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上马的上马,赶丰的赶丰,一同离开。
  离早点榨远了,骑马的人,对赶丰的男子说:“师弟,你实是太激动了,现在在这大成境内,万不可冲动行事。”
  此时,周围并无别人,赶丰的男子面上不禁带出一丝愤恨,低声说着:“师兄,我只是气不过罢了,师父不过是顺应天命,怎的到了他们口中,成了这样子?”
  “世间百姓,无不是有利而往也,你又何必太过执著呢?”骑马的人摇头叹息的说着:“争一时胜负又有再意?难道敖话还不够么?”
  听到这话,不仅是后面赶丰的沉默下来,连这个骑士,都面带黄索神情了
  三人是敢僧人从小牧养的孤儿,并末出家,是俗家弟子,一直做着商人,顺侦做着传道消息和运裕物资的事工
  前几天寺里遭了大难,这些俗家弟子却有不少逃过一劫,三人一盘算,这里已待不下去了,前往北面才是上巢。
  一路走来,听到百姓们的种种议论,却难免朐中一口怨气无处疏解。
  “师兄,城门增派了兵丰,今日情形有些不对。”正在这时,说话间两车一马,行到了城门口,远远看见增派的士兵,觉得有些紧张。
  第二百七十九章 就戮(下)
  “不要担心,我们的身份,除庙中的师父,和北面接头的人,再不会有人知晓,这些士兵应是在搜查别人。你们还记得路过的那些关卡和士兵,走,过去吧!”前面赶车的人说着,一扬马鞭,朝着城门口行去。
  二人见了,别无他法,只得跟了过去。
  这时,城门开着,但出城的百姓却被拦住了,一个个拖板车正拉了出去,拖板车上,却是一具具尸体。
  大批的百姓也不觉得懊恼,兴奋的看着,议论纷纷,有的吓的脸色白了,都还不肯离开,说着。
  仔细一听,议论的是关于灭门的事。
  这三人本就心中有鬼,遇到这事,自是要问个清楚。
  叫住几人一问,顿时就有人兴奋起来,说着:“郡里有个大户,是余半城……什么,你连余半城也不知道?有名的大户啊!”
  “不想这余半城钱多了找死,敢包庇朝中钦犯,在清晨时,给官兵抄了家,全数当场杀了。”
  “你看看,好惨,男女老幼都有。”
  还有人绘声绘色讲着当时的情形,亲自看见了一样。
  听了这些话,三人明白了,这余姓大户在南阳算是数的上的土豪,家里养着家丁,富豪一方,连知府都给些面子。
  不想一日牵连到钦案中,一夜被抄家了。
  “抄家了,但知府说了,要在城外空地开个法会,超度一下,而拿出些银子买些薄棺材呢,超度完了就可以埋了。”
  “并且允许别的亲人看望。”
  百姓当然要赶去看热闹,并且不时还赞着知府善心,这些钦犯也能有棺材。
  却不想抄余家,有多少金银和地产,就算大部分交公,里面几成油水都发了大财,弄些小钱买些薄棺材埋了,也是正经。
  听到这些三人面色有异。
  只不过惊骇的不是官兵手段凛冽,而是官兵迅速。
  听百姓议论,这群官兵来的极快,下午才接了钦犯,没有过夜就被灭了,并且余家作为当地土豪,事先连半点都未察觉到,被士兵堵在了家里灭了门,满门一百多口一个也没有逃掉,这手段实在是让人惊骇!
  “我们也去瞧上一瞧吧。”为首的一人思索了一会,对两人说着。
  二人点头,说着:“正有此意。”
  既这样决定了,三人随着前去看热闹的百姓,一同等待,片刻,一百多具尸体运到了城外了,城门开始正式让百姓出入。
  “把帽子都拿下来!”到了城门,就有士兵喊着。
  “是!”三人都是拿下帽子,而有人上前,还用着小棍子挑了挑,检查了发髻,发现并非是伪装,一个火长说着:“过去!”
