之声:“万胜!”
  仪式结束,大军出发。
  “末将定会竭力,将魏地打出一个豁口来!”樊流海跪倒在地,说着。
  “孤相信你不会让孤失望,孤等你的好消息!”王弘毅说着。
  随后樊流海翻身上马,带着队伍,向着远方行去。
  “王上,回去吧。”见一支支大军出发,陪在王弘毅身边的张攸之说着。
  王弘毅点点头,却没有立刻转身离开,向着身旁的张攸之说:“回去后,再派人去,密切注意情况。”
  张攸之自是知道所指的是哪里,忙微微弯腰,回:“诺。”
  出征三万人,自动静不小,送别大军后,文武官员回去,金陵城内有些人却坐不住了,纷纷将探来的消息,悄悄的送了出去。
  一时间,暗流涌动。
  第二百三十六章 领军(上)
  首先发起攻击的并非是樊流海的大军。
  离口港,是魏地门户之一。
  虽魏军之中熟悉水性者不多,建起一支水师,不算太难,不过,在这时,这支水师面临着毁灭。
  “轰!”
  敌一艘舰冒烟起火,浓烟滚滚,改向增速,直扑向楚舰,这敌舰安装在船首,是一个大铁锥,如果被撞着,就可以立即撞个破碎,翻侧倾颓。
  只是楚舰又岂会如意,灵活如鱼顺流急速拐弯,不单避过敌舰,又突增速的在敌船前穿过。
  “啪啪啪!”船上火铳一起巨响,烟雾弥漫,敌舰上的一排水兵,鲜血飞溅,虽有着船盾抵抗,还是有七八人身上中弹,被打得踉跄向后摔倒出去。
  “手火雷!”
  一声令下,十个士兵齐声发喊,十个冒着浓烟的手火雷都丢了上去。
  “轰!”船身剧震,一团团的浓烟冲天而上,在高处扩散,蔽天遮日,上面的士兵惨叫着,身上带着火焰,跌到江中,惨烈的情况令人不忍目睹。
  在指挥台上的吕肃海默默而望,虽江上的激烈水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敌舰已有九艘战船受伤,其中三艘倾侧翻沉,大势已去。
  “水师无敌于天下矣!”见此情况,吕肃海摇头叹息,又是欢喜,又是黯然。
  北人善马战,南人善水战。
  不论操船技术和战船,以及水兵的质素装备,南方都远超北方,得了江南后,三大水师都获得了有力补充。
  楚王在册的兵籍,有三十七万四千之众,单水师就有高达六万,单论水师力量,已经无敌于天下。
  还有着三十一万陆军编制,扣除三万禁军和三万金陵城防军,以及九省的正常驻军十万,还有着十五万可动员的军队。
  不过,十五万陆军和六万水师,已经当世第一。
  欢喜的自然是自己阵营的强大,黯然的却是以后进攻北方,水师难用,建立功勋的机会不是很多了。
  不过,还有着徐州可战,吕肃海心中庆幸,仰天长笑:“许文会本是白身出身,却擅称魏王,今日水师已灭,余日不多了!”
  同时下达连串指令。
  许文会本来就立足未稳,建立水师又不是朝夕的事,在楚军水师的炮灰轰击下,莫说是离口港的水师船队,就是港口上的防御,都被一一破殆尽。
  一时间,港口上烟火四起,哭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而就在港口上战火四起时,一支船队姗姗来迟。
  此时距离离口港,还有着一段距离。
  这支船队,都是精悍的战舰,被战舰护在中间的这些大船上,运送的却是一色陆军。
  前面的一艘大船,二楼甲板上站着一群人,被簇拥在中间的樊流海,手持着单筒镜,正向着远方眺望。
  樊流海微抿着唇,身材魁梧,穿着精致明光甲,内里红衣,有一些从甲内露出来,相互映衬,只是站着,就有着大将风范。
  在樊流海身后,站着都是身穿铠甲的武将,这时有校尉得到消息,来到樊流海身旁,禀报:“将军,前面便是离口港了。”
  “离口港?”距离船队有几里,前面隐隐的传来了厮杀之声,用着单筒镜,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一阵又一阵的浓烟,从前面冉冉升起。
  “港口可有什么消息传过来?”站在这艘大船的甲板之上,手持单筒镜,向着远方眺望着的樊流海问着。
  “将军,还不曾有消息……”校尉这话还不曾说完,就见前方一支小船已是飞快的行过来。
  因船上有着楚军旗帜,前方的战舰在检查过后,将其放行。
  “报!”有人在那艘小船上高声喊着:“征北将军,我军水师已攻下离口港口!”
  已攻下离口港口了,水师还真是神速!
  “好!”闻言,樊流海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来,对左右人赞着:“不愧是我军水师,果然了得!”
  别人也是连连点头。
  “将军,现在是否过去?”张石坤这时走上前,轻声问着。
  “自然过去,吩咐船队,马上前往离口港水师既已经攻下了离口港,剩下的就是陆军的事了!”樊流海一脸严肃的说着。
  “诺。”张石坤微微弯腰,躬身应着。
  在得到樊流海的命令后,他立刻到了后面,忙让人传下命令。
  受到这命令,载运着陆军的船队,向着离口港飞速而去。
  半个时辰,离口港的局面,已基本稳定下来。
  虽还有着残留势力在顽固抵抗,但陆军登陆后,将他们一一击破,转眼之间,上万大军就云集入港。
  在离口港口上,一座议事厅内,此时正有着会议在召开。
  樊流海端坐上首,双手扶膝正襟危坐,左侧站着的是他帐下的一干文官,右侧站着是张石坤一班武将。
  张石坤禀告的说着:“将军,已吩咐扑灭火焰,又令后军整顿港口,安排食宿,三万大军今天陆续到港,今晚有一口热汤饭就足了!”
  说完,一时室内静了下来,良久,樊流海脸上毫无表情说:“现在我军得了离口港,但是这是水师打了胜仗,可没有我们的功勋,我们现在只有离口港这一座据点,接下来要打的地方,都防御很严的大郡——现在你们说说,怎么办?”
  张石坤目光扫过,出列说着:“将军,许文会倾兵不过七万,末将觉得都是乌合之众,只要我军大军直入,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敢打硬仗,必能将魏军打的节节败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