  和尚都要剃度,上戒,这短时间是长不出来,刚才检查发髻,是为了避免有人戴着假发来冒充。
  出了城门,三人都松了一口气。
  “看这情形,还有一些僧众逃到这里来了。”为首一人思索着说着。
  “只可惜我们现在自身难保,否则定要帮上些忙才是。”想到现在的处境,为首这人不禁叹的说着,两人同样有些难过,叹了口气。
  在城外的一片荒地上,果见到了排列整齐的棺材,还有些男女跪在地上哭泣,听周围百姓的指指点点,这些人是城中余姓富豪的族人,不过现在不清算。
  这时法会来的是道士,一遍简单的超度过后,一个官员一声令下,上百口棺材,都集中在一处,开始埋了起来。
  见着一个个棺材埋入,看热闹的百姓里,有胆子小些,吓的脸发白,两腿发软。
  混在人群里的三个男子,同样脸色难看,重新赶路的时候,三人都沉默不语,只是赶路的速度更加快了几分。
  话说百姓只是从众,皇帝杀僧,就有不少人因此和寺庙断了联系。
  城中有一个鲁家,母亲读经十几年,供养和尚也十几年,这日,这母亲就喊了儿子:“刚才到东面去收店租,才知道遭此大变,最近连上香的人也没有了,也不敢卖米给僧人了。”
  “哎呀,别的庙我不知道,外面会集寺的大师,真正宽厚慈祥,这几十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感仰受福,怎么就落到现在地步?岂不是冤屈?”
  “不过年灾月晦,数当这样,过几个月,灾退时临还是重见天日,我们却不可以等到现在,你去送些钱米给寺里去吧!”
  这儿子鲁慢,是孝顺儿子,听了这话,迟疑了好多时候,终于答应了。
  次日,鲁慢封了二十两银子,带着两口袋米,就去了。
  这是一处古寺,满院寂静,只有种的树木开始发芽,日影透过不算茂密的树枝嫩叶间洒落下来,光斑斑斓。
  初春的鸟鸣声时断时续,增了幽深寂静。
  这样肃穆的寺庙,鲁慢不敢妄动,只得和小和尚说了,并且就在院子中等着,过了一会,小和尚出来,小声说着:“方丈这一阵身子不好,正在用药,你说话小声点……”
  鲁慢点头,小心而入。
  进到里面,鲁慢才知道这里布置和别处大不相同,到了禅密坐下,更是洁净清幽。
  窗外有着一条小渠,曲曲湾湾,清流斜绕,几颗桃花已经开放,里面就有着几个蒲团,铺在竹榻,上面有着一床布被。
  鲁慢见得一个老和尚,正坐着,认得就是庙里的垂德大师,连忙上前见礼。
  “施主不必多礼!”垂德大师连忙说着。
  鲁慢笑着起身,喝着清茶。
  这时有小和尚上前说了,垂德大师就苦笑的说着:“难得鲁施主在这时还不忘记送银送米,以前就罢了,这时还真是收了。”
  “庙里只有米二石,再买不到米,就要没口食了。至于这银子,庙里的确有项大开支,我也收了,哎!”
  鲁慢说着:“这点心意,不成敬意……不知庙里有什么大开项?”
  “庙里的金身要换下,要换成本寺的祖师……哎!”南方大开杀戒,有着这些血淋淋的例子,南方庙宇都立刻人人自危,只得换了金身,再不敢向皇权挑衅。
  “要重塑金身啊,这是大功德事,我家再出三十两。”鲁慢连忙说着。
  垂德大师也收了,这时五十两,就比五百两,五千两都不止,心中却是暗叹,自己这样选择了,别的寺庙,只怕还有人不服。
  而在这时,距离北面边境最近的一座庙,十几个和尚已是每人都收拾了一个包裹,望着眼前的古刹,不禁眼睛湿润。
  “师父……”
  “动手吧!”已有着七十高龄的老和尚闭眼说着:“我宁可烧了,也万不可改了金身,谤了道统。”
  犹豫再三,终有和尚动手,将火折子扔到了堆积在庙外的柴木上。
  顿时,火苗窜起,转眼之间,大火席卷了整座庙宇。
  “走吧,不要再看了。”老和尚说着,带头向着山下走去,跟在后面的和尚里,有人不住的回头望着,眼泪流淌下来。
  有人跟在老和尚,轻声问:“师父,现在我们烧了庙,接下来能去哪里容身?”
  “去北方,去那面重新开始吧!”老和尚指着北边,轻声说着。
  有人去北方,有人却这时要离开北方去南方。
  本是合家欢乐的时节,幽州战火不断,百姓苦不堪言。
  幽州节度使,数代以幽州为家的卢高此时的心情尤其难过。
  虽有心驱逐胡人,可实力弱小,最后被逼到了只能固守几个郡县的地步,每想到这些,卢高就觉得愧对先人。
  胡人大军已经云集,城中只有万人,虽倚仗着城池险要,易守而难攻,实力悬殊,终只会落得一个败局。
  仰望着蜿蜒而上的石阶,卢高走了上去。
  “大帅!您怎的上来了?您大病初愈,这里风大,再吹了冷风,可如何是好?”见统帅登上了城,在城上负责警戒的将领许仲,不禁脸色微变。
  “不要大惊小怪,胡人数次攻城,本帅岂能不上来看一看?”卢高沉声说着,虽是这样说,可上来时用力些,这时冷风一吹,还是忍不住低咳了起来。
  卢高忍不住皱眉,对自己身子深感愤恨。
  现在幽州的局面,实不容乐观。
  胡人骑兵骁勇,虽幽州本土极力抵抗,又有着南方的援助,但都被一一攻破,有的甚至屠城。
  卢高率部坚持到现在,自觉得油尽灯枯。
  前几日听闻胡人大军又占了一座大城,卢高本就焦虑的心情火上浇油,立刻就病倒了。
  若非是身体底子厚,医师手段了得,也不会好的这样快。
  可病去如抽丝,到现在,还是吹不得冷风!
  “大帅!”许仲忧心的声音传来。
  卢高挥挥手,令勿要惊慌,他轻喘了一会,走到城墙边沿,扒着城头冷砖,向着外面望去。
  从这里望去,只见城外的空地,胡人连绵的营寨,无有边际一样,一杆杆大旗,在风中飘动,宛然海洋。
  胡人势大,现在又云集着新的一股胡军,据说是胡汗四王子攻下了并州后赶过来,现在兵力超过了十万!
  要不是冬日,同样使胡人的马匹脱力,疲惫,枯瘦,只怕抵抗不到现在了!
  第二百八十章 卢高降(上)
  虽说在这里牢牢守着这座城池,与着胡人不断拉锯,可笑到最后,显然不是自己。
  幽州诸多城池,怕是只有这一座大城,还未落入胡人之手。
  不断听闻幽州城池被对方吞并,卢高知道,这里就是一座孤城。
  “城中百姓可都送走了?”想到这里,卢高沙哑着声音,问着跟在自己身后的一个官员,负责与大成王朝联系的正是此人,问这个官员最合适。
  “大帅,最后一批百姓,在三日前乘船离开了。”官员忙说着。
  最后一批百姓在三日前乘船离开了?
  这样说,这座城,只剩下自己几千人了?
  卢高限望着城外,思绪不禁回到了许久之前。
  那时幽州,刚刚被胡人入侵,半数城还在手中,众多势力还在抵抗着胡人的吞并。
  作为数代治理幽州卢氏后人,卢高是这一代的幽州节度使,子继父业,在父亲去世后开始经营这片地域。
  要是继续下去,再给他数年时间,这幽州必会统一,并且固若金汤。
  可在这时,大成皇帝突然崛起,而魏越突然之间弑帝登基,大燕王朝突然之间走到养路,骤然覆灭。
  天下之乱由暗转明,各地诸侯纷纷自立,卢高也在随后于幽州自立。
  在大燕最后几代皇帝时,各地藩镇就各自为政。
  有着大燕在,诸侯心中多少有些顾忌,并且大燕的官位,也有些影响力,现在一旦公开化,名分就没有意义了。
  大乱而起,小诸侯纷纷被大诸侯番并,大诸侯间更是厮杀不断。
  哪怕占据着幽州三分之一的自己,还是面临着重重危机,到了后来,失去了名分,靠砉武力,才将幽州乱局稳住,又迎来了胡人的入侵。
  楚王,就是现在大成皇帝的援助,是事先没有想到。
  卢高知道大成皇帝助他,不过是不想胡人过早入侵到南方,可就算这样,他依1日领这修情。
  看向四周,热闹的城现在和死城一样,卢高的心中除了伤感,更多的是庆幸。
  支援的武器和粮食,使自己能抵抗到现在不说,要不是大威皇帝派来船,接走城中芒姓,一旦城池失守,以胡人凶残,又能放过一城老幼?
  想到金陵登基为帝的王弘毅,卢高不禁徜微苦笑。
  先前自己还有着些想法,可现在,南方和大半个中原,已尽归大成皇帝所有,而眼望天下,能抵抗胡人者,只有大成皇帝了….罢了,是想一想后路的时间了。
  “大帅,看胡人这两日来的举动,又集了大批百姓,怕又要大举攻城了。”大将许仲一身盔甲站着,这时同样观看着下面的胡营,脸色凝重的说着。
  打了一辈子的仗,这点还是能感觉到。
  其实不用许仲提醒,卢高就察觉到了,噘的说着:“幽州众郡,陆续落人胡人手中,玖在只有这里还在坚守,怕是再过几日,这里是一座孤城了。”
  声高想到这里,又一阵咳痒上喉,干咳了一会。
  “大帅,你的身子要紧,还是先下去歇患一会吧。”许仲见状,忧心说着,要知道,在这时,卢高是城中之人的主心骨,他倒下去了,怕是此城要不攻自破了。
  卢高沉默了一会,点点头:“这里就倚仪将军了。“随后步下了城头。
  外面的厮杀声又晌了起来,在卢高回去时,新一轮的试探已经开始了。
  坐在马车里,望着城中空旷的街道,卢高心中已隐隐有了些想法。
  “先不直接回府了,去南城。”卢高说着。
  …,.诺!”不知道大帅是为了何事,作下属的只要听令就是了。
  于是马车一掉头,顺着一条街道,向着南城而去。
  跟随着卢高马车的一队骑兵,虽有些诧异,却依1日沉默着,紧紧跟随着。
  南城原是这座城池中最繁华的地段,青楼、酒肆、商行、店铺,在这里比比皆是。
  此时,这里空无一人。
  卢高的马车经过时,清脆的马蹄声和轱辘声,在这条空旷大街上,是这样的清晰。
  “去大福楼。”卢高在马车里说着。
  听到大帅的命令,众人醒悟过来。
  前段时日,还有人不清楚南城大福楼住着什么人,自城中百姓陆续撤离,浮出水面辣的,是来自大成王朝的特使。
  这个特使,目前就住在大福楼,看大帅的意思,似乎是有了什么打算了?
  众人心中惊疑不定,马车速度不减,向着大福楼的方向行去。
  大福楼,原是幽州一个世家子弟的别院,占地不大,修建的很精致典雅,从大门里,首到后面,俱是由着名匠建造而成。
  后来送与了卢家,从卢高的手中,又送给了别人。
  被送的那人,就是来自大威王朝的刘朝刘大人。
  这位刘大人,年纪二十五岁左右,相貌英俊,谈吐有度,和卢高的几次接触中,给卢高印象甚好。
  卢高前时生了重病,此人送上了一些紧急调度过来的药物,从这位的态度,就可看出六威皇帝对自己的态度。
  卢高对此,是很有些迷惑。
  大威皇帝现在拥有整个长江以南的领地,现在又占领了中原大半,只差了一些就完全占领中原,兵及黄河。
  可以说,天下大半精华都被占了,称皇席已经名副其实。
  这样大的实力和名分,在自己全盛时,掌控半个幽州,有这态度也可以理解,现在自己摇摇欲坠,只有几城了,又是何意?
  “大帅,大福楼到了。”声高正想着的喇候,马车停了下来。
  卢高伸手掀起车帘,外面早有人扶着,让卢高走了下来,一下来,卢高又是一阵不住吃嗽。
  “大帅,是否过去叫门?”有人下马过来询问。
  卢高这时咳的脸色有些潮红,手捂着嘴,点点头,见此,这人立刻上得台阶,扣打着门扉。
  只是一会的工夫,里面有了动静。
  门一开,从里面走出个管家,一见外面的阵势,先是一怔,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卢高,立刻脸上带出笑来。
  “原来是大帅驾到,还请大帅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通禀我家老爷!”说着,转身进了府门。
  又过了一会,脚步声响起。
  中门大开,一位年轻人从门里走出,见虱卢高笑的拱手:“外官见过大帅,大帅身体司好些了?””多亏了刘大人所送人参,卢某好些了。”卢高说着。
  “天气尚寒,大帅不妨进府一叙。”刘韩说话间,在前面带路。
  卢高走在路上,看着这个男子淡淡微笑,不安的心情,略平静下来,时到现在,这人辽这样礼遇,真是夭不绝卢家。
  “大帅请坐。”走进大厅,刘朝微笑着谠着,又吩咐:“上茶!”
  卢高才接了茶,却见刘朝将一物放到了桌案上。
  “这是何物?”卢高不解的问着。
  “这是我军截获的胡人密信,上面的内容,还请大帅仔细观看。”
  卢高一怔,有着不吉的预感,将桌案上的密信展开,只是扫了一遍,脸色顿时带着藿色,又是一阵咳嗽。
  “胡人要于此地会师?”
  “正是。”刘朝见卢高看过这封信,又将它收了起来。
  “五天前,除了这座城,幽州最后一座堀落陷,想必大帅想到了,现在幽州,这里是一座孤城,别的城都被胡人攻下。4“孤城不可守,只剩下这城,又如何能坚守下来?要是继续留守,胡人大军云聚此地,怕是想走也走不掉了。”
  顿了一顿,刘朝站起来,对南方一礼,说着:“皇上很是关心这情况,特用千里快传,向我发出旨意,要请大帅早作决定,不要玉石俱焚。”
  卢高听了,脸色微微变色,沉吟了一会,叹着:“罢了,皇帝这样关心我这个孤将,黏岂敢不从?我这就降了皇帝,听从号令罢了。”
  说着,起身,同样对南方三跪九磕。
  刘朝见了大喜,也不阻拦,行了君臣大礼后,上前一躬:“下官拜见大帅……大帅能慈通,是再好不过。”
  “在下官前来幽州前,陛下就再三交代,让下官务必保护大帅离开,现在大帅家眷已襁送至金陵,城中百姓都转移了出去,大帅能陛下官一同离开,实是再好不过了,下官回去,见了皇上,也能有所交代了。”
  本来就没打算与此城共存亡,早准备好了离开船只,一应事宜已准备妥当,只待最后对说卢高一次,要是卢高肯随他们离开是最好,要是不肯,也算是尽力了,不想卢高亲自过来,这事就办成了。
  想到这里,刘朝说着:“既大帅有心离开,自越快越好,皇上两支舰队部在此云集,大帅余部虽有一万人,也可一起迁移,还请六帅回去,立刻准备一一我发出信号,今夜就毹靠岸。”
  卢高知道情况不容乐观,就应了。
  过了一刻时间,离开了大福楼,卢高坐在马车中,随着马车晃动,神情恍惚起来,说不出什么滋味,总觉得若有所失。
  不过正和刘朝所说,自己家眷族人早已被送至金陵,继续留在这里,无非是不肯放弃衽宗家业。
  可事到现在,无可挽回,再不走,只能是在这里等死了。
  为了一座空城,死守在这里,自是不值。
  大成皇帝向来有优待降将的名声,去了南方,不算是坏结果。
  想到这里,卢高叹了一口气,就这样吧,既下了决定,就不要再反悔了。
  第二百八十章 卢高降(下)
  “大人,卢帅答应随我们一同离开,大人算是又完成下一件陛下叮嘱之事,下官先向大人道喜了。”
  大福楼内,刘朝的一个官员笑的说着,同时吩咐继续收拾着东西。
  刘朝一笑,说着:“这样顺利,我也没有想过。”
  刘朝是五品官,这次办成了事,虽不可能立就晋升,但就是一笔大功,按照大成的园制,估计就要转到大府里当知府,获得管理地方的经验,才可向上晋升。
  坐在堂上,刘朝品着茶,慢条斯理的说:“狸下是惜才,卢帅此番跟随我们回去,陛下自会高兴……你们把那个物件也搬上船!”
  指着一件金器,刘朝说着。
  正在搬运着东西的人连忙应了一声,两人合力,将这金器也搬了出去。
  看着空荡荡的花厅,刘朝浮现出微笑。
  虽说这幽州将被胡人占领,可有着皇帝的船队,大把的人都起了心思。
  这幽州的大半财富,早早就被这些人转移了。
  逃亡的人也分着等级,最次的当然是流民,他们被分配到交州去开垦荒地,话说,这一年中,交州汉人人口由一百五十万,激增到二百五十万!
  流民中幸运的,就去了蜀中,蜀地人口也增到了三百万,基本上充实了,原本荒芜之地也获得开垦。
  还有些流民就零星分布。
  而有些钱的大户,都携带着金银细软,去南方买地买房,充实了经济。
  至于有些大族,官伸,更是将几个郡的金库运去了南方。
  这座城是卢高的根基所在,更腾个干净连卢氏在内的世家、大户、百姓,都是分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